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韓電影 » 水泥韓國電影
擴展閱讀
豆瓣電影風箏 2025-04-11 22:49:29
不出意外去看電影 2025-04-11 22:49:28

水泥韓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4-10 17:38:48

推薦一部感人的愛情電影

片 名:我腦中的橡皮擦
別 名:擁抱這分鍾 /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
英文譯名:Nae meorisokui jiwoogae / A moment to remember / Eraser in my head
導 演:李載漢
主 演:鄭宇成 孫藝珍
類 型:愛情 / 劇情
片 長:144 min
國 家:韓國
發行公司: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上映日期:2004年11月5日 韓國
《我腦中的橡皮擦》觀看地址:
http://ctc.kedooo.net/LieBiao.asp?id=1136
[編輯本段]【劇情梗概】
影片描述身份懸殊的男女感人浪漫的愛情故事,飾演建築公司老闆掌上明珠的孫藝珍,是位迷糊又可愛的上班女郎,某日錯把木工窮小子鄭宇成,誤以為是偷喝自己可樂的流浪漢,因而不打不相識,雙雙迅速墜入愛河。
秀真是富人家的千金,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卻有著非常嚴重的健忘症,去便利店買東西時把東西和錢包都落在店裡對她而言是家常便飯。去超市,經常將買好的物品與錢包落在那裡。這一天,她返回超市去取落下的可樂和錢包時,發現櫃台上已經空空如也。一個陌生的男人正拿著可樂站在旁邊,這個男人亂糟糟的胡須,襤褸的衣衫。秀貞認定是他偷走了可樂,從他的手中一把搶過可樂一飲而盡,很響亮地打了個飽嗝,然後示威般地將空罐還給他,轉身便走向了巴士車站。上了車,她才發現自己還是忘了拿錢包,於是返回超市,超市服務員見到她,立即將錢包和可樂還給她,秀貞這才知道自己剛才冤枉了別人,但那個男人早已不知去向。
哲洙是一個私生子,在建築公司當工人,他雖然有母親,卻沒有享受過家庭的溫暖,他的夢想是成為建築師。秀貞發現公司請來維修展示廳的木匠正是那天在超市遇見的男人,就在她以為他已經不記得她時,男人卻搶過秀貞剛剛從自動售貨機中取出的可樂一飲而盡,並故意向著秀貞打了一個很響的飽嗝。下班的路上,男人幫助秀貞搶回了被劫走的手袋……
隨著一段時間的交往,二人都喜歡上了對方。一天傍晚,在小吃店裡,哲洙對秀貞說:「喝了這杯,我們就交往,否則,從此不再相見。」秀貞毫不猶豫地喝掉杯中酒,兩人開始交往。由於出身貧寒,哲洙不敢輕易地表白和允諾。終於,秀貞向哲洙求婚了,這對從來不知何謂家庭的哲洙來說太突然了:「想要與我結婚?傻瓜,我到底有什麼好?」但是在秀貞的堅持下,他們還是結婚了。
婚後的秀真,記憶開始逐漸消退,就象被橡皮擦擦去一樣。而事實上秀真得了阿茲海默氏症,大腦在逐漸死亡。哲洙經常在妻子為自己准備的愛心便當中發現只有兩份米飯,而秀貞甚至連回家都會常常迷路。秀貞告訴哲洙:「我的腦子里有一個橡皮擦。」最後,秀真最終完全地失去了記憶,每天醒來,她都不認識身邊的這個男人,但每天晚上臨睡前,都會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陌生人……
關於導演和電影拍攝手法
導演李宰漢畢業於紐約大學藝術學院,曾經執導過英文片《深深的傷口》(The Cut Runs Deep),《我腦中的橡皮擦》是他的第二部長片。在影片中,導演十分注重影像之美,並充分地發揮了他的才能,因此與常見的文藝片不同,該部電影採用了多種電影技巧,影像的速度、光的利用、特寫等都被融匯到其中,畫面非常優美,使略顯單調的情節增加了活力和可看度。而所採用的電影技巧有許多是廣告片或MV中慣用的手法,使電影看起來更像是一部唱片MV,突出和增強兩位主演的魅力。

