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影視作品情節富有生活氣息,人物真實誠摯,人物心理和對話細膩誠摯真實,往往選取一些人們尤其是青年人比較關心的題材,如各種各樣的愛情題材(如我的野蠻女友、愛有天意、觸不到的戀人等)具體而言,其長處和特點是很能吸引觀眾並富有價值的 日本電影的主題比較沉重,多恐怖片,對社會不滿的片子,因為日本還是皇權(天皇)制國家
② 什麼是電影的影像風格
首先要給電影的類型做分類,不同類型電影的表現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其次還應談到電影中所涉及的一些元素。比如:暗殺、復仇、諜戰等元素。
接著還有一些鏡頭的運用和剪輯手法。
應該還會談到電影所表現出來的意識形態。
要抓住「風格」這個關鍵詞。分析風格是如何被表現出來的。
照抄的
③ 結合你對日本電影的認識,分析一下影像風格與美學特徵
就是對於日本的電影我都認識,一般日本她們的電影拍的就比較真實。黑暗並且是反應了現實的黑暗一面,但是也有真善美的時候,一般他們的動漫是這樣的,反正我覺得拍攝角度來講是充滿了優美感。
④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
紀實風格
紀實風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棄假定性,少用人為強化的沖突和情節,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紀實」。電影藝術家多用這種風格來處理重大歷史題材和人物傳記,使史詩題材富於紀實性,讓觀眾信服。這種風格的影片,常常採取在扮演鏡頭中穿插紀錄片鏡頭,並以彩色和黑白相區別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鏡頭「老化」,以引起「歷史回憶」的方法拍攝。重要鏡頭常在歷史現場拍實景,對歷史人物避免神化與醜化,甚至用特型演員扮演近現代歷史人物。非歷史題材的紀實風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態,並按照這種形態去構建作品,使作品的敘述方式盡量顯示生活的本來痕跡,結構一般多層而分散。情節方面力求非戲劇化,對人物和矛盾的復雜關系,不做人為的雕飾,彷彿沒有經過藝術的鋪排,如同生活一樣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戲劇性」,重視生活細節的真實描寫。技術上採取拼帖法、長鏡頭、無技巧剪編等等。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作品《羅馬十一時》《偷自行車的人》和我國的《見習律師》《開國大典》等都是這類風格的影片。
溶合風格
溶合風格即把幾種不同的風格溶合為一種風格。在傳統的戲劇分類中,正劇、喜劇、悲劇的風格樣式歷來是涇渭分明的,而實際生活卻是復雜多樣的。藝術家為了反映真實生活,有的在嚴肅的正劇中滲入喜劇的幽默和諷刺;有的又在喜劇中滲入悲劇的痛苦與哀傷;還有的甚至把悲劇、喜劇、鬧劇、打鬥等雜糅在一起,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卓別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嚴肅作品。
共現風格
過去電影拍攝風格分「戲劇式電影」如《於無聲處》《陳毅市長》《茶館》等,「詩的電影」如美國片《黑馬》、法國片《紅汽球》等,「散文電影」如《苦惱人的笑》《巴山夜雨》《鄉情》等,「史詩性電影」如《列寧在一九一八》《從奴隸到將軍》《南昌起義》等,以及繪畫式電影、小說式電影等。共現風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蘇聯電影文學的一種新風格。提出這種風格的電影理論家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本身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著變化。電影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已經從初級的綜合走向高級綜合,因此應在綜合各種風格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共現風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生活。這種風格的特點是採用多線索、多層次、多角度的結構,藝術概括復雜、廣闊,形象的發展也是多側面的,容量比過去擴大了。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有《戀人曲》《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等。
繪畫風格
繪畫風格是本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電影風格,強調挖掘鏡頭內的豐富表現力,注重鏡頭結構、場面調度、影調、照明、色彩變化,以及各種新的攝影方法,而且愛用長鏡頭。這種風格講究純觀賞性、造型的圖解性,力求以純畫面的、風格化的靜態形象來表達影片的內容,並以此與戲劇化的電影相對立。瑞典影片《夢幻世界》、捷克影片《非凡的埃瑪》、前蘇聯影片《畫家蘇里柯夫》等都是具有繪畫風格的影片。
電視風格
主要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要求極高的逼真性,甚至採取「隱藏攝影法」;多用采訪片、報導片形式,或近似活的新聞特寫;強調及時性,多拍最新題材,播送、放映力求迅速;提倡多集片形式,每集不宜過長,以便與電視的多節目性相協調。如日本片《鐵臂阿童木》、英國片《大衛·科波菲爾》、朝鮮片《無名英雄》等,都是這類風格的影片。
⑤ 日本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有人稱日本電影為懷石藝術,懷石,懷抱暖石以對抗腹中飢餓,日本電影主要以揭示人性的深度給人以深刻印象,表現手法,趨於極端,唯美的特別唯美,絕望的特別絕望......
