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湖上的木屋子釣魚,女主角開船來回接送客人的韓國電影
樓主你好
符合你描述的電影
是《漂流欲室》
有圖有真相求採納
B. 郭在容在韓國地位(郭在容孫藝珍)
韓國電影為什麼這樣紅
韓劇和韓國電影兩者並行不悖地存在著,絕對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前者受眾直指家庭和女性用戶,浪漫、輕松不乏溫馨催淚的元素,而後者卻畫風突轉,暴力情色也好、抨擊現實也好,韓國電影愈發展現出它在影壇中獨樹一幟的魅力。《辯護人》《釜山行》《熔爐》......無一不是用充滿現實主義的關懷征服了世界觀眾,而在這些電影背後,一定少不了導演——這群神奇的存在。
提起韓國演員,你可以如數家珍,而談起韓國電影史上的著名導演呢?是否腦中一盤散沙?沒關系,小編為你列出了一份韓國電影導演名單,你能想到的有關韓國電影導演的一切,都在這里了。
一代宗師
韓國電影教父——林權澤
「韓國電影教父」林權澤從影半個多世紀以來,共拍過一百多部電影,是韓國最高產的導演之一,不僅如此,他憑借《醉畫仙》,成為韓國電影史上第一位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導演,同時,他也是1998年韓國「光頭運動」的發起人和領袖者,可以說,林權澤是韓國電影人口中當之無愧的「國民導演」。
醉畫仙
從他的處女作《再見了豆滿江》開始,到他的得獎作品《種女》、《祝祭》、《開辟》等,他都以弘揚韓國歷史文化傳統為己任,致力於表現韓國正在流逝的民風民情,渴望通過多元的電影風格,還原韓國人的原形與韓國文化的本質。不得不說,正是因為林權澤握住了韓國文化時代的動脈,才成為韓國電影史上的一塊活化石,成為韓國後輩電影大師們爭相學習的楷模。
在線觀看《醉畫仙》
1850年代,在韓國青溪的一處乞丐聚居的地方里,兩個小朋友開始了他們的友誼──張承業和他的朋友KIMByung-moon。這時候,承業亦遇上了他的啟蒙老師KIMSeon-bi。Seon-bi雖然為人並不太有善,可是在藝術方面,特別是繪畫卻有不俗的成就。承業憑著自己的天份感動了Seon-bi,二人更開始了其後五年的師徒關系。五年後,承業憑著自己的天份和各方面的鼓勵,學習了不少名畫家前輩的風格。而年少的他亦開始學有所成,對他而言,他的學習之路可說是幸運的。可是,他卻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
小眾文藝的兩面旗幟
獨立電影第一人——洪尚秀
身為韓國第一代留學導演,洪尚秀最擅長將國外電影的實驗精神融入到本民族的電影之中,多年來,他不遵循傳統的敘事手法,堅持著在結構上面玩花樣,執拗的把鏡頭聚焦於人們內心潛伏的慾望和不安。1996年,他憑借《豬墜井的那天》榮獲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新人導演獎,從而進入大眾視野,後來,他又憑借散淡平和略帶詩意的《江原道之力》拿下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導演獎。洪尚秀並不滿足於此,他的兩部愛情片《女人是男人的未來》和《海邊的女人》分別讓他入圍了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和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提名,由此,洪尚秀漸漸走向國際影壇。
作家導演第一人——李滄東
不同於洪尚秀、許秦豪這些科班出身的小眾文藝導演,李滄東是寫小說出身的作家導演,他的小說,甚至被選進了韓國的大學教材。李滄東的作品「綠色三部曲」(《綠魚》、《綠洲》、《薄荷糖》)分別在韓國國內知名的三大電影頒獎典禮上拿到多個獎項,由此,他開始以這種淺顯平實的影像背後的人文關懷來體恤觀眾,得到認可。
李滄東和侯孝賢
李滄東最喜歡中國導演侯孝賢,他也自然承襲了侯導善於挖掘被生活隱藏的真實的珍貴品質,他也擅長挖掘小人物最感人的一面,認為電影的本質其實就是生活。而他近年的作品《詩》和《密陽》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嶄露頭角,完成了他個人對於自己的成功突破。
