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驚悚片真的有毒,這個94年的姑娘又把我震了
負能量接收的太多,偶爾也需要換換口味
所以怪談君尋著以前看過的一部暖心片《陽光姐妹淘》的小演員們
打算再找一部喜劇舒緩舒緩精神壓力
然而我特么萬萬沒想到
《陽光》里最慫的女主妹子的新作
竟然是一個負能量爆棚的極度黑暗的驚悚片……
罷了罷了
自己選的電影,含淚也要看完
不過我不能一個人堵心!
所以今兒特地把這部電影掏出來(我就用「掏」),污染一下你們純潔的三觀
《等著你》
널 기다리며
是不是光看海報就能感受到女主妹子側漏的霸氣
可惜我當時根本沒走心啊
就覺得《陽光》里一直被姐姐們保護的小 沈恩京 玩不出什麼花招來
畢竟她把「被人抽個大嘴巴都不敢還手」的乖乖女形象演繹的太過惟妙惟肖了
然而在今天的這部《等著你》中
沈恩京卻完全甩開了「乖巧、可愛」的形象
化身為了一個堅定的復仇女神
暗中策劃、籌備、等待了整整 15年
就為了能夠親手制裁那個窮凶極惡的連環殺手
(以下內容有部分劇透,謹慎閱讀)
15年前,7歲的小loli熙朱(沈恩京 飾演)正做著甜甜的美夢
等待著第二天和爸爸一起過生日
可當晚回來的爸爸卻渾身是血
他痛苦的緊緊捂住自己的喉嚨
艱難的一步一步爬向女兒的床鋪
只為能看她最後一眼
刺傷爸爸的是一個窮凶極惡的連環殺手
雖然很快他就被警方逮捕
但因為證據不足,7起謀殺案件僅僅只宣判了一起
他只需要服15年的徒刑,就可以出來繼續作惡
在庭審現場的小熙朱憤怒地盯著殺手的臉
她要把這幅樣貌牢牢的刻在腦子里
因為她知道這個男人將是她未來人生里唯一的目標
15年後,小熙朱作為刑警隊長的遺孤成為了警隊全體人員的公主
大家都盡心盡力的照顧小熙朱
努力配合她的工作不說,還湊錢給她發獎金
可是他們不知道,隨著連環殺手的刑滿釋放
小熙朱策劃了整整15年的復仇計劃就要付諸行動了
和他的警察叔叔們只知道盯梢、跟人不同
小熙朱的復仇計劃詳實、縝密、滴水不漏
她一絲不苟的把連環殺手的所有犯罪資料鋪滿家中的地板
也把她對殺手的憤恨,對正義的思考貼滿了牆壁
這個他父親的小屋,現在已經成為了小熙朱的復仇指揮部
只有在這里她才能獲得活下去的勇氣
只有想像著手刃仇人的一幕,才能讓她獲得片刻的安寧
這里不得不稱贊一下小熙朱的扮演者沈恩京
不知道是化妝的作用,還是演員的專業技巧(當然也不排除我腦補過度)
我總是能在戲里她的眼眸當中看到些許的不甘與萎靡
哪怕是她笑嘻嘻的面對著關愛她的警察叔叔們
也經常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這種潛藏的情緒
這作為一個懷了15年復仇之心的姑娘當然是合理的
可作為一個年僅22歲的小演員
到底要經歷怎樣的心路歷程,才能把這種狀態演繹出來吶?
