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鬧天宮》重映票房4千萬,為何現在沒有這么優秀的動畫片了
現在的孩子提起動畫,首先想到的都是日本製作。當然,《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都是非常棒的動畫作品,宮崎駿也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動畫導演。
但是實際上,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優秀的動畫作品,而且我們中國的經典動畫片對整個世界的動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就連日本動畫大師手冢治蟲也是受到我們國家的經典影片《鐵扇公主》的影響,才從此 走上動畫道路的。
不過最近國產動畫電影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信這幾年的《大聖歸來》、《哪吒》還有《羅小黑戰記》應該都驚艷到了大家,其實只要觀眾喜歡,願意花錢去支持,我們的動畫電影就會越做越好。
『貳』 動畫電影《大鬧天宮》故事,手冢治蟲的念想,經典為何難以復制
在網路上看到一版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宮》,時長為114分鍾左右,是《大鬧天宮》的影迷們自發組織起來,參考了各種版本包括法國、瑞典等版本修復整理加字幕之後的作品。
興致勃勃再次看了一遍,又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注意到的細節,比如孫悟空和二郎神的變身大戰中,各種巧妙的設計讓人目不暇接:
孫悟空變成小鳥,沒忘了手搭涼棚四處看。
孫悟空變成小魚,祖傳手藝依然沒忘。
等到孫悟空變成仙鶴,摁住二郎神變成的狼時,揮拳的動作怎麼有點像武松打虎呢。
當然筆者也看到了一個以前沒注意到的BUG,托塔天王他們喊玉帝萬歲?你這是欺君啊,你咒誰只能活一萬年呢。
雖然已經有海量文章在討論動畫電影《大鬧天宮》,筆者仍然還想再寫一篇,如果系統因為同題材文章太多不給推薦那就留著自己看。
一、《大鬧天宮》創作的背景,萬籟鳴一生夙願
我國動畫產業的祖師級人物是萬氏兄弟,其中老大萬籟鳴是這個家族的核心。他們製造了一系列中國動畫歷史的第一,而《西遊記》和孫悟空也一直是萬氏兄弟的目標。
上世紀三十年代,受西方電影《白雪公主》的影響,萬氏兄弟歷時一年半製作了西遊記題材的動畫電影《鐵扇公主》,1941年成功上映引起轟動,甚至直接促使日本動漫業誕生了他們的動漫祖師爺,這是後話。
萬籟鳴最喜歡的孫猴子還不是這里,而是《大鬧天宮》的那個,也曾經有商人願意給他投資,萬氏兄弟畫了大半年之後,商人認為不賺錢不拍了,這成了萬籟鳴心裡的痛。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萬籟鳴回到上海,他導演了一系列動畫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到1961年,製作《大鬧天宮》的條件終於成熟了,在上美影廠廠長特偉的支持下,製作周期達兩年多的《大鬧天宮》畫下了第一筆。有一種說法是,特偉本來想把《大鬧天宮》留給自己導演,但他還是支持了已經為此准備了幾十年的萬籟鳴。
有意思的是,《大鬧天宮》的結尾和《西遊記》相差非常大,孫悟空打破靈霄寶殿之後回到花果山過上了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如來佛祖也沒有五行山。
據說,這個結尾就是萬籟鳴從小就考慮好的,他不能允許孫猴子被打敗,這也是很多小朋友的真實想法。
這個說法也許是真的,但《大鬧天宮》選擇這個結尾當然也和整部電影的立意有關。
總結一下,《大鬧天宮》是一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純藝術作品,而在商業社會里,純藝術作品的生存空間很小,經濟利益是擺在首位考慮的,這是難以解決的痛點。
大師的故去,當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心中有夢想,用畢生去實現。
萬籟鳴先生的墓碑前,就是那個讓他想了一輩子的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