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好看電影 » 黃梅戲電影孟姜女修復高清版
擴展閱讀
印度電影復活 2025-01-19 01:01:02
美國清新愛情電影初戀 2025-01-19 01:00:19

黃梅戲電影孟姜女修復高清版

發布時間: 2025-01-19 01:02:29

㈠ 黃梅戲電影有哪些

《女駙馬》《孔雀東南飛》《孟姜女》《天仙配》《閑貧女錯失狀元郎》

推薦20部經典的黃梅戲

黃梅戲作為中國地方戲曲的一種,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自誕生以來,黃梅戲在電影、電視劇和舞台劇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電影方面,如《龍女》、《孟姜女》、《血淚恩仇錄》、《母老虎上轎》、《香魂》、《徽商情緣》、《生死擂》等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電視劇領域,黃梅戲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從第一部電視劇《雙蓮記》到第一部獲獎的《鄭小姣》,再到第一部音樂劇《西廂記》,每一步都代表著黃梅戲在電視劇領域的不斷突破。同時,黃梅戲還拍攝了許多根據名著改編的作品,如《啼笑因緣》、《家》、《春》、《秋》、《桃花扇》、《祝福》、《二月》、《潘張玉良》等,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黃梅戲的表現形式,也讓更多人領略到了黃梅戲的魅力。

舞台劇方面,黃梅戲同樣精彩紛呈。《紅樓夢》、《無事生非》、《風塵女畫家》、《柯老二入黨》、《未了情》、《徽州女人》、《牆頭馬上》、《孔雀東南飛》、《長恨歌》、《雷雨》、《逆火》、《僧尼浪漫曲》、《李四光》、《美人蕉》、《六尺巷》等作品,不僅展現了黃梅戲獨特的藝術風格,還展示了黃梅戲在表現現代題材方面的獨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吳瓊的一部新戲《嚴鳳英》更是為黃梅戲舞台劇增添了新的光彩。

總的來說,黃梅戲在電影、電視劇和舞台劇等各個領域都有傑出的表現,不僅豐富了中國戲曲的寶庫,也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㈢ 黃梅戲五朵金花是哪幾個

一、黃梅戲里的五朵金花分別是——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楊俊。
二、五朵金花:
【馬蘭】
記憶中的蘭花草
或許是名字好聽又好記吧,馬蘭是我最早認識的黃梅戲演員,在不知道嚴鳳英的時候,就知道了馬蘭,甚至是她讓我認識了嚴鳳英(電視劇《嚴鳳英》很小就看過,《打豬草》的唱段耳熟能詳。)後來的《劈棺驚夢》並不懂裡面深奧的莊子學問,田氏手舉斧頭在棺材前猶豫難決的畫面記憶猶新。某年春節晚會上的一個戲曲聯唱節目,鄧婕的一段川劇結束後開始四處詢問:「馬蘭呢?」這時,她手持一串風車(或者是花枝)在舞蹈演員簇擁下亭亭而出,真有種「眾里尋她千網路」,「千呼萬喚使出來」的絢爛。再後來,就是在報紙上看到她已為人婦。不怕人笑話,我是通過馬蘭才知道余秋雨的,才逐漸了解他的作品及為人。馬蘭與余秋雨的結合,延續了中國人千百年以來的「才子佳人」情結,相如文君,陸游唐婉,秋雨馬蘭,似乎都可以成為婉約雋永的愛情故事,但在今天,才子佳人的匹配又能得到多少支持者?才子,還能配得起佳人嗎?
散文家並沒有給馬藍帶來藝術上的再次騰飛,這是戲迷的遺憾,還是文學與戲劇的悲哀?婚後的馬蘭漸漸消隱了,她舞動了二十年的舞台也挽留不住一個女人「大江東去」的決心。在家庭與事業之間,馬蘭用行動選擇了前者。她是一個真性情的女人,愛,可以愛得轟轟烈烈,走,也可以走得坦坦盪盪,不帶走一片雲彩,不留下一絲牽絆。美麗的身影漸行漸遠了,最終化作記憶中童年小山坡上迎風搖曳的蘭花草。所有的掌聲與鮮花皆成為雲煙,而唯有「內心的平安才是永遠」。

【吳瓊】
好馬也吃回頭草
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有吳瓊這樣的勇氣,在她的黃梅生涯譽聲四起之時邁入流行歌壇,有在歌壇成績平平的情況下冒著背負「吃回頭草」的風險而心甘情願的回到了黃梅舞台上。光陰不再,斯人如舊,清麗的嗓音未曾發生過改變,改變的,是一個女人面對所愛事業的心態。這讓我想起了八十年代出國熱潮中的影視演員們,最終回來了,青春與觀眾卻一起流逝了。吳瓊卻幸運得多,觀眾們並沒有忘記她,而是用寬容的掌聲迎接她的回歸。一個人如果能真正的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怎麼會不滿足,不快樂呢?

