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應該是西班牙的)
051 一顆劇毒的愛欲之果——《布拉格男妓》
片 名: Mandragora
譯 名: 布拉格男妓
導 演: ( Wiktor Grodecki )
主 演: ( Miroslav Caslavka) ( David Svec) ( Pavel Skripal) ( Kostas Zerdolaglu) ( Miroslav Breu) ( Jirí Kodes)
上 映: 1997年06月06日 葡萄牙
對 白: 捷克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olby SR
時 長: 126
類 型: 劇情
分 級: 德國:16 英國:18
劇情介紹:十六歲的馬列克離開了那個沉悶的小鎮生活,到了漂亮但是卻很背叛的布拉格街上,在這個城市裡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他很快就被一個皮條客引誘了,這些皮條客把他們賣給那些來這里的遊客,因為他們大膽和有市場頭腦,他和他的朋友大衛想自己干。但是一不小心他們染上了毒品,把自己給廢了,他們過著地獄般的生活,他們等待的只有希望……
這是一部深刻揭露歐洲色情行業殘酷內幕的影片,去除影片中情色的部分,這其實是一個很質朴甚至有些木訥的電影,粗糙的影像像極了以前的「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風格,鏡頭冷靜而冷酷,帶領觀者直視那一幕幕的悲劇不可避免上演(看得我真的很心痛)~~應該說,這是一部很傳統的電影,沒有刻意在拍攝手法上玩花樣,也沒有復雜的情節結構來推動,相反地,它很安靜,安靜的讓人感覺可怕,即使是影片中看來非常露骨的情色描寫(比如強奸戲的拍攝,捏XX的描寫),它也是冷靜的,寫實的,完全不帶有一絲遮蔽,這種直面的慘淡雖讓人觀看時不適,但又會被牽引下去,這樣就牽出這部影片的兩大特色(我個人觀點),台詞和敘述以情動人。導演雖極力控制,但在影片當中,你還是能時刻能感受到導演情緒的起伏暗涌,可以感受得到,他還是在帶著一種憤怒而又惋惜的情緒講述著馬列克和大衛這兩個男孩子的悲劇,這兩個男孩子悲劇的根本起源竟然是來自於生存的本能需求,為了生存,他們肆無忌憚揮霍著自己的青春和身體,他們的生命就在那貫穿影片的鮮血中一點點走到盡頭~~
PS:這部影片的篇片名Mandragora,曼佗羅草,在醫學上是一種麻醉劑,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植物。據說:把它拔出時,它的叫聲會使聽到的人發狂。它的葉子氣味很濃,會使嗅到的人失去說話的能力。(著名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曾有這樣的句子:像曼佗羅拔出土面那樣尖叫,那聲音使聽到的人發狂……)
052 胡搞瞎搞原來也可以這么NB——《瘋狂店員》
片 名: Clerks.
譯 名: 瘋狂店員 | 無事生非
導 演: ( 凱文·史密斯 Kevin Smith )
主 演: (布萊恩·奧哈羅蘭 Brian O'Halloran) (傑弗·安德森 Jeff Anderson) ( Marilyn Ghigliotti) ( Lisa Spoonhauer) (簡森·米爾斯 Jason Mewes) (凱文·史密斯 Kevin Smith)
上 映: 1994年03月25日 美國
地 區: 美國
對 白: 英語
顏 色: 黑白
聲 音: Dolby 單聲道(Mono)
時 長: 92
類 型: 喜劇
分 級: 冰島:L 澳大利亞:MA 新加坡:M18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R 加拿大:16+ 加拿大:18A 芬蘭:K-12 德國:12 香港:III 以色列:16 紐西蘭:R16 西班牙:18 英國:18 美國:NC-17 美國:R 英國:15 加拿大:14A
Clerks (USA) (alternative spelling)
Clerks X: Tenth Anniversary Edition (USA) (DVD title)
cLeRKs (USA) (poster title) ·
劇情介紹:丹堤在便利店當收銀兼文員,才來當天他正值休假,打算舒舒服服地大放鬆,誰知老闆一個電話要他立即返工。他惟有連記趕回到店裡開鋪,噩夢隨即開始,首位要對付的是反吸煙狂魔,接著是女友驚心動魄的往事告解。手忙腳亂之際還要招呼鄰鋪任職錄影帶中心的老友兼死敵倫度,還有屋頂上曲棍球混戰,原來便利店可以是如此繽紛。
這部影片堪稱喜劇電影類型的翹楚,它的產生本身就帶有一點傳奇色彩,導演凱文.斯密斯出生於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從小就喜歡插科打諢,當他在前輩,獨立電影《城市浪人》的導演的作品下感染投身電影時,他還是個一文不名的毛頭小子,他通過轉讓漫畫收藏等手段籌集了9000美元上了電影學院,四個月後又退學,之後的一個冬天,一個月的時間內,寫出《瘋狂店員》的劇本。1994年,為了開拍《瘋狂店員》,他向老闆申請,借到了其工作的便利店夜間店面的使用權,然後通過信用卡和向親朋好友的借貸,前後投資27575美元,花費21天拍攝,後期也是凱文在隔壁錄影店完成的,就是這么會被許多學院派正統人士嗤之以鼻的草根電影,在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和戛納影展上卻大放異彩,得獎無數,因而可以說,這是一個奇跡,一個屬於所有立志成為導演的青年才俊的童話夢想~~
