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推薦 » 嚴鳳英電影經典全集
擴展閱讀
如何寫微電影劇本 2025-02-25 19:09:13
路由器設置看電影玩游戲 2025-02-25 19:08:21

嚴鳳英電影經典全集

發布時間: 2023-05-10 01:26:57

A. 推薦下好看的越劇或者黃梅戲電影和電視劇

1948年《祥林嫂》
啟明公司
原著:魯迅 改編、導演:南薇 攝影:董克毅、董紹泳
演員: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紅 張桂鳳 吳小樓 項彩蓮 張雲霞

1949年《越劇精華》
文華公司
導演:桑弧 攝影:黃紹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樓台會》;
徐玉蘭、王文娟的《販馬記》中的《寫狀》;
袁雪芬,徐玉蘭、筱小招、吳小樓的 《雙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賣婆記》。

1949年《相思樹》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程述堯
編劇:鍾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鳳娟 金艷芳 陳金蓮 高劍琳

1950年《石榴紅》
中國電影實驗工廠
導演:韓義
編劇:沈默
徐天紅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劍琳

1953年《梁山伯與祝英台》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徐進、桑弧 導演:桑弧、黃沙 攝影:黃紹芬
布景設計:胡倬雲、張曦白
根據華東戲曲研究院舞台劇本改編
袁雪芬 范瑞娟 張桂鳳

1958年《情探》
江南電影製片廠
編劇:田漢、安娥 導演:黃祖模 攝影:李生偉 美工:盧景光
演出:上海越劇院
傅全香、陸錦花

1959年 《西廂記》
香港文華電影公司
金寶花、張茵、高佩

1959年 《追魚》
天馬電影製片廠
改編:集體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 美工:葛師承 副導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劇院
徐玉蘭、王文娟、鄭忠梅、周寶奎

1960年《斗詩亭》
天馬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 導演:應雲衛 攝影:馬林發、任志新 美工:葛師承
演出:浙江越劇二團
根據浙江省越劇二團演出本改編

1961年《雲中落綉鞋》
長春電影製片廠

1961年《王老虎搶親》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導演:金庸
編劇:金庸
夏 夢 李 嬙 配 音 畢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紅樓夢》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金聲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徐進 藝術指導:朱石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美工:胡倬雲、張曦白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徐玉蘭 王文娟 金采風 呂瑞英 周寶奎 徐天紅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導演:吳永剛 攝影:羅從周、彭恩禮 美工:張曦白 副導演:趙煥章 舞台導演:黃沙
演出:上海越劇二團
根據上海越劇院演出本改編
金采風 陳少春 周寶奎 姚水娟 錢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劉金定》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傳書》
長春電影製片廠
改編:南京市越劇團創作組集體,計大為、葉至誠執筆
導演:蔡振亞 攝影:吳國疆 美工:崔永泉、陳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劇團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闖宮》
珠江電影製片廠、香港鴻圖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裘鳳 導演:斯蒙 攝影:李生偉 美術:葛興萼 副導演:黃丹彤
演出:武漢市越劇團
金雅樓、筱靈鳳

1963年《金枝玉葉》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胡小峰
夏 夢 丁賽君 李 嬙 馮 琳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緣》
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拍攝 上海越劇院配合
編劇:李萍倩
夏 夢 丁賽君 配 音 陳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籃花生》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半籃花生》創作組 導演:朱文順 攝影:常彥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劇團

1978年《祥林嫂》
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鳳凰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吳琛、庄志、袁雪芬、張桂鳳 導演:岑范、羅君雄
攝影:蔣錫偉 美工:胡倬雲、謝棨前
袁雪芬、金采鳳

1982年《花燭淚》
浙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胡小孩、謝枋、天方 導演:殷子、陳蟬
攝影顧問:石鳳歧 攝影:龔國良蓖、周榮震 美工:駱德灝
演出:浙江越劇一團

1983年《莫愁女》
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張弦 導演:周予、吳秋芳 攝影:馮秉鏞、單興良 美術顧問:張曦白 美術:胡榮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壽》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顧錫東 導演:陸建華、於中效
總攝影:王啟民 攝影:李俊岩 美術:徐振鵾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劇演出團
董柯娣、徐愛武

