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在美國發行電影需要
擴展閱讀
微電影低成本 2025-01-15 12:20:52
晉國成語故事微電影 2025-01-15 12:14:56
歐美爆笑電影解說 2025-01-15 12:13:48

在美國發行電影需要

發布時間: 2023-12-06 02:10:08

❶ 「美國的電影,也要遵守美國的憲法」 || 朋友說

1915年,美國最高法院規定,電影放映「純屬商業行為」,不能被視為「新聞媒體的一部分或公共輿論之工具」,電影不能享受對「言論自由」的保護,因此必須接受州、市政府的預先審查。這為日後審查制度的確定確立了法理依據。

我們都知道,在國內,一部電影在公映之前要先經歷有關部門的審查;如果審查不能通過,就不能放映。這套機制,一直令中國的電影人特別抓狂,就連影迷們也對此有頗多不滿。但中國的電影審查機制真的「很過分」嗎?國慶節前,中國電影集團總經理江平在復旦影視文化產業論壇上替「審片」制度「說了句公道話」。

政策其實很寬,

關鍵是道德良心的尺寸

江平說,近一百年來,看電影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娛樂方式,在其他傳媒並沒有出現的時候,電影就更顯得神秘神聖,很多國家的領導人都把電影當做工具、武器。在這種情況下,就必然出現了國家對電影的政策管制和引導。「但也沒有外界傳說的那麼多條條框框。2003年,新的電影局組成後,在政策上開始前所未有的開放,管得沒有那麼具體了,只要是能夠表現真善美主題的電影,都可以拍。」

很多剛起步的民營電影公司經營者經常問江平,是不是這個不能拍、那個不讓拍,而江平的答復卻是:從政策的角度,從來就沒有說過,某一類電影是堅決不允許拍的。基本上,只要你不違反憲法,都可以拍。

可是,什麼東西不可以拍,沒有明確的限制,這就需要電影人自己去把握。

比如,像民族題材的影片,可以拍,但你怎麼拍,你怎麼表現岳飛這樣的「民族英雄」?就連《四郎探母》,有些京劇院中已經不唱「肖天佐擺天門兩國交戰,我老娘押糧草來到北番」了,而是唱「兩方交戰」和「來到北方」了。為什麼呢?岳飛、楊家將,是我們漢族的民族英雄,但是,從少數民族的角度看,金兀術也是他們自己的民族英雄啊。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你如何在影片中表現過去各民族間的紛爭而不是兩個國家的紛爭?

此外,電影人不要老說政策,政策其實很寬松,關鍵是給自己心靈的政策,是否達到了真善美的高度。剛剛做這一行的人都喜歡琢磨,我怎麼才能通過審查,可就算政策審查通過了,道德良心這道坎兒,你能邁得過去嗎?如果我們每天拍的東西都是拜金、仇恨、陰暗、墮落,那你願意讓你自己的孩子去看嗎? 如果你願意帶著你媽和你十幾歲女兒一起去電影院看你自己拍出來的電影,這就是你的良心所在。

電影是「工業品」,

不能享受對「言論自由」的保護

江平還特別強調:「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影,都要守法。美國的電影也不能違反美國的憲法。」這就引出了美國的電影審查制度。

美國的電影審查,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電影究竟是藝術還是工業產品?這曾是倍受爭論的話題。假如是工業產品,電影就要受到質量檢查,即審查;假如是藝術,那麼根據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條規定的言論自由原則,法律無權干涉電影創作。191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一份判詞中指出:"把言論自由的保證擴大到劇場、雜技表演或電影的主張是錯誤的或牽強的,因為它們都有可能被用來作惡",電影"完完全全是一門生意",不能被當作"出版物的一部分"或"公共輿論的喉舌"。也就是說,電影不能享受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護,因此必須接受州、市政府的預先審查。

聯邦法院的上述判決,實際上為美國各地方政府和教會團體組建形形色色的電影審查機構鋪平了道路。既然電影不享有賦予文學、戲劇、繪畫等藝術形式的同等自由,那麼對電影內容實行嚴格審查似乎就成了天經地義的舉措。

既然不想讓別人來審,

那就乾脆自己審

早期,製片和審查雙方是對立的。但金融資本介入之後,對製片方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不能夠讓投資的電影在拍完後走進市場的時候,再因為內容無法通過審查而影響投資回收。正是這種對風險的控制需求推動了美國電影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的成立,以及此協會將天主教徒從教會的角度提出的道德要求,最終演變成一個製片人與發行人的自律標准來控制拍攝者的一系列行為。