⑵ 韓國隧道電影里的美娜肚子怎麼了

被水泥塊壓住,水泥塊上的鋼筋正好扎穿她的肚子。

《隧道》是由金成勛執導,河正宇、吳達洙、裴斗娜等共同主演的一部韓國劇情災難電影,影片於2016年8月10日在韓國上映。

角色介紹

1、李正洙

一個平凡家庭的一家之長,在每天都經過的下班路上時,突然被困在坍塌的隧道中,但和妻子世賢通電話的時候還不忘問她吃飯了沒有,安慰焦急的妻子說一定會很快出去的。為了活著回到妻子和女兒的身邊,在隧道中孤軍奮斗。

2、世賢

李正洙的妻子,內心堅強隱忍。在丈夫被困於坍塌的隧道中後一直與他保持通話聯系,但是營救狀況讓她在希望和絕望中反反復復。她一邊要等待救援工作的展開,還要對隧道之外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環境費心勞力。

3、金大慶

救援隊隊長,是唯一一個和隧道內的李正洙保持聯絡溝通的救援人員。他一心只想著救出李正洙,為了救李正洙出來而動用了很多方法,展現了救助隊員的使命感與責任心。

4、米娜

一個剛入職的大學生,駕車前去參加實新入職研習會,不料困在隧道中,雖然得到了男主角的幫助,但是由於傷勢嚴重,依舊沒能存活下來。

5、救援班長

救援領導之一,很務實的一個人,跟著隊長金大慶組織救人,還經常被開玩笑的一個人。

6、記者

一個為了得到新聞,無所不用其極的記者,嘗試著獨家爆料被困者的新聞,偷偷的和男主角連線,一個分不清新聞重要還是生命重要的媒體人。

(2)水泥韓國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汽車銷售員李正洙(河正宇飾)結束工作趕赴女兒生日派對時,行經剛開通的河圖隧道,突然一陣天搖地動,讓他經歷此生最孤立無援的三十五天,而此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撥打119求救。

這則隧道崩塌消息引發各界關注,除了搜救大隊,還吸引了大批搶新聞的嗜血媒體,以及逢場作秀只為增添政績的官員。

搜救隊長金大慶(吳達洙飾)不僅要研擬救援計劃,還需控制現場跟風記者、向作秀官員匯報,惡劣天氣的攪局使得救援行動雪上加霜。好不容易終於進行開挖,准備救出受難者時,竟發現隧道是個豆腐渣工程。

一連串的重擊使得希望一一幻滅,更糟的是搜救行動中救難隊組長意外身亡、 國庫的大量花費,促使輿論審判,迫使李正洙無助的老婆世賢(裴斗娜飾)簽下放棄救援同意書。那一天崩塌的不只是隧道,更引爆現代社會形象丑聞。