暴力美學的三大巔峰
復仇使者——朴贊郁
哲學專業出身的朴導似乎跟其他專業出身的導演格外不一樣,他尤其嗜好黑色詭異的畫面風格,大膽直露的情色場景和暴力場景。因為他享負盛名的「復仇三部曲」(《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他在韓國影壇上被叫做「最黑暗的傢伙」,也有人叫他「黑暗大師」。
復仇三部曲
在他的「復仇三部曲」、《蝙蝠》、《機器人之戀》、《共同警備區》以及今年大紅的《小姐》這些電影裡面,我們總能看到他最衷愛的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影子,以及暴力美學大師昆丁的影響。正如一些人評價的那樣,「朴贊郁的電影充滿了驚世駭俗的暴力場面和引人入勝的情節懸念,而在這些的背後卻隱藏著他對人性的無限可能性的探索」。也正是因為他這極具個人風格的才情,才使得他能夠在三大國際電影節上都包攬了獎項,成果韓國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一枚大將。
影像中的社會學家——奉俊昊
《殺人回憶》、《漢江怪物》、《母親》、《雪國列車》,單聽到這些大作的名字,你就會不由的對這位導演肅然起敬。沒錯,他就是專注於把社會議題電影化的電影大師——奉俊昊。
《殺人回憶》劇照
奉俊昊學習社會學專業出身,在他的作品中也滲透出他把人們放置社會之中來回歸人性探討的核心觀念。同時,他也執迷於懸疑暴力這些電影形式的摸索,新華網評論他為「奉俊昊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類型片導演,他的電影像是好萊塢體系中運作的反好萊塢影片,有著電影工業出品的特質和成熟度,有著類型片的敘事外殼。」奉俊昊的作品並不算多,但質量幾乎可謂部部頗高,他也因此斬獲了韓國國內和亞洲各大電影節的獎項。
重口味暴力美學大師——金基德
老實講,金基德的作品並不容易被大眾接受,准確地說,正是因為他對邊緣人群的人性近乎殘忍的刻畫,他在影壇上頗受爭議,而這些,並未阻止他成為一代暴力美學大師。無論是從他通常選取的限制級題材來講,唯美中透著寒氣的畫面來講,還是電影里大量深刻的隱喻來說,他都是一個劍走偏鋒的勇者,一個敢於挑戰大眾心理防線的解剖師。
《空房間》
從《漂流欲室》、《空房間》、《撒瑪利亞女孩》、到《聖殤》,到《弓》,他都執著於描寫邊緣人群的灰色人生,描寫女性的悲慘境遇,並由此直抵人性深處的暗礁。
在線觀看《漢江怪物》
商業類型的四足鼎立
純愛大師——郭在容
提起郭在容,你可能並不了解,但提起《我的野蠻女友》、《我的機器人女友》、《假如愛有天意》幾乎是韓國純愛片扛把子,包括近幾年郭在容與中國合作愈發密切,執導了電影《我的早更女友》《我的新野蠻女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你一定非常熟悉。
這位以浪漫愛情片見長的導演郭在容的作品影像干凈利落,畫面唯美清新,情節簡單卻不失感動,擅長抓住年輕觀眾的心理,不僅在相當大的范圍內掀起一場「電影韓流」,而且創造了全智賢、車太賢這些亞洲年輕偶像。
商業片領袖——姜帝圭
自從1999年姜帝圭的《生死諜變》上映後,韓國電影開始進入了一個歷史新紀元,電影的票房達到票房達360億韓元,韓國電影也由此走入了海外市場。後來,他的以南北韓為題材的戰爭片《太極旗飄揚》也以從好萊塢類型片中汲取了充沛的養分的商業電影身份廣為人知。
類型片風格導演——羅泓軫
羅泓軫的作品並不多,主要就《哭聲》、《黃海》、《追擊者》三部,但他作為極度商業化的韓國影壇里的一股清流,以出色的敘事能力掌控能力奠定了自己的類型片導演地位。
最賣座的喜劇導演——姜炯哲
不同前面提到的朴贊郁、奉俊昊那些竭力挖掘人性深處陰暗面的導演,最賣座的喜劇導演姜炯哲總能以自己細膩動人的風格將溫暖通過大銀幕送進觀眾的心裡。他的《陽光姐妹淘》、《非常主播》就是以這種輕松詼諧的風格,觀眾喜聞樂見的喜劇形式拿到了超高票房。
[img]《假如愛有天意》能算的上是一部怎樣級別的電影?
