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影平台 » 歐美輪倫中文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擴展閱讀
拘禁美國科幻電影 2025-04-07 13:05:40
老電影反派打不死 2025-04-07 13:03:07
免費喜劇國產電影大全 2025-04-07 12:53:16

歐美輪倫中文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發布時間: 2025-04-07 02:06:53

1. 求推薦幾部類似於人骨拼圖一類的推理懸疑電影

空中危機

朱迪福斯特,我一直很喜歡這個女演員,覺得她的線條比較硬朗,很適合演懸疑片。這部片子貌似不是新片,但情節構思不能說不妙。老規矩,打分吧:8分

營救

一部很有創意的影片,頗有點中國佛教的教義,而且還綜合了其他觀眾們熟悉的懸疑片元素,不過可惜的是,硬傷太明顯,不合邏輯之處甚多,7分

公寓

韓國的一部低成本影片,整個影片無論是編劇還是拍攝都毫無新意,只是某些鏡頭音效很cool,將勤補拙,這是真理——既然你的情節不能吸引人,那麼就想辦法在音效和視覺效果上下功夫吧。6.5分

100英尺

這部影片我反復思考了很久到底要不要推薦,還是將其打入垃圾片的行列,最後還是決定勉強給個6分讓其出線,因為低成本影片向來是我情有獨鍾的,感覺像一個巨大的商品市場,隨時可以淘到寶貝。這部影片,從頭到尾沒有任何地方特別值得欣賞,當然也沒有任何地方特別值得拍磚。無聊的時候,看看也無妨。

乘客

一部《穿prada的惡魔》讓我們記住了安妮海瑟薇,在這部影片里,她的戲路風格依舊如一,純朴,自然,雖然這部影片的思路貌似在走《The Others》的套路,好在影片不失時機地融入了愛情與親情的元素,總算沒有讓人跌破眼鏡,7.5分

絕食美女

相信看了這部影片,很多愛美而拚命節食的女生會有所感悟:最自然的就是最美的,強求的美麗最多隻能是曇花一現。
日本的低成本影片,整部影片的高潮僅僅在結尾的一個鏡頭,幾秒鍾的戰栗,卻讓整部影片陡增亮點,7分

烏鴉謀殺案

「戲中戲」的影片並不少見,不過如何將諸多的伏筆一一收攏卻並不容易,這部影片給我的感覺是:牽強多於合理,迷惑多於懸念,anyway,無聊的時候看看還是可以的,6.5分

黑暗(之前推薦過一部黑暗,這一部是由小說《sheep》改編而成,主角叫艾黛兒)

很遺憾的是,這部影片似乎也跳進了「改編不如原著」的怪圈,當然,影片的驚悚效果讓人喝彩,7分

天才雷普利

贊,一部刻畫人性的犯罪懸疑片,看完心情之震撼無可言喻,男主角的演技可謂入木三分,8.5分

深紅

日本影片向來給人以壓抑的感覺,這部影片亦如此,從頭到尾洋溢著東方式的亞恐怖氛圍,令人不能呼吸,仇恨和報復向來是一切恐懼和懸疑的起源。8分

失憶類:靈異拼圖。(母愛話題)
推理類:零號嫌疑犯。

還有一部叫老的《異次元駭客》(別名十三度凶間,不是異次元殺陣)
最近看了個西班牙的《時空罪惡》(超時空犯罪)

《提圖斯》,看這部片子,就是吃一鍋熔動作片,倫理片,驚悚片為一爐的大雜燴,雖是雜燴,但津津有味。歌劇式風格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復仇主題帶來的壓抑感,但不少鏡頭還是令人不適,喜歡血腥類電影的朋友可以一看,7分

《剃刀邊緣》,無論是邏輯構思還是氛圍打造,都很大程度的引入了希區柯克的希氏元素,但整體劇情不免太過平平無奇,但作為80年代的老電影,已經很不錯了,7分

老的經典懸疑片:閃靈,群鳥,後窗,郵差總按兩次鈴,蝴蝶夢,迷魂記,驚魂記,三

十九層階梯,魔鬼聖嬰,好萊塢庄園,謀殺綠腳趾,殺手·蝴蝶·夢,

失憶類的懸疑片:霧氣蒙蒙,記憶碎片,黑盒子,記憶裂痕,

精神分裂類的懸疑片:秘密窗,機械師,搏擊俱樂部,致命ID,捉迷藏,鬼肢解,

與靈異或宗教有關的懸疑片:不能說的秘密,萬能鑰匙,驚魂眼,異教徒,報應,安魂

曲,靈異駭客,亡命感應。靈異拼圖,鬼影,靈異第六感(鬼眼),四人餐桌,陰森林

,小島驚魂,

與推理或破案有關的懸疑片:老男孩,七宗罪,電鋸驚魂系列,奪命解碼,冰河庄園,

牛津殺手,十二宮,達芬奇密碼,致命游戲,嫌疑慣犯,馬克思佩恩,極樂島殺人事件

,奪命手術,七天,變臉,驚魂下一秒,羅拉快跑。神偷俏佳人,偷天陷阱,本能,戰

栗空間,危險性游戲,來自地獄,理發師陶德,魔鬼代言人,恐懼的總和,

垃圾懸疑片(個人標准,絕對不值得一看):信徒,絕命人口436,針孔旅館,燈紅酒

綠殺人夜,牙齒與釘子,但丁01,中暑,恐懼元素,本能2(可能很多人拍轉,sorry,

斯通的這部續集確實很蒼白),11:14,深淵,脆弱,監禁,還有一大票介於懸疑和恐

怖之間的影片,像什麼來電驚魂,隔山有眼,非禮勿視,墨西哥摔跤狂人,洋娃娃血案

,黑洞表面,萬鱷巨獸,生存游戲等等,就不多列舉了。

雙食記,吳鎮宇的演技值得肯定,整個電影並沒有血腥或驚悚的鏡頭但卻令人觀後不寒

而栗,這部影片對那些喜歡濫情的人算是一個忠告:貪婪的結果就是玩火自焚。7分

濕地:導演試圖用超自然現象作為噱頭吸引觀眾眼球,可惜依然無法掩蓋情節的蒼白和

內容的空洞。6分

人魔線索,一部敘事式的探討人性根源的罪與惡的好片,對兩個男主角的刻畫細膩深刻

,看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當然,很多人對其晦澀的基調可能產生反感。8分

靈數23,導演玩弄的數字游戲是吸引觀眾的最大噱頭,可惜邏輯安排有不少硬傷,

anyway,,還是值得一看,7分

危情十日,斯蒂芬金的又一佳作,老金的電影永遠都是這樣:似乎向你娓娓道來一個平

凡的故事,當你緩心情,漸入佳境,才發覺危機始現,而你再也沒有喘息的機會,只能

一步步走入彀中,8.5

紅字,韓國拍攝的除了老男孩之外另一部值得贊嘆的影片,這部電影的魅力之處在於:

當你從頭看到尾,你可能並不覺得震撼,甚至覺得乏味,但是,當你再細細回想一遍,

兩遍,甚至三遍——如同未加糖的咖啡,其味方現。李銀珠是本片的另一亮點,by the

way,懷念李銀珠。8.5分

死亡挑戰行動:情節引人入勝,邏輯安排合理,澤塔瓊斯的風情萬種讓人慾罷不能,8



血之魔術師:這部影片很多人看完以後不知所以,的確,無論是光線的運用還是場景的

布局,都顯得異常陰暗晦澀,讓人窒息,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部影片所探討的

深層次主題,絕不僅僅是你所能想到的那麼單純,低成本佳作,8分

數字耶穌:模仿電鋸的痕跡太重了,以至於整個影片不倫不類,6分

鬼地方:這部電影和水果硬糖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整個影片情節和線索反復被逆轉,

你始終猜不到結局會是怎樣,又一部低成本的影片,不過效果還算差強人意,7分

懸河殺機:難得一見的好片,蒂姆·羅賓斯在這部影片里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與肖申克的

救贖截然不同的形象,人性的善惡在此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考量。8.5分

狗城:非常另類的拍攝手法,妮可的演技得到了充分發揮,難得的好片,不過很多人可

能會覺得影片的格調令人乏味。8分

彈簧刀:確切的說,我不太肯定此片是否屬於懸疑一類,但是確實令人震撼,而且看完

之後令人深思,8分

5月魔女:也是一部格調低沉,敘事平緩的影片,其中的血腥鏡頭反而成為亮點,女主

人公人格的刻畫很到位,7分

天使夜驚情:一部講述另類犯罪的影片,贊。8分

天蛾人的預言:帶有超自然色彩,主題的刻畫過於晦澀,以至很多人看完後不知所以。

7分

大衛·戈爾的一生:導演刻意將線索交織在一起,顯得撲朔迷離,不過太過而稍顯做作

,影片閃回敘事的拍攝手法頗具新意,結局出人意料。7.5分

黃昏:黛米摩爾似乎想再次憑借這種超自然的影片出彩,遺憾的是,鋪墊太多,主題刻

畫太少,從而顯得結局太過突兀,摩爾的演技值得肯定。7分

暫時懸疑類的只想起這么多,其它的歡迎各位補充,影片評論純粹出於個人喜好,僅代

表個人觀點。以下為其它一些比較知名的懸疑片分類整理,(含輕微劇透),慎觀之。

雙峰鎮,超贊,大衛的另一部傑作,9.5分

原罪,安吉麗娜茱莉的演技令人贊嘆,整個影片無論是邏輯安排還是情節發展都令人慾

罷不能,看完三日猶覺餘音繞梁,超贊,9分

妖夜荒蹤:也許這部影片你需要看上3遍以上才能理解一二,但是並不妨礙它成為同類

影片中少有的佳作。8.5分

兩腿之間,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色情片,這是一部看完值得深刻反思人性的佳作,8.5分

