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韓電影 » 日本電影殺歿
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一個男保安 2025-02-21 06:24:04
韓國電影恐怖片高清門鎖 2025-02-21 06:20:47
甄子丹詠春電影高清 2025-02-21 06:18:50

日本電影殺歿

發布時間: 2025-02-16 22:33:12

1. 求日本戰國時期稻姬、濃姬、菊姬、最上義姬、阿市的詳細資料

稻姬:

本多忠勝之女,真名本多小松,又名德川稻姬。

本多小松(ほんだ こまつ、1573年-1620年3月27日),是上田藩藩主(後來移封到松代藩)真田信之(信幸,真田昌辛長子)之妻。她是德川家譜代家臣本多忠勝之女,母親是側室乙女。幼名叫做稻姬、於小亥等等。天正十四年(1586年,或認為是天正十七年、十八年)做為德川家康的養女(又一說是德川秀忠的養女)嫁給真田信之,生下信之的次男真田信政、三男真田信重、長女萬姬、次女政姬。

對於小松姬的出嫁,有這樣的一個傳說:據說她身為德川家的名將本多忠勝之女,自身也相當有名,當時便將做為她夫婿的候選人們聚集在一起,以羞辱他們發型、看他們做何反應來挑選結婚對象。在這些男子里,唯一一個拒絕回應的是真田信幸,因此小松姬對他很有好感,便嫁他為妻。當然,這僅是一個傳說而已。

1600年的關原之戰時,信之因為屬於德川方,而與其父真田昌幸分別。當昌幸在前往居城上田城的途中,經過由小松姬留守的沼田城時,他向小松姬表達了「想要見孫子一面」的願望,但小松姬卻穿著一身戰斗裝束出現在昌幸面前說:「現在我們已經分屬敵我兩方了,即使您是我公公,我也不能讓您入城。」拒絕了昌幸的請求。不久昌幸前往鄰近的正覺寺休息時,小松姬竟然帶著孩子出現了,也達成了昌幸想見孫子的心願。對於小松姬的做法,昌幸與次子真田辛村都頗為贊同。關原之戰後,西軍戰敗,昌幸與辛村父子被流放到九度山,小松姬也常關心的派人送去食物與日用品。

由這個故事可見小松姬的人品,而且她也相當受到其夫的信賴,並有賢妻良母的美譽。晚年她因病由江戶到草津溫泉做溫泉療養,卻在半途中於武藏國的鴻巢過世。信之為此相當消沉,在寫給熟人的信里甚至寫著「我家的明燈已經消失了」。小松姬的戒名是「大蓮院殿英譽皓月大禪定尼」,墓所分別在鴻巢市勝願寺、沼田市正覺寺、上田市芳泉寺,靈廟則在長野縣長野市的大英寺。上田城內還留有小松姬曾經使用的轎子。

濃姬:

齋藤道三之女,本名齋藤歸蝶。別名:美濃御前、安土夫人。

齋藤歸蝶(1535-1612),美濃國大名齋藤道三與美濃國明智庄的明智光繼的女兒(小見之方)所生,是齋藤道三的三女兒,乳名叫歸蝶。她既漂亮又聰明,因此深受父親道三的喜愛。15歲時為了兩家的和平與織田信長定了婚,後來從美濃國來到尾張國被人們稱為美濃御前。但未能給織田信長生育一男半女。對於她的死因有多種說法。說法一:在本能寺被殺; 說法二:道三死後因為歸蝶已經沒有利用價值,被送回美濃齊藤家(生父家); 說法三:道三死後因為歸蝶已經沒有利用價值,被送回美濃明治家(生母家); 說法四:一直保持住正室的地位,本能寺之變後仍活著,並成為安土殿,慶長十七年死亡,墳墓位在大德寺總見院,法名為養華院殿要津妙法大"女市"。

年輕時的信長的「傻氣」是天下聞名的,在她出嫁前,父親道三給了她一把匕首,並告訴她如果信長真的如所傳說的那樣是個傻瓜的話,就用這把匕首把他殺死,但濃姬卻說這把劍可能會刺進父親的胸膛。這件事說明她是個桀驁不遜、非常堅強的女人。當然這把劍始終沒有刺進信長的胸膛。從此濃姬在背後輔佐信長完成霸業。傳說在本能寺事變時她和信長一起自刃而死,但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因為並沒有什麼證據,只是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她的消息了。據說謀叛信長的明智光秀是她的表弟。

菊姬:

武田信玄之女,又稱阿菊御料人、甲斐御前、大儀院。據說他以過人的聰明才智為他父親武田信玄開疆闢土。

武田菊姬(1558---1604) 武田信玄五女,母親為油川夫人,上杉景勝的正室。上杉景勝於甲越同盟時迎娶之正室,夫妻間感情從菊姬夫人長達廿年無子嗣但景勝公亦未迎娶側室看來,不是極為恩愛,至少也十分敬愛。慶長九年二月十六日病逝於伏見城上杉家宅,得年42歲,法號大儀院殿梅岩周香大師,始葬京都妙心寺,後遷米澤林泉寺。

義姬:

最上義守之女。

最上義姬(約1547-1623),日本戰國時期奧州最上家最上義守之女,最上義光之妹。有「智勇雙全之鬼姬」的稱號。
後下嫁伊達家十六代家督伊達輝宗,並生下梵天丸(伊達政宗)及竺丸(伊達小次郎)。
1590年四月五日,最上義姬於黑川城西丸設宴,招待准備出兵小田原的長子伊達政宗,於食物中下毒,幸政宗立刻服用撥毒丸得以保命。(亦有傳義姬並不知情,政宗中毒後取撥毒丸予政宗)事發後10日,最上義姬出走最上家山形城出家,法號保春院。(亦有五年後說)
1622年十月,與闊別三十二年的伊達政宗於仙台會面。
1623年七月十六日,保春院歿,法名保春院殿花窓久榮尼大姊。

阿市:

織田信秀之女,織田信長之妹。本名織田市。

織田市(1547年-1583年6月14日),父親是織田信秀,母不詳,長兄為織田信長,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她是信長的侄女。一般通稱她為阿市夫人,或是小谷夫人,相傳她有絕世美女的稱號。初嫁淺井長政,丈夫死後多年又改嫁給柴田勝家。

大約在1567年前後,信長鑒於鄰國淺井家勢力強大,想要與之合作,便將阿市嫁給淺井長政,兩家結為姻親。但是當信長欲進攻越前的朝倉家時,長政礙於與朝倉家是盟友,朝倉家又曾有恩於淺井家,只好破棄與信長的盟約,而阿市也與織田家形同陌路一般。1573年時,信長攻破小谷城,長政知道大勢已去,便吩咐阿市帶著三個女兒離開小谷城,之後自殺身亡。

1582年時,發生本能寺之變,信長與其嫡子織田信忠皆遇害。為了織田家後繼問題,家臣之間開了清洲會議,此時阿市改嫁給柴田勝家,並隨之前往其封地北庄城。第二年,羽柴秀吉攻落北庄城,阿市與勝家在城裡雙雙自盡。阿市死後被葬在西光寺(位於福井縣福井市),法名「自性院照月宗貞」。

阿市與長政之間所生三個女兒,後來被合稱為淺井三姊妹。據說秀吉暗戀美貌的阿市,但終究不能得到她的青睞,便把目標轉移到貌似其母的長女淺井茶茶身上,納茶茶為側室。次女淺井初嫁給京極高次,三女淺井達子則經過不斷的結婚與失婚後,最後被安排嫁給德川秀忠。阿市的孫女德川和子後來成為後水尾天皇中宮,而曾孫女興子內親王(明正天皇)甚至登上天皇寶座。因此淺井氏母女的命運,可謂相當具有傳奇性。

相傳阿市在淺井長政決意要襲擊織田軍以救援朝倉軍時,曾經託人拿了一個兩端被綁住的小豆袋交給信長,使信長知道長政背叛、且織田軍腹背受敵之事,不過這個傳說當屬後人編造的故事。而其女茶茶在成為秀吉側室後,在高野山持明院安奉了父母的畫像(淺井長政像、淺井長政夫人像),這兩幅像一直保存到今天。

2. (高分懸賞)日本戰國各大名的家臣

武田信玄(1521~1573):幼名太郎,元服後取名晴信,父親為甲斐領主武田信虎,母為大井氏。1541年,他追放父親而自立為家督,逐漸成為戰國第一兵法家,以孫子四如真言(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為軍旗,擁有強大的騎兵團——赤備。勢力最盛時領有甲斐、信濃和駿河的全部或大部,以及上野、飛驒、美濃、遠江、三河各一部分。曾在信濃川中島地區多次與上杉謙信激戰,1568年南下攻滅今川氏真,1572年於三方原大破織田、德川聯軍,趁勢西上,不久病死於信濃駒場。
武田勝賴(1546-1582)
信玄的第四子,父親死後繼承家業,長筱會戰中敗給織田信長,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良將戰死,武田家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家臣: 真田昌幸:武田家臣.被秀吉譽為"絕代謀臣".關原合戰時,僅以3000餘眾拖住了東軍主力德川秀忠的35000人馬,在此不得不佩服昌幸的智謀.後西軍戰敗,昌幸遭到流放,但他每天仍堅持祭拜秀吉的遺像,以此來報答秀吉對他的知遇之恩.
山本堪助:迷一般的人物.忍著出身,是信玄的軍師.憑借其策劃,信玄一舉奪下信濃大部,並與今川,北條結下三國同盟,從而從外交上鞏固了自己的實力.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臨時想出的"啄木鳥戰法"(其實就是夾擊)被謙信識破,為此他親赴前線作戰,以圖挽回敗局.結果在接應被圍的信玄之子義信時,戰死.
真田幸隆:武田家臣.國人出身.戰國"三彈"之一,號"攻彈正".由此看出幸隆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攻"上.在1548年"上田原合戰"中,武田信玄慘敗於村上義清,但正是靠幸隆的遊走,瓦解了村上的軍勢,最後信玄也因此擊破了村上義清,奪取了北信濃,但從此也結下了與謙信的"不解之緣".

