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戰狼2》觀後感
《戰狼2》觀後感8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戰狼2》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戰狼2》觀後感1
《戰狼2》一經播出,火爆占據各大院線,好評如潮,截至目前為止,以56億多的票房絕對領先於國內電影市場,並且成為中國內地電影史上首個進入世界電影TOP100強的影片,能夠如此叫好又叫座,離不開電影中英雄的責任擔當和祖國的強大。
尤其是電影結尾護照上的一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請不要放棄,請記住,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中國,引爆全場,讓每一個中國公民引以為豪,影片中家國情懷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人心中,民強,則國盛,國強,民則安。
也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體會不到和平寧靜的生活是多麼寶貴,可是在國外有一個國家經常發生戰亂,國民天天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不明白在中國大街上為什麼警察不佩帶影片中在最後撤離非洲,經過交戰區時,當大家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時,冷鋒用手臂做旗桿,把五星紅旗高高舉起,帶領大家平安駛出戰區回到維和部隊安全區域。飄揚的五星紅旗,是國之象徵,國之威嚴,國之主權,國之神聖,國之崛起。這場面點燃了所有人的民族情懷,愛國的激情在胸中澎湃,那一刻,我熱淚盈眶。中國終於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實現了質的飛躍,讓世界認識了泱泱中華,東方雄獅已經覺醒,一個大國在世界的東方已經崛起,它們正在用聲音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力量,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殺我國人者,皆我天敵。
這個場景也使我聯想到20xx年的葉門撤僑事件,20xx年葉門危機,中國海軍直接派出2艘護衛艦,開進葉門亞丁港,當時港口外槍炮轟鳴,中國海軍入港全部自主完成,中國駐當地使館和全副武裝的武警特勤在岸邊保護中國僑民,而護衛艦直接靠港,艦上的海軍特種兵和水兵持槍下艦,拉出了警戒線,當時護衛艦上的炮彈已經瞄準了岸上的沖突地區,最終,兩艘護衛艦以最快的速度撤僑。而當時的美國表示鑒於葉門形式非常危急,不可預估,派軍隊撤僑會讓美國公民至於更加危險的境地因此無法幫助在葉門的公民離境。由於葉門機場關閉,美國希望在葉門的公民從海上乘坐外國船隻離境。兩個大國對待撤僑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戰狼2》中面對想要去美國大使館以求援助的女醫生,冷鋒說了這樣一句話:當我站在碼頭上向海面眺望,在無數遠去的桅桿中我看到一面星條旗。聽到這句話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只要我們身為一個中國人,當風暴來臨,國家是我們溫馨的港灣,當我們遭遇麻煩,國家是我們堅強的後盾,無論我們身在何方,國家永遠守護我們的安危。國強,民則安,這份安全感,是一個國家給國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位卑未敢忘憂國,報國之心,死而後已,家國情懷自古就有,戰爭年代,仁人志士為國家命運奔走呼號,力挽狂瀾,他們為國家付出心血甚至生命,他們努力支撐著岌岌可危的中國,他們是最可敬的人。而今天和平年代,國家給予我們更多的發展和機遇,精準扶貧,希望工程,世紀人才工程,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在祖國大地遍地開花,我們和國家命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今天的中國還需我們更加努力,這樣國家才能更強。國強!才能民安!
《戰狼2》觀後感2
建軍大業畢竟是過去的事了,並且挖掘太淺,不懂的看鮮肉,懂的不滿意;挖掘深了所有人都會不滿意。
轉頭瞧瞧戰狼2:裡面有印度洋,有遼寧號,有紅旗,有撤僑,有導彈,有別國首腦的面子和國外民眾的支持,有爭端地區行走的正義立場……搔到癢處且分寸得當,主旋律得不能再主旋律了,新時期得不能再新時期了,無怪乎超過建軍大業:這片不紅誰紅,它不爆款誰爆款
裡面有達康有鮮肉,鮮肉尤妙:演技合格,不喧賓奪主,潛力合理不開掛。然而鮮肉又絕不僅僅僅妙在上述這點演技而已——戲末歸隊,主角舉旗中間,左邊達康面色灰敗奄奄一息,右邊鮮肉疲憊但眼神畢竟還是亮的。注意這三人方位安排,誰都會覺得好得很。還有,鮮肉是蟄伏在高舉著旗幟的主角底下的,然而主角終究面目模糊,雖然能打畢竟老矣;未來這面旗終究是要交給鮮肉去扛的。
鮮肉在戲里,是作為私企富二代主角出現的。其合時宜和合實際地表現出的稚嫩也許顯得出戲,但這個主角絕不僅僅僅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部分。
中國人在非洲,已經十來年了。國內大眾對非洲的了解,也許僅限於偶然看到撤僑時的央企組織工人自救的報道;但與官方相比,必須是私企成群的老闆們深入非洲更自由、更廣:官方不計劃去的地方,他們去;官方不敢乾的事,他們干;官方不屑於做的買賣,他們做。雖體量未必及得上國家之力的經營,但其影響力也不容忽視。這些老闆們的二代,雖然在此刻還是青澀,其中或有草包;但未來隨著歷練錘打,必有成群體的豪傑產生,在非洲做出一番事業。
非洲一片荒野,居民並未訓熟,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市場大把,發達國家構築的制度限制住了這片荒野。如今世界秩序再次更亂,枷鎖的松動和中國對農業社會的改造經驗相結合,必將使這片土地造就出大發展。
有人說過,如今的時代要字面好處上的封侯,徹底改變自己的社會階級,對普通人的機會莫大於進軍非洲。只但是那裡各方勢力錯雜,叢林凶險,要字面好處上的存活下來,聰明狠辣的人傑還不夠,還要運氣上佳才行。如果說歷史常常循環,那麼這樣的景象,歐洲人已經在近代為我們演示過了。
那麼本片里的鮮肉,就代表了這樣的人傑的先聲;未來中國的東非洲公司,就是由這樣的人傑所開拓。
所以,這個鮮肉主角,在我眼中乃是本片第一重要部分。他合理地幼稚了,也比較合理地存活了,更合理地成長了。他雖非如來,卻是彌勒;雖不是影片的主角,卻是影片所升華出世界的未來主人。
於是我們能夠設想,到不久後的「那個」時候,所配套經略非洲的制度幾乎呼之欲出:那其中直接作用於非洲(以及東南亞、甚至中亞、拉美、南美、波斯灣等)的一部分,興許便是由黨領導下的央企/國家控制的企業與由國內控制的大型私企集團協同配合的形式。這便是新時期的一帶一路的延伸,是中國的東印度公司。
配合著我們再想想影片里主角的身份、任務和行為,是不是發現,以私人秘密軍事公司形式存在,類似美國黑水公司,由某新興大國所掌握的武裝力量,無論國家需求、政軍協同渠道和模式、還是其存在的正當性、人員供給,是不是都有了適宜的土壤。
所以戰狼2是一部很精彩的片子,值得看一看。
《戰狼2》觀後感3
戰狼2最終票房超過56億,實至名歸,已經創造了歷史。這個電影的成功,讓我們知道了用心做事情,是會有回報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國產電影票房過億已經屢見不鮮,時不時來幾個大片沖破十個億票房也已經習以為常了。很多演員轉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也給了大家一些驚喜,但是總感覺這些驚喜比票房所襯托的地位要差了那麼一點點。戰狼2雖然不是完美的電影,但給我們傳遞了太多正能量,從影片的製作,到拍攝,到內容。用心做事兒,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值得尊重。
千年配角,一戰成名。吳京在戰狼1的時候,已經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曾經的千年配角,自導自演,還能完整呈現一個吸引眼球的故事,並帶來很多精彩的動作畫面,很不容易。其實大家很早就認識吳京了,知名度早就有了,大家也都喜歡這個娃娃臉的功夫明星。當年《太極宗師》的時候,我每一集都守在電視機前追劇,看完之後和小夥伴們激烈的討論劇情;電視劇的主題曲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吳京瀟灑的太極動作讓人仰慕不已。之後吳京也參與拍了很多電影,給人感覺就是配角,也許永遠無法成為主角。
沒有人捧我,我自己捧自己!正如甄子丹,也曾經多少年生活在成龍、李連傑的陰影之下,無法閃耀。《葉問》系列終使其躋身一流功夫明星的行列,有的時候能力已經具備,再獲得一個機會是多麼的重要。這個機會無法從外界獲取,吳京下定決心自己去創造。這需要多大的魄力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拍攝一部自己作為主角的電,想法很容易,真正落實到行動的時候,方方面面的困難都將撲面而來。資金如何獲取,劇本如何打磨,如何讓自己心儀的演員入組,如何融合整個團隊共同用心做事兒,等等......