《海斯法典》充滿了對製片人的原則性約束。如"應表現高尚的生活方式","引發對高尚的人物的崇敬","尊重法律和法院的公正",「不能講授犯罪的方法,使潛在的犯罪分子產生模仿的念頭」,「不能使觀眾對於婚姻制度產生反感」等等。法典承認罪惡是戲劇的必要表現對象,但強調"不能把罪惡描寫成有吸引力的或誘人的,而善良則是沒有吸引力的","不能把觀眾的同情導向為非作歹的、犯罪的一方",等等。法典強調,"罪行不一定非要得到懲罰,但必須讓觀眾知道犯罪是錯誤的"。總之,法典要求影片明白無誤地告訴觀眾"惡是不道德的"和"善是正當的"。

這些漸漸變成了一些在實際拍攝時可以操作的標准,成了一種製片人與發行人在不斷的磨合中形成的共識。它的作用首先是防止建立政府主導的全國性電影審查制度。這期間已經有人在呼籲籌備建立了全國性的電影審查制度和機構了。從製片人的角度來講,他們不希望有自己不能掌控的其他機構來審查,所以要建立這樣一套自律機制。

協會的審查結果並不具有法律效力,"法典執行局"也沒有法定權力阻止一部電影的放映,但由於無印章的影片很難保障票房利潤,所以各個製片、發行公司在法典面前均俯首貼耳。

為確保萬無一失,"法典執行局"還不時派員坐鎮攝制現場,名義上是"為攝制組提供拍片建議",實則是對劇本的執行情況(尤其是服裝、舞蹈、對話等)進行檢查和監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法典直接影響了1930年至1968年間美國製作的幾乎每一部影片。歷史學家特雷·拉姆塞譽之為"影業官方道德標準的大憲章"。

盡管其自身和實行的標準是有宗教背景的,但美國電影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歸根到底代表的是電影產業的利益,也就是說實際操作中的目的是保證影片能夠發行,能夠不引起宗教或其他社會力量的反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審查者其實代表著美國電影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在跟每一個具體的製片商在博弈。作為個案來講是個人對個人。但實際上,在整個好萊塢的系統運轉裡面是代表了希望穩定產業發展的整體需求和具體影片的冒險性利益訴求及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之間的矛盾和博弈。

老少咸宜,

才能保證「上座率」

1966年,美國製片人協會正式宣告廢除"海斯法典",代之以沿用至今的電影分級制度。

按照目前的分級,最無禁忌的是G級,意思是「普通觀眾」級,這是指那些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觀看的電影。在G級之上是PG,也就是「建議家長指導」,這種影片可能包含某些對幼小兒童不太適合的內容,要由家長來決定是不是帶孩子觀看以及如何指導孩子。

PG之上是PG-13級。這一級是警告家長,這部影片有可能包括不適合13歲以下兒童觀看的內容,比如不算嚴重的暴力、裸體、性感、粗話等等。只要影片有吸毒內容,至少就會定為PG-13。這個級別不是說13歲以下兒童一概不許觀看,而是提醒家長要多留意。2009年風靡全球的3D大片《阿凡達》(Avatar)在美國影院的評級就是PG-13,2010年上映的3D影片《泰坦之戰》(Clash of the Titans)也是PG-13。在PG-13以上是R級,也就是「限制級」。如果評級委員會認為電影里有一些成人內容,包括不斷出現暴力、裸體、吸毒或粗話等等,就會把電影定成R級。這是嚴肅提示家長:一定要更多了解這部影片再決定是否允許孩子觀看。沒有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陪伴,17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得進入影院觀看R級電影。評級人員還強烈建議家長不要讓年齡幼小的兒童觀看這類電影。2010年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排彈部隊》是R級。最為兒童不宜的級別是NC-17,這是「不許17歲以下未成年人觀看」的意思。NC-17的評級不意味著「淫穢」或「色情」,但是影片中的暴力、性、變態或吸毒等成人內容,對未成年人來說實在「太猛」。電影院會提醒觀眾:您要想看這個級別的電影,就必須把孩子留在家裡花錢請人照看了。

只有老少咸宜的影片才能吸引人們攜家帶口來電影院。為了保證上座率,許多大眾影院不放映NC-17級的影片。而製片商為了防止影片級別被定高,影響票房收入,有可能會自操剪刀刪剪鏡頭。

這種分級是由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民間組織「美國電影協會」制定的。這是一種「自願分級」制度,雖然名為「自願評級」,不過,身為電影協會成員的各大製片廠都會把他們的電影送給評級委員會審定。另一方面,一些外國影片或者獨立製作的影片,因為事先就不指望大量發行,可能也就不費這道評級麻煩。這些「未評級」(Unrated)影片可能只在數量有限的藝術片影院放映。

與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相比,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看起來很嚴格,實則是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前幾年的商業大片《英雄》《霍元甲》《無極》在美國都被MPAA定位PG-13級,《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投名狀》等都更被定位R級,《色戒》還被定在NC-17級,但在中國這些電影連低齡兒童都可以隨便觀看,沒有任何控制。

中國看似嚴格的審查制度,因為審查制度追求的是「老少咸宜」,即對成年人與兒童普遍適用的內容,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成人的合法權利常被「保護兒童」的名義侵犯,而兒童也因審查中的「拉平效應」而接觸到超過其承受力的內容,其結果是反而同時侵犯和損害了兩個群體中個體的利益。

相關作品鏈接:

《美人魚》票房破紀錄的秘密

電影眾籌,投還是不投?

