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美國鳥人電影
擴展閱讀
美國鳥人電影 2024-10-21 13:39:06
日本電影田徑 2024-10-21 13:33:44

美國鳥人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0-21 13:39:06

A. 最近很火的一部奧斯卡獲獎電影 鳥人 現在電影院里能看么

您好,這部頒獎季常客,去年威尼斯的開幕影片《鳥人》是肯定不會引進到國內上映的。雖然有眾多一線明星加盟,像艾瑪斯通,娜奧米沃茨,愛德華諾頓,邁克爾基頓等影帝和影後級別的演員出演。

原因,一,在國內,觀眾對於黑色喜劇的電影根本不買賬,沒有票房和市場價值,國內觀影者的層次能看懂鳥人的,恐怕一百人里也挑不出一個來。

二,這部劇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它融合了,小說,戲劇,電影,現實四個體驗,劇本的編寫可見功力很深。由於中美文化差異,國內觀眾很少能欣賞舞台劇,更別提能看明白《鳥人》裡面的橋段了,類似國內的一步之遙像經典致敬的場景,如果沒看過上百部百老匯舞台劇和一千部美國電影,甚至根本對鳥人的對白,不明覺厲。

綜上所述,鳥人是不會引進國內的~看DVD原版 原本比在電影院看好的多,如果你是個藝術片迷的話~

B. 電影《鳥人》到底講了什麼內涵

《鳥人》影評「請你愛我,但若只有一次遠遠不夠」
文中有些英文是inside joke (內幕笑話),如果不懂請忽略.

20幾年前,Riggan Thomson由於出演漫畫英雄系列電影Birdman三部曲成名,在人氣旺盛之時卻拒絕了參與拍攝Birdman的第四部。20年之後,已至中年的Riggan早已過氣,大眾對他的標簽單單依舊是個「鳥人」。由於虛榮和自負的糾纏,時間並沒有幫助Riggan適應、接受自己在知名度、存在感上的落差。他想要證明自己是個真正的藝術家,親自改編了一個話劇劇本,並且自己擔任導演和主角,即將在百老匯上演。電影給我們看的,就是Riggan從初期製作到首演的這段經歷。你覺得事情會進展順利嗎?

這部片子很奇妙,竟然也非常爵士(我剛看過Whiplash),是我今年看到現在最喜歡的之一。照例,列一下為什麼說它好:

第一,選角、表演

飾演主角Riggan Thomson的,正是多年前飾演過《蝙蝠俠》和《蝙蝠俠歸來》的Michael Keaton。Seth Rogan在《鄰居》里對Zac Efron說,「你們這一代認為真正的蝙蝠俠是Christian Bale,對我們那一代來講,真正的蝙蝠俠是Michael Keaton。」經歷是不可以復制的,被Nolan慣壞了的我們,很難會對Tim Burton的風格買賬了。Michael Keaton這個名字在90年代之後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談話內容(他出境的電影,貌似我看過的最新的也是1997年的Jackie Brown了,那還是因為Tarantino)。一個演過經典的Batman,到現在卻「無人問津」的演員,來演一個曾經演過Birdman,而到現在無人問津的演員,Keaton所謂是本色出演了。但有一點我們都沒想對——從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到同台的Edward Norton,都說Michael Keaton本人跟他所飾演的Riggan相比,性格和心態完全相反。電影中的Riggan沒有安全感,而Keaton卻很清楚自己目前所處的位置和自己的方向。如果是這樣的話,要投入那些慌張、絕望、沒有頭緒的戲,Keaton的表演其實非常有突破。

除了主角之外,其他的選角也挺完美。有幾個配角我特想聊一聊。

這部電影對Naomi Watts的挑戰性不是特別大,跟Keaton演一個誇張、變形了的自己相比,Watts更顯得是在演自己,或者在演一個自己最擅長演的「角色」:一個不停懷疑自己的事業崎嶇的女演員。首先我們回到2001年的經典,Mulholland Drive (that David fucking-with-our-dreams-Lynch, right?). 在那部戲里,Naomi演的Diane是一個演技不錯卻沒多少自信、特別想要紅但就是沒有紅的演員。在Inside the Actor』s Studio訪談中,Naomi說自己更像Diane(為什麼說「更」呢?),她說導演David Lynch「引發出了我內心的陰暗面,而我發現本來並不需要隱藏它」。她還說self-doubt(「自我懷疑」)對她來講是件好事。我喜歡Naomi Watts這個演員,第一是因為她演技厲害,第二則是因為她讓我看到她沒有安全感的樣子,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在我心裡會給她加分。

