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韓電影 » 過勞時代日本電影
擴展閱讀
戀戀江湖電影網觀看 2024-11-01 09:15:20
中國電影四大鏡頭 2024-11-01 09:08:04

過勞時代日本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1-01 04:00:37

❶ 求一部日本電影青春校園題材的

紅色文化住宅里的初子

劇情
初三女生初子(東亞優飾)正值花季年華,然而對她來說,生活卻是灰色的。她和哥哥克人(鹽谷瞬飾)一起住在破舊的小樓里。父親離家出走多年沒有音信;母親努力工作獨力支撐家庭,結果過勞而死。克人從高中退學後只靠打零工糊口,卻喜歡把錢花在陪酒女郎身上,弄得家裡因為屢次拖欠電費而斷電。初子平時在拉麵鋪打工,總是挨罵,報酬也很少。
班長三島(佐野和真飾)對初子非常關心,放學後留下來幫她輔導功課,兩人約定一起考東高。
一天,初子認識了一個叫榮子的女人。榮子得知初子的狀況後非常同情,硬塞給她5000日元。初子拿著錢買了參考書和夢想以久的連衣裙。
究竟是讀高中還是直接工作,初子不知該如何抉擇。最後,她告訴三島,自己不上東高了,並且沒有對此做出任何解釋,這令三島十分生氣。不久後,三島從班主任田尻老師那裡得知初子決定畢業後直接工作。三島接受了初子的選擇,並向她求婚,激動地構想兩人未來的家庭。
初子一直非常討厭《紅發安妮》的故事,雖然這是母親最喜歡的書,她覺得像書中的主人公安妮那樣堅信幸福的來臨根本不可能做到。然而,當初子被三島的愛感動時,她突然發現,其實自己一直羨慕著安妮。
夏天到了,初子成了餅干工廠的工人,三島在高中念書,休息天,兩人去公園約會。而平靜甜蜜的日子被突然打破,失蹤多年的父親出現在了初子面前……

❷ 宮崎駿的所有動漫電影

早期參與製作:
·太陽王子 霍爾斯大冒險(1968)劇場
·穿長靴的貓(1969)劇場
·卡里奧斯特羅城(1971)TV、劇場
·熊貓家族(1972)劇場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1974)TV
·尋母三千里(1976)TV
·未來少年柯南(1978)TV
·紅發少女安妮(1979)TV

GHIBLI時期作品(1985—— )
1·天空之城 (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劇場
2·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1988)劇場
3·魔女宅急便 (魔女の宅急便)(1989)劇場
4·紅豬 (紅の豚) (1992)劇場
5·On your mark (On Your Mark)(1995)短片
6·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 (1997)劇場
7·千與千尋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2001)劇場
8·哈爾的移動城堡 (ハウルの動く城) (2004)劇場
通常評論范圍內的宮崎駿作品,除了GHIBLI時期作品8部之外還包括以下2部:
·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漫畫;另有同名劇場《風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改編自漫畫版,主題人物情節較原作都顯得膚淺而簡單。一般評論指前者。
·側耳傾聽 (耳をすませば)(1995)劇場,近藤喜文任監督,宮崎駿擔任腳本,分鏡等製作。
另,宮崎駿新作《崖の上のポニョ》預計於2008年上映。

非宮崎駿導演的GHIBLI其他作品:
·螢火蟲之墓 (火垂るの墓) (1988)劇場 高畑勲(2006出了再見螢火蟲)
·歲月的童話 (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991)劇場 高畑勲
·聽見濤聲 (海がきこえる)(1993)劇場 望月智充
·平成狸合戰 (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 (1994)劇場 高畑勲
·我的鄰居山田君 (ホーホケキョとなりの山田くん)(1999)劇場 高畑勲
·貓的報恩 (貓の恩返し)(2002)劇場 森田宏幸
·種山原之夜(種山ヶ原の夜)(2005) 劇場 男鹿和雄
·地海傳說(ゲド戦記)(2007)劇場 宮崎吾郎