與之相對的,連環殺手的表演也同樣精彩
導演為了強調殺手的可怕,還專門安排了一個他的昔日 同行 出現
殺手和殺手之間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對決戲碼
冷酷但不失細膩;殘忍卻又充滿了優雅
殺手的扮演者金聖武突擊減重16公斤
只為了能夠從深層次的角度詮釋、雕琢這位極端且復雜的殺手
他近乎完美的完成了這個任務
一舉一動無處不彰顯著一股子乖張暴戾
再配以他快速減重後的模樣
殺手神經質的狀態甚至都不需要演繹,站在那裡就讓人退避三舍
不過這一切的渲染,在女主妹子小熙朱的周密計劃下也都盪然無存
她簡直比殺手還像殺手
如幽魂一般神出鬼沒;如機械一樣准確無誤
單單是看她兩次出手的狠戾程度
就足以想見那15年的歲月,是怎樣摧殘、折磨著小熙朱的孤獨童年
可對殺手真正的報復卻只是剛剛開始
如果單純的殺掉他,不過是落得個暴易暴的惡徒行徑
未必能讓殺手畏懼,甚至可能都引不起社會的關注
小熙朱一心想的,是讓他接受法律的制裁,讓這片黑暗在陽光之下無所遁形
哪怕自己要化身惡魔;哪怕自己要獻出生命
最後的結局我就不劇透了
唯一能說的只是,小熙朱用她的方式完美的達成了復仇
在最後一刻完成了對自己、對父親,甚至是對連環殺手的救贖
暗喻、諷刺、映射、批判現實,是韓國電影人最愛使用的技巧
這幫助他們拿到了亞洲電影圈「最敢拍、最敢罵」的大尺度殊榮
而為什麼他們有如此大的膽量,直指人性的黑暗面吶?
1996年,韓國對本土電影《啊!夢之國》(Oh,Dream Nation,1989)的「憲法訴訟請求事件」做出裁判
認為電影審查是 違法 的
電影作為一種表達思想和觀點的藝術形式,依據憲法的表達自由而受到憲法保護
這一判決激起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並於1997年,正式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
輔以分級制度振興電影市場
韓國諸多探討「人性本源」的電影,就是以此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創作基礎
也才有了今天這部小loli勇斗連環殺人犯的「正義課題」
劇中小熙朱有這樣一句台詞發人深省
「邪惡能勝利的唯一理由,是善良的人們 無所作為 。」
這句話本身比電影更讓人背脊發涼
漠不關心、視若無睹,各人自掃門前雪
那麼黑暗將會無限的延長,直到籠罩我們身邊的每一寸凈土
只有正視這種現象,思考背後的無奈,體味他人的隱情
再配以雷霆手段和不可避免的犧牲,才有可能變化和改善
要知道咱們拍個校園電影,都不能說說「校園暴力」問題
這不等於就是逼著善良的人們,無所作為嘛
『貳』 你看過最悲傷的愛情電影是什麼
1、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由元泰延執導,權相佑、李寶英主演的一部韓國愛情電影。影片是一部面向年輕觀眾的文藝愛情電影,講述一段有緣無份的愛情悲劇,結局非常感人。男主角為使女主角幸福,給女主角與男二號製造機會,但事實,故事遠比這悲傷。2009年3月11日在韓國上映。
2、素媛(電影)
《素媛》是韓國Lotte Entertainment發行的一部劇情片,由李俊益執導,薛景求、李甄、嚴智媛、金海淑等主演。該片於2013年10月2日在韓國上映。該片根據韓國真實案件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問凶之路伴隨著天使的治癒旅程,美麗的女孩可會再露燦爛笑容。2013年,該片獲得第3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影片。
3、雛菊(電影)
《雛菊》又譯名(愛無間)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電影,由香港導演劉偉強及幕後班底攜手韓國演員全智賢、鄭宇成、李成宰聯合打造的韓國黑幫電影。該電影有兩個版本,分別是亞洲剪輯版和國際剪輯版。該片以黑幫作為故事背景,描述國際刑警正宇正在執行追捕逃犯的任務,而他的心卻被偶遇的畫家慧瑛所捕獲。誰料被他追捕的殺手朴義,與他愛上了同一個女人。糾纏在三人之間的命中註定的愛情,從此開始。