【吳亞玲】
成功男人旁邊的女人
吳亞玲讓我想起了鄰家的阿姨,同學的母親,小學的音樂教師,惟獨沒有想到她的真正身份----黃梅戲演員。從外形與演唱上看,吳亞玲在五朵金花中都不是最具優勢的,第一次演電影就被馬蘭壓倒,委委屈屈地做了個小丫環,卻又出彩得令人過目難忘。吳版的黛玉過於豐滿了,葬花時的驚鴻一瞥卻又神似「他日葬儂知是誰」病瀟湘。或許在藝術成就上,吳亞玲比不過馬蘭、吳瓊,從她身上,我卻看到了一個平凡女人的幸福與真實。蔣院長很帥,雖然現在發福了,卻多了幾分儒雅氣質。他們兩人在一起,總讓我想起某個小學同學的父母親,一個很溫馨和諧的家庭。也許正是事業上的平淡讓她得以有建立一個普通家庭的機遇。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平凡得不值一提。不知不覺間,她已完成了一個女人與生俱來的完整使命,擁有了一個女人可以擁有的幸福。

【袁玫】
是過客不是歸人
袁玫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演員,而非黃梅戲演員。迷上黃梅戲之前,是將她當一個純粹的影視演員看待的。紅樓中我最喜歡的兩個角色----湘雲與襲人----她們的扮演者竟都是黃梅戲演員出身,多年後才突然發現這一點,是巧合還是緣分?不知道袁玫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時沒有紅樓,如果她沒有離開戲曲舞台,現在的黃梅戲界又是怎樣的狀況,她又會在其中占據怎樣的位置?歷史不會因一個人而改變,歷史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二十年後的紅樓聚會,襲人姐姐坐在台下悄悄擦著眼淚,二十年前的哪個夢不僅僅孕育著機遇與希望,也意味著放棄與遺憾。如果五朵金花真的能有重聚的那天,袁玫又會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她們一同成長起來的這片熱土上呢?畢竟她在舞台上灑下的汗水並沒有銀幕上那麼多,畢竟這一去已是二十年。正應了紅書中關於襲人的那句判詞:「堪稱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伴隨一生的,往往都不是最初的愛。

【楊俊】
牆內之花牆外栽
一個人很難身兼數職而將事業搞得有聲有色,蔣院長與夫人的分工合作使各自事業增色不少,而楊俊從藝又從政所得到的成績也未曾讓人失望過。藝術加政治總讓我想起江青,在我保守的觀念中,演員就該一心一意的去詮釋自己的角色,藝術與政治永遠也不可能有完全融合的那一天。或許是年齡增大了,舞台變下了,楊俊的轉型應該算是比較成功的。少了藝術的激情,多了人到中年的成熟與理性。楊俊的作品我不太熟悉,只看過《孟姜女》與《嫦娥》的片段,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她卻深受華西分舵主龐小虎的大力推崇,據他稱是:「唱腔獨特,柔中帶硬」。是不是這樣,還想聽聽各位的看法。

㈣ 黃梅戲的代表作簡介

1、《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講述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2、《女駙馬》講述了馮素珍與李兆廷自幼相愛,婚後由於家境敗落,繼母逼退婚。素貞被迫進京應試,中狀元,被招駙馬,洞房之夜實情相告與公主,帝赦免之罪,馮李終成眷屬。

3、《羅帕記》黃梅戲傳統劇目之一,與《天仙配》、《女駙馬》並稱黃梅戲三絕。講述舉人王科舉,十八年後,王科舉父子同科。科舉又恰子錦龍治下為官,雙合鎮再演戲文。陳賽金冤情暢訴,王科舉悔恨難生,王錦龍代母洗冤,最後在店姐的撮合下,全家團聚。

4、《王小六打豆腐》是黃梅戲傳統小戲中的經典之作,歷經數十載,久演不衰。《王小六打豆腐》小六將買豆子的錢賭輸掉了,老婆讓買豆子回家打豆腐,他交不了差,只好裝了一袋子的河沙濫竽充數。自然,豆腐就打不成了。