飯富虎昌:武田家臣。率領著紅裝的赤備騎兵而聞名天下。第二次川中島合戰中,僅以800餘人大破來犯的柿崎景家8000餘眾。人稱「甲山的猛虎」。
山縣昌景:武田家中頭號猛將。同其兄虎昌一樣,也是率領精銳的赤備騎兵團。三方原合戰中,率部突入家康陣中,殺得家康狼狽逃竄,大小便失禁。長筱合戰前力勸主公勝賴出兵未果,抱著必死的決心上陣,殺入敵陣後全身中彈而亡。

上杉謙信(1530~1578):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之子,幼名虎千代,元服後取名平三(一說為喜平二)景虎,後繼承關東管領上杉姓氏,先後改名為政虎和輝虎。1548年,擊敗長兄長尾晴景而成為越後國春日山城主。他是戰國第一勇將,自稱戰神毗沙門天王的化身,以「毗」字為軍旗,亂「龍」為沖鋒信號,擁有天下無敵的騎兵隊。曾與武田信玄在川中島一帶激戰十二年,勢力最盛時領有越後、越中、佐渡、能登、下野及部分信濃國,人稱「越後之龍」、「北陸守護神」。後於上京途中因腦溢血而死。
上杉景勝(1555-1623)
謙信的養子,謙信死後繼承家業,後來投降豐臣秀吉,成為五大老之一(小早川隆景死後繼任),關原合戰中從屬於西軍,戰敗後領地被縮減。

柿崎景家:上衫家頭號猛將。謙信稱其為「越後七國無可敵者」。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突入武田信玄本陣,如入無人之境,並斬殺信玄之弟武田信繁。

北條氏康(1515~1571):戰國大名,後北條家第三代當主,關東真正的實力人物,政戰兩道之奇才。 1546年河越夜戰,他以八千兵襲破十倍於己的關東聯軍,從而代兩上杉氏確立了關東支配體制。後又為抵抗上杉謙信的關東攻略與牽制武田信玄的駿河侵攻,而與兩雄多年鏊戰,始終屹立不倒。
北條綱成:北條家中,乃至整個日本戰國的名將。1546年「越河夜戰」中,僅以千人防住了來犯的扇谷上杉與足利等大名10萬大軍,後率領部隊奇襲今川軍並大破之。其所率部隊均插黃旗為號,被世人稱為「地黃八幡」,令人敬畏。

毛利元就(1497~1571):安藝小領主出身,後成為中國地區(指日本本州山陰、山陽兩道)第一戰國大名,無雙的智將。1523年繼承家督之位,在西邊尼子和東邊大內兩大勢力間縱橫捭闔,逐漸擴充勢力。 1540年擊敗尼子晴久,歸屬大內,其後讓次子元春繼承吉川家、三男隆景繼承小早川家,確立了統一安藝的兩川體制。1455年,在嚴島擊破叛亂弒主並掌握大內實權的陶隆房(晴賢),繼而又消滅尼子氏,威震關西。

今川義元(1519~1560):通稱三河守、治部大輔,駿河領主,悲劇性的一代梟雄。1536年代兄氏輝為家督,在太原崇孚(雪齋)的輔佐下,完成了與武田氏、後北條氏的三國聯盟。勢力最盛時領有駿河、遠江和三河,聲名卓著,兵強馬壯,一心取將軍足利氏自代之。但在西進的途中,不幸於桶狹間為織田信長乘大風雨之勢攻入中軍而戰死。

齋藤道三(?~1556):賣油郎出身,因精於槍術而得仕長井家,起名新九郎利政。後篡取長井氏,改名規秀,再篡取長井之主家、美濃守護代齋藤氏,改名秀龍,法號入道道三。他是戰國第一陰謀家,詭變無常,人稱為「蝮」。1552年追放守護土歧賴藝而掌握美濃國,南下與尾張織田氏爭勝。後為其子義龍攻殺於長良川畔。
家臣
竹中半兵衛:齋藤家臣.為勸主公龍興覺醒,不惜以兵諫奪取了其主城"稻葉山城".後被秀吉 拉攏,成為其軍師,是秀吉身邊的得力助手,為秀吉的發跡作出相當大的貢獻.可在秀吉出兵中國地區時病重,秀吉勸他回國靜養,但被他以"死於戰場乃武士的本色"為由婉據.就這樣,這位年輕的智將望著遠方的山巒,病逝於軍中.

淺井亮政(?~1542):通稱新三郎、備前守。淺井氏是北部近江淺井郡丁野鄉附近的土豪,到亮政時急速抬頭,趁近江守護京極氏內亂之機,與國人一揆相勾結,驅逐京極、擴展勢力,以小谷為居城。後因遭到南近江六角氏的壓迫,而與越前朝倉氏結盟,形成獨立領國,成為戰國大名。

淺井長政(1545~1573):近江戰國大名,因家臣反對其父久政的與六角聯姻政策,而被擁立為當主,英武善戰,勇名響徹京畿。後娶織田信長之妹市姬為妻,借道於信長,並轡入京勤王。因信長攻擊淺井氏世交越前朝倉氏,長政在久政與重臣的脅迫下被迫攻擊信長,1570年戰敗於姊川,三年後居城小谷落城,他剖腹自盡。

宇喜多直家(1529~1581):備前豪族三宅氏的分支,領有兒島,又稱為宇喜田或浮田,先後侍奉守護赤松氏和守護代浦上氏。直家是戰國時代僅次於齋藤道三的陰謀家,數十年未經一戰,全憑聯姻和暗殺獲取地盤,最終擊敗主家,完全支配備前、美作二國。織田、毛利對戰時,他及時倒向東軍,病歿前託孤於織田軍大將羽柴(豐臣)秀吉。

織田信長(1534~1582):絕世無雙的豪雄,被譽為戰國「風雲兒」,安土時代之開創者。幼名吉法師,繼承其父信秀為家督後很快統一整個尾張。1560年於桶狹間攻破今川義元,聲名大噪,繼與德川家康結盟,擊滅美濃齋藤氏,移居城於岐阜,確立「天下布武」的雄心。1568年奉將軍足利義昭入京,不久二人交惡,他與義昭號召組織的「信長包圍網」廝殺數年。1571年火燒聖山比睿,向寺社守舊勢力宣戰;1573年破淺井、朝倉,放逐義昭;1575年於長篠用新戰術大破武田騎兵;1576年築安土城;1577年開始向關西進軍。後因前往增援圍攻高松城的部將羽柴(豐臣)秀吉,途經京都本能寺,家臣明智光秀叛亂,他被迫自殺。

明智光秀:年輕時是齋藤道三的侍衛,後投奔信長.智謀過人,教養出眾.率兵平定了近畿大部,打敗了雜賀的鈴木重秀,出兵鎮壓並控制了一向宗的叛亂,接著攻下丹波......可謂是所向披靡.後於1582年在京都本能寺發動叛變,逼死信長,後被趕來的秀吉打敗,最後死於農名之手.但關於光秀的謀反真相乃至整個本能寺之變至今仍說法不一.
柴田勝家:織田家臣。天下聞名的猛將。每次出征必為先鋒,人稱「破竹柴田」。

豐臣秀吉(1537~1598):俗稱豐太閣,原名藤吉郎,戰國第一奇男子,桃山時代之開創者。尾張中村農民出身,仕於織田信長而稱木下姓,在政戰兩道累功而成為大將。1573年受封近江長浜,改名為羽柴秀吉。後受命征討毛利氏,水淹高松城,得到信長自殺的訊息後火速趕回,於山崎消滅明智光秀為故主報仇。繼而在清州會議上取得織田家主導權,又擊敗織田宿將柴田勝家、瀧川一益、佐佐成政等而取得織田氏的天下。再先後攻滅後北條,臣服德川、毛利、長宗我部、島津等,終於結束戰國亂世。他自己得天皇賜姓豐臣,官居關白,退位後稱為"太閣"。後因侵略朝鮮失敗而羞憤病死。
豐臣秀次(1568-1595)
豐臣秀吉之養子,接替秀吉成為關白,秀吉有了親子秀賴後受冷落,因亂行無忌,得「殺生關白」惡名,被秀吉勒令自殺。
豐臣秀賴(1593-1615)
秀吉親子,秀吉死後勉強維持豐臣家,大坂城冬夏之戰敗於德川家康,豐臣家最後滅亡
黑田官兵衛:與竹中半兵衛並稱秀吉的左膀右臂.在半兵衛死後出任秀吉的軍師.雖然他才華橫溢,智謀不凡,但時時總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在晚年因反對秀吉出兵朝鮮,結果遭到秀吉疏遠,其實也不排除秀吉對他的戒心.最後他把家督傳給長子長政,出家為僧,道號"如水".

德川家康(1542~1616):幼名竹千代,元服後稱元信或元康,三河岡崎領主松平廣忠之子,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幼年先後在尾張和駿河做人質,桶狹間之戰後恢復故土三河,與織田信長結盟,攻取今川的遠江領地。1582年武田滅亡後而得到駿河,並暗中取得甲、信二州的統治權。1584年小牧、長久手之戰後臣服於豐臣秀吉,為五大老之首,移鎮北條故地關東八州,以江戶為首府。秀吉死後,他利用文吏、武將二派之爭,於關原之戰擊敗文吏派而擴大了影響,終於成為征夷大將軍,開設幕府。大坂冬、夏兩戰滅亡豐臣氏後,完全統一日本,後世尊稱為「神君」。
本多忠勝:家康手下一流猛將。一生交戰無數卻未受仍何傷。長筱合戰中,當右翼被敵方山縣昌景突破後,危難時他高呼「那人便是山縣昌景」,結果所有的鐵炮對准了山縣......

朝倉孝景(1428~1481):幼名小太郎,又名教景、敏景,法名英林宗雄,通稱彈正左衛門尉。朝倉氏原為但馬國日下部氏,1333年朝倉廣景在丹波舉兵擁護足利尊氏,後從屬於越前守護斯波高經。孝景趁斯波氏內亂,勾結守護代甲斐常治,驅逐斯波義敏,擁立斯波義廉,略取河口·坪江庄。應仁之亂時,他先參加西軍,又轉向東軍,1471年成為越前守護,將本處從黑丸城轉至原甲斐氏統治的一乘谷城,支配整個越前,成為戰國大名。留下著名的家訓《朝倉孝景諸條》(或名《朝倉敏景十七條》、《朝倉英林壁書》)。

朝倉義景(1533~1573):朝倉孝景(不是又名敏景的那個孝景)之子,越前的戰國大名。因為仰慕京都文化,而將之引入越前,並與明朝開展貿易,使領內日益繁榮。長時期與北陸各國的一向一揆作戰。足利義昭曾逃到一乘谷城,請求他出兵攻擊三好未得明確答復,而南依織田信長。義景遂與信長對立。1570年,朝倉、淺井聯軍在姊川被織田、德川聯軍擊敗;1573年信長攻克一乘谷,他自焚而死。

足利義輝(1536~1565)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晴之子。初名義藤,1546年元服,同時繼任將軍位,終身為各戰國大名間的和平工作,和恢復幕府權威而努力。他同時也是著名的劍道家,人稱「強情公方」。1565年,松永久秀起兵攻入二條御所,他揮劍奮戰,壯絕討死。

足利義昭(1537~1597)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晴之子。幼年入興福寺一乘院,法名覺慶。1565年松永久秀弒殺將軍義輝,他還俗更名為義秋,又改義昭,先後請求朝倉、織田等有力大名討伐松永和三好黨,最終於1568年利用織田信長的力量回歸二條御所,繼任幕府將軍。其後因反感信長的專斷,秘密聯絡毛利、朝倉、武田、上杉等大名,以及石山本願寺勢力,組成信長包圍網。1673年被信長追放,室町幕府滅亡。1587年受到豐臣秀吉的保護,給賜領地一萬石終老。

蘆名盛氏(1521~1580)戰國大名,蘆名盛舜之子。蘆名氏本為三浦半島豪族,南北朝時期蘆名直盛開始向會津黑川地區發展,逐步稱雄南奧州。1553年,盛氏成為黑川城主,結合周邊的武田、上杉等勢力,與常陸佐竹義重交戰,達到了蘆名家的全盛時期。他死後九年,家族被伊達政宗所滅。

