[檔案]
原名:望鄉、山打根8番妓院
英文名:SandakanNo.8、Sandakan8
更多中文片名:山打根8號
更多外文片名:
Sandakanhachibanshokanbohkyo
Brothel8
BrothelNo.8
SandakanHouseNo.8
SandakanNo.8
根據山崎朋子的同名小說改編
編劇:廣澤、熊井啟
導演:熊井啟
攝影:金宇滿司
主演:田中絹代、栗原小卷、高橋洋子、田中健
獲獎紀錄:獲1974年日本《電影旬報》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197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
[劇情]
一架巨型客機降落在馬來西亞機場。日本亞洲史研究專家三穀圭子走下飛機,農業實驗所的山本前來迎接。他們驅車來到「山打根客家會」,山本告訴圭子,這里就是山打根8號妓院的舊址。望著已經荒廢了的舊樓,圭子想起3年前為研究亞洲婦女史上賣身海外妓女的專題,曾在九州島的天草同阿崎婆相處的那段日子。
3年前,圭子為得到日本婦女被賣身海外的第一手資料,幾乎跑遍了天草,但由於當地人都迴避這件事,圭子一無所獲。正當她失望地要離開時,她意外地遇到了阿崎婆。
阿崎婆年過七旬,吸煙,愛聊天,但只要一有人提起被賣到海外當妓女的南洋姐的話題,她便會轉身離去。圭子在一家酒館里與阿崎婆相遇,便有意和她攀談起來。阿崎婆請圭子到家裡做客。她獨自一人住在一所茅草房裡,只有幾只棄貓與她做伴。室內的陳設簡陋破爛,屋頂上爬滿了蜘蛛網。圭子說想多住幾天,阿崎婆很高興,孤獨的她很願意有個人做伴。圭子白天幫阿崎婆幹活,晚上一起聊天,阿崎婆終於向圭子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原來,阿崎出生在天草一個貧民家裡,她6歲喪父,為了生活,母親帶著她和哥哥矢須吉改嫁給了阿崎的伯父,但生活依舊非常艱難。為了賺錢,好贖回土地、蓋座大房子、給哥哥娶個好媳婦,阿崎跟人販子太郎造去了南洋。
阿崎到達南洋婆羅洲後,被賣到8號妓院當了妓女。14歲的阿崎臉上濃妝艷抹,在一間簡陋破爛的房間里,被迫開始了南洋姐生涯。她也曾試圖反抗,但在毒打和威嚇下,她不得不默默地忍受著。
就這樣,阿崎在南洋度過了5年辛酸的賣春生涯。後來,她愛上了一個叫竹山秀夫的青年,秀夫答應她等賺夠了錢就來給她贖身,和她成親,但他一去就沒了音訊。
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靠南洋姐賺取外匯的盛期逐漸過去,妓院開始衰落。最後,妓院幾經轉手,到了一個妓女出身的老闆娘阿菊媽的手裡。善良的阿菊媽臨死前把自己一生賣身的積蓄分給了姐妹們,並囑咐大家不要回日本,她為姐妹們在當地都修好了墓碑。
阿崎沒聽阿菊媽的話,她太想念家鄉和親人了。但當她滿懷渴望地重歸故里時,卻沒有人來接她。在新蓋好的大屋裡,哥嫂勉強接待了她。無意間,阿崎聽見人們私下裡議論,原來,哥嫂嫌棄阿崎,又擔心她會索回這所由阿崎出錢蓋的房子。猶如晴天霹靂,阿崎想不到當年那麼疼愛自己的哥哥竟會變得如此絕情,她不禁絕望至極,從此開始自暴自棄,整日酗酒,喝醉了便在海邊痛哭。
後來,阿崎移民去了中國東北,在那裡她和一個皮匠成了親,婚後生下一子,取名勇治。日本戰敗投降後,在遣返回國的途中,阿崎的丈夫不幸病逝。回國後,阿崎先是和兒子住在京都,可是長大成人的兒子卻嫌當過妓女的母親名聲不好,打發阿崎婆回了天草。兒子已成家9年了,但阿崎婆至今還沒有見過兒媳。
圭子被阿崎婆的遭遇深深地打動了,由衷地叫了阿崎一聲「媽媽」。阿崎婆要了圭子使用過的手巾做紀念。她把手巾緊緊地貼在臉上,失聲痛哭起來。
影片的結尾,圭子在山本的陪同下,來到了山打根的森林中,雜草間,矗立著許許多多南洋姐的墓碑,背對著她們的祖國日本。
觀看地址:http://www.56.com/w63/album-aid-5162675.html
『貳』 曾經日本電影《望鄉》在中國公映時,為何那麼火爆
