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裂 歌詞
《分裂》是蘇醒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MV由台灣導演徐仁鋒執導,收錄於2011年發行的專輯《進行式》中。
分裂
歌手:蘇醒
詞曲:蘇醒
年度最受歡迎新人獎,獲得年度最受歡迎新人獎的是Allen蘇醒
Heyboy恭喜你得獎我也來跟你分享,但我要告訴你這行業不是你想像
就算你和從前不一樣也別太囂張,有很多事情我還要慢慢跟你講
首先你只是有點人氣,你的歌還不夠紅所以你別神氣
你想法千奇百怪這樣能賣才怪,你應該腳踏實地做點愛情買賣
Heyshutup不要把他教壞,老傢伙閃開讓我來跟他交代
這是個自我張揚的時代,如果總是男歡女愛遲早會被人取代
所以你要堅持做自己的音樂才最時尚,NoNo你的音樂這樣不會有市場
Whocares你要把才華和想法都釋放,不行做唱片一定要銷量至上
這種沒有追求的想法真的可笑至極,自己填詞作曲做喜歡的Hiphop
R&B,Wakeup那是外國人才唱的東西
你最多加幾個ABCDohyebaby,跟隨大眾就好不要想做代表
你專輯才一張歌迷才一幫別亂放炮,Sowhat你不是給誰上課不用一唱一和
樂壇敢想敢講的歌凳信慧手能有幾個,Thisissosplit畫面不再清晰坦山
Thisissosplit全是分裂的聲音,Thisissosplitsosplit
Thisissosplitsosplitsosplit,Thisissosplit回不去的原地
Thisissosplit我已經不能逃離,Thisissosplit
Thisissosplitsosplitsosplit,記住言行舉止要注意分寸時刻提醒自己的身份
這個圈子一片混沌最好裝的又蠢又笨,不要太天真凡事都要小心謹慎
不要輕易弄斧班門不要特立獨行的言論,不要再誤人子弟這樣還有沒有自己
你就是你不要偽裝不要那麼勢利,這是因地制宜我就對你表示質疑
你還有未消的稚氣因為我還有點志氣,
,你沒有去過英倫你不要隨便拽英文
你沒有寒窗苦讀過你也沒有滿腹經綸,這是你說話的習慣你管他們喜不喜歡
,你要學會融入你的想法別太極端
你別一再重復你真的有點不厭其煩,你會遇到前輩你一定要謙卑
作風不要太前衛觀點不要太尖銳,出什麼稿子帶什麼帽子上台唱歌用什麼調子
總叫你好自為之這行業最多就是老師,你要學會怎樣炒作紅了日子才好過
必要時可以來玩一把暗箱操作,這是曇花一現的泡沫會被一語道破
用這樣的方法上位你有沒有搞錯,Thisissosplit畫面不再清晰
Thisissosplit全是分裂的聲音,
,Thisissosplit回不去的原地
Thisissosplit我已經不能逃離,ThisissosplitThisissosplit
Thisissosplitsosplitsosplit,這行很熬人你要做創作潮人
更要有毅力能夠做個超人,才華橫溢的有不少人還要靠人要找人
不然只能慢慢熬成老人,難道屈尊自己才有出頭的機會
難道這些年來你不是深有體會,至少不虧不欠是靠自己的好人
學會掩藏你的鋒芒才能成為高人,夠了別再承受了
這些所謂的規則和道理真的爛透了,現在是時候你要繼續戰鬥了
你可以證明只要做好自己的音樂就足夠了,何必這么任性你還不是天下聞名
你的音樂根本沒人聽你的前途沒人肯定,很多人說別太個性別那副德行
你還一意孤行什麼時候棗答你才能夠蘇醒,Thisissosplit畫面不再清晰
Thisissosplit全是分裂的聲音,
,Thisissosplit回不去的原地
Thisissosplit我已經不能逃離,ThisissosplitThisissosplit