電影採用雙線敘事結構,運用大量的閃回將兩代人的故事進行聯結和對照,最終交集匯合。回憶的那部分情節色調偏暖黃,能看出明顯的年代感。最終,上一輩的遺憾演變成下一輩的成全。變焦鏡頭的大量使用,導演喜歡將男女主同時置於一個畫框中,然後調整鏡頭焦距從一個人的臉上過渡到另一個人臉上。觀眾雖然每次都只能清晰地看到其中一個人的表情,卻很容易捕捉到另一個人的身體動作,從而暗示兩人相互間的情愫和接下來的人物發展走向。還有!非常確定了!愛情片中如果沒有圍繞男女主360度搖鏡頭的橋段,通通都屬於不及格!孫藝珍顏值不用說,值得稱贊的是她可圈可點的演技,像這種一人分飾多角搞不好就容易演成同一個人,但她極為出色地完成了兩個角色的切換,既表現出了母親珠喜對俊河悲傷卻又深沉的愛,又演繹出了女兒羞澀、靈動的少女內心。更何況能把死亡芭比粉穿的這么好看的又有幾人?羅伯特·麥基在《故事》說:故事是心靈的材質,擁有什麼樣的心靈,你就會喜歡什麼樣的故事。我想這也許就是電影能打動無數人的原因吧,畢竟,每個人都希望擁有愛,也擁有將來。
請介紹一下韓國電影導演郭在容?
韓國電影的「秘密」--韓國九大導演訪談之郭在容
2004年04月13日17:05 南方都市報
郭在容:沒有想像力才會去拍續集
郭在容,僅憑一部《我的野蠻女友》便揚名亞洲,該片創下了香港最賣座韓片的紀錄,同時倡導的「野蠻女性」風潮帶動了全亞洲的新女權主義。美國電影公司日前買下了《我的野蠻女友》版權,准備進行重拍,這也是韓國歷史上第一次被美國買斷版權。雖然他是一個比較低調的導演,但他拍攝的影片是被中國引進最多的。
全國偶像歌手大賽! 慶祝三星YEPP新品上市
首屆網路通俗歌手大賽 金犢獎大陸初審揭曉
主要作品:
1993年《雨天的水彩畫》
2001年《我的野蠻女友》
2003年《愛有天意》
不是「商業電影」,是「大眾電影」
記:你在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就是《我的野蠻女友》,打破了香港最賣座韓片的紀錄,我們想知道你當時製作這部電影的構思。
郭:在《我的野蠻女友》之前,我正在製作《以英雄的名義》,影片出了點問題,停頓了一段時間,有人就給了我一個劇本,就是《我的野蠻女友》。剛開始把它弄成劇本的時候很不容易,因為給我的劇本是一個個小故事,後來拜託了很多人,劇本被重新整理出來後覺得比較滿意,然後就是開始選演員。用了1年多的時間來確定主角,當時是非常慎重的。
記:那有沒有想到會帶動全亞洲的女權主義熱潮?
郭:當時想到過它會受歡迎,但沒想到這么賣座。特別沒有想到在中國也能熱賣。以前有很多導演用這種方式來提高女性的地位,想通過電影來展示女性地位有所提高,我也正好有了這個想法,以前傳統韓國電影里的女性總是悲劇性的,地位也比較低。
記:作為商業電影導演,你是如何看待韓國商業電影的?
郭:不能說是商業電影,而應該叫「大眾電影」。
記:大眾電影和商業電影有什麼不同嗎?
郭:說起商業的話好像就更傾向於「金錢」。
記:但你的影片不是很賣座很賺錢嗎?