❸ 王菲演過的電影 名單

一、《別姬》是王菲以藝名王靖雯在1990年為無線台拍攝的一部電影,片長不足50分鍾,該片很多人都沒有看過,在王菲的檔案里也沒有提過。據悉,這是「歌壇天後」王菲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她在影片中飾演一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歌女。王菲18歲時初到香港,做過半年的模特,20歲時拍了該片,後來去了美國,從美國回來,才開始了她的歌手路。在這部電影中,王菲的表演略顯生澀,有趣的是雖然後來成為「歌壇天後」,但她在片中的幾首歌卻是找人代唱的。片中,王菲穿上紅色裙褂的結婚場面,更是難得一見。
二、《BEYONED 日記之莫欺少年窮》 1991。多年過去,其實對於這部片子的印象不那麼深刻了,唯一記得的, 便只有89年亞姐亞軍萬綺雯也曾於這部片子中出鏡, 而那個時候的王菲二十齣頭, 並不像她後來的那般高貴冷艷的氣質,而是一臉的青春光彩。這片子該是屬於藝人宣傳片類型電影,當時與beyoned 同屬於新藝寶旗下的王菲, 還在用著藝名王靖雯打拚,玩票般的出演的這部並沒有給大眾留下什麼深刻印象電影,在今天卻成為最青春的記憶。劇情簡介: 青年吳駒、林世榮、譚貫中與陳志強四人為好友,兼且熱愛音樂,更組織樂隊。吳駒舉家申請移民,為達開餐館目標,決定全家動員在大廈內搞大排檔,貨車接送, 吳駒更身兼數職,搏命搵錢。世榮畢業後考進大學,本想攻讀音樂,卻受女友Mary 父親嘉倫醫生影響,轉讀醫科,成績未如理想,情緒低落,但得Mary從旁開解。貫中本立志當差,但因體弱被拒,轉而投考交通督導員,受上司諸多挑剔,幸遇 上女督導員雯雯,始感工作樂趣。吳駒移民驗身報告批出,因工作過勞,懷疑胃癌。吳父為籌錢助吳駒假結婚,不惜全家行乞,終被吳駒發覺,眾人終明白親情可 貴,決留港發展,不作移民打算。貫中上師得寸進心,貫中與雯雯轉而投考警察,終被接納,達成心願。世榮與眾人參加音樂比賽,但被嘉倫醫生阻止,幸得眾人鼓 勵,世榮勇敢出台表演,並決轉讀音樂系,而嘉倫醫生亦明白志向不能勉強。吳駒、世榮、貫中與志強終邁出人生一大步。
三、《重慶森林》 1994。這部戲大概是王菲所拍的電影里知名度最高的。 或者因為王家衛,或者因為梁朝偉,或者因為王菲。 亦或者是因為愛情本身。 多年後看王菲和梁朝偉一起主演的《天下無雙》,彷彿前世今生,盡管主宰劇情命運的人已經不是王家衛。 曾經見過一款《重慶森林》的海外版海報,王菲的眼神,在海報的光與影的融合里顯得那樣的出挑而清澈, 多年之後,世事幾番新,而她的眼神,卻始終不曾改變。 自我也好,特立獨行也罷,王菲就是王菲。 眼神, 動作,姿勢, 愛王菲的人會知道, 《重慶森林》里的那個女子,就是她的本色。劇情簡介:編號為223的警察(金成武)失戀後患上失戀綜合症,在與金發女殺手(林青霞)擦肩而過又離奇相遇並有了一晚溫情後,原本以為包括「愛情」在內的所有東西都有保質期的他意外地迎來心靈的短暫溫暖。