什麼時候你才能夠蘇醒,Thisissosplit畫面不再清晰
Thisissosplit全是分裂的聲音,
,Thisissosplit回不去的原地
Thisissosplit我已經不能逃離,
(1)我不來手機電影擴展閱讀:
歌曲鑒賞
專輯主打歌《分裂》無論音樂風格及態度都是蘇醒對自己的突破,
帶有重型節奏的HIP-HOP。歌曲中的歌詞引起了人們的議論,蘇醒的態度直指樂壇現狀,一方面是詼諧地自我調侃,另一方面又表達蘇醒自己真實的看法。
《分裂》在媒體樂評間是兩極分化的評價,有歌迷留言「被《分裂》嚇到」,而另一方面,更多人表示聽完該曲,深受感動,覺得唱出了時下年輕人的心聲,同時也激發出他們的熱情,
Ⅱ 媽媽對楊慧說,周末我帶你去看電影,改為轉述句要怎麼改
轉述句:媽媽對楊慧說,周末她帶她去看電影。
引述是直接引用別人的話,而轉述則是轉達別人說的話, 因此,引述句改為轉述句時,說話人即第一人稱「 我 」要改 為第三人稱「 他 」 或「 她 」。
引述句改為轉述句,第三人稱中的「 他 」 或 「 她 」應換為「 我 」或人名,說話內容涉及第一人稱應改為第三人稱。
(2)我不來手機電影擴展閱讀:
當引述內容涉及其他人稱時的改法 。
如:小紅說:「你做的很好。」 改:小紅說,我做的很好。
如:姐姐說:「你說得對,我就這樣做。」
改:姐姐說,我說得對,她就這樣做 。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稱,在改為轉述句時就應改為 第一人稱。還應注意,冒號和引號前的內容不變。
Ⅲ 小學教師演講稿:分享教學經驗
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盧梭。在他的自傳體小說《愛彌兒》中有這樣一句話,「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重任以前,你自己是否造就成了一個人?你自已是否是人心中的模範?」他的這句話就是說,在我們敢於擔當培養別人教育之前能否捫心自問,你自已是不是一個大寫的人字。盧梭提出這一觀點前17**年,我國西漢著名的思想家楊雄就說過:「師者,人之模範也。」他直接把老師比作學生心中的模範。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給我自己整理了一條原則,
這條原則就是「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用愛的教育來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再用嚴格的要求來指導學生的行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不是我發明創造的「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我是受蘇霍姆林斯基的影響。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是人性,對孩子深沉的愛,兼有父母親昵的溫存、睿智的嚴厲和嚴格的要求。那麼我把它學來,概括到我的工作中就推出「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這樣的教育原則。
老師們,我們和孩子相處,需要打動學生的心啊。我們和孩子素未相逢,我們不認識,大家到了一起來,到了一個課堂里來,我們如果不去打動他的內心世界,我們怎麼能去教育好他呢?用什麼來打動?用愛!