⑥ 日本電影風格的插畫
沒找到樓主所說的那位~不過推薦一位也可以用電影風格形容的~希望你喜歡 丹野忍(Shinobu Tanno) 性別:男 生日:1973年 籍貫:茨城縣 主要作品: 插畫: 田中芳樹小說《銀河英雄傳說 10 落日篇》、《亞爾斯蘭戰記讀本》 竹河聖小說《風鬼》 近衛龍春小說《上杉神將傳》、《毘將星傳》系列 篠田真由美小說《龍之黙示錄》 彩穂光小說《法廷士格拉文》系列 游戲: 《戰國夢幻》 《WANDER PARTⅡ~天上之門~ 《ANIMA SUCCESS》 CD形象設計: 《Mirror》(Gackt) 年紀輕輕就已經成為著名插畫大師的丹野忍(SHINOBU TANNO),現在正活躍於插畫、動畫、游戲等各個領域,以其獨特的畫風贏得了越來越多FANS的青睞。從立命館大學文學系畢業後,於97年開始作為自由插畫作者而出現。之後,其創作范圍日益廣泛,擴展至小說封面、裝幀、插畫,動畫、游戲人設和插畫,廣告設計、CD形象設計等許多方面,直到目前依然如是。http://club.tom.com/item_68_205915_0_0.html
⑦ 日本電影發展的特點
日本電影從1896年迄今,已有110多年歷史,基本上可分為七個時期。 第一期(1896~1918):電影傳入日本 1896年,愛迪生發明的「電影鏡」傳入日本,而真正的電影是從1897年由稻勝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後引進了愛迪生的「維太放映機」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開始的,其時,小西六兵衛也購入攝影機。在這一兩年間輸入了放映機和影片,並在全國巡迴放映,稱為活動照相,並沿用這一名稱至1918年。 從1899年開始,日本自己攝制影片,以紀實短片為主。《閃電強盜》將當時社會上流傳廣泛的新聞話題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最早迎合時尚的故事片。主要演員橫山運平遂成為日本第一個電影演員。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東京淺草的電氣館。最早的製片廠是1908年由吉澤商行在東京目黑創建的。《本能寺會戰》(1908,牧野省三執導)為日本第一部由解說員站在銀幕旁用舞台腔敘述劇情的無聲影片。牧野省三因此被稱為「日本電影之父」,但這類影片只是連環畫式的電影。 1912年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簡稱日活公司)成立,拍攝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舊劇」電影。松之助原是巡迴演出的歌舞伎演員,1909年被牧野省三發現,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盤忠信》問世後,使他成為最受觀眾歡迎的武打演員,有「寶貝阿松」之稱。1914年,天然色活動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活)成立,最初以攝制彩色電影為目的,但因僅有兩種顏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電影,並且仍以拍攝「舊劇」影片與日活相抗衡。當時日活的向島製片廠已在拍攝現代題材的「新派劇」。 第二期(1918~1931):默片、傾向電影 1918年,由歸山教正主持的電影藝術協會發起純電影劇運動。歸山在1919年攝制的《生之光輝》、《深山的少女》,為純電影劇運動的試驗性作品。這兩部影片幾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攝,讓演員在自然環境中表演,從而使電影從不自然的狹隘的空間解放出來。