可是,他們的愛情還是結束了。快餐店新來的女招待阿菲(王菲)愛上了時常光顧快餐店的編號為633的警察(梁朝偉),因拆了他的女友(周嘉玲)留在快餐店給他的「分手」 信,阿菲知曉了他的心情,偷拿到他的鑰匙趁他不在時常潛入他家,一邊夢游一邊悄悄地改變他的生活,終在被他撞見時令其感受到情感的回歸。然而,這才是他們 愛情的開始。
四、《戀戰沖繩》 2000。台灣音樂人黃舒駿在他的《改變1995》歌詞里寫過一句話:王菲變王靖雯又變回王菲。簡潔而准確。 2000年的王菲, 經歷了結婚生女離婚再戀愛的一整個過程, 再不是當年那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子。那時已經紅遍兩岸三地的王菲, 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一種成熟女性的情致。 而唯一沒什麼改變的, 便是她的眼神,多了年歲,多了閱歷, 卻不改清澈。 和張國榮梁家輝兩大影帝一起演戲,瘦瘦高高的王菲還是王菲, 也許真有一種演員是不需要什麼演技的, 她的本色,就是最精彩的詮釋。 對人物如是, 對愛情,亦如是。 劇情簡介: Jenny(王菲)意識到自己對身邊的黑幫老大伊藤已無愛時,帶著伊藤一大筆錢來到沖繩。這筆錢本是國際大盜唐傑(張國榮)用手中一本寫滿黑幫秘密的日記本向伊藤敲詐的費用,Jenny的攜帶逃離令他無計可施。飛虎隊隊員羅宏達(梁家輝)和其女友Sandy(黎姿)在沖繩度假,認出唐傑是警方通緝的要犯,為獲晉升機會,他佯裝與唐傑合作預謀爆竊沖繩一家銀行, 以便將其逮捕。兩人計劃中,要利用銀行隔壁的房屋來進行爆破,而Jenny恰好就住在裡面。因為兩人都逐漸愛上Jenny,事情開始變得復雜。
五、《天下無雙》 2002。記得這部片子應該是在賀歲檔上映的, 劇情並沒有什麼特立獨行的地方,古裝, 搞笑,雙生雙旦。 王菲與梁朝偉再度合作,這一次唱起了觀眾久違的黃梅調。 王菲的嗓子當然沒話說,但這部電影本身除了黃梅調的喜慶之外, 也沒有什麼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也許,王菲從來就無心戀棧電影圈吧, 《重慶森林》帶給她的那個影後,該是無心插柳,而這部電影則帶給了她一個好姐妹,趙薇。 劇情簡介:正德皇帝(張震)與其御妹無雙(王菲)均厭倦了皇宮的單調生活,想偷偷溜出宮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無雙女扮男裝先行一步來到江南的梅龍鎮,結識在此開店的阿龍(梁朝偉)阿鳳(趙薇)兄妹後被阿鳳喜歡上,她也愛上了阿龍。無雙身份暴露被帶回皇宮時,正德皇帝微服來到梅龍鎮,並在阿鳳遭遇歹徒挑釁時拔刀相助,兩人結識後經過一段日子相處產生感情。因無法忍受對阿龍的思念,無雙再次從宮里逃回梅龍鎮,四人在店中相會,並在誤會盡除後私定終生,不料遭到太後的阻攔。
