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和《死亡詩社》
個人文筆有限,所以選了兩篇感覺寫出精髓的影評推薦一看:
《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
有人說我們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關心的只是
一味地讀好書、作個大人看來引以為豪的孩子,考出優異的成績,以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後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再在以後等我們有了孩子,也要這樣循環往復
地教導培養下一代,讀好書、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個問題開始終日縈繞在我思緒中: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不想從哲學問題去考慮這問題,那
是學者的工作。對於普通的我來說,一直一直以來,我只是認為生活只是順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著,就像小溪的清水至上而下流暢般自然,沒有為什麼是從高到低的
疑問,也沒有為什麼要有小溪和溪水的問題。「就這樣」便是我的答案!
看了《死亡詩社》後,我懂得了意義存在的價值。生活只是我們的一個
舞台,它本身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在舞台上選擇並出演什麼樣的角色和內容:戲劇、詩歌、悲劇、話劇、啞劇、歌劇……,什麼都可以,哪怕亂七八
糟,渾渾噩噩都可以,但原則是:你自己選擇的並樂意用一生去努力追求。
《浪潮》
關於電影《浪潮》,有一篇豆瓣影評說的深得我心,推薦題主看一看:「1967年,在美國加州的一所高中里,一位青年教員,為了讓學生們明白什麼叫法西斯,他提出鏗鏘有力的口號,「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和「行
動鑄造力量」搞了一場教學實驗,用嚴苛的規條束縛學生,向他們灌輸集體主義,要求他們絕對服從,遵守紀律。令人驚訝的是,學生們非常順從,步調一致地投入
其中。他們精神抖擻,穿上制服,做課間操,互相監督,很快凝聚成一個新的團體。——」41年後,這個事件被德國人改變成電影《浪潮》,但是誠如我之前所
說,它畢竟描述的是一場群眾運動的萌芽階段,也畢竟是一個實驗,所以它的震撼有限,作為一個像我等這種生活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子民來說,我看完此片不由
得自豪的說,這算啥,我們有比這更狠的。可是一個中學老師為什麼都可以如此輕易的煽動一場小規模的群眾運動呢。我想此片的意義並不完全在於提醒人們警惕納
粹思想依然存在,而是從更人性的方面討論了所有的這一切,它從何而來。
這些生活在和平時代的年輕人,他們有比他們父輩更優越的生活,從小
受到的是民主和自由的教育,他們的個性比從前的張揚,人格也受尊重得多,但是他們依然被法西斯的那一套所感染,在短短五天內,就變成了狂熱分子,喪失理智
之徹底,使他們自己在清醒之後也大吃一驚。在電影中,導演著重描寫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年輕人作為例證,而霍弗則在《狂熱分子》這本書里,一一將這些潛在的皈
依者指認了出來:馬爾科,一個品學兼優的年輕人,有大好的前途,有漂亮出色的女友,但是他家境貧寒,和女友家境懸殊。霍弗說,「為最起碼生活操勞的人,不
會有時間、心情去悲憤和造夢。」「已經擁有許多而想擁有更多的人,其失意感要大於一無所有的人。」蒂姆,一個懦弱平庸的年輕人,在問題家庭中長大,缺少人
關愛,得不到尊重,經常被人欺辱。在這場實驗中得到最大的幸福感,也是這個團體最忠誠的皈依者,因為群眾運動能夠「治療那些嚴重的失意者,不在於提供一種
絕對的真理,或是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而在於能讓他們擺脫了無能的自我。」以錫南為首的幾個小混混,是霍弗所說的畸零人,他們雖然表面上稱王稱霸,但是
卻是主流價值觀眼裡的壞孩子,小流氓,是被拋棄的一群孩子,雖然在學校里也不是全無勢力,但是「對於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得到再多,也不會讓我們滿