『叄』 電影《咒》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巧妙的偽紀錄片形式
《咒》由蔡亘晏飾演的女主角若男是一位單親媽媽,在成功治癒困擾她多年的心理疾病之後,把先前暫時待在寄養家庭的女兒朵朵接回家一起住。面對許久沒有見到女兒,若男下定決心想當個好媽媽,為朵朵打造一個能夠安心成長的家,並開始拿著攝影機拍攝她們的日常生活,為母女倆留下未來能夠回味的美好回憶。
由於必須記錄跟女兒一同展開的新生活,《咒》主角若男幾乎走到哪裡都會拿著攝影機,不僅就算沒辦法手持也會把它放在旁邊拍攝,也要求女兒朵朵要養成記錄的習慣,連她隨身攜帶的兔子玩偶里也藏著一架攝影機。而這項舉動也提供了《咒》這部電影許多素材,讓觀眾得以透過這些主觀視角或在一旁側拍的影像畫面,清楚看見這對母女倆後續即將經歷的恐怖事件。
交叉剪輯,可怕夢魘
起初,若男和女兒的互動相當正常,即使朵朵幾乎沒有對媽媽的記憶,母女倆也相處得十分融洽,感情逐漸變得緊密。然而即使《咒》女主角若男極力想要跟女兒過著正常的生活但直到某天,朵朵要媽媽幫忙趕走天花板上的壞壞之後,若男內心深處的創傷陰影又再度襲來,帶著她重回那個最不想回憶起的夢魘。
《咒》採用今昔交錯的敘事方式,在若男跟女兒的日常生活中,穿插她六年前跟男友等人組成專門破除鬧鬼謠言的影像團隊,前往他家族的神秘禁地拍片探險的過程。不信邪的她們當時為了揭開邪教儀式的秘密,觸怒了沈睡的邪靈,最終男友當場猝死,其他人也接二連三地死於非命,唯一生還的只有因為受傷而在門口等待的若男。
在那之後《咒》女主角若男精神瀕臨崩潰,必須強制接受治療,被迫跟女兒分離。而 6 年過去,原本以為若男狀況已經逐漸好轉,爭取到朵朵的撫養權,能夠善盡母親的職責,讓她能夠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安心成長,但如今隨著當年儀式的符號重新出現,女兒成為邪靈找上門詛咒的目標,也使得兩人看似趨於穩定的生活開始急轉直下。
其中從朵朵在夜裡看見躲藏在天花板上的靈體、有時會突然變一個人、跟空無一人的空地對話、在學校情緒失控攻擊其他同學,到情況進一步惡化,昏迷失去意識,身體出現黑斑膿瘡,以及像是蜂窩般的恐怖傷口。諸多不正常現象都讓女主角若男感到擔憂焦慮,為了拯救心愛的女兒,被迫去面對內心的深層恐懼,重新回到 6 年前的那個禁地,調查詛咒的秘密。
真實事件的改編背景
就我個人而言,一直都覺得《咒》這類型電影最讓人害怕的不是跳出來嚇人的鬼怪,而是觀眾在將自己帶入角色之後,看著原本活潑可愛的孩子突然變得陌生失常,自己卻無能為力的焦慮恐懼。因此電影最終在邪靈的詛咒實在難以對抗的情況下,以對觀眾來說惡意滿滿的結局來收尾,也跟《咒》整部片的呈現手法互相搭配,賦予電影一股讓人感到新鮮的獨特氣質。
根據電影《咒》改編自高雄真實事件的設定,片中邪靈是名為「大黑佛母」的詛咒之神,從東南亞經過雲南,輾轉傳來到台灣,而陳家將「大黑佛母」當作是神來信奉,靠著他的詛咒力量來謀生,結果後來因為無法壓制,導致詛咒反噬到自己身上,為了將邪惡力量分攤,發明出「火佛修一,心薩嘸哞」這句我們在《咒》整部電影里不斷聽見的咒語。
到頭來「火佛修一,心薩嘸哞」這句表面聽起來像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祈福話,真正意思其實是「自願把名字給奉獻出去」,分擔陳家世代背佛母施予的詛咒。因此《咒》整部電影講述的其實是母親對女兒的愛。不管怎樣都希望孩子能夠開心、平平安安地長大,就算是犧牲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詛咒全世界、把所有觀眾都拖下水也都在所不惜。
而有趣的是,為了隱藏這個最終謎底,《咒》整部電影也可以說是一場女主角若男精心設計的「騙局游戲」。在女兒身心狀況惡化之後,她把先前拍攝的畫面收集,並加以剪輯、包裝、上傳到網路,用述說一段故事的方式,一步步循序漸進地帶著觀眾理解她們的悲慘遭遇,藉此引發我們不忍看到她們受苦的善心,並達成她最終拯救女兒的目的。
『肆』 電影行業的現狀以及就業前景是怎樣的
