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韓電影 » 日本一部電影丈夫有戀母情結
擴展閱讀
微電影管理參考文獻 2024-11-07 03:35:15
美國天才罪犯電影 2024-11-07 03:21:48
卡巴里迅雷電影 2024-11-07 03:21:39

日本一部電影丈夫有戀母情結

發布時間: 2024-08-02 01:41:21

A. 日本電影告白的詳細劇情

在《告白》里,所有的殺人動機都不是仇恨,而是慾望。


真正殺死森口老師女兒的並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過是製作出能直接殺害森口老師女兒的電擊設備,從而獲得別人對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製作出的電擊器並沒有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所以他才會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將森口老師的女兒丟進游泳池,這直接導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並不是為了掩人耳目銷毀證據,而是他覺得少年A沒能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但他可以。


森口老師在最後一節課上平靜地講述了這件事以後,就開始准備復仇。


而森口此刻也流著眼淚笑著說:開玩笑的呢。


《告白》講述不僅是主角的復仇,更是對庇護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偵探小說家東野圭吾在他的小說《彷徨之刃》里也有對於《少年法》的批判,相比於《彷徨之刃》,《告白》里對於這項法律的思考要更陰暗,也更深刻一些。

B. 告白電影觀後感

電影告白觀後感

《告白》

經同學介紹,看了《告白》,抱著很大的期待去看的,剛看的時候只見一女老師在那裡獨白,很詫異為什麼同學會覺得這部片子好看,後來再靜下心繼續看完時,呵呵,覺得挺不錯的,有些小感觸,尤其在教育方面。它的劇情不是像現在很多中國電影那麼膚淺,情結的跌宕起伏令人在看的過程中很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劇情,曾經聽影評家說過,好的劇情,電影也就成功了一半,很明顯《告白》就做到了這一點,情結的離奇曲折激發觀眾的好奇心,會很渴望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部電影總共才一個多小時,當觀眾對未來故事的渴望多了,就會集中精神看下去,決不會覺得無聊,從而就留下了好評。

下面是我對劇中主要角色的分析:

1悠子老師:是《告白》中絕對的主角,她的告白貫穿著電影絕大部分,她是劇中的核心人物,推動著故事的發展,她的一次一次的告白,讓人一次一次對她很驚訝,對她的性格迷惑不解,她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在看電影時,由對她的同情、可憐變成恐怖、可怕,確實,她的這種報仇方式實在是有點過激了,自己身為一個老師,口口聲聲說著生命很重要,教育學生要珍惜生命,但是為了他所謂報仇,卻在無形之中傷害了很多人,美月、小直媽媽、、、這讓我更加不相信孟子所倡導的「性本善」了。

2修哉:很典型的一個因為父母冷漠而走入歧途的孩子,他所犯的錯父母親教子無方的「傑作」,生下他,卻把他拋棄,無情替代了本該對孩子的關懷,在故事的母親被炸死也算是對自己所犯的錯的一種懲罰吧,不過最可憐的還是修哉,雖然冷漠,但是一直還是很崇拜的母親永遠離自己而去了,再也見不到了,活在這個世界更寂寞了。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悠子老師在故事結尾時說的一句「開玩笑的」,這隱喻著修哉母親沒死,但是我還是確信修哉的母親是已經被炸死了,因為在修哉演講完作文後要按下炸彈是也說了一句「我開玩笑的」,況且悠子老師連美月和小直媽媽這些無辜的生命都不會在乎,更何況是殺她女兒的媽媽-----間接兇手呢?總之,修哉的人生是可憐的,其實他也不想過這樣的人生,他也很想得到父母親的愛,但是年幼的他,又能怎麼猜塌辦呢?只能讓黑暗的火苗在他內心漸漸滋生,愈長愈旺。。。。

3小直:小直的人生也是悲哀的,從小到大一直被同學罵他笨,從來沒有得到肯定,當第一次被修哉肯定時,修哉成了他內心的英雄,於是他決心要幫助修哉,最後犯下大錯,殺死了悠子老師的小孩,以致當老師在同學面前揭穿他時,他不敢面對同學,得了心病,終日懺悔中度過,內心的陰影是他受盡折磨。。。