投入全部,勇於承擔。投入超過一年的時候進入到軍營之中,與戰友們寢食與共,最近距離的感受軍營生活。將其融入身體。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些時間與精力的投入,最終讓我們看到了骨子裡都透著軍人氣質的戰狼。不僅時間投入,在資金方面也下了極大的決心。第一部戰狼資金緊缺,吳京抵押房產籌資,大有破釜沉舟的氣概,所幸也得到了通情達理的夫人的全力支持。為了實現一生的夢想,哪怕我們的努力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至少曾經全力以赴,人生無悔了。
用心拍攝,不欺觀眾。中國電影,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曾經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著名的導演,加上知名的演員,有小鮮肉,小鮮花就更好。。。牽強的劇情,粗糙的故事,低廉的成本,就能夠賺取大量的票房。不斷的透支觀眾的信任,傷害觀眾的情感。隨著觀眾的欣賞水平不斷提升,這些不尊重觀眾的作品與製作者,終會自食其果。戰狼2的誠意,大家都能夠感受到。多少動作畫面的呈現,看著如此的真實,都替吳京捏一把汗。中國人自己也能拍出不遜於好萊塢的動作片,是值得國人驕傲的一件事情,他在背後付出的努力,從他身上的傷痕就可見一斑。
最後,還想說的是,戰狼2創造了票房奇跡,我覺得自己這個電影票錢花的值!好在吳京還是很清醒,戰狼2不是完美的電影,缺點還有很多,還有改進的空間。下一部電影,有很多值得期待。雖然票房超過這一部已經非常困難,超越自己最重要。向用心給我們呈現精彩電影的功夫明星致敬,期待下一部的精彩!
《戰狼2》觀後感4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我看完《戰狼2》這部經典影片之後比較直觀的感受,比較真情的贊譽,比較誠摯的敬仰。說實話,自從看完《戰狼2》這部電影之後,文天祥這句千古明詩,古人這句至理名言就一直在我腦海里回盪著,在我嘴邊徘徊著,在我心頭駐扎著,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使我久久不能平靜……
我想,看過影片的人,關注過影片的人,評論過影評的人,一定都牢牢記得「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殺我國人者,皆我天敵」這句比較經典不凡,比較令人動容,比較讓人澎湃,比較讓人熱血,比較讓人沸騰,比較讓人感動的台詞吧!冷鋒作為一個軍人,作為一個特種兵,作為一個戰狼,他始終如一的牢記著自己保家衛國,保家為民,忠心護國,誠心愛民的職責與使命;始終不渝的堅守著自己無謂犧牲,堅韌不拔,愈挫愈勇,永不言棄的精神與品質;自始至終的奉行著自己精忠報國,守衛國土,保護家園,保衛同胞的信念與決心。
影片在結尾的時候可以說是達到了比較高潮,當達康書記含著剛強的眼淚怒吼出那句「開炮!」時;當冷鋒把國旗緊握在臂膀上時;當眾人開車安全通過防守區時;當影片比較後呈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樣振奮人心的字幕時,我不由自主落下了感動的淚水,萬千影迷情不自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億萬同胞情不自禁高唱起了激情國歌,世界各國人民不能自已的高喊出了中國二字。
《戰狼2》無疑是一部成功的佳作,它不僅歌頌了中國軍人的頑強精神,不僅喚起了人們心中的愛國情懷,更是彰顯了中國國民一體的治國理念,反映了中國屹立東方的強國姿態。縱觀這部影片,你會發現它從頭到尾都在傳遞著熱愛祖國,保衛國家的理念;自始至終都在體現著關懷人民,關情同胞的觀念;時時刻刻都在贊頌軍人氣魄,兵人品質;每分每秒都在表達著英雄氣概,英雄使命。試問,這樣一部充滿著正能量,充滿著愛國主義,充滿著國家情懷的影片,如何不叫人驚艷叫絕,如何不使人深深折服呢?
中華文化貫穿上下五千年,在這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民族精神一直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扮演著無可比擬的角色,占據著不可取代的地位。縱觀歷史,無論是蘇武持節南望的赤膽忠心,還是岳飛精忠報國的碧血丹心,都令人深受折服;回首往昔,無論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匹夫有責,還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都使人深感震撼。而我們作為建設祖國的未來,作為復興中國的希望,我們更應該自覺的向先人學習,主動的向前輩學習,並且能始終不渝的把愛國主義放在比較核心的位置上,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越來越強大,祖國才會建設的越來越輝煌。
《戰狼2》觀後感5
上一部《戰狼》雖然有冷鋒(吳京)這樣的尖刀刺兒頭,但仍是以戰狼中隊的名義與海外雇傭兵作戰來展現國威、軍威。然而到了《戰狼2》,電影里明顯增加了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也更強有力的體現了人民軍隊是每一個在國外同胞堅強的後盾。也正因如此,《戰狼2》不僅武裝更強大,火力更猛烈,打鬥更狂暴,故事也更燃情、熱血!
《戰狼2》將戰場轉戰至非洲,整個格局變大,各種挑戰也相之變難。在開闊的視野中,在殘酷的戰場前,一位代表軍人素質和國家形象以及實力的孤膽英雄,用自個的正義、熱血和大氣戰勝一切,誓死捍衛、震我國威!其中所散發的硬氣與霸氣看得讓人非常之燃!
電影承接了上一部《戰狼》冷鋒和龍小雲的感情。因為護送戰友骨灰回鄉遭遇了社會強拆,怒而出手的冷鋒傷人入獄,期間龍小雲去邊境執行任務,然而下落不明,唯一留下的線索就是一顆帶有怪異花紋的子彈。為了追尋這一線索,找到未婚妻的下落,冷鋒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孤獨旅程,來到了狂野非洲。
非洲很狂野,非洲也有數不盡的寶藏,然而,這片土地卻至今仍在流血,戰爭頻繁,政權更迭更是家常便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點點蛛絲馬跡,卻又遭遇了國家內戰。而這一點蛛絲馬跡居然和反對派高價請來的雇傭兵頭領有著莫大關系。為了拯救愛人,為了給愛人復仇,滿腔怒火的冷鋒拿出了戰狼的精神,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深入敵後,肩負起了拯救華資工廠數十名華人員工的使命,並與工廠的保衛部長「達康書記」吳剛以及富二代紈絝子弟張翰並肩作戰。
《戰狼2》的故事背景放在了非洲,這樣很多在國內不能觸及的元素都可以表現,比如坦克大戰,比如擊落聯合國直升機,比如導彈精確制導打擊等等。
空手擒拿一招制敵,展現了中國特種兵的勇武。飛檐走壁彈無虛發,更是體現了中國軍人的戰術素養。坦克對決鋼鐵大戰,更體現出了冷鋒個人的英雄主義色彩與機智狡黠,即便是走出國門,脫下軍裝,也不失中國軍人的氣節。最後面對雇傭兵老大的強強對決,更是惡狠兇猛打到骨頭里,不僅有很好看武打設計,而且也結合了實戰格鬥的技巧,做到了真實精準拳拳生威。
如果說在《戰狼》中冷鋒只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刺兒頭,卻依然追隨著狼群行動。那麼在這部《戰狼2》里他就化身成為一個孤膽英雄——愛人的杳無音訊讓他變得了無生趣,他為了救同胞更是為了探尋愛人的下落,也表現了一個愛國愛家、愛人密不可分的道理。
無論是電影的主題還是故事裡所折射出的內涵,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大愛與大義,更讓我們看到了噬血獨狼的正氣與正義!通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感受到冷鋒不冷、他的伸手和博愛,但更多的是愛國情操與民族自豪感。每一拳、每一顆子彈、每一場驚險震撼的打鬥,都有旺我國人之強、有燃我國家之威!