1985年《綉花女傳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改編:包朝贊 導演:石嵐
攝影:瞿金樓 美工:葉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廬越劇團
根據江南民間故事改編

1986年《桐花淚》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包朝贊 導演:沙潔 攝影:張珥 美術:秦柏松 副導演:史鳳和
演出:杭州市越劇二團

1999《紅絲錯》
浙江省電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合攝制
編劇:顧頌恩 導演:徐偉傑 攝影:瞿家振、李榮聖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濤、何賽飛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團、北京今古影視策劃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王雲根、錢勇 導演:森島 攝影:王健

2007年越劇電影
經典版《紅樓夢》
主演:鄭國鳳 王志萍
交響版《紅樓夢》
主演:趙志剛 方亞芬
總導演:韋翔東
越劇電視劇紅樓夢 越劇電視劇孟麗君 越劇電視劇竹葉青青 越劇電視劇何文秀 越劇電視劇梁祝 越劇電視劇珍珠塔 1,《天仙配》
1955年6月—12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片.
桑弧根據陸洪非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大會演出本改編;導演石揮,攝影羅從周,音樂顧問葛炎,作曲時白林,王文治;主演嚴鳳英,王少舫.
電影劇本全片分為」鵲橋』,』路遇』,」織絹」,」分別」四場,將」賣身」,」上工」,」滿工」三場以27個鏡頭,六句唱詞分別納入其他各場之中,因而將原唱詞442句刪改位178句.將」樹上鳥兒成雙對」男女聲對唱由」路遇」之尾改置」分別」之首.將傅公子改為家院趙貴.
1956年3月,《天仙配》電影被文化部列為」新片展覽周」影片之一.獲」建國五周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56年6月起,先後在法國,義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埃及,瑞士等國的電影節上放映.至1959年底,正式輸出蒙古,朝鮮,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斐濟,加拿大,蓋亞那,紐西蘭等國家.