立花道雪:大友家臣。一生幾乎是在軍營度過。曾因以刀劈雷導致下半身癱瘓,即便如此每次出征仍身先士卒(由6個人把他用木板抬著),威震敵膽。人稱「鬼道雪」。
島津義弘:在九州能與立花道雪齊名的名將。綽號「鬼石曼子」。滅伊東,破大友,立下戰功無數。1597年隨秀吉遠征朝鮮,在日本海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唯有島津義弘拚死搏得一個慘勝,保證了日軍撤回日本。關原合戰中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率部成功突圍,並使得前來追趕的井伊直政重傷。
伊達氏:
伊達氏地處偏遠,經過晴宗、輝宗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才保有一塊領土,真正使伊達家變得強大的是伊達政宗。
伊達政宗(1567-1636)
輝宗的嫡子,人稱「獨眼龍」。18歲繼承家業,24歲獨步奧州。後來臣服於豐臣秀吉,在豐臣和德川政權中都擁有廣大領土。
各種戰國游戲中,對伊達政宗的評價都比較高,《天翔記》中更賦予了他「騎鐵」技能,整個游戲人物中只有三人擁有此技能,另外兩個人一個是讓信長都感到恐懼的「鬼孫市」鈴木重秀,另一個是政宗的副將片倉景綱。
三好氏:
三好氏世代是三管領之一細川家的家臣,「應仁之亂」後細川氏的力量逐漸被削弱,三好長慶奪取了主家的實權,流放了主公細川晴元,並成功地控制了近畿,發展成非常強大的勢力,但三好長慶死後,家中實權又為家臣松永久秀奪得。後來織田信長再立爭夷大將軍時擊退三好氏,三好勢力逐漸消亡。
大友氏:
大友宗麟(1530-1587)
大友家21代當主,大友家最強盛的時候擁有北九州六國,由於信仰天主教等問題,家臣逐漸分崩離析,在於島津軍進行的耳川大戰中大敗,由此一蹶不振。
龍造寺氏:
龍造寺隆信(1529-1584)
人稱「肥後之熊」,在於大友家爭斗中一度占上風,差不多佔領了整個北九州,其後在於島津家進行的沖田川會戰中大敗戰死,龍造寺家的實權和領地後為家臣鍋島直茂所得。

長宗我部氏:
長宗我部元親(1539-1599)
長宗我部氏原本只是四國島上很小的一股勢力,元親繼承家業後在兄弟和家臣的幫助下只用十餘年就統一了四國。
本願寺:
本願寺勢力與其他的戰國大名勢力有很大不同,本願寺教派實際上是佛教一向宗的一個流派。自第八代法主蓮如起本願寺教團有了迅速的發展,教徒初期只是僧侶和貧苦農民,漸漸有很多武士等其他身份的教徒加入。以後就是接連不斷的一向宗起義,並且在加賀一國還取得了勝利,這就是為什麼在大多數戰國游戲的某些劇本中本願寺的勢力並不連在一起,而是包括本願寺城地區和加賀兩塊的原因(某些游戲中本願寺在長島附近還有一塊地盤,這可能跟長島的農民起義有關)。後來本願寺第11代法主顯如同織田信長作對,才發生了「火燒比睿山」以及「石山戰爭」等事件,後來各地的一向宗農民起義先後被鎮壓,本願寺的勢力也就基本上被消滅殆盡了。
戰國武將集體稱號:
八浜七本槍 ——粟井正晴、岸本惣次郎、國富貞次、小森三郎右衛門、宍甘太郎兵衛、能勢賴吉、馬場職家
八代十三人眾——奧野越前守、高橋駿河守、東織部、東主馬、東四郎左衛門尉、東縫殿助、松木左馬頭、蓑田出雲守、蓑田紀伊助、蓑田信濃入道、宮原內記、宮原縫殿助、村山越前守
北條三家老 ——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遠山綱景
北條五色備 ——笠原康勝(白備)、多目周防守(黑備)、富永右衛門尉(青備)、北條綱高(赤備)、北條綱成(黃備)
北條八老 ——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遠山綱景、笠原康勝、多目周防守、富永右衛門尉、北條綱高、北條綱成
村上八人眾 ——西條義忠、森村清秀、信田隆生、屋代道齋、鹽崎八郎、五加重成、石川高清、高阪范重
大坂城七將星——真田幸村、長宗我部盛親、木村重成、後藤又兵衛基次、明石全登、毛利勝永、大野治房
大坂七手組頭——青木一重、伊東長次、中島氏種、野野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重、真野賴包
德川三傑 ——本多忠勝、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四天王 ——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神原康政 、井伊直政
德川十六神將——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內藤正成、平岩親吉、鳥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辺守綱、鳥居忠廣、大久保忠佐、蜂屋貞次
島津四兄弟 ——島津三郎左衛門義久、島津又四郎義弘、島津又六郎歲久、島津又七郎家久
大友雙璧 ——立花道雪、高橋紹運
豐臣五大老 ——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隆景死後由上杉景勝擔任)
豐臣三中老 ——生駒正親、堀尾吉晴、中村一氏
豐臣五奉行 ——淺野長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
豐後三老 ——吉岡長增、吉弘監理、臼杵監速
肥前三城七騎——今道純近、大村純辰、朝長純基、朝長純盛、藤崎純久、宮原純房、渡邊純綱(又稱為大村家七勇士)
府中三人眾 ——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
鍋島三生 ——鍋島信生(直茂)、石井生札、下村生運
岡崎五人眾 ——天野貞有、石川忠輔、植村新六、內藤義清、林藤助
海赤雨三將 ——海北綱親、赤尾清綱、雨森彌兵衛
黑田雙璧 ——母里太兵衛友信、後藤又兵衛基次
黑田八虎 ——井上之房、栗山利安、黑田一成、黑田利高、黑田利則、黑田直之、後藤基次、母里友信
黑田二十四將——黑田利隆、黑田利則、黑田直之、栗山利安、堀正儔、益田正親、母里友信、野村佑勝、野口一成、後藤基次、黑田一成、久野重勝、井上之房、菅正利、小河信章、桐山信行、林直利、吉田長利、村田吉次、竹森次貞、衣笠景延、三宅家義、毛屋武久、原種良
會津四家老 ——佐世、富田、平田、松本
加藤清正十六將——加藤輿右衛門、加藤右馬允、加藤清兵衛、角(右邊添一「鳥」字)平次、龍造寺又八、庄林隼人、貴田孫兵衛、吉村吉左衛門、山內甚三郎、九鬼四郎兵衛、天野助左衛門、木村又藏、森本義太夫、齋藤主水、赤星太郎兵衛、飯田覺兵衛
賤岳七本槍 ——福島市松正則、加藤虎之助清正、加藤孫六嘉明、肋阪甚內安治、片桐助作且元、平野權平長泰、糟屋右衛門尉武則
立花四天王 ——由布惟信、十時連貞、安東家忠、高野大膳
六角義六宿老——蒲生賢秀、後藤秀勝、近藤貞治、平井定武、三雲成持、目賀田綱清
蘆名四天王 ——佐世種常、富田滋実、平田盛范、松本舜輔
利休門三人眾——蒲生氏鄉、細川忠興、芝山宗綱(監物)
利休七哲 ——蒲生氏鄉、細川忠興、高山重友、古田重然、芝山宗綱(監物)、瀨田伊繁、牧村利貞
龍造寺四天王——成松信勝、百武賢兼、江里口信常、木下昌直(或円城寺信胤,有爭議) 六角兩藤 ——後藤賢豐、進藤賢盛
美濃三人眾 ——安藤守就、稻葉一鐵、氏家卜全
美濃四人眾 ——安藤守就、稻葉一鐵、氏家卜全、不破光治
毛利兩川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
毛利四武士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貞俊
毛利五奉行——赤川元康、粟屋元親、桂元忠、國司元相、兒玉就忠
毛利十八將 ——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口羽通良、福原貞俊、穴戶隆家、吉見正賴、天野隆重、桂元澄、兒玉就忠、志道廣良、粟屋元秀、赤川元助、熊谷信直、粟谷元親、國司元相、井上元兼、飯田元親、渡辺左衛門
那須七騎 ——蘆野氏、伊王野氏、大關氏、大田原氏、千本氏、那須氏、福原氏
尼子新宮黨 ——尼子國久、尼子誠久、尼子豐久、尼子敬久
尼子三傑 ——熊谷新右衛門、立原久綱、山中鹿之介
尼子七馬士 ——馬井汲之助、馬飼舍人、馬川渡之助、馬路走之助、馬冢登之助、馬山翔右衛門、馬木彥右衛門
尼子九牛黨 ——牛井谷右衛門、牛尾幸清、牛岡草之助、牛飼糖右衛門、牛川飛右衛門、牛田源五兵衛、牛田鋤右衛門、牛尿踏右衛門、牛引夫兵衛
尼子十旗 ——赤穴光清、牛尾幸清、大西氏、熊野久家、神西三郎左衛門、諏訪部(三刀屋)久扶、馬來(真木)氏、松田誠保、三澤為幸、米原綱寬(又稱為「尼子十砦」)
尼子十助(介)——秋上伊之助、植田稻葉之助、大谷豬之助、柴橋大力之助、高橋渡之助、寺本生死之助、早川鯰之助、深田泥之助、山中鹿之介、橫道兵庫之助
尼子十勇士 ——山中鹿之介、早(今)川鯰之介、藪中荊之介、秋宅庵之介、橫道兵庫之介、寺元(本)生死之介、尤道理之介、植田早稻(苗)之介、深田泥之介、小倉鼠之介(根據《戰國網路》記載)
蒲生十三勇士——赤座隼人、谷崎忠右衛門、上阪左文、生駒彌五左衛門、阪源次郎、安藤將監直重、上阪源之丞、本多三彌正重、橫山喜內、林五郎左、上野田主計頭、儀俄忠兵衛、後藤喜三郎高治
淺井四翼 ——磯野員昌、大野木國重、野村定元、三田村休俊
清洲三奉行 ——織田信秀、織田因幡守、織田藤左衛門
謙信雙璧 ——柿崎景家、甘糟(粕)景持
三島村上水軍——能島(村上武吉)、來島(來島通康→來島通總)、因島(村上吉充)
三國司 ——伊勢北田氏、土佐一條氏、飛彈姊小路氏
三河三奉行 ——天野康景、高力清長、本多重次
三好三人眾 ——三好長逸、三好政康、岩成友通
攝津三守護 ——池田勝正、伊丹親興、和田惟政
山名四天王 ——田結庄是義、太田垣輝信、垣屋續成、八木豐信
三山城 ——竹腰正信、直江兼續、橫山長知
上田七本槍 ——朝倉藤十郎宣政、齋藤久右衛門利信、鎮目半次郎惟明、什左次右衛門久正、戶田半平光正、中山助六郎照守、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
矢中七騎 ——秋山逢殿助、大澤備後、栗原內記、長嶋因幡、福島嘉兵衛、真下下野、松本九郎兵衛(又稱「和田七騎」)
筒井左右近 ——島勝猛(左近)、松倉重信(右近)
桐生七騎 ——芥川能登、荒蒔式部、小曾根築後、高草木築前、東宮民部、松島淡路、松島式部
田山七武士 ——伊丹總堅、長續連、溫井總貞、游佐續光、游佐宗円、平總知、三宅總廣
天下三秀 ——明智光秀、羽柴秀吉、松永久秀
天下七兄弟 ——稻葉正成、可兒才藏、辻小作、谷衛友、中黑道隨、丹羽山城、渡邊勘兵衛
土佐七雄 ——長宗我部、香宗我部、吉良、本山、安芸、津野、大平
武田三彈正 ——高阪昌信(逃彈正)、真田幸隆(攻彈正)、保科正俊(槍彈正)
武田四名臣 ——馬場信房、內藤昌豐、高阪昌信、山縣昌景
武田二十四將——武田勝賴、武田信繁、武田信廉、穴山信君、高坂昌信、馬場信房、真田幸隆、原虎胤、內藤昌豐、原昌胤、秋山信友、板垣信方、山本勘助、三枝守友、小幡虎盛、真田昌幸、飯富虎昌、橫田高松、山縣昌景、土屋昌次、多田滿賴、甘利虎泰、小山田信茂、小幡昌盛
武藏四家 ——成田氏、玉井氏、奈良氏、別府氏
武藏七黨 ——豬俁黨、私市黨、兒玉黨、丹黨、西黨、村山黨、橫山黨
小豆坂七本槍——織田孫三郎信光、織田造酒丞信房、佐佐孫介勝重、佐佐隼人正政次、岡田助左衛門重善、下方左近貞清、中野又兵衛一安
蟹江七本槍 ——阿(安)部忠政、大久保甚四郎忠員、大久保治右衛門忠佐、大久保新八郎忠俊(利)、大久保新十郎忠世、杉浦八郎五郎鎮貞、杉浦物左衛門鎮榮
西美濃十八將——相場國信、衣斐光兼、揖斐光親、岩手道高、輕海光顯、國枝正則、郡家光春、小柿長秀、小彈正國家、高橋治平、竹越守久、竹中半兵衛重治、所信國、林道政、船木義久、松山正定、八居國清、山岸光信
信濃的四大將——木曾義昌、村上義清、小笠原忠實、諏訪賴忠
小倭七人眾 ——稻垣氏、臼木氏、岡村氏、小泉氏、堀山氏、滿賀野氏、吉懸氏
新陰流四天王——丸目藏人佐長惠、柳生但馬守宗嚴、穴澤凈賢、匹田文五郎
一乘谷四奉行——朝倉景連、前波景定、小泉長利、河合吉統
伊賀上忍三家——服部家(服部保長,即服部半藏正成之父)、藤林家(藤林長門守保豐)、百地家(百地丹波守)
越後十七將 ——甘糟(粕)近江守景持、荒川伊豆守、飯盛攝津守、宇佐美定行(盈?)、鬼小島彌太郎、柿崎景家、唐崎左馬之介、齋藤朝信、田(右邊添一「鳥」字)山周防守、神藤出羽守、高梨政賴、直江兼續、直江景綱、永井丹波守、本庄繁長、毛利上總介、桃井贊岐守
宇喜多三老 ——長船貞親、岡利勝、戶川秀安
姊川七本槍 ——渡邊金大夫、門奈左近右衛門、伊達輿兵衛、伏木久內、中山是非之助、吉原又兵衛、林平六
最上八盾 ——天童氏、飯田氏、尾花澤氏、盾岡氏、長靜氏、成生氏、延澤氏、六田氏
齋藤六人眾 ——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竹越尚光、長井衛安、日根野弘就、日比野清美
真田十勇士 ——根津甚八、三好清海、海野六郎、三好伊三、覽十藏、霧隱才藏、猿飛佐助、望月六郎、穴山小助、由利鐮之助
織田雙璧 ——明智光秀、羽柴秀吉
織田四天王 ——柴田勝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瀧川一益
織田四家老 ——羽柴秀吉、丹羽長秀、柴田勝家、佐久間信盛(歌謠分別稱之為:木棉藤吉,米五郎左,勇敢柴田,倚重佐久間)
織田五奉行 ——菅谷長賴、長谷川秀一、福富秀勝、堀秀政、矢部家定

