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影平台 » 藝海電影網兩個警察3
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縱橫談論文2000 2024-06-28 01:37:12
傳媒公司微信電影投資 2024-06-28 01:31:08

藝海電影網兩個警察3

發布時間: 2024-06-21 20:21:31

1. 奧斯卡獲獎金曲有什麼

1、《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是動畫電影《獅子王》的插曲,由英國歌手艾爾頓·約翰演唱,由艾爾頓·約翰作曲、蒂姆·萊斯作詞,收錄在電影《獅子王》的原聲帶中,發行於1994年5月12日。

該首歌曲在法國SNEP音樂排行榜取得了第一的成績。1994年到1995年,艾爾頓·約翰憑借該首歌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第37屆格萊美音樂獎獎最佳流行男歌手獎、第52屆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

2、《My Heart Will Go On》

《My Heart Will Go On》是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歌詞、曲譜由詹姆斯·霍納和威爾·詹寧斯編寫,後者負責音樂製作。該歌曲作為1997年電影《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於1997年12月8日通過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布。

《My Heart Will Go On》登上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法國、丹麥、比利時等18國音樂排行榜第一名,並拿下多周冠軍。1998年,《My Heart Will Go On》分別獲得由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55屆金球獎頒發的「最佳原創歌曲」獎。

3、《Let It Go》

《Let It Go》是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的2013年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的主題曲,由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茲和羅伯特·洛佩茲作曲作詞。在電影冰雪奇緣中,伊迪娜·門澤爾為主角艾莎配音並配唱,而收錄於《冰雪奇緣》官方音樂帶里是迪斯尼歌手黛米·洛瓦托版的《Let It Go》。

2014年3月2日晚,《Let It Go》獲得第8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伊迪娜·門澤爾在現場演唱了此曲。

4、《Glory》

《Glory》是由美國說唱歌手科曼與美國靈魂樂歌手約翰·傳奇共同演唱的歌曲,由朗尼·林恩、切·史密斯和約翰·史蒂芬斯共同譜寫,為2014年電影《塞爾瑪》的主題曲。歌曲被收錄在該電影原聲專輯內,於2014年12月11日發行。

2015年,歌曲獲第72屆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獎。2016年2月,歌曲獲第58屆格萊美獎最佳影視歌曲獎,並入圍最佳說唱歌曲、最佳說唱合作獎。

5、《Falling Slowly》

《Falling Slowly》是愛爾蘭音樂電影《Once》中的一首插曲,由愛爾蘭音樂人格倫·漢塞德(Glen Hansard)和捷克音樂女孩瑪可塔·伊爾格洛娃(Marketa Irglova)創作並演唱。

二人同時也是電影的男女主角,影片中在都柏林的一家樂器行里,他們第一次的共同演奏就是這首歌,格倫吉他主奏,馬可塔鋼琴伴奏。該歌曲獲得第80屆奧斯卡原創歌曲獎。

2. 奧斯卡獲獎電影

奧斯卡獲獎電影有《泰坦尼克號》、《百萬美元寶貝》、《綠皮書》、《奔騰年代》《鐵拳男人》、《風雨哈佛路》、《三塊廣告牌》等,而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泰坦尼克號》、《百萬美元寶貝》、《綠皮書》、《奔騰年代》四部電影。

《泰坦尼克號》在那一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被提名14項大獎,拿下了13項大獎。這部電影是由著名的影帝小李子和另一位女星凱特溫特萊特一起主演的一部凄美的愛情電影,不僅表現了這艘船的觀劇性毀滅,而且展示了她短暫的、燦爛輝煌的一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泰坦尼克號和它的乘客及全體工作人員的美、活力、望和信心。同時也頌物了人類精神的無限潛力,它還是一個關於信念勇氣、犧牲和愛清的故事。

電影《綠皮書》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獎。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 在1962年,白人至上運動在美國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郵政員維克多雨果格林編寫了這么一本小冊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小冊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採用了綠色象徵通暢的含義。

3. 哈利波特電影3的具體內容!!