怕老婆的王小六,被老婆拽著耳朵,直叫喚的王小六就成了怕老婆的代名詞!又好氣又搞笑的王小六自此叫開。

5、《小辭店》是全本《菜刀記》中的一折。說的是青年商人蔡鳴鳳外出做生意,住在柳鳳英開的店中。柳鳳英的丈夫是個賭棍,整日賭場鬼混,不顧家庭。柳鳳英對丈夫極不滿意,卻與忠厚老實的顧客蔡鳴鳳感情相投,二人產生了愛情。

但蔡鳴鳳終究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去,分別之時,二人悲痛欲絕。劇中在柳鳳英得知蔡鳴鳳家中還有妻子,而且決意辭店回家,分別之際,嚴鳳英用曲折哀婉的三百二十句唱腔表現了人物撕心裂肺的悲痛情緒,演出具有強烈的震撼力量。

㈤ 比較經典的黃梅戲有哪些除了對花,女駙馬,夫妻觀燈,天仙配

已解決問題比較經典的黃梅戲有哪些??除了對花,女駙馬,夫妻觀燈,天仙配
原答案:韓再芬作品:
電影:《香魂》《生死擂》《徽商情緣》
電視劇:《鄭小姣》《天仙配》《女駙馬》《孟麗君》《桂小姐選郎》《龍鳳奇緣》《桃花扇》《李師師與宋徽宗》《彩雲坪》《挑花女》《小辭店》《秋》《潘張玉良》
舞台劇:《西施》《血狐帕》《孔雀東南飛》《女駙馬》《鄭小姣》《莫愁女》
CD:黃梅飄香的季節
還有網路收集及自己錄制的韓再芬晚會表演專輯以及采訪。

馬蘭作品:
影視劇:《嚴鳳英》《龍女》《劈棺驚夢》《遙指杏花村》《西廂記》
舞台劇:《紅樓夢》《女駙馬》《無事生非》《鞦韆架》《女駙馬、天仙配》(音配像)
《紅樓夢》共三個版本。

㈥ 段泊最喜歡的一位黃梅戲演員韓軍什麼時候死的為什麼只活了二十六歲是怎麼死的

黃梅戲子---韓軍(2008-02-11 19:23:51)標簽:黃梅戲 韓軍 小辭店 韓再芬 娛樂

「對於韓軍的名字,真的已沒有太多人知道了。」正如這篇回憶錄的作者所說,在安徽這個黃梅戲被廣為傳唱的省份,人們對於韓軍的名字也並不熟悉。韓軍是個黃梅戲演員,演出時人見人愛。有人評價他是為藝術而生的人,是那種沒有人生體會也能因為內心的愛而把戲劇演好的人。韓軍留下了很多黃梅戲的作品,像電視劇《半把剪刀》、《小辭店》、《嚴鳳英》,電影《孟姜女》。本文的作者曾經也是一名黃梅戲的演員,她和韓軍一起經歷了黃梅戲的發展與壯大……

A

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是1966年離逝的,30年後的1996年,我的發小韓軍——一個黃梅戲演員也去了,是巧合還是宿命我不得知曉。

噩耗傳來時,我的心狂跳,理不清頭緒。嚴鳳英老師去世那年我還是個不會說話的毛孩子,當然也就沒有緣分與她結識。對嚴老師我極度崇拜,因為是她將黃梅戲這個民間小調唱響全國,成為全國四大劇種之一,我後來有幸與她的家人結緣,也要感謝媒人——黃梅戲。《天仙配》中的名段「樹上鳥兒成雙對」可以與80年代鄧麗君的流行歌媲美,是文化之春風在中國大地剛剛回暖的中國流行音樂。那甜美的音樂、樸素的唱詞,讓你喜歡的身不由己。

寫韓軍不能不提王冠亞,他是我省的著名編劇,為人低調謙和。王老師非常喜歡韓軍,在韓軍剛進團時他百般照料,從生活到藝術修養的提升無處不體現他付出的心血。韓軍拍攝的影視作品及幾出舞台戲,多數是在王冠亞老師幫助下促成的。有一段時間韓軍戀愛了,那時的社會之風還比較保守,韓軍愛上了一位大他許多歲的女子,愛情選擇的叛逆,沒人可以理解,但是當時誰也無法說動他改變主意。王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每天圍著韓軍轉。有天傍晚,王老師帶口信讓我去他家。一牆之隔幾分鍾我就到了,韓軍也在,看情形他們這樣僵持已經很長時間,王老師見我落座後笑眯眯地對我說:「你看看他(指著韓軍)這孩子就是不聽話,我費好大勁把他找回來,說了一下午也沒說動他,你和他聊聊,我去給你們做晚飯。」