《戰狼2》觀後感6
期待了半年之久的電影《戰狼2》終於上映了,今天剛看完,便迫不及待的想把觀後感記錄到博客中。吳京是我很喜歡的`電影演員,最初喜歡他是欣賞他的武術,他的功夫兼具李連傑的華麗和甄子丹的暴力,完美地結合了美感與現實。後來他出演了多部軍事題材類的電視劇和電影,這是一個不被看好的電影產業,主要是拍攝成本太大,然而吳京走出了自己的風格,在這個市場開辟了一片天地。軍事題材歷史劇是我最喜歡的片子,所有吳京主演的電影電視劇我都看過,上一部《戰狼1》我就看得熱血沸騰。相信不只我,很多中國人都被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所感染。
回到正題,《戰狼2》講述主人公捲入非洲叛軍和政府軍的武裝沖突中,為了解救難民和叛軍對抗的故事。這部電影和第一部最大的區別就是主題變了,《戰狼1》的主題是保家衛國,《戰狼2》的主題是維護世界和平。這幾年中國強大了,可以說國泰民安,然後世界並沒有和平。在非洲和中東,軍事沖突不斷,在歐洲北美恐怖襲擊常在。中國作為世界大國,近些年派出了不少維和部隊到那些不和平的國家幫忙,也犧牲了不少戰士,在和平這個問題上,是不分國家,不分民族的。
今年,剛好是南京大屠殺80年,80年前,中國人民也在被日寇屠殺,那時候雖然沒有他國軍隊出兵幫助我們,民間卻也出現了像拉貝這樣的外國人,冒著危險保護中國人的生命。同樣的事情其實在今天也有,只不過被屠殺的是非洲難民,巴勒斯坦難民,而保護這些生命的身影中,出現了中國人。80年前,保護中國難民的是拉貝帶來的一面納粹國旗,而在今天的影片中,能夠安全通過交戰區的是系在冷鋒臂膀的五星紅旗,中國臉變成了通行證。總而言之,這部片子的主題是展示中國力量崛起,大國擔當,維護世界和平。
再說視覺效果,《戰狼2》的戰爭場面明顯升級了,不僅是機槍掃射,影片直接動用了10輛真坦克,甚至是海軍炮火。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吳京沒有以展示拳腳功夫為主,取而代之的是坦克戰,槍戰,炮火戰。影片最閃亮的部分,就是當海軍指揮部屏幕上實時放映正在被叛軍屠殺的無辜平民時,當聯合國傳來命令時,當傳令兵還未宣讀完命令時,中國海軍艦長(丁海峰即趙東來局長)聲嘶力竭的含淚怒吼「開火!」時,數十枚導彈瞬間從艦艇發射出去,在天空劃出一道道白色的風景線,直接打擊叛軍和西方僱傭軍。
那一瞬間,一定會得到觀眾的回響。影片的尺度很大,屠殺場面令人發指,其中有個鏡頭是坦克直接把人軋過去,血肉橫飛,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殘酷,而真實戰爭,是更加殘忍的。反觀現在的抗日神劇,幾個八路就把日本鬼子耍得團團轉,我們一直說日本人不重視歷史,這些拍抗日神劇的國人何嘗正視過在戰爭中付出的血與淚。
當然,作為一部商業片,作為藝術片而不是紀錄片,影片還是有些不現實的因素。比如3個主人公就可以和整個叛軍對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電影能通過虛擬的手段讓人們感受最真實的體驗,這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戰狼2》觀後感7
軍事動作片《戰狼》的熱映,撲面而來的青春朝氣、軍人血性、愛國情懷感染著每一位觀眾,在收獲票房成果的同時,也喚起了沉寂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英雄情結和民族血性。
余秋雨說,文化是一種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曾幾何時,我們中的部分人的精神價值被帥男靚女式的"顏值"觀牽著鼻子走,對人內在的精神力量關注甚少;還有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被"都教授"式的"暖男"所左右和改變,離開了風花雪月男人味彷彿就無從展現。在娛樂節目中比比皆是尖聲細語的說唱、千姿百態的裝純賣萌,各類真人秀、脫口秀、達人秀節目中隨處可見嘩眾取寵的反串。而楊子榮式的真英雄、高倉健式的硬漢子、007式的大丈夫在影視劇中反倒成為稀缺"產品".正是在這種缺少英雄文化熏陶和血性文化激勵的社會生活中,許多青少年多了一絲"奶油味",少了些許陽剛氣。
丘吉爾說,不伴隨力量的文化,最終將成為滅絕的文化。魯迅的雜文因思想和語言的力量而激勵和警醒世人,名垂於世;金庸的武俠小說因英雄豪情而感染讀者,長盛不衰。據報道,《戰狼》導演兼主演吳京正是受時下青少年女性化現象嚴重的觸動,而產生了這種呼喚血性、推崇硬漢的創作思路。片中的中國軍人展現的是熱血青年的形象,喚起了觀眾心底的血性,成為"80後""90後"追捧的對象,並成功超越同期上映、偶像陣容龐大的某愛情片。
《戰狼》的故事情節,表達的是一種愛國情懷和為國家、民族不惜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展現了"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理念,體現了當代中國軍人的責任和擔當。影片的主角冷鋒有擔當、有勇氣、有本事,他和他的戰友們符合新一代革命軍人標准要求,契合我們內心關於英雄的描繪,激起了觀眾心中的共鳴,重新喚起人們對英雄的崇拜、嚮往和追逐。而正是這種崇拜,能激起普通民眾內心的豪情,深化青年官兵對自身使命和責任擔當的認識;這種嚮往,為我們指引了改變現狀、奮勇前行的方向;這種追逐,把當代革命軍人內在的精神動力轉變為投身強軍實踐的巨大力量。
《戰狼》的魅力,還在於它製造了軍人血性的強大引力場。從嚴格意義上講,冷鋒不算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兵",他不夠守紀,個性太強。但這些個性恰恰從另一個側面展現了當代軍人的血性,他違抗軍令打死,展示他的疾惡如仇;他穿梭炮火硝煙和槍林彈雨,與狡猾的毒梟、雇傭兵鬥智斗勇,展示了他的英勇和果敢。所有這些,把中國軍人身上最陽剛、最英雄的一面展示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在感嘆新時代人民軍隊英勇善戰的同時,也看到了英雄血性在新時代強軍征程上煥發出新的活力。這種血性的強大引力場,對社會是一種展示,樹起了人民軍隊的好樣子,對廣大青年是一種激勵和引領。
文藝作品以其理念和藝術形象感染人、改變人,通過人內心的作用轉化成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我們就需要這樣能夠激發正能量、激發血性的文藝作品。
《戰狼2》觀後感8
本片作為一部超級軍事大片,無論是製作上的完成度,還是對故事節奏的把控,以及對人物角色的刻畫,都是上乘水準。作為一部續作,《戰狼2》在《戰狼》的優良基礎上全面升級,整個觀影過程彷彿坐上了過山車,令人血脈噴張。幾次以為吳京飾演的冷鋒分分鍾要跪的時候,愣是憑借一股信念,站了起來,因為中國軍人的意志是打不倒的!
第二部故事的主角依然是冷鋒,跟第一部的毛頭小子成長記不同的是,到了第二部,冷鋒卻被直接開除了軍籍,這是令觀眾措手不及的,因為萬萬沒想到吳京自導自演的這部續作,一上來就玩這么大。
更令人血脈噴張的是,本片直接把故事發生地搬到了戰亂頻發中的一個非洲國家。要知道,《戰狼2》早前前往非洲采風的先遣隊,就曾在貧民窟遭到搶劫,吳京更是險些就出了車禍......不僅如此,非洲的極端天氣狀況更是加重了本片的拍攝難度,要知道本片在拍攝外景的時候,搭建了500個房屋就被龍卷風給直接吹走了200個,這是什麼概念!這不由地令觀眾為劇組的安危捏了把汗。
一部電影能承受多少苦難,就能贏得多少贊美!正如《戰狼2》所展現的中國軍人冷鋒一樣,被開除軍籍之後准備一頹到底的他,內心揮散不去的是中國軍人的使命感,所以當他遇到了非洲國家叛亂,眼看同胞和難民就要身陷屠殺之中,他選擇了站出來。很多時候,站出來就意味著承擔一切,而此時的冷鋒似乎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戰狼》系列的優點在於,電影的主旨十分鮮明,從第一部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到第二部的「殺我國人者,皆我天敵」,這樣的主旋律電影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國人心中的自豪感,而且彰顯了中國軍人的堅強意志。當然,可以把一部主旋律電影拍得如此熱血沸騰的作品有很多,《戰狼》系列通過第一部的積淀和第二部的全面升級,都保持得相當不錯的一個系列電影,衷心地希望這個系列可以一直拍下去!