首先回答影視行業前景如何,結論是這個行業屬於朝陽行業,市場遠沒達到飽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院線電影市場近10年一直保持較高速率的增長,到2019年全年票房達到641.47億,全球排名第二;到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全年票房將達到260億左右,很有可能上升至全球第一。目前中國每年平均觀影人次為1人1.3次左右(即平均每年1人觀看1.3次電影),按照北美市場平均觀影3.66人次來計算(2017年數據),中國電影總票房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在網路付費點播市場,優愛騰三大平台各自的付費會員已經突破1億,總營收之和超過1000億人民幣,再加上中國其他網路平台,在線影視市場的規模也是千億級別的,且仍然在高速發展。
除了影視劇行業,還有更廣泛的視頻新媒體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也是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大顯身手的舞台。
從宏觀經濟層面和商業邏輯上來講,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廉價勞動力的工業生產和國家投資的基礎建設上的,這種模式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房子總會修完的,路總會修完的,我們也不可能一輩子給全世界做衣服襪子去換別人的晶元飛機,整個國家的產業模式一定需要換代升級,未來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一定是國家重點投入和扶持的方向。其實這兩個產業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是知識產權(IP,價值的產生來源於人的創作、頭腦而不是地球上的資源),都邊際成本幾乎為0(也就是增加一個單位的營收而成本不會增加,比如一個電影拍好了,多一個觀眾看並不會增加電影的製作成本)、市場規模近乎無限大(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住一套房子,可影視劇跟吃飯一樣可以不停看,是精神層面的剛需),而且非常環保(符合現在世界低碳發展潮流),可持續性發展非常強。
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是經濟與文化相輔相成強力輸出的結果,而影視是文化輸出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國的中宣部好萊塢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把美國的普世價值向全球傳播。同樣,中國在崛起的道路上一定也需要影視文化產品的助力,這也是國家會在政策層面支持影視行業的原因。
再來回答關於這個行業的收入問題。先看下圖,2017年這個行業人員的平均薪資為17萬人民幣左右:
然後這里有一份2020年的調查數據:
按照上面的兩個數據計算,這個行業薪資增長率在年20%左右。在統計的影視類上市公司裡面,光線增長幅度超過100%,其他公司諸如北京文化、唐德影視、慈文傳媒等漲幅都超過了30%。這些是大數據統計,具體到每個人個體肯定會有很大差異的。
非科班出身從業者進入這個行業造成人員激增,其他從業人員是否會逐步淪為出賣勞動力的廉價勞動者?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看待:科班,或者非科班,從來不是一個行業區分薪資的標准。任何一個行業,高端人才都是非常緊缺,只要你有能力,你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那你永遠不用擔心就業工作的問題,不管你是科班出身或者非科班出身,關鍵是看你能創造出多少價值。相反,如果你能力平平,你做的事情有一大堆可替代者,你科班出身,做出來的東西還不如其他更便宜的非科班出身的從業者,那你確實只能成為一個廉價勞動力。在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大背景下,作為個人的你如何在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究竟要成為怎樣的從業者,完全靠你自己去掌握。加油!