4美月:悠子老師離開班級後,期間有很多部分一直是美月的獨白,本以為她是老師心中善良的乖女孩,當知道她是露西娜事穗虧圓件的製造者時,讓我大吃一驚,這無疑增加了故事的戲劇性,不過,當看到她知道修哉的事情並不排斥,而且還很理解,並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給修哉走出黑暗,她又是很善良的。但是上天最終沒有因為她的善良而憐憫她,女孩命運是不幸的,死在了陰謀之下,最可恨的是這個陰謀還是她最尊敬的悠子老師製造的。

4小直媽媽:當悠子老師拜訪她家,指出小直的是殺人兇手,她義無反顧的說,不是小直的錯,看著備受內心折磨的小直,身為母親的她也很痛苦,於是選擇帶著兒子去天國,幫他解除痛苦。為了兒子不惜犧牲自己自己的寶貴生

命,表現出了母愛的偉大,當然這種方式過於極端,最後也使她落的不幸的下場,慘死在自己兒子的刀下。。。

對於拍攝技巧的一些愚見:

1一開場時,女老師的很大一短獨白來的有點突兀,觀眾在剛看電影時,精神不死很集中,還要很費力的去聽懂老師的獨白,尤其是語言不通,還要費力地去理解文字,容易使人走神,但是慢慢地空漏,看懂之後,會消除這種乏味感,尤其是故事發生的結果一次一次的出乎我們的意料。。。

2劇中的燈光一直是陰暗、黑白的。在我的印象中,這是日劇所慣用的手法,整個畫面就一直籠照在壓抑、沉悶之中,以前看過的一些日本拍的偶像劇也都是用這種燈光。這種方法有好有壞,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這種氛圍的,尤其是整部劇看下來都是陰森森、比較沉悶。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韓劇的輕松、清新的畫面。當然對於這部劇來說,這種技法配合其劇情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3劇中有很多慢動作的部分,但是顯得有點多了,尤其在開場時,教室的混亂的慢動作讓人看得時候會覺得很不舒服,有點假,

感觸:

小孩的教育很重要,父母對小孩的關懷與孩子的健康成長密切相關,劇中修哉就是很好的例子,母親對小孩過分的強求,完全不顧及小孩的年齡所能承受的范圍,當發現小孩達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標後,最終選擇拋棄孩子,這對孩子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小孩需要關懷時,身邊卻空無一人,渴望得到關懷卻又害怕被再一次拒絕絕,日復一日,造成了性格上的扭曲,犯下一些大錯,使自己珍貴生命顯得毫無價值,隨其而來的是無邊的痛苦。。。

篇二:《告白》觀後感

這部電影是馬海貝同學在班會課上給我們介紹的。雖然在班會課上她把影片從頭到尾都講得很詳細,但是或許正因為如此,我才沒有辦法抓到影片真正的要點,所以當我因為好奇去看這部片子的時候,對這部電影還算是一無所知。

在完全沒有看影評劇透的前提下,我被《告白》的開頭深深吸引了。

畫面美得像精緻的MV,各種物體的崩壞和人物的動作在慢鏡頭下、在開頭那配合得天衣無縫的背景樂下、即使很微不足道的動作都變得那麼華麗彰顯。

此片整體的基調是陰沉的,如同一直積雲陰霾的天空,時而有雨。

從女老師的第一場告白開始,一直到每個人各自的告白,隱約感到它一刀切開人們內心底層對世界的困惑,將所有黑暗的秘密沿著人性底層,一層又一層的切開。 電影中,每個人的告白不約而同掀開了人性底層最陰暗且最脆弱的一面:以自己的方式制裁學生的女老師,從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天才少年修哉,膽小如鼠的小直,一味溺愛兒子的母親等等。導演赤裸裸的將現狀跟整片冰冷無情的風格劃等號,片中宣洩的氛圍叫人絕望和抑鬱。被奧斯卡提名的《告白》,以獨特的視覺魅力和多層次的情節漸進的方式讓人倍感新鮮。的確是名副其實的提名佳片。

一、 影片四部分及人物性格分析

劇中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森口老師對全班學生的告白,她所在班的兩個學生殺死了自己的女兒,在課上老師告訴學生們自己要離校了,但是她在那兩個人的牛奶裡面加了從她丈夫櫻宮身上抽取的HIV病毒的血液,同學們就這樣知道了殺害老師女兒的兇手,從此他們兩個人要被獨立了,他們是少年A——修哉,少年B——直樹。

