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外國電影中民俗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弓百度雲 2024-10-05 20:18:58
意識流類電影中國 2024-10-05 20:15:40
怎麼看電影學日語 2024-10-05 19:54:15

外國電影中民俗

發布時間: 2024-07-06 18:18:10

A. 讓你了解到日本自然民俗的影視作品都有哪些

第一個想到的是《小森林 夏秋篇》。無數次夢想自己有間山間小屋,過上自給自足的日子。不想繼續努力的時候,咸魚似的躺在家裡烤麵包,做酸米酒,做伍斯特醬油,做胡頹子果醬,巧克力榛子醬,雨久花冷盤,烤紅點鮭魚,紅點鮭魚湯,西紅柿拌面… 寫著寫著就餓了。這部電影大概是開了小清新美食紀錄片的先河。閨蜜看的比我入迷,還按照電影里的方法做酸米酒,結果做餿了哈哈。

B. 《五朵金花》中的民俗有哪些

《五朵金花》中的民俗有三月三男女約會,贈送荷包。

五朵金花中有三月三男女約會的民俗,還要對心怡的人贈送荷包。《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製作的音樂愛情電影,由王家乙執導,楊麗坤、莫梓江、王蘇婭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見鍾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尋找金花,經過一次次誤會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2005年9月28日匈牙利上映。

劇情簡介

舊歷三月雲南大理,人民公社的副社長金花(楊麗坤)帶領著姐妹們驅車去趕一年一次的「三月街」傳統盛會,半路車壞,眾人手足無措之時,遇到前來參加賽馬會的劍川鐵匠阿鵬(莫梓江),阿鵬將車修好,沒等金花致謝就翻身上馬沖進賽場勇奪冠軍。

賽後金花找機會與阿鵬接近,兩人交談中生出感情,相約來年山茶花盛開時再在蝴蝶泉邊相見。第二年阿鵬如約前來,左等右等不見金花身影,不知如何是好之時,他結識兩位來自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音樂家與畫家朋友,對方聽完他的經歷,立誓幫他找到金花。

C. 求帶有國外民俗風情的電影

《燃情歲月》美國西部草原的風土人情
《雲中漫步》美國中部葡萄園的風土人情
《一年好時光》法國葡萄園的風土人情
《情迷拉斯維加斯》美國拉斯維加斯風土人情
《恩怨情天》愛爾蘭的風土人情
《環游世界80天》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小鎮的風土人情
《羅馬假日》這個不用我說了吧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印度的風土人情
《日落巴黎》法國人特有的浪漫
《非洲之旅》東非大草原的風土人情
《初戀50次》夏威夷風土人情
《新郎不是我》蘇格蘭的風土人情
《英國病人》北非風土人情
《接吻吧 不為媒體》(以普京和妻子柳德米拉為原型的電影)俄羅斯的風土人情

D. 根據電影《茶館》分析其中的民俗表現及其原因

創作於1957年的三幕話劇《茶館》就是影片的完整歷史背景,無疑是老舍在當代的傑作。借北京城裡一個名為裕泰的茶館在三個時期。分別是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凱死後軍閥混戰的民國初年;40年代抗戰結束、內戰爆發前夕)的變化,來表現19世紀末以後半個世紀中國的歷史變遷。這種具有相當時間跨度的「歷史概括」,是當代作家普遍熱衷的。對這一宏大題旨的表現,作者選擇了自身的生活經歷和藝術經驗所能駕馭的軌道。「在這些變遷里,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

《茶館》的作者老舍選擇了從「側面」,從「小人物」的生活變遷入手的角度,並把對他們的表現范圍,限制在茶館這個「小社會」中。沒有運用中心情節和貫串全劇的沖突——當代話劇常見的結構方式,而採用被稱為「圖卷戲」或「三組風俗畫」的創新形式。眾多的人物被放置在顯現不同時代風貌的場景中。這些人物,涉及市民社會的「三教九流」:茶館的掌櫃和伙計,受寵的太監,說媒拉纖的社會渣滓,走實業救國道路的資本家,老式新式的特務、打手,說書藝人,相面先生,逃兵,善良的勞動者……其中,常四爺、王利發和秦仲義貫串全劇。

影片中的角色人物,從他們的性格、生活道路各不相同,「旗人」常四爺耿直,「一輩子不服軟」;秦仲義辦工廠,開銀號,雄心勃勃;掌櫃王利發則「見誰都請安、鞠躬、作揖」:但最終都走投無路,為自己祭奠送葬。「我可沒作過缺德的事,傷天害理的事,為什麼就不叫我活著呢?」「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劇中的悲涼情緒,人物關於自身命運的困惑與絕望,透露了與現代歷史有關的某種悖謬含意,無奈與悲戚!

總得來說,作家老舍《茶館》的敘述動機,來自於對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強烈渴望,和對一個不公正的社會的強烈憎惡。新舊社會對比既是他結構作品的方法,也是他的歷史觀。他對於「舊時代」北京社會生活的熟悉,他對普通人的遭際命運的同情,他的溫婉和幽默,含淚的笑,使這部作品,接續了老舍創作中深厚的人性傳統。而作為電影,《茶館》中的一代卓越藝術家他們卓遠的演出,對確立該影片在當代的「經典」地位,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個也是不容置疑的。

E. 推薦一部民俗色彩濃厚的電影,並簡要介紹,然後分析其中的民俗文化。

[祭灶] [掃塵] [吃灶糖]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准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送灶神上天後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閑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洗 浴]
??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小除夕] [過趕年]
??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
[放爆竹][祭祖][給壓歲錢]
??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拜年][開門炮仗]
[占歲][貼畫雞][聚財]
??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祭財神][財神的傳說]
??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祭財神][路頭神][送窮][開市]
??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 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這日還有不行刑的風俗。

[穀日][順星]
??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石頭生日][賀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 舊時民間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元宵節][送孩兒燈][迎紫姑]
[走百病][偷菜節][巴烏節]
?? 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東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F. 有沒有民俗風情的電影

《邊寨烽火》(景頗族)、
《五朵金花》、《摩雅傣》(傣族)、
《劉三姐》(壯族)、
《冰山上的來客》(塔吉克族、維吾爾族)、
《阿詩瑪》(彝族
《青春祭》(傣族)、
《盜馬賊》(藏族)、
《鼓樓情話》(侗族)、
《黑駿馬》(蒙古族)、
《紅河谷》(藏族)、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蒙古族)、
《益西卓瑪》(藏族),
〈天上的草原〉(蒙古族)
《草原上的人們》(蒙古族)、
《金銀灘》(藏族)、
《猛河的黎明》(藏族)、
《哈森與加米拉》(哈薩克)、
苗家兒女》(苗族)、
《患難之交》(朝鮮族)、
《神秘的伴侶》(瑤族彝族)、
蒙古族(《祖國啊母親》),
土家族(《連心壩》),
布依族(《山寨火種》),
瑤族(《瑤山春》),
苗族(《火娃》),
回族(《六盤山》),
佤族(《孔雀飛來阿佤山》),
壯族(《拔哥的故事》),
獨龍族基諾族(《綠海天涯》),
達翰爾族(《傲蕾•一蘭》), 冰山上的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