老師們,愛是需要一種能力的,什麼能力呢?這個能力不是說我愛我的愛人,我愛我的學生,這就是能力,愛的能力是什麼呢?是讓你所愛的人愛你,這是愛的能力。怎麼能讓你所愛的人愛你。就是你能深深地打動你的愛人一次,他保證愛上你5年不變心。(笑聲)
有一年班裡來了小孩,和同齡的孩子相比,發育得明顯不良,頭略小了些,手臂和腿細了些,天生發育得不夠健全,就像一棵小小的柔弱的樹苗啊!總是埋著頭不作聲認認真真地寫字,很專心地背書,雖然動作慢一些,但字寫得工整,書背得流利,這讓我已是很吃驚,很滿意了。
但到了高年級,任務重了,他的學習明顯感到有些吃力,別人的作業都能按時完成,可他由於動作慢,總是完不成。開始時,我總會大聲說:「姜超,快點!」他一邊忙一邊抬起頭來無助地看著我,眼神里有一些茫然,這讓我很自責。孔子說:因材施教。我卻為什麼千篇一律,一樣地苛求呢?對於他,我為什麼不能把給他的任務減少一些,我為什麼不能有更多的耐心呢?我輕輕地走過去,說:「姜超,別著急,慢慢寫,不要趕,老師等著你寫完。你只要把這一項任務認認真真完成好就行。」他輕輕地點了點頭,繼續慢慢地認真地寫,看著他愈加工整的字跡,我對自己的所做感到慶幸。
以後每次碰到,我總會問上一句:「姜超,媽媽來接你嗎?今天有人做飯給你吃嗎?」他總是笑眯眯的回答,臉上帶著羞澀的笑容,他真是個可愛有些害羞的小男孩!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和他的家人聯系一次,讓他們多關心,多鼓勵。並把他在學校取得的進步和成績及時告訴家長。有一天,他的媽媽來了,笑著對我說:「謝謝您,老師!我家姜超變了,愛和我們講話了,還常和我們談起您……」孩子站在一旁像一隻歡快的小羊。
看著他們母子倆離開的背影,我突然想到了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阿甘不是很笨拙嗎?腿腳不好,腦袋不靈,學校都拒絕接收,靠著媽媽和夥伴的愛和鼓勵,阿甘拚命練習跑步,他成功了。以後,他拚命練習乒乓球,同樣獲得成功。甚至在當兵打仗時,他不顧安危勇敢地救了幾名戰友……阿甘的事例告訴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讓孩子獲得信心比什麼都重要。老師就該像阿甘的媽媽和夥伴學習,多一點愛心,多一點耐心,陪伴他們成長,期待他們的成功。
老師要有這種愛的能力,不是你光愛學生就完了,你要讓你所愛的學生也愛你,這是愛的能力,教師愛的能力呀。只有你愛的學生反過頭來愛你了,這個教育的奇效才會發生,有很多學生因為喜歡某一個老師而喜歡他的課;因為愛某一個老師而不厭學。因為愛這個老師而奮發向上。
其實老師們,我們需要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就是,有著快樂心態的老師引領著學生奔向快樂幸福的終點。希望每一個老師能夠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中,創造出快樂和諧的教育來,讓我們每一個學生真正在他的學生時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好人,而愛別人不愛的孩子才是教師的崇高境界。」那些在學習、思想、行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問題學生」。他們往往被忽視、被冷落,殊不知,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殊不知,錯過學生的一個教育機會,沒准就錯過學生的一輩子。 「問題學生」同樣擁有一顆真誠純潔的心靈,也有被尊重被賞識的願望。對「問題學生」只有誠摯的師愛,才能填補他們心理的缺陷,消除他們心理的障礙。
1、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而了解學生從了解學生家庭開始。父母的年齡、職業、家庭住址、生活狀況,做到了如指掌。接著就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點,他們有什麼毛病,需不需要照顧;了解孩子的學前教育情況,以便因材施教。為了了解學生我經常和他們在一起和他們說說話,在閑談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基本情
況。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知道了許多。
在一個班集體中,總有一些這樣的學生:他們彷彿就是空氣——存在著,但沒人察覺得到——他們的內心深處還不止於一個「孤獨」能夠言表。當我們習慣於「抓兩頭,帶中間」的思維模式的時候,這「中間」的一群幾乎就邊緣化了。
我班有一個叫小琳的小女孩兒,她是一個很拘謹懂事的小姑娘。每次見面,她總會跑過來,很規矩又禮貌地叫我一聲:「老師好。」聲音輕輕的.,然後又很快地走開了。刻板得似乎缺少了生氣,同時顯示著一些很傳統的家庭教養。