3. 古惑仔有幾集 [電影電視]

《風起雲涌》之原青男篇(1-21期)[1992.4.16~1992.9.3]

日本「一和會」立花正仁刺殺「山口組」四代目組長[1] 竹中正久而潛逃至香港,「山口組」五代目組長大熱人選原青男亦到香港追查其行蹤,順道於香港發展勢力。「福義興」會員牛姑和「洪」字頭四個派系中的三家:「洪安社」、「洪樂社」及「洪義社」先後與原青男合作,而最後一家「洪興社」龍頭[1] 蔣天生則沒有興趣參與。

原青男計劃主宰香港地下毒品供應市場,吩咐牛姑巴結香港最大供應商「和合圖」[2] 的巴閉。巴閉喜歡歡場女子Eva,於是牛姑利誘Eva討好巴閉。可惜Eva前同居男友--「洪興社]」四二六紅棍[1]陳浩南從中作梗,令到原青男無法得益。

牛姑手下細細粒 ,因貪玩偷去陳浩南座駕MR2,向陳浩南勒索,後來牛姑介入,討價還價最後以三萬六千元換回座駕,在大霧山交車時陳浩南使計令牛姑無法陪伴細細粒上山,之後搶回座駕,事件最後由陳浩南大佬細B與牛姑大佬飛鴻將事件擺平。因為偷車事件及Eva,細細粒開始對陳浩南印象改觀,兩人開始交往,之後更開始同居。

日子一長,加上「洪」字頭三家提供貨源,原青男索性殺掉巴閉及Eva。同時派手下加害陳浩南及細細粒。陳浩南被「合圖」[2]「雙花紅棍」[1] 立花正仁所救,背叛陳浩南的巢皮向原青男告密,以致細細粒的家人,包括舞女家姐DoDo,母親亞蘭,及母親相好華叔全被殺死。

原青男在酒樓召開黑社會聚會,呼籲各社團參加新一屆「長洲花炮會」。各社團都想搶得其中的「丁財炮」顯示實力:原青男代表「洪」字頭三家出戰,「洪興社」蔣天生派出陳浩南及阿喜(張潮喜)為代表,「四大」有葉繼歡,「條四」出文龍、「福義社」的代表是牛姑和「攀腳龍」媚媚,「合圖」則是立花正仁。

酒席間巢皮突然用刀刺殺「合圖」龍頭失敗逃走,立花正仁遷怒於陳浩南。原青男發現立花正仁,想上前追殺,幸得各大社團阻止。巢皮走投無路,向包皮求救,卻被陳浩南發現,沖突之際巢皮在馬路給貨車撞死。

比賽搶「丁財炮」時,原青男大展拳腳,一己之力橫掃眾人,強如立花也匆匆落敗。其餘各人爭相搶花炮,最後原青男搶到正要插入高台時,被立花正仁聘用的殺手重創,阿喜乘機執拾「丁財炮」,卻被重傷的原青男用花炮插穿頭顱而死。至此,原青男懷孕的妻子德川由貴走出道明了真相;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原來立花正仁與原青男的仇恨均來自與她的三角戀愛,得知道妻子在未結婚前已愛上立花正仁,瘋狂的原青男緊抱妻子將其當場勒死,自己終於也被憤怒的立花正仁擊斃。

o靚坤台灣篇(22-42期)[1992.9.10~1993.2.4]

「洪興社」三級片女星方婷,因過量服食軟性毒品以至不能拍戲。其紅棍[1]大佬兼經理人o靚坤,和毒品供應者-陳浩南門生山雞理論,陳浩南維護山雞令雙方結怨。

o靚坤與身為山雞女友的夜總會小姐可恩性交易,事後拒絕付款。山雞知悉即帶齊人馬斬殺o靚坤,可惜全被o靚坤的私人保鑣-「寶島巨人」天收打敗。事後驚動龍頭[1] 蔣天生,o靚坤對龍頭無禮,竟以港幣三元六毫作為退會費,蔣天生禁止o靚坤過檔「合圖」[2],下令山雞到o靚坤的電影公司偷走影片,誰料事敗,被天收抱起墮樓重傷,o靚坤因山雞而遷怒於陳浩南。

陳浩南及可恩慘被o靚坤捉走,膳食被混入春葯而亂性,交歡過程被攝錄。o靚坤以交歡影片及收賣任職社團「白紙扇」[1] 的陳耀,在社團「紅堂」開會之際罷免蔣天生,其他受賄人士推舉o靚坤成為「洪興社」龍頭。

陳耀背叛蔣天生只是「將計就計」,令o靚坤代替蔣天生,接受日本「山口組」五代目組長[1] 竹中武[3] 為原青男之死而來的挑戰。o靚坤無奈帶同天收與陳浩南到達台灣西門町應戰。o靚坤受到「竹聯幫」「忠堂」堂主[1] 孫庸的協助,雙方同意各派代表進行拳賽,「洪興社」若勝出過往一筆勾銷。o靚坤以天收為代表,竹中武則派出未嘗敗績的鬼冢應戰。

拳賽開始,鬼冢犯規腳踢天收下陰,繼而用手指插瞎天收左眼,天收處於挨打局面,到了半場休息時,o靚坤引誘天收注射「神仙針」催谷身體極限,結果下半場天收用音響器材壓爆鬼冢的頭顱。

山雞傷愈後怒殺人盡可夫的可恩,之後走到台灣協助陳浩南對付o靚坤及天收,途中遇到女子丁瑤,她要為哥哥丁璽的死向孫庸報仇。兩人志同道合走在一起,試圖行刺天收及o靚坤,可惜全都失敗。後來在孫庸口中得知丁璽的身份,原來丁璽是台灣小幫會「毒蛇幫」的「幫主」[1],曾殺死孫庸唯一的兒子,所以孫庸才報仇殺死丁璽,丁瑤取消報仇的念頭。山雞答應丁瑤留在台灣復興「毒蛇幫」。

「山口組」向「洪興社」追討鬼冢之死的賠償。孫庸因不滿o靚坤自行收受拳賽外圍利益,於是關系決裂。o靚坤受到多方追討,於是准備由台北機場乘私人客機潛逃回香港,陳浩南受到方婷的線報,才可及時登上飛機,陳浩南意外地開啟了燃油缸的活門,讓燃油從機身漏出到跑道,趁o靚坤腳踢陳浩南滾落機場跑道時,陳浩南拿起打火機點火,引起飛機爆炸,o靚坤及時用降落傘逃出,大難不死,潛逃到內地。方婷失去靠山,於是成為孫庸的女人。蔣天生重掌「洪興社」龍頭之位。

《刀光劍影》之花仔榮篇(43-79期)[1993.2.11~1993.10.21]

「洪樂社」會員[1] 花仔榮(孫志榮)和越南裔心腹黑鬼侵佔陳浩南門生大天二的軟性毒品生意。另一方面,當陳浩南身在台灣時,花仔榮追求細細粒。

黑鬼和大天二紛爭不斷,導致「洪樂社」龍頭[1] 戴泉和蔣天生談判,花仔榮提出以「斗狗」作為決定油尖旺軟性毒品市場擁有權誰屬,同時細細粒亦成為「斗狗」中的賭注。

「洪興社」銅鑼灣話事人[1] 細B為了陳浩南勝出,打算用葯物將花仔榮的賽狗T先生降低戰力,可是最後反被T先生咬死。花仔榮將細B的屍體棄置在魔鬼山上,隨後屍體被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頭目牛雄發現,在其褲袋發現刻有陳浩南名字的打火機,於是拘捕剛在「斗狗」中僥幸勝出的陳浩南。細B另一「紅棍」[1] 門生大飛 和手下到警署欲殺陳浩南報仇,幸好牛雄及時阻止。

細細粒被花仔榮邀請一同晚膳,陳浩南收到消息,恐怕花仔榮對細細粒不利,找來好友立花正仁和牛姑幫忙越獄,黑鬼捉了包皮,幸好立花正仁及時出現將黑鬼殺死。

在荃灣家中,花仔榮因毒品影響導致精神失常,險將細細粒浸死,幸好陳浩南及時阻止,更將花仔榮右眼弄瞎,此時牛雄趕到,將細細粒送入醫院,可惜細細粒蘇醒後失去記憶,陳浩南再度被捕,而花仔榮趁亂逃走,藏身於香港越南難民營。牛雄在花仔榮家中發現雪櫃內有碎屍殘骸,懷疑細B的死和花仔榮有關,陳浩南無罪釋放。

因細B死亡,「洪興社」銅鑼灣新一任話事人開始選舉,陳浩南和大飛成為侯選人,兩人要在一個月內各自經營非法娛樂場,業績最好的即成為話事人。花仔榮收到消息,打算打擊陳浩南,於是向手槍賣家,兼有「公主道車神」美譽的哈里購買手槍,哈里與花仔榮談得投契,於是合作對付陳浩南。

大天二成功在大飛的夜總會挖角,令到大飛生意額大減,大飛憤而捉走大天二情人KK,後來大天二從KK的口中得知大飛是其親生哥哥。大飛要脅大天二交出陳浩南的帳目簿,大天二交出帳目簿,大飛發現南的業績比起自己好。

