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韓電影 » 韓國電影知乎
擴展閱讀
我要看電影軍人使命 2024-10-19 04:21:37
女人本色最新好看的電影 2024-10-19 04:07:59
外國人現場看成龍電影 2024-10-19 04:06:33

韓國電影知乎

發布時間: 2021-05-25 19:26:15

⑴ 為什麼近年韓國電影大獲成功,而中國越來越爛 知乎

中國電影限制不能拍的問題太多,韓國的相對比較大膽,拍的提材也多

⑵ 如何評價電影八佰 知乎

800這部電影主要是講的是這個,在民國時期打仗的時候,這個電影還是比較好看的,我看過。

⑶ 如何看待 最新韓國電影Taxi driver被知乎刪除

有一個歐美的同名電影排名靠前,而且這部電影題材太敏感了,應該屬於禁片。

⑷ 韓國電影怎麼變得這么厲害

10年之前的韓國電影的突然爆發,目前韓國人拍動作片已經是輕車熟路,完全不遜於香港和好萊塢,並且擁有自身的鮮明風格:干凈利落(已經拋棄了港式功夫片一些不實用的武功套路,更像是搏擊,但也不似《導火線》、《殺破狼》那麼眼花繚亂,更多的是一種殘忍感)
他們的電影工業強處是創作,短板是市場,但是我們也看到,他們在利用好萊塢模式打開市場。當我們還在爭論《小時代》和《後悔無期》哪個更好時,韓國電影已經在過去兩三年裡突然爆發,甚至拍出好萊塢級別的大片,恐怕是值得中國電影人以及我們普通觀眾深思的。一部分電影觀眾比如我,經常抱怨國產片的品質太差,向那些拍出爛片的導演作鄙視狀。但反過來想想,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會有什麼樣的劇本和電影。市場是雙向調節的,如果中國電影觀眾足夠成熟的話,自然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爛片了。
轉自知乎。

⑸ 韓國電影《羅密歐點》是真實事件改編嗎

韓國三大未結案件都後續改編成電影:
殺人回憶
那傢伙的聲音
孩子們
還有一些犯罪題材的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來改編:
辯護人
熔爐
追擊者

⑹ 如何評價劉亞仁主演的韓國電影《活著》

1、故事性:
點開電影,寡人首先看的就是時長,結果一陣涼風撲面……這部號稱韓國最勁爆的喪屍電影,超越《釜山行》的存在,其實只有90分鍾左右……要知道《釜山行》可是有118分鍾……雖然時長不代表質量,但當下電影時間普遍在120分鍾左右,時間太短,很可能就是故事性不強造成的,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全片看完後,這部《活著》的故事還是比較新穎了,找到了一個獨特的微觀視角,去表現喪屍末世的環境,與大開大合的《釜山行》完全不是一種路數,的確給人帶來了一些期待。故事主要圍繞一個宅男主播開展,場景基本是房間,還有一些小區的鏡頭,前半段都比較充實,也有一些社會問題的隱喻,表現手法也算細膩,凸顯出韓國電影的優點,男女主表現可圈可點。但無奈爛尾,最後15分鍾,故事草草結束,明明開了一個好頭,讓人期待後面的大起伏,結果就兩三個人擺擺龍門陣,然後就GG了……真的懷疑,劇組後期是不是經費不足……
2、視覺效果:
雖然是微觀敘事,但化裝、服裝、道具等還是很用心的,喪屍的細節變化,演員肢體配合,都很到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創新了運動鏡頭的用法,有幾處採用被害者的第一視角,展現了在被喪屍圍困,拖行,撕咬時的主視角,非常有代入感,這種鏡頭以前只用在戰爭影片里,這次棒子們用到了喪屍片中,值得給一個大贊!
3、緊張氛圍/恐怖指數:
作為一部喪屍片,《活著》還真沒給寡人帶來什麼緊張感……客觀來說,現在喪屍題材泛濫,恐怖片低迷,大多喪屍片都排成了動作片,能下飯就行了,要什麼自行車。
4、表演實力:
《活著》是一部微觀視角的喪屍電影,所以全片一共就出現了5,6個活人,包括男女主……但演員的賣力演出還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男女主的表演,層次較為分明,張力也很不錯……這方面,可能也得益於電影的微觀敘事,才讓演員有了細膩表演的機會,如果是傳統的喪屍電影,男女主基本上就是一路跑一路殺,臉上血肉模糊,不是在吊威亞就是在路上飆車x,還怎麼細膩的起來……不過再次吐槽一下,結局的三人龍門陣是什麼鬼,導演不能安排點更下飯的嗎……
5、綜合評定:
寡人認為,如果《釜山行》打85分,那麼這部《活著》可以打70分。而且這70分不能算最後的15分鍾,因為確實爛尾……寡人覺得,如果好好敘事,《活著》的故事最多講到了一半,後面還有很多發揮空間,如果能夠延續前1個小時的優點,後面再講1個小時故事,講好故事的起伏,那麼這部電影可以打到85分甚至更高。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近期也沒什麼電影可看,喜歡喪屍小可愛的觀眾,《活著》還是值得一觀的,但一定要結尾前把飯吃完,不然容易厭食。