雙面疑殺,網上評價並不高,但是個人覺得還是值得一看,10分滿分給個7分吧

沉默(註:不是得過金棕櫚獎的那一部,這部影片在網上流傳極少,內容是一對異性姐

妹共同抵抗亂倫侵犯)難得一見的低成本好片,雖然涉及到亂倫,謀殺等令人不適的情

節,但是導演很巧妙的將各種線索組織到一起,值得一看,7.5分

第三凶間,很罕見的好片,不過很多人可能不喜歡這種格調,8.5分

玻璃屋,沒什麼內涵,不過情節倒是頗扣人心弦的說,7分

好母親,跟玻璃屋相似的劇情,7分

伊恩斯通之死,劇情很離奇的說,不過情節非常引人入勝,導演的想像力可謂異常豐富

,8分

陌生人,麗芙泰勒想必是此片的最大看點,舊瓶裝新酒,6.5分

舊事重提,類似於模仿達芬奇密碼,少數血腥鏡頭可能引起觀眾不適,7分

覓蹤,類似於模仿電鋸驚魂和沉默的羔羊,不過情節設計不怎麼高明,6.5分

疊影謀殺案,劇情跟覓蹤類似,6分

靈異孤兒院,這個我不知道算為懸疑片是否合適,但是無論是情節設計還是邏輯安排,

都非常合理,而且扣人心弦,難得的靈異佳作,8.5分

救我,國產懸疑+驚悚片,模仿痕跡較重,不過裡面兩位女主角都很養眼的說,結局令

人大吃一驚,不失為影片亮點,7分

羊群,又一部沉默的羔羊模仿之作,不過邏輯安排倒是有出奇制勝之處,可以一看,

7.5分

致命拜訪,沖著妮可的名氣,勉強給個7分,不過確實不敢恭維。

隱形人(注意,not透明人),很弦的故事情節,結局令人感動,6分

霧氣蒙蒙,劇情跟記憶碎片很相似,但是內容頗有出彩之處,7分

騎彈飛行,斯蒂芬金的作品,但是導演可能太急於表達主題,反而拍得有點不倫不類,

一部用另類思維反思人性深處罪惡的影片,7分

香草的天空,贊,湯姆克魯斯的演技值得肯定,情節絲絲入扣,令人反思,8分

野東西,又叫玩盡殺絕,導演似乎拚命想把情節發展背離觀眾的思路,反而顯得邏輯安

排太過生硬,不過不管怎麼說,結局依然讓人大吃一驚。續集是垃圾。7分

漢尼拔,某些鏡頭令人極為不適,漢尼拔殺戮摧殘的本性似乎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演繹,

但還是無法掩飾其內容的空洞和主題的膚淺,唯一沒讓我失望的是安東尼霍普金斯這個

老戲骨的演技。7.5分

黑暗(註:not黑暗侵襲,也不是德國拍的那一部恐怖片,此片是丹麥拍攝,主角叫雅

各布),又一部平緩中暗藏殺機的低格調影片,情節緊湊但稍嫌平淡,7分

水果硬糖,也許將此片歸納為懸疑片稍微有些勉強,這個影片的主要場景不超過三個,

然而這並不妨礙影片營造的壓抑氛圍給觀眾帶來的巨大震撼,當然,我要說的是,看完

之後謾罵詛咒女主角的,可能根本未看懂此片,8分

破綻,安東尼霍普金斯的演技再次令我嘆為觀止,可惜整個影片過於強調刻畫他的思維

,反而令主題顯得失色,7.5分

午夜聽眾,非常贊,盡管網上很多人對其拍轉,但依然不影響我對它的推崇,一部希區

柯克式的佳作,8分

預見未來——NEXT朱迪福斯特的 顫栗空間 The Panic Room
空中危機 Flight plan

昨天又重看一遍的《颶風營救》

還有《荒島驚魂》女主角蠻漂亮

失控的陪審團
不錯的片子 看吧

關鍵下一秒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

宿人/神秘房客
很不錯的片子,看吧!

主:尼古拉斯凱奇

情節設計很細膩 值得回味的片子

完美盜賊 片名:Jumper

又名:心靈傳輸者

主演:不認識

內容:很有創意和張力的片子,喜歡我推薦電影的朋友

主:布魯斯威利斯

很好 很強大

今天推薦
黑洞頻率

主:丹尼斯·奎德 詹姆斯·卡維澤

就情節來說我不喜歡這種結尾 相信喜歡懸疑的也不喜歡

這種結尾典型的唯心主義

推薦下值得一看的片子

the thirteenth floor murder,十三樓謀殺案,這個懸疑,你不看到最後不會知道,太震撼,千萬別看劇情介紹。

王牌對王牌

主:凱文史派西

塞維爾 L 傑克遜

不錯的片子 本人很喜歡

推薦給朋友們 沒看的抓緊看

完美陌生人>> 也算不錯的懸疑片

命懸一線

主:凱文·史派西

不多說了 信我就看吧

如月疑雲

時空線索

主:丹澤爾華盛頓

V字仇殺隊

場景非常不錯 本人很喜愛最後以一敵十的場景

本片更多的是對心裡的描寫 罪惡 自由 希望

破綻

主:安東尼*霍普金斯

整部影片需要的是線索

怒火救援

主:丹澤爾華盛頓

有懸疑 有驚險的片子 最後有些小震撼

總體來說不錯的片子 有空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不死劫

主:布魯斯威利斯

喜歡懸疑的朋友不會錯過的 還不錯的片子

推薦個視覺上的給你喜不喜歡看過就知道了

趕盡殺絕

主:克里夫·歐文

88分鍾

。其中得票最多的十部作品如下:

1、《三口棺材》 (1935年) 約翰·狄克森·卡爾

2、《地獄之緣》 (1944年) 塔伯特

3、《黃屋奇案》 (1908年) 勒魯

4、《歪曲的樞紐》 (1938年) 約翰·狄克森·卡爾

5、《猶大之窗》 (1938年) 約翰·狄克森·卡爾

6、《弓區之謎》 (1892年) 冉威爾

7、《帽中的死亡》 (1938年) 勞森

8、《中國橘子之謎》(1934年) 埃勒里·奎因

9、《九九神咒》 (1940年) 鮑查

10、《孔雀羽謀殺案》(1937年) 約翰·狄克森·卡爾

推薦日本推理片《嫌疑犯X的現身》

神探伽利略的劇場版,和電視劇風格相差很大,完全是懸疑推理劇。
中間會感覺有點無聊,但結局不錯,有點出乎意料,總體感覺不錯。

剛看過《不請自來》,這算懸疑片原來就是薔薇紅蓮,這個肯定是韓國原版的好看了

逐個捉

浪人

費馬的房間

不準掉頭

十字狂魔

<<機動殺人>>,<<恐怖蠟象館>>
日本的有切膚之愛,英文名:audition
美國的有:玩盡殺絕,裸體切割,salvage(營救,又名毛骨悚然),最後的計謀,局內人

8mm
十二宮
FROM HELL

阿加莎大媽的全部
牛津殺手【這個不喜歡數學的人不要去看】

斷頭谷

穆赫蘭道

韓國懸疑片 最好的我覺得還是 殺人記憶....

韓國的復仇三部曲

這兩部確實還不錯的說,尤其是老男孩,不過我更喜歡李銀珠的《紅字》

追隨 Following (1998) IMDB:0154506
◎ 類 別:驚悚/懸疑/犯罪
◎ 導 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其他中文片名:尾隨
◎ 地 區:英國

奪命島》 批發式連環謀殺 我喜歡^_^(天涯有精度分析貼 建議先看片再進分析貼)

《Castle事件簿 (靈書妙探)》 每集片頭配樂歡快到簡直令人懷疑看錯片子+_+ 鏡頭一轉 血哧呼喇 惡心巴拉的屍體就著輕松優美的音樂 送到眼前 太~~~太刺激了(靜候第2季)

覲天寶匣

暗宅之謎

看到懸疑就想到~詭絲~我推薦給其他人看 都說很贊

蝴蝶效應1 TheButterflyEffect蝴蝶效應
我的評星:4星 我的影評:
很早就聽說過這部片子,真正看的時候是在去年,是的,它觸及了我心裡最柔軟的地方。人生的某個時候的不同的選擇,會帶來怎樣的不同呢?我們有的時候在想,如果當初選擇了另一條路,現在也許會很好,可真的是這樣嗎?電影不一定給你答案,但是選擇就是人生,人生的一部分。
有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
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電鋸驚魂 SAW 系列
我的評星:4星 我的影評:
(*^__^*) 嘻嘻……,這個系列的片子,名字起的很唬人,圖片配的更是慘兮兮,以至於我差點就錯過這么精彩的片子啊!話說我曾經和某人打賭,如果他能在快結束前十分鍾猜到終極BOSS,我就答應他一件事。結果他猜了3個均告失敗。因為我看過的推理片子自認不少,也基本能比較快的分析出幕後殺手,可是這部片子我連大概嫌疑人都沒猜對。情節的設置足夠精妙,懸念也讓人吃個飽,更重要的是有深意,讓人思考。有人還能從中讀出佛學禪意,看到現在你還覺得它僅僅是懸疑和驚險嗎?第一二三部比較推情節,推薦所有人。後面兩部比較血腥,我大多是閉眼看的,所以不推薦給女生啦。我無比佩服此片的編劇和導演,比殺手還變態。據說從最開始,詹姆斯就想拍攝出一部所有人物和環境都處在危險中的異常殘忍的歹毒電影。而影片正是以緊張、復雜、驚險、迷一樣的情節和出人意料的結局博得了觀眾的驚聲尖叫,強烈的胃腸道反應和獨特的人性視角讓影片在觀眾的大腦溝回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老男孩 old boy
我的評星:3星 我的影評:
不提這部片子,似乎是說不過去的。試想一個普通人被關到一個地方15年之久,就是囚犯還知道自己為什麼被關著。死也不可以,此仇不可不報,可是向誰報?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當真的問到那個人時,得到的答案是「你問錯問題,你應該問』為什麼我要把你放出來』,而不是為什麼要把你關起來." 自己的命運完全被掌握在別人手中,徹底的悲哀。

阻擊電話亭 Phone Booth
我的評星:3星 我的影評:
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我都看過這部片子的一些片段,很慘的是,有一次竟然看了結局,懸疑片的大忌啊。終於有機會完整的看一遍,這是一部節奏很快的片子,充斥著大都市的氛圍。鏡頭的把握,場景的切換讓人捨不得眨眼。科林法瑞爾的演技真不是蓋的,在一個電話亭里完成一部電影的所有。。完美而恰到好處的對白,讓電影增色許多。---當你聽到公共電話亭里響起鈴聲時,你會怎麼辦?你肯定知道是有人打錯了,但是本能可能會促使你接聽電話。然後呢~

記憶碎片 Memento
我的評星:3星 我的影評:
IMDB排名第27,《記憶碎片》註定不是一般的作品,影片的拍攝手法獨具匠心,結構精妙,裁剪精巧,是懸疑的上乘之作。人需要活著的目標,即使記憶只有十分鍾,但是只要找到理由就有動力,活著。