《望鄉》是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導演熊井啟採用了雙重倒敘手法,通過比較和比較這兩個時空故事,可以正確地展現這部電影的深刻思想內涵,並將思想與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主題是嚴肅而深刻的。 電影層次結構清晰,優先順序明確,情節發展自然順暢,不僅注重細節的選擇,而且與整部戲息息相關。
接管妓院的阿菊媽用自己的積蓄為每個人建了一座墓地,並告訴每個人不要再返回日本。 但是,因為思鄉之情,她沒有聽阿菊媽的建議,堅持回到日本後,她的家人已經無法再接受她,因此她來到了中國東北與皮匠結婚。 日本被擊敗後,阿崎婆回到她的家鄉。
她的兒子送她回到家後,沒有再出現。圭子了解到阿崎婆不幸經歷之後深深的被感動了,去了墓地向可憐的南洋姐姐致敬緬懷。 她們的不幸也打動了熒幕前的觀眾,並使人們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
『叄』 求問一部歐美同志電影。只記得其中一段是一個很年輕的同志望向窗戶另一邊的有點老的男人SY。
迷情站台,英國的
電影名:天堂回信
導 演:王君正
編 劇:賀國甫
主 演:李丁 肖雄 石晨
上 映:1992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類 型:劇情片
本片獲德國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青少年兒童影視中心獎;美國第10屆芝加哥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獎;荷蘭第7屆兒童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伊朗第25屆伊斯法罕兒童電電影節最佳導演金蝴蝶獎。劇情描述五歲小孩晨晨因母親出國,把他托給爺爺照顧。爺爺是退休郵差,但仍熱心服務。他對孩子採取朋友的態度相處,爺孫倆發展出深厚的感情。後來母親回來了,晨晨不得不回到母親身邊。母親本來對爺爺有所誤會,在知悉真相後也改變了態度。無奈爺爺終因年老去世,晨晨用放風箏的方式把他寫給爺爺的信送到天堂去。本片人物簡單,故事清淡,卻洋溢出濃郁的親情,並深具時代感與教育性。
天堂回信 (1992)故事梗概
藍天白雲,陽光燦爛。故宮午門前的廣場上,晨晨和爺爺歡快地放著風箏。爺爺送晨晨去幼兒園,頑皮的晨晨要自己蹬三輪車。爺爺坐在後面,路人投來驚喜的目光。又一次,已退休的爺爺又穿上郵政制服,和晨晨一起送了一封「死信」,他們把一封收信人已故去的信用風箏放上天空,爺爺告訴晨晨:「他在天堂會收到的。」
晨晨的爸爸、媽媽在國外工作。爺孫倆就這樣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安寧、幸福。
媽媽從國外回來了,要以全新的方法教育晨晨,要他學外語、彈鋼琴,使爺孫失去了往日的寧靜。
爺爺怕影響他們母子感情,不顧晨晨媽媽再三挽留,搬到原來自己住的地方去了。
晨晨在家中思念爺爺,終於向爺爺的家跑去,他使勁敲門,哭喊著:「我恨媽媽,我恨鋼琴,我沒了風箏,沒了老朋友,又沒了爺爺。」躲在樹旁的媽媽也潸然淚下。
爺爺過生日了,晨晨和好朋友琳琳送來生日卡,他們又和爺爺一起放風箏了。夕陽如血,爺爺和孩子們回到家中,爺爺勞累的躺在搖椅里,永遠地「睡去」了。
晨晨和琳琳把生日卡放在風箏上,送上天空,他們虔誠地仰著頭,等待著天堂的回信。
下載地址:http://..com/question/22568230.html
http://www.sjtunet.com/simple/?t18496.html
http://tieba..com/f?kz=26197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