郭:我更注重的是觀眾喜歡我的電影,欣賞我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影片的吸引力,欣賞是最重要的。
記:那韓國的大眾電影哪些吸引人的元素?
郭:像《我的野蠻女友》,特別是影片中的浪漫題材,很多題材對於商業電影來說,什麼樣的電影都可以用商業的手法和藝術的手法來製作,我就是尋找以前自己的浪漫記憶來感動觀眾。
「野蠻女友」有拍續集的必要嗎?
記:照好萊塢的經驗,一部這么賣座的電影肯定會馬上推出續集的,你為什麼沒有推出續集呢?
郭:我壓根沒有想到拍《我的野蠻女友》的續集,用這種反復的手法來拍攝我不喜歡,很多人希望看到續集,但我跟作家、製片公司有些原因覺得不能拍攝續集。
記:那是什麼原因?是劇本原因,還是覺得續集會破壞原片的質量?
郭:電影人和作者都想拍第二部,而電影人和作者又都想自己拍第二部,中間出現了矛盾。但我本人沒有想過要拍續集,我覺得不能用反復的形式給觀眾看,有那麼多想法都還沒有拍完,又何必總纏著那一部呢?所以《我的野蠻女友》永遠不會有續集出現。
記:韓國電影很少有續集出現,除了《我的老婆是大佬》推出了續集,其他賣座電影基本上都沒有續集。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郭:很多韓國導演不希望反復做一件事情,而《我的野蠻女友》故事已經很完美了,沒有必要去補充。其實現在比較趨向像好萊塢學習,也有些電影比如《將軍的兒子》也有系列片。因為當時沒有想到作品會賣座,所以沒有留下拍攝續集的伏筆,現在回過頭來看就更沒有必要去拍攝續集了。我也拍過續集,我的處女作《雨天的水彩畫》就拍過續集,但由於製作資金不足也失敗了。這是一部比較悲情的電影。跟《秋天的旅行》差不多,有點像實驗作品。當時是1990年,90年代的導演有什麼樣的想法是不能展示出來的,會受到很多限制。當時香港電影很受歡迎,當時的裝備也不是很完整,費用也比較少,助理導演和工作人員的水平比較有限。是很困難的時期。
記:你實驗的收獲是什麼?
郭:我第一部電影是自己投入資金拍攝的。第二部是跟電影公司合作拍攝的,當時的費用也是比較高的,所以因為資金方面的影響,在拍攝上都不是很成功。當時的製作費用和各個方面都像是開始階段,當時導演想好萊塢一樣用高額資金去製作電影,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秋天的旅行》和《雨天的水彩畫續集》都是這樣失敗的,資金,資金是非常重要的。
記:你參加過光頭運動嗎?
郭:我參加過,但是沒有剃頭,當時很多導演是剃了頭的,幾乎所有導演都參加過這個運動,但只是一部分人剃過頭。
記:當時有沒有想到遊行時能達到什麼目的?
郭:Screen quota是一定要存在下去的,它可以影響到韓國電影存在與否。現在可以說賣座的電影有10部左右,但如果沒有這個制度的保護連10部也沒有了。
記:Screen quota是一層保護膜,如果沒有這個保護膜,是否韓國電影就不堪一擊了呢?
郭:自由竟爭的方式沒有問題,美國想要獨占市場就是不正常的問題了。《黑客帝國》是比較賣座的,沒有保護膜的話他們就想霸佔電影市場,所以保護膜十分重要。對政府來說經營美國電影的收入是比較高的,所以政府的一些部門也想多引進好萊塢的電影,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樣的方式Screen quota的百分比小的話他們的收入也會增加。
美國不也來抄我的了嗎?
記:韓國很多導演比較明星化,但你好像一直心甘情願待在影片背後。這是我們的誤解還是你刻意追求的結果?
郭:這個我到沒有想過,可能因為我的拍攝有段時間停頓了下來。韓國很多電影不是以商業出名,而是以藝術出名,導演以獎項為目的,要拿到獎項,自己的表現肯定會多一些,通過電影節推薦自己的機會很多。而我的影片比較大眾化,所以跟電影節的口味有些不同,其實影片本身就是自己的名字。
記:就因為你的作品不適合到電影節參賽?