她性格內向,整天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下課了也不喜歡出去玩,剛開始我也沒太在意,一天,我無意中發現她正在本子上畫著什麼,於是就悄悄的走了過去,「哇!真漂亮!這是你自己想著畫的嗎?」突然聽到有人說話,小琳嚇了一跳,筆尖抖了一下,畫歪了。回頭一看是我,怯生生的說:「是的。」「你的想像力可真豐富,學過畫畫嗎?」「沒有!」「很喜歡畫畫是嗎?」「因為沒有小朋友和我玩,自己就瞎畫畫。」
自從發現小琳的畫畫天賦超與常人,我特意在班會課上表揚了她,並展示了她的部分作品,同學們一致推選她為美術課代表。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笑了。
可是,在以後的日子裡,她的情況依然沒有改變多少。下課了除了上廁所就是坐在位子上畫畫。我問她為什麼不出去和小朋友玩啊。她卻告訴我說和他們在一起沒話可說,還不如畫畫。
這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群體意識不是太強。在家裡,家長也沒有注意培養她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而且,在她所居住的村子,同齡的孩子很少,她是屬於典型的「圈養」。這種生活,使她的交往能力不足,不能很快地融入集體,現在想起來,在學校里,她也似乎沒有朋友,上學和放學都是她爺爺接送的,所以,她經常和爺爺生活在一起。這些原因使她常常會感覺心靈的孤單。
我開始反思她的孤獨感了。班級向一個大家庭,孩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其中,然而在五十多個孩子的群體中還是感到孤單?我深感到一個班級集體的心理氛圍對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要盡可能地創建和諧,讓孩子在健康舒暢的氛圍中,通過多種多樣的人際交往活動健康發展。同時,我又找到家長,與家長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最後達成共識,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學會勇敢地與人交往,在家時,多給孩子創造外出與人接觸的機會,最好,能和小夥伴一起玩兒。在學校,老師多鼓勵孩子與小夥伴交往,另外,我還專門安排她一些事情讓她做,比如讓她檢查作業,叫同學畫畫等等,增強和培養她的自信心,漸漸的我看到她的一些細微的變化,她變得愛笑了,有時也和同學談論著什麼,她還會找一些機會,主動去和同學交往。看到她的進步,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她會變得更加可愛。
2、愛就是關懷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愛。
我們班上有一個女生叫小薇,膽子很小,有一次我在指導學生寫字,當我走到第二組中間時突然聞到了一股臭味,還以為是哪個學生放了個屁,沒在意。就去另外一組了。這是下課鈴響了,我走出了教室,還沒進辦公室呢,就聽見有同學報告,說小薇把屎拉褲子里了。我當時就愣住了,心想都二年級了怎麼還把屎拉褲子,弄的教室里臭烘烘的。把小薇叫了出來問她怎麼回事,為什麼不去廁所?她支支吾吾半天才說,原來是夜裡受涼了拉肚子,還沒來及喊就拉了。我看她一副難受的樣子,就帶她去了廁所,又燒了熱水幫她清洗。然後又向同事借了褲子給她穿。放學回到家細細的媽媽發現女兒的褲子換了,很納悶,當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很感動,第二天特地來學校感謝我。
3、愛就是尊重與寬容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批評是一種教育手段,寬容也是一種教育手段,並且有時是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天早晨,我剛進校園,老遠就看到值日生與同伴們談笑風生呢。一進教室門,就看見課桌椅七扭八歪的,地面雜物也不少,只有兩名同學正忙著補寫作業,根本找不到值日生的蹤影。我心想:值日生也太不負責任了,我不來,他們就不值日了!我真是氣壞了,滿腔怒火不斷往上涌。我緊綳著臉,陰沉地走到她們身旁。其中機靈的一個抬起一雙驚恐的眼,不知該怎樣承受我那一噴即出的烈焰。望著那張純真的小臉,我忽然震撼了,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孩子們是純潔無暇的,他們的心如水晶般的透明,他們會犯錯,但他們是無心的呀!他們正如一株小苗,需要愛的澆灌!我的潛意識告訴我,應該用寬大的胸懷去接受孩子,讓孩子們在愛的海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感化和啟迪,從而塑造孩子們的靈魂。怒火在我心中漸漸熄滅,一個寬容的微笑浮上我的臉頰。「你們能幫老師一個忙嗎?」「幫什麼,老師?」「回教室就知道了!」「好!」她們愉快地答應了。