另外,大飛得知當年陳浩南殺其結拜兄弟的真相,多年的誤會終於冰息前嫌,大飛更放棄競爭,陳浩南成為銅鑼灣話事人,大天二亦升職成為紅棍。在升職典禮上,花仔榮槍傷陳浩南,大飛在追逐中被天收阻撓,2人均被對方神力而驚嘆,孫庸收買的非法賽車手哈里趁機救走花仔榮。之後,花仔榮令失憶的細細粒染上毒癮。

哈里追查因自己入獄而多年無見的情人Idy近況,Idy已流落街頭成為肥胖的單身母親,心疼不已。哈里回程遇上陳浩南、大飛及大天二,在逃走時哈里用刀在大天二面上留下疤痕。哈里回到花仔榮的匿藏地點,為了逃避現實和細細粒一起吸食毒品,迷亂間哈里侵犯細細粒,給回來的花仔榮遇見,兩人反目。

台灣「竹聯幫」成員天收忽然出現,阻止陳浩南追殺花仔榮,原來花仔榮實為孫庸的外孫,孫庸曾經嘗試利誘蔣天生及陳浩南收手,可惜兩人不為所動。孫庸協助花仔榮用遊艇由西貢潛逃回台灣,陳浩南和大飛收到陳耀的線報趕到西貢。

大飛惡戰天收,技遜一籌被打落水中,暈眩的大飛仍死死抓住快遞不放,天收識英雄重英雄,救起大飛並聲明再不願包庇孫庸惡貫滿盈的孫子。陳浩南及時登上遊艇和花仔榮纏斗,細細粒用魚槍欲殺陳浩南時,突然恢復記憶,回憶起花仔榮令自己染上毒癮,及險被浸死的片段,於是反過來將花仔榮殺死。

陳浩南和細細粒返回岸邊,在遠處發現哈里的上司是o靚坤,o靚坤為了向陳浩南報仇,於是命令哈里接近花仔榮一起對付陳浩南,現今花仔榮死去,o靚坤再覓尋仇機會,而重傷的陳浩南被送往醫院救治,未能阻截離去的o靚坤。

《刀光劍影》之靚坤澳門篇(80-148期)[1993.10.28~1995.2.15]

《龍爭虎鬥》之烏鴉,笑面虎篇(149-219期)[1995.2.22~1996.6.28]

之耀揚篇(220-336期)[1996.7.5~1998.10.2]

之5虎擒龍虎篇(337-503期)[1998.10.9~2001.12.20]

《隻手遮天》大頭仔之死(504-521期)[2001.12.27~2002.4.25]

立花正仁被燒死的傳聞傳到好友耳中,太子為了報仇打擊「東英社」,同時「奔雷虎」耀揚包庇了出賣太子的Sam及飄忽,陳浩南門生大頭仔、太子門生鬼王及火柴用計令Sam及飄忽疏於防範就擒。最後Sam被眾人由天台摔落街道,飄忽則被太子單挑時一拳打死。「洪興社」北角話事人[1]肥佬黎失蹤,北角部份地盤被「三聯社」吞占,銅鑼灣鄰近北角,陳浩南順理成章代管北角地盤,同時需要物色新一任北角話事人,善戰但問題多多的灰狗被陳浩南選上。灰狗因其智囊鬼腳七的說話,誤會陳浩南是當年殺死前大佬家輝的兇手時,兩人一道發生沖突,後來冰釋前嫌陳浩南給灰狗立功,狂掃「東英社」金毛虎旗下北角地盤,灰狗正式成為「洪興社」北角話事人。耀揚打算殺死大頭仔震驚江湖,以圖停止太子追擊「東英社」,於是聯同「下山虎」烏鴉,及強迫金毛虎聯手。三人在一條後巷伏擊大頭仔,大頭仔逃走,可惜途中被耀揚用鐵枝貫穿腹腔,開始大量失血,大頭仔最後有幸乘坐計程車逃走,可惜自知命不久矣,選擇到北角見陳浩南最後一面,陳浩南將陷入昏迷的大頭仔送入醫院,但因失血太多終告不治。各區「洪興社」話事人義憤填膺,連番打擊各自地區內的「東英社」地盤。東英三虎在龍頭駱駝大嶼山的別墅暫避,陳浩南派遣細傑和迪文追尋三虎下落。「毒蛇幫」幫主[1]山雞正式與丁瑤結為夫妻,蔣天生軍師陳耀和陳浩南到台灣祝賀,同時送上「洪興社」柴灣話事人一職作為賀禮,山雞派了親信阿夜代理話事人職務,同時亦作為陳浩南的私人玩伴。耀揚進行報復,佣用三名上海殺手計劃暗殺太子,太子重遊舊居時,在橫巷遇上自己染上毒癮時的知己阿蘭,阿蘭向太子索取金錢購買毒品,此時上海殺手出現,阿蘭被槍殺死亡,太子則中彈受傷逃去,太子發誓向耀揚報仇。

火石州之戰(522-539期)[2002.5.2~2002.8.29]

立花正仁失蹤、知己亞蘭及大頭仔之死,令太子復仇之心一發不可收拾,命令門生打擊耀揚在深水埗的地盤,目的強迫耀揚現身。

「東英社」龍頭駱駝接到師母水靈的遺言信件,要將其骨灰由瑞士帶往桂林,和先父的骨灰混和一起安葬,駱駝在盛裝先父的骨灰盅內發現瑞士銀行保險庫鎖匙,其後在保險庫獲得價值九億港元的美國債券,水靈的智慧表露無遺。

細傑奉陳浩南之命殺死了金毛虎心腹五短。耀揚於是致電太子談判,太子提出各以五百人約戰火石州,耀揚恐人數不足但仍答應太子的挑戰。

耀揚需要援手,
要烏鴉履行承諾,同時以五短之死要脅金毛虎參戰,耀揚向古惑倫借調人手,但因意見不合耀揚怒打古惑倫,駱駝現身阻止及同意抽調人手應戰,條件要耀揚將「東
英三虎」直系勢力及生意交還給社團,耀揚無奈接受,古惑倫的「苦肉計」達成,用意在於利用「火石州之戰」消除所有不利於「東英社」的瘀血。

蔣天生與十二話事人開會,陳耀和陳浩南反對太子以五百名洪興社員的生命作為賭注,太子則連同其餘的話事人認為是社團間榮辱之戰,終於蔣天生同意支持太子的行動。

「洪興社」和「東英社」計算參戰名單。「洪興社」有七區話事人及佐敦區紅棍王伊健。「東英社」方面,則有「東英三虎」及「水靈六傑」出戰,「東英良材」大東不理古惑倫勸阻亦參戰。

香港警方O記頭目牛雄收到兩幫人馬火並的消息,向上級申請增援但可惜上級受賄停止行動,牛雄於是獨自行事,可惜被社團份子誤導開戰日期為兩日後,錯過了阻止的機會。

「木屋一役」擒龍虎被火燒死時,立花正仁在火海中從水渠口逃生,在中國福永被漁家之女松鼠救獲,立花正仁開設雜貨店隱居江湖,松鼠從村民口中得知「洪興社」與「東英社」決戰的消息,立花正仁於是和松鼠乘快艇前往。

在公證人的監視下戰事開始,浩南與耀揚正面沖突,未幾烏鴉代替耀揚。烏鴉向浩南表示自己在茂名退隱時,被公安拘捕被判死刑,幸得耀揚出手相助。烏鴉起了五年誓約幫助耀揚,參戰只是履行承諾。烏鴉面對昔日「三毛」時期的好友,心神不靈,後來陳浩南腳踢地上的斧頭命中「下山虎」的胸膛,烏鴉臨死時委託陳浩南殺死耀揚。

太子被「東英社」人馬重兵包圍,肩部和腰部被刀斬傷,幸得其門生九紋龍相救。大東遇上大天二,兩人因大天二門生顯祖而早已認識,兩隊人馬稍稍交戰後,大東不殺大天二即自行撤退,立花正仁在快艇上目睹大東對敵人的仁義,大為感動。

大飛遇上金毛虎,金毛虎被心腹以「主將在前,軍心必振」提醒,於是勇敢地迎戰大飛。兩人互拼時浩南偷偷混入,用刀橫腰重斬金毛虎致死。

灰狗救了咕咕仔後殺死六兩及長三。伊健遇上四海平手。韓賓與十三妹並肩迎戰五魁和七俏俏,十三妹因隊中太多女性而陷入苦戰,幸好得到韓賓相助,用刀劃破七俏俏的面孔而令二人撤出。

太子和耀揚在沙灘遇上,,耀揚以激將法亂了太子陣腳,幸好陳浩南和大飛抵達,耀揚即服食軟性毒品,提升戰力以一對三,希望找到缺口沖出重圍。

大東此時和其他隊伍集合成為過百人大軍,出現在耀揚眼前,耀揚即逃入,洪興群英進攻。太子對付大東,大東苦戰,幸好耀揚用短刀突擊太子腰部,太子血流如注仍還擊,耀揚跌倒在地,大天二舉刀劈下,可惜腳傷導至失准,報不了父仇。

立花正仁眼見大東面臨死亡,欲想拯救,可惜公證人不許快艇靠岸及以游泳方式上岸,立花正仁以繩索緊縛全身,以滑水方式將自己拋到海灘,即時抱緊大東,松鼠配合駕駛快艇帶著兩人離開,「東英社」戰士眼見主將逃去,停戰投降。

耀揚逃向碼頭方向,捉了擋在前路的十三妹,向洪興群英要脅離開,十三妹趁其分心時反抗,耀揚迎刀斬下時,卻被天上的閃電擊中,灰狗反應最快,跳起給予耀揚致命一刀。

最後經公證人點算及清理島嶼,「洪興社」重傷167人,死亡38人。「東英社」重傷195人,死亡51人。「洪興社」戰勝,事後浩南走到大頭仔墳前,哭訴自己已手刃三虎,為大頭仔報仇。

《天皇本色》之太子叛變(540-561期)[2002.9.5~2003.1.30]

江湖新世代(562-583期)[2003.2.6~2003.7.3]

《戰無不勝》之江湖巨人排名戰(584-741期)[2003.7.10~2005.1.13]

之分部覆亡(742-857期)[2005.1.17~2006.3.2]

《世界之最》K1篇(858-1011期)[2006.3.6~2007.8.23]

《末路英雄》之同擔日月天(1012-1060期)[2007.8.27~2008.2.11]

之火拚毒蛇幫(1061-1136期)[2008.2.14~2008.11.3]

《誓不低頭》(1137-1170期) [2008.11.06~2009.03.02]