⑺ 如果靠本能,又有多少人是「善良」的呢(釜山行)影評

幹了這碗參雞湯
文/夢里詩書

雖就劇情來說,《釜山行》只是沿用了一個好萊塢行屍題材的模板,但不可否認無論是從情節的緊湊,還是特效的真實上來看,其已然擁有了與好萊塢能一概而論的功底,而韓國電影所善的煽情,更在這部電影中有著行雲流水般的巧融。

其實如果看過《僵屍世界大戰》,不難發現二者在塑造行屍上的相似之處,但為什麼《釜山行》作為一部同類型電影,在製作成本遠不及前者的境況下,卻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在於《僵屍世界大戰》只是用特效的堆砌單一的塑造了一個好萊塢英雄,而後者導演延尚昊卻嫻熟的運用好萊塢的敘事手法營造張力,又以其獨具匠心的情感締結動人於心,可以說從《釜山行》來看,今日的韓國電影不僅學到了好萊塢電影的精髓,更有著自己能拿得出手的內核。

這部電影能堪為一部佳作真正的成因,絕不是他山之石的借鑒,而更在於電影自身對人性洞悉的內核,個人覺得《釜山行》里源於人性的可怕,遠比行屍帶來的驚悚更為恐怖,極為出色的角色塑造,使電影固然在人物上有著主次之分,但卻可謂是一場真正的群戲,無論是自私的高層,還是鏡頭為數不多的老阿姨,每一個形象都被得以細致入微的精雕細琢,於此善與惡形成的反差,方才使電影之惡能令人咬牙切齒,善亦能璀璨奪目,而隨著電影結局處男主的逝去,電影的意義也以遠超過似曾相似的好萊塢美式英雄范疇。

從情感上來說,《釜山行》是極為充沛的,它不僅有著以父女親情所構築的主線脈絡,還有著青澀的學生之戀,成年夫妻的美好之愛,姐妹間的難舍深情,甚至連電影的「壞人」,那個極度自私的高層,在最終也為他安排了一條渴望歸家能見到母親的情感線索,正是這些恰到好處的煽情,形成了電影雖並沒有《行屍走肉》的篇幅,卻有以與其可以並肩的人性思索,雖沒有高昂的製作經費,卻做到了就個人來看沒有任何一部相同題材能做到的感人至深,個人之見這足以掩蓋電影很多邏輯上的微瑕,畢竟相較於縝密的構思,其已用貫穿始終的情感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釜山行》就仿若一碗參雞湯,行屍題材猶如一顆進補的高麗參,升華著已然略顯疲軟的韓國情感雞湯,那醇厚悠長的濃情,確給人了以對韓國電影又一次全新的認知。