『伍』 解讀韓國電影《燃燒》:尋找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探索電影《燃燒》的秘密:深度解析背後的真相/
最初接觸《燃燒》這部電影,是因其高分評級,但初看時的節奏緩慢,彷彿在考驗著我的忍耐力。然而,正是這種看似平淡的開頭,隱藏著導演精心編織的懸疑網。經過兩次深入品味,我才意識到這部影片並非表面的電影,而是一本需要細細品味的書,源於村上春樹的小說改編,盡管原著未讀,我卻在其中找到了獨特的韻味。
電影的主線簡單卻引人入勝:老同學鍾秀與海美重逢,她神秘地邀請他照看她的貓,隨後消失無蹤,而另一個男人Ben的出現讓故事變得復雜。劉亞仁飾演的鍾秀,以貨車後門處的煙霧引入,低調而富有深意。他的出場方式暗示了底層生活的不易,導演藉此展現主角的微不足道。
海美在超市前的活力四溢與內心的陰暗形成鮮明對比。她對生活的理解,如「飢餓者」的概念,揭示了她尋找生存意義的渴望。她的家,陰暗潮濕卻仍有陽光透入,象徵著她的內心世界。鍾秀在她的世界裡,是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唯一能理解她的人。
劇情轉折點,鍾秀滿懷期待地迎接海美,卻撞見了Ben。這個神秘男人的出現,暴露了鍾秀自卑的情緒。Ben的奢華生活,讓鍾秀在愛情面前顯得無力爭取。而Ben的家裡,化妝盒和飾品的存在,暗示了更深層次的秘密。
海美與Ben的交往,揭示了他們之間的復雜關系。Ben對海美的興趣,源於她的獨特性和無拘無束的生活態度。然而,這種看似有趣的關系,實際上是對海美孤獨內心的殘酷諷刺。電影中,海美的舞蹈和哭泣,既表達了她對自由的嚮往,又揭示了現實的無情。
鍾秀的發現和推斷,揭示了Ben的罪行,那隻神奇出現的貓和手錶,都指向了真相。Ben的平靜,反映出他對無人關心的冷漠。電影通過隱喻和暗示,讓觀眾自己去揭示那些不為人知的片段,如湖邊的平靜,或許代表了海美的消失並未改變現實的冷漠。
最後,鍾秀以自己的方式為海美復仇,電影以淡淡的憂傷收尾。《燃燒》的美學在於其簡潔的人物和深沉的主題,通過細節和場景的描繪,讓觀眾在光影中探索人性的復雜與悲劇。每個人的解讀都是電影多元性的一部分,這部作品的魅力,就在於它留給觀眾的思考空間。
『陸』 沒看過這10部好片,就別說你喜歡韓國電影!
《熔爐》、《辯護人》、《素媛》、《殺人回憶》等高分經典韓國電影應該都已經被推爛了吧,說實話,對我而言,這類電影我看過一遍就不會想看第二遍。為什麼呢?稍後再跟大家解答,現在先說回正題。
身為一個勉強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子,看過的韓劇和韓國電影可真不少,懸疑,恐怖,愛情,喜劇統統都看。畢竟不是專業搞影評的,要求不高,每種類別都分別只追求一個原則。懸疑的要燒腦或反轉,比如說《信號》和《九回時間旅行》;恐怖的不至於要嚇死個人,但總得有嚇到我的地方,可以是演員妝效,音樂,演技等等,例如《主君的太陽》,以前的韓國校園恐怖片系列也蠻好看;愛情片的話,現在比較喜歡純甜的,男女主雙箭頭,比如說前段時間的《金秘書為何那樣》和剛完結的《我的ID是江南美人》,甜甜的,下飯;喜劇的話就肯定要搞笑啦,《搞笑一家人》簡直支配了我的童年,《Kill me heal me》雖微虐,但申世期和瑤拉女神簡直是我的快樂源泉。
咳,差點跑題,今天就推薦10部我喜歡的並且比較新的韓國電影吧,排名不分先後,主觀因素較多,喜好程度呢,見仁見智。(可以在評論區友善交流!)
本片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片小說《燒倉房》,由劉亞仁和史蒂芬·元(《行屍走肉》格倫的扮演者)主演,一般看到劉亞仁這三個字,我就知道這部電影肯定不錯,事實也證明如此。
「你」是「我」陰暗生活中唯一的一束光,「我」是「你」悲慘世界裡殘存的救贖。縱使世界都將「你」遺忘,「你」都是「我」永恆尋找的歸途,為了「你」我願意與「之」搏鬥,以牙還牙。
窮人的貧窮是生理上的飢餓,滿足物質需求就解決了,富人的貧窮是精神上的貧瘠,空虛焦慮,性酒精毒品也無法填補,只好後者獵殺前者,一把火燒掉內心的倉房!
電影不止情愛,格局寬廣,隱喻深淺不一,你想要的答案一定是真的嗎?