回到這部影片上來,對這部電影我只能用NB來形容,採用黑白影像的風格首先就讓人耳目一新(那個年代),再加上粗糙的影像處理(跟DV沒啥大的區別,有時甚至能看到攝像機的存在),滑稽、荒誕以及大量不可思議的元素充斥銀幕,兩個小時下來,你只能說,買高,原來電影也是可以這樣拍滴~~其次,充滿美國人特有的冷幽默和精闢台詞(不知為何會讓我想起《老友記》的感覺),具有典型的惡搞之後現代主義風格(現在好像流行這么說),常常會讓你的臉蛋自覺不自覺的抽搐,很多笑料都是讓你頓下後才能反應過來,而人家導演早就推著多米諾骨牌跑到前面去了,那種感覺就像是,你走在路上被人猛敲一棍子,過了5分鍾你才反應過來是自己的腦袋被別人打了一樣,呵呵,看這種片子你真的會覺得自己的智商倒退不少,不過,WHO CARE,咱就是愛看,也許就有高雅人士說這俗氣,品味低級,但這種俗氣其實正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悶搔的生活一樣可以成為爆發的源泉~~~~
PS:導演在喧鬧荒誕當中其實是充滿了睿智和敏銳洞察力的,那種自我嘲諷的感覺其實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順便提下,這部影片中的錄像帶小店員頗像我們國家十年前的那些售貨阿姨們,這種題材如果能換成這樣的背景,大概喚起的共鳴會有更多~~還有,我很喜歡這部片子里的那些搖滾樂,雖然叫不出名字,但是真的很NB~~~最後還要羅嗦一下,這部影片中的那隻貓實在太太太酷了~~~~~
058 在天馬行空的世界裡翱翔——《黑店狂想曲》
片 名: Delicatessen
譯 名: 黑店狂想曲 | 妙不可言 | 熟食店
導 演: ( 讓-皮埃爾·熱內 Jean-Pierre Jeunet ) ( 馬克·卡羅 Marc Caro )
主 演: ( Pascal Benezech) (多米尼克·皮隆 Dominique Pinon) ( Marie-Laure Dougnac) (讓·克勞德·德夫斯 Jean-Claude Dreyfus) ( Karin Viard) ( Ticky Holgado)
上 映: 1991年10月06日 美國
地 區: 法國
對 白: 法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olby
時 長: 99 min / Spain:95
類 型: 喜劇 劇情 愛情 科幻
分 級: 冰島:14 冰島:16 新加坡:NC-16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M 智利:18 芬蘭:K-16 德國:16 西班牙:13 瑞典:15 英國:15 美國:R
劇情介紹:本片的風格屬於超現實的幻想喜劇,沒有明確的時空背景,只知道故事中人因經濟蕭條,以吃人肉維生。開肉店的屠夫擁有一棟房子,裡面住了幾戶怪里怪氣的「自已人",他們都希望吃到別人身上切下來的鮮肉,若沒有新鮮「貨源"的話,,他們寧願犧牲自已人也在所不惜。前馬戲班小丑路易本是他們的囊中物,不料屠夫的女兒愛上了他,並助他逃過一劫。
「黑店」這個題材總是帶給人無限的創作力,而再加上「狂想曲」,創作者就能更加無拘無束,天馬行空了,這部影片就是這樣一部極具個人特色,同時又不講道理,不講邏輯的佳作,充滿了法國人特有的誇張與精緻的幽默,如果不是後半部份洞穴人的情節處理有些拖沓,這部電影完全可以扛起傑作這個大旗。具體上,這部電影的典型「熱內式標簽」包括:A、色調。油黃的色調與那個油跡斑斑、污濁骯臟的大環境相得印張,在視覺上首先就帶給人極大的沖擊力,顏色的鋪張使用,聯系在《天使愛美麗》中那甜美得有些讓人發暈的奇特景象,背後隱藏的就是一種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B、人物設計。在這個上面,首先,熱內會設置一個奇特的中心人物,這個人有別於常人,絕對讓人一眼難忘,而同時地,他又會創造一堆人出來,這堆不知道算配角還是龍套的人物往往都細膩准確,個性十足,比如這部電影里那個神經質的女人,設計一堆自殺機關卻怎麼也死不了的;C、對生活的熱愛(略帶神經質)。這雖然是一部帶有黑色電影印記的片子,有時也會覺得可怕,但是卻始終洋溢著一種特別的積極態度,沒有在黑暗的主題上過多沉迷,而是呈現出一種傳統的法國詩意主義的浪漫氣質,在某些程度上來講,這是一種變形的古典主義,將藝術拖下神壇,親近大眾~~
不過,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還是在於其無處不在的律動性,最最最經典的當屬屠夫做愛時的那一段流暢剪接,影片在同一時空中自由翱翔,做愛時的震動與鍾擺的動盪、油漆工的來回粉刷、老太太打毛線的節奏,女子拉提琴的緩急有序相互對應,以做愛為中心,速度越來越快,每一個人也越來越瘋狂,到高潮到來時,這一切集中爆發到HIGH的最高點,然後戛然而止,不帶有一點拖泥帶水,這一切宛如一場層次分明的交響樂演奏會,在層層推進中達到最精彩處,當一曲終了,觀者卻還久久沉溺於剛才的節奏無法自拔,這樣的觀影感受,一個字形容——爽!!!!