非常嫌疑犯 The Usual Suspects
我的評星:3星 我的影評:
凱文斯派西的《非常嫌疑犯》,經典懸疑推理片,在IMDB排名最靠前。雖然我開始看的時候猜出了終極BOSS,但是,這部片子看一遍是不夠的,需要反復的咀嚼。電影以口水金特的敘述為主線,把恐懼和背叛很好的融合了在一起,營造出一種令人窒息的黑色氛圍。電影的結構突破了傳統懸疑電影的習慣,處處出乎意料, 張力十足,扣人心弦,以致讓人驚呼這部電影是不是拍得太聰明,超出了觀眾的理解力。

心理游戲 The Game
我的評星: 我的影評:
反轉再反轉,故事很精巧.高潮迭起.財富.陰謀.槍戰.追車.愛情.迷惑.綁架.反擊.失落.監視.絕望.這里什麼都有.
但是.您要買單

寂靜嶺 Silent Hill
我的評星: 3星 我的影評:
這部電影是由一款游戲改編過來的,看完以後也許還需要查一下相關游戲背景才能夠更准確理解很多情節和結尾。我所欣賞的是整部電影的畫面,鏡頭的處理,色調的明暗對比還有情節的抽絲搏繭,引發人強烈的好奇心,讓人慾罷不能。這是一部社會批判的影片,雖然是一部恐怖片,但我覺得更應該從藝術片的角度去看待它。這部片子使我對宗教方面有了更成熟的看法,影片主要討論了什麼是邪惡和正義的問題,以批判邪教的形式出現。邪教認為,阿蕾莎是不潔的,是邪惡的巫女,他們為避免世界末日的到來要審判巫女。這種依據主觀信仰沒有依據地決定他人命運,基於完全盲目個人思想世界的決定的想法和做法本身就是錯誤的,造成的結果與邪惡別無二致。還有另一個方面,就是有關母愛。 正如片中說在孩子的眼裡,母親就是上帝。

穆赫蘭道 Mulholland Drive
我的評星:3星 我的影評:
作為懸疑迷,穆赫蘭道是不能不看的,然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看到中間甚至看不下去了,看完的感覺就是茫然。確實,有的片子值得再看,而且要仔細的去分辨,去解密,你會發現這部片子有太多細節需要去梳理,你會驚訝於以前不曾接觸過的視野,完全顛覆以往看過的任何情節。我驚嘆於大衛林奇能構思出這樣一個噩夢來,如果他不是對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深有研究,那麼他的智商至少在160以上。弗洛伊德夢的解析的公式是:夢=被壓抑的慾望+偽裝起來的滿足。其實再結合我們的一句古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來解釋就更加簡單明了,不管夢境是如何的復雜、混亂、角色更替、地位交換、不可理喻,歸根到底還是與現實中的真實情形和心理上的深刻記憶緊密相連的,有因才有果,夢境就是現實的變遷和延伸,就是慾望的釋放。

死亡幻覺 Donnie Darko
我的評星: 我的影評:
一部像《穆赫蘭道》一樣難解的影片。最開始看的時候,看到其中有關生死,突破與破壞,我幾乎要以為這是一部意欲打破常規,釋放自我,加點時間旅行的片子,而到了結尾又好像之前都只是主人公的夢境,壓抑又無味。後來我看了一些影評,才知道我的理解太過幼稚了,准備看這部片子,可以看一下《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一切都會慢慢的清晰,其中,將有對「離線宇宙」、「原發宇宙」、「聖物與活體」、「被控體」、「活體接受者」、「夢」、「死控體」、「活控體」等簡要的解析。你才能明白主人公的掙扎和最後偉大的犧牲。既看了電影又學到東西。何樂而不為呢?