修哉,則是很典型的一個因為父母冷漠而走入歧途的孩子,他所犯的錯父母親教子無方的「傑作」,生下他,卻把他拋棄,無情替代了本該對孩子的關懷,在故事裡的母親被炸死也算是對自己所犯的錯的一種懲罰吧,不過最可憐的還是修哉,雖然冷漠,但是一直還是很崇拜的母親永遠離自己而去了,再也見不到了,活在這個世界更寂寞了。當然,有人可能會說悠子老師在故事結尾時說的一句「開玩笑的」,這隱喻著修哉母親沒死,但是我還是確信修哉的母親是已經被炸死了,因為在修哉演講完作文後要按下炸彈是也說了一句「我開玩笑的」。總之,修哉的人生是可憐的,其實他也不想過這樣的人生,他也很想得到父母親的愛,但是年幼的他,又能怎麼辦呢?只能讓黑暗的火苗在他內心漸漸滋生,愈長愈旺。

說到小直,我覺得他的人生也是悲哀的。從小到大一直被同學罵他笨,從來沒有得到肯定,當第一次被修哉肯定時,修哉成了他內心的英雄,於是他決心要幫助修哉,最後犯下大錯,殺死了悠子老師的小孩,以致當老師在同學面前揭穿他時,他不敢面對同學,得了心病,終日懺悔中度過,內心的陰影是他受盡折磨。

第二部分是班長——月美的告白。月美因為被同學誤會向老師打小報告而和修哉成為了朋友。在一段時間的相處下,月美知道了修哉其實是一個有嚴重戀母情結的人。但是他怕被自己的媽媽拒絕所以就沒有膽子去見她。在月美向修哉說出自己的心聲時,修哉卻惱羞成怒殺死了月美。

月美,本以為她是老師心中善良的乖女孩,當知道她是露西娜事件的製造者時,讓我大吃一驚,這無疑增加了故事的戲劇性。不過,當看到她知道修哉的事情並不排斥,而且還很理解,並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給修哉走出黑暗,她又是很善良的。但是上天最終沒有因為她的善良而憐憫她,女孩命運是不幸的,死在了陰謀之下,而這個陰謀還是她最尊敬的悠子老師製造的。

最後一部分還是森口老師的告白,森口老師從修哉的網站上了解到了他將在下一次的演講結束時,用自己研製的炸葯炸死全校的學生,森口老師把炸彈放到了修哉媽媽的研究室,在按下按鈕的瞬間,學校禮堂沒有被炸掉,但是修哉媽媽卻在實驗室被炸死了。

面對悠子老師,我有許許多多的不解與疑惑。她是《告白》中絕對的主角,她的告白貫穿著電影絕大部分,她是劇中的核心人物,推動著故事的發展,她的一次一次的告白,讓人一次一次對她很驚訝,對她的性格迷惑不解,她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在看電影時,由對她的同情、可憐變成恐怖、可怕,確

實,她的這種報仇方式實在是有點過激了,自己身為一個老師,口口聲聲說著生命很重要,教育學生要珍惜生命,但是為了他所謂報仇,卻在無形之中傷害了很多人,美月、小直媽媽??這讓我更加不相信孟子所倡導的「性本善」了。

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與常人無異,內心的告白卻都如此驚人,這就好比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陰暗包含了所有大大小小的傷口:童年的創傷,成長過程的陰影,以及被人殘酷對待的烙印。當陰暗毫無遮掩的被攤在陽光下,心中的弱點也將一覽無遺,赫然發現殘酷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受傷的靈魂。無法接受自己不被愛的事實,因而奪人所愛,傷人所愛。然而,受傷並不能變成傷人的借口,一個必須藉由傷害別人以證明自己存在的人,只是更加突顯了他的自私與脆弱。

森口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命」字時,提示同學們,生命很重要,但她知道,他們不懂,也正因為她太了解她的學生們,所以她的計劃能進行下去。當美好的事物消失時,不是「啪」的一聲,而是「砰」地轟然倒塌無情摧毀,於是一連串追問便應聲而發,生命該如何得到尊重,親子師生的關系該如何相處,少年的人格教育、預防犯罪及少年犯罪在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衡量等等。

