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流金歲月劇情介紹
《流金歲月》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上海,朱鎖鎖和蔣南孫家境不同,性格不同,但同樣美麗、聰慧。年少時,鎖鎖家境不好,南孫家收留、幫助過鎖鎖,因此她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步入社會後,朱鎖鎖在職場中起伏,憑著才智和優秀的條件很快發達起來,蔣南孫則繼續追求學業,談起戀愛,變得更加知性。後來,蔣家落難,朱鎖鎖幫助南孫走出校園,為其提供住處和工作,蔣南孫亦靠努力和學識,逐漸成為一名出色的白領麗人。
朱鎖鎖結婚,看似風光,婚姻卻不被丈夫的家人認可,夫妻關系亮起紅燈時,蔣南孫幫助她照顧孩子,料理她的生活,直到朱鎖鎖有勇氣走出困局。人事滄桑,歲月無情,她們遍嘗了生活的個中滋味,卻互相扶持,同甘共苦,不僅將生活經營出多彩的模樣,亦各自成為最成熟的女人,擁有自己的流金歲月。
(1)流金歲月想看電影擴展閱讀
《流金歲月》開畫拿到7.5評分:
劉詩詩和倪妮這兩大美女主演的《流金歲月》開播引起不小的反響,看膩了雙男主大劇,難得有如此養眼、秀色可餐的雙女主劇。
《流金歲月》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是姐妹花蔣南孫和朱鎖鎖兩人一路扶持的友誼並一起成長的故事。
《流金歲月》前4集的觀感不錯,故事情節吸引人,目前為止兩位女主角都很喜歡,挺真實的,沒有很假大空。網路上的評價雖有爭議,但大多為好評,豆瓣開畫也拿到了7.5不錯的評分。
B. 《流金歲月》影評
《流金歲月》是一部我花了四天追完的劇,不追究則已,追了就喜歡一口氣追完的人。
這部劇整體來說,編劇還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結尾的地方,一口氣結束了,五句話交代最後的結果。關於這部電影的思考,一共有以下幾點:
1、電影裡面有幾種不同階層的人,比如蔣南孫代表的小資階級,朱鎖鎖代表的無產階級,李一凡代表的精英男,章安仁代表的平民階級。但是他們雖然所處的階層不一樣,還是會選擇不同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裡面比較有沖突性的是蔣南孫為了短期內還錢,改變了階級,但是沒有改變內心
2、整部劇作結尾比較倉促,和小說比起來,明顯電視劇版本會稍遜一籌,無論是對於人物行為的選擇,還是說整體的立意深度,好的作品在我看來,是要能夠用人性來打動人心的,而不是說為了表達主題,而刻意迎合觀眾的需求。
3、整部劇裡面的女主角真的都太美了好么,無論是劉詩詩,倪妮,還是袁泉,還有南孫的奶奶和媽媽,氣質都拿捏的死死的。
4、從不同人角度,比如章安仁,雖然機關算盡,但是他最後還是托教授來看望南孫,也不是說一個人不好,就把他一棍子打死。小時候看一個人非黑即白,長大之後發現,從一個人長大的經歷來看,很多事兒,也都是他過去的經歷決定的。要談情懷之前,首先要看,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在上海存活下來,在理解處境之後,再去理解他人的經歷,會感覺到不易。
王永正雖然看起來是嘻嘻哈哈,和女同學有說不清楚的關系,但是對待南孫的時候,一臉的認真。兩個人也確實是惺惺相惜的才華關照。骨子裡的本質是一樣的,那種自信,那種不用為了生活的苟且而低頭,雖然南孫後期為了還債,也低頭了下。但是電視劇結尾,她可以在自己的設計地下室里,設計圖書館這個概念,說明在可以的范圍內,她是考慮過可行性實施的。
