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飛越瘋人院是美國電影嗎
擴展閱讀
陽關之城微電影 2024-09-28 23:25:16
香港電影害人害己 2024-09-28 23:21:34

飛越瘋人院是美國電影嗎

發布時間: 2024-06-20 17:17:18

⑴ 《飛越瘋人院》這一部電影想要告訴人們一些什麼道理為什麼酋長要殺死主人公

為了幫主人公解脫,主人公喚醒了他們被禁錮的思想,讓他們重新對自由有了嚮往。但這就撼動了醫院的權威,為了繼續控制病人們,醫院強行切除了主人公的腦組織,他成了植物人,再沒有思想。酋長殺死主人公算是給了他解脫,也是一種報答。最後酋長終於沖破瘋人院的桎梏,獲得自由。

⑵ 各位幫個忙,我需要《飛越瘋人院》的心理學分析,萬分感謝!!!

《飛越瘋人院》是美國七十年代社會政治電影的代表作。該片獲得一九七五年奧斯卡獎的五項主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象這樣的絕對優勢,自一九三四年度《一夜風流》以來尚屬首次。

由於該片導演是六十年代末從捷克斯洛伐克逃往美國的米洛斯.福爾曼。好萊塢拿他的這一情況大做文章,似乎《飛越瘋人院》是影射蘇聯等國,其實該片是揭露了美國自己的"家醜"。影片中所描繪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國病態、壓抑的社會縮影。正如有的評論指出:"該片以觸目驚心的畫面揭露了資本主義文明社會的弊病——壓制人性和束縛自由。現代的管理社會竟如此恐怖,給歐美觀眾以極大的沖擊。"昔日的好萊塢電影也帶敏很喜歡涉及精神病患者的題材,但目的是渲染病態心理。《飛越瘋人院》盡管擷取類似題材,卻有一定的寓意,語風犀利,富於揶揄色彩。但這部電影頌揚的那種為了個性解放而孤軍奮戰的英雄,由於找不到正確的解放道路,最後還是被無情的社會所吞噬。

這部影片的特點首先是題材奇特。它描寫了一個人們不易看到的故事,即一所普通精神病院人被迫反抗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醫院中的種種弊端,它們打著人道主義的幌子,實際上是把病人當成了醫護人員的實驗物,成了非人制度的犧牲品,這種醫院是一所真正的"人間地獄",這並不是編導任意虛構、編造和假想的,而蠢備枝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實寫照。片名"飛越瘋人院",實在是一種極妙的辛辣的嘲諷和無情滾納的揭露!這是一個帶有鬧劇色彩的悲劇。

影片的另一個特點是人物各有貌,不易混淆。病院中的這批可憐、怯弱、無望的病人,不僅性格不同,而且外貌各有特點,使觀眾看了印象十分深刻。如那個口吃、膽怯文弱的青年比利,在造型上,就和主人公麥克默菲有很大的區別:也和鐵塔似的印第安酋長有顯著的不同。這種人物造型的鮮明特徵和差別,這種帶有一定誇張的表現人物的方法,和影片的題材、內容和怪誕奇特的藝術風格是相一致的、和諧的。因而,使人感到既誇張、又真實;既奇特,又合理;既怪誕,又可信

⑶ 美國電影《飛越瘋人院》講述的是啥

這部電影是好萊鎢兩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傑克.尼科爾森,他再片里是一個愛搗亂的嚮往自由生活的年輕人,被警察抓住以為他是精神病所以送他進了精神病院,他到了精神病院以後,帶領廣大的患者到處吃喝玩樂,鬧出了很多笑話,大家都很喜歡他。他甚至幫助一位先天不足的精神病患者找到了一個漂亮的姑娘,結束了他的童男生涯,呵呵。再這期間他還認識了一個很不錯的印地安朋友,那個朋友高大有力,是個正常人,只是不愛說話,有些自我封閉,但是很善良,他們成為了朋友。只是電影的最後主人公比較慘,因為闖了太多的禍,所以最後被醫院的人陷害,動手術把他的大腦破壞,一個活潑的正常人就這樣成了植物人。這時候他的朋友印地安大個子想起了他說的話,想到了自由。於是用盡全身力氣拿起一個大櫃子砸爛了瘋人院的窗子逃了出去。奔向自由!
結局很讓人感動,讓人深思自由的可貴,雖然是是部70年代的片子但是非常值得一看。