二、從影片談教育

影片結束了,但是其中向我們闡述的問題卻是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為什麼會有這些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中間包含了很多社會問題。我將就教育這個話題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學校教育。在日本,14歲以下的人殺人是不會被判死刑的,這就促成了一些年輕易沖動的學生禁不住犯罪。在這樣的法律制度下,學校就應該更加註重學生的法制教育和生命意識的教育。我們需要教育學生遵守國家法律,遵守校紀校規,不能欺負同學,要尊重生命,不管是自己的生命還是別人的,要讓學生們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性。

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高校都頻頻傳出自殺或者是被殺的案例,而其中自殺的人一般是因為學業壓力和情感問題。他們因為自己學習無法跟上或者是跟戀人分手就無法接受,不想活在世上了,這種輕視生命的行為是不能被接受的。

而對於學校教育中的法制教育這塊,我覺得我以前就讀的初中就做得很不錯。在我讀初中的時候,學校就舉行過一次公審公判大會,在大會上警察宣布了好幾例因為搶劫,偷竊等案件的處理,其中有一個還是因為蓄意殺人被判了死刑。在宣判時我們就很震驚,因為那個死刑是宣判後立即執行的。還有一個是一個監獄組織的義演。在演出中他們向我們講述了自己犯罪的原因,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時沖動起了犯罪的心態。在這些關於法治的教育下我們學校也沒有出現過什麼嚴重的案件。因為大家都知道犯罪是不會被原諒的,需要付出代價的。

但是在片中老師並沒有強調過法制觀念和生命意識。一開始就強調的是學生的生長發育情況,比如讓他們喝牛奶。在學校里,恃強凌弱的事情也常有發生。就像影片一開始一個男生就被叫到天台去,被網球砸到暈倒,後來,月美和修哉也因為不受班級其他人喜歡而被欺負,直樹也因為班級畫的詛咒圖畫而更加神志不清了。在影片最後修哉認為自己的媽媽已經忘記自己了,所以想和學校的人同歸於盡,這些現象揭示著我們的學校教育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加強。

然後是家庭教育。家長是我們的啟蒙老師,一個人在一出生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如果在我們年幼時就不在我們身邊,那我們的家庭教育就不會完整。爺爺奶奶代替不了父母,因為爺爺奶奶的思想畢竟會與時代有點脫節,而且又不願意教訓自己的'孫子孫女,小孩很容易就會變壞。而爸爸不能代替媽媽的角色,媽媽不能代替爸爸的角色,媽媽在小孩的教育中一般是比較注重小孩的心裡想法,有什麼心事小孩都喜歡跟媽媽講,媽媽在小孩眼裡一般是溫柔的,善解人意的。而爸爸在小孩眼裡一般是很兇的,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爸爸往往是唱黑臉的,懲罰孩子。這樣,媽媽的善解人意與爸爸的嚴肅相結合,小孩才能健康地成長。

在修哉小的時候媽媽就嫌棄他,認為他和自己的丈夫都妨礙到了自己的發展,相對於擁有家庭她更希望有事業,所以最後她還是拋棄了家庭,毅然出走。在修哉眼裡媽媽是最完美的,但是完美的媽媽卻在他那麼小的時候離開他了。時間的累積,他產生了很強烈的戀母情結。之後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想引起母親的注意,但是沒想到的是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犧牲了那麼多相信他和愛他的人。

最後我要講的是教育者本身。在影片中那個讓我又同情又恨的森口老師真的讓我印象深刻。影片能進行下去就是因為她的復仇計劃。班級的兩個學生害死了自己的女兒,她也以牙還牙,借這兩個人的手殺死了最愛他們的和他們最愛的人。這樣的痛苦她不僅想自己承受還想讓那兩個殺人兇手承受。如果作為一個單純的母親,我覺得她這樣做我還是會同情多於恨意。但是她的角色特殊——她是一個教師,她的任務是教育學生,保護學生。但是在她卻利用了維特老師對她的信任間接地讓直樹殺死了自己的媽媽,利用修哉的心理缺陷害死了月美和修哉的媽媽。這樣的一個老師簡直就成了一個變態的殺手。