該協會主張啟用女演員,以廢除男扮女的傳統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說明故事情節,廢除解說員;採用特寫、場面轉換等電影技巧;通過剪輯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稱電影的作品。上述兩部影片的實踐雖然還不很成熟,但邁出了第一步,並為更多的電影工作者所接受。1920年,日本又創建了大正活動照相放映公司(簡稱大活)和松竹公司。大活聘請谷崎潤一郎為文藝顧問,並從好萊塢招回了栗原喜三郎(托馬斯),由喜三郎執導了谷崎編劇的《業余愛好者俱樂部》(1920)。松竹則請小山內熏指導,由村田實執導攝制了《路上的靈魂》(1921),這部影片被認為是日本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松竹還在蒲田建立了製片廠,並採用了好萊塢的製片方式,建立了以導演為中心的拍片制度。這種革新促使日活公司急起直追,拍出了由鈴木謙作導演的《人間苦》(1923)和溝口健二的《霧碼頭》(1923)。從此,「舊劇」影片改稱「時代劇」影片,「新派劇」影片改稱「現代劇」影片。 1923年9月1日,以東京為中心的關東地區發生強烈大地震,在東京的拍片基地瀕於崩潰,不得不轉移到京都。由於震災後社會的動盪和經濟蕭條,一種逃避現實的所謂「劍戟虛無主義」的歷史題材影片應運而生。這時蘇聯的電影蒙太奇理論以及德國的表現主義電影在日本已有一定影響,日本也拍出了一些強調視覺感的先鋒派性質的電影。震災後的電影復興是從電影《籠中鳥》(1924)開始的,其主題歌帶有濃重的感傷、絕望和自暴自棄的色彩,體現了當時的社會心理狀態,因此大受歡迎。另一方面,由伊藤大輔導演、大河內傳次郎主演的《忠次旅行記》三部曲(1928)是歷史題材影片高峰時期的代表作;而現代題材影片的代表作則是阿部豐的《礙手礙腳的女人》(1926),1928年,五所平之助拍攝的《鄉村的新娘》則是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抒情影片。當時的優秀影片還有小津安二郎拍攝的《雖然大學畢了業》(1929)、《雖然名落孫山》(1930)和《小姐》(1930)等,被稱為「小市民電影」。 在這一時期,以佐佐元十和岩崎昶為代表的傾向進步的電影工作者,成立了日本無產階級電影同盟,拍攝了一批反對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剝削的短紀錄片,如《無產階級新聞簡報》、《孩子們》、《偶田川》、《五一節》、《野田工潮》等。影響所及,一些製片廠推出了有進步傾向的故事片,被稱為「傾向電影」,如伊藤大輔的《僕人》(1927)、《斬人斬馬劍》(1929),內田吐夢的《活的玩偶》(1929)、《復仇選手》(1930)等。由於政府對電影加強檢查,傾向電影只持續了兩三年便被扼殺了。 第三期(1931~1945):有聲電影 日本的有聲電影始於1931年,而銀幕的全部有聲化則到1935年才完成,第一部真正的有聲片是五所平之助導演的《太太和妻子》(1931)。此後,被認為是有聲電影初期代表作的影片是田具隆的《春天和少女》、稻垣浩的《青空旅行》、島津保次郎的《暴風雨中的處女》和衣笠貞之助的《忠臣譜》。在《忠臣譜》中,衣笠貞之助具體運用了愛森斯坦,..的「視覺、聽覺對位」理論,成功地採用了畫面與聲音的蒙太奇手法。 由於有聲電影的出現,日本電影界出現了東寶、松竹和1942年根據「電影新體制」而創辦的大映公司之間的競爭,形成鼎立局面。 這一時期最初五六年間,是日本電影藝術收獲最多的「經典時代」。