PS:此片還值得一提的就是影片開頭字幕上的演職人員介紹表的設置,導演鬼才的使用了一個長鏡頭,將演職人員的名字,採用了生活中的實物展示,特別生動有趣,很適合影視專業的學生去學習。這是後記~~~~
059 當天才愛上天才——《羅丹的情人》
片 名: Camille Claudel
譯 名: 羅丹的情人
導 演: ( Bruno Nuytten )
主 演: (伊莎貝爾·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 (傑拉爾德·德帕迪約 Gérard Depardieu) ( Laurent Grévill) ( Alain Cuny) ( Madeleine Robinson) ( Katrine Boorman)
上 映: 1990年03月15日 美國
地 區: 法國
對 白: 法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olby SR
時 長: France:175 min / USA:158
類 型: 傳記 劇情
分 級: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智利:14 芬蘭:K-8 韓國:18 瑞典:11 英國:PG 美國:R 西德:12 新加坡:NC-16 澳大利亞:M
劇情介紹:卡蜜兒為一天才洋溢之美麗少女,對雕塑有無比熱情,與雕塑大師羅丹年齡相差雖大,卻無可就葯的相戀共同創造許多不朽之藝術作品然而羅丹始終割捨不了對追隨許久的情婦的情愫使一向追求完美的卡蜜兒無法忍受,終於趨於毀滅。
這是我歸納的阿佳妮的「瘋子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另外兩部依照時間排序是《阿黛爾雨果的故事》和《著迷》 ),如果說《阿》強調的是一個「瘋」字,《著》則強調的是一個「狂」字,而在《羅丹的情人》中,「滅」就成為其精神的核心,這個滅字是在瘋狂的基礎上進一步毀滅而來,因而也便有了更加具有摧毀性的震撼效果~~看《羅丹的情人》,我腦子里浮現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元稹在《離思五首·其四》寫到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滄海,即蒼海,大海的意思,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她,對於卡蜜爾而言,與羅丹的相知相識相戀便讓世間一切變得不再重要,與羅丹的這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於她而言,是蜜酒也是毒葯,在曾經的滄海遠去之後,卡蜜爾站在無水的岸邊選擇讓記憶之海將自己吞沒,直至拖向深淵。我最難忘的是其間兩個片段,第一是卡蜜爾在火車站送別同學倍感孤獨時,抬頭看見羅丹在遠處眺望,那一刻,卡蜜爾臉上的表情脆弱到讓人憐惜,當她張開雙手向自己的神跑去時,那個才華橫溢,個性如火的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個需要愛的天使,讓人(男子)情不自禁產生對她的保護欲,也正如此,她接下來的命運才會如此讓人嘆息~~第二個鏡頭,就是她崩潰的標志性場面,在羅丹家下面丟石頭的場面,阿佳妮用層次感極強的歇斯底里的演出將這一幕悲劇推向了高潮,當卡蜜爾一邊扔石頭一邊高喊羅丹名字的時候,那個懦弱的男子只是將他貼在陰影中,一言不發,而窗外的卡蜜爾則越來越瘋狂,最後抱頭仰天長嘯羅丹的名字,可以這么說,她那一聲長吼之後,我的心被這個女人徹底撕裂,以至於對她最後畫展的怪異舉動和結尾終老瘋人院的凄涼變得麻木,我的神經乃至靈魂在這個時候確實有了脫殼的感覺~~
這是一部拍攝了五年的電影,但從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是為阿佳妮拍了五年的電影,沒有阿佳妮就不會有《羅丹的情人》,卡蜜爾的故事也不會如此打動人心。阿佳妮在這部影片中奉獻出迄今為止最出色的演技,她將卡蜜爾從少女演到中年,中間層次感極強,將一個執著於愛情和藝術、纖弱與堅強性格並存的天才女子的一生娓娓道來,塑造出她為愛而生、又為愛而滅的感人形象,特別是與羅丹分手後兩人的愛欲交纏、及至由愛生恨、由恨導致毀滅的鋪陳描寫,相當細膩。在這部影片中,已經不能用演員這個詞語來形容她,她成了卡蜜爾,她就是一個為愛而生的藝術女神,最難忘片中羅丹為她做臉部雕塑,在弱黃的光線中摩挲她的臉龐的情景,卡蜜爾清純的眼神中透著深深的憂郁與堅定,那一刻藝術與性(朦朧的)達到完美的統一,成為一種永恆,也是在這一刻,阿佳妮成為所有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情人~~~~所有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會毫無救葯的愛上卡蜜爾.克勞黛,而她卻愛上一個本不該她愛的男人,在她為他幻滅的時候,所有愛她的人的心也碎了~~~