5、陳道明作為一個老戲骨,對於葉總的刻畫,細節都拿捏的死死的,戴著墨鏡,穿著她買的西服來祝福她的婚禮。所有的一切,僅僅是因為,他有一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兒,但是真的是如此么?雖然電視劇中,他自己的嘴裡說出來是這樣,但是他可以說服自己么?有時候理由既是說給別人聽的,也是給自己的一個交待。人生有太多的無奈,人到中年,會活出自我,選擇該選擇的路,因為真的就這一輩子,應該讓自己過得無憾且自在灑脫。
總的來說,整部電視劇值得一看,如果僅僅是為了看美女,也是可以的。很多時候,不需要找很多多的理由,為了情懷,為了深度,單單是為了欣賞美好的事物,其實也夠了。
C. 流金歲月的影片評價
《流金歲月》中張曼玉的演技尚顯生硬誇張,但襯衫長褲的利落造型的確是師太筆下經典女子的模樣。歲月竟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只是笑容里的味道卻誠實躍上殊然的境界。就如同師太原著里蔣南蓀的成長,從怯怯的傻笑到帥氣干練的性感,所謂流金歲月,是時間打磨出的光澤。
鎖鎖的撫媚世故義氣柔情,鍾楚紅彼時正是最好的時光,演繹起來要比張曼玉嫻熟許多。對於世事她過早地看透,毫不掩飾對金錢的熱愛,也因為足夠坦白,反而顯出一份可愛來。但是電影卻為她安排了一個為了報恩遠走他鄉的結局,實在與鎖鎖的個性差之甚遠。年少時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南蓀在羨慕鎖鎖的光速成熟。而有一個細節卻顯出關系的另一面,鎖鎖打趣南蓀:「一個女人不搽香水就什麼前途也沒有啦。」隨即又幽幽地自言自語:「你將來會有事業前途,我呢只會搽香水。」女人,前途,事業,香水。朱鎖鎖果然是朱鎖鎖。
實在搞不清楚片中為什麼要安排兩個玲瓏聰明的女孩子同時愛上一個小說里根本沒有的,連國語都講不好,性格模糊的宋家明。不過也情有可原,商業愛情片沒了三角關系,的確就了無賣點可言。反而是曾江這個老戲骨飾演的李先生十分貼合原著中角色的神韻,聽他在鎖鎖結婚前對南蓀說出:「你是不是覺得很可笑,一個老頭有幾個錢,竟然愛上一個小女孩。」南蓀連忙說:「你不要這么說,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我知道你對鎖鎖很好,連她的朋友也一起照顧,她很幸運。」這一段台詞,和原著一樣,感謝導演沒有刪改。曾江的表達收斂含蓄,卻又恰到好處的黯然傷懷,十分令人動容。影片的結束時閃回十年之前白衣素顏的少女時代,南蓀和鎖鎖並肩走下台階,主題歌響起,甄妮醇厚的嗓音里,柔光撒下,歲月留金。
之前的情節里,蔣南蓀說過:「我從十七歲起,就知道鎖鎖會是永遠疼我的人。」這種金子般的情誼或許比找到一個永遠愛她的人更彌足珍貴吧。
二十年。張曼玉的臉容其實未見太多改變。神態氣韻卻大不同。 連身潔白校裙青澀樸素。白襯衣黑長褲干練帥氣。劇中她的扮相都是讓人喜歡的模樣。沒有那個年代特有的俗艷。
兩個女生。相依相伴走過她們如水的青春年華。漸漸被歲月打磨得粗糙洗練。卻更顯質感。每個曾經清純透澈的女孩。都是這樣一點一點長大的吧。一起為某個男生捧腹大笑。同眠共枕傾談女兒心事。深信可以牽著對方的手一路走過滾滾紅塵年華水流。 么像純潔美好的初戀呵。原來。早過初戀,我們已經「愛過」。 南孫和鎖鎖。她們就曾這樣深深「愛過」。
然後。那個叫家明的男子出現。他如伊甸園里的善惡蘋果。南孫和鎖鎖懵懂的情感被喚醒了。一夜長大。即便仍然相愛,彼此間卻有了罅隙。那裡住著秘密,滋生著嫉妒和不安。原來。女生和女生之間沒有一路到頭的情緣。同行不過幾年林蔭道。褪去校服,便不再是雙生兒的般配模樣。各有各世界。勉強牽絆幾年。終不過是一場告別。人世浮華沖淡本真歲月。
片尾機場。南孫和家明目送鎖鎖離開。依依不捨的是家明。我卻覺南孫那一轉身的淡然,實是塗滿憂傷。她作別的,是綿長卻遙遠的青春,是此生戀上的第一個人,是逝水難追的流金歲月。這個關於愛和時光的故事是屬於南孫和鎖鎖的。家明更似一個很重要的配角。教會了她們人世間另一種容易產生傷痕的愛戀。家明說,他要把她們姐妹倆的故事寫下來。他原是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