我們對於老師的要求是有專業的素質修養,高尚的道德素養,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為一個靈魂工程師,我們要擔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在學生犯錯時應該予以教育,如果真的是傷害到自己了也不能像森口老師一樣給予這樣的報復,這對於學生來說太殘忍了。我還是深刻地記著森口老師最後說的一句話:「這就是我的復仇,這才是活生生的地獄。從今開始是你重生的第一步,開玩笑的!」。我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我的好朋友們,看過的人都會覺得這位老師太變態了,不為別的,就為教師這個職業。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老師也是存在的,他們身為老師根本沒有保護好學生,而是傷害了學生後還想掩藏自己的過錯。就像我看過的一個報道,說是一個幼兒園的老師不小心把一個小朋友給打死了,老師並沒有報警或者是送醫院而是他小孩的屍體藏到了儲藏室,過了幾天屍體腐爛才被人發現,在警方調查的時候幼兒園園長還謊稱小孩是自己意外死掉的,真是讓人為之汗顏。從整體上來看,現在這些教育者裡面素質不高的還有不好人,對於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加強師范生和在職教師的素質教育。

三.小結

這部影片對我的觸動很大,《告白》最終要傳遞的主題其實是「愛」。它講愛的方式與常規恰恰相反——常規思路是用人性本身中的善來表現,以愛表達愛、以愛體現愛。《告白》卻是以愛的反面(仇恨、屠殺、反人性)顛覆綱常,卻是殊途同歸。

C. 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我認為寫《風之谷》影評時我提到過《哈爾》,說它令人咋舌。

如果說,宮崎駿通過《風之谷》和《幽靈公主》把「人與自然」以及「活下去」的主題講到心滿意足,那麼他對於母親的思念或者說戀母情結,就盡數地安放在這部電影里了。

長久以來,宮崎駿都試圖在他所創造的那些奇妙世界裡重新賦予母親生命與無限可能,他會把記憶里母親身上的特徵提煉出來,然後或多或少地糅進畫筆下的角色里,有時是少女,有時是母親,有時是老婦。

至於那個求而不得的擁抱,後來在《懸崖上的金魚姬》里,才終於由原本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而且消瘦刻薄的辰婆婆,在魔法的幫助下站起來給到了宗介。都說電影是圓夢的藝術,對宮崎駿來說,還真是如此。

「真想再見到母親年輕時候的可愛模樣啊!」

「我不想和現在這個年紀的母親說話,我想和同齡的她說話。」

說這話時宮崎駿的母親已經去世二十多年,他的所有濡慕與思戀,才終於能盡數傾注到蘇菲的身上。

蘇菲是年輕與衰老的合一,當她年輕時,是戀愛中的少女,和哈爾經歷空中漫步、生離死別之類戀人們的橋段,當她年老時,會勤勞地把城堡打掃得窗明幾凈,照顧著哈爾的飲食起居。


哈爾的房間凌亂地堆著魔法物品,據說作用是躲避荒地女巫的追蹤,但看著也像是每個小男孩床底下曾經堆滿的玩具。

蘇菲深夜走到哈爾的床前探望他,那場景其實更像是母子間的對話。

後來蘇菲代替哈爾去王宮會面薩麗曼,一番對談之後,薩麗曼意味深長地問說,「您是不是愛上您的兒子了?」這已經大大超出了「暗示」的范疇。


其實哈爾也有著相應的兩面性,他是身高腿長魔力強大的完美情人,也是因為頭發變成紅色而撒潑打滾哀嚎著「不漂亮還活著幹嘛」的膚淺小孩。

原著小說里哈爾可是個熱衷於追逐女性四處招蜂引蝶並且一旦俘獲少女芳心便棄之不顧的渣男,宮崎駿卻把這一點刻意隱去了。正是思念亡母表露心跡的時候,哪能容許自己的化身一副花花公子的樣子呢?