走進教室,她們一下就明白了。「老師,剛才同學都在座位上做作業,沒法做值日,我們就決定先出去玩一會。」我微笑著說:「老師沒有批評你們啊!老師只想告訴你們,沒有做不了的事,只有不願做的事。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值日,好嗎?」「嗯!」她們使勁地點了點頭,麻利地各自做值日去了。
老師的豁達、寬容能感化學生,促其內疚,這比批評、訓斥的作用要大得多。一場疾風化作了細雨灑向了孩子的心田。是啊,疾風雖烈,卻空有折物之能事;細雨綿綿,才能潤物無聲。在新世紀的花圃里,只有疾風化雨,才能使我們的花朵競相盛開,綻放出它最美麗的光彩。
4、愛就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於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作為教育工作者,作為班主任應以賞識的眼光和心態看待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個孩子,使他們找到好孩子的感覺。也正由 於有了老師對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尊敬的領導們、老師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靜靜地等待花的開放》
從我第一天踏上工作崗位至今,已有十一個年頭了,教育教學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數不勝數。如今憶起往事,其中有許多已經淡忘,但有些卻深深地印在了心底。
我於20**年分配到了西葛小學,當時學校讓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可和班主任工作。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不懂的地方太多了,但我堅信只要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只要自己把在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到我的教學中,我一定能把書教好,一定能勝任我的班主任工作。可是開學一個月不到,我就遇到了難題。
當時班上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上課不專心聽講,課後作業完成不了,作業本上的字一個擠著一個,根本看不清楚。還總喜歡用一根短的不能再短的鉛筆寫字,跟他講了很多遍,他都不改正。衣服已經很臟了,就是不會換一件。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他還有亂拿別人東西的習慣,怎麼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壞習慣了呢?我深深地陷入了苦惱之中。接著一連幾天我都在想這個問題,這孩子的名字叫張萬,這孩子的父母應該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有錢人吧?不過這名字也太直接了吧,真是與眾不同啊?更有趣的是:有一次這孩子竟然問我數學書上的人民幣圖案能不能剪下來買東西。是啊!這幼稚的語言中透露著對金錢的渴望,種種問題讓我決定進行一次家訪。
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吃過午飯,騎車去了張萬的家。來到孩子的家,正好全家在吃午飯。屋裡並不亮堂,孩子的媽媽迎了上來,很客氣地讓我一起吃飯,這時我才注意到桌上只有兩盤菜。一盤是青菜,另一盤還是青菜。吃飯的只有三人,我就問孩子:「你爸出去上班了嗎?」孩子告訴我,他爸爸在睡覺。我一聽就有點不高興,心想孩子這樣了,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啊?這時孩子的媽媽說,孩子的爸爸已經生病卧床很長時間了,家裡的事都是她自己一個人做,而且自己還有慢性病,重活也不能做。孩子的媽媽看上去好像有五十幾歲,比實際年齡大了很多,頓時一種莫名的酸楚從心底襲上來。此時孩子所有的不是,我已經不想再說一個字了,我想我應該盡力幫幫這個孩子。後來我鼓勵全班的孩子幫助他,我讓孩子們把自己多餘的鉛筆、本子、橡皮等等學慣用品送給張萬,那一刻我看到了平時不愛說話的他第一次笑了,笑的那麼羞澀,那麼好看。上課時也能主動自信地舉手了,作業時不會再用那一隻超短的鉛筆了,字自然寫得好看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從那以後呂萬再也沒有拿過別人的東西,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我想這就是愛的力量吧,老師和同學的愛讓他找到了自信,學習習慣也好了很多,不再是老師天天煩神的學生了。