2,《夫妻觀燈》
1956年10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紀錄片.主演嚴鳳英,王少舫.
3,《春香鬧學》
1958年10月—11月,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片.做為《安徽戲曲集錦》藝術片組成部分.
改編陸洪非,導演郭鈞,喬志良;編曲時白林;主演潘璟琍,熊少雲.
4,《女駙馬》
1959年6月—10月,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黑白片.根據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同名舞台劇演出本改編.
改編陸洪非,導演劉瓊,作曲時白林,主演嚴鳳英,潘璟利,王少舫,張雲風.
電影劇本將」綉樓」分為」綉樓」和」花園」兩場,恢復原舞台劇本中刪去的李兆廷被逼退婚,受贈,被誣等情節,增加馮素珍主僕離家出走途中及劉文舉在」金殿』中的若乾唱段.電影劇本共設334句唱詞.
5, 《牛郎織女》
1963年6月—10月,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與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彩色片.
編劇陸洪非,金芝,完藝舟,岑范;導演岑范,攝影陳震祥,作曲時白林,方紹墀,主演嚴鳳英,王少舫,黃宗毅.
本片攝制完成後在香港澳門放映,粉碎」四人幫」之後才在全國公開放映.
6,《槐蔭記》》
1963年6月—10月,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與香港繁華營業公司聯合攝制.彩色寬銀幕片.劇本及音樂均按《天仙配》原稿拍攝,發行時改今名.
導演顧而已,主演董文霞,夏承平.
本片先在香港澳門放映,粉碎」四人幫」之後才在全國公開放映.
7,《紅霞萬朵》
1976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攝制.根據安慶市黃梅戲劇團舞台劇改編, 第一部黃梅戲現代影片,彩色片.」文革」中曾短期放映.
編劇劉雲程等,時白林擔任音樂顧問兼指揮,劉廣慧,王少舫主演.
8,《小店春早》
197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彩色片,根據安慶市黃梅戲劇團舞台劇改編,」文革」中曾短期放映.丁同主演
9,《龍女》
1983年10月—1984年3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據安徽省黃梅戲劇團舞台劇《龍女情》改編,增加龍門祝壽場景,增加內廷診病和金殿面試,鯉魚精改名黑鮫.
改編丁式平,朱士軌,許成章;導演舒適,攝影陳震祥,作曲方紹墀,主演馬蘭,黃新德,吳亞玲,張輝,王少舫.
本片由文化部選定為」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新片展覽」影片之一,1984年9月起全國公映.
10,《杜鵑女》
1984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制,根據安慶市黃梅戲二團舞台劇《慈母淚》改編,影片易名為《杜鵑女》。編劇:汪自毅 沙丹 ,導演:沙丹 主演: 郭霄珍,汪靜,張小萍.
11,《孟姜女》
1986年2月—4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據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同名舞台劇演出本改編.
編劇王冠亞,導演沙丹,作曲時白林,配器時白林,徐楠;主演楊俊,張輝.
本片只有110句唱詞,唱腔優美,韻味雋永,道白採用普通話,是另一種樣式的探索.1987年被選為參加新加坡首屆」中國電影節」十部影片之一.
12,《母老虎上轎》
1986年,根據黟縣黃梅戲劇團舞台劇《母老虎上轎》改編,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編劇余治淮,作曲徐志遠,王毓琴,陳小芳主演.
13,《朱門玉碎》
198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根據安慶市黃梅戲劇團舞台劇《審婿招婿》改編,編劇汪自毅等,導演陳懷皚,影片易名為《朱門玉碎》.主演:丁同
14,《香魂》
1986年,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演:韓再芬,導演: 張鴻眉、王金聲 編劇: 劉雲程 攝影: 王文錫
15,《血淚恩仇錄》
1990年,湖北第一部黃梅戲電影,長春電影製片廠和湖北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導演楊世雄,
主演楊俊,張輝,作曲陳精根
16,《徽商情緣》
1995年,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電視台、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監制:陳發仁、王學平、吳鍾謨;顧問:李准、沈培新;編劇:侯露;導演:王金夫;攝影:甘泉、張林;作曲:徐志遠;指揮、配器:尚廷文;製片主任:陶其光;出品人:常小平;主演:韓再芬、李龍斌、黃新德。獲中宣部第五屆「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1996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
17,《生死擂》
2000年,省委宣傳部,蕪湖市委市政府,安徽電視台,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黃梅戲戲曲故事片,根據黃梅戲舞台劇《斛擂》改編,編劇金芝、草青,導演王好為,攝影李晨聲、尹其武,作曲時白林、尚廷文;韓再芬,黃新德,董成,蔣建國,陳小成主演。
18,《山鄉情悠悠》
2000年,根據安慶市黃梅戲一團舞台劇《柳暗花明》改編,趙媛媛,董家林主演,曾榮獲2000年中國電影「華表獎」,安徽省電影發行放映總公司出品. 半把剪刀(電視劇:汪靜)
春香鬧學
打豆腐
打豬草
二月
桂小姐選郎(電視劇:韓再芬)
紅樓夢(舞台劇:馬蘭、吳亞玲)
紅絲錯
皇帝告狀
黃梅戲_孟姜女
黃梅戲《戲牡丹》--- 馬蘭
黃山情(電視劇:黃婉秋、黃新德)
家春秋
拉郎配(電視劇:李文)
梁山伯與祝英台(舞台劇:馬蘭、黃新德)
龍鳳奇緣(電視劇:韓再芬、汪靜)
龍女(電影:馬蘭、黃新德)
孟麗君(電視劇:韓再芬)
孟麗君(孫娟)
母老虎上轎
女駙馬(電視劇:韓再芬 )
女駙馬(電視劇:韓再芬)
女駙馬(電影:嚴鳳英)
女駙馬(舞台劇:韓再芬)
女駙馬(舞台劇:馬蘭 )
女駙馬(舞台音配像:馬蘭配嚴鳳英)
劈棺驚夢(電視劇:馬蘭、黃新德)
七仙女與董永(電視劇:汪靜)
秦香蓮(黃梅戲)
桃花女
桃花扇(電視劇:韓再芬)
啼笑姻緣
天仙配(韓再芬)
天仙配(嚴鳳英、王少舫)
挑女婿
王熙鳳與尤三姐
無事生非(舞台劇:馬蘭)
西廂記
戲牡丹,點大麥,補背褡
小辭店(電視劇:韓再芬、韓軍)
嚴鳳英(電視劇:馬蘭)
遙指杏花村(電視劇:馬蘭)
貞娘怨
鄭小嬌(電視劇:韓再芬)