自大東成為「東英社」龍頭[1]後,積極地掠奪「毒蛇幫」在香港近七成的地盤。這時陳浩南已從台灣回到香港,大東相約陳浩南於酒家傾談地盤處理事宜。大東表示由於這些地盤本由「洪興社」所有,「東英社」將會依足江湖規矩「前牌工、後牌工」[6]的形式,每月將固定的利潤支付給「洪興社」,而地盤則由「東英社」軟性地佔據了。陳浩南基於大東在較早前幫助自己脫困,迫於無奈地接受條件。陳浩南重
組「洪興社」十二話事人[1],會議上南隻字不提近日部份「東英社」成員「態度囂張,渺視洪興」的問題,原因在於五名話事人正忙於婚事,包括太子,大飛,
灰狗,韓賓及十三妹,洪興「囍事在即,小事免提」,但伊健按捺不住,決定暗中挑釁「東英社」,伊健下令其門生搦戰「東英社」。同時致電「東英五虎」之一
「於八」相約談判。伊健向於八要求,「洪興社」
人馬進駐「東英社」旗下「美人夜總會」,兩幫共同管理,於八竟一口答應,伊健門生進駐夜總會的第七天,於八手下大泡和與伊健門生星仔為女公關小敏而大打出
手,事後於八與伊健心腹小春談判。雙方談判之際,小敏竟表示大泡和是其男友。事後小春不忿當晚前往小敏家中對質,但從小敏胞姐尢雅口中得知小敏患有精神錯
亂症,小春無奈離去。幾經相處,小春和尢雅成為情侶,可惜小敏再因胡言亂語慘被大泡和捉走及輪奸,小敏精神崩潰游盪到路中被貨車撞死。小春追殺大泡和,大
泡和向大東心腹咖喱求救,可惜仍被小春斬死,咖喱僱用殺手殺死伊健心腹朝偉,及令小春重傷留院。伊健相約另一「洪興社」話事人生蕃聯手對付咖哩,咖哩被迫逃入西貢躲避風頭。另一方面, 台灣「毒蛇幫」山雞為了向「洪興社」
報仇,命令副幫主[1]地中海到達香港,刺殺任何一位「洪興社」話事人[1],地中海收到線報,於是到西貢與咖哩達成抵抗「洪興社」的協議。地中海發放咖
哩匿藏地點的消息,「請君入瓮」令伊健和生蕃率眾殺入西貢,但是卻被「東英社」人馬重重包圍,生蕃被迫出戰圈。伊健不敵地中海,地中海要伊健叩頭才不致被
打死,伊健選擇自插日本刀而死。事後地中海完成任務返回台灣。咖哩潛逃到菲律賓,被陳浩南前手下迪文捉到押回香港,大東與陳浩南在香港警方監視下進行談判,雙方智囊古惑倫及陳耀討價還價後,最終「東英社」以六百萬港元換取咖哩自由,而「洪興社」則撤出所有「前牌工、後牌工」地盤。「洪興社」和「東英社」關系正式破裂。亦龍被任命為「洪興社」九龍城新一任話事人。陳浩南安排立花正仁成為「洪興社」荃灣話事人,但是立花拒絕,透露自己只是假冒者,原名山下忠秀,
早前是日本山口組在鹿兒島的小頭目,樣貌和立花幾乎一模一樣。山下曾受立花相助,一起拯救山下已經不愛的女人百惠,立花在百惠臨死前,代替山下向百惠獻上
深情一吻,百惠含笑而去。事後山下有很深的體會,決心成為立花一樣的強人。後來立花失蹤,山下才假冒立花的身份在江湖上出現。陳浩南挽留山下在「洪興社」兩年,同時答應追尋立花的下落。

《生死相隨》第1部完結篇(1171-1279期) [2009.03.05~2010.03.18]

陳浩南得到理財顧問Baby之助,在股票中得到豐厚的投資回報,同時亦得到佳人主動投懷送抱,可謂「財色兼收」。大飛和懷孕的妻子亞四在秀茂坪被「東英社」成員所圍,幸得大天二所救。陳浩南門生大法用美人計捉走了惹事的東英仔。「東英社」高層--「追風虎」哈里前去拯救,哈里單挑大飛,最後大飛令哈里墮樓身亡,事後大飛被控謀殺,後因陳浩南找到有力證據當庭釋放。大東動用「東英社」四億港幣儲備,聘請專家操控股票價格,在股壇上三番四次殺得陳浩南措手不及,損失港幣超過一億。陳浩南財困,近身火山以自己的積蓄去應付社團的日常開支,結果因拖欠「中興社」債務而招致被殺身亡。陳浩南和Baby不堪連番失敗,雙雙沉淪毒海,「洪興社」龍頭吸毒的消息在江湖流傳出去,南兩次戒毒均告失敗,「洪興社」靈魂人物蔣天生忍無可忍,將陳浩南由龍頭貶為紅棍[1] ,陳耀代任「洪興社」龍頭。「毒蛇幫」洪聖向「東英社」四海建議兩幫聯盟,趁機將「洪興社」連根拔起,兩幫同意擇定時晨吉日,在內地福田「福田製品廠」舉行兩幫聯盟大會。陳浩南決定一個人北上破壞大會。大飛收到陳浩南北上的消息,與太子、大天二、灰狗、亦龍、生蕃及山下忠秀決定動身北上搜救陳浩南,七人趕到製品廠時,已見陳浩南在團團的人堆中不斷手起刀落,七人朝向人堆沖去,最後只剩陳浩南及大飛奇跡重傷生還,「東英社」亞郎亦因失血過多在醫院死亡。韓賓被蔣天生欽點成為「洪興社」第四任龍頭。「洪興社」自「福田一役」後勢力一落千丈,東英社兩年後取代「洪興社」成為香港第一黑幫。「三聯堂」為了擴展勢力,不惜在「東英社」背後從中作梗,祈望「兩幫相爭,三聯得利」,剛巧「東英社」新「東英五虎」[1]成員狄威將靚媽及十三妹的心腹打至重傷的事件發生,於是「洪興社」上下都認定所有事情皆「東英社」所為,韓賓決心殺死大東。韓賓在大東和家人晚膳時,槍殺了大東,四海暫代「東英社」龍頭一職,因香港警方監視,「東英社」無法向「洪興社」展開復仇行動。大梵因之前韓賓相助才得以重掌「King's Group」,收到大東被殺的消息後,為了報答亦即時和佐維展開行動,在「毒蛇幫」春茗晚宴完畢後刺殺山雞, 山雞死後,其兒子趙繼邦繼任「毒蛇幫」幫主[1],其母丁瑤垂簾聽政,而地中海則仍任副幫主。三大社團龍頭不幸的消息傳出後,「三聯社」藍鯨為了明哲保身,收心腹佐敦仔]]為義子,令其名正言順成為新任龍頭,消除自己被殺的危機

甘尚武AND徐世飛(1280-1323期) [2010.03.22~2010.08.19]

自三大社團巨星相繼隕歿後,香港江湖進入戰國時代,各個社團的排名次序亦已改變,「洪興社」
因大部份核心人員死亡,由江湖龍頭變成三甲不入,「東英社」取代其位,「三聯社」及「和興和」則分別進占第二及第三。「毒蛇幫」因幫主山雞逝世撤回台灣,
「中興社」與內地軍方高職曹四合作而踏足內地,「長樂社」則轉移至澳門發展勢力,「和記」改變方針培育後起之秀取代老將。太子之子甘尚武為友人老鼠出頭,
招惹了「洪興社」四九[1]徐世飛,徐世飛帶領廿多名手下在甘尚武任職侍應之酒吧後巷將其教訓惹起事端的女郎山下詩織對甘尚武為自己出頭而產生情愫。甘尚武雖自少跟隨母親庄亞琳習武,但是眼見黑社會人多勢眾,自己變成受欺壓的一方;為了要教訓徐世飛,於是經友人亞泉介紹加入社團「和興和」,跟隨灣仔大底[1]發哥。咕咕仔刻意栽培徐世飛成為「洪興社」
明日之星,不惜在地下拳賽賄賂徐世飛的對手,以至造就徐世飛擁有十多場連勝紀錄。其間徐世飛在拳賽邂逅「毒蛇幫」幫主小妹趙縈,兩人更在野外發生肉體關
系,之後趙縈返回台灣。「毒蛇幫」幫主趙繼邦知悉兩人關系,於是命令副幫主地中海到香港,打算殺死徐世飛,可惜正欲了結徐世飛的性命時,警察及時到來干
涉,眾人四散逃離現場,不久大天二之
子梁家仁發覺地中海行蹤,動員捉拿地中海,可惜地中海被甘尚武所救,並且協助逃回台灣。眾人得悉是甘尚武令地中海逃脫,正欲對所屬社團「和興和」大興問罪
之時,甘尚武以一己之力解決事件,於是脫離「和興和」,後來因甘尚武母親庄亞琳、徐世飛母親鍾亞四及太子舊部調停及解圍,最後甘尚武在洪興高層及福田八壯士後人,包括徐世飛、梁家仁、生滋及伊文華面前,在八壯士的遺照面前叩頭應錯,事件終告解決。。

大天二之子梁家仁(1324-1345期) [2010.08.23~2010.11.04]

梁家仁成為社團大底,為了擴充實力,招攬門生,可惜因招了「三聯社」烏蠅過檔而與FACE及招積結怨,梁家仁幸好有陳浩南的指導及徐世飛幫忙,才可慢慢改變了弱勢。

灰狗之子李志高(1345-1367期) [2010.11.04~2011.01.20]

義本無言(伊健之子伊文華)(1367-1389期)[2011.01.20~2011.04.07]

火鳳凰(陳浩南寮國篇)[2011.04.07~2011.09.19]

描寫陳浩南在寮國期間的故事,陳浩南出來寮國,只想當一個平凡人度過下半生,因緣際會下進入寮國的碧林拳館,結識了
碧林拳館夫人賽雅、派逸蓮等人,因寮國當地黑幫集團[黑古拳館]不停挑釁,在一次碧林拳館和黑古拳館的拳賽中,黑古拳館的首腦黑古和遠從泰國來的大梵雙方
為這場拳賽投注了一筆不小的賭金,黑古為了贏大梵,而收買裁判,怎樣都要令自己拳館的選手贏,後來,黑古因此而從大梵手中贏得不少的賭金,但因比賽期間,
碧林拳館的選手不聽從黑古的命令,而被黑古拳館迫害,碧林拳館後來被黑古放火一把燒了,陳浩南為了碧林拳館再次重出江湖,找上還停留在寮國的大梵一同聯手
對抗黑古,甚至陳浩南甚至聯絡遠在菲律賓的迪文一同幫忙,期間陳浩南與碧林拳館夫人賽雅也產生了曖昧情素............

翻天覆地油麻地 (1437-1480期)[2011.09.22~2012.02.20]

重組洪興十二坐館(1481-??)[2012.02.23開始]

4. 日本電影《情書》的劇情介紹

獲取如下:紫薇: 369(麥)38(沜)30(的) , 徽 同 步。
以下可忽略1、在航空公司以及各機票售票處,未能在乘坐飛機後7日內領取行程單的旅客,可以在購票站補打行程單。2、購票後至飛機起飛後的30天內列印行程單服務有效。機場領取行程單的旅客,務必在起飛後30天內領取。3、飛機起飛後的30天以後申請列印行程單服務無效。超過30天無法列印行程單。這時需要聯系承運人(航空公司)或購票的銷售商協商解決。4、在指定的機場櫃台行程單領取,一般的航空公司都會在機場設置機行程單領取櫃台。5、如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咨詢機場工作人員,他們會給你詳細的解答。注意事項:1、為保護您的合法權益,在網上預訂機票,須注意查看網站上是否具備工商局頒發的網上電子標識,電信主管部門頒發的ICP證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頒發的國際證書。2、正規的經營航空客運代理業務的旅行社或票務代理公司除需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頒發的IATA執照號碼。(2)具有民航局頒發的經營航空客運代理業務的許可。只有國內客票代理權的公司不可經營國際票務業務。(3)具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民航預訂終端系統。(4)具有經過民航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培訓合格的票務專業人員。RTHTHRTH3、為保證查到正確的票價,請詢價時告知准確的去程、回程日期,並要求書面確認報價。4、航空公司會不時推出促銷價格和有關信息,敬請經常留意'最新消息'欄目。5、為避免機位緊張時訂不到座位,最好盡可能提前將機位訂好。預訂機位是不收費的,屆時如決定不購票可通知訂票取消。萍恍畔殺焚