PS1:本片雖然故事讓人驚心動魄,但可貴的是,導演沒有跟著瘋狂,也不用任何新潮視聽手法來嚇人一跳,故事講得冷靜、穩重、清晰,風格深沉而典雅。另外,片中在細節上頗為用心,片頭卡蜜爾出場的第一個鏡頭其實已經預告了她的最終命運,陰沉的天空、不可思議的舉動、與泥土的親近,給整部電影定下了基調。黑色,沉重壓抑的黑色,喻指著卡米爾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但又背負了一輩子的重。影片採用了低調攝影,大部分戲都發生在晚上,即使是白天,也多處於昏暗中,連主人公的服裝也以黑色為主。於是銀幕前的我們,也被這無邊無際、沒有終結的黑色所吞沒,融入了女主角那凄慘痛苦的生命中。當卡米爾吃力地抱著一箱沉重的泥土從礦區匆匆走過時,她得忍受著礦工們如同看怪物般的眼神。顯然這個場景具有暗示意味:卡蜜爾,——一個女人,侵入了礦區——一片男人的天地,她是「不正常」的。這就是她在這個世界上的定位:在眾人,或許可以說是在男權社會的「眾人」眼中,她就是一個「怪物」。
PS2:伊莎貝爾·阿佳妮偏愛飾演那種個性復雜混亂的角色,據說和她動盪不幸的童年有關。為了把卡蜜爾·克勞黛的故事搬上銀幕,阿佳妮親自說服了克勞黛的後代,使他們相信片中絕沒有中傷女主角和她的哥哥——法國名作家保羅·克勞黛之處;而她自己,據說「在拍攝過程中,幾乎瀕臨瘋狂的邊緣」。影片為她贏來了第三座愷撒最佳女主角獎杯(她目前一共4次獲得愷撒最佳女主角獎)和一個不錯的情人(不是羅丹的情人而是阿佳妮的情人)——影片的導演布魯諾·努伊頓,兩人生有一子。
060 最好的和最壞的——《不可撤銷》
片 名: Irréversible
譯 名: 不可逆轉 | 不可撤消 | 無可挽回
導 演: ( 加斯帕·諾 Gaspar Noé )
主 演: (莫妮卡·貝魯奇 Monica Bellucci) (文森特·卡賽爾 Vincent Cassel) ( Albert Dupontel) ( Jo Prestia) ( Philippe Nahon) ( Stéphane Drouot)
上 映: 2003年01月24日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法國
對 白: 法語 西班牙語 義大利語 英語
顏 色: 彩色
聲 音: 數字化影院系統(DTS) 杜比數碼環繞聲(Dolby Digital)
時 長: 97 min / Canada:99
類 型: 犯罪 劇情 驚怵
分 級: 秘魯:18 阿根廷:18 葡萄牙:M/18 巴西:18 冰島:16 澳大利亞:R 奧地利:18 丹麥:15 芬蘭:K-18 法國:-16 德國:18 香港:III 愛爾蘭:18 義大利:VM18 日本:R-18 荷蘭:16 紐西蘭:(禁映) 紐西蘭:R18 挪威:18 新加坡:R(A) 新加坡:R21 韓國:18 西班牙:18 英國:18
劇情介紹(很簡單)一個在毒品中迷幻的男人,為了報復妻子被強暴,展開了一系列的復仇……
首先可以確認的一點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它決不是拍給普通觀眾而看的,它既不是為了娛樂,也不是為了說教,它純粹就是導演Gaspar Noé拍給自己的試驗電影,而這種有些隨心所欲的創作風格,在呈現真實直觀略帶創新的風貌同時,也會顯得尺度把握上的過度與失控。影片宣稱,時間改變一切,時間的輪回交織著不可躲避的命運,一切似乎早已註定,不可逆轉,除去這層隱形的外衣,這部片子真正的主題還是性與暴力,這兩點在片中被發揮到了極致。片子開頭,在「直腸」酒吧中,瘋狂的馬高斯與懷疑是強奸自己女人的男子廝打在一起,最終不敵並被扭斷手臂,當他即將被對方XX的時候,他的朋友,一向冷靜的皮埃爾卻突然沖出來用滅火器將那名陌生男子擊倒,然後一下兩下。。。。二十三下,那名男子的頭顱就在滅火鋼瓶的重擊下一點點變形,這種殘暴,這種震撼性,絕非《殺死比爾》里那種噴紅墨水可比,不過這還不算完,在這瞠目結舌一幕過後,鏡頭一轉,我們才發現真正的兇手原來就在一邊津津有味觀看著,簡言之,他們殺錯人了,而這種絕妙的諷刺無疑讓這種殘酷更加冷血,但我對導演把這二十三下原封不動呈現的拍攝手法持有意見,有點為了暴力而暴力的感覺~~~不過剛才那些跟後面的地下走廊雞奸戲比的時候還要差了很多,我看大家提到的都是9分鍾的施暴戲,但我看到的,從開頭到結尾,一個鏡頭(如果沒看錯)應該是15分鍾,那麼長的時間就是為了讓你看一場慘烈無比的雞奸毆打全過程,受害者當時還懷有身孕,這種暴力突然而且令人發指,雖說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有暴力因子,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只要是正常人,就不會不感到怒發沖冠的感覺,對事件本身也對導演(你叫貝魯奇穿那麼性感去走地下通道本身就是誘發犯罪,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導演扮演的是上帝之手的角色)。不過對於這一切沒來由的暴力,導演在開頭借著一個肥瑣的老頭口中做出辯解,「沒有所謂壞的行為,只有行為本身。」而對這句話的理解,套用奧斯卡.王爾德的一句話,「並不存在道德或不道德的書,只有寫得好或寫得差的書」或許更容易讓人接受一些(只是相對而言)。
不過,這依舊還是一部充滿張力的電影,而特立獨行成了它最佳代名詞。生命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也正因為如此,暴力對於生命的摧殘才會顯得如此觸目驚心,不管你喜不喜歡這樣一部影片,一旦看過,記憶便不可撤銷~~~~
PS:片中強暴戲過後,那個男人翻身時顯現出來的生殖器描寫(不是很明顯)是電腦PS上去的~~~~~
額額額,木看過,不過 = =總有可以幫助你的地方吧..........