B. 傲氣的黃梅戲電影還有哪些最好是嚴鳳英的

《天仙配》(黃梅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 改編:桑弧 導演:石揮 攝影:羅從周 布景設計:胡倬雲女駙馬》(黃梅戲) 海燕、安徽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 導演:劉瓊 攝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安徽戲曲集錦》 安徽電影製片廠攝制、江南電影製片廠協助 導演:郭筠 攝影:張保宣 副導演:喬志良 影片包括:《春香鬧學》(黃梅戲)、《拾棉花》(泗州戲)、《借羅衣 牛郎織女》(黃梅戲) 海燕電影製片廠、香港大鵬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編劇:陸洪非、金芝、岑范、完藝舟 導演:岑范 攝影:陳震祥 特技攝影:周詩穆 美工:張曦白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柳蔭記》(黃梅戲) 天馬電影製片廠、香港長虹影業公司聯合攝制 改編:桑弧 藝術顧問:嚴鳳英、王少舫 導演:顧而已 攝影:吳蔚雲 美工:盧景光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小店春早》(黃梅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慶市文化局,汪存順、王壽之執筆 導演:鄧一民、徐紀宏 攝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團 《紅霞萬朵》(黃梅戲) 珠江電影製片廠 編劇:安徽省安慶地區文化局《紅霞萬朵》創作組 導演:陳崗、李鳴 攝影:黃永湖、姚梅生 美工:羅聲繁 演出: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 杜鵑女》(黃梅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沙丹 導演:沙丹 攝影:李永福 美術:潘姚根、程崗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二團 龍女》(黃梅戲) 上海電影製片廠 編劇:丁式平、朱士貴、許成章 導演:舒適 攝影:陳晨祥 美工:黃洽貴、黃劍鋒 副導演:馮笑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孟姜女》(黃梅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編劇:王冠亞、漸知 導演:沙丹 攝影:瞿金樓 美術設計:趙金聲 演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 香魂》(黃梅戲) 安徽電影製片廠 編劇:劉雲程 藝術顧問:傅超武 導演:張鴻眉、王金聲 攝影:王文錫 美工:張林 《朱門玉碎》(黃梅戲) 北京電影製片廠 編劇:汪自毅、張亞非、潘忠仁 導演:陳懷皚 攝影:黃心一 美工:屠居華 副導演:駱航民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一團 血淚恩仇錄》(黃梅戲) 湖北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劇:謝文禮 導演:李俊岩 攝影:李俊岩 美術:隋壯基 副導演:姬鵬 根據傳統戲《恩仇記》改編

C. 女駙馬是什麼意思

《女駙馬》是黃梅戲《女駙馬》中的著名唱段,由李玲玉演唱。

歌詞全文如下: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皇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啊好新鮮

我也曾赴過瓊林宴

我也曾打馬御街前

人人誇我潘安貌

原來紗帽罩嬋娟

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

我考狀元不為作高官

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愛花好月兒圓

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

我考狀元不為作高官

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愛花好月兒圓

(3)嚴鳳英電影經典全集擴展閱讀:

《女駙馬》是1959年由安徽省第二屆戲曲匯演安慶地區代表團安徽省黃梅戲劇團編劇,劉瓊導演,嚴鳳英、王少舫、田玉蓮、陳文明等聯袂主演的戲曲電影。

講述了馮素珍與李兆廷自幼相愛,婚後由於家境敗落,繼母逼退婚。素貞被迫進京應試,中狀元,被招駙馬,洞房之夜實情相告與公主,帝赦免之罪,馮李終成眷屬。

該劇通過女扮男裝冒名趕考、偶中狀元誤招東床駙馬、洞房獻智化險為夷等一系列近乎離奇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情節,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此劇在黃梅戲傳統劇《雙救主》基礎上改編而成,是著名藝術家嚴鳳英代表作品,流傳極廣,其中一些經典唱段仍然風行全國。