六、《大城小事》 2004。陳可辛導演上《魯豫有約》的時候曾經說過, 當年他的《甜蜜蜜》原本鎖定的男女主角是黎明和王菲。而《甜蜜蜜》本不叫《甜蜜蜜》,而叫《大城小愛》。多年後當黎明和王菲終於合作, 這片子的名字叫做《大城小事》,不知是不是巧合。 喜歡看劇情片的人, 大約都會喜歡某一位或某一類導演的作品。在看了《大城小事》之後, 才發現它和我喜歡的《茱麗葉與梁山伯》是同一個導演葉偉信的作品。 景色很美, 主角也很美, 配樂也優美,只是故事稍弱。 也許在上海這偌大的城市裡, 每一個人都是渺小的。個人的喜怒哀樂就像這城市裡的塵埃, 看不見也摸不著。 而電影只是用一面極高倍數的顯微鏡,照出屬於這個城市的色彩和光影。 劇情簡介: 時值深冬,冷風呼嘯而過,在馬路旁的一間新式麵店內,一對男女,謙和小月分手了,沒有呼天搶地的哭聲,也沒有你死我活的對罵聲,就只是這樣,平淡和平得像沒事發生過一樣結束了這段只維持了一年半的愛情!謙是一名任職於國立大醫院的醫生,有從醫的理想目標,凡事一絲不拘!小月是一間小型公關公司的主理人,是個時代職業女姓,在上海這個競激烈的世界裡,兩 個人都各自為著自己的工作和理想而努力!分手後二人各不相干,也再不相見,雖然居住在同一個城市裡,卻有若天涯,冬去春來,就這樣過了兩個月…富紳孟仕存,年過八十,日子過得富足,但他的家人想在他餘下的有限時間里,讓他過一次精彩的生日,孟的管家兼得力助手馬時法立即暗裡招集各大公關公司, 為孟安排一次別出心裁的驚喜生日會,其中有份競投的就是小月,小月接到這單大生意,當然拼盡所有,甚至不惜借錢來預備這次競投!而另一方面,馬時法亦顧及 孟老先生年時巳高,身體狀況未必一定能抵受過大刺激性的活動,因而亦找來醫生周謙作為評估。終於來到提交建議書的當日,小月信心滿懷,心想一定馬到功成, 怎料,卻在現場見到謙,謙更因為自身專業的立場,認為活動有機會影響孟老先生的身體而否決了小月的建議。舊情人多月不見,一見卻是水火不容。
七、《2046》 2004。王菲拍的電影不多。 有兩部是王家衛。三部是和梁朝偉。《2046》里,王菲是那個會無表情流淚的機器人。 愛與恨或者都不是永恆,但是眼淚卻是真的。 人類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被數據化,唯獨感情,是這世界上最難計算的東西。若輕若重, 都交給時間吧。 劇情簡介: 1966年,從新加坡返回香港想忘掉過去的周慕雲(梁朝偉)住進東方酒店的、同他曾經熟悉的數字2046隻差一號的2047號房,開始了他的賣文生涯。眼 前、曾經在他身邊出現過的一個個女人(章子怡、王菲、張曼玉、劉嘉玲等)經過他大腦的過影後,令他對時空產生疑惑,不但忘不了過去,一幕幕往事反而更加揮 之不去。為了與過去作更好的告別,他將生活的點點滴滴化為文字,寫下小說《2046》(說只要搭上了前往2046的列車,人們就可以找回失去的記憶)。