⑷ 飛越瘋人院的影片評價

《飛越瘋人院》帶有強烈的階級觀,通過諷喻和警世的象徵,辛辣地諷刺現實社會中的消極現象(搜狐網評) 。這部電影是美國70年代社會政治電影的代表作。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出色不僅在於成功演繹了原作中的情氛,而且他用好萊塢的經典語言陳述一個反叛的主題。影片雖然採用了好萊塢電影中經常涉及的精神病患者這一題材,但卻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銳的諷刺力,富於揶揄色彩,並且敘事層面同隱喻層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時光網評) 。
作為好萊塢的優秀電影作品,此片達到了商業元素與藝術價值高度合一的境界。影片講的是一個瘋人院里發生的故事。而要在票房上取得一定效果的影片,就得為這些影片的主角們找到一個對立面。影片導演福爾曼正是抓住原著中這特殊的一點,在影片中加以強調,並將影片的整體框架也建立在一種對決上,使得這部影片在表現形式上更像是一場對抗賽。對決的雙方很突出,一方是以護士長為代表的管理者,一方是以麥克默菲為代表的被管理者。在這種對決中,雖然病人們作為一個弱勢群體是弱小的,但在影片中卻表現出最旺盛的生命力。
《飛越瘋人院》的社會性大致分析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標榜美國式自由精神,這大抵和《肖申克的救贖》一樣,是美國人一直追求的一種反抗壓抑的個人主義,它是一種理想主義,美國式的,也是帶有一定普世精神的;第二個層面是政治隱喻,影片是控訴強權社會壓抑下的人性吶喊與悲歌,而這個社會原型並不是美國,而是集權統治下的那些國家。
電影《飛越瘋人院》誕生於1974年,它的出現成為了60年代美國人生活的抽象體,那時有不少人看了電影就想到自己,大多數人都是懷著「看看生活到底是怎樣的」的心理走進電影院的。影片《飛越瘋人院》的成功與那個時代大眾的觀看心理有著重要的關系。瘋人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導演有意地將整部影片放置在這個具有很大局限性的空間進行拍攝,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指向性,讓觀眾集中地從瘋子的身上窺視到自己,給生活在那個社會中的人們注入一種信仰:自由、自我。
影片的拍攝本身也具有一種叛逆的氣質,整部影片的色彩基本上只有白、黑構成,影片場景也反復強調瘋人院里禁錮的方形門窗,重重設置規整的鐵絲網,單調取代了以往電影中的絢麗,而壓抑和死寂的氣氛充斥著整部影片。這種令人壓抑的氣氛恰恰與70年代美國試圖進一步打破頹廢消極傾向的社會相吻合,是一定社會層面強烈呼喚的一個宿影。此外,影片中的人物也具有明顯的符號化。護士長嚴肅冷靜,在與病人的交流會上多以正面向上仰視的主觀鏡頭出現,明顯帶有一種威嚴性。但麥克默菲卻是一個典型的反叛者,越是在氣氛壓抑,管制森嚴的環境里越顯出他叛逆的天性,影片的實質也贊揚了這種天性。
影片結尾為這種反叛精神最終帶來了希望:酋長逃出了瘋人院。雖然麥克默菲沒有實現出逃的願望,這個殘酷的事實是一個不能抹去的傷痕,但酋長的出逃卻是「麥克默菲式精神」的傳遞。酋長被麥克默菲所喚起的人性原始的力量,促使他砸破鐵窗回歸到原始。回歸自由的願望實現了,「麥克默菲式的精神」也取得了勝利。此時影片將反叛與自由的主題發揮到了極致,也使觀眾與這種「麥克默菲式的精神」獲得共鳴,得到解脫。整個影片的放映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向觀眾傳達自由精神信息的過程。《飛越瘋人院》用「麥克默菲式精神」喚起了自由、自我的美國精神,為70年代美國社會的進步注入了活力(光明網評) 。

⑸ 《飛越瘋人院》獲奧斯卡大獎,看一次哭一次,一部好片怎麼會錯過呢

「至少我試過了」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自願呆著和曾經努力過,雖然最後的結果一樣,但無愧於心,這可能是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

精神病院的病人都是有病的嗎?評判一個人是否有精神病的標準是什麼?當制度被打破,當思想得到啟蒙,生命不再是單一生命力表現之時,自由在此時凸顯出來,而當你「提問」之時,得到的回答是「道德」的約束。

《飛越瘋人院》於1975年在美國上映,很難想像在那個時候能夠拍出如此有深度的電影,而直到今天,依舊有人沉迷在「精神病院」中。這也是為何至今仍是人們心中的經典之作的原因。

通過瘋人院這一小場景折射出五、六十年代美國的社會全貌,以小見大的手法加上感人的故事情節,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⑹ 歐美電影,白人病人住院,還有個女護士,到晚上出現一個黑人醫生,結局這病人拿砸開玻璃跳樓了,求電影名

飛越瘋人院

《飛越瘋人院》改編自美國作家肯·克西的同名小說,是一部由米洛斯·福爾曼執導,傑克·尼科爾森、路易絲·弗萊徹、丹尼·德維托等主演的劇情電影。
影片講述了邁克·墨菲為了逃避監獄里的強制勞動,裝作精神異常,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的到來,給死氣沉沉的精神病院帶來了劇烈的沖擊。該片於1975年11月19在美國上映。1976年該片在第4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項獎項。

⑺ 1975年上映的影片《飛越瘋人院》為何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原本以為這是一部治癒喜劇電影,畢竟名字感覺很喜劇,但事實上是一部非常諷刺的社會電影,而且後勁十足,看完後內心十分苦悶,卻連一滴眼淚也流不出。故事的開始充滿了荒誕的喜劇色彩,老電影模糊的畫面給這個故事蒙上了歲月的沉澱。直到一群人開派對我都還天真得以為這是一部溫馨治癒的喜劇電影,然而......

1)離開瘋人院,獲得自由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勝利。小說里的大護士太強大了,比電影表現出來的更加可怖。她所象徵的社會體系拒絕他們的活潑,拒絕他們的反抗,拒絕他們任何不符合規范的行為。麥克墨菲對她的挑戰是對這個社會規則的挑戰,他們妄圖飛越卻最終被消滅。而失敗的下場就是麥克墨菲變成了植物人,我」在逃走之前殺死了麥克墨菲,因為眼前這具會呼吸的肉體,並沒有麥克墨菲的靈魂,如果真正的麥克墨菲還活著,一定不願意過這樣行屍走肉的生活。「我」也終於在最後找回了自我的意識,帶著麥克墨菲的自由靈魂,飛越了這座「瘋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