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藝術家》是一部什麼影片
《藝術家》是一部:
充滿詩意而動人的純音樂劇,盡管沒有台詞,但它卻在無聲中講述了一個永恆的浪漫故事。默片就是無聲電影。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影片。這一天通常被認為是現代電影的誕生日,此時的電影還是無聲的。
其實,錄音技術在當時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不過電影依然啞了很久。早年的電影觀眾們最多在無聲電影現場,聽聽樂隊演奏的、供烘托氣氛用的背景音樂。
相關如下
有聲電影遲遲不能出現,是因為做不到「音畫同步」。同時用留聲機、電影機播放聲音和畫面,只是折中的做法,效率低且無法適應工業量產。人們需要這樣一件電影設備,它可以同時記錄下聲音、畫面,並存儲在同一載體上。
一位牛人在關鍵時刻出手了,1910年8月27日愛迪生宣布發明了有聲電影。此後,經過大約10多年的改進,有聲電影逐漸進入了電影工業。盡管無聲電影大師們對此很抵觸,但終究擋不住市場的需求。20世紀30年代後期,默片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電影《藝術家》以(幾乎)全程無聲的形式講述了在默片衰敗之際,一位默片明星經歷的種種風波。不 管怎樣,作為電影觀眾來說,這些創造電影藝術的前輩都值得致敬。《藝術家》就是這樣帶給我們歷史的重溫,導游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用最大膽的手法,重現 了黑白默片時代的輝煌。
② 急求電影(藝術家)的影評
很久沒有看黑白電影了,更不用說黑白默片,在這個充斥著3D,IMAX的時代里,這樣的電影看上去顯得這么的另類但卻古典。
沒有聲音的詮釋,人物情感的表達完全來之於肢體和表情,特寫,特寫,人物的面部特寫,肢體的全景,配樂的渲染,似乎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也不會太難去理解這個故事。
當感官少了對語言的識別之後,能夠傳達更多信息的肢體語言讓我們開始著迷。
這是一部典型致敬式的電影,黃金的默片年代,可以看見電影院外的人群和電影院內幾乎坐滿的觀眾。
看電影時候就是這種歡樂的時光,故事多少有些峰迴路轉,無聲和有聲的糾結,驕傲和自尊的考驗,讓 杜雅爾丹富有魅力的演技,對於經典的回顧。這也許就是在造夢,一個黑白色的藝術家的夢。
而我們現在的人與這樣的時代已經很遙遠,但對於藝術的夢,電影的夢卻不會停息。
愛上《藝術家》,純屬一場無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在去影院前對這部電影充滿了不屑和懷疑,黑白片?默片?在3D/IMAX視效都無法再滿足觀眾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將如何圈住影迷們的錢包和心呢?
然而恰好是懷著這樣的心態,我在大銀幕前看它看到流淚歡笑,大聲鼓掌。
《藝術家》是一部純粹的銀幕電影,並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里看到銀幕上的這段光影,才能細品它的每一分美麗,才能在懷著一份懷疑和忐忑的心情去觀影之後,深深地被這樣純粹的一個故事打動。它就像一位久違了的摯友,穿過時間帶來問候,輕易擊中我的心房。
這是一部聰明的電影,它拿起了「黑白」「默片」的噱頭,卻也拿起了票房失利的風險。在法國本土,正是因為電影宣傳的失利,加上「黑白」「默片」字樣給人留下的復古印象,票房未達預期,片方只好決定憑借奧斯卡提名的風頭,在奧斯卡頒獎後再入影院重映,試圖收回一些散落的票房。而在其他國家,它也很難叩響影院的大門,譬如筆者所在的荷蘭,藝術院線的上映也不過寥寥數周,普通院線也僅因為奧斯卡該片的提名,才遲遲跟上了上映的腳步。而在美國,《藝術家》摘得金球獎,雖是目前奧斯卡的第一大熱門,但目前美國人似乎尚未買法國人的賬,影片在近七百家影院擴大展映,票房卻低得讓人匪夷所思,根據北美票房統計機構分析,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還是因為它是一部默片。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苛責電影玩弄噱頭的評論人,是否也看到這部電影為此付出的代價呢?現今電影業的利益驅動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導演還有再興默片的魄力?能保證黑白默片會討喜觀眾呢?而實際上,若不是這位法國商業電影奇材曾經在2006年的時候憑借著雜糅拼貼諷刺復古版007的《OSS117:開羅諜影》創造了當年的票房奇跡,他或許也沒這樣的膽量再把時間推前數十年,叫板黑白默片。
而即便是這樣,電影又恰好落入了人們詬病的另外一個議題:如果電影要還原默片,卻為何沒了默片的神韻?
我想是觀者的心態不同吧,《藝術家》的立足點很討巧,可正是因為太討巧,觀者的解讀也會不盡相同。許多人把《藝術家》看做一場默片的復興,認為《藝術家》是要對默片進行一次禮贊,並還原曾經的默片時代的遺風。然而事實上,《藝術家》的初衷其實並不盡然如此。人們過分解讀了《藝術家》作為電影所應承載的藝術價值,卻忽視了電影的娛樂價值。《藝術家》從一開始就並未打算百分之百地還原默片時代的元素,更多地,卻是通過暗喻和明喻,對曾經的默片和有聲片的交接時代,輕松地回顧和揶揄。從開場便設定的「說話」一詞的雙關運用,到後來有聲電影的介入和興盛,甚至是電影中那滑稽的「砰」的一聲,電影都可謂無時不刻在輕松伶俐地提醒著觀眾:默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默片的藝術的價值卻永遠存在著,正如電影中喬治•瓦倫丁這位大藝術家一樣,歷經時間洗禮才華依然不減。靈巧的構思和智慧的「對白」,《藝術家》也用本身烙上的「黑白默片」字樣,和電影中的劇情如出一轍地證明:藝術並不存在過時一說,這恐怕才是《藝術家》內里的本真。
若是研究《藝術家》是否百分之百還原了默片時代,去死摳技術的瑕疵,爭議女主的眉目,慨嘆復制的粗劣,觀者恐怕真正落入了電影里那位大藝術家的境地:過分執著於那個年代,執著於「默片」二字的分量,卻忽視了電影作為藝術載體的發展歷程,二十一世紀的電影技術和當年的默片技術豈可同日而語,電影也不過是藝術的載體,從曾經的黑白映畫,到現在的真人捕捉,電影仍舊是電影,仍舊是我們在銀幕前放下憂愁,隨之神往的時光機。
與其說《藝術家》是對默片藝術的謳歌禮贊,不如說它是一場我們和默片的邂逅和重逢,它說的是愛情,是喬治為佩皮點上的一顆痣,是佩皮在車里看到孤獨的喬治流下的一滴淚,是喬治在大火中死死抱著不鬆手的,那麼一段美麗的邂逅光影
http://wenku..com/view/054b583d376baf1ffc4fad88.html
③ 奧斯卡最佳影片推薦
奧斯卡最佳影片推薦:
1、《藝術家》
主演:讓·杜雅爾丹、貝熱尼絲·貝喬、約翰·古德曼
本片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原創劇本獎。這是一部沒有炫技,沒有主演,故事才是真正主角的電影。
聚焦天主教丑聞,原報道曾獲普利策獎,電影也如厚重的紀實文學,抽絲剝繭,絲絲入扣。事件的真實性震撼人心。對系統的拷問,對記者工作的刻畫,對事件進展本身的關注而不是沉溺於廉價的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