⑶ 警察醒來發現自己下半身被水泥封住是什麼電影

是電影
《拍得不錯》也叫good take 里的
第一個故事——《水泥》

⑷ 非武裝地帶DMZ的電影

中文名:非武裝地帶DMZ 產 地:韓國
英文名:bimujang jidae 語 種:韓語
類 型:劇情 上映時間:2004-11-26
導 演:李奎炯 地 區:韓國 朝韓非武裝地帶DMZ(demilitarized zone)位於三八線,在這個至今仍保存強烈神秘感的地帶,四條地道曾經塵封在地下。朝鮮戰爭結束時,非武裝地帶變為和平地帶,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此後這個和平之地成為滲透與反滲透的交鋒之地,直至今天,這里依然籠罩著冷戰的森嚴氣氛。
汽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繞行著,兩側是密布的鐵絲網和骷髏雷區標志。這里是北緯38度線穿過的朝鮮半島區域。
在朝鮮戰爭(韓國稱韓戰)60周年之際,我來到了韓國考察朝韓非武裝地帶DMZ(demilitarized zone)。韓國朋友朴豐國說,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這場戰爭的對與錯,三八線都是每個中國人應該來看的地方,畢竟這是你們父輩付出鮮血和生命的地方。
朝韓非武裝地帶DMZ(Demilitarized Zone),指的是根據停戰協議禁止武裝的地域。朝鮮戰爭結束時,聯合國軍和朝鮮以休戰為前提設定軍事分界線,即北緯38度線,並以這條線為基準,南北各撤退2公里的區域,為非武裝地帶。南北軍事分界線全長241公里,共有1291個黃色的界標,向著韓國方向界標用英語和韓語書寫,而向朝鮮方向界標的則用朝鮮語和中文書寫。 上世紀70年代至今,韓國方面曾在非武裝地帶附近先後發現四條朝鮮地道。其中第三地道最為有名。它是在1978年10月17日被發現,位於板門店南側4公里處,距離最近的韓方村莊只有3.5公里。地道寬2米,高2米,總長1635米,能在1小時內通行1萬名武裝士兵或3萬名非武裝士兵。聯合國軍司令部曾稱,第三地道可同時通過3-4列攜帶重武器的朝軍,一小時內可轉移1個師的裝備。
我們沿著韓國為方便參觀挖掘的的隧道進入第三地道,在隧道步行不到十分鍾,便進入了真正的地道,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個從地面上挖下來的圓孔,隨行的韓國導游說:「當年發現地下可能有地道後,美國大兵和韓國士兵就往地下打孔,然後往下面灌水,如果水冒出來就沒有地道,一旦水長灌不止,下面就是空的,必有地道。」
雖然時值夏日,地道內卻陰暗潮濕,十分涼爽。地道壁是暗紅色的花崗岩,在如此堅硬的花崗岩中開鑿地道,還要在秘密情況下進行,艱難程度難以想像。
該地道深入「軍事分界線」韓方一側435米。在這里,即使韓國人想要探訪,都必須在事先徵得軍方的同意才可。外國人不能進行個人觀光,只能組隊辦手續進行觀光。
朝鮮政府並不承認他們是有意挖掘直指首爾的地道。他們解釋說,礦工在找煤的時候誤挖到了韓國境內,牆壁上有煤灰為證。參觀過程中,我發現在堅硬的石質洞壁上不時有煤灰抹在上面,但是這個岩石地帶不像能產煤的地方。地道的岩壁上多個挖掘孔被圈住,配的解說文字中說,這是朝鮮為埋設炸葯打下的孔口,每個孔口的方向都是朝南的。
雖然韓方堅稱這些地道是朝鮮方面挖掘的,並稱這是他們為了在戰時向韓軍後方「滲透」的秘密地道。雙方為此事爭論的沸沸揚揚很久,目前還是各執一詞。
地道內有電力和排水系統。每隔一兩米左右就有一個電燈,雖然燈光不太亮,但並不影響行走。據說在發現時,地道就已經通上了電。而地道的排水系統堪稱一絕,按照5°的傾斜角挖掘,一旦滲出地下水,水自會順勢流到洞外。
大概走了400多米,地道到朝韓雙方的軍事分界線就無法前行了,鐵絲網和鐵門擋住了去路。地道管理方的管理員在我們入地道前就告誡不要穿越鐵絲網,如果回不來後果自負。其實,如果執意要
「越界」去朝鮮看看也是過不去的,因為有三道鐵門嚴防死守著。
在地道中韓國設置的中文介紹牌:前面的第三遮斷壁距離軍事分界線170米,距離地面的垂直深度為73米,內部有第二遮斷壁和為了防止北韓南下設立的第一遮斷壁,因此不能再向前進。地上為非軍事地區,自1953年停戰以後50年來沒有任何人進入。 韓國《時報朝鮮》周刊今年初還曾披露4條地道的內幕。