5. 日本戰國時期都有那些有名的女人

日本戰國時期的幾個有名的女性

織田市
出身高貴,擁有絕世美貌不一定能帶來幸福,反之因此招致不幸的例子卻不少,尤其在動亂的歷史年代中,因其貌美不僅使自己而且使所愛的人也陷入不幸的悲劇,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
從室町時代的後半期到安土桃山時代被稱為戰國時代。武將們爭奪霸權,到處有戰火在蔓延。絕代美女阿市(1547~1583年)於戰國時代最激烈的時期出生在尾張(愛知縣)領主織田信秀家裡,長兄為著名的織田信長,阿市比織田信長小13歲。織田信秀另外還有五個女兒。阿市從小就十分可愛、伶俐,其溫順而開朗的性格使很多人都喜歡她。隨年齡的增長,她的美貌越來越光彩耀眼,博得天下第一美女的美稱,成了年輕武將們愛慕的焦點。哥哥織田信長也格外喜歡這個妹妹。
阿市以16歲年華,聽從哥哥的安排,嫁給北近江的豪門、領主淺井長政。長政當時18歲,是一位容姿端麗,剛毅豁達的年輕武將。他真心愛著阿市,沒有納妾,夫妻倆過著令人羨慕的恩愛生活。因為她住在城內小谷館,因此被尊稱為小谷夫人。她的婚姻雖是策略婚姻,卻得到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這種幸福並未持續多久,便發生了戰國時代常見的事件。信長把征討越前的朝倉氏的計劃提上日程,並著手准備軍事行動。另一方面與信長有婚姻同盟的淺井長政採納了父親久政的意見,決定依負從古代就是同盟的朝倉氏,並准備在信長進攻朝倉氏的時侯從後面截住信長的歸路。沒想到的是,這個消息被妻子市姬告訴了兄長信長。她派人給信長送去了一袋豆子,豆子被一根繩子穿在一起,並把袋口扎緊。信長收到後馬上意識到淺井要與朝倉聯合,夾擊自己,於是迅速撤兵,及時避免了一場危險的災難。 1573年,淺井氏最後一個堡壘小谷城被攻破,長政和他父親剖腹自盡。當時阿市請求殉死,長政不允許。他先將兩個男孩子託人逃出,然後派人將阿市和三個女兒送回織田信長處。信長對於一直信賴,並把自己心愛的妹妹嫁給他的淺井長政的背叛十分氣憤。一年後,信長命部下羽柴秀吉抓住阿市兩個年幼的兒子並處死,然後把阿市和三個女兒送到他弟弟那裡,在那裡阿市度過了10年孤寂的生活。
1582年發生了"本能寺之亂"。織田信長因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被迫自殺,這件事又左右了阿市的命運。信長死後,有不少武將要求和阿市結婚以保護她和三個女兒,其中最熱心的是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阿市痛恨殺死了她兩個兒子的秀吉,因而嫁給了秀吉的對立面柴田勝家。那時阿市36歲,已經是成熟的女性,但她的美貌絲毫也不減當年。柴田勝家已經開始老了(61歲),二人年齡相差很大如同父女,勝家得到了夢寐以求的阿市欣喜若狂。而秀吉痛恨奪走阿市的勝家,便舉兵攻打勝家。勝家被秀吉在賤岳擊敗。最後與阿市一起在北之庄自殺。
與世無爭,無特殊的才能,更無任何罪過的平凡女人,只是因為上天賦予的高貴出身和超乎尋常的美貌,竟導致了自己和家人的不幸和毀滅。阿市的悲劇在許多小說、戲劇及電影里被反復描繪,深深打動人心。阿市的肖像被傳留下來,她典雅的容貌流傳至今。

長女茶茶
淀君(1567----1615)生於戰國時代。受坎坷命運的捉弄,最終成為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的側室。秀吉死後她推出自己的兒子豐臣秀賴繼承豐臣秀吉的事業,隨心所欲地玩弄權術。當時已是德川的天下。但淀君出於對兒子秀賴盲目的母愛和虛榮,看不清時代的變革,在爭奪天下的決戰「關原之戰」(1600)中失敗,死守大阪城,拖延戰爭,從冬到夏,最後兵臨城下,母子二人登上城樓熊熊燃燒的天守閣,自殺身亡。這一對母子的死標志德川幕府的正式開始。
受歷史的捉弄而生,逆歷史的潮流而亡,淀君也是悲劇性的女性之一。但歷史對她的評價卻是無情的。給予她任性,傲慢,極端自私和虛榮,溺愛自己的孩子,權勢欲的化身等否定評價,把她列為壞女人。惡婦之類。
淀君小名叫「茶茶」。母親是戰國第一美女阿市,父親是近江的小谷城城主淺井長政。雙親育有二男三女,茶茶是三姐妹中的長女。淺井長政因被迫反叛阿市的哥哥織田信長而被殺害。當時淀君才6歲。織田信長保護了阿市的三姐妹,卻授意木下藤吉郎(豐臣秀吉)慘殺了兩個男孩。命運變化莫測,雖說是戰國時代常見的現象,但做殺害了父母和幼小弟弟們的男人的妻子,並為他生孩子,這不僅是茶茶,也是任何人都未能預料的。
小谷城失守後10年之後,阿市母女迎來的轉機。1582年阿市帶著三姐妹,改嫁到越前北庄城城主柴田勝家。這時茶茶16歲。但平穩的日子不長久,次年,柴田勝家被豐臣秀吉所殺,阿市讓三姐妹從熊熊燃燒的宮殿中逃出,自己則和丈夫柴田勝家一起自盡。
三姐妹在秀吉的保護下成長。過去曾熱戀過阿市的秀吉看到身上保留著阿市的風采和美麗的茶茶時,便強行把她納為側室。秀吉除了正室阿奈奈以外還有很多側室。但由於茶茶的嬌艷和光彩照人的青春魅力,加上茶茶身上有他過去主公織田信長的血緣,秀吉格外寵愛她,對她的任性百般遷就。後來又發生了更助長她氣焰的事-----懷了秀吉的孩子。當時秀吉已50歲了。對於一直沒有過孩子的秀吉來說,真如晴天的驚雷,高興得要上天了。這位天下霸主對茶茶更為放縱,他簡直成了糊塗爹。茶茶也更是為所欲為,她讓秀吉為她和孩子在淀(現京都市伏見區附近)建一所宮殿,茶茶因此而被稱為淀君
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就死去。但不久她有懷了第二個孩子,也就是豐臣秀賴。秀吉對秀賴的溺愛異乎尋常。秀吉在臨死前,意識里只有秀賴,他對來到身邊的重臣只是重復「關照秀賴」這句話而死去。
秀賴的誕生和秀吉的死亡使茶茶變為強悍的母親。秀賴當了大阪城的城主後,她在政治開始插嘴。但她這樣做並不為自己的權勢欲,而是為了秀賴,因為愛秀賴才會這樣做。同時她為了把秀賴培養成為天下第一君主而拚命教育他。實際上,秀賴和他父親毫無相似之處,是個呆頭呆腦的人。但是她被對秀賴的鍾愛蒙住了眼睛,對秀賴缺乏冷靜的觀察和清醒的認識。她對兒子過度的期待和培養天下第一君主的幻想,使許多人捲入與德川之間毫無意義的戰爭,造成戰亂延長,讓許多人作出無謂的流血犧牲,最終她和兒子走上烈火燃燒的天守閣自盡,結束了她們母子的一生。
她的生與死是戰國時代本身的體現。對於淀君,不論評價好與壞,她都是為戰國那個動盪年代的最後時期增添光彩的一大朵名花………

二女兒阿初,本名為淺井初,是日本戰國時期的一位貴婦人。她父親是戰國大名淺井長政,母親是織田信長之妹織田市。其姊為豐臣秀吉側室淀殿(茶茶),其妹為德川秀忠正室崇源院(阿江)。
她出生於近江國小谷城,父親長政與舅父信長互相爭戰多年,最後小谷城在1573年被攻落,她與母親及妹妹一同逃出,被送回織田家。1582年,母親改嫁給柴田勝家,母女四人一同前往越前國北庄城。1583年,羽柴秀吉攻下北庄,勝家與阿市自盡身亡,三個女兒便接受秀吉的照顧。1587年,與自己的表兄京極高次結婚,兩人之間沒有生育。1600年發生關原之戰時,原本京極高次站在石田三成這邊,卻因為所屬的大津城遭到包圍,最後投靠東軍,戰後轉封到若狹國小濱城。
由於阿初自己沒有生育,因此在其妹阿江與生下第四個女兒初姬時,請求收初姬做她的養女,並且讓初姬與高次的嗣子京極忠高結婚。1609年,高次過世,阿初出家為尼,號常高院。後來豐臣家與德川家互有嫌隙,由於一邊是自己姊姊和外甥所在,另一邊則是妹妹的夫家,常高院便在這兩家間奔走,搭起和議的橋梁,企求兩家的和平。但是她的心願終究沒有達成,在1615年大阪夏之陣時,淀夫人與豐臣秀賴雙雙自盡,而秀賴與側室所生之子國松也被處死。秀賴之女在常高院的保護下得以存命,但最後也被幕府方面命令出家。
自從豐臣家滅亡後,常高院就被京極家當做人質送到江戶居住,渡過餘生。1633年過世,年六十五,遵照其遺願歸葬於若狹國常高寺(位在現在的福井縣小濱市)。

三女兒於江,1571年,近江小谷城主淺井長政的次女於江與誕生在領內,幼名阿江,別名達子、德子、小督。其母於市奉兄長織田信長之命,為協調與淺井、朝倉氏的關系出嫁長政,育有長子萬福丸及茶茶(後豊臣秀吉側室淀君)、於初、小督三女。不久之後,信長與淺井、朝倉的關系惡化,數度出兵征討。天正元年小谷城落,淺井三姐妹之父長政切腹,將阿市與尚在襁褓的小督等子女送回信長居城,交由叔父清洲城織田信包撫養。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後,織田家內部爆發信長的繼任者之爭。1582年,阿市與擁立織田信孝的柴田勝家再婚,三姐妹隨母移居北庄城;僅僅半年,居城為擁立三法師秀信的羽柴秀吉攻陷,阿市與丈夫一同自殺,10歲的小督等三姐妹自此受秀吉庇護。
小督16歲那年,由秀吉做主將這位淺井氏遺孤許配給信長之妹阿犬之子,尾張大野郡六萬石的城主佐治與九郎一成;然而在不到1年的時間裏,秀吉沒收了佐治家的領地,小督從此與夫一成離異。
這時候,小督的姐姐茶茶成為秀吉側室,並因懷孕而抱病在身,小督前來探望;不久鶴松誕生,秀吉要求小督與自己的繼子小吉秀勝再婚。秀勝實際上是秀吉姐姐的兒子,其名出自秀吉在長濱城時代側室所生並夭折的石松丸。
秀勝早先是龜山城主,因城池窄小而轉封至甲斐府中(甲府市),後依據秀勝生母的請求,轉封為岐阜城主。與小督婚後不久,秀勝隨軍出征朝鮮,天正二十年(1592)病歿於戰地唐島,得知丈夫死訊的小督,此時已然有孕在身。
豐臣氏嫡子鶴松夭折後,淀殿再度產下次子秀賴。考慮到家族的將來,秀吉決定與當時的實力第一者德川氏結成姻戚關系,1596年,小督與家康的三子秀忠成婚,時秀忠17歲,小督23歲,改稱於江與,意為「給予江戶的」。
婚後生育有千姬、珠姬、勝姬、長丸、初姬、竹千代、國松、和子3男5女。其中長丸在2歲時夭折,長女千姬嫁予秀吉嫡子豐臣秀賴為妻,五女和子成為後水尾天皇的中宮、明正天皇生母,次子竹千代即為後來的三代將軍家光。另外,名為小督時的於江與同秀勝之間育有一女完子,完子寄養在江與的姐姐淀殿處,後來嫁與關白九條兼孝之子中納言忠榮——不久忠榮敘任關白。
於江與嫉妒心深重,一生無法容納其夫秀忠納側室,晚年曾將育有秀忠之子的奧女中阿靜逐出大奧,至於那個無辜的孩子,則被遣出江戶城而成為保科正光的繼子。並且她憎惡嫡子家光,期望次子忠長能夠成為幕府將軍繼承人,因此在三代將軍人選的確立之事上,家光的乳母春日局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於江與給予德川幕府巨大的影響力,也體現在尊稱上。於江與通稱為「大御台」,規格比同是將軍正妻的尊稱「御台所」要高。
寬永三年(1626)九月十五日,大御台於江與於江戶城病歿,享年54歲。葬所在高野山奧之院,法名崇源院昌譽和興仁清大姐。