D. 嚴鳳英黃梅戲經典唱段

嚴鳳英的黃梅戲經典唱段有:《打豬草》、《天仙配》、《女駙馬》。

1、《打豬草》

《打豬草》是黃梅戲傳統花腔小戲,又名《偷筍》、《扳竹筍》。據傳系民間藝人根據發生在安慶市宿松縣的真事改編而成。寫村姑陶金花打豬草時無意間折斷幾根竹筍,被看筍子的金小毛捉住,認為她是在「偷筍」。一氣之下踩壞了陶金花的籃子,又要打她幾「波羅」(拳頭)。後來在爭吵中發現原來是一場誤會,互相達成諒解,成為了好朋友。

嚴鳳英

嚴鳳英10歲時開始學唱黃梅調,為族人所不容,後跟隨嚴雲高學戲,取藝名鳳英。在1952年上海舉行的第一次華東戲曲會演,嚴鳳英以黃梅戲傳統小戲《打豬草》和摺子戲《路遇》,獲得廣泛贊譽,1954年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揚名全國。歷任安徽安慶市黃梅戲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文聯第三屆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E. 哪裡可以下載到老版本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嚴鳳英主演的

由嚴鳳英、王少舫唱紅的《天仙配》
是黃梅戲最負盛名的優秀傳統劇目。從嚴鳳英1953年首次主演《
天仙配》到1955年該劇搬上銀幕,
再對比這個1959年的全劇現場錄音,《天仙配》
的劇本和唱腔設計歷經多次改動,日臻完善。黃梅戲《天仙配》
的各種錄音錄像製品已出過不少,
但這版1959年現場演出的實況錄音仍屬珍貴。
它的母帶靜靜躺在中唱公司的版庫中數十年,此次拂塵出版,
以饗廣大戲曲愛好者。
嚴鳳英和王少舫兩位黃梅戲表演大師非同凡響的現場演唱功力和演出
時的全情投入,良好的現場氣氛,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種恍若親臨演出現場的感覺。

F. 《女駙馬(1959)》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女駙馬》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AOQpqmhwJBxMODbnSeC_g

?pwd=pfp9 提取碼: pfp9
《女駙馬》
導演: 劉瓊
主演: 嚴鳳英、田玉蓮、王魯明
類型: 劇情、愛情、戲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59
片長: 100分鍾
黃梅戲電影。
馮素珍(嚴鳳英)與李兆廷(陳文明)自幼同窗共讀,及長訂下鴛盟,但李家被奸臣陷害一貧如洗後,這門親事遭素珍嫌貧愛富的後母王氏(黃福影)阻撓。素珍心意不變,將兆廷相約於後花園送銀百兩,又贈玉麒麟一支。王氏聞風趕到,以偷盜名義將兆廷送官查辦,又把素珍許配富貴人家。誓死不從的素珍逃出家門,女扮男裝來到京城找尋被王氏趕出家門的哥哥少英(熊少雲)。
素珍遍尋不著少英,卻見招考皇榜,靈機一動冒兆廷之名應試,打算得到功名時將兆廷搭救,不想竟高中狀元,被愛她才貌的皇上招為駙馬。不知如何是好時,前科狀元、八府巡按張紹民前來將她拜會,一番寒暄,她認出紹民正是哥哥,兄妹兩人開始共謀脫身之計。但聖旨召素珍即刻進宮與公主(潘璟琍)完婚。洞房花燭夜,再三推辭的素珍令公主起疑,被迫吐露真相。公主震驚之餘,感動於她的情義,但皇上得知後勃然大怒。

G.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還有幾位健在

這是當年仙女們的一張合影(不包括老大和老七)左起: 潘霞雲(三姐),江明安(五姐),潘璟蜊(二姐),張萍 (六姐),丁俊美(四姐)