1971年,一份情報部門呈上的越軍地道打擊美軍的材料擺在了金日成的辦公桌上。同年9月25日,他秘密召見勞動黨對南工作總負責人金仲麟和人民軍總參謀長吳振宇,提出挖地道南下的想法,「一條地道的作用勝過10顆原子彈」的說法也由此而來。
朝鮮政府頒發一道密令:駐「三八線」非軍事區的每個朝鮮人民軍作戰師,至少得挖出兩條通向韓國的地道。駐韓國的聯合國軍司令部很快就獲得了這一絕密情報,但他們根本就不相信腳下的岩石能被挖穿。
朝鮮秘密從瑞典等國購入最新型的挖掘機,以「建設特殊工程」的名義,於1972年5月開始實施挖掘。1974年2月,吳振宇等人親赴挖掘現場,督促工兵部隊確保提前完工。
其實,越軍地道啟發金日成的說法只是大規模挖掘地道的誘因之一。有分析認為,在朝鮮戰爭中,中國志願軍的坑道戰術讓朝鮮對坑道戰的威力信賴有加。從1953年停戰到1958年志願軍完全撤離朝鮮,志願軍將坑道的構築方法和「七防」(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要領傾囊相授。為此,志願軍在平壤-元山以南的「前線地區」協助構築了復雜的地下防線。
「深挖洞」打造堅固完備的「地下工事系統」,是朝鮮根據其地形地貌特點而一貫堅持的防禦方針。韓國媒體曾披露,朝鮮的大量軍事指揮系統設在地下,甚至連政府各機關都有自己的「地洞」,這也是平壤地鐵深入地下150米的原因。韓聯社2009年12月8日報道說,叛逃至韓國的前任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黃長燁說:「平壤地下300米處有2個地下通道,除了平壤地鐵之外,還有另一個地下世界」。平壤地下有個300米深的「秘密地道」,是專為朝鮮領導人設置的避難通道,長達40-50公里,連接到朝鮮南浦、順天、寧遠等地。
《洛杉磯時報》2003年11月14日曾報道說,朝鮮擁有數以千計的地下設施,這些設施用來藏匿武器,避開美國的軍事打擊。朝鮮軍人的一天常常在地下迷宮一樣的隧道中度過。他們的日常交通路線包括:走下四段陡峭的樓梯,然後穿過一條將近750米長的走廊。 據美國全球安全組織網站2005年4月27日披露,1974年11月15日,美韓聯合偵察部隊在非軍事區西部的Korangpo執行任務的時候,發現有蒸汽冒出地面,軍方斷定地下可能有地道。於是,工兵在距地面24-45米深處挖掘,發現一段長達3500米的地道,地道的方向也是算計好了,沖出地面的士兵們可以直逼Korango、議政府市(Uijongbu,是韓國京畿道中北部的一個市),距離漢城(現在稱首爾)也僅僅65公里。
地道的洞壁是由水泥和石板打造而成的。被發現的時候,裡面有很多隻220伏60瓦的電燈泡,以及電線、鐵軌和軌道車。為了防止地道內積水,整個地道並不是水平的,而是北低南高,與水平面呈5度角。鐵軌上,還有多個轉坡點。整條地道如此之大,它可以足夠每小時運送一個團的兵力以及配備的重型炮。
這條在高浪浦發現的地道被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命名為第一地道。發現5天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調查組與韓軍聯絡組一起進入地道,正在對地道進行調查時,朝軍撤退後埋設的詭雷突然爆炸,韓軍少校金學哲和美軍少校貝爾林遇難,另有6人受傷。
爆炸事件發生後,「聯合國軍」司令部向朝鮮提議共同勘察地道現場,朝方稱這地道一事子虛烏有,何談爆炸一說,斷然拒絕對這一「捏造」的發現進行勘察。
韓國調查發現,地道的入口基本處在非軍事區北方一側朝軍哨所後方5米至6米,在南方一側開設三到五個甚至更多的出口,一般只會使用其中的一兩個。
在該地道,美韓聯合調查小組發現了一些蘇聯製造的炸葯棒的碎片以及一部朝鮮製造的電話以證明該地道是朝鮮軍隊所挖。「聯合國軍」司令部(U.N.Command)為此向朝鮮提出抗議,並提議朝鮮與「聯合國軍」司令部(U.N.Command)針對此地道舉行聯合調查。但是,朝鮮拒絕這項提議,並堅稱它與該地道沒有任何關系,並稱此事是「聯合國軍」方面蓄意捏造的。 據媒體報道,第一地道被發現後,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立即向前線各部隊發出「地下可疑情況」快速反應命令。1974年12月2日,韓軍各部共上報43次異常,察覺到571次地下爆炸音。