曾經我那麼的努力都沒有看到他的一點進步,這也教會了我孩子的壞習慣總有其根源,只有找到了犯錯的真正根源,幫其改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後來我把姑姑家孩子穿著有點小的衣服帶給他,一位老師知道了這件事,也帶來了幾套他孩子的衣服給他。孩子的媽媽還到學校來感謝我和那位老師,從孩子媽媽的千恩萬謝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舉手之勞,往往帶給別人的是莫大的安慰啊。更重要的是這個孩子是自己的學生,看到這樣的情景怎能忍心不去幫幫他呢?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教育學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學生,那麼就必須首先也從一切方面了解學生。」的確,一個愛的微笑,一個愛的話語,都可能激起孩子內在的潛能,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作為教師要想所有的學生對你多一份親近、敬愛與信任,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關注,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躬下身來主動去親近每一位孩子的心靈,用他們心靈深處的能源,照亮他們的精神世界。
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我已經工作十個春秋了,中途有幾年沒有擔任主任工作,因為我一直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不能勝任。後來由於學校對我的信任,讓我擔任六年級的班主任。當我重新接任時,我告訴自己既然去做一件事了,就要盡力把他做好。要想把一件是做好,談何容易啊?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請了半天假,早上到醫院掛水,下午趕來給學生上課。六年級學生了,課時很重要,我不想因為自己耽誤了學生上課。當我到了學校之後,一位老師告訴我說,我班的學生知道老師生病不來上課了,好像很開心,聽了這話我當時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之後,我一直問自己難道學生真的那麼不喜歡自己嗎?上課了,到了班上我看著學生足足三分鍾沒有說話,我把每個學生都看看了一遍,現在我彷彿不認識他們了,難道他們就這么的不懂事嗎?平時的乖巧都是裝出來的嗎?難道他們的老師平時那麼的辛苦,現在生病了,他們就沒有一絲的同情嗎?想著想著我的眼淚就出來了,但我還是強忍著不想在學生面前流淚,我不想讓學生看到我的脆弱。可能學生們被我嚇到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靜。前排的一學生問我:「老師,你怎麼了?」,我還是決定今天的事要問清楚,因為我覺得不能放棄孩子的任何一次錯誤。班長告訴我:班上是有一小部分學生有這種表現。當我問及他們當時為什麼這么說的時候,孩子們都悶了,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老師生病了。事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我覺得已經並不重要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平時這方面的教育太少了。平時他們對待自己的父母,對待自己的朋友,對待自己的同學也會這樣嗎?我想應該找個機會給他們補上一節「學會感恩」班會課,於是我把當堂的語文課該上了一節班會課,因為我覺得今天發生的事情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例子了。下課了,我沒有立刻離開教室,我清楚地記得學生們也沒有出去玩。那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我的手機響了,是班上一個調皮的孩子發來的信息,大意是讓我不要生氣,說他們並沒那麼說。還有一孩子說:「老師,我們太不懂事了,請您原諒我問吧。」就這樣我陸續收到了好些孩子的簡訊。從我坐上回家的汽車,信息一直伴我走進家門。當我放下手機的那一刻,我也徹底的放下了這件事,我覺得事情的起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學生們已經學會關心別人了,這不真是我所看到的嗎?第二天早晨看到學生們,我覺得我更加地喜歡他們了,我依舊耐心地教育他們,努力讓他們自信地走進中學的大門。俗話說:只要付出了,就有回報。今年的教師節我收到學生們的祝福。教師節前一天的傍晚,我在焦急地等著公交車,手機來信息了。一孩子說:李老師:好長時間沒有見到您了,你還好嗎?明天就是教師節了,我真誠地祝您教師節快樂!從上學起,我遇到過許許多多的老師,但令我最佩服的就是您!在快畢業的那段時間里,您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在此我由衷地感謝您!是啊,付出了終有回報的,看到這樣的文字,想想作為一個老師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我告訴他:收到他的簡訊我很高興,每一個教過你的老師,你都應該尊敬他們。如果以後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什麼煩惱,如果相信老師,可以告訴我。要想孩子真誠地對待你,你必須先真誠地對待孩子。