縱使戰場上的冷鋒打不倒,但《戰狼2》所塑造的冷鋒變得更加地飽滿,因為他也有自己的脆弱之所在,所以當龍小雲去探監的時候,他甚至不敢正眼看龍小雲,只是躲在牆壁背後。一牆之隔,在冷鋒的心裡便是兩個世界,冷鋒意識到這樣的自己是配不上龍小雲的,心中滿是自責,只能等龍小雲走了之後,遠遠地看,把這份喜歡默默地放進心底。這便是中國軍人,他們在戰場上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也可以為了心愛的人,把心如鋼鐵纏成繞指柔。這樣的英雄,不僅被刻畫得更加有血有肉,而且通過冷鋒頹廢後的反思,看到同胞和難民深陷屠殺後的覺醒,顯得更加地難能可貴,所以《戰狼2》更多展現了冷鋒內心的那一份狼性的覺醒和屬於中國軍人意志的回歸。
電影的高潮在於吳京飾演的冷鋒以身犯險,孤身沖回淪陷區,去拯救身陷屠殺中的同胞和難民,這一段的鏡頭語言十分精彩,無論是運鏡還是場面調度,都堪稱驚艷。沉著冷靜的冷鋒遇到了張翰飾演的桀驁不馴的卓亦凡,更是擦出了一些笑點,使得本片的可看性更高的同時,兼具了趣味性。
;㈡ 求盟軍敢死隊2:勇往直前的攻略和秘籍
英文名稱:TRAINING CAMP1
任務簡介:幹掉營地里的全部德軍;並偷取放在東北部哨崗的工具箱里的鐵鉗。
出場人物:工兵(4),小偷(8);共2人。
攻略指引:注意觀察右圖。共有9個敵人,公路被鐵絲欄欄住了,東北部的哨崗里藏有鐵鉗。
1、開局。開局派工兵(4)用拳頭(Q)將外圍的德軍士兵打暈、綁好(Shift+滑鼠左鍵)並扛到隱蔽處放下(滑鼠右鍵),然後察看(W)這個士兵,並繳獲他身上的來福槍呀、香煙呀、軍服呀什麼的。用這種方式可以幹掉外圍的4個士兵。
在這里有兩種打法:
第一種:
2、小偷爬上電線桿,連過兩個電桿,下來。踢昏那個MP40德軍士兵,打開上鎖的箱子,(所有這種有等候時間的動作都可以通過雙擊右鍵而瞬間結束)拿上手雷,原路返回,把手雷給工兵。
3、工兵匍匐到視野沖下的那個MP40德軍士兵的視野最邊底線,(在那個圓形壁壘邊,保證那邊那個剛醒過來的MP40德軍士兵無論怎樣都看不到你)往人群中一個A,那邊那個傻瓜就要跑過來了,然後再一個A,結束了。
第二種:
2、幹掉德國軍官。西北部聚集了4個敵人,其中2個是德國軍官(Officer),2個是普通士兵。工兵用剛繳獲的沖鋒槍(M)盡量靠近他們(沖鋒槍的射程較短),瞄準並一口氣幹掉這4個敵人!幹掉後還剩最後一個敵人,這下好辦多了!
3、掃雷。公路鐵絲欄前面埋有地雷,工兵無法過去,但是用探雷器(D)可以發現一些地雷,隔著鐵絲欄不能拆雷,怎麼辦?當然有辦法了!提示:用手槍(G)可以將被探測出來的地雷遠距離打爆,不過開槍之前你的人最好離遠點兒,不然......
4、取醫葯包。該輪到小偷(8)上場了,只有小偷可以匍匐爬過鐵絲欄,其實也可以直接從道路中間匍匐爬過去(路中間沒有地雷),或者從剛才地雷爆炸的地方小心爬過去,當心!
不要亂爬,附近還有地雷!(為了安全,筆者附了最佳路徑圖)安全爬到小哨崗後便可發現外面有個小木箱,察看(W)並打開木箱,可取得一個醫葯包。
5、偷取鐵鉗。按住Tab鍵,滑鼠移到德軍士兵身上,這時您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敵人的視線范圍。繞過他的視線小偷悄悄地爬過去,用萬能鑰匙(S)撬開上了鎖的工具箱,偷取裡面的鐵鉗和2顆手雷。最後,幹掉那個討厭的德軍士兵。
任務完成,第一關結束。
(2)狼群報恩殺日本鬼子是什電影擴展閱讀:
盟軍敢死隊2:勇往直前背景設定
1、所有的故事發生在10個不同的場景里,都被賦予了生命的活力,這使得他們看起來極為真實,並且在比例上也符合真實的大小,在外型上也完全參照二戰中的真實建築而構造,有一些場景甚至再現了著名二戰經典電影經典場景。
2、完全互動式的環境讓玩家可以竊取敵人的軍服進行偽裝,竊取他們的武器和彈葯,翻越圍牆,攀爬線桿,在河裡游泳潛水,進出建築物,駕駛車輛,使用技能和環境偽裝自己。
3、可以駕駛無數的車輛,包括吉普車、坦克、卡車、輪船、劃艇、轎車甚至駕馭大象。所有的交通工都是依據二戰的真實模型而構造;一輛「威力斯吉普」,一輛「虎」式坦克,一輛「梅塞德斯L3000」卡車和其他的許許多多的著名車輛。
4、一個設備齊全的武器工廠,狙擊步槍、沖鋒槍、反坦克火箭筒、火焰噴射器、地雷、手雷、匕首、遙控炸彈以及大量的玩家可以在游戲中從敵人身上奪取的裝備。
5、可以操縱9名敢死隊員,包括三名新成員:「小偷」保羅·托萊多,「紅唇」娜塔莎和一隻特殊的名為「威士忌」的小狗。其他敢死隊員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屠夫」傑克·奧哈拉,「消防隊員」托馬斯·漢考克,「魚鰭」詹姆斯·布萊克伍德,「法國佬」瑞恩·杜尚,「公爵」弗蘭西斯·伍爾里奇和「車輪」塞繆爾·布魯克林。
㈢ 求一部抗日電影的名字
是這部《圍剿》
此刻,戰鬥成為了兩個人的戰斗。每天的騷擾,每夜的石塊襲擊,每晚的叫罵成為戰斗的主題。在這個戰斗中已經沒有了農民和士兵,有的只是「我要殺你」。兩個人之間的戰斗每天都在上演,兩個人每天睜開眼的唯一目的就是去殺死對方。二喜要對方殺人償命,鬼子隊長要下山完成任務。就在僵持中時間已經過去半年之久,兩個人之間的比拼卻還在繼續。直到抗日戰爭結束,解放軍來到這個已經看上去荒蕪了許久的山村,才發現在這里竟然還存有這樣一場特殊的戰斗。最終鬼子隊長在絕望中自殺,二喜在「我把狗日的困死了」的吶喊中喜極而泣。
㈣ 不得不看的戰爭片有哪些
不得不看的戰爭片有:《鋼琴家》、《南京,南京》、《辛德勒的名單》、《戰狼》、《紅海行動》。
1、《鋼琴家》
鋼琴家也是一部記錄猶太人苦難的影片,那個落魄的鋼琴家一開始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波蘭,後來因為戰爭,他們全家的大部分人被送入了奧斯維辛集中營,那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地方,而他在朋友們的力保之下開始了逃亡一般的人生。
冷傲的戰狼副隊長,擦出曖昧火花的性感女隊長(余男飾),心計頗深腹黑的毒梟,枉死的隊友,雇傭兵跨過邊境線入侵中國,一切都使他陷入了麻煩中。一切都在考驗這個團隊的毒瘤冷鋒,他不知該何去何從。
5、《紅海行動》
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
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2018年5月6日,獲得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1月獲得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 。12月8日,獲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㈤ 《轉山》觀後感
電影《轉山》傳達給人的是一股夢想和不屈的力量,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轉山》觀後感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轉山》觀後感1
挑戰自我
我只是看了影片的末尾一小段,我感受最深的是:騎行者敢於挑戰自我。即使面對高山,他也不畏懼,努力向前。在影片中,有一幕是一輛汽車經過主角旁,說上面至少5000米海拔以上,問他是否需要幫忙,騎行者說:「我行的,不用了。」如果面對同樣的困境,我們是否都會有一樣的回答呢?現實中的我們,常常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脆弱,經不起風浪。觀看了電影也許會有一點改變。
信念
騎行者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去拉薩。在拉薩那高原地區,高原山地的氣候,一個騎行者要完成這次旅程似乎是很難的事。但我們常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他能夠完成,是因為心中的信念:我要去拉薩。當你在大海中航行時,信念是你手中的一方羅盤,它使你沿著捷徑前行;當你余核耐在黑暗中摸索時,信念是夜幕上一顆明亮的北極星,它將你的未來照得銀亮銀亮的,像是希望在跳躍;當你順著小路氏首回家時,信念是一篝為焰,指引你走向前方……正是因為信念才產生了內心的一種堅持,一種執著。奇跡就是這樣創造的。拉薩是人們嚮往的豎春地方,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堅持追求下去。「知難而退」並不是一種智慧,而是一種懦弱。心中擁有了信念,我們就必須堅持,堅持,再堅持。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人文關懷
《轉山》中貫穿了一種人文關懷。雖然,人與人之間素不相識,但因為一個動作——「握手」,而牽在了一起。「握手」——顯示一種信任,一種理解,一種鼓勵。志同道合的人一個簡單的動作「握手」以及老人與騎行者的「握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內心洋溢著溫暖。除此之外,我從影片中體會到一種助人為樂的精神。老人在雪地遇見騎行者,隨後兩天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在主角臨行前贈予葯物。慈祥的老人,言行也一樣令人感到慈祥。雷鋒精神中的助人為樂得以彰顯。
《轉山》讓我想起爸爸對我說的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發出生命的強音。向困難發出挑戰,憑借信心、勇氣將困難克服。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一種境界,是一中內心深處的豪邁。相信生活在象牙塔的我們,在人生旅途上勇敢攀登,也終將收獲這一種豪邁。
《轉山》觀後感2
為什麼要走?只因路在腳下。
兩年前看的《轉山》這書,也是兩年前去的西藏。只因轉山這部電影,那些回憶那些沒有完成的夢想又一起燃點起來了。這是一部關於夢想,關於信仰的電影。
記得兩年前考慮去西藏的時候,是打算騎行青藏線進去的,那時候因為看了天涯上一個很有名的牛人月光1981隻身騎行川藏線的帖子,血脈噴張。於是買了自行車和裝備,練習了幾個月,也約好了騎行的同伴。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卻只是很安逸地坐了飛機去,慚愧不已。雖然去了拉薩,去了珠峰,可是一直有心結,總覺得只有用徒步或騎行的方式去西藏,才是心靈的凈化和夢想的完整。每一個修行的人,都知道修行是艱苦而漫長的。我也想以這種修行的方式,去到西藏。
人只有夢想,有信仰,才會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主人公張書豪為了完成哥哥的夢想,沒有一點騎行經驗就隻身踏上了滇藏之路。在同行的川哥掉下懸崖受傷後,一個人繼續騎行。面對寒冷、高原反應、食物中毒以及惡犬時候的那種精神狀態,歇斯底里達到了極致。我明白,比起那種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孤獨和精神上的摧殘是最可怕的。如果沒有信仰支撐,不明白你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那麼,你就有可能半途而廢。
在這壓抑且讓人窒息的都市裡,我們戴著面具,每天朝九晚五地過著操蛋一樣的生活。是該給自己的心靈找個出口了。
只有在路上,我們才會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就像張書豪一樣,誰會想到這個文質彬彬的台灣男生,竟然騎完了1800多公里的滇藏線。我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張書豪,可這卻又是真正的張書豪。沒有面對絕境的那種無法回頭,我們永遠不會發現真正的自己。
也許回來了,我們還是過著操蛋一樣的生活,可是我們經歷過那些內心的洗禮,已經變的異常的強大,或許若干年後,還可以跟兒子吹吹牛逼,你老爸騎行過西藏,知道不?