重要影片有內田吐夢的《人生劇場》(1936)、《無止境的前進》(1937)、《土》(1939),溝口健二的《浪華悲歌》(1936)、《青樓姊妹》,小津安二郎的《獨生子》(1936),田具隆的《追求真誠》(1937),島津保次郎的《阿琴與佐助》(1935)、《家族會議》(1936),熊谷久虎的《蒼生》(1937),伊丹萬作的《赤西蠣太》(1936),清水宏的《風中的孩子》(1937),山中貞雄的《街上的前科犯》(1935),衣笠貞之助的《大阪夏季之戰》(1937)等等。其中《浪華悲歌》、《青樓姊妹》屬「女性影片」,被視為這一時期現實主義作品的高峰。影片《土》,是第一部接觸到封建剝削制度的現實主義的農民電影。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統治者加緊對電影的控制,禁止拍攝具有批判社會傾向的影片,鼓勵攝制所謂「國策電影」。一些不願同流合污的藝術家便致力於將純文學作品搬上銀幕,以抒發自己的良心,並在名著的名義下逃避嚴格的審查。1938年達到鼎盛。 在此前後,被搬上銀幕的名著除了尾崎士郎的《人生劇場》和石川達三的《蒼生》外,還有山本有三的《生活和能夠生活的人們》(五所平之助導演,1934)和《路旁之石》(田具隆導演,1938),矢田津世子的《母與子》(澀谷實導演,1939),岸田國士的《暖流》(吉村公三郎導演,1939)等一系列影片,維系了日本電影的一線光明。 隨著1939年電影法的制定、1940年內閣情報局的設立、1941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所有影片幾乎都被限定配合戰爭的叫囂。至1944年,拍攝了諸如《五個偵察兵》(1938)、《土地和士兵》(1939)、《坦克隊長西住傳》(1940)、《夏威夷馬來亞近海海戰》(1942)、《加藤戰斗機大隊》(1944)等。 在陰雲密布的歲月里,能夠在創作上始終堅持自己意志和風格的藝術家寥寥無幾。小津安二郎和溝口健二被認為是其中的佼佼者。小津未按照軍部的意願行事,拍出了《戶田家兄妹》(1941)和《父親在世時》(1942)兩部體現他獨特的澹泊風格的影片,與鼓吹戰爭背道而馳。前者反映了家族制度行將崩潰,後者是小津作品的永恆主題,即父子問題。溝口健二則有意識地逃避到歌舞伎等古典藝術中去,從而避開現實的戰爭問題,拍攝了《殘菊物語》(1939)、《浪花女》(1940)、《藝道名人》(1941)「藝道」三部曲。此外,稻垣浩導演的《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1943)以描繪社會底層的人生深受觀眾歡迎。這些作品給處於窒息狀態的日本電影帶來一股新鮮空氣。 為了推行侵略戰爭,日本政府加強了新聞、紀錄電影(當時稱為文化電影)的工作,於1941年成立了官辦的日本電影社(簡稱日映),拍攝了《空中神兵》等戰爭紀錄片。但是一批紀錄電影工作者卻始終堅持攝制科教片,特別是大村英之助領導的藝術電影社,如厚木高、水木庄也、上野耕三、石本統吉等人,選擇具有社會性的主題進行創作,拍攝了石本的《雪國》(1939)以及由厚木編寫劇本、水木導演的《一個保姆的紀錄》(1940)等影片,維護了由無產階級電影同盟創始的追求真理的創作原則。 在日本電影黑暗的40年代,青年導演黑澤明以處女作《姿三四郎》(1941),木下惠介以處女作《熱鬧的碼頭》(1943),沖破種種不利條件脫穎而出。 ~~期待滿意啊~~
⑧ 求高人歸納日本電影的特點
它注重人物的細節描寫,心理啊,思想上的變化。偵探片,注重推理,和現代科技的發展。醫學片,注重現在的技術。比如犯罪分子,他注重寫他為什麼犯罪,心理,表情,動作上的各種變化,而不是表現犯罪人怎麼惡毒,警察怎麼英明。它宣傳的目的,指在告訴人們一些原來世界上有這么多美好的東西,讓人去懷念去珍惜。而不是,這個片子有多精彩,製作的多麼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