足。」而卡羅,那個最早清醒過來,並且退出這個團體的姑娘,她的生活則是最幸福的一個,家庭富足,才貌雙全,被同學和老師認可,個性十足。所以她才會本能
的反感一切剝奪她個性的東西,她就像所有成人世界裡的中產精英一樣,有很多優點,但她的優越感也的確會令人討厭。
這就是青春吧,絕望,
失意,迷茫和看不到未來的青春。是憎恨自我,想逃離自我的青春。你當然可以在看完電影之後很輕易的說諸如我們要警惕法西斯主義,要警惕納粹歸來啊這樣的
話,給年輕人講很多很多的道理,宣揚人道主義等等,但是。懦弱的蒂姆在危險時刻被錫南保護,那感覺能不幸福嗎?從來不被好學生理睬的錫南竟然和馬爾科合
作,打出了一記好球,那感覺能不幸福嗎?當絕望紮根在年輕人的心中,此時此刻,只要有一個人,揮揮手,指出一片光明的應許之地,人們就會義無反顧的跟他
走。而自由,它有時候也的確不是人人可以承受的,霍弗說「自由若是軟弱無力,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用曾經一個熱情洋溢的年輕納粹黨員的話說,他追求的
就是「免於自由的自由。」你如何能讓一個絕望的年輕人不為希望而狂熱?你如何讓一個飢餓的人不對食物充滿貪婪?有些東西,它從未走遠,是因為它就在我們的
靈魂深處。法西斯主義從來沒有遠離,它是人性的一部分,它藏在每一個靈魂深處的絕望里。
「狂熱是一種靈魂的疾病」,它一旦散播開就像瘟疫
一樣不容易消除,群眾運動一旦反動起來,它的走向和控制是難把握的,在《浪潮》的最後,電影中的教師並沒有像真實故事裡的教師一樣控制住局勢,「悲憤在希
望即將得到補償的時候最為蝕骨」,而這憤怒最後導致了慘劇的發生。德國人有意給出的這個結局,似乎是在提醒人們,狂熱這種東西一旦養成猛獸,是可以反噬
的。在《浪潮》里讓我十分吃驚的一點,是教師復制了很多納粹控制黨徒的手段,竟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被認為是正常的一部分,比如教室里重新排列桌椅的方式,
比如學生們要穿校服,要喊口號,好學生和差學生被安排在一起坐,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反復被宣講的集體主義,集體榮譽感。對了,還有踢正步,踢正步的奧
妙在於「讓人心無二用,踢正步可以扼殺思想。踢正步可以泯滅個性。」
這些東西再熟悉不過。也讓我觸目驚心,看看他們都對我們幹了什麼?這
也讓我想我們的一些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如果說,這些生活在民主的國家裡的孩子因為一時的蠱惑而成為了狂熱分子的話,那麼我們的年輕人,只能是比這些孩子
更無望的年輕人,而我們的教育又是什麼教育呢?我們這個國家又是在培養什麼樣的年輕人?我們造就了什麼樣的狂熱分子,這片土地上有多少失意的年輕人?他們
沒有自由,也看不到希望,按照霍弗理論,他們都是群眾運動的潛在皈依者,只要動用宣傳的力量,給他們指定出一個「魔鬼」,他們就可以撲過去,用最殘忍和粗
暴的方式去撕咬。霍弗說,「當我們在群眾運動中喪失了自我的獨立性,我們就得到一種新的自由——一種無愧無疚的去恨,去恫嚇,去撒謊、去凌虐、去背叛的自
由。」而那些赤貧中的年輕人,他們甚至連這樣的狂熱也不曾持有,要麼成為罪犯,要麼去跳樓。
寫到這里。我深感這個問題是一個無底洞,我
自己的力不從心,甚至將我自己對這部書和這個電影所帶給我的思考全部理清記錄下來都不大可能。而他人提醒需要提防的地獄,我們正生活在其中,抬頭四望,只
能徒感內心更加悲涼,以我們微薄之力,我們如何能夠穿透這厚厚的鐵壁,喚醒我們的年輕人?我看到我身邊那些我曾經厭惡的粗暴的狂熱的年輕人,這一次,我看
到了他們心裡的絕望,自卑,懦弱和失意……而解決這一切問題,靠理論上的爭執,說服,任何言辭都是沒有用的,靠心理調整,自我消解其實也根本不大可能,解
決這一切問題,辦法其實只有一個:
給年輕人以希望。請給他們以希望。
而我,一個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寫作的人,為什麼要費
力氣去想這些勞什子的令人痛苦的問題呢?其實我也不知道,也許我兜了這么大的一個圈子,讀了書,看了電影,半夜三更寫下這么一篇文字,繞來繞去的想了這么
多東西,只是因為對於我來說,只有在我解決了作為人,理清我和自己存在的這個世界的關系之後,才能夠安然的活下去吧。然後呢?然後我什麼也不想干,只想去
尋找那麼一小塊地方,可以安放一張可以和愛人盡情做愛,安然老去的床,和最初的時候一樣。
