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綠皮書電影簡介
托尼就職的夜總會關門裝修,亟需一份工作。有個朋友建議他去參加一位音樂博士為了尋找司機所舉辦的面試。當他到達豪華公寓後,發現這位博士是個名叫唐的黑人古典樂鋼琴家,鋼琴家正需要一個司機,負責在他舉辦南方巡演時的接送工作。
當然,兩人心裡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嚴重的南部地區,他們很容易身陷麻煩之中,但托尼需要錢,而唐需要一個能照顧他的專業司機。給托尼付錢的唱片公司給了他一本「綠皮書」指南,上面列著當地黑人可以吃飯睡覺的地方,因為很多旅館和餐廳都是只限白人。
人物評價
該片有責任去提醒觀眾,關於美國這個國家的種族關系問題。影片真正想傳達的信息,則是如何忍受這種不公平的待遇。維果·莫特森將口音模仿得非常像紐約那種拉長調子的說話方式,並且有種很好的時機感。
在這兩個像正反兩極的角色漸漸開始尊重彼此的過程中,也有不少笑料摻雜其中。《綠皮書》成功刻畫了有色人種所面對的那些困境,這不僅會發生在南部腹地,也會出現在像紐約市這種地方。維果·莫特森的撇嘴微笑似乎很適合這個角色。這讓人無法不去喜歡這個角色。
❷ 求推薦電影綠皮書
主人公托尼是一個靠一張嘴謀生的混混,在一家夜總會里做侍者。這間夜總會因為中途要停業幾個月,托尼和他的一家因此要失去生活費來源,所以他的當務之急是要去尋找一份臨時工作來度過這段時間。就在這個時間點,他得到了一份名叫唐謝里的黑人鋼琴家的僱傭機會。於是托尼和唐謝里開始了一趟長達八個星期的巡迴演出旅程,由於美國南部當時對黑人的歧視非常嚴重的社會環境,二人也在巡演旅途中性格相互影響與磨合,也有了新的對人生和世界的感覺,並作出了相對應的改變。
堅守尊嚴就能使一個人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從來都不是別人賦予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任何時候都不能自輕自賤。
由於膚色、性別、國家、種族等因素,一個人出生後總是會被賦予太多的標簽,就像在歐美人的眼裡,中國應該遍地都是會醉拳的功夫小子,白人就是比有色人種高一等,等等等許多標簽,而每個國家與個人自我的真實那一面都是要去體驗與接觸才能與之得到相對的評價,而不是清一色的「黑人就應該愛吃炸雞,聽流行在地下的黑人音樂。」
人生是曠野,而不是軌道,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國家也有標簽之外的另一面,既然有標簽,成見也可能因為標簽隨之而來,摒棄標簽帶來的成見才能讓整個社會「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❸ 有人知道電影《綠皮書》中的一個片段,就是一個黑人彈鋼琴,一邊鋼琴一邊開汽車然後主角給那個旁邊的人
我看過《綠皮書》,彈鋼琴的是黑人鋼琴家,開車的是白人駕駛員,沒有一邊開車一邊彈鋼琴的畫面。故事講述的是黑人鋼琴家為了反對種族歧視而一路向南方巡演,一路坎坷不斷,最終在原定的聖誕節返回紐約市家中。沿途美景無數,優美的音樂貫穿整個影片。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