《轉山》觀後感3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轉山》這部影片,反正我是看了,看的我熱血沸騰,當然不是殺日本鬼子的那種,那種只是為了正義的伸張,而這種熱血沸騰,是與眾不同的,是震撼心靈的那種,它可以讓你凈化你的心靈,讓你悟出更多的道理,如果有過那種經歷,我相信,生命中沒有什麼事情還能難倒你。
當看到曉川掉入懸崖的那一刻,我的心真的震了一下,一個生命就此而差點結束,他讓我明白做事情真的要很小心,不管你認為你有沒有把握,現實生活中的我,總是覺得很多事情在我的掌控之中,可是未然,一切都不在手中。我總是想把東西拽在手裡緊點,可是越緊它越掌握不住,人生亦是如此!
曉川還是活過來了,活過來了又繼續上路,很佩服這種人,對於一種生活的狂烈熱愛,是沒有什麼能夠抵擋的住的。他說:喜歡路上的味道,喜歡去看那個雪山冰淇淋。捫心自問,我雖沒有那種頑強的意志,但我也想能夠走上那條路,靜靜的享受美好的風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凈化一下自己浮躁的心!
那是一種挑戰,挑戰自我的超級表現,旅行,是自我的一種解脫,而騎行,則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看完之後,我覺得我此生不會做騎車去西藏這種危險的事情,更多的是對自己,對親人的責任和牽掛,我沒有那種勇氣!本身我也是放不下的人,所以我堅信我會踏上那片土地,但不是通過騎行!
所以,我是打從心裡崇拜佩服這些勇敢上路的人們,唯有遙祝騎行在進藏途中的兄弟姐妹們一切安好,祝你們平安。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果你真的想好了,就出發吧。
《轉山》觀後感4
電影《轉山》根據謝旺霖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故事中主人公所騎行的高原路線,從麗江到拉薩,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長度近2000公里,其間的山是永遠眺望不盡的玉龍、哈巴、白馬、梅里……水是永遠俯瞰不及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當騎至芒康一段後則轉入「318國道」。而「318國道」正是中國騎行愛好者心目中的「經典」,猶如美國人心中的66號公路。原作小說在被陳國富關注到之後,裡面傳達的「夢想和不屈的力量」也讓他決心把小說改編成電影。影片在確定由太合環球影業出品之後,攝制組在去年正式奔赴西藏拍攝,70餘人的劇組也在零下30度的極端環境之下完成了90天的極限拍攝,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戰。
一個24歲的台灣年輕人,在寒意漸生的10月,為了幫助哥哥完成遺願,從麗江出發,獨自騎行穿越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近20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於1000米「高原之路」。一路上他經歷了穿越無人區、夜間騎行幾乎掉下懸崖、八宿打狗、由於食物中毒而整整兩天上吐下瀉……艱險的旅程過後,他從懦弱寡言到可以和藏民同食一塊糌粑。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這不僅是一本關於旅行的電影,更是一次關於自由、成長的電影。每個人都可以從電影中找到出發和改變的理由,青春、酷勁兒十足、以及自由和釋放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剛出麗江,書豪遇到了一位騎行者曉川與他同路,曉川是位比書豪年長很多的騎行愛好者,經驗多,在騎行和生活方面都能給予書豪很中肯的幫助。但他就是愛講自己做糕點那點事兒,書豪老覺得他人怪怪的但又很可愛。兩人投宿過香格里拉的牧民奶奶家,也在鹽田的藏女小男孩家過過夜,品嘗著曉川大哥做的酥油餅干,書豪覺得自己這一路上並不孤單。一次夜翻山路,曉川意外墜崖,身受重傷。書豪的信念已在崩潰的邊緣,他開始懷疑自己此次征程的意義。書豪回想起這段路上曉川大哥對他不斷地鼓勵,相信他自己一定能走完這段路。飛來寺的歌聲經文又讓他堅持自己走下去……東達下雨,投靠無門的書豪心理上再次承受考驗。怒江被藏獒追逐、然烏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險,書豪依然在路上。通麥路遇朝聖母女,書豪尋找到不同的生命價值和意義。一路上有歡歌笑語,一路上有悲喜離合,一路上還有人間冷暖。書豪騎在路上,尋找價值,完成自我。在海拔5000米的色季拉山埡口,書豪拿出朝聖母女贈予的五彩風馬旗,灑向天空。他雙手合十,念誦著六字真言,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在布達拉宮門前,書豪與大家一起載歌載舞。書豪把陪伴自己一路的自行車送給了需要的人。回到台灣的書豪展開了研究生生涯。書豪來到靈骨塔,把自己這一路寫成的「騎行者日誌」放進了哥哥書偉的靈柩里。完成了哥哥的願望,他似乎比完成懂得的更多。書豪回到台灣接到了曉川哥的信,他又出發了啊!