在他深心的想像里,他既是兒子又是情人。

東方人的含蓄寫不出驚世駭俗的《兒子與情人》,他只能一遍一遍地在那些有少女、母親、老婦的故事裡,成為沖她撒嬌的男孩,或是保護她的英武少年。

02

少女蘇菲為了繼承父親留下的家業,默認了自己往後的生活狀態。

她有時看著手上繁復精美的帽子,有時抬頭看窗外火車駛過升騰起的黑煙,店裡的名媛小姐們談論著那個愛吃少女心臟的英俊魔法師出現在附近的傳言,她無動於衷,低頭做著針線。

都說活著意味著無限可能,那麼死亡就是無限可能的反面。矯情的人說「三旬已死,六旬而葬」,大概是一個意思。

坐在窗前的蘇菲一眼望到了生活的邊際,所以很多時候她覺得自己和死了也沒有區別。

深夜來訪的荒地女巫給蘇菲下了惡毒的詛咒,那詛咒的內容並非衰老,而是讓蘇菲的容顏與她的心理年齡同步。

所以蘇菲的容貌會時常變化,當她畏縮著不敢對抗既定命運時,當她愛上哈爾卻又自顧地陷入自卑時,她就是皺紋滿臉的醜陋老婦,而當她在王宮神采飛揚為哈爾爭辯時,她一句一句地變回少女。

荒地魔女說過,她只會下咒卻不會解咒,那詛咒其實到結局也沒有解開,改變的只是蘇菲而已。


愛讓她成長,從了無生趣的垂垂老婦,成長為一頭銀色短發的颯爽少女。對樂觀的傢伙來說,這倒更像是個祝福呢。

03

他們兩個相愛的過程很有趣,劇情並沒有設置某些關鍵節點來給他們大幅度提高雙向的好感度,並且即使好感度刷滿,也不會有系統叮地一聲的提示音。

「你在這兒呀,我找你好久了。」

他的初登場,先是木村拓哉的嗓音傳來,然後他食指戴著戒指的右手輕輕搭在蘇菲肩上,身著華麗錦袍的金發少年把少女從軍人的騷擾里救出來。

他從天而降,又帶她飛到了天上,《空中漫步》的旋律響起,他們牽著手越過屋頂、塔尖、彩色的氣球和熙攘的眾生,所有女人都會被這一幕酥到說不出話來。

我向來不擅長猜女生的心思,後來想想,大概蘇菲這時就已經陷入愛河了吧。

後來蘇菲穿越回過去,看到哈爾與卡爾西法簽訂契約的一幕,她在跌入旋渦之前高呼著「我是蘇菲,你一定要等我!」剛剛用他的心臟拯救了一顆流星的纖瘦少年望過來,這其實才是他們的第一次對視。

所以哈爾那時說的「我找你很久」,原來不是騙過攔路軍人的場面話,所以代表渴望愛情的那枚食指上的戒指,當時曾真的閃過光,因為那戒指,會指引愛人的方向。

那是她的初次相遇,卻已經是他的久別重逢。

但此時我倒要發言了,哈爾少年時站在流星雨下捧出心臟,那時候的一眼遠遠不夠愛的程度,他確實在心裡記了蘇菲很多年,但要說愛上,還是在移動城堡里的那段時光。

男人會很容易被下半身支配,在女性面前變得魯莽而充滿攻擊性,但要說女性的愛可能在猶疑逡巡之後因為某些極為dramatic的瞬間而忽然茂盛,那麼男性可能會一上來就蓬勃洋溢著殷勤,反而冷卻之後能夠更好地審視愛裡面的細枝末節。

你以為賢者時間是讓你苦惱的惡趣味,卻說不定這是造物主對男性的善意保護呢。

大多數時候男性總是愚蠢的,愛情裡面反而不一定。

蘇菲奶奶入住移動城堡之後,捋起袖子把這兒清理地乾乾凈凈,哈爾會簡單地上手做幾個菜,他們端坐著吃早餐時,清晨從窗戶透進來,那時我才忽然意識到,哈爾已經愛上蘇菲了。

哈爾是沒有心的,所以由卡爾西法驅使著的這座移動城堡就是他心臟的具象化。

一個男人,讓一個女人住進他的心裡,讓這個女人把他堆滿雜物灰塵的心房清理地干凈整潔,讓久違的陽光照進來,啊呀啊呀,咱們說的,到底是劇情,還是愛情?