Edward Norton演Naomi Watts的床伴。他的角色是一個演技高超、但卻非常自負的演員。我猜Watts在讀本子的時候能夠意識到她跟自己的角色很像,而Norton在讀劇本的時候可能根本意識不到,因為Norton本人就是這樣一個演員,他有可能自負到看不見別人對他的評論。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在一個訪談里就說,Norton一來,讀了一下劇本,就開始跟導演建議,「誒,咱們怎麼不拍這個啊?」「不如這樣吧!」雲雲。而導演馬上就笑了,問他,「你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嗎?」Norton說,「不知道。」「你在做你的角色恰恰會做的事情。」關於Edward Norton在片場難合作的說法有蠻久了,他並不是耍大牌,他只是對工作、對自己的藝術看得非常非常重,不願意妥協。以下只是網上搜來的一個「版本」:當年在拍The Incredible Hulk的時候,他拿到劇本後,自己狂加了大概70分鍾的對話,為了突出綠巨人Bruce Banner的人物深度。而在Marvel將那些全部砍掉後,他馬上就不幹了。這之後「復聯」裡面才由Mark Ruffalo演綠巨人,也是大部分人最喜歡的。(兩個演員私下是好朋友)。之所以要強調是「網上搜的版本」,因為Gone Girl提醒了我們,道聽途說杜撰太容易。而那個 「版本」的Norton,跟Birdman里他的角色,恰恰像是從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唯獨,這個角色再多麼有才,他對自己還是沒有足夠的自信,他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最屌(literally),而我們依舊能感到幕後的他沒有安全感的一面。真實的Norton是怎樣的,我就不知道了。此片Norton但凡出境就搶了其他所有人的戲,好在他說本片是他最享受的創作經歷。

由於知道這三個主要角色跟演員的現實特點之間的聯系,我看電影時就多了一層樂趣。電影最開始(忘了誰)有句台詞說誰誰朝自己嘴裡開了一槍,卻還沒死成,我第一反應就是Tyler Durden. But we』re not supposed to talk about it.

還想簡單說兩個演員。

Emma Stone演Riggan的女兒,她是一個有過沉重的曾經,如今茅塞頓開,卻還沒有丟掉包袱的靈魂。Emma Stone的性格非常 「Easy A,」 跟Jennifer Lawrence差不多,她也是比較大大咧咧的,在脫口秀上講「在故宮上廁所」的故事。在Riggan的女兒里,我看得到Stone的那種自由,好像要高飛的風箏,但Stone的戲更多的是在同Keaton和Norton互動,這些互動里,我看得到一根很韌的風箏線,這是她演技所在。鏡頭給了她的大眼睛不少特寫,而捕捉到的感情也足夠真實。

Zach Galifianakis (噢耶,一次拼對) 對於經紀人/律師的表演也很出色。提他是因為你一般不期待他有這樣的表演,他是玩Between Two Ferns瞎搞的人,這次正經了一把,當然他也提供了一些詼諧的對話。看他也是滿臉毛,不禁期待他效仿Robin Williams,多演些戲劇。

第二,劇本、攝影、導演、剪輯

本片的攝影師是Emmanuel Lubezki,去年剛剛因為Gravity得了小金人。導演和編劇之一則是指導過21 Grams和Babel的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在他們的合作下,這部電影從頭至尾好像是一場2個小時的長鏡頭。

這個效果是劇本事先的設定,原本就需要演員演很長的戲。這部電影一共拍了30天的事實也確實證明了片場上的高強度高壓力。這樣的拍攝,不僅需要每個演員都靠譜(尤其是最後一個說話的那個演員,因為一旦他搞砸,大家就要重來),更加需要攝影師、演員、導演的默契。後者是電影成功的一大要素,因為每一場戲不僅很長,而且戲里的演員還有很多走動和互動。為了捕捉最能表情達意的畫面,並產生跟蹤鏡頭的效果,攝影機不能一直在遠處拍全景,它需要一直跟著演員走,有時還需要拍特寫,並不停的變換角度。同時鏡頭又不能礙演員的事。為了突出主題,電影裡面有好多的鏡子,電影對於有鏡子的戲的取景也是非常棒的。

我對Aaron Sorkin 劇本里很多的長鏡頭非常熟悉,所以在看完此部電影之後,我很高興的發覺自己根本沒有花一秒去想過Aaron Sorkin,電影拍攝是自成風格的。這樣的拍攝特點,結果就是不僅讓我們充分了解角色,還讓我們看到了百老匯後台的忙亂,給電影的氣氛上了色(說到上色,燈光設計也別出心裁)。由於長鏡頭跟蹤,電影的節奏和張力簡直令人窒息,我很快就被吸引到了對話和劇情裡面,忘記了去想「長鏡頭」,而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技術特點沒有淪為讓人分心的花招(這是主觀結論)。更加厲害的是,在看的時候,我明明看得出他們肯定在某些地方喊了「咔」,但是就是看不出來到底是在哪裡剪的。很奇妙。