這是一段夢之旅,夢的經營與實現,每一個人都會擁有踏上西藏這一片聖土的願望,因為那裡的一切是如此這般純凈,是這樣的完美,也許最真摯的地方,總要經過最曲折的路途,但只要挺過去了,一切都會成為值得。
滇藏線,一段完美的夢之旅,人生有許多不如意,有許多以為的絕路,整裝再戰,夢必成真。
《轉山》觀後感5
今天我觀看了《轉山》這部真實紀錄片。片中的主人公張書豪為了完成哥哥的夢想,僅憑著一張哥哥畫的路線圖和幫哥哥完成願望的心就孤身一人踏上了去拉薩的漫漫長路。
張書豪的行動讓我驚嘆。他為何有如此大的勇氣隻身一人踏上去拉薩危險而又漫長的路?他在路上遇到那些離奇的事件讓我產生無比的好奇。
他憑著自己的勇氣,憑著哥哥到去世還沒完成他夢想的信念,憑著親情的力量,冒著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危險,為了哥哥為了自己一定要到拉薩。一路上,最讓他難忘的是西藏人民那淳樸的笑容和川哥無私的幫助。老奶奶雖然沒有了潔白的牙齒,但笑的卻是那麼美麗,慈祥。孩子雖然有些羞澀,但笑的卻是那麼陽光,單純。正在修行的女人雖然不能說話,但她們的笑容里卻透著真實,淳樸。川哥對他的幫助銘記在心。他被困在一個大坡上,川哥放下自己的東西,二話沒說拿起他的行李翻過了山坡。折回去又攙扶快堅持不住的張書豪,一次一次的給他鼓勵。腿磨破了,川哥提醒他由於走這種路的姿勢不對,導致身體受到傷害。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使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貴。由於這種精神在以後的路上張書豪把困難和坎坷一把拿下,欣賞著一路的美景到達那白雪皚皚的山峰。他放飛了一疊彩紙,同時也放飛了所有的激動和夢想。
一種力量支撐著他,讓他勇往直前,不畏困難到達最高峰。這應該是我們學習的精神和榜樣,我將沿著這種精神之路一往直前走下去。
《轉山》觀後感6
沒有接觸過單車的朋友或許會認為,騎車是一種體育愛好,可以強身健體,可以磨練毅力;也有人認為,騎車是一種旅行方式,可以見到許多的美景,可以吃到許多的美食;還有人認為,騎車是一種難忘的經歷,可以結交朋友,走南闖北,可以體會那種征服的快感。
在看這部片子以前,你問我,為什麼這么喜歡單車,為什麼那麼喜歡騎行?我其實還真答不上來。身邊的很多朋友,甚至包括我少有的三兩知己,都不理解,我對於單車和行走的痴迷和熱愛,甚至可以超越自己的生命。
雖然我認為這部片子的名字和它所反映出來的內容有所出入,幾處情節也頗有刻意而為的造作之感,包括演員們稍顯稚嫩的演技,以及無可避免的老套的劇情。然而,這依然是一部值得到電影院去看的,值得在深夜裡回味,並值得為其留下一點文字的電影。因為它是一部誠意之作,尤其是相比於現今的若幹部侮辱觀眾智商的所謂商業大片而言。
它用最直接的手法,表達出了許多一直以來想說的,而又不曾說出的東西。正是這些東西,讓我為之瘋狂,痴迷與熱愛;正是這些東西,讓我在這個逐漸麻木的世界裡,還能感受到心臟鮮活地跳動;也正是這些東西,才讓我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和理由。
原諒我無法用單薄地語言來描述那樣的感受,那冰封的埡口,血紅的經幡,漫天飄散的彩紙,還有那終於迸發的熱淚,太多的太多,或許,只有你真的開始騎行,在路上,經歷過那些磨難與痛苦後,才會懂得。
在生命的長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的夢想,為了追求那些夢想而不斷前進的腳步,會逐步演變成為一種信仰的力量。或許在別人看來,那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而只有自己明白,這一路走來,轉山轉水轉佛塔,不是為了旅行,也不談不上修行,只是一種生命前行的必須!這是一段孤獨到無法想像的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獨自前行。
當夢想在心中生根,發芽,成長,究竟要經歷多少不為人知的苦難與疼痛,夢想之花才可以怒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為了追求夢想而咬牙堅持的信仰,原來,拋棄安逸之路,選擇最難的道路前行,這才是信仰真正的的力量。而當我們終於沖破所有的艱難險阻,見到那怒放的花朵,剎那間,彷彿知道了永遠,心靈以及靈魂的所在。而在這之後的下一瞬,是無比的悲傷。
《轉山》觀後感7
有人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無論終點在哪裡,我們都要一直走下去!」而《轉山》這部電影給了這句話一個最完美的詮釋。
主角張書豪本來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無憂無慮、青春帥氣,他有夢想,也有激情,可是並不成熟且內向的他和眾多莘莘學子一樣,想法挺多,做法很少。
故事是因為書豪的`哥哥書緯逝世而開始,書緯是一個騎行愛好者,喜歡踩著自行車四處旅遊,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騎一次川藏線,當然,到他生命結束,他也沒能夠實現這個願望。當悲傷中的書豪發現了書緯寫的《騎行者日誌》之後,他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要替哥哥完成夢想,騎行一次川藏線。這個渺小而又沉重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女朋友的支持,在和女朋友分手後,他整理行裝,一個人毅然決然的來到了昆明,准備完成他的拉薩之行。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書豪開始了他的騎行之路,一個台灣人,一輛腳踏車,一個簡單的行囊,從昆明出發,不懂內地法律的他辦了假身份證,被坑了幾千塊錢,終於踏入了藏區,一開始的沉悶也終於被沿途美不勝收的風景所掩蓋,似乎終點就在前方,輕輕鬆鬆就能到達。
可是旅行也像是人生,坎坷無處不在,好在初涉騎行的他遇到了一個熱愛騎行的前輩——曉川。
曉川已經騎行過三次川藏線,會說藏語,知道路該怎麼走,也熟悉藏族文化,在曉川的帶領下,書豪第一次喝到了酥油茶,吃到了藏族傳統的糌粑,藏族人民的熱情招待,藏族小孩的深深留戀,都給書豪帶來了親切的感覺,寡言少語的他也終於有了一絲絲的改變,一路上和曉川說的話也多了起來。當書豪踩不上上坡路的時候,曉川幫他推車,當書豪試圖放棄騎行,對著腳踏車發脾氣的時候,曉川勸他消氣,鼓勵他繼續前行。這就像人生一樣,一路上總會有那麼幾個難以跨過的溝坎,難以翻越的高山,而曉川就像是人生中的那些知己朋友,事業上升期的時候推自己一把,人生低谷、決定放棄的時候安慰鼓勵一番。再加上藏族女子的喜歡,小孩的留戀,大爹的熱情,奶奶的招呼,貨車司機的跋扈,狼群的圍堵,雨雪的沖洗,這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人生歷程圖。
終於,書豪堅定了前往拉薩的意念,如果說剛開始是為了完成哥哥的遺願,那麼從曉川受傷離開之後,騎行川藏線已經成為了書豪對自己毅力的考驗。
見到了鷹擊長空的雄壯,原馳蠟象的美麗,巍峨的雪山像一個個超大號的冰激凌聳立在眼前,身體已經飽受摧殘的書豪帶著疲憊的身軀和不屈的意志,騎上了通往拉薩的最高山峰米拉雪山,米拉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高,此時書豪的內心世界肯定是不平靜的,他曾經也想過放棄,如果他放棄了,沒有人會笑話他,也有過路司機要開車帶他上山,他拒絕了,如果他坐車去,也沒有人會笑話他,正如劇中那人所說:「五千多米的地方,我坐車都喘氣!」高原反應會讓人難以忍受,可是書豪忍下來了。他的人生,將由自己書寫,他的旅程,將由自己完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真的很不錯,爬上山頂看山下的感覺讓人心情豁然開朗,不是山下的風景秀麗,也不是山上的樹木奇特,而是在登山時經歷的種種讓人難以忘懷,跌倒過、爬起過、受傷過、開心過、悲傷過、痛哭過、大笑過,這樣的人生才算是波瀾壯闊,就像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騎行到海拔兩千多米的地方,再從兩千多米的地方騎上四千多米的高山,這樣的大起大落,才算是真正的跌宕起伏。
《轉山》不光是詮釋人生,更是鼓勵人生,作為一個業余的騎行愛好者,我被書豪這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動,如果有機會,我也會背上行囊,踏上愛車,走上那不朽的征程。
《轉山》觀後感8
等了好長時間,這部電影終於上映了。我迫不及待的去大上海影城觀看了這部我期待已久的電影!這是一部專門為騎行者們量身打造的影片。故事主線是講述一位騎友的弟弟為了完成他生前的願望,獨自騎行滇藏線在路上所發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從倆個騎行者的嘴裡聽到這樣的話,一下就戳中了我的淚點。我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騎友,跟很多人說過自己想去這里,想去那裡,信誓旦旦揚言的一人旅行。但是總有各種理由為自己搪塞,資金不夠,工作忙等等!總之只要你不想去做的,你總有說不完的理由讓自己緩一緩等一等不著急。因此你只能成為別人絢爛生活的羨慕者,圍觀者,或者嗤之以鼻的輕聲一笑,自欺欺人地說一句「那又怎樣」。只能想影片里的哥哥一樣寫滿了一本子的騎行日誌,卻只能化為冰冷的軀體帶著自己的夢里夢境永遠永遠的再見。男主角張書豪是幸運的,他有這樣一個契機讓迷茫的想要逃離的自己,背負著一種信念,一種責任,一種執著踏上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道路,去尋找未來,去認知自我。一個人,騎車2000多公里,從麗江到拉薩,為的是替逝去的親人實現夢想,這樣簡單純潔的心性無需太過復雜的詮釋。
其實片中最令人感動的還是李曉川這個人物。堅持滇藏騎行的糕點師,可以讓人依靠的大哥,等待梅里十三峰現身的孩子。沒有這樣一個人帶著張書豪一段路,可能張書豪就無法堅持過前半程。那巨大的雪山冰淇淋最後還是眷顧了這樣虔誠堅持不懈的孩子,他帶著身上的七根鋼釘上路,他隨時能問到在路上的味道,他想活著,熱烈的活著,因此他不允許自己耗費時光,浪費生命。他說:「我熱愛生命,所以我必須走出去。」冰淇淋打火機和雪山冰淇淋相互遙望,堅持下去吧,如果有一天你厭煩了什麼,那你應該感到高興,因為至少你有一些事是在一直堅持的。
在騎行的路上,我可能無法做到張書豪那樣的壯舉,但是作為一個普通騎友,我也願真心祈禱所有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夢想執著追求者們,平安。
《轉山》觀後感9
我想《轉山》要詮釋的不是激情與夢想,而是在責任與執著的推動下,完成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
當主人公張書豪一臉茫然地揣著一本騎行筆記,騎著山地車,踏上了從麗江到拉薩的路時,他不是滿懷激情地為了自己的夢想選擇了這一艱苦的行程,而是因失去親人帶來的巨大的悲傷讓他覺得無法承受無可適從時,才選擇了這么個替哥哥完成夢想,釋放悲傷的苦行僧之旅。也正因著有了要替哥哥完成夢想的責任感與信念以及一路上對哥哥沉痛的思念和對哥哥夢想的追隨才讓張書豪在一次次頻臨崩潰的邊緣最終又選擇了前行再前行……
這一路,不是一個騎車愛好者慷慨激昂為夢想拼搏的過程,而是一個大男孩經受了肉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孤獨,感受過人情冷暖、悲喜離合後,從沉重逐步走向輕松,從悲傷逐日走向歡愉,從迷茫逐漸走向清晰,從不知所措走向成熟與自信的過程,這是一次自我的完善和成熟的歷練。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頓然感悟,我想,張書豪的內心在這一磨難式的行程中悄然地強壯了,他的生命也由此完成了一次蛻變和升華!