這一聊就是一夜。我們從兒時一直聊到當下的理想與抱負,真可以用感天動地來形容當時的熱情,當天際泛白時我們帶著疲憊,走進了新的一天,一個充滿著新的希望的日子。韓軍說他堅決與那女子斷絕往來,一心工作,個人問題等幾年再說。我把結果告訴了王老師,他很高興,吃著香噴噴的大餅包油條,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可就是在當晚,王老師又心急火燎地找到我的宿舍問韓軍在不在。

事後我聽說是在環城河小樹林處找到韓軍的,從那以後王老師對韓軍看管的更嚴,他的愛情也就真的斷了。

韓軍長的瘦小,不是那樣英武的身板,做演員很吃虧。我們雖是同學,平時也很少接觸,後來因為工作上的配合才慢慢加深了解。做演員我和他自身的缺陷差不多,做舞台上的2號角色更合適,常常會有不得志的感慨和不快,這使我們之間多了幾分惺惺相惜。他塑造角色很有天分,那時的藝術形式沒有今天這么豐富,個人的施展選擇空間也很小,這制約了他的發展,劇院每年少有的幾出戲很難排得上。剛參加工作,劇院為了培養我們這批人,專門成立了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三團,王冠亞任團長,有一批人為我們服務,排了《朱門玉碎》、《母老虎上轎》;現代印度戲《逃婚》,我們這些年輕人熱情高漲,連春節都不過就去江蘇巡演。去時紅梅傲雪,回來時已秋果碩碩。大家都得到了充分的舞台實踐。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三團從成立到夭折前後也就一年的時間。倘若當年三團一直沒有解散,我們這批人的命運也許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做演員誰不想出名?誰又願意到了老來再出名,大家沒有耐心跑龍套,都想早早出名。演員是個競爭很殘酷的職業。當時劇院排戲,首先考慮的是整台戲的效果,其次才會考慮有沒有合適你的角色,不像現在很多作品都是根據演員的自身條件專門為演員量身製作的舞台影視作品。那時創作生產一台戲也沒有民間投資,都要靠政府財政撥款,很難爭取到專項個人資金,只能全部依靠單位的力量,這就讓自身條件差些的演員因為沒有發揮的一席土地,從而產生了失落和無助。

在大戲面前,我和韓軍常常被忽略,也就會在閑暇時一起發牢騷。在藝術的天賦上韓軍比我高,常常他的境遇會比我好一些。但是首屆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大獎賽中,他的命運與我的命運一樣,我們一邊自嘆「命苦」,一邊也深感自身條件的局限。我虛長幾歲,比賽結束後,自認前途渺茫,下決心早早改行,韓軍依然堅持在他為之選擇的藝術中不肯放棄。不過,就在幾年之後,韓軍也步我後塵改行做了公務員。哪知命運就是這么捉弄人,在他改行後半年他就離開了我們。

B

我和韓軍認識前後近20年,到今年他離世也已10年。10年的時間,指縫間輕輕流逝,原本是作為「說客」的那一夜,卻好像是與他說了今生所有想說卻說不盡的話。我們平時最多是幾句問候,做搭檔因為工作也會說說話但不會很多。他悟性很高,我們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演出時也極少出現差錯。他是我合作過同事中,最默契的搭檔之一。

我們的第一次合作是在80年代。當時,從北京來了幾位編劇、導演,學校隆重推出觀摩《天仙配》,活潑可愛的韓軍飾演「董永」,導演、編劇同時看上了他。當時在《天仙配》中我演「四姐」,從那時起我們倆有了合作,導演建議學校給我倆排一出傳統小戲《打豬草》,拍成電影作為新聞紀錄片在全國電影院上映電影的前面播放。當時全國幾乎沒有電視,看電影成了大眾唯一的娛樂方式(董文華當年一曲《十五的月亮》採用的就是這種方式)。電影要是拍成了,其影響不會亞於今天的「超級女聲」,拍這樣一部電影投資要5萬元,最終因為資金的問題電影沒有拍成。

