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韓電影 » 日本戰敗談判的電影
擴展閱讀
事在人為韓國電影 2024-10-15 19:28:35
我的陽光微電影百度雲 2024-10-15 19:27:47
犯罪電影國語 2024-10-15 19:22:52

日本戰敗談判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0-15 19:10:09

『壹』 求一部電影,內容是日本戰敗然後開庭審判好象。

《東京審判》劇情簡介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大審判終於開庭了,中國的審判團遭受了種種挑戰和挫折,面對各國法官們的偏見與刁難,中國法官和檢察官們與他們鬥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不了解的種種不利因素,在庭審辯論中取得了上風。日本右翼勢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後,立即趕往告知,最終挫敗了刺殺計劃。最後的審判到來了。遠東國際大法庭做出判決,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被處以絞刑…… 《東京審判》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尊嚴的故事。 當時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人居然佔多數。以梅汝璈(劉松仁飾)為首的中國法官,最終是怎麼樣將東條英機等戰爭罪犯送上絞刑架的呢?影片創作者經過大量的歷史調查,為觀眾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貳』 請問當年10萬日本關東軍到西伯利亞勞改是什麼電影

《登陸之日》

該影片於2012年7月10日上映,講述了日本殖民朝鮮時期,日本將軍之孫長谷川辰雄與貧賤子弟金俊植因為奧運會選拔賽跑,卻被誣陷違規。

引發民眾與軍方發生沖突,最終金俊植被充軍,後因為金俊植與戰友不願做敢死隊,索性集體出逃。當俊植看到蘇軍壓境,決定跑回送信。結果,日軍慘敗,辰雄和俊植被俘。

一次騷亂之後,金俊植和好友(辰雄)角斗,結果金俊植寬容了對手。此後,德軍瘋狂反撲,金俊植和好友(辰雄)在敢死隊同歷生死。他們為了逃命,同甘共苦,翻山越嶺,來到德軍佔領地。兩人失散,再見竟是諾曼底的德軍陣營,辰雄再次見到了那個奔跑著的身影。

該影片以二戰為背景,由韓國和美國合拍的戰爭片,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范冰冰等主演。

(2)日本戰敗談判的電影擴展閱讀:

1945年8月8日晚(亞洲東部時間已到8月9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向日本大使遞交了宣戰書。此刻集結了150萬重兵的蘇遠東軍已利用夜幕掩護在邊境,天亮前便向滿洲、朝鮮北部和庫頁島南部同時了進攻。

在5500輛坦克(含自行火炮)的掩護下,乘著近10萬輛美製卡車的蘇軍在遼闊東北大地多方向開進,頭頂上有3000多架飛機掩護。

在煙塵滾滾、馬達轟鳴的地空協同交響曲中,蘇軍的遠東戰役成為其現代化閃擊戰最典型的樣板,在內蒙古方向突擊的裝甲集群6天內便開進了600公里而到達吉林西部。

基本由步兵構成的日軍除了少數依託永備工事頑抗外,其餘大都望風而潰而無法招架。關東軍總司令部在開戰第三天便由長春撤到通化的山中,准備放棄北滿,所屬各部隊陷入一片混亂。

當時的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也說,關東軍再打下去連兩個月也堅持不了。蘇聯出兵,使日本最後失去「媾和」希望,天皇裕仁從美國得到不追究他戰爭責任並保存國體的許諾後(由此而論日本投降並非完全無條件),於8月15日令電台播放了「終戰詔書」錄音。

『叄』 電影《珍珠港》是由真實事件改編成電影的嗎

是真的。
它是真是的戰爭歷史事件改編而成的電影。
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8日清晨,日本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是繼19世紀中墨西哥戰爭後第一次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的攻擊。這個事件也被稱為偷襲珍珠港或奇襲珍珠港。
背景
日本從1941年中開始向東南亞的發展引起了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十年來這些國家對日本的對外擴張的不滿頂多局限於遞交外交抗議書,但1941年7月美國、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對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運輸戰略物資,尤其是鋼和石油。這一步對日本的經濟和軍事都有威脅,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東南亞的活動,回到談判桌邊。羅斯福下令讓艦隊駐扎在珍珠港(由於它離日本比美國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對日本是一個直接威脅)也是這個目的。羅斯福認為這個決定是如此重要,以至於當理查遜上將對這個決定提出抗議時,他將理查遜解職。但美國和其它國家的反應似乎只是加強了日本軍方的決定,佔領和利用這個地區。日本的石油產量很小,而提煉的石油的儲藏更少,因此禁運對日本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日本政府決定占據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他們不能假設,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計劃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日本資料顯示山本於1941年初開始考慮襲擊珍珠港。數月後,在做了一些預先考察後,他被批准開始准備這個行動。日本海軍內部有強烈的反對這樣一個行動的力量。山本威脅,假如這個行動被中止的話,他將引退。 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這個行動正式被批准。 11月,在另一次天皇親自出席的帝國會議上,出兵太平洋的決定被批准。在11月的會議上還決定,只有在美國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況下才放棄這次行動。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為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列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為「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上將似乎同意這個觀點。在日美合拍的電影《虎!虎!虎! 》中他被引用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句話山本本人可能從未說過,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確如此感覺)。

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緊急」標志。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將這張電報送到美軍司令部。

直接結果
就其戰略目的而言,對珍珠港的襲擊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它的結果遠遠超過了它的計劃者最遠的設想,在整個戰爭史上,這樣的成果也是很罕見的。在此後的六個月中,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無足輕重。沒有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威脅,日本對其它列強在東南亞的力量可以徹底忽略,此後它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勢力一直擴張到印度洋。