B. 精疲力竭的電影
《精疲力竭》(Breathless)拍攝於1959年的《精疲力盡》是法國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的成名作,這部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法國新浪潮電影流派的基調與風格。
主演:讓-保羅·貝爾蒙多 / 珍·茜寶 / Daniel Boulanger
《精疲力竭》至少表面上有一個可以講述的故事:法國現代青年米歇爾在殺死一名警察後回到巴黎,一邊找人要錢,一邊與女友帕特麗夏廝混,結果被這位女友告發,死於警方的槍下。《精疲力竭》是法國電影導演戈達爾的成名作。在此之前,他與另一導演特呂弗一起長期從事《電影筆記》雜志的影評工作,他們深受雜志創辦人巴贊的影響,於50年代起提出「作者論」的觀念,即導演是一部影片的作者,要表現自我獨立風格。《精疲力竭》與特呂弗同年導演的影片《四百下》被評論界看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宣言。現代普通人的生存主題,隨心所欲的表現方法,甚至是違反常規的創作觀念,都令「新浪潮」成為電影史上的重要名詞。
C. 如何評價戈達爾電影《筋疲力盡》
《筋疲力盡》又譯《喘息》,是讓•呂克•戈達爾繼5部短片之後,在1959年拍攝的第一部長故事片,它是從豐富的電影經驗中產生的,是一次新思想、新形式和表現方法的總進發。戈達爾大膽地破壞傳統電影的規范,採用了靈活的敘事方法、畫面格式以及跳接等劃時代的剪輯技巧,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D. the dreamers(夢戲巴黎)哪裡可以下要地址
在迅雷上可以下載此片。
貝托魯奇和昆汀·塔倫蒂諾一樣,是那種對流行音
樂頗有心得的導演。《戲夢巴黎》由於是以1960年代為背景,在音樂上也自然有所配合。除選用1960年代文化偶像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的一曲「Third Stone from the Sun」外,還加入了著名迷幻搖滾樂隊Grateful Dead的名曲「Dark
Star」(此曲由樂隊為影片作特別剪輯,減短了長度)。此外,還有上世紀上半葉地位崇高的歌後Edith Piaf的「Non,Je Ne
Regrette Rien」也被收錄(香港作家陶傑將梅艷芳比作香港的Edith
Piaf)。不知是否出於致敬的心態,貝托魯奇還分別選了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與戈達爾(Jean-Luc
Godard)兩位法國新浪潮電影先驅的三部影片(《四百擊》、《精疲力盡》與《狂人皮耶羅》)中的主題曲。
E. 有部法國電影
有,不過不記得片名了
F. 求大家幫我回憶這部電影!!
你這個就是《天方夜譚》里《辛伯達航海》第三次航行里的片段。
第三次航行
朋友們,正如你們所知道的那樣,我第二次旅行歸來帶回許多金銀財寶,使我以前的損失得到了彌補.就說那些鑽石吧,每一顆都價值連城,就是在王宮里也難以找到.當我需要時,我就可以用它換來一切我想要的東西.
可是,這種優裕的日子過得長了,心中又感到厭煩.沒過多久,我就在家裡呆不住了,又想出去奔波周遊.於是,我采購了各種貨物,搭了一條大船,仍舊取道巴士拉,登上了去異國的航船.
船帆高揚,我們乘風破浪疾駛而去,經過許多島嶼,越過大小城鎮.只要船一停泊靠岸,我們就上岸去做買賣,忙個不停.
一天,帆船正載著我們在波濤中航行,忽然甲板上傳來船長的一聲大喊,他命令趕快停船.我們先是一怔,接著紛紛上前詢問:"船長,怎麼了?是不是碰上了什麼危險?"
只聽船長沮喪地說:"剛才我站在甲板上往遠處一望才知道,狂風把我們的船吹到了危險地帶!現在我們到了恐怖山.這山裡的居民,都是些像猴子似的猿人,凡是到這里來的人沒有一個能夠生還的.看來我們全都完啦!"
船長話音剛落,猿人便出現了,漫山遍野,蜂擁而至.這些猿人個子很矮小,相貌凶惡,膚色黎黑,渾身長滿了毛.他們連比劃帶叫嚷,可我們誰也聽不懂他們的語言,看不明白他們的手勢.他們忽啦一下子爬到船上來,有的攀上繩索,有的闖入船艙.他們會不會仗著人多勢眾來傷害我們呢?我們瞪著驚恐不安的眼睛看著他們,心中暗自叫苦.只見他們咬斷繩纜,收攏船帆,把乘客趕到島上去,將船上的貨物和錢財搶劫一空,然後搬走大船,一鬨而散,不知去向.
我們被困在島上,一個個神情沮喪,都為喪失財物而飲泣吞聲,為無棲身之地而煩惱愁悶.後來我們發現一片果樹林,樹上結著各種野果,樹下還有條小河.我們吃了樹上的野果,痛飲了樹下的河水.此後,我們又在島的中部發現了一座高大的建築物,我們向它奔去,心中充滿了希望.
走近建築物,我們發現它原來是一座高大雄偉.結構堅固的宮殿,紫檀色的大門洞開著.我們走了進去,來到一間大廳,大廳寬闊敞亮,四周門窗高大.大廳中間放著一個大石凳,上面擺著火爐和各種炊具,石凳的周圍堆著許多骨頭.廳內空無一人,我們雖然深感奇怪,但因為早已精疲力盡,管不了許多,便席地而卧,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傍晚時分,我們因大地震撼而醒,接著,空中傳來隆隆巨響,一個妖怪從宮頂落下.他棗樹般的身材,煤炭般的膚色,銅鈴般的眼睛,錐子般的牙齒,血盆般的大嘴,駝唇般的嘴唇,扇子般的耳朵,獅爪般的指甲.這副樣子使我們嚇得魂不附體,呆若木雞,有的人竟被嚇暈了過去.
那妖怪坐在石凳上,沖著我們揮了揮他剛點燃的火把.我們嚇得擠成一團,驚恐萬分地凝視著他.妖怪坐在那裡欣賞了我們狼狽不堪的樣子後,便站起身來向我們走來.他從人堆中把我抓起來,上下掂量,左右端詳了一番,好似在挑選一隻要送屠宰場的畜牲.我在他的手掌中,就像一隻小雞.我企圖掙脫,卻無濟於事.妖怪見我骨瘦如柴,便把我扔下了,接著他又抓起另一個人.他一個一個地抓起,一個一個地掂量,用手背蹭蹭臉,用手指擰擰腿.最後輪到了船長,他是我們當中最健壯.最高大的人.妖怪輕輕地用手抓起船長,似乎感到很滿意.於是提著船長的雙腿,把他摔到地上,然後用腳踩住他脊背,把頭扭下來,用一把鋼叉把船長叉住放到火上燒烤,然後像人們吃雞似的把船長吃掉了.吃完了,他把骨頭扔在石凳旁,便躺在凳上睡覺了.不一會兒大廳里就響起妖怪那獅吼般的鼾聲.我們知道他已入睡,心裡依然驚恐不安,一個個屏息靜氣地盯著妖怪那猙獰可怕的嘴臉.