但是這出摺子戲很快又被上海電視台的周導看上了,拍成了舞台劇在電視中播放,這成了今天我與他最有價值的紀念之一。

到單位工作後參加全國的重大節日晚會我們常常一起去。有一次在上海與演孫悟空而成名的六小齡童的父親同台獻藝,他父親是紹劇的著名演員,對韓軍和我一見如故非常喜歡。為了紀念這次相識,我們三個人還專門去照相館拍了一張黑白照片。韓軍的離世對我影響很大,我一直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一個人放棄對生命的追求?直到今天我還是不能相信他已離去,我去他的墳地看過他,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舞台上正在演出的一台戲,我是在熟悉環境現場看外景,沒有陰陽兩重天的分離死別,眼前長滿野草的山坡寂靜空曠,剎那間我找不到了自己的方向,忘記了自己的來意。面對眼前的荒草與黃土,看不到自己曾經要看的人,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境啊——是一種空落落無知覺的茫然。

C

韓軍進團的最初,排演的最有影響的劇目是《孟姜女》舞台劇。《孟姜女》中的范杞良在修築長城中死去,幾年後韓軍從高空躍下,躺在了冰涼的水泥地上,至今我都不能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那一天,我們在合肥的同學全去了,他臉上的表情很安詳。

在這之前,我也去過幾次殯儀館,可送別只有28歲的離人卻是人生的第一次。他安安靜靜躺在蔥郁的蒼柏之中,只等著最後再見一面他的朋友和親人們。

韓軍從小在藝校學習,因為母親是學校老師,所以一切生活起居自然不勞他費心,現在要獨立門戶現實的生活問題擺在他面前,他就要挑起這副擔子。韓軍善良忠厚、有責任心,他只得放棄藝術調到某銀行工作,想過普通人的日子,想娶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人過日子,可這一切都還沒有開始他就走了。

聽王冠亞老師說,嚴鳳英16歲闖安慶城,借頭面和行頭給她的人,就是韓軍的外婆張慧聰。嚴鳳英老師初到安慶16歲,韓軍進院工作時也是16歲,看到16歲的韓軍,王冠亞老師似又見16歲獨闖虎口的嚴鳳英,愛憐之情頓生。

韓軍進校時雖只有11歲,卻很會演戲,儼然是個戲精。我們三年級時,學校已正式對外售票演出。當時文化活動少,我們的演出非常頻繁,天天客滿時常還要加座,安慶城沒有不知道我們這些孩子的。《天仙配》「路遇」中董永有這樣一段詞,「我看這位大姐倒還不錯,只生得品貌端正,待我又是一片誠心,我若與她成婚倒是一樁美事。」每當韓軍說這段台詞,台下都會鬨堂大笑,特別是說到最後一句,台下笑得前仰後合。

那時人們沒有多少文化娛樂生活,談到男女之愛多是羞羞答答,拉拉手已是很過分的親昵。11歲1.2米不到的韓軍又生得是娃娃臉,本身也是個小娃娃,七仙女比他高半個頭,很有點北方人大媳婦小丈夫的味道,他「一個娃娃」在台上議論成人們考慮的婚姻大事,怎不令人捧腹大笑?

在安慶生活的日子,讓我知道人們那麼痴迷戲曲,有這么多人喜歡黃梅戲,在進藝校之前我只知有京劇、歌劇,從未聽說過黃梅戲,也沒聽過黃梅戲,更不曾在合肥的劇場看過黃梅戲。

韓軍的外婆在那個年代給予嚴鳳英老師這樣的理解和支持也是他們兩家的奇緣。誰知這兩個家庭在幾十年後都在承受同樣的痛苦,很長時間張慧聰老人並不知道外孫不在人世了,她女兒一直瞞著她,可是能瞞多久呢?

到韓軍這一代,他們家已是幾代人從藝。韓軍的母親也是我的老師,我很喜歡她也時常觀察她。因為她抽煙,所以我好奇。她是我見到的第一個抽煙的女人,這讓我知道女人也抽煙,抽煙時還能姿態優美。她平時很安靜,話不多,韓軍走後她的話更少了,在學校上大課或年級一起排戲她說話總是輕聲細語,誰犯了錯她會眼睛狠狠看他們,目光仍是慈祥,所以沒幾個學生真怕她,但也沒幾個學生在她面前敢放肆。