爆發吧,文化消費的大時代——以中國電影產業為例

400億背後,左右中國電影票房的三大趨勢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號:qspyqswhz

❷ 電影的發行流程是什麼

樓上已經說的很全了,作為個資深的影迷,我只對片方和發行方說一下吧.
眾所周知,國內的引進影片像好萊塢大片都是採用的票房分帳的形式:比例大致為,製片方38%,發行方7%,影院方面55%.一個優秀的電影想要賣出一個好的票房,除了實力強大的製片方之外,一個善於營銷的發行方也是不可缺少的.
比如我們知道,美國的六大電影公司,派拉蒙在其中是首屈一指的,每年會出品大量質量上乘的佳作(鐵達尼號,變形金剛,功夫熊貓等等),然而在發行的時候,派拉蒙則經常選擇20世紀福克斯作為發行方,很簡單:福克斯這個強大的影視傳媒,在營銷方面做的無疑是最出色的一個.
發行商的職則有:與院線溝通上映事宜,影片的宣傳,製片方與院線的相互聯系中間方。
好來塢電影發行一般採用招標的形式,發行商競標取得電影發行資格...樓上已經說的很全了,作為個資深的影迷,我只對片方和發行方說一下吧.
眾所周知,國內的引進影片像好萊塢大片都是採用的票房分帳的形式:比例大致為,製片方38%,發行方7%,影院方面55%.一個優秀的電影想要賣出一個好的票房,除了實力強大的製片方之外,一個善於營銷的發行方也是不可缺少的.
比如我們知道,美國的六大電影公司,派拉蒙在其中是首屈一指的,每年會出品大量質量上乘的佳作(鐵達尼號,變形金剛,功夫熊貓等等),然而在發行的時候,派拉蒙則經常選擇20世紀福克斯作為發行方,很簡單:福克斯這個強大的影視傳媒,在營銷方面做的無疑是最出色的一個.
發行商的職則有:與院線溝通上映事宜,影片的宣傳,製片方與院線的相互聯系中間方。
好來塢電影發行一般採用招標的形式,發行商競標取得電影發行資格.而在國內,電影的發行基本被zhongying壟斷了。你看國內上映的電影大都會打上中影的標簽:比如最近的美國大片阿凡達。
自己寫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❸ 一部影片在取得什麼後才能上映

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公映許可證的取得,依據《電影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相關條款包括: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未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的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3)在美國發行電影需要擴展閱讀:

影片初審材料:

1、數字電影送高清數位元組目帶(HDCAM)一套;膠片電影送混錄雙片一套(或BETA 帶);

2、《國產影片審查報批表》一式三份,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的公章;

3、《主創人員登記表》一份;

4、影片片名英文譯名的報告,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5、影片如需變更片名,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6、影片如需增加、變更出品單位的,須提前申報,並經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7、影片聘請境外主創人員,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

8、影片完成台本的電子文檔(附光碟);

9、交回該片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回執單》或《攝制電影片許可證(單片)》。


❹ 像好萊塢,製作影片的費用,是誰來承擔的,銀行嗎

那可不一定。

一部大片,在美國是可以向銀行貸款的,但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自己融資,並不一定非要向銀行貸款。實際上,即使在美國這樣電影業發達的國家,大部分的電影公司,如果不到萬不得已,都是不願意向銀行貸款的。因為貸款的話,有可能一部電影的利潤大部分最後都會被銀行拿走,自己辛辛苦苦拍出的片子,最後卻拿不到多少錢。而銀行其實也不太願意貸款給一部電影,因為電影這東西,不一定就能賺錢。一部大投資的電影,說不定票房慘淡,以虧本收場,那樣銀行也就虧了。

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規模都很大,每個都有幾百億的資產,因此每年拿出一些錢來投資大片,還是投得起的。另外一些富人有閑錢的話,也可以拿來投資電影,為一部電影入股,賺到利潤後大家一起分,還有向一樓和三樓所說的,那也是一種方法。因此實際上,美國的電影,銀行在裡面起到的作用並不大,一部大片,有各種各樣的方法能夠融到資,不一定都要向銀行貸款。

最後說一點:二樓的觀點很可笑,說明其對美國電影公司是一無所知。《2012》本來就是索尼公司拍的(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屬於索尼),索尼本身就是這部電影的老闆,它還用得著用贊助商的身份在電影中做廣告嗎?當然電影中確實是有很索尼的廣告,但在自家的電影中,安插自家的廣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