哈利·波特十三歲了,將是他在霍格沃茲的第三個年頭。在他的生日那天,不過白天哈利收到了來自姨夫的一份最為糟糕的生日禮物——瑪格姨媽要來這里住上一個星期!

這個女人每次出現在哈利面前都會給哈利帶來不愉快的記憶。這次也不例外,她開始無休止的侮辱哈利已經故去的父母,忍無可忍的哈利終於讓她成了一個飛向藍天的人形氣球。

怒氣沖沖的哈利收拾好行李離開了姨夫的家,在黑暗中他看到了一隻巨大的黑狗,但是在瞬間它就失去的蹤影。正當哈利疑惑不解的時候,遠處駛來了魔法部的爵士公車。就這樣,哈利來到了倫敦。

而哈利一直對魔法部為什麼沒有因為他對麻瓜亂施魔法而懲罰他感到疑惑,但漸漸他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3)藝海電影網兩個警察3擴展閱讀:

幕後製作

為了正好迎合影片憂郁的風格,導演安排了多場的雨景。因為影片的故事比過去的兩部更陰暗,所以照明也更沉悶,並夾雜著更多的陰影。

卡導演用大量的廣角鏡頭講述故事,影片劇組在蘇格蘭的科峽谷拍攝時巧遇了長達28天的陰雨天氣,與拍攝要求不謀而合,令整個劇組歡快不已。

將半鷹半馬的巴克比克搬上大銀幕可謂讓主創人員煞費苦心,僅完成藍本就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建造模型用了1年的時間,用CG生成運動中的巴克比克,而其中最棘手的技術莫過於讓鷹的羽毛同身體的運動相協調。

而三層的「騎士公車」是片中又一亮眼裝備。車體取自倫敦巴士,底盤是重新製作的,以便能承受特製的車身。片中「騎士巴士」以100英里時速在公路上飛奔的場景是在倫敦拍攝的。在實際拍攝中,公車的時速只有30英里,而其他車輛的時速已降至8英里。

4. 尋一部電影,求名字!

《南海十三郎》 介紹: 開片是說書人因聚眾滋事,被警察(黃沾 飾)帶到了警局問話,借說書人之口講述了粵劇金牌編劇——南海十三郎藝海浮沉的一生。作為粵劇名家江太史公的十三子,江譽鏐(謝君豪 飾)自由頑皮,出入名流場所。一次偶然的舞會,他遇到了上海的千金小姐莉莉(吳綺莉 飾),然而雙方有緣相逢,無份結親。後來,他跟隨她來到上海,竟落得窮困潦倒。
2年後,回到了廣東的家中,他已被學校除名。當時太史公已經年事已高,他便天天去看戲,從不受戲班老闆薛老五賞識,到後來成為御用編劇一鳴驚人,人送綽號——南海十三郎。然而,時局動盪,他到了江西寫劇本慰勞前線戰士,因看不過同行媚俗之作,憤然出手,不歡而散。這時一次車禍,讓他與昔日戀人重逢,可惜她已嫁給老外。十三郎鬱郁寡歡,後來入寺修行,卻在一次代人祈福的對話中,得知了自己家道中落的敗局,他瘋了……

5. 表示看的詞語有哪些

1、東張西望

讀音:[ dōng zhāng xī wàng ]

解釋:張:看。形容這里那裡地到處看。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見范進抱著雞,手裡插個草標,一步一踱的,~,在那裡尋人買。」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例子:媽媽經常讓我走路不要東張西望。

2、看望

讀音:[kàn wàng ]

解釋:觀看。

出自:葉聖陶《文心》三二:「 王先生 的眼光里流露著熱誠,向全堂同學一個個看望,切盼大家回答。」

例子: 冰心 《去國·兩個家庭》:「我更是擔心,勉強他在醫院住下,慢慢的治療,我也天天去看望他。」

3、左顧右盼

讀音:[ zuǒ gù yòu pàn ]

解釋:顧、盼:看。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李白《走筆獨孤附馬》詩:「都尉朝天躍馬歸,香風吹人花亂飛。銀鞍紫鞚照雲日,~生光輝。。」