翌日清晨,妖怪爬起身,飄然而去.我們估計他已去遠了,才敢動彈.直到這時,我們才嚎啕大哭起來,喊道:"天哪,我們還不如掉到海里淹死或者喂猴子呢!怎麼死也比讓魔鬼架在火上燒烤好受啊,這太可怕了!"我們跑出宮殿,逃到島上,想找一個藏身之地.但是直到黃昏,也沒找到,只好又回到宮殿過夜.唉,看來只有受烈火烤是我們的歸宿了!
正彷徨時,大地突然又劇烈地震撼起來,我們知道這是妖怪到來的信號,便不顧一切地四處逃散.妖怪果然出現了,他見我們像小雞看到狼或狐狸時那樣驚叫.逃奔,便撲過來,伸手抓住我們中的一個,也許那人太瘦了,不合他的意,便把他扔掉,摔得那人直叫喚;妖怪又抓起一個胖子,然後像吃船長那樣把那個胖子給吃掉了.
我們的心怦怦亂跳,渾身顫抖,四肢麻木.整整一夜,我們不曾合眼.直到早晨妖怪離去,我們才急忙聚在一起商討對策.有的夥伴說:"我們乾脆去投海吧,總比被燒烤吃掉的好!"躊躇間,一個夥伴說:"夥伴們,我們為什麼要眼睜睜地等死呢?為什麼就不想個辦法殺死這個害人的妖怪呢?為什麼不為船長和夥伴報仇雪恨呢?我們人類有發達的大腦,是任何妖魔鬼怪都比不上的.流水,盡管有時細弱,但卻能匯成海洋,勢不可擋.何況我們人類呢?我們雖然敦厚.善良,但遇到惡勢力時也會變得無比強悍勇猛的.朋友們,大家靜下來,想想辦法吧!我們可以根據大家的主意,擬出一個可行的計劃,殺死這個妖怪.這不僅可以挽救自己,而且還可以救別人.我看妖怪睡覺時便是一個好機會,我們可以先把他的眼睛刺瞎,讓他看不見我們.然後,我們再想法殺掉他."
這個夥伴的話,使我心悅誠服,便說:"這的確是個很好的主意.不過在我們殺妖怪之前,一定要找好退路,以防我們萬一失敗,全都遭殃.我看呀,我們動手用這里的木板和木頭做好一個筏子,當妖怪追趕我們時,我們就乘木筏逃到海上.此後,如能遇到過往的船隻,我們就會得救.如果運氣不好,落到海里,也比讓妖怪抓住好!"
"好!"大家一致同意我和那個夥伴的意見.
我們一齊動手,把木板.木頭搬到屋外,做成一個筏子,然後把它抬到海邊,運些食物放在上面.一切准備就緒,我們信心十足地返回殿里,靜等那妖怪出現.
入夜,大地又劇烈地震動起來,妖怪果然又來了.他把我們大家撥弄來撥弄去,最後選中一個.沒過多一會兒,那個可憐的人就被妖怪吞進了肚裡.
妖怪吃畢,倒頭便睡.待他鼾聲大作,我們便行動起來.夥伴們忘記了害怕,端起兩把鋒利的鋼叉,放在烈火中燒,直到那鋼叉被燒得通紅.我們齊心協力地握住它向沉睡中的魔鬼走去,將鋼叉對准他的眼睛,用力刺去,不偏不倚,正刺中他的雙眼.妖怪慘叫一聲,像個受傷的猛獸跳起來,瘋狂地撲向我們.我們驚惶逃跑,那妖怪變成了瞎子,兩眼一摸黑,只好摸索著追趕.他東撞西撞,不是碰到大樹,就是跌進坑裡,或者掉進水中.樹枝扎破了他的腦袋,鮮血直流.他不停地高聲吼叫,牙齒咬得格格直響.每當他伸出長臂撲捉我們時,不是抓住樹枝,就是撞著牆壁.一會兒,妖怪摸到大門,奔出庭院,咆哮聲在島上回盪.
過了一會兒,妖怪的聲音消失了.我們也走出庭院,坐在宮前,疲倦不堪地商量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我們還沒來得及開口呢,就見妖怪帶著兩個更高大.更可怕的同類來了.我們沒命地奔向海邊,解開筏子,放到海里,乘上去離開岸邊.兩個妖怪在後面緊追不舍,手中各握一塊大石頭.靠近我們,立刻用石頭向我們投來.投完一塊又一塊.很不幸,許多夥伴被砸中了,有的腦袋開了花,有的四肢被打斷,頓時喪命.剩下的人慌作一團,不知如何躲避,紛紛跳入海中,也一命嗚呼,最後筏子上只剩下我和另外兩個人了.後來,我們見被石頭打中的夥伴已經沒救,便將他們的屍體葬入海中.這樣對死者來說,也算是一種慰藉,因為無論喂魚蝦,還是喂海獸,總比被妖怪用火燒烤了吃好.
我們驚魂不定而又極度疲憊地倒在筏子上,任憑筏子在茫茫大海中漂泊.後來,我們終於漂到另一個海島,我們登上岸,撿些野果充飢,然後躺在樹下休息.夜裡,我們實在找不到安身之地,就互相依靠著在草叢中睡著了.
可是,剛睡一會兒就被什麼聲音驚醒了.只見一條又粗又長.帶黑黃斑塊的大蟒,昂著寬寬的三角腦袋,張著血盆大口,吐著火紅的舌頭,唿哨著纏住了我的一個夥伴.一會兒便咬住他的頭吞入腹中,然後身子和下肢也被吞了下去.不一會兒,我那可憐的夥伴就葬身於蟒腹了.