一個人內心的成長是艱辛的,但同時也不乏美好的收獲!
喜歡影片里那個大大的「梅里雪山冰激凌」,喜歡那純凈的白雲在藍天中飄移,喜歡望著那風中招展的經幡從遠處到身邊的過程,喜歡抑揚的藏樂聲中緩緩轉動起的經輪,還喜歡遠遠望到的藍天白雲下霸氣的布達拉宮……希望有天,我去看看它們。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一個本身並不痴情於騎車運動的羸弱大男孩茫然中選擇這一艱辛的充滿險惡的高原之旅實乃瘋狂之舉,但我不覺得。當一個人的情緒堆積壓抑著讓自己無所適從的時候,隨心而動給心一個自由,就是對心靈的撫慰,對情緒的釋放,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大多數時候,人們做事情都會沖著「有用」這一目的性去行動,當一個人拋開世俗中被人們認可的目的,僅僅因為想做而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就會被認為是瘋狂或者不可思議之舉,但這種時候,這個人,也許才是真正的、純粹的為心而活!
《轉山》觀後感10
其實這的確是一部值得推薦的好電影,在當前這個讓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要幹嘛的中國電影市場,在神馬《白蛇傳奇》《畫壁》這種從拍攝到放映都是此起彼伏的宣傳轟炸,要麼介個緋聞,要麼內個大尺度,造就所謂萬眾矚目的假象,實則就是一除了噱頭,就是噱頭的商業電影,接二連三而來的時候,這樣一部意義上多少有些單純的片子,著實值得我們這些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自顧自掙扎的孩子們靜心坐下來,看一看。
孩子。我又提起了這個我一直對誰都排斥著的代名詞。因為在觀影途中想到。在離世的書緯面前,他是個孩子;在老驢友川哥面前,他是個孩子;在一路上那麼多個滿臉褶皺皮膚如枯木的藏族老者面前,他是個孩子;在屏幕外同處青蔥歲月的觀影者面前,他同樣是個孩子。一個用一個月的時間改寫了生命態度的孩子,一個牢記「騎出去就要騎回來」的好孩子。
聽說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於是我在想,那個現實中的張書豪,在一個月的生死行程歸來後,內心裡到底獲得了怎樣的蛻變和升華。或者說我還在困惑的是,九死一生的川哥,為什麼不要生活不要女朋友不要命都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覺。我不知道答案,也真心的不理解這種痴狂,但最後的最後我只想到了一個詞,信仰。
念及我日復一日盲目茫然如一潭死水像無頭蒼蠅亂撞的生活,我再一次想到了這個詞。信仰。很久以前似乎我經常拿這個詞說事兒,從嘴裡吐出的時候也沒覺得任何沉重嚴肅。只是因為對這個詞的認定和堅持,我那麼自以為是得將自己同賴以生存的環境孤立開來,算不上潔身自好,但是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被一個盤觀者毫不留情義正言辭得冠以「虛偽」二字,我淚眼汪汪得落荒而逃,卻未能得以跳脫或者釋然,一成不變或者說是某稱程度上更加疲憊痛苦。
關於信仰最直接的表現莫過於宗教,一如影片中那個修行中的藏族女子,為了虔誠不言不語不眠不休。把生命的意義寄託於一個虛幻的存在,如若真的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心無雜念,其實倒也能算值得。當已完全褪去稚氣和小清新的張書豪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將五彩經文符撒向蒼穹,他實現了對信仰的追求。而這個信仰是什麼,一個關於親情的承諾?也許遠不止此,那是一顆心靈的成長,何以一言概之。
不論是之前看的《背包十年》還是今天的《轉山》,推崇者都不約而同得選擇了一個誘人的廣告語:自由。道理誰人都懂,我們不斷選擇被同化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所有人都這樣」,方式如何殊同,為的不過就是可以使單薄的一己擁有更大的力量,說為了隨心所欲也許有些誇張,而崇尚自由恰是最好的描述。契合大眾心理的需求,便是最成功的營銷。
然而不是所有找准需求切入口的營銷都能成功,能長久深入人心的經典一定是關注本質表達的。所以,不論是《背包十年》還是《轉山》,都很仁慈善意得作了提醒——「人應該趁著年輕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騎回去就就要騎回來」。在路上的人都喜歡問「旅行的意義在哪裡」。在哪裡?內個溫暖系女聲唱過「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如此拐彎抹角翻來覆去的瞎想之後,我又一次為自己頻繁的糾結找到了安慰的理由:暫時停下腳步,豈不正是在為了而後的重新啟程鋪磚墊瓦,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呵呵,不錯,好借口。阿Q精神常常形成於潛意識。
若為信仰,即便再貧瘠,也必是百難不死!不是么?
㈥ 軍事動作片《狼群》全國公映!這部影片講述了什麼故事
講述了由我國7名安保人員自發組成的“狼群磨差小隊”,為守護祖國安全,奮不顧身保護我國能虧歲源命脈的故事銷游睜。
㈦ 南京南京的影評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我想這種感覺跟現在猶太人回望二戰集中營毒氣室的感覺還不一樣,除了悲憤,更多的是屈辱,畢竟這是一國之都,沒有經過像樣的抵抗就輕言放棄,任自己的子民變成魔鬼刀俎下的魚肉,對於一個政府來說,是不可原諒的。
《南京!南京!》從一開篇就真實地讓我體會到了那個裸露在狼群的末日危城裡彌漫著的恐懼和絕望,被炮彈蹂躪的千年古城牆,棄守的軍隊踩踏著同胞的屍體潰敗,這種恐懼和絕望自始至終地攫取著我,從放棄抵抗到尋求庇護到任人宰割,我看到的是一個不設防的城市面對豺狼的正面全裸。那轟然倒地的中山像與後來日軍佔領南京儀式上的祭祀舞蹈形成鋒利的對比,失去了民主民生民權信仰恩澤的南京,在她裸露的軀體上只有一群野獸在蛇行,這個場面帶給人強烈的視聽震撼,前面劇情中有幾次日軍練習跳舞的情節,到這里才知道那並非閑筆,所有的摧毀都是預謀和准備好的,而且,可能一直到今天,他們一直在准備。
(如果拋開政治因素和民族情緒,跳舞這場戲真的很精彩,觀賞性極高,那兩個日本鼓手太牛NB了!)
《南京!南京!》很大膽的一點是,陸川沒有按慣例用一條貫穿的個人命運情節線來組織全片,而且用的是一個參戰的日本兵角川的視角來審視和判斷所發生的一切。我徒勞地等待著男女主角命運的交集,但劉燁扮演的演員表上的男一號,中國軍官陸劍雄在影片三分之一處就死了,而這時高圓圓和范偉所扮演人物的故事還沒有真正展開,所以這部影片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男女主角,這里的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座淪陷的城市。這樣做的結果是影片的紀實色彩大大增強,但卻部分剝奪了觀眾的觀影快感,因為這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情節高潮,節奏缺乏變化,兩個小時郁結在觀眾心中的壓抑和絕望沒有得到有效的釋放,以至於到後來因感官疲憊而產生了一絲麻木,從而削弱了影片本應具有的感染力。不過這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據說現在的故事格局是經過幾番修改最後形成的,如果能接受這種敘事模式,雖然看下來有點累,但也很過癮。
而影片中有幾處人為設置的敗筆不得不說,一個是在中國被俘軍隊在接受屠殺時爆發出的口號,這一點我在任何史料中都沒看到過有這樣的記載,這應該是導演借人物之口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情緒了,但在這里讓人一下子就跳出影片的情境了,讓我覺得很別扭。還有就是影片的結尾,出現了劇中出現人物的生卒年,我們都知道這些劇中人是虛構的,就算是有原型也不是原名了,而這樣的羅列太莫名其妙了,也許只為了最後出現的那行字:「小豆子,一直到現在還活著。」這個小豆子是最後被角川釋放的兩名倖存者之一,也許導演是想借這樣的設計來表現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但這樣的設計實在是太刻意了,即使要傳達這樣的意義也應該用更電影化的手法來表現,很多人都還記得《辛德勒的名單》中的那一縷燭光和那個小女孩在黑白影像中的那一抹紅色吧?