改編自市川拓司小說《相約在雨季》,由孫藝珍、蘇志燮主演。果然 十年之前是孫藝珍,十年之後仍是孫藝珍 ,簡直撐起了我看韓國愛情電影的青春時代。車禍、失憶、絕症、穿越、回魂,套路滿滿,卻還是讓我在屏幕前哭成了個傻子。
「但盼風雨來,能留君在此」 ——天國與人間之間有一個地方叫雲之國,那裡是即將前往天國的人們在親人還沒有忘記他們之前停留的地方。他們伴隨雨滴而來,在雨季結束前離開。
人生中能有一個竭盡全力愛你的人是一件多麼幸運又珍貴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把握當下,珍惜現在,就算有一天愛人或親人不在了,也能帶著這些刻骨銘心的回憶好好地生活下去。
由我最喜歡的韓國老戲骨-羅文姬老奶奶主演,這部電影用喜劇的方式來呈現 慰安婦 這個沉重的話題。她們不再是遙遠而特殊的痛苦群體,彷彿就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通的鄰居老奶奶,溫暖慈祥,沒事串串門,嘮嘮嗑,念叨你幾句,偶爾還嫌她們煩,但她們內心深處的委屈與苦難無人能懂。
「 歷史必須要銘記,那些悲傷的故事,不能再重演 」——無論是《二十二》還是《我能說》,終其一生,我們想要的不過一個真誠的道歉罷了,可是,她們等不到了呀!時間倒流,那時少女天真可愛的模樣真是這世上最美好的風景!
電影由兒童視角講述,直面校園暴力,受眾卻更像是曾經歷過敏感,被排擠童年的成年人。
孩子的世界沒有對錯卻又是最直接最惡毒最殘酷的 ,因為你丑,所以謾罵你;因為你窮,所以孤立你;因為你特別,所以排擠你;因為討厭你,所以欺負你!
因為不想聽到「那麼多人,為什麼只欺負你一個」,所以默默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因為害怕失去來之不易的「友誼」,所以學會了附和與圓滑;
因為需要維持可憐的自尊心,所以必須對所有人都笑臉相迎。
每個成年人應該都能在這部影片中找到共鳴點,我們經歷過最初始的傷害,克服過當年的陰影, 我們會成長為更好的大人!
《辯護人》導演楊宇碩的又一新作,適合喜歡看戰爭動作片的影迷朋友們。題材大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引用一段豆瓣網友凌睿的搞笑評論:「 1、刺殺金、活捉金、用熊貓玩偶給金止血、醫生把金看成孕婦、姐姐給金獻血、電影把中朝韓日美全黑了個遍;2、朝鮮:美國敢打我,我就去打日本;3、如果南北重新來往,請幫我把它寄到這個地址;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5、為了和平,向我開炮!6.核彈分你一半,愛相互分擔。」
話糙理不糙,簡直完美概括劇情。
不僅深度挖掘過去真實的歷史事件,還直接虛構表現了未來的政治沖突,雖然還是「民族主義戰勝一切」,但確實挺有意思的,不知道如果我們國家拍出這類型的片子會是怎麼樣的?
由《走到盡頭》的導演金成勛執導,改編自作家蘇在浣的同名小說《隧道》,河正宇和裴斗娜的迷妹絕對不要錯過。這部電影打破了以往「災難片」的條條框框,背景沒有拘泥於死傷慘重的大災難,而是殺傷力較小的隧道坍塌,也沒有渲染受害者的痛苦,反而將男主克服危機的過程刻畫得又搞笑又讓人心疼。
與原著悲慘絕望的描寫不一樣,男主在最後一刻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希望,救援隊長在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對男主的尋找,它是一部樂觀的擁有美好結局的電影,是「 治癒 」系而不是「致郁」系!
導演說這是一部 有趣的電影 ,想知道什麼是有趣的災難片嗎?那就去看看吧!