大蟒吃完,蜿蜒而去.目睹這一切,我們心驚膽戰,既為同伴的慘死悲哀,又為我們的境遇提心吊膽."真主啊,我們可怎麼辦呢?我們剛擺脫魔鬼和大海,又掉進另一個可怕的死亡圈.我們怎樣才能擺脫災難.擺脫死神啊?"
第二天,我和我那惟一的同伴繼續尋找安身之地,找到最後,我們發現,再也沒有比爬到樹上過夜更安全的了.夜幕降臨海島之時,我們攀上一顆參天大樹,各自選了一個得當的地方,默念著真主的名字,懷著一線活命的希望睡著了.
可是到了深夜,一條大蟒似乎嗅到了人的氣味,竟爬到樹上來了.只有幾分鍾的時間,我的同伴就被大蟒吞掉了.我嚇得捂住眼睛,我那同伴骨骼碎裂的響聲使我心痛欲裂.大蟒吃罷,腆著滾圓的肚子爬下樹,唿哨著揚長而去.不難想像,我後半夜是如何度過的.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樣才控制住神經,以至沒有失常.沒有從大樹上滾下來摔死.唉,只有真主知道.
清晨,我從樹上爬下來,精神恍惚,看看自己孑然一身,更加悲哀.我想,乾脆投身大海算了,永遠擺脫這苦難的折磨!可是,又一想,我畢竟是個見過世面而又性格堅毅的人,想來想去,最後決心想辦法來戰勝凶惡的大蟒.我忽然靈機一動,打算做一個箱子,自己躲在裡面來好保命.於是我撿起島上的木板,但是找不到做木箱的工具,只好將一塊寬寬的木板放在頭上,一塊放在腳下,一塊放在左邊,一塊放在右邊,一塊放在胸前,一塊放在背後,然後用纏頭布將木板捆住.我在木板中間,儼然置身於一個狹長的箱子里.
入夜,大蟒又爬來了.它見我置身於這么一個"怪房子"里,便繞著爬了幾圈,但沒有找到入口.它想從木縫間穿過,最後也失敗了.它一會兒離開我,一會兒又爬回來,忽而繞到我前面,忽而繞到我身後,忽而啃啃木板,忽而鑽鑽縫隙.我膽戰心驚,魂飛魄散,連眼也不敢眨.就這樣,從日落到日出,大蟒來來回回,始終沒有放過我.最後,我被嚇得幾乎瘋了,便閉上眼睛.這時一個念頭突然閃過,倘若大蟒整個身子纏住木箱,慢慢壓迫木板,那麼我的軀體就會被碾碎,它最終還是會把我吃掉.可是這種事情卻沒有發生,天亮時,大蟒悻悻地離去了.
我掙脫束縛,拖著兩條酸軟的腿向海邊走去.我坐在海灘上,睜大眼睛望著海面,惟恐錯過得救的機會.目光從近處尋到遠處,從東邊尋到西邊.下午,我隱隱約約看見一條船向這邊開來.我高興之極,但又擔心它到達時已是夜晚,於是不顧一切地撲到海里,拚命向船的方向游去.
遊了一會兒,我便看見遠處有個什麼東西時起時伏,而且越來越近.原來是一條乘風破浪而來的帆船!我喜出望外,渾身突然增添了力氣,興奮得快要瘋了.我抓住一根漂浮的樹枝,脫下襯衣,奮力向船的方向揮動,同時還大聲叫喊:"救命啊,救命!"
感謝真主,船上不知哪位善人發現了我.因為我看到船正在向我逐漸靠近,不久便駛到我面前.我爬上去,船長和水手們都圍攏來問長問短."終於躲開了可怕的大蟒."我只說了這么一句話,便暈了過去.
一會兒我睜開雙眼,看見周圍都是人,他們用驚訝和懷疑的眼光打量著我.我知道一定是我這瘦骨嶙峋的身軀.灰黃的臉色.深陷而無神的眼睛以及高高的顴骨.癱軟的四肢.又臟又爛的衣服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我說不出話來,只動了動嘴唇,他們立即給我端來飯和水.喂完我,他們詢問我的來歷,我對他們講述了我那既離奇又可怕的遭遇.他們瞪大眼睛聽著,祝賀我脫險.
我和旅客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人們待我都很熱情.次日早晨,風和日麗,船在一個名叫賽拉哈特的島上停泊.商人們紛紛離船登岸.船長走到我面前:"喂,你背井離鄉,身無分文,又遭受了這么多苦難,我想接濟你,讓你賺些盤纏回家."
"先生,你們對我已經很好了,我為此感激不盡."
"原來有個旅客和我們同行,可是此人中途突然失蹤,至今我們不知他的下落,我想讓你去推銷他的貨物,賺的錢你拿一部分回家,剩下的我們託人轉給他在巴格達的家屬.你看怎麼樣?"
"好吧,我接受你的好意."
說罷,船長吩咐水手搬出貨物,交付給我.船上記賬人問道:"船長,沿路失蹤的商人很多,有的貨物我們已經處理掉,現在還剩下一部分.剛才拿出的這批貨物該記在誰賬上?"
"就記在那個在一個小島上失蹤,名叫航海家辛伯達的賬上吧.我准備把這批貨交給這位外鄉人,讓他去支配,然後他從利潤中提取一部分,剩餘的等我們回去後送給貨主的家人."
"這真是個好主意."記賬人說.