2. 《趙氏孤兒》歷史上指的是誰,請仔細講一下這段歷史。謝謝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以下簡稱《趙世家》)載,趙氏先祖在晉景公三年(前597年)曾遭族誅之禍,趙朔遺腹子趙武在公孫杵臼和程嬰的佑護下僥倖免禍,後趙武長大,依靠韓厥等人的支持恢復了趙氏宗位。這個歷史故事在宋元之際被改編成劇本「趙氏孤兒」,從此廣為流傳,幾乎婦孺皆知。但此事具有多少真實成分?學者們的看法並不一致。萬斯大《學春秋隨筆》認為:《趙世家》所載「治靈公之賊以致趙盾」,「合之《左傳》所載,確為可據。蓋當時因(庄)姬譖討同、括,遂並治弒靈一獄,追論趙盾,欲滅其家。武方幼稚,從母匿公宮倖免。」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依據《左傳》宣公二年所記又認為:「趙盾以趙括為公族大夫,為趙氏宗族之主,此時趙括被殺,趙氏宗族祭祀隨之廢棄,故後文韓厥有『無後』之語。以前趙武依趙括,括被殺,無所依歸,只得隨母在舅父家畜養。」楊伯峻不贊成萬斯大、沈欽韓的觀點,稱:「此兩說似均難足信」,並進一步說:「《趙世家》記載趙氏被滅與趙武復立,全采戰國傳說,與《左傳》、《國語》不相同,不足為信史」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魯成公八年(前583)條。又,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二三晉景公三年條亦認為,此事「妄誕不可信,而所謂屠岸賈、程嬰、杵臼,恐亦無此人也」雲雲。)。《山西師大學報》1987年第2期所刊楊秋梅《「趙氏孤兒」本事考》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意義的新看法,但仍有可商榷之處。萬斯大、沈欽韓認為趙氏孤兒一事疑信參半,楊伯峻先生認為是全采戰國傳說。為了弄清其中真相,還其歷史本來之面目,有必要對史籍所載趙氏族誅的有關資料進行分析與考訂。 第一,關於趙氏族誅與趙武復立的時間 《趙世家》、《史記》卷四四《韓世家》(以下簡稱《韓世家》)稱屠岸賈滅趙氏家族一案,是在晉景公三年(前597),十五年後,亦即晉景公十七年(前583)。又復立趙孤兒趙武。但《春秋》、《左傳》、《史記》卷三九《晉世家》(以下簡稱《晉世家》)等所記不同。《春秋》魯成公八年載:「晉殺其大夫趙同、趙括。」《左傳》同年條記載此事更為具體,其雲: 晉趙庄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於晉侯,「原、屏將為亂」,欒、郤為征。六月,晉討趙同、趙括。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於晉侯,曰:「成季之勛,宣孟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原、屏即趙同、趙括,武即趙武,成季、宣孟即趙衰、趙盾。《左傳》並記趙同、趙括被殺是在魯成公八年(前583)六月,時間更加具體。《晉世家》景公十七年條稱:「誅趙同、趙括,族滅之。韓厥曰:『趙衰、趙盾之功豈可忘乎?奈何絕祀!』乃復令趙庶子武為趙後,復與之邑。」《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晉景公十七年條亦載:「復趙武田邑。」可見,趙氏族誅的時間,是晉景公十七年(前583),而非三年(前597)。並且,在晉景公四年至六年(前596—前584)之間,趙氏家族成員活動見於史籍的頗多。《左傳》宣公十五年(晉景公六年,前594):「晉侯使趙同獻狄俘於周。」魯成公三年(晉景公十二年,前588):「韓厥、趙括、鞏朔、韓穿、荀騅、趙旃皆為卿。」魯成公四年(前587):「晉趙嬰通於趙庄姬。」魯成公五年(前586):「原、屏放諸齊。」「秋八月,鄭伯及晉趙同盟於垂棘。」魯成公六年(前585):「趙同、趙括欲戰」。(《春秋左氏傳》)趙括、趙旃為卿亦見於《晉世家》景公十二年(前588)條。這些記載均說明,趙氏族誅不在晉景公十七年(前583)之前。 也許有人會對趙氏族誅與趙武復立同在一年之內表示懷疑。的確,趙氏族誅,其田邑轉賜祁氏,趙武復立,又恢復原田邑,這期間需要一個過程。趙同、趙括是在魯成公八年(前583)六月被殺,那麼,僅在半年時間內就完成這個循環似嫌太短。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在成公八年條推測:「據《趙世家》,韓厥勸晉景公復立趙武,應在兩年後的景公患病時。」楊先生之所以作出如此推斷,是因為《趙世家》敘趙氏在晉景公三年(前597年)被殺後,「居十五年(亦即晉景公十七年),晉景公疾,卜之,大業之後不遂者為祟,……於是景公乃與韓厥謀立趙孤兒(即趙武)」。(《史記》卷四五《韓世家》晉景公十七年,病,卜大業之不遂者為祟,韓厥稱趙成季之功,今無後祀,以感景公。景公問曰:「『尚有世乎?』厥於是言趙武,而復與故趙氏田邑,續趙氏祀。」又,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二三條亦認為:「景公病祟而卒,在十九年,《晉世家》所記是也。」)而據《左傳》魯成公十年(晉景公十九年,前581年)和《晉世家》所記,(《左傳》成公十年稱,晉景公「夢大厲,被發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請於帝矣!壤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於「殺余孫」下注稱:「當指八年(魯成公八年,晉景公十七年)晉侯殺趙同、趙括事。晉景公所夢見之惡鬼,應是趙氏祖先之幻影。此孫為廣義後代也。《趙世家》記此事,雲『晉景公疾,卜之,大業之後不遂者為祟』,以夢境為卜兆,與《左傳》有所不同。但『大業之後』亦指趙氏祖先。」景公此夢與趙武復立有關,其既在十九年,趙武復立當然亦在此時。)景公這次大病也是在十九年(前581),並非是十七年(前583),故推斷趙武復立應在晉景公十九年(前581)。筆者贊成楊伯峻先生的這一推斷。 第二,關於趙氏族誅的原因 《趙世家》、《韓世家》認為,司寇屠岸賈為了追究晉靈公被殺一案,其「不請而擅與諸將攻趙氏於下宮,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皆滅其族。」對於此記,這里有三點需要辨明。 首先,屠岸賈其人。據《趙世家》,屠岸賈於晉靈公時得寵,景公時任司寇。從他敢於不請而擅誅趙族,且不受責罰的情況來看,似應是專擅國政的權臣。但《晉世家》靈公、成公、景公時期的全部記載卻對他不置一詞,且《春秋左傳》也從未提及他,更不要說他率領諸將討趙氏了。據《左傳》及《晉世家》,至少在晉景公十七年之前,晉國勢力較大的卿大夫是欒氏、韓氏、郤氏、趙氏。如若屠岸賈處權臣重位,《左傳》及《晉世家》不應遺漏如此,至少在記述晉國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應有所披露。 其次,導致趙氏族誅的直接原因。前引《左傳》:「趙庄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於晉侯,曰:『原、屏將為亂』。欒、郤為征。六月,晉討趙同、趙括。」《國語·晉語六》記韓厥語亦稱:「昔吾畜於趙氏,趙孟姬之讒,吾能違兵」。(《左傳》魯成公十七年所載韓厥語,《國語·晉語九》所載智伯語同。)按趙庄姬為晉成公女,趙朔妻。趙嬰即趙嬰齊,亦作樓嬰。所雲「趙嬰之亡故」,指趙嬰齊被趙同、趙括流放致死一事。《左傳》魯成公四年(前587)稱:「晉趙嬰通於趙庄姬。」《左傳》魯成公五年(前586)條又接書: 原、屏放諸齊。嬰曰:「我在,故欒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憂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不聽。嬰夢天使謂己:「祭余,余福女。」使問諸士貞伯。貞伯曰:「不識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禍淫。淫而無罰,福也。祭,其得亡乎?」祭之,之明日而亡。 趙嬰齊是趙衰之子,與趙同、趙括是同母兄弟,與趙朔父趙盾是異母兄弟。(《史記》卷四三《趙世家》、《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趙嬰通於趙庄姬」,這是夫叔與侄媳通姦,屬於亂倫行為,因此,趙嬰齊遭其二兄的放逐並致死;趙庄姬誣告趙同、趙括謀亂是對流放趙嬰齊的報復,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趙庄姬另有其它謀慮的可能。(鑒於趙氏宗族內部嫡庶地位的變化,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趙庄姬誣告趙同、趙括作亂,置其於死地,除了是對流放趙嬰齊的報復之外,還有為親生子趙武恢復宗位的奪嫡用意,甚至這一用意又可能是她誣告的真實動機。果真如此,則趙同、趙括被殺實質上又是趙氏內部圍繞著族權而展開斗爭的結果。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推測。)只不過這是筆者針對爭奪趙氏宗位問題的一種推測而已。 趙庄姬誣告僅僅是趙氏族誅的起因,而以欒氏為首的諸卿反對勢力的傾軋,則是致命趙族的重要因素。趙嬰齊所謂:「我在,故欒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憂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前550)也說:「趙氏以原、屏之難怨欒氏。」這都表明在晉國內部趙氏與欒氏不僅存在矛盾,而且早已尖銳化、表面化,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趙庄姬向晉景公誣告趙同、趙括之後,欒氏、郤氏便趁機出面為趙庄姬作證,於是促成了晉景公對趙同、趙括家族的誅殺。欒氏、郤氏甘願提供偽證,實質上是借刀殺人,以此達到排擠趙氏的目的。我們知道,晉景公時期,勢力較強的卿大夫有荀氏、士氏、欒氏、郤氏、韓氏、趙氏等。其中,將中軍者多執國政。自晉景公十三年(前587)「欒書將中軍」之後(《春秋》《左傳》魯成公四年。),他兩次率師伐鄭,一次救鄭,一次侵蔡(《春秋》《左傳》魯成公四年。),成為晉國的主要決策者之一,他和郤氏對晉景公誅殺趙族顯然起了重要作用(《左傳》魯成公八年條:「韓厥曰:『昔吾畜於趙氏,孟姬之讒,吾能違兵。』」楊伯峻注曰:「當時晉侯、欒氏、郤氏,皆滅趙氏,韓厥雲獨我不肯以兵攻趙氏。」)。如果說在晉景公滅趙氏事件中,有某個人起主要作用的話,那麼,這個人只能是欒書而非屠岸賈。 再次,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是否同時而死?如上所引,《春秋》、《左傳》、《晉世家》、《國語》等,均言晉景公誅殺的對象是趙同、趙括。《左傳》又記趙嬰齊死於此前的魯成公五年(前586)。趙朔死於何時?史無明文。但他見於史籍的活動,有年代可考的是晉景公三年(前597),即「趙朔將下軍,欒書佐之」(《左傳》魯宣公十二年、《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而至景公十一年(前589)又為「欒書將下軍,韓厥為司馬,以救魯衛」 (《左傳》魯成公二年、《史記》卷三九《晉世家》)。楊柏峻注曰:「此時趙朔或已死,故以當時下軍佐欒書升任。」另,《左傳》魯成公四年(晉景公十三年,前587)記有趙嬰齊與趙庄姬私通一事,並且次年趙同、趙括為此事制裁趙嬰齊時,未見趙朔出面,何況《左傳》又稱朔妻為「趙庄姬」,「庄」即為趙朔謚,均證趙朔此前已死。(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魯成公四年。)總之,趙朔死於趙同、趙括被殺之前,屬於正常死亡。故趙朔、趙同等叔侄四人不可能死於同一時間。 既然他們四人並非同時而死,趙朔之子趙武又安然無恙,就進一步說明,所謂趙氏族誅,實際上是指趙同、趙括兩個支族的被殺。韓厥「成季之勛,宣孟之忠而無後」一語,是指趙氏沒有嫡傳的繼承宗子而言,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子孫留世,起碼他知道趙朔之子趙武尚存。又,我們還知道,趙武之孫趙簡子時曾擊敗邯鄲大夫趙午(亦稱邯鄲午)。趙午即趙氏另一支族趙穿的子孫(孔穎達《春秋左傳註疏》所引《世族譜》。)此事亦證趙穿一支沒有受到「族誅」的影響。可見,趙氏族誅並不是趙氏整個家族的全部被殺,而遭誅難的是趙氏嫡傳正宗一支。 第三,關於趙朔與程嬰的關系 按《趙世家》,趙朔是趙盾之子,他有「客曰公孫杵臼,」並有「友人程嬰。」朔被殺,程嬰和公孫杵臼商議如何保護趙朔孤兒脫險,最後決定由程嬰告假密,於是便有公孫杵臼和假「孤兒」被殺一事。後來,孤兒趙武復立,「程嬰乃辭諸大夫,謂趙武曰:『昔下宮之難,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後。今趙武既立,為成人,復故位,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臼杵』」。程嬰既是趙朔友人,其「下報」的對象應是趙朔,而且《趙世家》也特別表明趙朔與程嬰是友人關系,並未言及同趙盾的關系。所言「下報趙宣孟」,似不合常理。由此可見,《趙世家》敘事自相矛盾。有關程嬰、公孫杵臼的矛盾記載還不止於此。《漢碑集釋》所收《畫像孔子等字題字》稱:「程嬰、杵臼,趙朔家臣。」這里卻說程嬰也是趙朔家臣。《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二河東道絳州太平縣條:「晉公孫杵臼、程嬰墓並在縣南二十里趙盾墓塋中。」公孫杵臼、程嬰墓均在趙盾墓塋,似又說明二人與趙盾有從屬關系,或者說此二人是盾、朔兩代的家臣。 第四,關於趙庄姬和趙武 《趙世家》稱,趙朔「娶晉成公姊為夫人。」趙氏族誅時,「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趙公宮……居無何,而朔婦免(娩)身,生男。」所生男即後來的趙武,《晉世家》稱他是「趙庶子」。按史稱趙庄姬為晉成公姊,前人早已懷疑,《春秋左傳注》成公四年(前587)條注曰: 《趙世家》雲「趙朔妻成公姊」,則趙庄姬為晉文公女。據僖公二十四年傳,趙衰所妻乃文公女,若如司馬遷所言,趙朔亦娶文公女,則祖與孫各娶一姐一妹,不合情理。賈逵、服虔均以趙庄姬為成公女,較為合理。司馬遷或者誤采戰國時異說,梁玉繩《史記志疑》謂《史記》有誤字,亦必然。《新序·節士篇》亦謂「趙朔妻成公姊,」可見說或有自。 賈逵、服虔、梁玉繩、楊伯峻均傾向於庄姬為成公女,有道理。至於說趙武於趙氏族誅時生於景公宮中,亦不能成立。據前引「晉討趙同、趙括。武從姬氏畜於宮中」,《國語·晉語九》引郵無正語曰:「昔先主文子(趙武)少釁於難,從姬氏於公宮。」又,趙朔死於魯成公二年(晉景公十一年,前589)之前,均證趙朔子趙武早已出生。 那麼,何以稱趙武為庶子呢?這要從趙氏家族內部的嫡庶地位變化談起。趙武的父、祖、曾祖分別是趙朔、趙盾、趙衰。《趙世家》稱,趙衰始事晉文公重耳,重耳即位前,「以驪姬之亂亡奔翟,趙衰從。翟伐廧咎如,得二女,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長女妻趙衰而生盾。初,重耳在晉時,趙衰妻亦生趙同、趙括、趙嬰齊。趙衰從重耳出亡,凡十九年,得返國。……晉妻固要迎翟妻,而以其子盾為嫡嗣,晉妻三子皆下事之。」所雲「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長女妻趙衰,」《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所記同,《晉世家》則為長女妻重耳,少女妻趙衰。《趙世家》說趙衰從重耳出亡之前既已娶妻生子,返國後前妻迎還翟妻,並以狄妻所生子趙盾為嫡嗣。《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文公元年,前636年)卻言趙衰返國後:「文公妻趙衰,生原同、屏括、樓嬰。趙姬請逆盾與其母,子余辭,姬曰:「得寵而忘舊,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請,許之。來,以盾為才,以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子余,趙衰字。趙同、趙括、趙嬰齊三兄弟因各食邑於原、屏、樓三地,故稱原同、屏括、樓嬰。《趙世家》說趙衰娶趙姬是在隨重耳出亡之前,《左傳》說在其後,究竟二說誰對?楊伯峻認為:「趙姬之言,『得寵而忘舊』,說明趙衰之得已在叔隗(即出亡後所娶翟妻,趙盾生母)後,趙盾卒於魯宣公七年八年(前602—601)之間,而魯成公五年(前585)原同、屏括放嬰齊,魯成公八年(前583)晉討趙同、趙括,似趙姬三子皆幼於盾」。(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魯僖公二十四年說,趙姬並以衰狄妻為「內子」, 亦即正妻,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引宣公二年,趙盾稱趙姬為「君姬氏」,認為趙盾仍視趙姬為嫡母,故知趙姬應為正妻。)楊先生傾向於娶趙姬在後,今采其說。據之,趙盾生母本是狄人,而趙姬是晉文公女,理應為趙衰正妻⒃,(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魯僖公二十四年說,趙姬並以衰狄妻為「內子,」 亦即正妻,沈欽韓《春秋左氏傳補注》引宣公二年,趙盾稱趙姬為「君姬氏」,認為趙盾仍視趙姬為嫡母,故知趙姬應為正妻。)所生子應繼趙宗,但因趙盾具有才幹,加上趙姬謙讓,才被立為嫡子,成為趙氏的宗主繼承人。趙衰死,他代父執政,先後立晉靈公、成公,是晉國最有勢力的卿大夫。 晉靈公死後,趙氏家族的地位又有提高,其內部的嫡庶地位也有變化。《晉世家》成公元年(前606)記:「賜趙氏為公族」,(《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所記同,但是於晉靈公十四年。)《左傳》宣公二年(晉靈公十四年,前607)條稱:「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 而為之田,以為公族。……趙盾請以括為公族,曰:『君姬氏之愛子也。微君姬氏,則狄人也。』公許之。冬,趙盾為旄東之族,使屏季以其故族為公族大夫。」按公族,楊伯峻先生有解釋:「公族有二義,凡公之同姓子弟曰公族,此廣義之公族。……公族大夫亦省曰公族,此狹義之公族」。(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宣公二年條。)上引公族顯系狹義。晉君姬姓,趙氏以異姓躋身公族大夫,故稱「賜」。這是趙宗地位提高的標志。同時,趙宗內部嫡庶關系起了變化。趙盾大概有感於嫡母趙姬的賢讓,也有可能受到「兄終弟及」習慣的影響,提出以異母弟趙括為公族大夫,繼承趙宗,自己則降為「旄東之族」。楊先生認為,旄東之族即餘子、公路,是嫡子之外的支庶子弟,趙盾從此「以餘子自居而以正卿兼掌旄東之族」。(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宣公二年條。)是則趙盾又由嫡子降為庶子,由大宗降為小宗。 趙氏內部嫡庶關系的變化,似乎並未影響趙盾、趙朔父子在政治上的地位。《趙世家》稱趙盾在晉成公時仍然「任國政」,「晉景公時而趙盾卒,謚為宣孟,子朔嗣」。晉景公時,趙朔任職仍高於其叔父趙括。晉景公三年(前597)晉楚之戰,「荀林父將中軍,先谷佐之,士會將上軍,克佐之,趙朔將下軍,欒書佐之,趙括、趙嬰齊為中軍大夫,鞏朔、韓穿為上軍大夫,荀首、趙同為下軍大夫」 (《左傳》魯宣公十二年、《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史記》卷四三《趙世家》。),此條記載便是明證。晉景公十二年(前585)趙括才列為卿,(《左傳》魯成公二年、《史記》卷三九《晉世家》。)這時趙朔可能已死,趙括作為宗主和卿大夫,在趙族內部終於確定了族權和政權方面的優勢。正是由於宗族內部嫡庶關系和政治地位的改變,趙朔死後,年幼的趙武已無緣繼承祖父曾經獲得過的權力優勢,所以他只能列入「庶子」之類,故稱「趙庶子趙武」。後來,大概是因為屬於「庶子」,又由於同晉景公的親緣關系,他才躲過這場族誅之難,還由於韓厥的幫助,重新繼承趙宗,趙氏勢力才又興旺發達起來。 除上述分析之外,細讀《趙世家》,還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對趙簡子以前趙氏先祖中衍至簡子之父趙景叔,出現的名字起碼涉及有二十多代,但這段先祖史所記的總字數只有二千多,而趙氏族誅一事則佔了一半的篇幅。趙朔之前和之後,敘述都非常簡單,而唯獨這個事件的故事性極強,整個事件的過程、人物的對話詳細而生動,這也不能不使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當然,如此生動的描述離不開司馬遷的如椽妙筆,但這決不是司馬遷的憑空臆造,顯然是對趙氏後代有關這段歷史傳說的剪裁加工。 綜上所述,可以斷言,所謂「趙世孤兒」雲雲,純屬子虛烏有,我們同意楊伯峻先生「全采戰國傳說」的判斷,但趙氏曾遭族誅一案則確有其事。經過以上辯證,對此案可作如下概括: (一)趙氏族誅事件,發生在晉景公十七年(前583),趙武復立,可能是在晉景公十九年(前581)。因此,《趙世家》所言實誤。 (二)趙氏族誅的范圍可能限於趙同、趙括兩個支族,趙嬰齊一支是否受到株連,不明。但起碼趙朔及其後代(即趙庄姬所生子女)未受波及。 (三)趙氏族誅起因於趙庄姬的「讒言」,但更主要的因素是欒氏、郤氏勢力的排擠和傾軋。 (四)趙武復立主要是依靠韓厥的支持,韓厥:「昔吾畜於趙氏,」表明在晉國的政治活動中;韓、趙二氏的聯盟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國語》卷一一《晉語五》:「趙宣子言韓獻子於靈公,以為司馬,」亦可見趙盾與韓厥關系。) 最後需要指出,由於文獻資料的限制,我們對趙氏族誅一案所知甚少,但上述辨析仍然有助於我們從客觀上加深對晉國政治史的認識。人們熟知,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大變革、大動亂的時代,在當時社會政治舞台上主要有三大勢力,即周天子為首的周王室,各國諸侯為首的公室和各國內部的卿大夫。這三種勢力之間,各諸侯之間,以及各國內部卿大夫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分化和組合,構成了當時新舊貴族之間展開斗爭的基本格局。這些矛盾和斗爭,在春秋時期的各個階級表現不盡相同。初期主要表現為周王室同諸侯之間的矛盾;中期主要表現為各諸侯之間的矛盾;後期主要表現為卿大夫之間的矛盾。在晉國,卿大夫同晉公室、卿大夫之間的矛盾斗爭尤為明顯。晉文公時期稱霸中原,這既是對諸侯斗爭的勝利,也是對周天子權威的進一步削弱。晉文公之後,隨著私家勢力的發展,卿大夫對晉公室的矛盾、卿大夫之間的矛盾日益紛繁復雜,錯綜交織。晉景公時期趙氏族誅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發生的。趙氏族誅,這固然存在著晉公室抑制卿大夫勢力的意圖,而欒氏集團的排擠卻是這場斗爭的最深刻背景。可以說,趙氏族誅是晉國內部卿大夫各集團之間矛盾的一次公開沖突,也是晉國政治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如果說六卿專權、三家分晉是卿大夫同晉公室舊貴族的斗爭所致,那麼,趙氏的一度族誅以及欒氏、郤氏、范氏、中行氏、智氏等諸侯集團的覆滅,則是卿大夫之間互相傾軋、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 春秋時,晉國的大將軍屠岸賈陷害了忠臣趙盾,在他的慫恿下,晉國國君下令抄斬趙氏滿門。一夜之間,趙盾全家上下共計三百餘口被屠殺。趙盾的兒子趙朔的夫人庄姬公主是國君的胞妹,倖免於難,被送回內宮居住,此時她已懷有身孕。幾個月以後,庄姬公主生下一個男嬰,取名趙武。屠岸賈下令封鎖內宮。庄姬公主以看病為名,把趙家的摯友程嬰召進內宮,請求程嬰救趙武出宮。程嬰把趙武放進葯箱准備帶出宮門。守將韓厥十分感佩程嬰的正義,便放走程嬰和趙武,自己拔劍自刎。為了斬草除根,屠岸賈宣布把全國半歲以內的嬰兒全部殺光。為了保全趙武和晉國所有無辜的嬰兒,程嬰與公孫杵臼商議:程嬰獻出自己親生兒子代替趙氏孤兒,公孫老人頂替救孤藏孤的罪名,然後由程嬰親自去向屠岸賈告發。屠岸賈聽信了程嬰的舉報,殺死了公孫老人和「趙氏孤兒」。此後,程嬰承擔著賣友求榮的罪名,將趙武培養成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並讓趙武認屠岸賈為義父。當陳嬰將真相告訴了趙武後,在守邊歸來的大將軍魏絳的鼎力相助下,趙武殺死屠岸賈。此後,趙武主持晉國國政,使晉國基本保持了霸主地位。再後來,趙武的三世後人趙襄子,與魏、韓三分晉國,創立了趙國。而山西盂縣藏山,相傳是當年藏匿趙武的地方。 不絕人祀,就是不要斷絕人家的香火,讓那些即使是亡國的人也可以有塊地方生存,可以祭祀自己的祖先。這種觀念在春秋戰國之前盛行。於是,周滅商後,商朝王室被允許遷往宋地居住。這些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不絕人祀,與網開一面有相同的含義。這是我們祖先的善念,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的根源所在,是一種氣度和氣魄。