❹ 魯迅簡介

魯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的精神被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是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母親魯瑞、父親周伯宜。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周樹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風箏里的弟弟)。「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從此成為世人最崇敬的筆名。魯迅是中國近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魯迅是周樹人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用的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專集都被收錄在各類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動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 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魯迅曾因為母親的安排娶朱安為妻,但朱安其貌不揚,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思想很陳舊,魯迅的家鄉紹興有一種風氣,看不起離婚的女人,魯迅心善,不想讓朱安淪落到如此地步,只好借出去工作為由,離開了朱安,後另娶了許廣平,生下了海嬰。朱安一生都沒有和魯迅圓過房,生不了孩子。魯迅死後,是朱安為他守靈,但朱安死後卻沒人為她守靈,朱安終其一生始終是不幸的。

生平和創作
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便迅速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但現在他家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對他心靈的打擊也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多年之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自然、真誠單純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通過科舉考試,可以陞官,可以發財,個人身價百倍,家庭也隨之受到世人的羨慕。這被認為是讀書人的「正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僚」,為這個官僚出謀劃策,奔走效力,接受這個官僚的饋贈。借著這個官僚的權勢,自己也有了權勢。這是當時讀書人常走的第二條道路。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雖然這被當時的官僚所不齒,但到底可以發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損害的社會底層。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措的8塊銀元,抱著到「異地」去尋「別一類」的「人們」的目的,離開了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當時的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這是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所從來沒有過的。在課余,魯迅還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這大大開拓了他的文化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的生平和創作魯迅是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在南京路礦學堂求學期間,他的學習成績一向優異,這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官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日本就是通過西方的醫學認識到西方科學技術的價值和意義的,魯迅也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當時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強大起來,但日本軍國主義的勢力也在同時發展著。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使他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強國林立的現代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在當時,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譯了兩冊《域外小說集》,他個人單獨發表了《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一系列重要論文。在這些論文中,他提出了「立國」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並熱情地呼喚「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精神界之戰士」。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對當代世界文化的發展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有了更切實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獨立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他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 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狀況和被西方帝國主義所欺侮的歷史命運。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在這時,人生像一杯苦酒,喝在肚裡,苦在心裡,欲吐吐不出,欲忍忍不下。但也正因為如此,當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標志著中國小說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可以說,魯迅的《狂人日記》是討伐傳統封建專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喚重建中國現代新文化的宣言書。它帶著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中華民族的凄厲的聲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記》之後,魯迅一發而不可收,連續發表了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中國的小說,只有到了魯迅那裡,才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這個更廣大的題材領域,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這是一個多麼冷酷無情的世界!這是怎樣一種扭曲的人生!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挺起腰桿來做人,爭取自己幸福的未來。

除了社會底層的人物形象之外,魯迅還塑造了一些剛剛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這些知識分子有進步的要求,有改善社會的良好願望,有對人、對己的真誠的感情,真誠的愛,但當時的社會卻不能容忍他們。「狂人」詛咒人吃人的現象,希望人人都能成為「不吃人的人」,成為「真的人」,周圍的人就把他當成瘋子,必欲除之而後快(《狂人日記》);夏瑜為社會而犧牲,茶客們說他「瘋了」,華老栓則用他的血來治自己兒子的病(《葯》);魏連殳關心中國社會,社會卻來迫害他,到他不再關心中國社會時,周圍的人卻來巴結他(《孤獨者》)。《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都曾為社會,為自己,追求過,奮斗過,但在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經歷的都是悲劇的命運。魯迅同情這些知識分子,就是同情中國社會,關心中華民族的命運,因為在當時的社會,只有這些知識分子還在為社會的進步而掙扎、奮斗。

魯迅對社會上的兩類人是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的,那就是那些權勢者和偽君子。《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中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這需要高超的藝術功力。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我們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我們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2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中國古代的文化不像西方的文化,西方中世紀處在一種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統治之下,只要掙脫了這種宗教文化的束縛和禁錮,西方的近現代文化就有了發展的力量。中國古代文化則是由各種不同的文化共同構成的,在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各種文化都摻雜在了一起,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徹底打破了中國古代散文「溫柔敦厚」美學風格的束縛,更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的思想和藝術的創造力是驚人的,他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這使他成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學大師。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尖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動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004.html?wtp=tt

❺ 找有關減肥勵志的電影

2001年的《瘦身男女》還是比較勵志的。

  1. 基本信息

    《瘦身男女》是由杜琪峰執導,劉德華,鄭秀文,黑川力矢主演的喜劇片。電影講述了MiniMo因失戀變成一個260磅的大肥婆,在認識了同病相憐的肥佬後,兩人從相識到相知的的故事。2001年6月21日影片在香港上映[1]。

    中文名 瘦身男女

    外文名 Love On a Diet

    出品時間 2001年

    導演 杜琪峰

    類型 喜劇

    主演 劉德華,鄭秀文,黑川力矢

    片長 94分鍾

    上映時間 2001年6月21日

  2. 劇情簡介

    MiniMo本是位9頭身美人,所謂9頭身美人也就是頭與身子的比例是1比9,那自然是位身材勻稱的窈窕淑女了。別人在失戀後都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而MiniMo在遭受失戀的刺激後,卻有著與眾不同的反應,可能是內分泌系統或是消化吸收功能因受刺激產生病變,使得她變成一個體重260磅的大肥婆。從窈窕淑女一下變成肥婆,自卑感油然而生。