譯文:都尉下朝以後,常常飛馬回家,馬過香風撲鼻,路邊花朵隨風搖曳。銀色的馬鞍紫色的馬勒多氣派,光耀雲天,左顧右盼,神態光輝奪目。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4、探望

讀音:[tàn wàng ]

解釋:看(試圖發現情況)。

出自:明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兒思想丈夫臨行之約,愈加心慌,一日幾遍,向外探望。

例子:姑姑在一次事故中受傷住院了,每到周末,我和爸爸都會去探望她。

5、窺視

讀音:[kuī shì ]

解釋:暗中觀察;偷看。

出自:茅盾《子夜》十六:"突然有兩個人頭爬在這廂房的窗洞的鐵柵欄外邊,朝裡面窺視。"

例子:秦牧《藝海拾貝·鏡子》:" 伽利略運用了光學的原理,製成了一個略具雛型的望遠鏡,向月球窺視,看到了平素從來不曾見過的景象。"

6. 南海十三郎為什麼評分高

因為影片用傳記手法敘述了香港粵劇名編劇南海十三郎的生平,體現了港人對本土文化、傳統文化的回朔和重新重視。

《南海十三郎》是一部被很多人遺忘、忽視的良心人物傳記電影。這部電影於1997年上映。20多年前的電影,網上視頻資源像素很渣,豆瓣評分依然高達9.2分。

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這部電影的主角謝君豪憑借「十三郎」的角色一舉擊敗當年最熱門的人選,在《春光乍現》中有精彩演出、呼聲最高的張國榮。看了這部電影,才知道謝君豪在這部電影的演出絕對配得上影帝的稱號。

他在裡面亦正亦邪,亦痴亦傻。他的一舉一動,一隻腳踩在椅子上,撓著腳搖著扇子的樣子,隱約有著後來周星馳和吳孟達的無厘頭電影里影子。


劇情簡介

開片是說書人因聚眾滋事,被警察帶到了警局問話,借說書人之口講述了粵劇金牌編劇——南海十三郎藝海浮沉的一生。作為粵劇名家江太史公的十三子,江譽鏐自幼頑皮,出入名流場所。一次偶然的舞會,他遇到了上海的千金小姐莉莉,然而雙方有緣相逢,無份結親。

後來,他跟隨她來到上海,竟落得窮困潦倒。2年後,回到了廣東的家中,他已被學校除名。當時太史公已經年事已高,他便天天去看戲,從不受戲班老闆薛老五賞識,到後來成為御用編劇一鳴驚人,人送綽號——南海十三郎。

然而,時局動盪,他到了江西寫劇本慰勞前線戰士,因看不過同行媚俗之作,憤然出手,不歡而散。戰爭結束後,十三郎回到了廣東,但沒有人請他寫劇本,他寫的抗日劇本沒人看也沒人演。十三郎瘋了,他流浪到香港,凍死在香港街頭。

十三郎的故事講完了,說書人被保釋出獄,大家問說書人和十三郎什麼關系,說書人告訴大家,這只是一個潦倒編劇在講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

7. 李小龍到底是怎麼死的

1973年7月20日晚上11時15分,香港伊莉莎白醫院,一顆巨星從此隕落。
李小龍的死猶如晴天霹靂,沒人敢相信這是真的——他的身體猶如鋼鐵鑄成,他的武功蓋世天下無敵,他的昨天還是那麼生龍活虎,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死了呢?但事實告訴人們:巨人倒下了,龍真的死了。
李小龍靜靜地躺在靈樞里,身體和思想停止了運轉,他安息了。香港舉行了盛大的葬禮,香港萬人空巷,人人一臉哀容,那種場面只有偉人總統逝世才會出現。不久,李小龍的遺體運回了西雅圖,舉行了第二次葬禮,這次葬禮相對安靜得多。李小龍的軀體投入了大地,墓碑上寫著:「Bruce Lee 李振藩 NOV.27.1940-JULY.20.1973 FOUNDER OF JEET KUNE DO」。
有句話叫「入土為安」,李小龍真的安息了嗎?沒有。他的死如此突然如此難以置信,媒體界掀起了一股探討李小龍死因的風波,甚至時至今日,人們還眾說紛紜津津樂道於李小龍的死因。李小龍的死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一直是個不解的謎。
時間會證明一切,李小龍的死到今天明了多了,但很多還並不明了。所以本文對李小龍的死因作一個比較全面而公正的闡述,希望大家以後不必再糾纏於此,有時間多學習研究他的武道哲學思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一、李小龍逝世當時的大概情形