北條政子(1156——1255)
是日本最早的武士政權鐮倉幕府的創始人源賴朝的正室,也是第二代將軍源賴家和第三代將軍源實朝的主母。1192年,源賴朝奉命當了征夷大將軍,開設了鐮倉幕府。七年後即1199年滅亡,享年53歲。他的死因不明,有人說是起馬摔死的,也有飲水中毒和受死者詛咒而死的說法,總之是個謎。源賴朝死後政權轉移到政子的娘家北條氏手上。1199年,源賴朝和政子的長子源賴家當上第二代將軍。不滿於北條氏的專橫的與其妻子的娘家比企氏聯手,合謀要除掉北條氏。但是計劃失敗,源賴家和北條政子的父親,即她的外祖父北條時政趕下整夷大將軍的寶座,幽禁於伊豆修繕寺內,次年被殺。1203年,源賴家的弟弟源實朝北北條時政和北條政子安排到政夷大將軍的位置。源實朝當北條氏的傀儡過了數年的平穩日子。1219年鐮倉八幡宮祭日,源實朝在參拜祭上的路上,被其哥哥源賴家的遺孤別當公曉襲擊身亡。別當公曉在他父親源賴家死後,在祖母北條政子的細心周到的庇護下成長,但是他堅信父親的死是由於源是朝的陰謀照成的,於是伺機報仇。
始創鐮倉八幡宮的源氏政權,就這樣以短短17年的時間而告終。在此以後北條氏政權公開躍上歷史舞台。 別當公曉被捕處死
盡管北條政子體驗了丈夫被意外事件奪取生命,心愛的兒子還有孫子死於非命的悲劇,是一個不幸的女人,但是從古至今幾乎聽不到對她的同情,既是有也極少
過去對她的歷史評價是:嫉妒心強,性格倔強,為滿足自己的權利慾,不用說政敵就連自己的兒子,孫子都殺害,後來竟將自己的父親流放,是少有的懷女人。
她真是壞女人嗎?嫉妒心人皆有之,不僅女人,男人也有。問題在其表現的原因。在當時的,社會里人們由於出身,身份,社會地位,教養,面子等的約束只好委曲求全,不敢表露自己。政子則不同,身在這些人當中毫不掩飾自己,如實的表現和對待自己
政子和源賴朝結婚是在她20歲,源賴朝30歲的時候。源賴朝是「源平合戰」是的敗方源氏的長子,是個被流放的罪人。政子的父親堅決反對兩人的婚事。政子毅然離家出走,投奔到賴朝身邊。政子和源賴朝同甘共苦,歷盡了艱難,直到鐮倉幕府創立。好容易迎來了源氏當權的時候。結果丈夫背著政子與其他女人私通。就憑為賴朝犧牲自己一切這點,政子對於這種事決不會原諒。另外,源賴朝趁政子分娩不再家之際,把一個叫「龜之前」的女人從伊豆帶到鐮倉尋歡作樂。這件事傳到政子耳朵里,令她勃然大怒。她派武士突然襲擊了「龜之前」的秘密住所,搗毀房屋使其狼狽不堪,「龜之前」差點被打死。另外,她把賴朝的情人「大進局」7歲的兒子感到京都出家做和尚。這些事情傳到世間,政子變成了日本嫉妒典型的第一人。
倘若從對丈夫的粗暴任性忍氣吞聲為妻子的美德的觀點看,政子的行為自然不會得到什麼好的評價。然而如此大膽坦率的表現自我無疑是一種壯舉。政滋生在關東長在關東,她的出身並不是貴族,沒有接受過京都式的教育和教養。她實在農村比較自由奔放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女子。特如此強烈的自我表現,並不能完全用嫉妒來解釋。而是和她的出身,生長環境有關。
至於其兒子源賴家,源實朝,孫子別當公曉之死也不能歸罪於政子一人。在她全家的悲劇的背後,她娘家北條家族的野心所起的作用遠遠超過她的存在。政子在源賴朝死後曾削發為尼,人們稱她為尼將軍。它之所以還站在前台指揮,這當然不能排除個人的意志,但除此之外可以說是北條家族為了迴避政敵的對抗而採取的巧妙戰術。
又過如此遭遇的北條政子並不是哭泣落淚度日,而是高居武家政權的統治地位。她是日本歷史上罕見的堅強母親。

靜御前(鐮倉初期)
不僅以悲劇式的武將源義經的愛妾和美貌的舞女而留名於日本歷史書上,而且她還是自古以來為日本人所喜愛的歷史人物之一。
她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的時間是平家滅亡到向鐮倉幕府過渡的短短數年裡。那個時候,在都城裡有一群叫「白拍子」的舞女。「白拍子」就是穿上平安王朝時期年輕貴族的白色禮服,戴上金色的立烏帽跳舞。舞女們甩動白色的袖子翩翩起舞,十分優雅而颯爽,博得人們的喜歡。她們最初好像是神殿里獻舞的巫女,但是這些美麗的女扮男裝的舞女們可能迎合了時尚,逐漸被邀請到貴族或武士家去舞蹈。平家時代有名的「白拍子」有被平清盛所鍾愛的祗王,祗女,佛御前等。
靜御前的出身並不高貴。靜御前的母親是叫磯禪師的白拍子,靜御前從小跟母親學舞。她天資聰慧,不僅舞姿優美,而且舞技超群。14歲左右,她在神泉苑為祈雨而舞。也許是她的完美舞姿感動了上天,大雨傾盆而降。從此,她以絕世舞女而聞名。
15歲時她與在壇之浦消滅了平家凱旋而歸的源賴朝的弟弟源義經偶然相遇。就在她成為源義經的愛妾後不久,源義經因謀反嫌疑而受到哥哥源賴朝追捕。她也跟隨義經逃亡來到吉野山,吉野山是禁止女人出入的,她和義經揮淚分手後,被賴朝的兵抓獲。
義經的愛妾靜出現於《源平盛衰記》是壇浦之戰勝利後凱旋迴京都的時候(1185年4月24日),此時義經和靜正過著甜密幸福的戀愛生活。同年11月3日義經逃出京都時靜也在一起。大物浦遇風遭難以後,靜和義經等一起在天王寺過夜。其後京都發布搜索義經的院宣(院政的命令),他們便逃人白雪茫茫的吉野山。後來義經感到帶女人在雪地行走危險,就決定讓她到其母礬禪尼的地方,給了她許多金銀,派僕人護送出山。不料下山途中錢財被僕人搶去,靜只得單身回到北白川的母親身邊。
不久靜被當局(六波羅)傳呼訊問,文治二年(1186)3月1日母女兩人被送到鐮倉。經過多次審問,靜仍然說不知義經的去向,幕府無法獲得線索。賴朝對此大為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靜擅長跳白拍子舞(平安末期至鐮倉時代流行的歌舞,由戴著直簡形高烏館子、佩著白鞘卷刀的女子一面唱「今樣歌」一面跳舞),賴朝之妻北條政子及其長女大姬要她表演。靜再三固辭無效,最後於4月8日在鶴岡八幅宮的若官堂獻舞。
「吉野山嶺踩白雪,行蹤不明夢斷腸……卑賤莖環(麻線團)反復繞,但願昔日變今日……」靜邊唱邊舞。「住嘴!在我面前竟敢跳起戀慕謀反人義經的舞來,而且所謂『但願昔日變今日』就是希望我沒落,義經重新得勢。」賴朝大怒說。全靠政子出來勸解,總算免了一場大禍。
此時靜已懷孕,賴朝命令若生男則弄死。政子和靜都希望生女孩,這一年閏7月29日,靜生了一個男孩,按命令弄死。由於政子的同情,9月16日靜離開鐮倉回京都。
回京都後,靜日夜想念逃亡奧州平泉的義經。有一天她和侍女琴往來到下總田下邊見村(今茨城縣總和町下邊見)的思想橋,聽說愛人義經於文治五年(1189)4月在衣川的邸宅戰敗自殺,萬分悲傷,在橋上徘徊哭泣。不久為悼念義經的亡靈,在當地的高柳寺削發為尼。同年9月15日病死,時年22歲。侍女琴柱將她葬於高柳寺。

齋藤歸蝶(1535年-1612年?)
父親為齋藤道三,母親為正室小見之方。1549年時,嫁給織田信長做正室。由於她從美濃嫁來,後來她被通稱為濃姬,也被稱為鷺山殿。由於母親小見之方本姓明智,因此有說法指出她與明智光秀是表兄妹的關系,但這個說法只是部份學者的推測,並沒有實據。
雖然她是戰國大名織田信長的正室,但是在歷史上卻幾乎不見關於她的相關事跡記載。傳說她出嫁前,道三曾給她一把短刀,表示如果信長真是笨蛋,可以殺了他,但歸蝶卻告訴道三:「或許我這把刀最後會指向父親」,這僅止是一個傳說。另外也有個傳說,是信長使用反間計,向歸蝶散布假消息,指出齋藤家有人會謀反,結果歸蝶把這假消息寫成信送回娘家給父親,使道三將無辜的家臣殺害,當然這也是一個傳說而已。
由於齋藤道三對自己兒子義龍並不滿意,有意將美濃一國送給女婿信長,從此引來殺身之禍,在長良川之戰時戰死。信長後來便以為道三報仇為名,屢屢與齋藤家戰爭,終於在1567年時得到美濃。但是從此以後,濃姬的消息在歷史上可以說是完全消失。有說法是既然信長已得到美濃,濃姬的存在已無價值,所以將她殺害(一說流放);也有說法是早在這個時候以前,濃姬已經病故。由於她並沒有為信長生下一兒半女,而史書往往對沒有生育的妻妾記載也並不多,尤其她完全沒有被記載,以致於後半生全是謎團。
有小說家寫說在本能寺之變時,濃姬與信長共生死,但這並不是事實,因為據記載,當時在本能寺遇害的女性是一位叫阿能局的侍女,恰好「能」與「濃」的發音相同,就被拿來作文章了。而在本能寺逃出來的女眷們,後來都被送回安土城;再後來,蒲生賢秀與蒲生氏鄉父子則從安土城將信長的妻妾都迎到日野城去。在這些妻妾中,有一位叫「安土殿」的,後來受到織田信雄的照顧;而這個安土殿後來在1612年過世,法名「養華院殿要津妙法大姊」,葬在京都的大德寺總見院。
由於信雄不可能無原無故照顧一位和自己沒血緣的父親妻妾,因此有些人認為所謂的安土夫人就是信長的正室濃姬。不過信長另外有一位愛妾阿鍋也是在這一年過世,也葬在大德寺總見院,因此也有人不認為這個養華院是濃姬。總之,濃姬的一生,完全是一個謎團,除了她是齋藤道三之女、嫁給信長又無子之外,其他的可以說是令人一無所知。

出雲阿國(生沒年不詳)
傳言原為出雲大社的巫女,是歌舞伎的始祖。原本的京四條河原因為最初由出雲的阿國在此地表演「歌舞伎舞蹈」(傾奇舞)後,聞名全國。結城秀康稱其為「天下第一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