長期影響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珍珠港對日本來說是一個徹底的災難。事實上,計劃珍珠港的山本上將本人預言即使對美國海軍的襲擊成功,它不會,也不能贏得一場對美國的戰爭,因為美國的生產力實在太高了。美國海軍主力艦四艘被擊沉,三艘受傷。日本的主目標之一是美國的三艘航空母艦,但當時沒有一艘在港內:企業號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剋星頓號數日前剛剛開出,薩拉托加號正在聖地亞哥維修。世界各地的海軍和其他觀察家都認為,將美國大多數戰列艦創傷擊沉是這個戰役的最大的成果。沒有了這些戰列艦,美國海軍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艦和潛艇,實際上當時美國海軍只有這些艦船了,而這些艦船也是抵抗和後來反擊日本的主要力量。後來證明將戰列艦摧毀的作用遠比預想的要小得多。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了。它將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有些歷史學家認為,不論當時日本只是擊中了修理蓬還是擊中了航空母艦,對珍珠港的襲擊本身就已經決定了日本戰敗的命運。

歷史意義
這場戰役是有歷史決定性意義的。由於日本未能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它只有一個小的軍事作用。但即使日本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從長遠角度上來看它還是不能幫助日本。這次襲擊徹底地將美國和它雄厚的工業和服務經濟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軸心國在全世界的覆滅。此後盟軍的勝利和美國在國際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對珍珠港的襲擊標志著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主力的轉折點。但世界海軍強國對這一點一直到後來珊瑚島戰役和中途島戰役後才明白過來。
求採納

『肆』 甲午甲午的紀錄片內容是什麼

該紀錄片分為《絕地東北亞》、《不宣而戰》、《龍旗飄落》、《悲歌涅槃》四個章節,從史學角度切入,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了120年前甲午海戰的全過程,深刻剖析了「落後就要挨打」和「弱國無外交」的歷史結論。北洋艦隊的悲壯和慘烈留給我們的是警醒和深思,特別是在當前復雜的國際海洋形勢下,這部影片更具有深刻的現實教育意義。

分集劇情——

第1集 角力東北亞

劇情簡介: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之列。

第2集 不宣而戰

劇情簡介:1894年,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隨著中日、日朝談判相繼破裂,列強調停均告失敗,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中日甲午戰爭。

清軍在船橋里擊退日軍,日軍則攻下平壤北邊的戰略要地玄武門和牡丹台,其後清軍拋棄輜重倉惶撤退,撤退途中屢遭日軍伏擊,撤退後又沒有可以依託的防禦支撐點,傷亡慘重。平壤之戰的結果完全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前敵主帥昏聵無能造成的。從戰略上看,清政府執行消極抵抗政策,從作戰指揮上看,清軍更是無所作為。

第3集 龍旗飄落

劇情簡介:1894年9月17日,世界近代史上,一場規模罕見的大海戰,在黃海北部大鹿島西南海域打響。在經過5個小時磨襲的殘酷海上大戰後,清政府北洋艦隊損失慘重,犧牲了數位海軍將領及近千名官兵,最後簽訂投降書。

第4集 悲歌涅槃

劇情簡介:甲午戰爭日本大發戰爭財,《馬關條約》中國賠償兩億兩白銀,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以及澎湖列島。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化程度和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甲午戰爭對於中華民族是一場巨大的災難,財富大量流出,主權淪喪,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殘酷的肆手現實,迫使每個中國人做出生與死的痛苦抉擇,隨後革命先行者們開始了民族自強的求索和抗爭。

(4)日本戰敗談判的電影擴展閱讀:

海戰經過——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挑起—場激烈的海戰。日本海軍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軍艦,包括其全部精華,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島、千代田、嚴島、橋立等八艘五千馬力以上的主力艦和巡洋艦。

9月15日上午,北洋艦隊的主力,即軍艦10艘,附屬艦8艘,在大清北洋水師提督(正二品)丁汝昌率領下到達大連灣。

16日凌晨1時,銘軍的十個營共四千人分乘五艘運兵船,向鴨綠江口的大東溝進發。16日中午,艦隊抵達大東溝,到次日早晨,軍隊全都登陸。17日上午8時,旗艦定遠上掛瞎雹兄出龍旗開始返航。

11時許,北洋艦隊突然發現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幾簇黑煙,丁汝昌登上甲板瞭望,判定為日本艦隊。於是立即命令各艦升火、實彈,准備戰斗。11時半,吉野先發現北洋艦隊,發出信號「東北方向發現三艘以上敵艦」。

12時20分,日艦逐漸接近北洋艦隊。中午12時50分,北洋艦隊旗艦定遠首先開炮。十秒鍾後,鎮遠艦也發出炮彈,緊接著,北洋艦隊各艦一齊發炮轟擊。三分鍾後,日本旗艦松島也開始發炮還擊。剎時間,雙方各艦百炮一齊怒放,硝煙彌漫,海水沸騰。

戰斗開始不久,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艦由於下水12年,久已失修,艦橋被突然開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傷,信旗被毀。丁汝昌拒絕隨從把自己投入內艙,堅持坐在甲板上督戰。可是他只能鼓一艦士氣,戰斗剛開始,北洋艦隊就失去了指揮。

日第一游擊隊4艦利用航速優勢繞攻北洋艦隊右翼「超勇」、「揚威」,二艦相繼被擊中起火,退出戰斗。日艦「吉野」也被北洋艦隊擊中起火,但很快被撲滅。13時30分左右,「超勇」沉沒。

下午3時30分,「鎮遠」艦的30.5公分大炮連續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二次。「松島」後甲板四號炮塔中彈後,火焰引發裝葯,發生了大爆炸。「松島」船軸傾斜5度,冒起白煙,火災大作。日軍炮塔指揮官海軍大尉志摩清直以下100餘人皆被擊斃。死屍堆積,血流滿船,「松島」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