7月20日下午約2時,鄒文懷來到李小龍家,二人談了一會《死亡游戲》的劇本大綱。然後一道離開,約4點鍾,來到丁佩家。他們是與丁佩預約好的,丁佩在《死亡游戲》中擔任一個角色,同時還約定晚上去一酒家,同一名澳洲演員佐治拉辛比見面,商議他在片中擔任哪個角色。

三人就《死亡游戲》談了約兩個多鍾頭,7時左右,李小龍說他"不舒服","有點頭痛"。丁佩就讓李小龍服了一片她常服的止痛葯,並讓李小龍去她卧房休息。李小龍跟鄒文懷說他會去凱悅酒樓見鄒文懷,就進丁佩卧房的床上睡下。

8點半左右,丁佩進卧房看李小龍,李小龍已睡沉,她不忍叫醒他,就打電話給鄒文懷,說:"李小龍睡得很熟。"9時,李小龍仍末醒,她又打了一次電話給鄒文懷。

9時45分,鄒文懷來到丁佩家。李小龍還未醒。鄒文懷就試著叫醒李小龍,李小龍沒反應。鄒文懷就去推他,還摑他的臉,但還是"不得其法"。鄒文懷無法弄醒李小龍,丁佩就打電話把她的私人醫生叫來,後來李小龍被送往伊莉莎白醫院,沿途搶救已無效。11時半,一位醫生正式簽署了李小龍的死亡證明書。

二、死因分析
李小龍死於女友丁佩家中的事起先是隱瞞著的,但紙包不住火,還是被媒體暴光了。因此,一開始公眾的矛頭一致指向丁佩。當時丁佩承受了很大壓力,一直保持緘默,這反而讓媒體叫得更厲害。但是,就目前所證明的許多事實,丁佩是很冤的。

1.腦部水腫

其實李小龍腦部早就有問題,拍完《龍爭虎鬥》後李小龍去了一趟美國,並對身體作了一遍檢查,但他堅持拒絕作腦部檢查,因為他想保持自己健康強壯的形象。丁佩給他服用的止痛葯可能造成了腦部皮層過敏,但沒有確切的論斷。
2.身體狀況極度下降
在外人看來,李小龍就是鐵打的,其實到1973年的時候他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了。最嚴重的一次是在錄音室里暈倒。那時一班人正為《龍爭虎鬥》進行國語配音,天氣炎熱難耐,但為避免錄入雜音把冷風機關了,所以屋子裡更悶熱了。李小龍感覺很不舒服,離開了錄音室,但是很久不見回來,後來發現他昏倒在浴室休息室!然後送進了醫院,情況非常嚴重,可以說差一點就見了上帝。這其中的細節估計有些潤色誇張,但整個情況是真實的。

李小龍身體狀況下降得如此厲害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1)工作操勞過度 李小龍有很強的自我意志和成功慾望,可以不要命地工作,這些超過了他的身體精承受能力;
(2)精神上的壓力 這一點在下面述說;
(3)練功過度 這一點尚不能確定與他的死亡有關,但練功強度太大的確是對身體有害的。泰拳運動員的壽命幾乎都不是很長,事實是高強度運動的人大多壽命都不長,所以有人批判現在的奧林匹克運動不是強身而是在拒人摧殘人的身體。至於有人說李小龍不練內功不懂得調息我個人認為這並不重要,一般的體育運動也多少練內功的;
(4)服食大麻、濫用葯物 驗屍證明李小龍體內的確存在大麻,但量不多。大麻雖不如海洛因那麼厲害,但對身體仍是慢性殺手。據資深記者杜惠東說李小龍服用葯物較濫,還可能用了體育界的禁葯類固醇;
(5)使用肌肉振盪機 這一點絕對是事實,而且對身體影響非常大。這種機器是日本買的,後來被禁了。它用高壓電對肌肉進行強迫性震盪,破壞了神經系統和生理系統的平衡和協調。李小龍去世後一年有個叫解元的動作演員也使用這個機器,一天突然暈倒死掉了。