⑻ 韓國限制級電影為什麼能上映知乎

限制級的電影本來就能上映
只要在有電影分級的國家
當然要進影院的話要看證件的

⑼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作者:胡楊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3537/answer/191525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韓國於1998年建立電影分級制度。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另外,對於網上的色情資訊,年齡限制提高至19歲或以下不能觀覽。這種分類只出現於不能在戲院上映,而只能以錄像帶或影碟發行的電影。——維基網路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觀眾是看不到韓國電影的,在今日,或許觀眾和電影研究者對近十年來的韓國電影相當熟悉,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產生隔膜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我們需要《韓國電影史》這樣一本書的原因。它的功能簡單明確,以編年史的線路來梳理韓國電影,向韓國以外的讀者介紹韓國電影(書的幕後推手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你大致可以看出此書的官方色彩)。但這本書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實際編撰者有三十餘位,從而在編年體的框架內有自由跳躍的寫作方式,這種方式或許使書的結構存在某種混亂,卻也能讓韓國電影史有了前後響應的連貫性。
如果我們全面審視這本電影史,會發現一個名曰「審查」的幽靈一直居住其間,是這本書的許多撰寫者都很難規避的一個問題。這個「幽靈」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色彩,一直影隨身動,緊跟韓國的政治時局變化。電影初傳入朝鮮半島時,朝鮮王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審查的概念,最多派個警察去看場子,因為「眾多觀眾聚集在黑暗場所,難免會發生點小摩擦」。隨著日本對朝鮮的殖民入侵,電影審查制度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種審查很明顯是為了限制民主主義言論的表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更是在韓國強化了電影審查,在1940年制定了「韓國映畫令」,把「褻瀆皇室尊嚴和損害帝國威信」作為法令的基礎。此時對於拍攝電影的限制完全是一種政治上的需要,是對確立日本「宗主國」地位的意識的強調,如果我們把目光從朝鮮拉回到日本,就會看出兩處審查政策的不同,黑澤明在他的《蛤蟆的油》里曾經說過:「我認為,那時內務省的檢查官們一個個全是神經不健全者。他們都是迫害妄想狂,都有虐待狂、受虐狂和色情狂的性格特徵……他們把外國電影里的接吻鏡頭全部剪掉,凡是女人光著腳或露膝的畫面,也一律剪掉。」他所要爭取的自由表達顯然與韓國的電影創作者們是有區別的。到1948年韓國政府成立,審查依舊陰魂不錯,軍人掌握政權時期,審查只是換了個基調而已,「不許攻擊政府」肯定是必需的,反共意識形態更是審查者的普遍共識。軍政府搞出了事前審查制度,並且為此不惜在1962年修改了憲法,以保證這種審查制度不違憲。
當然,如同任何一種醜陋的制度一樣,苛刻的、自利性質的政府審查行為不會永遠存在。從1984年開始,韓國政府開始廢除事前審查制度,政治鉗制大為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然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審查的松綁帶來的是一股色情影片的熱潮。這或許也是重視保護青少年的中國廣電部門遲遲不願意推行電影分級制度的一個原因。而韓國的電影分級制度在1996年開始推行,這一回憲法沒有扮演絆腳石的角色,憲法裁判所多次認為電影振興委員會推行的分級制度所含有的對電影的分級審查是違反憲法的,甚至認為給電影分級的機構都是「屬於憲法禁止的審查機關」。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審查與人類的自由表達權利一直是相生相伴的,分級制度並非審查的完全終結,之所以在分級制度確立後,韓國電影的題材呈現多元化的格局,過去不能碰的敏感問題也出現了重大突破,完全在於創作人員的自由表達權得到了放大。過去的審查制度(無論是日佔時期還是軍政府統治時期)充滿黑箱操作,並且還有惡法保護,它不僅讓一部電影無法上映,成為了禁片,而且事前審查制讓許多電影創作早早就胎死腹中,連拍攝都不可能。分級制度同樣也保證了觀眾的選擇權利,一個文明社會的成年公民有權利選擇他想觀看的任何電影,對青少年的保護並不意味著對成年人意志的限制與踐踏。當然,任何「好」的制度不可能一日促成。韓國電影審查制度不僅依附於電影工業本身,更多的是韓國政局的縮影,當軍人政府下台之日,電影的蓬勃發展已經勢不可擋。第一部給韓國電影帶來國際聲譽的《生死諜變》,直接觸及了韓國與朝鮮之間的間諜戰,這種題材的開發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電影不僅在韓國本土取得了票房成功,而且還打開了韓片在日本與香港的市場,成為了韓國電影興起的標志。不僅南北問題不再成為禁區(《義兄弟》也受惠於此),而且韓國電影創作者也有了可以反思自己國家的歷史問題的可能,無論這種嘗試是否成功。李滄東和奉俊昊都在自己的電影中對光州事件做了微妙的表達,而金志勛導演的《華麗的假期》更是直接展示了光州事件中政府軍隊對民眾的鎮壓。審查的松綁讓電影的類型創作有了巨大的空間,韓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恐怖片生產的大國,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金知雲的《薔花紅蓮》甚至讓好萊塢買去了改編權。林常樹導演的《那時候那些人》將朴正熙總統被刺事件加以戲劇化,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漢城地方法院要求電影刪除開頭和結尾的片斷,引起了電影公司的不滿,做出了在判決之前提前公映的舉動,這次對電影的干涉與審查沒有多大關系(否則影片決無上映的可能),而是影片涉及的事主親屬告到了法院。像這樣的爭議反而是一種進步,所有問題可以公開討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黑箱操作,無聲無息。
韓國電影在21世紀的飛躍,從苛刻審查轉向分級制度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我們看完《韓國電影史》,就會明白書的編者序中的那句話的分量,當人們探究韓國電影何以成功時,作者的回答是———「舊制度和審查,首先必須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