今天回想起這幾件事,感動多過當時的辛苦,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那遠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得到老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的心願,它會鼓勵、鞭策學生,大大推動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會很優秀,只是需要我們耐心地了解和正確的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像天空中的星星,有的燦爛耀眼,有的光彩暗淡。那些光彩暗淡的,可能是由於我們離它太遠,如果我們離它近些,多關心他們些,那麼他們就會更好。
在做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愛的力量。老師送給學生愛,學生回報老師愛。愛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田,總會發芽、開花,我願意靜靜地等待花的開放。
Ⅳ 談戀愛該怎麼談
我覺得順其自然,互相包容吧。
我和我男朋友昨晚剛分手,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很放鬆的狀態,他人也挺好,但是我們之前從開始就可以說是比較草率,沒有深入了解,奠定一個相處的基調,所以後來擁有了無數的矛盾,我個人認為,當在一起感覺到不開心的時候就分開,起碼是暫時分開冷靜,所以我提過挺多次分手,你有你的不滿,我有我的堅持,實在磨合不了就算了。說實話,昨晚提分手他同意的時候,我感到挺解脫的,但是睡覺之前想想,明明曾經擁有親密關系的人,怎麼就成了這樣的結果,說實話還是挺遺憾的,挺難過的,可能是為我們曾有過的回憶難過吧。今年剛剛大二,我們從大一開學談的,我的大學生活里至今為止他已經成了一部分,突然的斷舍離可能讓我極其不適應吧。
還有談戀愛的話,建議你多了解她,更多的包容。吵架真的是很消耗感情的。
第一個就是一定要充分了解對方。這個了解不光是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更主要了解的是對方的三觀是否符合自己。也許你想要四處旅行,尋找生命的意義,而他想安安穩穩的居家過日子。也許你想和他一起存錢以備不時之需,而他卻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兩個人是否真的適合,取決在兩個人的三觀,不然很有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會與伴侶發生不和調和的矛盾,導致感情的破裂。
第二點就是要了解對方的家庭情況。俗話說的「門當戶對」就是這個道理,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而且在現在這個時代的大環境下,女孩多多少少應該現實一些,看看對方的家庭情況,當然家庭因素不能在你們的感情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參考。
同時你也要看看對方的父母如何處理你們之間的關系。比如有的男生的父母在你們吵架時不光不安慰你,還要處處挑你的毛病,這樣的婆媳關系註定了以後你們的生活不會愉快,摩擦不斷,你就要細細考慮了,畢竟結婚是一輩子的事情。
第三點就是你要對對方的能力充分認識。對於女人來講,嫁給一個能力強的男人會讓她們過上更好的日子,女人不怕男人暫時的貧窮,怕的是男人沒有能力,跟著你等於過一輩子苦日子,這樣無論女人多麼的愛你,最後也也會離你而去。對與男人來說,女人是否顧家,是否孝順父母,是否能照顧好以後的孩子也是女人能力的表現,有些女人屬於女強人類型,不擅長照顧家庭,你就要考慮在以後的生活中你們會不會出現分歧,要認真考慮做好打算。
談戀愛就是兩個人互相了解的過程,我認為在戀愛中,兩個人都要有真面目坦誠相對,有些東西你可以瞞著一時決不能瞞著一世,否則就算你們以後真的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在生活中也會出現各種問題,戀愛中的任何小分歧在以後的生活中會被無限的放大,一個小小的問題都有可能成為感情破裂的導火索,所以說,戀愛,要認真「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