3. 誰能推薦好看的恐怖電影或驚悚懸疑片越多越好! 除了午夜凶鈴,咒怨等這些耳熟能詳的電影。

猛鬼屋

閃靈

老師不是人

下一個就是你

驚聲尖叫

網路驚魂

是誰搞的鬼

《美國精神病患者》

《沉默的羔羊》

《七宗罪》

《德州電鋸殺手》

《十三號星期五》

《Halloween》

《夜半鬼上床》

《養鬼吃人系列》

午夜凶靈

《靈異入侵》

《鬼娃娃花子》

《鬼娃新娘》

《惡靈入侵少年軍團》

紅眼班機

《醫院風雲》

斷頭谷

驚情六百年

電影史上最嚇人的恐怖片

鬼片的存在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可是這個從不在電影市場缺席的拍攝題材,往往擺在一個相當廉價的地位,似乎也從未有人正視或是嚴肅看待鬼電影的存在,銀幕上的大小鬼魂、幽靈、魔鬼、僵屍、吸血鬼...,吹著陰風陣陣的同時,人類也將許多莫名的慾望與對未知所懷抱的恐懼全寄放在銀幕之上,也就是這份好奇,觀影者常會被銀幕上人類所塑造出的假想鬼世界所嚇到,也正因為這份魅力,與矛盾的觀影心態,才會讓鬼片有著源源不絕的創作力量。不管如何,放鬆一下自己心靈,就讓銀幕上的鬼怪精靈、魑魅魍魎,一起伴隨著你去探究另一個未知世界的神秘吧!