    此時,她卻有緣認識了同病相憐的肥佬(劉德華飾),同病相憐自然很快成為知己。結交中肥佬獲悉,Mini(鄭秀文飾)與初戀情人黑川(黑川力矢飾)在十年前定下了一個十年之約,相約十年後再相見。而如今離十年之約的期限只剩下45天,但如今已變肥婆的Mini Mo當然不願與初戀情人見面,原因是怕黑川見到自己如此這般模樣。好心的肥佬為成全有情人,決心幫助用Mini恢復原來的體形。在餘下的日子裡幫Mini以地獄式方法特訓減肥,踩單車、拉油桶,什麼苦什麼累就做什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四十多天時間里,肥佬和Mini都減肥成功。十年之約來臨的那天,Mini與黑川如期相聚,事情本在向著黑川與Mini的幸福結局發展,但在偶然的一次電視訪談,Mini看見了肥仔為了幫她支付瘦身所需的錢而任人揍的視頻,她離開了黑川,去尋找肥仔。幾年後,她成為了名作家,出版了自己的瘦身體驗,也在重新邂逅了瘦身後的肥仔,有情人終成眷屬。[2]

  3. 演職員表

    肥佬 劉德華 ----

    Mini Mo 鄭秀文 ----

    黑川 黑川力矢 ----

    工藤小姐 樋口明日嘉 ----

    Bun Man 林雪 ----

    as Tin Lam Wong 王天林 ----

    客串 鄭錦昌 ----

    客串 黃美芬 ----


  4. 職員表

    出品人 向華強

    製作人 杜琪峰、韋家輝、向華強

    監制 杜琪峰;韋家輝

    導演 杜琪峰、韋家輝、鞠覺亮

    副導演(助理) 汪鏸全、羅錦富

    編劇 杜琪峰、韋家輝

    攝影 鄭兆強

    配樂 黃嘉倩

    剪輯 羅永昌、黃永明

    藝術指導 徐國強

    美術設計 余家安

    服裝設計 曾伯銓

    燈光 胡國超

  5. 角色介紹

    肥佬|演員劉德華

    肥佬知道Mini的可憐經歷後,為了助她重奪愛人心:無所不用其技,助她減肥,令她為之感動。Mini瘦身成功,如期赴約,肥佬己消失在人海中。幾年後,瘦身後的肥佬與已成為名作家的Mini重新邂逅,有情人終成眷屬。

    Mini Mo|演員鄭秀文

    旅居日本的Mini Mo,因為初戀情人黑川的離開。在十年間,由九頭身美人漸變成一個大肥婆。在潦倒之時,她認識同屬肥人一族的賣刀佬肥佬,二人頓成斗氣怨家。肥佬幫助Mini恢復了原來的體形,Mini瘦身成功,如期赴約。

    黑川|演員黑川力矢

    Mini Mo的初戀情人,十年之約來臨的那天,黑川向Mini求婚,但當Mini看見了肥仔為了幫她支付瘦身所需的錢而任人揍的視頻,她離開了黑川,黑川因為失戀而暴食,最終以滿身脂肪的形象與工藤小姐相遇在飯館。

    工藤小姐|演員樋口明日嘉

    她愛著黑川,要不然也不會因其而吃成胖子。而這份愛,便希望是獨有、專一、完完整整的佔有。可黑川並不安分,而這也誘發了工藤的妒忌之心。她與黑川在餐廳相遇時,感受到了彼此敞開的心扉,那絲莫須有的間隙,似乎就此融化,迎來重新認知的契機。

  6. 音樂原聲編輯

    粵語主題曲 劉德華 《我的胖侶》

    國語主題曲 劉德華 《為愛瘦一次》

    主題曲 鄭秀文 《終身美麗》

  7. 幕後花絮

    模擬體重300磅的劉德華和260磅的鄭秀文,在一個斜坡上面練習蛙跳。因為他倆都穿著20公斤重蛙膠做成的化妝服,難免會顯得笨拙,鄭秀文幾次險些摔跤,令劉德華手忙腳亂。

    製作方邀請到好萊塢化妝師史蒂夫為《瘦身男女》化肥仔肥女妝,是用硅膠粘貼在演員的皮膚上,連續粘貼時間不能超過8個小時,導演杜琪峰為了抓緊進度,竟然每天要拍10多個小時,令史蒂夫大為驚訝。