我聽船長提起我的名字,立刻明白了這批貨物就是我上次航海旅行時帶的.對,我認出來了,這正是我上次乘的那條船,就是它在我睡熟時開走了,把我拋在了那個孤島上.我仔細辨認船長和旅客,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正是我上次的旅伴.只是由於我屢經挫折,備嘗艱難,而他們也經歷了旅途上的不少風險,所以我們難以很快相認.
這時,貨物被打開了,我按捺著自己激動的心情,對船長說:"船長,你知道這貨主的情況嗎?比如說他長得什麼樣?他的身世如何?他遭遇了什麼危險以至迄今下落不明?"
"關於他的情況,我知道的不多,只知他是巴格達人,人們稱他為航海家辛伯達.航行中,我們曾在一個小島上停泊,在那裡他就不見了,是被大海淹死了,還是遇到了意外,我們一無所知.曾和他在一起的一些旅客也失蹤了."
這時,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脫口喊道:"船長,你知道嗎?我就是航海家辛伯達!我沒有死!那次,當你命令靠岸之後,旅客們都登上小島,我也隨他們上岸了.當時我隨身帶著干糧,找了一個幽靜的樹林坐下來邊吃邊休息.不知道怎麼的就睡著了.當我醒來時,船已開走了......"
接著,我便詳詳細細地向他講述了我在那個孤島上的遭遇.他對我的話半信半疑.這時,許多商人也都圍攏來聽我說,有人相信,有人搖頭.
我不能讓在場的人懷疑我,不能讓他們認為我是個詐騙犯,我竭力讓在場的人相信我的話.我說出了停船的時間,那個小島的特點,以及我在鑽石山谷中碰到的那些鑽石商人,他們的名字和籍貫......突然,一個大漢撥開人群,大步流星地奔到我面前,一把抱住我.
"諸位先生,請聽我說,"他面向人群說,"這位先生說的都是真的,他不是騙子!你們還記得嗎?有一天我曾給你們講過我在鑽石山谷中奇怪的經歷.我說,有一個男人曾吊在我扔進山谷里的牲畜身上被兀鷲叼上高山,當時你們不相信,說我在瞎編.現在,這個人就站在你們面前,他可以證實我的話,而我也可以證實他的話.當時,這位先生還給了我許多鑽石,比我平時得到的要貴重得多.我與他一直到達巴士拉才分手.他的名字就叫航海家辛伯達."
船長這時大概相信了,他微笑著問我:"你的貨物有什麼記號?什麼特點?什麼種類?數量有多少?"
我記得清清楚楚,便絲毫不差地說了出來.這時,船長完全相信了.他叫著我的名字,熱烈地擁抱我,祝福我,說:"你的經歷真是離奇,朋友!贊美真主,是他讓我們又見面了.給你,這是你的貨物,你的錢......我們沿路已經給你賣了一部分.我們一直在惦記著這批貨物,打算賣完了把錢全部交給你的家屬呢!"
我對他深表謝意.我們又繼續航行,經過若干個海島和城鎮,到達賽乃達靠岸.在那裡,我看到了許多離奇古怪的事物.其中,我見到一種魚,有的長相像牛,有的長相似驢.還有一種鳥,可以在貝殼中鑽進鑽出,它產蛋.孵卵都在海上,一生從不離開大海.
我們終於抵達巴士拉,買賣停當,又返回巴格達.久別重逢,我和親人們見面分外熱情.
時光如梭,又過了些日子,旅途的艱苦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淡薄,而留下來的都是冒險所帶來的快樂.戰勝困難後的欣慰和對新奇事物的回味.我在家裡坐不住,決定再次踏上旅程.
明天,我將給諸位朋友講述我的第四次航行.
辛伯達講完,照例請腳夫吃晚飯,送他一百個金幣,然後讓他回家.
翌日,等人們到齊,吃畢早飯,航海家辛伯達又開始了他的講述.
G. 精疲力盡的幕後花絮
與傳聞相反的是,讓-呂克·戈達爾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並不是沒有準備劇本。他只是在剛開始拍攝的時候還沒有一個完成的劇本,然後在每天早晨先寫好當天要拍攝的那些戲。與此情況相同的電影還有他的《狂人皮埃羅》(Pierrot le fou 1965)。 ·為了製造出更加疏理和自然的效果,讓-呂克·戈達爾在每場戲即將開拍的時候才會給出每位演員各自的台詞。 ·導演讓-呂克·戈達爾買不起攝影推車,在電影里有很多拍攝場景,都是攝影師坐在輪椅上由他自己來推動這輛車的。這招是戈達爾從讓-皮埃爾·梅爾維爾那兒學過來的,後者就是採用這項低成本技術完成了影片《大盜鮑勃》(Bob le flambeur 1955)和《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 1949)。 ·根據讓-皮埃爾·梅爾維爾的說法,在後期製作階段,由於第一次剪輯的版本太長了無法發行上映,期間戈達爾曾經向他咨詢過。梅爾維爾並沒有建議他把整段場景從電影中剪掉,而是建議戈達爾這兒剪一點那兒剪一點,於是就有了如今介紹這部電影時最引人注目的跳剪技術。 ·導演客串:(讓-呂克·戈達爾)在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有一個帶著太陽鏡正在讀報紙的過路人,他認出了米歇爾,然後跑開了打算向警察告發他。 ·這部電影是獻給Monogram Pictures電影公司的。 ·1983年的美國重拍版由理察·基爾主演,重心放在了劇情上,對於電影語匯毫無創新。 ·影片中米歇爾的化名是拉·科瓦奇(Laszlo Kovacs),有無數人曾經猜測這個名字與匈牙利富有傳奇色彩的攝影師有關。事實上,戈達爾在那個時候並沒有見過科瓦奇,而這個名字指代的是克勞德·夏布洛爾的電影《二重奏》A Double Tour(1959)中貝爾蒙多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