04

一個人的時候,是柳絮浮萍,是海面上的星星,浮游在這個世界高低左右都無所謂,自由的同義詞其實是百無聊賴。

忽然你愛上一個人,她就成了你的憑依與束縛,你被她撈起,開始有了形狀,開始有了歡喜哀愁,你失去了自由。

當你覺得自己是個拙劣的詩人,照起鏡子來比平時多了幾秒,走在路上看到陽光灑下來或是露水劃過鮮花,都會忽然冒出很多話很多詩句很多旋律要和她分享,你就該知道大事不好。

蘇菲本以為她哪兒都不想去,把自己關在小屋子裡靜靜枯萎就好,她沒法回答妹妹的質問也沒法直面自己的真心。

哈爾一直在逃避,城堡從來都象徵著封閉,剪刀手愛德華吸血鬼德古拉,他們都住在城堡里離群索居,哈爾也是,他不止要造一個城堡封閉自己,還要讓這城堡無時無刻不在移動,好以此來躲避戰亂和國王的徵召。

後來蘇菲主動地擁上去告訴哈爾她可以與他一起分擔,她去到王宮,邁著老腿登上高高的台階,一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小女孩竟也能對著權傾一國的大魔法師侃侃而談。

敵軍空襲,大火焚城,蘇菲抱著哈爾求他一起離開,哈爾卻說,「不能再逃了,我已經有了想要守護的人啊!」然後他沖上雲霄,與滿天軍艦戰在一起。

為你,我想要變成更好的自己。這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愛情。

05

從史詩到網路小說,少年們從美滿家園去到外面的世界總要有個「冒險前夜」,寶劍尚未配好,出門已是江湖,或者因為誤會被逐出村落,或者家園毀於戰火,他們跌跌撞撞地被推到下一個副本,然後是壯麗的篇章或者注了水的幾百萬字,就此展開。

如果你工作之餘成天宅在家裡打打游戲寫寫影評,晚上寂寞的時候會跑去知乎搜索淘寶上有哪些物美價廉的零食量大管飽,你開始覺得,自己的人生需要一個契機,來把自己扔下懸崖,去撿到秘籍開啟秘境,需要有個人來讓你知道自己很長時間沒有打理的發型有多麼糟糕,那麼也許你需要的,其實是一份愛情呢。

D. 如何評價日本電影《告白》



喜歡這部片子不僅僅因為它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的電影,更是喜歡影片背後反映的人性。下村直樹是一個被過度溺愛的孩子,而渡邊是個極度缺愛的孩子,至於森口她除了是名老師,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她是一名母親。


關於森口作為一名老師對還是初中生的渡邊所做的一切,我只想說:他還是個孩子,千萬不要放過他!

E. 富春山居圖據說很難看,是爛片嗎

2013年暑期檔上映的《天機.富春山居圖》在中國電影歷史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他做到了零好評電影。一般的電影,無論這個電影有多爛,總是有有人去贊揚的。但是這這部影片和他的導用實力告訴了我們,原來影片真的可以讓所有人都給差評的。

我不認同這一觀點,我也我也沒法否認,只能說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希望這樣的電影以後不要再出現,因為這對中國電影良性循環的發展是一種沖擊。

F. 請問這個電影叫什麼名

你要找的電影是韓國電影《出位教師/麻辣教師》嗎?

《짱 Zzang 麻辣教師》1998/11/28首映

種類: 劇情片 長度: 106分鍾

導演: 梁潤浩 (YANG Yun-ho)
主演: 車仁表 (CHA In-pyo)、宋允兒 (SONG Yoon-a) 、張赫 (JANG Hyuk)

故事大綱:

在某高中,來了一位新導師,他是高中中途退學但在檢定高考以及任用高考是全國最後一名上榜,擔任實習教師的時候成績更是不及格的方濟普。

根據學校的想法"放牛班的孩子們應讓由放牛班出身的人來治理",因而他擔任了放牛班的導師。然而有問題的老師(放牛班出身)及有問題的學生們(放牛班)在一起,問題越來越多,問題學生更是有增無減。

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是孩子們為了躲避自修活動而加入樂隊變得開始活潑起來。孩子們與方老師把定形化的樂隊合奏(也就是傳統的合奏)丟棄,而用肢體與小道具及聲音,製作出屬於他們自己獨特的音樂。

他們不屈服於學校與黑道的阻撓而前往參加全國高中音樂比賽。成功登上舞台的孩子們送他們導師光榮的"Zzang"(最高及最尊貴)的稱呼。方老師得到了一個最ㄅ一ㄤˋ老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