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魏建軍:長城汽車命懸一線!汽車產業紅利將盡
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逐年降低
這種背景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則在不斷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起,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為43.9%。但到了2019年,已經跌至39.2%。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則進一步下降至36.3%。
車市寒冬大背景下,表面上看不同品牌表現不同或許還有一戰的餘地。但在自主品牌市場佔有率的持續下滑的大背景下,意味著自主車企想要打贏合資車企難上加難。
3、Wey的高端化突破不明顯
早在2019年,魏建軍就表示自主車企想要突圍有兩大路徑,一個是海外市場,另一個則是高端化。
在海外市場方面,長城的SUV已經賣到多個國家。同時還在俄羅斯建設了整車工廠,在當地生產銷售,邁出了第一步。
高端化上,長城也是第一批推出豪華子品牌Wey的自主車企,2019年取得10萬台的銷量,累計銷量達到30萬台。
但Wey銷量的主力在VV5、VV6等15萬以內的車型上,15萬以上的產品銷量較差,高端突破並不順暢,沒有突破自主品牌20萬的天花板。
4、新能源汽車存在短板
在事關未來的新能源車上,長城汽車2019年銷量僅為4萬多台,位列全球排名第17位。
做個對比,比亞迪賣出了22萬台,北汽16萬台,都遠比長城汽車要好。
與此同時,長城汽車在新能源市場目前主要依靠歐拉品牌打天下,且該品牌車型售價多在7萬元左右,屬於廉價小車,對品牌收入和品牌價值的拉動作用較低。
相比之下,售價40多萬的蔚來ES6,現在每個月還能賣出3000多台。這也是魏建軍喊出受到合資車企和新造車玩家合圍的原因之一。
結語:長城汽車正在尋求多方突破
作為國內第二大自主車企,長城汽車在研發製造、線下渠道等方面都有完善的布局,同時還有超過百萬的銷量規模。
雖然操盤手喊出了「命懸一線」的口號,但這種危機並非是當下就「置人於死地」的危機。更多的是未來5年甚至10年的危機。
從長城汽車目前的布局來看,其正在通過出海、高端化,還有加大新能源投入等多種方式來尋求突破。到7月20日,或許還能聽到更多重磅消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