然後我希望我能夠醒著死去。
B. 如何評價德國電影《浪潮》
這片當年在德國反響劇烈。別看現在德國人已經民 主多年,但是民族根還是那樣對上級的完全服從和對理想的盲目追從。所以德國人歷來改革什麼的都是自上而下的模式。
而相對國人,盡管表象也是服從,但大部分狀態其實是忍受,只要當忍受到達一定臨界點,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會發動自下而上的改 革。
C. 豆瓣五星電影集中營
[郵差]
導演:邁克爾·萊德福
編劇:富里奧·斯卡派利/Giacomo Scarpelli
主演:菲利浦·諾瓦雷/馬西莫·特羅西/瑪莉亞·嘉西亞·古欣娜塔/Renato Scarpa/Linda Moretti
類型:劇情/喜劇/愛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義大利 / 法國 / 比利時
語言:義大利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1994-09-01
片長:108分鍾
D. 紀錄片《我們的浪潮》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豆瓣評分是8.8分,感覺這是一部屬於潮人的紀錄片。
對於我本人來說這部紀錄片最大的意義就是讓年輕人在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廣泛影響下局限於通過地緣來形成社群,而是可以通過興趣在線上、線下形成一個同好的社群。
E. 德國電影《浪潮》從心理學角度的影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ccacfe0100vjd7.html
F. 跪求電影達人推薦好看電影,我大一到大四看了也不少,現在覺得沒看點了,豆瓣8.5分以上的電影看的差不多了
鋼鐵俠12
波斯王子
颶風營救
公眾之敵
范海辛
這些是科幻動作什麼的
諾丁山
律政佳人12
如果能再愛一次
朗讀者
傲慢與偏見
真愛至上
澳洲亂世情
戀戀筆記本
芳芳【蘇菲瑪索】
這些可能文藝點
重返17歲
賤女孩
灰姑娘之舞動奇跡
歌舞青春123
差不多先這些吧,我都看過覺得不錯,不知道你喜歡什麼類型
如果是女生我強烈推薦1部動畫電影還挺立體的那種
僵屍新娘不是鬼片很浪漫凄美強尼德普配音超贊
G. 德國電影《浪潮》 德語影評/簡介
影片根據陶德·史崔塞Todd Strasser的小說《浪潮》(The Wave,1981)改編而來,其筆名為Morton Rhue。小說取材於真實歷史時間,196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師Ron Jones大膽地進的一場實驗,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法西斯主義,利用五天的時間向他的班級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導演將這一事件搬到了現代的德國。教師萊納·文格爾在學校活動周中給班上的同學講授獨裁政治,並突發奇想進行了一個為期五天的試驗,卻沒想到事情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並最終引發悲劇
結尾處老師萊納·文格爾讀學生交的作業——關於「浪潮」的體會與感受:
「我想要的我應該都有了,衣服、零花錢,諸如此類,但我卻時常感到無聊。(台下有學生對旁邊的人小聲說:這是我寫的)這幾天的經歷很有趣,誰最漂亮、誰成績最好都不再重要,「浪潮」讓我們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環境都不再重要,我們都是一場運動的一份子。「浪潮」讓我們的生活重新有了意義,給了我們一個可以為之奮斗的理想和目標。」
說的很好,如果說一開始給這些年輕人灌輸的「紀律鑄就力量」等思想是獨裁者藉以操縱他人的手段,那麼上述學生的內心感受深刻地表明團體的巨大影響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在物質上得到了滿足,可是精神上去缺乏歸屬感、認同感,沒有人在乎你對什麼感興趣,沒人在乎你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生活漫無目的、索然乏味。可是一旦我們組成一個團體,一個有著令人甘願跟隨的精神領袖、嚴明的紀律;有統一的制服、統一的手勢、統一的LOGO;有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的團體,情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人人得以被平等對待,團體中的每個人似乎都充滿激情,眼中時刻閃現著激動的光芒,滿腔熱血地做著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極度崇敬高高在上的精神領袖。。。一個小型的獨裁體制就這樣輕易地實現了。