其實這樣沉重敘事力求真實還原歷史的電影很忌諱的一點就是導演替觀眾去思考,很直白地把導演意圖強加在觀眾身上,還有一點就是人為地拔高人物。范偉扮演的唐先生是這部影片中塑造最豐滿的一個角色,千方百計小心翼翼委曲求全,只為保護家人性命,甚至不惜與魔鬼交易,但我實在是看不出他有什麼理由和動機最後主動放棄生存的機會,至少影片中沒有給出充分的理由,也正由於此,他與妻子生離死別的一場戲盡管范偉和秦嵐的表演都很落力,但依舊感染不了我。還有就是角川這個軸心人物,我可以理解導演在這個人物身上賦予一些人性的光輝,其實這個人物前面的舉動都符合邏輯,包括他與日本慰安婦百合子的交往,對高圓圓扮演的姜淑雲的敬仰和成全,甚至到他放走了兩名戰俘,都可以視為是給為了救這兩人而死的姜淑雲一個交代,但讓他以自殺來為自己親歷的這場屠殺謝罪有點過了,據我所知這樣的事情並非沒有,但電影本身並沒有給我充分的說服力,我覺得這都是創作者在揠苗助長地拔高人物。
因此我覺得由於上述缺陷,《南京!南京!》很難被稱為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但說它是一部優秀的具有較強藝術性的商業電影,則一點不為過,尤其是在技術層面上,陸川已經在盡可能的程度上做到最好了。
首先在置景服裝道具上,基本上無懈可擊。我看到了事先被反復炒作的劇組在天津和長春復原的南京城,殘垣斷壁,遍地瓦礫,極具質感,昔日繁華的六朝古都已經成為真正的人間地獄。陸川曾反復強調這是一部戰爭電影,但這部電影中真正的戰爭場面也就那麼十幾分鍾,但就是這十幾分鍾的巷戰也已經全面超越中國以前戰爭電影的拍攝水準了,凌厲的剪輯、逼真的聲效、一絲不苟的場面調度、靈活走位的斯坦尼康,將人物的反應、動機、戰術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最終呈現效果異常的慘烈。
為了追求忠實記錄的真實效果,片中大量運用長鏡頭,其中最典型的一場應該是唐先生被處決一場,從點煙、交談、槍殺、補槍一氣呵成,到最後兩名日本人在前景說話,後景一直是半吊著的已經死亡的唐先生,絕佳的構圖,而且我們知道後景中一直低垂著的是范偉而不是替身,因為鏡頭沒有換過。後面姜淑雲之死也是同樣效果。在那個命賤如螻蟻的時期,影片中所有的死亡表現得都很乾脆,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一條生命被剝奪,就是這么輕易,輕易得讓人心驚。
群眾演員的表現是考量一部大場面電影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即使是《投名狀》、《赤壁》這樣的超級製作,群眾演員穿幫的場面也比比皆是,有的還很嚴重(尤其是《投名狀》)。在《南京!南京!》中,人海場面有多處,我只發現了一個群眾演員笑場的穿幫鏡頭。小股日軍誤入小教堂一場戲,是將觀眾徹底拉入影片設置的絕望深淵的開始。數千中國人面對幾個驚慌失措的日本軍人舉起雙手,其實這幾千人一擁而上這幾個日本兵都能給活活踩死,但他們沒有,他們選擇屈服,這是一個喪失的反抗意識等待宰割的城市,這里的群眾演員表現出來的木然很到位,配合影片情境,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心裡的恐懼和茫然(典型的庫里肖夫實驗效應),可以說陸川對大場面的掌控能力還是很令人贊嘆的。
應該說看這樣的電影人人都應該是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備的,但看過之後依舊會有難以釋懷的壓抑。我覺得這部電影可貴的地方不是在於一味譴責侵略者的殘暴和獸性,它在試圖在更深的層次上探討我們為什麼會遭受這樣的一場劫難。
影片真正讓我動容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拉貝離開南京時面對難民們的下跪,盡管影片已經弱化了拉貝在這場屠殺中對中國人的救世主色彩,但他使得20萬人倖免於難畢竟是事實,對於一個已經完全喪失自保能力,僅靠求生本能苟延著尋找救命稻草的群體來說,值得反思的東西更多。所以最後日本人的祭祀之舞才會給我那麼大的沖擊力,那種陽剛、那種秩序、那種虔誠,都是當時的中國人所不具備的。這里就說到另一個讓我感動的場面,這名為了換取過冬物資帶頭去充當慰安婦、並最後被日本人蹂躪至死的妓女,至少她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保護自己的城市和人民。
也許會有人看完《南京!南京!》後會譴責這電影如何美化了日本人,但現在單純地用民族主義情緒去解讀那一場屠殺應該是遠遠不夠的,屠城的事不止日本人干過,真正的國恥不僅僅是別人強加於自己身上的傷害,還有這個民族無法保護自己、面對屠刀只能喪失血性地正面全裸的羸弱。
㈧ 我記得以前郭達演過一個電影,老婆被日本鬼子打死了 他有一個孩子,他一捏這個孩子,孩子一哭,就能把狼招
我也看過,是央視6套放過的.但不是郭達演的,你肯定記錯了。
是夫妻兩口在深山裡,來了兩個日本人,一個是軍官,另一個好像是醫生。
結果那個軍官趁他外出,奸殺了她老婆,後來他讓孩子的哭聲引來狼群咬死了那個日本軍官,
和那個日本醫生拚死決斗。最後那個孩子好像還是叼在狼嘴裡。
應該是這部,名字叫《山林喋血》
㈨ 求一部抗日時期的電影 講述的是一對夫婦在大山深處 與一隊飛機墜毀的日本鬼子故事 多謝
《山林喋血》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嚴。禁。抄。襲
劇情簡介
蒼山莽莽,雲海茫茫。太陽透過茂密的樹葉,將斑駁的光點灑向山林,山林里一支獵槍對准了溪水邊的一支狼。隨著一支狼慢慢變成一群狼,獵槍後的田大倒吸一口涼氣,又一次空手而歸。自打小日本入侵以來,田大就領著媳婦翠兒和還在襁褓中的兒子,躲進這深山老林,以狩獵為生。但從進山林那天起,翠兒就沒聽田大放一槍,就連圈裡的幾只羊逐個被狼叼走,田大都沒開一槍。就這樣,日子在清苦卻平靜中一天天的過著。
一天,外出狩獵的田大從岩縫里救起一隻小狼崽,等小狼崽的腿傷被田大完全治癒時,小狼崽已經跟田大一家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但在母狼的嚎叫和田大兒子乖娃的哭聲中,小狼崽還是選擇了狼群,戀戀不舍地消失在山林之中。不久,田大平靜的狩獵生活被三名日軍特種兵松信、小野、佐佐木的降落所打破。和田大一樣遭殃的,還有小狼崽成了松信幾個人的口中餐。
因為急於走出山林,田大一家被他們抓為「向導」。但在田大被迫去給松信找糧食時,失去狼崽的狼群不斷向三個日本兵發起報復性襲擊。松信差一點喪身狼口,小野被田大設法制服後,被狼撕了個七零八落。當田大發現自己的女人翠兒已經被松信糟蹋,並死在血泊中後,田大原本妥協、害怕的心理,被極度的憤怒所佔據,不顧一切的向松信和佐佐木撲去。
與松信和佐佐木的較量,因為兒子乖娃在松信手裡,田大不得不再一次妥協下來。在出山的路上經過一道山樑時,田大終於尋求到一次反抗的機會,而滾下山樑的乖娃則讓田大義無反顧地撲向松信。關鍵時刻,狼群被乖娃的一聲啼哭招來,松信終於葬身狼腹,狡猾的佐佐木也為自己失去人性的侵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寂靜的山林在喋血之後恢復了一片寧靜,田大撤著嘶啞地聲音呼喊著他的乖娃時,乖娃被狼群叼上山林保護起來,那一刻朝霞如火,山林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