七位仙女的現狀:已經有四位去世,還有三位健在。

去世的仙女們:

1.七仙女嚴鳳英

嚴鳳英是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是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也是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嚴鳳英塑造了許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她拍攝的黃梅戲電影家喻戶曉,她扮演的角色深入人心,無數人因為喜歡她的表演和唱腔而愛上了黃梅戲,她為中國黃梅戲的發展和普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嚴鳳英的代表作有:《打豬草》、《游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等。嚴鳳英主演的黃梅戲電影有:《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

1968年4月8日,嚴鳳英不堪在「文革」中受到的屈辱,服安眠葯自殺,年僅38歲。

2. 大姐王少梅

王少梅是黃梅戲演員王少舫的妹妹,是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一級演員,曾經在電影《天仙配》中扮演大姐,在電影《牛郎織女》中扮演王母娘娘,在《江姐》中扮演雙槍老太婆。

王少梅於2008年3月27日因病逝世。

3.二姐潘璟琍

潘璟琍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曾經演出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夫妻觀燈》、《春香傳》、《天仙配》等劇目。

潘璟琍於1988年11月23日去世。

4.五姐江明安

江明安是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二級演員。曾經演出過《天仙配》、《女駙馬》、《西廂記》、《紅樓夢》等劇目。

江明安於2009年去世。

《天仙配》的眾仙女中,目前健在的還有三位:

三姐潘霞雲

(照片暫未找到)

四姐丁俊美(丁俊美的丈夫是《天仙配》的作曲時白林)

六姐張萍

H.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

天仙配 2002-03-27 18:06 1955年底,由桑弧執筆改編劇本,石揮導演,嚴鳳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攝制完成。這期間,不知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地觀看影片,不知有多少人為戲中的情節逗宏所吸引,不知有多少人為嚴鳳英、王少舫的卓越表演而傾倒……可以說,《天仙配》的上演,在中國掀起了「黃梅戲熱」,「嚴鳳英熱」。二十幾歲的嚴鳳英,一下子成了億萬人民愛戴的表演藝術家。 劇情介紹: 人間:董永家貧,父亡,賣身為奴,得資葬父。 天上:玉帝七個女兒戲於鵲橋,窺視人間。 七女厭惡天宮歲月之凄清,對董永由同情而至鍾情,乃不顧森嚴天規,隻身奔向人間。槐蔭樹 下路遇董永,傾訴衷曲,二人遂結伉儷。 僱主傅員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約為由,要挾七女須於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成則工族指滑期縮短,不成則加倍。七女邀眾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 工滿,歸程中,夫妻正嚮往未來,憧憬幸福,忽聞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宮,否則禍及董永,七女無奈,忍痛泣別,別時誓言:「不怕你天規重重活拆散,我與你天上人間心一條」兆臘。 (榮獲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優秀演出獎、劇本獎、導演獎、音樂獎;據此劇拍攝之影片獲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 彩圖為安徽省安慶地區黃梅劇團演員、安徽省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十佳之一的韓再芬和安徽省安慶地區黃梅劇團演員、曾主演電視劇《七仙女與董永》的馬自俊共同表演著名黃梅戲劇目《天仙配》。 黑白圖片為嚴鳳英、王少舫主演的《天仙配》。

參考資料: http://drama.anhuinews.com/system/2002/03/27/000002652.shtml

I. 跪求幾部有關黃梅戲的電影!

黃梅戲電影一覽:
嚴鳳英(4部):《天仙配》《女駙馬》《夫妻觀燈》《牛郎織女》
潘璟琍(1部):《春香鬧學》
董文霞(1部):《槐蔭記》
劉廣慧(1部):《紅霞萬朵》

同(2部):《小店春早》《朱門玉碎》
陳小芳(1部):《母老虎上轎》
郭宵珍(1部):《杜鵑女》
馬 蘭(1部):《龍女》

俊(2部):《孟姜女》《血淚恩仇錄》
韓再芬(4部):《香魂》《徽商情緣》《生死擂》《六尺巷》(此片最近剛剛上映)
趙媛媛(1部):《山鄉情悠悠》

J.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 嚴鳳英

分類: 娛樂休閑 >> 明星 >> 華人明星
問題描述:

好像是被陷害迫害死的吧

解析:

嚴鳳英(1930-1968),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原名嚴鴻六,出生於桐城縣羅家嶺一個貧苦家庭。12歲時,嚴鳳英拜桐城人嚴雲高學唱黃梅戲,不久便在業余班社裡登台唱戲。當時,由於家庭、族人反對,嚴風英離家出走,參加正式戲班,並改藝名為鳳英。隨後,嚴鳳英又向老藝人丁老六請教,初演《何氏勸姑》、《打豬草》即深受觀眾贊賞,後演出《菜刀記》中柳鳳英一角又獲得成功。

1946年,嚴鳳英來到安慶市,先在群樂劇場演出,以《小辭店》、《游春》兩曲戲轟動安慶。

1948年,社會動盪不安,不滿20歲的嚴鳳英流落到上海,解放前夕又輾轉到南京。為生計所迫,嚴鳳英易名嚴岱峰,先在螞森培舞廳伴舞,後結識京昆世家甘貢三之子甘律之,學唱崑曲《游園驚夢》等。嚴鳳英對京昆藝術的刻苦追求,為後來她在黃梅戲中的精湛演技奠定了良好基礎。

1951年,嚴鳳英重返安慶舞台,繼續在「群樂劇場」演出(後改名為「勝利劇悶唯場」)。1952年,應邀到上海演出,她在傳統小戲《打豬草》、《藍橋會》和現代戲《柳樹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摯,性格鮮明,唱腔優美動人,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嚴鳳英也因此被上海觀眾譽為造詣很深的藝術家。1953年嚴鳳英調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1954年,再度赴上海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了《天仙配》、《砂子崗》、《打豬草》三曲戲,並獲得了一等獎。

從被調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至1966年的13年間,嚴鳳英演出了50多個大小劇目,如《天仙配》、《女駙馬》、《紅色宣傳員》、《劉三姐》、《牛郎織女》、《黨的女兒》以及《江姐》等。尤其在《天仙配》、《女駙馬》中塑造的七仙女、馮素貞的藝術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黃梅戲中的珍品。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駙馬》、《夫妻觀燈》、《牛郎織女》,被拍攝成了黃梅戲電影藝術片。她主演的《天仙配》榮獲文化部「金質獎章」。嚴鳳英的唱腔亮麗沙甜,委婉動聽,韻味濃郁,吸收京劇、越劇、評劇、評彈、民歌等唱腔之長,將它們融會貫通,自成一家,譽為「嚴派」,廣為流傳,並被後人作為「精品」演唱。她是公認的黃梅戲一代宗師。

嚴鳳英是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全國婦女聯合會委員、中國文藝家聯合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1960年加人中國 *** ,曾任安徽黃梅戲劇團副團長,她還獲得過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文革」中,嚴鳳英被指控為「文藝黑線人物」、「宣傳封(封建主義)資(資本主義)修(修正主義)的美女蛇」,並被誣蔑為 *** 潛伏特務,屢遭批鬥。1968年4月7日夜,嚴鳳英自殺身亡。1978年5月23日, *** 安徽省委宣布為嚴鳳英 *** 昭雪,同年8月21日省文化局舉行了嚴鳳英骨灰安放儀式。

嚴鳳英之死

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一生共自殺過三次,吞金、上吊、服安眠葯。前兩次發生在解放前,原因是不堪 *** ,但均被搶救脫險;但是在「文革」中,死成了,很慘。說來令人發指。