一部描寫一位「隱形貧困少女」辛酸求借宿的電影。女主叫微笑,過著與名字完全不符的生活。她很慘,父母雙亡,沒有親人,負擔不起學費只好大學輟學出來打工,沒有學歷的她只能找到清潔工的工作;她很窮,窮到只能靠時薪度日,一日三餐,房租水電,精打細算,收入與支出仍不成正比。但就算再艱難,每天的煙和酒是萬萬不能沒有的,彷彿這就是她的精神寄託。
看完之後會聯想到自己,漂泊在大城市,做著一份普通的工作,整天加班,工資平平,不至於露宿街頭,卻也月底光光。為什麼呢?房租水電餐費交通佔大頭,衣服和化妝品是要買的,電影是要看的,旅行是要有的,生活更是要享受的,所以呢,存款是沒有的!!既然想要獲取,就註定要有捨得, 做夢也要做個美夢啊 !
TVN獨幕劇系列第六部,十七歲的初戀與記憶,韓式小清新,「 顏控患者 」不要錯過!
17歲的年紀看17 歲的生活總是不滿的,學習的壓力,家庭的矛盾,朋友間的爭吵,偶爾的叛逆。17歲又是迷茫的,不知道理想是什麼,未來要幹嘛,連最青澀的曖昧都難以定義,這種最初始的感情是「暗戀」還是「初戀」呢?
我們在最懵懂的年紀遇到了一個可能會記得一輩子的人,我們沒有在一起,甚至沒有捅破那張薄薄的窗戶紙。可從未後悔過,錯過是最美麗的遺憾,不是戀戀不忘,而是在懷念當年那個單純傻傻的自己。有人說, 暗戀是青春時代最純真的悶騷 !你們覺得呢?
「陰間有法,所有亡者在死後的49天內都要經過七次審判——分別在殺人獄、懶惰獄、欺騙獄、不義獄、背叛獄、暴力獄、天倫獄中進行,只有通過了七次審判宣告無罪的亡者,才有獲得新生的機會」 —— 中國的鬼神文化被韓國拍了出來 !
魔幻主義框架下表現出來的親情與孝道 ,探討人性與善惡,陰陽兩界設定,卡司團隊強大,動作特效亮眼,故事情節也能緊密勾畫。成熟典型的韓式催淚電影,理性的人會覺得過渡煽情太過拘泥於情感細節,使原本龐大的世界觀遜色不少,感性的人會覺得主題來源於生活,親情的描述反而是這部電影的靈魂所在。總之,見仁見智吧,我反正是被感動到了。
《與神同行2》現在還沒看,我總覺得系列電影第一部才是精華所在,第二部及之後的我都不怎麼想看了,怕失望(美劇英劇除外)。
一部科幻片,感覺像韓國版的超級英雄,推薦這部電影不是因為它有多好看,而是設定有點新奇,讓我忍不住想看。人體試驗,意念控制,腦力開發,女主戰鬥力開掛,不深究細節的話光看懸疑和動作戲部分還不錯,前期的情感渲染都在為後期做鋪墊,劇情反轉還是挺讓人印象深刻的。
看的過程全程緊張,看完之後就滿腦子疑問了,女主全程智商和武力值碾壓吊打反派,主角光環是不是太誇張了?一個美韓合資的黑醫院進行人體試驗?培養殺人機器的企圖是啥?
還是挺期待拍續集的,畢竟埋了好幾個坑,總得看著它填滿啊,要不然多不得勁!
上面10部就是我這段時間看過的比較喜歡的韓國電影了,如果有其他好看的可以在評論里推薦一下啊!
話題回到開頭,為什麼《熔爐》這類電影不願意看第二遍呢? 太黑暗,太壓抑,太真實,太委屈 !我看了第一遍之後整個人淚奔,彷彿要心肌梗塞!會產生一種陰暗的情緒: 「我」竭盡全力與惡勢力戰斗,「我」撕破主流媒體偽善的面貌,「我」追求永不妥協的正義,「我」期待最終美好的結局,「我」曾遍體鱗傷,「我」仍鬥志昂揚,可「我」依舊輸給了現狀! 這也太絕望了!對我來說,對世界多保持一份純真與信任,會生活得更開心!
最後再推薦一部韓劇 《鬼客》 ,這種 陰陽眼加附身加驅魔加破案 的類型真的很對我胃口,為演員的演技瘋狂打call!才更新了4集,追劇真的難熬!
都看到這了,真的不點個贊再走嘛?
圖源:豆瓣/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