3.精神是的壓抑與無法解脫

李小龍崇尚佛家的虛無,這一點他在武術上做到了,成功了;但在人生事業上他卻做不到,他沒有做到清靜恬淡的「出世」,因為事業和人生上的他是「尼采」,他要做的是「超人」。他做到了超人,並且做得過火了,所以得到懲罰。李小龍在死前幾個月里精神狀況跟身體狀況一樣糟糕,這一切似乎已經註定了他的死亡。

2003年4月1日,愚人節,張國榮從24樓飄下,然後飄上了天堂。當一個人一無所有時渴望得到心目中的一切,可當什麼都得到了的時候他卻迷茫了,他不知道何去何從,他開始懷疑這一切的意義或者害怕失去這一切,他焦慮、彷徨、恐懼,心裡籠罩著一片魔影。

雖然那時李小龍的確切心境狀況沒有人敢說他知道,但根據他死前幾個月十分反常的行為可推辭一二甚至三四。那時李小龍的脾氣變得非常狂躁,常為一些小事跟人發火,鬧得最大的是當時轟動一時的「李羅事件」。李小龍與羅維一直就不和,這次李小龍從皮帶里帛出一把刀子架在了羅維的脖子上,惡狠狠地說「我想把你的心挖出來看看是什麼顏色」,嚇得羅維報了警。還有一次李小龍把刀架到了黃握中(嘉禾創始人之一)的脖子上,為的只是一件關痛癢的事。這種事在以前的李小龍絕對做不出來,他是那麼有深度有思想內涵。但是做了這些事之後他又非常悔恨,其實他也不想這樣做,就是糊里糊塗就做了,有時候想著直捶頭。李小龍患了嚴重精神抑鬱症,可能服食大麻也與此有關。

李小龍覺得香港人對他不好,他想回西雅圖過安靜的日子。這話李小龍跟黃握中說過,結果幾天他的棺材運回了西雅圖!李小龍時代成龍還只是個小之又小的角色他們絕對算不上好朋友。不過,在李小龍逝世的六天前,他曾主動和成龍一塊去打保齡球。「一天,我從公司出來,他(李小龍)對我說:『喂,成龍,你去哪兒?』我說:『去打保齡球。』於是他說:『我和你一起去。』我們就一起去了保齡球館。可他根本沒玩,就我一個人打,他只是坐著看。我不知道他在干什麼。他就坐在那裡看,眼中流露出一種怪怪的眼神,好像在望著很遠的地方,好像在制訂什麼計劃。他在想事,好像在抉擇下一步何去何從。六天後,我聽說他死。我不敢相信,我奔到公司,他們告訴我,我這才相信他真的死了。」

據西方心理學家論證,有兩種職業的人得精神病的概率最高:一是哲學家,另一是藝術家,而李小龍集二者於一身。當然,我們不能說李小龍得了精神病,否則自己就要被罵精神病了,因為這是在中國;但在美國這樣說也行,因為憂慮、失眠都屬精神病范疇。

總之,各種因素摧殘著李小龍的身體和精神,讓一步步走向了死亡。只是這之前,一切都被包得嚴嚴實實(因為那是演藝圈),所以在外人看來李小龍的死是突然,是晴天霹靂。

我們應該從李小龍那裡得到一些經驗教訓:做人需要執著,需要奮斗,絕不能偏安一隅,但也要有知足常樂之心,懂得放鬆自己,不要讓自己在奮斗的路上過早的勞累了,倒下了。
藝海星沉,哲人其萎。向心中的偶像、一代宗師李小龍致敬。請安息吧!您的武術正在全世界蓬勃發展,您的哲學正得到後人們不斷的推廣和完善,您永遠活在世界人們心中!!!
參考資料:李小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