那是1968年4月8日,離她38歲生日還差一個月又16天。當時她頭戴13頂大帽子,不堪重負,決定服毒自盡。服毒後曾失聲痛哭,丈夫驚醒見到空葯瓶,懾於禁令,不敢送醫院搶救,而去報告頭頭。頭頭聞訊大怒,當即召開批鬥會,令嚴鳳英立正挨批,直到葯性發作,站立不穩方准許其夫送醫院。第一家醫院一口拒絕。第二家醫院總算勉強收下,但是否搶救還需頭頭們開會研究決定。偏偏會上有兩派意見,各從紅寶書中找依據,久久相持不下。直至處於昏迷狀態的嚴鳳英呼吸停止,頭頭們才停止爭論。但事情還沒有完,因為活著的嚴鳳英「罪孽深重」,遺體也不可能清白無辜,必須剝光衣服開膛破肚,查查體內是否藏著什麼收發報機……其實,查收發報機是假,因為有個頭頭一言泄露了天機:「嘿嘿,這下,老子可把嚴鳳英身上的什麼都看見了!」

三次自殺,以程度和決心來看,這第三次均不如前兩次。嚴鳳英服毒後沒掩藏葯瓶,並失聲痛哭,似可表明她內心死意不甚堅決,或春態者服毒後又後悔而貪戀紅塵。若想搶救,有的是時間。見死不救,這才必死無疑了。老實說,這簡直是謀殺! 韓淑英摘自《名人傳記》

嚴鳳英秋浦唱黃梅

□ 李明江

今年4月19日,是傑出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誕辰74周年。

嚴鳳英,原名紅六(亦叫鴻六),天姿聰穎,12歲學唱黃梅戲,15歲搭班參加演出,由於走紅,舊社會各類惡勢力向她襲擊,為了擺脫惡劣環境,她只得反抗、逃跑。據有關資料記載,她於1947年底避走南京學習京昆藝術與歌舞,不知情者說她此時失蹤了。其實,在她避走途中,由她的祖父護送,曾路經秋浦,在秋浦河兩岸和殷匯鎮上唱了三個月的黃梅戲,在嚴鳳英短暫的黃梅戲生涯中,她的這段避走秋浦唱黃梅的故事鮮為人知。

那是1947年的10月份,嚴鳳英當年只有17歲,她那靈雀般的歌喉和輕盈舞姿吸引了秋浦兩岸的百姓,深受大伯大嬸們的喜愛。嚴鳳英是隨她的師父程積善(貴池晏塘人)來到秋浦的,當時搭班唱戲的還有銅陵的桂月娥、桂天賜,殷匯的宋再春、洪連梓等老藝人。先在高坦一大地主的後花園搭台唱,後在灌口祠堂里唱,據說在唱《槐蔭別》時,嚴鳳英來了例假,被廣大的秋浦觀眾諒解後,又深為沒有看到嚴鳳英「別夫上天」的精彩表演而惋惜。最後在殷匯老街蘇家當鋪大屋唱,據說當時票價僅為三角一張(舊幣)。嚴鳳英在秋浦河兩岸前後共唱了三個月,演出的大戲有《小辭店》、《槐蔭別》、《珍珠塔》、《二龍山》、《山伯訪友》等,小戲有《蘭橋汲水》、《春香鬧學》、《送香茶》、《西樓會》、《打豬草》、《游春》等,如陣陣山野吹來的風,帶著泥土香,陶醉了秋浦兩岸的觀眾。嚴鳳英不僅藝高,人也好,肯結人緣,在秋浦唱戲時,每到一處,還和房東結了干媽干嬸。據現在還健在的八旬老人韓發祥回憶,嚴鳳英在殷匯唱戲時,恰逢他結婚,新婚之夜,嚴鳳英還和當地小姐妹們一齊鬧新房,大伯、大嬸們親切地喊她「小嚴」或「紅六」,她口口聲聲答應得親嫡嫡的像親生女兒一樣。

據說,嚴鳳英離開秋浦後,即到銅陵去了,然後輾轉前往南京學藝,直到1951年,嚴鳳英才結束了流浪藝人生涯,回到安慶重返黃梅戲舞台。在短暫的藝術生命中,嚴鳳英主演的大戲有20多個,小戲近30個,此外還拍了3部電影,曾多次與王少舫一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 *** 、 *** 、周恩來、朱德等同志演出,被田漢同志譽為「黃梅戲里的梅蘭芳」,被國人稱為黃梅戲的「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