1.人格分裂恐怖型:

說實在的,鬼嚇人不稀奇,人嚇人才是真嚇人,尤其是一些銀幕上一些「魔「字輩的人,看了真的會叫人不寒而慄、毛骨悚然。看完《美國精神病患者》走出戲院,我想很少人不會反省一下,身處在這個物質時代的自己,看著身邊經過的人群,誰知道哪一個人正暗自窺視著,等著殺掉自己的恐懼感將會油然而生。

大概每三、五年就會有一部以殺人為樂的主角出現,論究他們的殺人動機,那可真是千羅萬象、不可細數,有因為生長在變態家族的《德州電鋸殺手》,有自以為是上帝的《七宗罪》,也有因為物質世界的疏離,導至人情冷漠迷失自我的《美國精神病患者》,或是因為單純喜歡看電影進而模仿的《驚聲尖叫》系列。

可能是人的潛意識黑暗面作祟,銀幕上的殺人魔通常散發著迷人的魅力。這些殺人魔之所以迷人,在外表上就已經是滿分,因為不儀表堂堂、彬彬有禮有禮的話,怎麼能得到被殺者的信任呢?再加上「越看不出來,越有問題」的邏輯,殺人魔十個有九個絕對是儀容專家。另外,殺人魔之所以迷人,就是他們幾乎都擁有相當高的智能,總是在匪夷所思的時刻,來個劇情大逆轉,而且會說服觀眾在不自覺中認同或是同情他們,像《七宗罪》的凱文.斯派西,就是個相當迷人的惡魔,利用聖經的戒條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模式,不僅逼得銀幕上的布拉德.皮特走向瘋狂,也讓自己的死亡來贏取觀眾的目光。

第一推薦:

《美國精神病患者》 (★為推薦指數)

備選:

1.《沉默的羔羊》 ★★★★★

2.《七宗罪》 ★★★★

3.《德州電鋸殺手》 ★★★

2.凄美愛情鬼片型:

說起銀幕上最美的女鬼,非咱們中國電影《倩女幽魂》里的小倩莫屬了。飛起時,長發飛揚、群帶飄飄,哀怨時,捧心蹙眉、脫塵婉轉,被姥姥欺負時,孤苦無依,被道士追殺時,倉皇失措。一新過去鬼片給人陰森、哀怨、警世的傳統,成功地融合古典與現代的新貌,也將這種有武俠、愛情、人鬼的通俗電影拍出一代表作品,讓後大量仿製跟拍的風潮難以找出與之抗衡的重量級作品。

我想有人會說梅艷芳在電影《胭脂扣》里真的是美啊!關錦鵬的《胭脂扣》借著30年代青樓女子與富家大少吞鴉片殉情的傳統故事為經,對照30年代與80年代的種種為緯,讓梅艷芳飾演鬼一如常人,痴候苦守的女鬼-如花,念茲在茲的在陰間等待情郎到來。全片在張叔平的美術設計、杜可風的掌鏡下,處處發散著濃郁的電影感,尤其是30年代繁華近似腐敗的前半部,更是觀影難忘的吉光片羽。

《死國》以四國的高知縣為舞台,描寫古時後所流傳下來各種日本神秘的傳統習俗,全片充滿陰森恐怖的氣氛。飾演女主角的栗山千明是由2812名來試鏡的女孩當中被選中的幸運女孩,模特兒出身的她在這部描寫日本傳統民間的種種神社、墳場、冥界、結界等傳說的電影里,只靠著一種表情及和服裝扮,就能讓人感受到陰冷的不安感。

《等著你回來》里頭飾演兩角的吳倩蓮,則是另一位美麗女鬼的代表,也是拿三十年代的幽魂——神秘女作家小柳,附身在現代女子ㄚ頭的身上,每當吳倩蓮被附身時,那股特異的氣質總讓男主角梁朝偉神迷不已,這不就跟女孩子化妝前、化妝後的差別嗎?

其實說來說去,女鬼還是中國的美,尤其在擺脫女「人」的身份後,似乎也放掉了許的的矜持、自憐和女「鬼」的身份不僅在外型上輕柔飄渺,搖曳著前世未竟的美麗才是令人著迷的矛盾處吧!

第一推薦:

《倩女幽魂》

備選:

1.《胭脂扣》 ★★★★★

2.《死國》 ★★★

3.《等著你回來》 ★★

3.完全「死」不了續集片型:

鬼在電影中要被消滅很難,鬼片在電影市場要被消滅更難,尤其是一些長壽型的鬼片,一拍再拍,三不五時片廠老闆想到再拍,像「13號星期五」、「猛鬼街」、「Halloween」、「捉鬼記」、「養鬼吃人系列」及一堆族繁不及備載的吸血鬼電影。這類鬼片其實都擁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及足以當成類型電影的故事架構。

《夜半鬼上床》里的佛萊迪是許多人夢中的惡魔化身,伺服在暗黑夜處等待,引領脆弱的人走進潛意識的底層,用誘惑的語言來蒙騙逐漸失控的意志力,這位身穿流行款示衣服的時尚專家,充滿著怪誕、殘忍的迷人味道,從《猛鬼跳牆》到一系列的《夜半鬼上床》電影,佛萊迪在眾家鬼中算是比較有頭腦,懂得用技巧殺人的魔鬼。

跟佛萊迪比較起來,《十三號星期五》里永遠只有一號表情的傑森,殺人就相當具有力道,血往往灑得滿銀幕都是。另一部死不了的就是去年滿20歲《Halloween》系列,還拍了個紀念版「H20抓鬼節」,請來這幾年因《驚聲尖叫》聞名的恐怖片編劇凱文威廉森潤飾跨刀。這部專門拍萬聖節的電影,主角邁可梅耶許總是在人們大肆慶祝萬聖節的同時,感受惡靈召喚而出現,提醒著人們:惡魔不死,只是暫時沉睡了。

不過這種「死」不了的恐怖片通常都結合了青少年次文化,從一開始大夥結同作伴享樂,集體外宿提供了屠殺的舞台,狂歡派對更是不得不鋪陳的導火線,音樂、毒品、性愛、酒精,活像個銳舞派對Rave Party,旋及而來的就是惡魔的登場,一個一個將這些意亂神迷的人推向死神的懷抱,除非是片中有不耍帥的俊男、不上床的美女才能逃過一劫,充當滅鬼英雄,否則就是全當死光了算了。

第一推薦:

《十三號星期五》

備選:

1.《Halloween》 ★★★★★

2.《夜半鬼上床》 ★★★

3.《養鬼吃人系列》 ★★

4.玩偶扮鬼型:

魔鬼附身的觀念一直存在於各地方流穿的鄉野神話中,可是魔鬼不見得是附人身,當邪惡凶靈要擴張勢力版圖時,小心!周遭的一切東西都有可能已經悄悄降臨惡運的未來。

玩偶娃娃一直是小朋友最好的玩伴,可是如果有一天,小朋友的娃娃變成了殺人惡魔時,那怎麼辦?沒錯,這就是《靈異入侵》的故事本源,第一集里不甘冤死的鬼魂,借著咒語降身於娃娃恰吉,原本只是撫慰孤獨小孩心靈的玩伴,卻隱藏著邪惡的復仇意念,在善良純真的娃娃外表下,隨時都要伺機而動砍殺活人,這部被美國影評人評為影史十大經典恐怖電影第四名,僅次於《鬼店》、《驚魂記》、《大法師》的電影,在連拍《靈異七殺》、《惡靈入侵少年軍團》後,本來已經勢微,沒想到第四集《鬼娃新娘》在香港導演於仁泰手下,加入了恰吉的新娘Tiffany,反而一新續集片面貌。《鬼娃新娘》活像《閃靈殺手》的娃娃版,尤其是Tiffany,一方面只是個想和男友廝守的小女人,一方面又是殺人不眨眼的兇手,瘋狂又詭異的特質,是這部片最成功之處。

廁所里住著一個幽靈,叫做《鬼娃娃花子》,這個傳說,是眾多小學生的一個恐怖的夢魘。而《廁所里的鬼娃娃花子》一書自1993年發行以來,接連系列都造成轟動,後來所謂的《校園七大不可思議事件》都是小學生幻想下的產物。

不過這次花子不僅是恐怖,還會變身為小朋友們的守護神,算是小小的進步吧。至於像《校園有鬼》系列,恐怖反倒是小朋友天馬行空想像力的成型,面對不明的黑暗勢力,小孩子們的內心,那種無處可逃的恐懼或許才是此類作品誕生的主因。

第一推薦:

《靈異入侵》

備選:

1.《鬼娃娃花子》 ★★★★★

2.《鬼娃新娘》 ★★★

3.《惡靈入侵少年軍團》 ★★

5.日本恐怖型:

這些年恐怖片或是鬼片能夠在台灣賣座的始作俑者《七夜怪談》,只要看過被詛咒錄像帶的人,必定難逃死亡的下場,這種故事設定讓許多人不自覺得買票進戲院被嚇。這一波「貞子」風,帶動了一連串日本恐怖片的入侵台灣銀幕,包括《催眠》、《死國》、《日本女優靈怪談》、《四谷怪談》、《漩渦》、《午夜凶靈-富江》、《校園有鬼系列》、《鬼娃娃花子》等,連韓國片《退魔錄》都趁機叩關台灣市場,不過賣座最好的當然還是《貞子系列》。

貞子第一集《七夜怪談》、第二集《貞子迷咒》都是由中田秀夫導演,這位年輕的新導演將一個蠻平常的故事說得活靈活現,尤其是藉由一卷神秘的錄像帶及古井的意象,來帶動桎梏的窒息感。至於第三集則交由鶴田法男導演,一直以來以執導恐怖作品《真實靈異事件》著稱的導演鶴田法男,以駭人的視覺影像,將觀眾帶回20年前貞子還是劇團演員時代的故事,貞子謎一般的過去將被揭曉。

伊藤潤二所畫的靈異漫畫『富江』,曾獲得代表靈異漫畫界最高榮譽「禖田和夫獎」的入選佳作,獨樹一格的恐怖內容立刻在高中女學生中掀起一股旋風,在完全被定型的恐怖派中,經常以嶄新的手法,持續創造不可思議且充滿魅惑的詭譎世界。一位左眼下長了一顆痣的少女,在其天使般的美麗臉孔下隱藏卻是如冰雪般冷酷無情的殺機,將所有連帶關系之人一個個毀屍滅跡,借著死亡又繁衍的過程,往往將觀影者扯進黑暗的情緒中,後來也馬上加拍續集。另一部改編自伊藤潤二漫畫的作品「漩渦」,這次還是伊藤潤二親自改編,一切所有怪異的現象,都那麼自然而然在那個時間與地點發生,除了鬼怪、靈魂這些素材外,同樣藉由一些超自然的現象,或是以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所見,成為他故事延伸的原點。

第一推薦:

《貞子系列》

備選:

1.《校園有鬼系列》 ★★★★★

2.《富江》 ★★★

3.《漩渦》 ★★

6.青春尖叫型:(俊帥猛男+美麗辣妹+神秘殺人狂+瘋狂尖叫=本片型)