H. 豆瓣2020年度榜單裡面有什麼
豆瓣2020年度榜單包括評分最高華語電影、評分最高外語電影、年度冷門佳片、評分最高華語劇集、評分最高英美新劇、評分最高英美續訂劇、評分最高日本電影、評分最高韓國電影、評分最高日本劇集、評分最高韓國劇集和2021年最值得期待華語電影等幾個大類。
1、第1名《陽光普照》豆瓣評分8.5
去年金馬獎的大贏家,斬獲5項大獎,電影不光征服了專業觀眾,也同時是一個人人都能看得懂,愛得起的電影。陽光普照之下,所有人都有陰影。
I. 《浪潮》影評:法西斯主義有多遠
電影《浪潮》講述了一位精通無政府主義的政治老師陰差陽錯被安排教授為期五天的獨裁政治課,但是他發現學生們根本不了解什麼叫獨裁,於是他決定在課堂上模擬獨裁社會。他要求學生們端坐、發言之前必須舉手、必須稱呼他為「文戈爾先生」、穿統一制服,以及讓他們感受整齊劃一的步伐。學生一開始很抗拒,但很快很亢奮,對這門課和文戈爾也漸漸喜歡起來,他們擁文戈爾為領袖,稱自己的團體為「浪潮」。接下來幾天里,學生們自發製作了網頁,製作了浪潮的標志,發明了問候手勢。一夜之間,他們將浪潮的標志貼滿大街小巷,引發城市騷亂??他們有了集體意識,團結一致,很快吸納了大量新成員,對文戈爾言聽計從。但是漸漸的,他們開始排斥非「浪潮」成員,並與其他團體產生沖突,甚至威脅其他反對浪潮的同學,最終在游泳比賽中引發了一場大騷亂。與此同時,文戈爾沉醉於獨裁者的地位無法自拔,與其妻子的關系惡化,妻子離他而,此時他才幡然悔悟,決心解散「浪潮」。他將所有學生召集在禮堂,先模仿希特勒鼓動學生,宣稱要來一場「席捲德國的革命」,他對德國政治的批評令學生們激動不已,他甚至叫學生將一個不同意見者押到台上,他說可以將其弔死或者絞死,就像獨裁政府那樣。所有人都沉默了。然後他問學生,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剛剛做了什麼。文戈爾對學生曉以大義,指出「浪潮」就是法西斯,是一場鬧劇,並宣布解散「浪潮」,然而此時他已經無法控制局勢,一名他的狂熱崇拜學生突然掏出一把手槍,擊傷了另一名學生,並且威脅要槍殺文戈爾,除非他不解散浪潮。文戈爾問他:我死了誰來領導浪潮?這一句話使得該學生最終崩潰,吞槍自盡。文戈爾難辭其咎,鋃鐺入獄。
《浪潮》作為一部現代政治寓言片,六年以來並沒有獲得其應有的地位,在我看來原因有三。
一是這部德國電影在德國國內並不受歡迎,雖然他們把08年的德國電影最佳劇情片的稱號給了它。原因影片開頭也有展現,當文戈爾先生問他的學生什麼是獨裁的時候,一名學生說第三帝國,其他學生紛紛要求換個話題,表示上一代的事情不應該再由他們來承擔後果,而東德人和西德人之間也彼此埋怨著。德國的年輕一代已經厭煩了背負歷史帶給他們的罪惡感。世界習慣以一種「歷史重演了一次,也許還會有第二次」的目光看他們,這種目光無疑是沉重的。我記得從一本雜志上看到過,世界盃期間經常有狂熱的球迷呼喊自己國家的名字,有時在主場全場高唱國歌,但是一旦德國人這么做了,就會使在場的別的國家的觀眾沉默。德國青年的愛國主義是建立在國家自省基礎上的,德國青年在面對世界的時候承受的更多。但是不得不承認,德國人是善於自省的,他們的批評諷刺起自己來毫不吝嗇,天朝要是有其一半的謙虛,也不至於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
二是這部講法西斯主義復辟的電影容易讓德國之外的觀眾有一種「事不關己」之感。無論何地,提起「法西斯」,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希特勒,接著便是納粹德國。然而法西斯究竟是什麼,希特勒又能代表多少的法西斯,卻鮮有人深究。最值得深思的是,這部電影是改編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所中學的真實故事,而並非德國。如果號稱世界民主典範的美國離法西斯也就僅有五天的距離,那麼我們這些從小接受獨裁式教育的天朝子民只會離的更近。