郭:電影節也不是絕對的,像我的影片也就參加過很多電影節,包括香港、戛納、日本的電影節。
記:這間SisHQ是你自己的公司嗎?
郭:這是電影公司的辦公室而已,我沒有自己的公司,在韓國只有姜帝奎這樣的導演才有自己的公司,以前《雨天的水彩畫》時我有過自己的公司,但現在沒有了。我只是在給電影公司打工而已。我當時的公司叫「雞蛋公司」,有5年拍攝3部電影的合同。
記:能被中國引進,並在電影院里正式上映的韓國電影不多,但你的影片像《我的野蠻女友》、《愛有天意》卻都能上映,可以說是在中國上片率最高的導演。
郭:可能是我的電影比較輕松簡單,所以比較容易接受。我的這部新片《介紹我的女友給你》也打算在中國上映,還是全智賢的女主角。
記:可以說全智賢是你一手捧紅的,現在似乎是你的專職演員了。
郭:我們沒有這樣的合約約定,只是雙方合作起來很輕松,全智賢對我比較了解,也非常信任我和喜歡我的作品。
記:你在中國上映的時候有沒有受到什麼限制?
郭:沒有受到什麼限制,因為我的電影在情緒方面比較適合中國口味。像我正在拍攝的這部《介紹我的女友給你》,是講全智賢當警察的故事,跟《我的野蠻女友》差不多,全智賢扮演的角色心理充滿熱情,有點亂闖的意味,經常把男朋友陷入到困境當中。《愛有天意》連續在香港和內地上映了很久,中國有很多市場放映我的作品,相比其他韓國電影來說,我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佔有率是比較高的。
記:你對中國電影了解得多嗎?
郭:我一直是比較喜歡香港電影的,從小學的時候開始就看這些影片長大,就想當個導演,2000年以後中國電影開始走向衰退,本來潛在的能量太多地消磨掉了。
記:中國每年引進影片只有10-20部,但依舊會出現「潛在的能量太多地消磨掉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郭:當時很多好的武打片都是很受歡迎的,但2000年開始走下坡路,很多題材比較強的類型片都減少了。韓國作品很多不是情緒方面的,韓國電影要多找一些情緒方面的東西。中國電影如果多出現一些像《英雄本色》這樣情緒化的電影會不會好一些呢?
記:怎麼解釋這個「情緒」?
郭:相比較一些悲劇而言,《我的野蠻女友》就比較情緒化。像庄奴的電影我就很喜歡,喜歡的原因就是電影很悲壯,給人印象很深。像這樣的影片現在的香港基本上沒有了,韓國電影如果也只是注意視覺而不是情緒上的東西,也會走下坡路的。韓國電影也出現過很多資金拍攝上的很多,他們注意視覺,這是一個一直存在的問題,韓國不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一味抄襲好萊塢的大製作,肯定會走向失敗的。
記:你也很忌諱好萊塢?
郭:我當然也希望得到世界市場的認可。這個《我的野蠻女友》已經被美國的夢工廠買過去,進行重拍,是買斷的性質。這也是韓國電影第一次被美國買斷版權進行重拍。美國欣賞韓國電影也是我們的勝利,為什麼不讓他們來抄我們的?
記:你參與美國的重拍工作嗎?
郭:美國方面對劇本進行了兩次改動,也來找過我問我的意見。目前聽說還在籌備過程中,雖然買斷之後我不會過問他們的重拍,但我還是很驕傲的。
記:夢工廠付給你多少錢?
郭:75萬美元,加上未來票房的4%。
記者手記:
郭在容是我們在采訪之前最陌生的一個導演,大多數人知道他的「野蠻女友」但很少有人知道
他,這跟大部分韓國明星導演很不同。他是一個靦腆並清醒的人,沒有人可以想到他畢業於慶熙大學物理系,是個跟電影毫無關系的專業。對於screen quota他的興趣不高,說不到幾句便提議我們轉換一個話題,screen quota是用來保護韓國電影的,而他的電影也許已經強大到不需要誰來保護了,畢竟他是第一個被好萊塢「買」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