其實這個題材之下要討論的應該不是電影,而是一個人——凱文.威廉森( Kevin Williamson)。這小子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為他是《驚聲尖叫》的編劇,《驚聲尖叫》的風靡狂熱程度早就在全美蔓延開來,在全球更是燒到不行,尤其是第三集,首映高達三千四百多萬美元的票房成績,不僅超越一、二集,還打破所有驚悚片紀錄,這三部充滿幽默與機智的《驚聲尖叫》三部曲,可以說建立了另一種新驚悚的新里程碑。

鎖定15~18歲的青少年觀眾,利用青少年次文化為背景,借著對過往恐怖片的類型嘲諷,融合類型題材發展出的新型驚悚片,凱文.威廉森的劇本其實處處充滿著自覺的意味,可是卻又不斷地灑狗血,玩弄觀影者的邏輯,挑戰忍耐的極限與智能。再加上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的無限支持,一時間各大片廠紛紛搶拍這種改良式的新型恐怖片。可是賣座最好的還是由凱文.威廉森所編寫的那幾部,像《對不起!駭到你》、《驚聲尖叫1、2、3》、《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和《老師不是人》,所以這位好萊塢新金童可不是浪得虛名,深黯市場行銷之道才是他成功的關鍵,尤其這幾年史帝芬金的車禍更讓凱文威廉森竄起,他甚至只要大綱出爐,就有片商捧著白花花的銀子等著開拍。

鎖定青少年市場絕對是凱文.威廉森緊咬的一點,而配合新世代的電影語言和新生代的明星偶像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賣座元素。而這一批電影也捧紅了許多新人,像《驚聲尖叫》的內芙.坎貝爾、科特妮.考克斯,《老師不是人》里的伊利亞.伍德、《是誰搞的鬼》的珍妮佛.勒芙.海維特和小佛來迪.普林茲、《H20抓鬼節》喬什.哈奈特等。

第一推薦:

《驚聲尖叫》

備選:

1.《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 ★★★★★

2.《老師不是人》 ★★★★

3.《下一個就是你》 ★★

7.大導演作品型:

沒有人會懷疑《大法師》在恐怖片類型中的地位,這部拍於1973年的作品改編自威廉彼得.布萊提的暢銷小說,在當時自也掀起一股跟拍熱潮,大量的仿效作品就是無人出其右,連後來再拍的兩部續集都是狗尾續貂,《大法師》也在當年奧斯卡獲得10項提名,最終拿下最佳改編劇本獎、及最佳聲效獎兩項。導演威廉.佛雷金安排當時在好萊塢尚藉藉無名的丹麥演員麥斯.馮.西度飾演劇中的靈魂人物神父一角,當鬼魂控制人類軀殼時,翻滾於五臟六腑間,扭曲變化人的四肢,逼迫人體極限似乎是這群鬼開玩笑的目地,神父為小女孩驅魔,可是神父曾因自己的母親去世而自責不已,早失去了對宗教的信心,因此當他為小女孩驅魔之時,還必須面對自己心中的惡魔……

過去舊有的神魔對抗轉而為人與自己心魔的斗爭,雖然片末神父無力救世,跳樓自殺,可是還原至人本主義的立場,讓人知曉人的意志力量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戛納金棕櫚的得主拉斯.范.蒂爾導演的《醫院風雲》,相信是許多人相當特別的觀影經驗,當初在金馬影展放映之時,特地安排在午夜時分,長達四個小時的片長,讓許多人嚇得不敢獨自回家。該片原片名為《王國》(Kingdom),指的是丹麥最大的醫院,全片皆在此實景拍攝,整部片探討醫界職業道德與人心道德良知,故事亦圍繞在這家醫院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曲折離奇的故事,加上拉斯馮提爾銳利的影像風格使得這部片有著令人不寒而慄的氣氛,亦有令人希望一口氣看到底,一探究竟的強烈懸疑感。

「山中傳奇」是胡金詮在以《俠女》。稱譽國際後,於1977~1978年赴韓國拍攝的作品,片中的鬼全被擬人化,人非人、鬼非鬼,表面的人鬼斗、善惡斗,全部成了為「利害」而斗,胡金詮以平劇式的外型、動作,輔以電影語言,深厚的禪意有別於國外的鬼片。

第一推薦:

《大法師》

備選:

1.《山中傳奇》 ★★★★★

2.《醫院風雲》 ★★★

8.可愛有趣型:

其實鬼也不全然是可怕恐怖的,就像人有好人壞人,鬼也有善鬼惡鬼,每個人小時候都會希望有像《鬼馬小精靈》里卡士伯Casper這樣的玩伴,一顆圓圓的大頭,配上生動活潑的臉部表情,他可以為你做早餐、弄果汁,也可以陪你跳舞玩耍,甚至戲弄欺負女主角的壞同學,卡士伯身上有著善良天真的「鬼」性,即使片中的三隻調皮搗蛋的壞鬼,也不會去危害人類,這種有趣又千變萬化的小玩伴,相信是許多小朋友童年的夢想。不過可惜的是,片中對於卡士伯小時後的童年回憶有太多著墨,畢竟這樣一位會害羞、有勇氣的小鬼,真的會讓人懷疑他的前世倒底是如何過的?

《魔鬼剋星》里頭的鬼就不一樣了,雖然有個大魔頭壞鬼,可是大部份的鬼還是蠻天真善良的,只是因為有了鬼的外型,變得《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引發大眾的排斥感,其實人有百百種,鬼也有不同款,就像人一樣,外表實在是不能當做判斷一個人的標准,何況是這群有影無心的鬼呢?

《僵屍》算是中國的特有產物(國外鬼片比較類似的就是干屍或木乃伊),源自中國傳統信仰的僵屍,在經過變形後也會無思考、沒有自製力的活死人,可是僵屍在電影里存在的目地往往是帶來一連串的笑點,看著僵屍追逐活人,一蹦一跳的前進,再加上道士們的存在所祭出的各式各樣法寶,又是桃木劍、烏雞血、八卦鏡、童子尿、太極符等,讓僵屍在電影里活像是丑角化身,關於僵屍的種種驅鬼儀式與法術,讓僵屍電影有種別種電影所沒有的機巧感受,這類電影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融鬼怪、動作、喜劇於一爐的《暫時停止呼吸》系列。

第一推薦:

《鬼馬小精靈》

備選:

1.《暫時停止呼吸》 ★★★★★

2.《魔鬼剋星》 ★★★

9.另類鬼片型:

《女巫布萊爾》用仿紀錄片的型式,傳遞人類深層恐懼的黑暗世界,手法老練的看不出新人拍攝並且只用了三萬美金,其恐怖驚悚的氣氛連美國人自己都無法歸類。在這部影片里,布萊兒女巫究竟是如何,沒有人知道,可是主角在面林走不出森林、迷路的慌蕪感卻在手搖鏡的晃動中清楚地傳達,每一步都可能是走像死亡的恐懼,心底的絕望遠比外在的鬼怪來得可怕。

《第六感》相信是去年許多人心目中的三甲電影,尤其是讓想像不到的結尾戲,更讓許多人迫不及待想看第二遍來找出其中的破綻。片中,布魯斯.威利斯由於對這世上有所牽掛,無論是對妻子的愛、無法拯救孩子的遺憾、對世上人們的使命感,讓他的鬼魂游盪在人間,就像片中所說的:鬼魂總是只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總以為自已還活著,只是沒想到他在說的是自己。人類需要救贖,鬼魂也需要救贖、希望解脫,片中出現的所有需要幫助的鬼魂也只是為了成就最後這場「莊周夢蝶」的恍惚感。

甫在美國上檔就拿下當周票房冠軍的《謊言之下》,網羅米歇爾.菲佛與哈里森.福特兩位巨星,可是卻不是拍文藝片,的確是許多人跌破眼鏡。電影前半段仿似希區考克的經典作品《後窗》,米歇爾.菲佛藉由偷窺他人生活,發現一場疑似的離奇謀殺案,進而開始調查工作,客是這時候她發現家裡好象鬧鬼,使她開始懷疑自己精神是否有問題?還是有人故意搞鬼?下半段則一如「靈異第六感」,劇情不斷急轉,成了確確實實的懸疑恐怖片。

第一推薦:

《女巫布萊爾》

備選:

1.《第六感》 ★★★★★

2.《謊言之下》 ★★★

10.千年不死吸血鬼型:

吸血鬼的存在,對人類而言是無法容忍的,他們非人非鬼,千年如一日的容貌,卻必須藉由人血的渴飲來滿足自我的慾望。1915年,法國大導演路易.弗亞德在電影《吸血鬼》中,創造了吸血鬼的經典形象:瘦骨如材、凹陷的雙眼、舞爪的姿態、和從脖子飲血的癖好……

其實關於吸血鬼的電影相當多,多到已經有著自己的公式與型式,像是吸血鬼怕太陽、怕大蒜、怕十字架,不過不像一般鬼片電影里的情節,吸血鬼由於外型之故,往往缺少一般鬼片里人鬼對立的場面。吸血鬼電影在恐怖片中一直是相當復雜的類型,內在的命題與文本多到讓人理不清。由於吸血鬼的不死之身,讓他們必需在一段時間就必須遷移外處居住,或是離群索居,也因為不死之身,讓生命與靈魂得以延續,可是這樣是幸福還是痛苦,就所有相關的吸血鬼電影來看,不幸地還是居多。他們一方面是死人,一方面也是生者;他們可以讓人永生,也可以置人於死,同時扮演著上帝與撒旦的角色,再加上吸血鬼飲血時,從脖子咬下的強烈性意識,讓許多吸血鬼電影很輕易的就被視為通為同志電影的管道。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安萊斯小說改編的《夜訪吸血鬼》,片中湯姆.克魯斯對年輕俊美的布拉德.彼特的佔有欲,及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寧願犧牲屬下換來布萊德.皮特青睞的作為,皆充斥著對男同性戀的影射,不過可能是好萊塢太過保守,以及眾家男星們對於自己形象的維護,讓片中的議題變得無關痛癢,只見導演尼爾.喬丹不斷地偷渡、暗示,著實可惜,活像俊男展示館,不過這倒是比另一部由大導演柯波拉的《吸血僵屍四百年》來得強多了,它一眛的強調真愛不死及華麗的視覺效果,讓那一班硬底子演員,像加里.奧德曼、安東尼.霍普金斯、薇諾娜.瑞德活像念白機器,相較之下,《夜訪吸血鬼》中偷渡亂倫情慾、異性戀愛上同志、女性成長自覺的小女孩克莉絲汀.鄧斯特,表現的就強多了,風頭絲毫不遜這群赫赫有名的好萊塢明星。

第一推薦:

《吸血鬼》

備選:

1.《夜訪吸血鬼》 ★★★★★

2.《刀鋒戰士》 ★★★

4. 電影戰國好看嗎

電影好看不好看每個人看法不同。我看影評上評價都還可以。
有一個這么說的:電影《戰國》最近很受媒體關注,不僅在於其聲勢浩大的規模以及群星的影響力,更在於此間傳出了一些觀影非議,在還未上映之前就已經被戴上了爛片的帽子。所以,在這一撥點映場開啟時大傢伙的期望值都放得特別的低,但事實證明影片並非傳言中那般不堪,至少不像一些人口中所批判得那樣一無是處 。
說什麼的都有,要不你看看。

5. 《洛麗塔》電影DVD 或者相關介紹

電影《洛麗塔》
1962年,電影怪才庫布里克和他的製片人詹姆士·B·哈里斯花了150萬美元買下了《洛麗塔》小說的版權,這在當時可說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在電影劇本的第一稿中,編劇凱爾德·威廉漢姆為了迎合電影審查委員會的標准而將故事的結局改為亨伯特最終跟洛麗塔結為夫婦。但沒有一個人喜歡這個結尾,於是庫布里克決定在不違反審查委員會標準的原則下,盡可能地忠於原著。而其中對審查委員會的一個重要妥協就是,電影中的洛麗塔的年齡要比小說中的12歲大。最後這部小說被庫布里克改編為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
1962年,電影大師庫布里克將小說搬上銀幕。在今天開來,這一版本顯得過於「保守」,但在六十年代初期,如此大膽的銀幕題材可謂驚世駭俗,非庫氏此等先鋒不敢吃這個「螃蟹」。
很明顯,庫布里克是把這個故事當作「諷刺畫」處理了,因而其主旨更接近於文化層面上的嘲諷和隱喻,而不是個體層面上的悲憫和描摹——他要把人物的可笑和荒謬剝給人們看。比如本片的配樂幾乎是清一色的泡泡糖舞曲,輕佻的「cha cha cha」.......全片充滿黑色幽默,其不合時宜的「搞笑」甚至讓人懷疑庫氏居心何在。比如有一場戲,漢伯特和一個黑人侍者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打開一張折疊帆布床,其滑稽的身體語言和與環境、道具的互動直讓人想起卓別林的橋段。洛已經睡了,這張打不開的床可謂遂了漢伯特的心願(他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和洛同床了)。但不幸的是,這張床到底還是被多事的黑人侍者制伏了——漢伯特的性企圖落敗,萎了.這個搗蛋的黑人侍者代替庫布里克調笑著可憐的漢伯特。

從故事的角度看,這一版本有很多不足.最大的缺憾是:影片根本沒有交待漢伯特「為什麼」會如此迷戀洛麗塔,庫氏完全忽略了原著中安娜貝爾這個人物。按說150分鍾的片長隨便抻出一段來也已足夠鋪陳漢伯特少年時期打下的心理基礎,但導演似乎假定了觀眾對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耳熟能詳,因而砍去了必要的「前因」,使漢伯特幾乎一上來就是個心理變態者。可實際上,小說中的漢伯特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我最終未能使我的安娜貝爾階段保留一個完整的結局也許是因為最初那次不成功的約會」——成年後的漢伯特始終留戀著那種像童年一般純真的美妙的感覺,因而在他第一眼看到草地上穿著比基尼,戴著太陽鏡,沐浴在陽光中讀書的洛麗塔之後,就徹底淪陷為她的俘虜。
其次是演員問題。
扮演漢伯特教授的人選可謂幾經周折。導演庫布里克和製片人詹姆斯 B 哈里斯的首選是James Mason.但由於此君有百老匯的演出任務在身,所以庫氏不得不考慮勞倫斯奧立弗。但後者在經紀人的勸說下拒絕了這個角色,於是庫轉而考慮Peter Ustinov,後被刷掉;製片人又推薦了David Niven,他倒是同意了,但考慮到自己的電視節目贊助商"四星劇院"會反對這一決定,這廝還是臨陣脫逃了.最後,James Mason終於痛下決心,從百老匯的演出劇目中退出,參加洛麗塔一片的攝制.然而遺憾的是,這個演過西北偏北的「惡棍」總是一臉壞相,我始終看不到他詮釋的漢伯特表現出劇烈的感情調動。影片一開始就是故事的結尾:漢伯特槍殺Quilty。據說是因為發行商想讓漢伯特被觀眾發現是戀童癖者之前先成為冷血殺手,這樣就不會有人同情他的遭遇(!)。
扮演迷人而危險的電視劇作家Quilty的是Peter Sellers。你也許奇怪為什麼我第二個就提到了他,這也正是我想問庫布里克的問題。因為在影片中,這個角色即使沒有喧賓奪主也至少和漢伯特平起平坐——以致新版導演亞得里安林恩笑稱本片應改名為「Quilty」。他的戲分太多了,一會是電視劇作家,一會是便衣警察,一會是德國精神病醫生,一會又是誘拐洛麗塔的花花公子,他像變色龍一樣不懈的與漢伯特周旋,其噼里啪啦的語速簡直像個饒舌的rap歌手。也許庫的意思是他和漢伯特兩人是硬幣的兩面,一個君子一個小人一個明槍一個暗箭,一個是英國的高級知識分子一個是美國的低級性倒錯者。不過Sellers確實演技出眾,這在稍候的「奇愛博士」中有更淋漓盡致的表現。

至於洛麗塔,這個混雜了天使與魔鬼的尤物,在書中只有12歲(!),而她的扮演者Sue Lyons當時年屆14(影片1961年首映時15歲,未出席;直到62年英國首映時,方才獲准入場),以今天的審美觀來看並不具備「小妖精」的素質。雖然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不過始終缺少那股「致命」的吸引力。相信是因為電影分級制度尚未實施的原因,庫氏必須小心翼翼的處理性場面以避免禁映的命運——實際上,片中根本沒有「成人」鏡頭,這無疑使洛麗塔空有一身本領而無用武之地。假設庫布里克是在1999年「大開眼戒」之時拍這個片子,想必就真的是「大開眼界」了。
Shelley Winters扮演洛麗塔的母親夏洛特海斯,一個富有漫畫般喜劇色彩的悲劇人物,粗俗、多情、敏感、神經質。
總之,庫氏沒有在人物身上傾注(我認為)應有的同情或理解,缺乏悲劇感.雖然是大家手筆,但我仍然對片中的諸多手法不明就理,而且,你會發現這個片子帶有很明顯的西區科克似的懸疑味道,比如漢伯特策劃謀殺海斯時的心理活動,Quilty化身後的匿名電話和跟蹤----尤其是他在旅館里背對漢伯特時兩人的對話,以及後來在公路上若即若離的追車場面,都極盡西區科克的精髓.這些使得全片頗具「娛樂性」——可是你知道,在庫布里克的片子里出現「娛樂」意味著什麼。
1997年,拍電視廣告出身的美國導演亞得里安林恩(Adrian Lyne) 重新拍攝的「洛麗塔」在歐洲上映。同30年前相比,這一版本無疑更加「狂野」,更加忠實於原著。尤其是對男女主人公性關系的描繪,可謂「赤裸裸」。畢竟是《愛你九周半》的導演,片子的整體氛圍頗有「軟核」色情片的味道。

我國影迷應該對亞得里安林恩的風格非常熟悉,像D市上很早就出現的《愛你九周半》、《致命吸引力》、《不道德的交易》等等都出自他的手筆。其特點是情慾味道很濃,深層思考不足,總是長久的糾纏於中上層資產階級意亂情迷的男女兩性關系。當年他放出口風來要重拍洛麗塔的時候,很多評論當即回應「太糟了」,但林恩依舊不為所動,只不過拍竣之後做了重新剪輯,以符合美國嚴厲的反兒童色情法(就是這項法律把「鐵皮鼓」一片告上法庭)。但緊接著又在國內院線遇到紅燈,雖然導演名頭很亮,且片子有強大的演員陣容和成功的海外票房,但依然沒有美國發行商願意摸這塊燙山芋,因為亂倫題材在美國社會可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於是此片只落得在有線電視網「秀時間」(Showtime)率先放映的厄運。不過還好,塞繆爾高德溫公司(注)高價買下了該片的影院放映權,並在98年9月25號開始了小規模的局部上映。在將近2年的漫長等待之後,美國觀眾終於可以一睹其廬山真面目。
從技術上講,兩部片子可謂今非昔比.新版的攝影(Howard Atherton)極為出色,用光和服裝都非常考究,配樂更請來馳騁多年的大師級人物Ennio Morricone,兩相呼應,狠狠的渲染了那股陰郁,絕望和晦暗的情緒。全片預算高達五千六百萬美元,足見林恩重塑經典的野心。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傑瑞米艾恩斯所扮演的漢伯特教授,其毀滅性的反英雄形象絕對勝過當年的James Mason.另,小說的磁帶版由艾恩斯本人親自朗讀,可惜國內影迷無緣聆聽其殺人聲線。
扮演洛麗塔的是從25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15歲少女Dominique Swain,當時的她還是一名中學生,之前沒有任何錶演經驗。其沐浴著陽光和灑水器濺出的水滴。趴在草坪上讀書的出場可謂情色經典。日後她還在吳宇森的《奪面雙雄》中扮演約翰屈弗塔的女兒——又一個「洛麗塔」形象。
Melanie Griffith和Frank Langella分別扮演海斯和Quilty。
綜上可見, 兩位導演對同一題材的處理截然相反。前者是諷刺的黑色幽默,後者是移情的黑色哥特。必須承認,後者比前者更加激動人心,對情緒的攪動有股欲罷不能的氣勢。也許是先入為主的影響(新版很早就出過vcd),我覺得97年的版本更加原汁原味,人物豐滿,各方面都很精緻。雖然詆毀大師庫布里克的版本有淪為亂臣賊子之嫌,但我仍然堅持認為,新版要更勝一籌。
註:塞繆爾高德溫(1882-1974),美籍波蘭電影製片商,他在1917年創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1925年跟路易斯·比·梅耶公司合並成立了邁拓-高德溫-梅耶公司(Metro-Goldwyn-Mayer),即米高梅。

1997年,《洛麗塔》的故事第二次拍成電影,洛麗塔變得更鮮艷更明亮,更讓人動心,然而意境卻也變得淺薄了,愛情空茫了,只剩情色慾望在蠢動著。

2005年,《洛麗塔》再度在銀幕上亮相,美國導演賈木許在坎城影展參賽片《愛情,不用尋找》中,安排了21歲的女明星AlexisDziena演出洛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