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題材如此大膽的《辯護人》,對於韓國影片發展有什麼深遠的意義
喜歡韓國電影的影迷,大部分是喜歡《辯護人》這樣的現實題材電影。
直面歷史,抨擊政府是這類電影的一大主題,《辯護人》更是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辯護人》中宋康昊所飾演的稅務律師宋佑碩原型就是年輕時候的盧武鉉,盧武鉉後來成為了韓國總統。導演楊宇碩很早就知道了這個故事,但為了擺脫拍馬屁的嫌疑,直到盧武鉉去世才開始籌劃拍這部電影。
電影的故事來自於著名的「釜林事件」,1981年,韓國政府以違反《國家安全法》為由逮捕了多名釜山地區的大學生和活動家,並進行嚴刑拷打、刑訊逼供。這一事件震驚了整個韓國,史稱「釜林事件」。
當時盧武鉉還只是一個平凡到塵埃的稅務律師,隨著對事件的了解和對事件相關人物的接觸,盧武鉉的內心受到了極大震動,並暗下決心要成為一名人權律師。
② 《辯護人》韓國真能拍出這樣的電影!
韓國影史上的神作《辯護人》自2013年12月28日上映以來,連續29天穩居票房榜首,觀影人數超過1137萬,成為2014年首部破千萬人次觀影的電影,是韓國影史上第9部觀影次數破千萬的本土作品。影片榮獲第5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電影獎。
電影巧妙地運用輕喜劇元素作為鋪墊,與後半段的深度劇情形成了鮮明對比。故事以高中學歷的律師宋康昊,通過司法考試,成為辯護人,追求名利和生活富足為開端。然而,當他的恩人朴鎮宇因被誤認為「赤色分子」而被捕,遭遇非法拘禁與嚴刑逼供時,宋康昊放棄個人利益,全力為無辜者辯護。
劇情逐漸深入,揭示了1981年「釜林事件」的歷史背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金光日和律師文在寅免費為受害者辯護,成為人權律師的代表。影片展示了在法律與政治的較量中,正義與信念的較量。
觀看此片,法學專業背景的觀眾可能會更加感動。宋律師堅持法條,展現堅定信念,令人動容。後半段的壓抑沉重,引導觀眾理解不同立場下的價值觀。
電影中,車道元、宋佑碩與合作方各持不同觀念,對「愛國」有不同的詮釋。在現實生活中,正義與對錯的界限往往模糊,不會像觀眾在電影中那樣直觀。法庭對峙的場面令人難忘,全片結束,觀眾心中對正義的渴望得到釋放,認識到正義需要每一個人的微薄力量。
在《辯護人》的故事中,當99位律師為宋佑碩出庭辯護時,展現了正義的力量。電影不僅展示了個人勇氣,也提醒我們,每一個願意站出來追求公平、堅守正義的人,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正義雖看似微弱,卻能在聚沙成塔、水滴石穿中展現其強大的力量。
③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什麼
《辯護人》原型真實結局是:33年前曾被判有罪的五名被告在幾十年後被法院認定無罪,洗刷了多年的冤屈。
「釜林事件」指的是1981年9月,韓國全斗煥獨裁政府以傳閱有害書籍、組織非法集會和涉嫌違反《國家保安法》等理由,非法逮捕並監禁參加讀書會的教師、職員、學生共22人並通過刑訊逼供讓他們承認不存在的犯罪事實的事件。
法院最終對這22人中的19人做出了有罪判決,判處了一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而當時免費為這些被告辯護的正是後來成為韓國總統的盧武鉉,電影《辯護人》正是取材於此事。
《辯護人》電影讓「釜林事件」暴露在大眾視野
韓國媒體稱,與電影《熔爐》催生出「熔爐法」一樣,「釜林事件」受害人們能夠在多年後洗清冤屈也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去年上映的《辯護人》,正是《辯護人》的熱映讓韓國更多的人了解並關注「釜林事件」,最終讓受害人們平反昭雪。
據悉,「釜林事件」19名受害者中剩下14人也將向法院提交復審申請。
④ 韓國電影辯護人社會背景
韓國電影辯護人社會背景:
《辯護人》以1981年韓國全斗煥軍事獨裁政府以傳閱危險書籍,進行非法集會,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等理由對釜山地區的大學生和大學出身的活動家,進行拘留刑訊的"釜林事件"為素材改編拍攝。當時還是個平凡的稅務律師的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在接觸了受害學生後受到震動,隨後參與為學生辯護,並從此走上"人權辯護"道路。宋康昊在片中所飾演的律師宋佑碩的角色設定與盧武鉉頗為相似。
盧武鉉2003-2008年在任韓國總統,卸任後不久為親友收受財界賄賂的丑聞所困擾,於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殺身亡。