    鄭秀文臉上因膠水過敏出現一塊塊紅斑,史蒂夫堅決不為鄭秀文再上肥人妝,杜琪峰決定改拍電影里的結局戲,鄭秀文、劉德華在橫濱山下公園重逢慶賀雙雙減肥成功,情不自禁親吻相擁。

    鄭秀文在《瘦身男女》片場穿上肥妹裝,片場每個人都對她的假肥肉有興趣,尤其是那個假胸,成天被人調侃,還有人動手動腳,雖然碰不到真的身體,也總有些心驚肉跳。不過鄭秀文沒有真的生氣。

    劉德華把那件肥仔硅膠衣比作棉被,穿在身上好比裹在被窩里,每拍三分鍾戲就要吹三分鍾冷氣,不然就會大汗淋漓。

    執導這部《瘦身男女》,杜琪峰事必躬親,連劉德華在片中一舉一動每個動作,都要親自加以指導。

    這部影片開拍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這部「胖子電影」一直使用《瘦身多戀事》這一名字,之後才將片名定為《瘦身男女》。

    鄭秀文是劇組中每天來得最早、走的最晚的演員,就連出席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的當晚也不願耽擱拍戲,在收工之後才匆匆趕往頒獎現場。

    編劇韋家輝說塑造人物時有參照杜琪峰,他寫劇本的時候就把杜琪峰的特徵放進劇本里,比如一些小動作:拿手帕抹汗、把手放在肚腩上。

    劇情講述劉德華要賺錢去幫補鄭秀文減肥,所以便學一位日本人在街上以一千日元供人打五分鍾來賺錢,拍攝前劉德華有向該日本人請教免被打傷的秘訣。

    鄭秀文因拍《瘦身男女》令她的健康付出很大代價,因為她工作過勞加上天氣轉變導致她的哮喘病復發。

  8. 影片評價

    正面觀點

    《瘦身男女》別出心裁,將劉德華、鄭秀文塑造成超級肥仔、胖妹,杜琪峰沒有藉助電腦特技,而是請出好萊塢效化妝師史蒂夫為劉德華、鄭秀文特別製作橡塑胖人模型,效果逼真。在電影《瘦身男女》中,劉德華為鄭秀文制訂了一個45天的速成瘦身計劃,煉獄般的瘦身過程產生了很多笑料。例如劉德華手騎著不成比例的折疊式小腳踏車,手握雞毛撣象趕牲口那樣趕著鄭秀文,氣喘吁吁的鄭秀文雙肩拖著沉重的柏油桶在街上俯身拖行,揮汗如雨等等。(新浪網評)

    《瘦身男女》的成功不僅僅是在於鄭秀文的厚重裝扮,更是因為她的精彩表演,她完全將一個貪吃肥婆演繹得絲絲入扣,讓人信以為真。如果不是化妝粗糙的手部皮膚過於虛假,人們幾乎要認為這根本不是鄭秀文。化妝雖然略有瑕疵,但仍然算是精湛;表演雖然誇張,但還是令人信服。這不單是一個肥婆的減肥之旅,也是一個女人找尋真愛的過程。(新浪網評)

    反面觀點

    《瘦身男女》堪稱一部地地道道的商業片,影片的藝術水準比起杜琪峰「銀河映像」時期的作品實在算不上高。《瘦身男女》中劉德華最後又以帥哥形象露面等俗套情節,讓人感覺到導演杜琪峰向商業和大眾妥協的東西越來越多,與杜琪峰「銀河映像」時代的作品相比,《瘦身男女》已少了幾分無視大眾的銳氣,而過於注重大眾口味也令導演無暇挖掘影片的內涵張力,只能流於表面化。(騰訊網評)

  9. 發行信息

    中國香港 2001年6月21日

    澳大利亞 2001年7月5日

    新加坡 2001年7月5日

    日本 2001年11月2日

  10. 影片票房

    《瘦身男女》上映13天,票房過3000萬港幣。2001年在香港的票房為4043萬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