三是由於《浪潮》選擇青年學生作為主體,導演希望表達的法西斯主義很容易與角色所表現出來的叛逆混為一談。電影《白絲帶》也選取了一些孩子來探究法西斯主義為什麼能在德國生根發芽,最終像物種入侵一樣席捲歐洲。不同的是《白絲帶》將背景定在二戰前夕,敏感的時間下一切隱喻昭然若揭,假若《白絲帶》發生在21世紀,恐怕要琢磨良久才能想到法西斯主義的隱喻。同樣的,當二戰的硝煙模糊在世人的記憶里,當新一代的青年張揚的個性被普適價值觀漸漸寬容後,極端政治思想與年輕人的標新立異之間界限漸漸被打破,納粹崇拜在一些群體里被認為是很酷的事情,當然年輕人同樣認為抽煙、飛車、吸毒、流浪、離家出走等等都是很酷的事情,但當他們成熟之後,這些事情便自然而然不會做了,但是政治主張卻不同,它只會使人思考的更深入。
影片里統一制服統一徽章統一坐姿站姿,發言之前必須舉手的情節想必凡中國人都不會陌生,而滿大街貼徽章,整齊的喊口號,強調團結與集體,強調組織是個溫暖的大家庭這種事情更不用說。影片里出現「浪潮」組織對非其成員的排斥與輕視、與其他團體的沖突,以及團體成員與非團體成員間關系的迅速惡化,都僅僅是溫和的暗示,畢竟「浪潮」從成立到解散也僅僅只有五天的時間,但是威脅、利誘、監視、排斥、縱火以及最後的殺人都有體現。一個班的學生用五天就可以將學校搞得人心惶惶、四分五裂,倘若事態繼續發展,「浪潮」的規模繼續擴大,發展成社會團體之後,可以想見,一場席捲整個城市的浪潮就會到來:個體借團體的主張發泄,最終不同政見者一定是要被打倒的,先是爭辯,然後發展成對立,最後是暴力處理;政府一旦干涉,事態只會更加嚴重,針對政府的襲擊很快會上升成一場全國性革命??熟悉嗎?紅衛兵不是這樣的嗎?中國特色的法西斯主義離現在也不過四十幾年的時間。
影片里少數沒被洗腦的兩人之中一個是極具歷史責任感的女孩兒,一開始就對實驗十分警惕;另一個是學生領袖,屬於永遠處在眾人圍繞的中心位置的女孩兒。她的設定極好的詮釋了「平等」這個概念。她的美貌與才能天生就會讓人覺得不平等,如果眾人平等,她就必須做出犧牲,沒受到重視是她離開「浪潮」的原因。這就提出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什麼是平等?人的才能、天賦、外貌生而不等,一旦一視同仁反而是一種不平等。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里寫道,平等有兩種方法,一是拉高低水平的,二是拉低高水平的,前一種難一些,所以天朝大多採取了後一種,讓跑得快的等跑的慢的,最後大家一起越來越慢。無論帝國主義亡我之心是不是不死,你得承認人家輕易不會因為要達成團體的目標就隨隨便便犧牲個人的利益。
文戈爾先生的實驗一開始是想證明法西斯主義仍然是有群眾基礎的,甚至可能是隱藏在人性之中的,結果沒想到事態超出了他的控制,甚至連他自己——一個無政府主義的擁護者——也沉醉於作為獨裁者的榮耀之中不能自拔。如果說法西斯主義仍是有群眾基礎的,即使是在民主美國也一樣,那麼我們怎麼就敢斷言,文革不會再次發生呢?而今對於文化領域的控制已經到了默認不需要大眾自己判斷是非善惡的地步,廣電總局自然會判別一切資本主義的毒草,那麼離下一步全民擁護廣電決議的時刻還有多遠?也許你有時聽到「早該好好整風」或者「風氣都是文人帶壞的」,我想也不是太遠吧。
為什麼習慣民主與自由的現代公民會那麼輕易的放棄自由?這個問題被很多人研究過,研究發現人們在強權之下傾向於服從。但是僅僅通過這個理論不能完全解釋學生們狂熱與其展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創造力,每個人都在維護團體,每個人都覺察到生命的意義,每個人都覺得被平等的對待了。那些缺少關愛的孩子甚至感受到了溫暖??他們都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孩子,熱情洋溢,如你如我,卻作惡而不自知。多少人問過,為什麼納粹德國優秀的軍人與知識分子,都聲稱他們對大屠殺毫不知情。然而一火車一火車的猶太人被拉走的時候,他們難道不知道嗎?他們只是不問那個問題:這些猶太人被拉往哪裡?
如果民主國家尚且離法西斯只有五天的距離,那麼我等從小接受奴性教育的天朝賤民,大概只差誰來振臂一呼了吧。《浪潮》提出了問題,但是沒有回答,單靠統一服裝和口號就能發展法西斯的話,我朝早就統治世界千八百回了。像「浪潮」這樣的組織為什麼會劃向極端與偏執,是否存在易感群體,是否能夠擺脫「法獨裁一定邪惡」的宿命,都需要認真研究。至於中國,大概首先要做的是先承認自己獨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