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韓電影 » 日本古代電影鬼河童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新媽媽視頻 2025-04-12 00:09:24
狂鼠列車電影國語版大全 2025-04-12 00:07:54
韓國朝鮮微電影 2025-04-12 00:06:34

日本古代電影鬼河童

發布時間: 2025-04-11 02:39:07

1. 求《河童之夏》的觀後感,日語的觀後感!明天要交!在線急等!

《河童之夏》觀後感
日本的妖怪文化中,有這么一種被人們稱為「河童」的形象。雖然在中國的古籍記載中也有類似於「河童」的生物,名曰「水蟲」或「蟲童」,但是它們就像是水鬼一般的可怕生物,更是有「河童滅頂」之說,而在日本卻不一樣,河童不是可怕的水鬼形象,反過來成為一個幽默風趣的典型人物,他能為人們求雨救旱,甚至能夠引領人們進入神奇的烏托邦世界,這點日本的河童就有點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河伯」。對日本的河童的了解本來是沒有的,是通過在本學期的選修課《解讀動漫流行文化》上觀賞了日本動畫《河童之夏》才知道的:原來,日本有個為人們祈求雨露的河神叫——河童;而在日本動畫寶殿里有一部講河童故事的動畫——《河童之夏》。
《河童之夏》這部動畫是以小河童為主要線索來敘述故事的。小河童咕的父親為了勸說當地的官員不要把神龍沼澤開墾為田地,因為那裡是老磨河童以及其他生物的家園,卻被認為是在威脅他們而被殺害。小河童痛苦至極,在逃命的時候發生了地震被埋在地下變成了化石。經過了幾百年來到了現代,在一個夏天裡,快放暑假的時候,心地善良的男孩上原康一發現小河童的化石把它帶回了家,並把它救活養在家裡。暑假來了,上原康一又幫小咕尋找家園——幾百年前的神龍沼澤。整個過程大家都很小心,盡量不讓外人知道,可是,紙還是保不住火的,河童這事最後還是走漏了風聲,這引起了外界很大的轟動,也有一番波折。故事的最後,小咕收到了明信片,去了一個比較遠離人群的地方過活了,雖然上原康一很是不舍,卻也過回了以前的生活。
動畫的篇幅很長,我們那時候是花了差不多三節課才把它看完的,所以我概括起動畫的主要內容的時候難免會顯得笨拙,但我更想講講它給我感想。 現在,已經再也找不到適合河童生活的「凈土」了。整個動畫中,無時無刻不掛在河童小咕嘴上的一句話辯含拍就是:要找到神龍沼澤,要找到現代河童們生活的地方。從小咕被就醒後到最後小咕的離開,它都想找到以前它們生活的地方,而結束對康一家的打擾,可是當他到外面是,看到的是到處都是人,到處到是房子、車子,幾百年前的神龍沼澤不是變成了田地,而是變成了一座座房子。這一切在小河童看來,簡直是無法接受的,世界失去以前的摸樣,到處都是人類的痕跡,連以前河童們生活的一片「凈土」都已經找不到了。我想這其中蘊含著一定的意義,就是揭露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是壞境失去了原來的摸樣,這在野生動物看來是:現在的環境已經不是以前的凈土了。動畫接小河童咕的眼睛來看現在的社會,諷刺人類對環境破壞。這是動畫給我的第一個感想。
重磅推薦:網路閱讀APP,免費看書神器!
1/2
社會不應該有虐待的。其實,在這部作品中還有個角色也給我很深的印象,它就是上原家收留養著的一隻雜種狗。由於受到虐待而逃出來,被小時候的康一撿回來。它有著能和小咕在心中對話的不可思議能力並且在背後守護小咕和康一。在小咕上電視前時,它看到小咕害怕那些媒體,於是自己對小咕說出要和它一起去。之後由於小咕在電視台遇到父親的手腕而情緒高亢,讓它背著小咕一起跑出電視台。但在東京鐵塔的停車場中、不幸被群眾的車子所撞而死。它在動畫里對小咕講過它以前的主人,本來主人對它很好,很愛它,它也很愛主人,可但突然某天之後,前主人不停地虐待它,導致它出走。但是它對小咕說康一並不會像以前的主人那樣,只是很不懂人類為什麼會那樣。就算在死的時候,它想的也是以前的主人。其實在它的心裡真的很傷心前主人為什麼要虐待它。看到它死的時候,很是傷心,很受感觸:覺得動畫又是通過了劇中人物的眼睛來反映一種社會問題:那就是社會的虐待問題。不管是人類之間的虐待還是人類對其他動物的虐待,都是不應該有的,因為這不僅傷了受虐者的身體,更是傷了受虐者的心靈,將在其心靈上留下陰影。我們的世界應該充滿了愛,就像上原一家人一樣。這是我對《河童之夏》的第二個感想。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價值,好好活下去。在河童小咕收到明信片決定離開,上原康一在送河童走之前,康一帶小咕去見了康一的一個同學。她叫菊池紗代子,是一個平常沉默寡言而且對人都無法打開自己的內心的人,這使她受盡同學們的欺負,但是卻在同學們紛紛避開康一的時候,她卻幫助了康一。康一為什麼要帶小咕去見菊池呢?為什麼是在小咕要離開的時候才讓菊池見小河童呢?我想不僅是因為她讓康一攜羨找到了小河童的化石,還有著特殊的含義。那時候菊池因為雙親離婚,要跟和母親一起搬走,加上平時同學們的不容,她有著一種想法:是不是每個地方都容不下她。這種情況跟小咕是很類似的,小咕來到了現代,很顯然它不能與人類共同相處的,但是外面到處都是人,是不是就沒有個地方能容得下小河童呢?不是的。最後,小河童還是找到了可以去的地方,即使一開始覺得現在社會已經沒有個地方可以讓自己生活下去的了。所以,我覺得這是用了暗示的手法,這是暗示著人們:我們生活著就有自己的價值,自己的用處以及自己的歸宿,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懷

2. 被鬼養到18歲就會被那鬼吃掉的一個小男孩的事,這部日本鬼片叫什麼題目啊

百鬼夜行抄

3. 日本動畫裡面常說到的「河童」到底是什麼

樓主可以看看《河童之夏》這部電影,非常感人。。今天全班同學一起看的,不少女生哭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河童,叫小酷(是康一給起的,他原來的名字因為時間過長,忘記了),他的爸爸在300年前被武士殺掉(好血腥好殘忍啊,手臂和頭被砍掉了),後來一次地震中小酷被埋在土裡。300年後被學生上原康一撿到,帶回家,把它養起來,一起吃住。在暑假裡,康一帶著小酷去遠野尋找河童,但沒找到,只好回去了。不料,河童的事被媒體發現了。在一次節目中,他看到了殺掉他爸爸的武士的後代,他還保存著小酷爸爸的手臂。小酷當場失去理智,抱著手臂大哭。康一的狗狗「大叔」帶著小酷離開了拍攝現場,卻被車撞死(小酷沒事,被撞死的是大叔),一群老鷹想要吃掉小酷和已死的大叔,有一隻老鷹沖下來的時候,小酷爆發了,把那隻老鷹撕成碎片(好厲害的)。然後小酷爬上了東京鐵塔,想要結束自己。突然,一片烏雲籠罩了整個城市,龍神出現了,下了一場暴雨,小酷明白了,他的爸爸不願他這么做。他決定活下去。。。。最後,他離開了康一家,去了一個遙遠的、沒有人的地方,尋找他的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