D

韓軍在校時是個人見人愛的人,陽光又健康。他為藝術而生,是那種沒有人生體會也能因為內心的愛而演好戲的人。後來到劇院演戲少了,電視劇還是留下了很多作品,如《半把剪刀》、《小辭店》、《嚴鳳英》,電影《孟姜女》。只要領導叫他配音,他從來欣然應允而不談條件。家庭的陶冶釀就了他很好的藝德。

對於韓軍後來的改行,我認為是錯誤的選擇。他和我情況不同,他家幾代從藝,藝術已滲透到他的血脈中,就像潘景莉老師的兒子周珊,他母親是與嚴鳳英老師同時代的人,他的外公是黃梅戲老藝人,周珊進了黃梅劇院後,有一次我問他,你的自身條件也不優越,又是半路出家,想成名並不容易,是不是應該考慮做其他工作。他回答得很乾脆——就是喜歡黃梅戲。

舞台上的韓軍是成熟的,到目前綜合藝術水平很好的小生也沒幾個年輕人能超過他,他給黃新德配戲演《戲牡丹》中的書童,演王冠亞老師排演的印度戲《逃婚》、《母老虎上轎》中的店小二,還有《審婿招婿》,後來與韓再芬拍的《小辭店》唱做都很好,角色在韓軍身上被他全演活了,而他卻走了。他是演戲的精靈。

從小到大,韓軍都很聽話,他性格缺少一些像周珊那樣的堅持。

我的同學韓軍是個「小人物」。偶然中,我發現中安在線——安徽新聞網,在這個網站上可以查到很多關於黃梅戲方面的資料,我看到了很多我不知姓名的年輕演員。我輸入韓軍的名字,沒有他的資料。不甘心繼續輸入,仍是空白。我看著眼前的電腦發呆,對於韓軍,真的已沒有太多人知道了。

小人物與大人物的離去,對一個家庭的傷害是一樣的。這兩個有著緣分的家庭經歷著同樣的苦難,一個是深深懷念依舊占據著屬於她的世界,一個已被抹得乾乾凈凈。我把韓軍的名字再輸進網路網站,結果依然毫無痕跡。

嚴鳳英老師的「死」是對追求人生信仰破滅的抗爭,她是用生命的代價告訴世人歷史總是要還原它的本來面目。韓軍他是蜜糖中的困惑與痛苦,他的選擇是軟弱,身為同窗不能幫助他我愧疚。

人們只會記住那些真正為人民做出貢獻的人,黃梅戲這一地方劇種,雖然還不老,已被列入安徽文化的一部分被保護起來,它依然還在養育著一代又一代年輕的黃梅人,還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今年10月安慶還舉行了第二屆黃梅戲藝術節。

E

今天我坐在靜靜的家中,將往事一幕幕拉近,想著韓軍的音容笑貌,能與我共鳴的人還剩幾個?在一年一度的同學聚會上,我們也會偶爾談起韓軍,但只一分鍾就立即跑題。韓軍的藝術生命還沒有發出耀眼的燦爛之光,他就走了。他走後我的同學周莉,為韓軍豎了一塊石碑,以姊相稱。韓軍是回民,周莉又代表親人,親自跳進墓穴丈量尺寸,將他在墓穴中安放妥當。韓軍死後很多人去看望他的父母,熱心人跑前跑後,希望知道韓軍死去的真正原因。在一段時間內,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給韓軍定位,才是合適妥帖的。周莉的做法令我欽佩,在社會大環境中多一個演員、少一個演員無關痛癢,對我們這些發小來說卻是刻骨銘心的。

只有和周莉在一起飲茶時談到韓軍,我們的傷感才是真實又久遠,提起話頭我倆就沉默了,說什麼呢,不能用一二句簡單的語言就能去評說他選擇的對錯。

祭悼那天,我和周莉在指定焚燒衣物的池子邊,將一個個花圈,還有韓軍的舊衣物,一件件地放進去慢慢地燒,天漸漸地暗下來,周邊越來越靜,我倆蹲累了,一屁股坐在水泥地上,看著眼前跳躍的火苗,將池中的衣物一點點地舔光。火苗的背後不斷閃動著韓軍的笑臉,他優美的唱腔在耳邊回響:「小子本姓金呀,呀子依子呀,小毛是我名,依荷呀。天天要看筍那,嗬啥,防豬進筍林,呀子依子呀,呀子依,依子呀荷啥,防豬進筍林,呀子依子呀。」我們倆看著他與他打招呼,笑道:「再見面要等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