為此,韓軍工兵組建地道探測組,在DMZ區域通過打孔尋找地道。「在零下20度的嚴寒中,韓國工兵鑽孔45處」。
1975年2月25日,在叛逃到韓國的朝鮮勞動黨聯絡部官員金富成(Kim Bu-sung)的指點下,韓國方面發現了第二條地道,並在24天後打通鑽孔。1974年9月,金富成叛逃到韓國,他曾於1972年1月擔任過一條「解放坑道」的測繪員,並於當年9月參與挖掘。他說自己參與施工的地道在非軍事區內的一棵大白楊下面。在金富成的指點下,韓國工兵在每棵白楊樹周圍隔兩米往地下鑽孔,並插入直徑75毫米的PVC管子,然後往下灌水。3月19日,韓軍第6師出動偵察兵進地道搜索,朝軍工兵事先鋪設的詭雷再次爆炸, 7名韓國士兵死亡。
這次發現的這條地道是第一條的兩倍,高寬各2米,距地面50-160米,總長3500米。地道內有可集結大規模兵力的廣場,3萬(一說30000)士兵可在1小時內實施滲透,不僅車輛、野戰炮,甚至坦克都可通行,而地道伸向韓國境內的秘密出口有3個,分別用於常規戰和特種戰。這條地道距離漢城10 1公里,每小時可通過3000名全副武裝的官兵以及他們所配備的車輛,火炮和坦克。
1978年10月17日,又發現了第3條地道,這次還是在金富成的指引下發現的。這條地道和第一條長度大小差不多,但最具威脅性,如果朝鮮方面用它來進攻漢城的話。根據金富成所說,朝鮮方面在該地道的南部建有5個出口。正常情況下,只會使用一兩個出口。但是,在關鍵時刻,5個出口將全部投入使用。這條地道也是「身兼二任」,既用於常規戰,也用於朝鮮方面的游擊隊滲入。這條地道已經直達板門店南部4公里處,距離漢城約44公里。它在地下73米深處,總長大約1635米,每小時能通過排列成行的3萬名重型武裝的官兵。
在第三地道的入口附近的展廳,說明文字顯示「第三地道距離汶山12公里,距離首爾52公里,是東西冷戰活生生的現場」。
第四地道的發現同樣得益於金富成。1979年,一名朝鮮特工潛入韓國被擊斃,韓軍從其身上發現地貌圖像照片。金富成告訴美韓情報官員:這名特工可能是從地道滲透的,而拍攝的特定地貌照片是為了供朝軍挖掘地道時識別地面地形用。在這10年間,美韓軍方進行了300多次鑽孔探測,1989年5月,韓國軍隊偵測到地下有馬達的聲響。
後來,他們開始用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最先進的偵測設備進行挖掘工作。用無線電天線的電波進行探測,韓國方面可以鎖定出地道的准確位置,並能估算出其大小。經過23天的連續挖掘,韓方已經抵達朝鮮挖掘的地道。正式的發現是在1990年3月3日,當時,現場有45名韓國和外國記者。這個地道深145米、高與寬各1.7米、長2052米。它的出口在韓國楊口東北部的26公里處。這條地道之大,可以每小時運兵3萬。這條地道始建於1970年,於1980年完工,出口位於韓國江原道楊口郡東北26公里處。
直到現在,美國仍對朝鮮的地下工事感到頭痛。為此,美國一直在研究探測地道的技術。正如美國媒體所分析的,如果不清楚遍布朝鮮數以千計的地下掩體中哪些是打擊目標,即使五角大樓研製出威力再大的新炸彈,仍將難以有效使用。為此,美國正在研製空中地道探測器。美國《國防》月刊9月號報道說,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正在進行中的一個項目將利用地球引力來抗擊各種地下威脅。該項目試圖利用一種特殊的感測器從空中探測地下隧道。這種感測器能發現地表下的空隙。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透露說,朝鮮可能挖有20條以上的地道,每條地道可進行師級規模敵後滲透。據稱,韓方發現非武裝地帶周圍約有17條已建成和正在建設中的地道。更讓美國頭痛的是,據西方情報報告披露,朝鮮曾經向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提供過坑道挖掘設備。

⑸ 電影《水泥》內容講述什麼

因為公寓需要修理,一個女孩不得不和裝修工在她的房子里待上一整天,空間被兩個陌生的人分割,入侵的噪音,互換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