該人物的政治敏感性和極富爭議,曾令宋康昊一度拒演。他擔心很難毫無顧及的去演繹一個頗具爭議的政治人物的人生斷面。但在回味了劇本15天後,宋康昊決定接下這個角色,他給出的理由是"為身處那個年代的那些人們的人生態度和熱情所打動",並且宋康昊還坦言"主人公宋佑碩前後心境和現實行動的轉變勾起了他的表演慾望"。
在《辯護人》籌劃初期,正值李明博當政,一部映射全斗煥前總統暗殺事件的《26年》曾因題材敏感一度停拍。《辯護人》戰戰兢兢的製作方因為宋康昊的加盟看到了一線生機。而當時剛剛經歷過《嚎叫》和《藍鹽》兩部商業電影票房敗走的宋康昊,也正急需一個為自己正名的好角色。
影片以20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為背景,以已故前總統盧武鉉曾在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佑碩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
該片於2013年12月28日在韓國上映,連續29天佔領票房榜首,觀影人次超過1137萬,是2014年第一部千萬人次電影,韓國史上第9部觀影人次破千萬的本土電影。該片獲得第50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電影獎。
上世紀1980年代的韓國釜山,高中畢業、既沒錢也沒背景的宋佑碩(宋康昊飾)考下了律師執照,憑借一腔熱情和個人努力當上了稅務律師,成立了個人事務所,打著"守護客戶錢財"的口號到處散發名片招攬生意,雖艱辛卻也小有成就。
因為心存感恩,宋佑碩經常光顧一家七年前曾經蹭飯吃的小飯館。一天,小飯館突然關張,主人順愛(金英愛飾)的兒子鎮宇(林時完飾)不明原因的被關進了監獄。前往探視的宋佑碩看到遍體鱗傷的鎮宇,感到震驚。受順愛的請托,宋佑碩在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後,決定為鎮宇做一次辯護。
(4)關於辯護人的韓國電影擴展閱讀:
《辯護人》是由梁宇皙執導,宋康昊、林時完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3年12月18日在韓國上映。
影片以20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為背景,,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宇錫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的故事。
2014年,該片獲得第35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電影獎;同年,梁宇皙憑借該片獲得第51屆韓國電影大鍾獎最佳編劇獎。
⑤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辯護人》
首先,關於攜程發簡訊說被法院限制坐高鐵的問題,我需要明確一點:攜程作為一家正規的旅遊服務平台,不會隨意發送此類信息。如果你收到了這樣的簡訊,很可能是詐騙簡訊或者釣魚簡訊。建議你不要輕易點擊其中的鏈接,也不要提供任何個人信息。
接下來,我將為你推薦一部電影《辯護人》,這部電影是由韓國導演楊宇碩執導,宋康昊、吳達洙、吳達洙等主演的一部法庭劇情片。該片講述了一名普通律師為了維護正義,與政府和權力抗爭的故事。
**劇情介紹**:
影片開始於1981年,韓國全斗煥政權執政時期。主角宋勛(宋康昊飾)是一名小有名氣的稅務律師,他的生活看似平靜,但內心卻對國家的不公感到憤怒。一天,他的學生尹宰文(吳達洙飾)找到他,希望他能為一起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辯護。這起案件涉及到了韓國國家的安全和主權,背後有著復雜的政治斗爭。宋勛在權衡利弊後,決定接手這個案子。
隨著案件的深入,宋勛逐漸發現背後的真相遠比他想像的要復雜。他不僅要面對政府的打壓,還要面對自己的良知和信仰的考驗。最終,他決定站在正義的一方,為尹宰文進行辯護。
**豆瓣評分**:
《辯護人》在豆瓣上的評分為9.2分,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分,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品質。
**經典台詞**:
1. 「法律是弱者的武器。」
2.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3. 「為了正義,我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4. 「真正的敵人不是那些持槍的人,而是那些掌握權力的人。」
總的來說,《辯護人》是一部深入人心的電影,它不僅展現了一個律師為了正義而戰的故事,還揭示了權力與正義之間的沖突。這部電影值得每一個觀眾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