第三,有深度的主題

說了半天「XX突顯了」「YY烘託了」,也該具體談談主題了。不過到了這里,很大部分就都是個人理解了。

其實讀到這里,你應該猜得出來了,電影的一大主題,便是演員們極度稀薄的安全感,以及對於接受和肯定的「癮」。通過談Keaton,Watts,以及Norton,我已經舉了些例子了。這些演員都有著不同形式的自我痴迷。Keaton不停地跟自己的陰暗面鬥嘴,一方面想要關心自己話劇的質量、擔憂別人對自己作為藝術家的看法,一方面又憤怒的唏噓「當年老子多輝煌,你們這幫人算個毛!老子可以拍Birdman 4發大財!」 但明明已經開始做話劇了,好好表演完成任務卻不夠,他又特別容易就被外界干擾到自信。所以他不停的設想重新披上Birdman的裝束,通過商業電影再次被萬眾所愛。Watts和另一個女演員極端需要他人的認可,需要聽到贊美才能稍稍安心。而Norton,雖然對自己演技功夫沒有任何懷疑,但他大概是最痴迷的,他只對角色有信心,對自己卻沒有,所以他所有的經歷都傾注到了表演上,對其他的任何東西都不在乎,台下的生活一團糟,沒人喜歡他。每個人的潛台詞都是「看我!愛我!」而且是一接受到一點光,就想要更多的光。這不是癮是什麼?電影中畫面里的那一面面鏡子,正是對於這種自我痴迷的象徵。

此段很短似劇透:

Emma Stone的那捲衛生紙,是幫助她戒酒(或毒)癮的,在地球長長的歷史中,人類只有那一小塊。而她跟父親講述這卷紙的目的,就是想要幫父親戒掉對於 「看我吧!愛我吧!」的癮。

劇透結束

不過,大家還是不要太早的去評價別人。Gone Girl里的Amy也是痴迷,Whiplash里的Andrew也是痴迷,我倒覺得我們所有人如今都是這樣的。演員們只不過碰巧又是名人,是被媒體典型化了的虛榮自負的人群的代表物而已。說他們是「物」也不誇張,我們有誰真正的了解演員,我們多少次將他們的角色賦予在了他們本人身上,我們多麼喜歡過度的解讀他們的某個表情?「我們」是個很籠統的代詞,我個人感覺,亞洲女生應該是病得最厲害的人群之一,但大家真的都差不到哪去。相比人到中年不會發推的Riggan,每天微博微信講新事盼回復的我們大概更擅長拐騙別人的關注。那些根本不了解Riggan,上來就叫他Birdman,求他合照、簽名的人,通過這樣做,無非也是想填補自己的虛榮心,「我前幾天看到Birdman了!」會成為談資,而那照片便獲得了很多點擊率。

這就談到了我想到的第二個主題,就是對「名人」和「名聲」的評論。不過要注意:演員們對贊揚的期望和追求,跟某些人對「名人」身份的追求是不同的。二者都有虛榮心在作祟,但前者顯然是任何演藝人都必有的心理,後者則從一開始就極不健康,而且我認為大部分的演員都認為當「公眾人物」是很可笑可悲的事情。上面那一段講的,就是我們是如何對待名人的,我們把自己心裡的東西架到他們身上,我們想像他們的想法,然後我們再跟他們共鳴。當他們好的時候我們利用他們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當他們不好的時候我們笑話他們,從而對自己的生活不那麼不滿。但在另一邊,是一個「名人」必須在保持自己形象、維持公眾信念的同時,還要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工作,給大眾交質量好的作業,否則他們就又不滿了。另外,還時不時的有人說自己老了、整容了、拍拖了、吵架了,一直有狗仔拍照,一直有大眾的審視,這個壓力是多麼的奇怪。影片能比較生動的表現這一點,也讓人不禁嘆氣。

另外,我想說一說社會對「漫畫英雄」電影的看法。漫畫電影在美國,起碼是在影迷圈內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轟動。在Michael Keaton那個時代,這種電影可信度不高,人們不怎麼當回事,倒是有情可原。現如今是Marvel和DC火拚的時代,拼的就是質量和內容。Marvel已經通過「復聯」、「美隊2」、「銀河」這幾部高水準的片子獲得了業界充分的信任,新出的「復聯2」的預告片也很令人振奮。然而很多喜歡電影的人依舊對這類電影嗤之以鼻,以為都是鬧著玩兒的,只能隨便看看的。我現在這樣寫,而且內心裡肯定覺得「美隊2」和「銀河」都分別是自己本年最喜歡的片子之一,但就連我也不敢把它們列到奧斯卡提名名單里。因為你把片子拍得再真實再嚴肅,也不能遮掩漫畫元素的荒誕性。從這方面講,漫畫電影現在被如此重視,是否是過了頭了?拍這種片子貌似真的會降低你的安全感。人們真的會說「你不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而你賺的錢越多,可能地位就越低。而這種態度,任何真正愛漫畫的人都會告訴你是錯誤的(none of that Transformers 4 bullshit)。

這就是為什麼Robert Downey Jr.想要拍The Judge。如今上映這么久了,他顯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票房收成,而爛番茄的分數也定格在了50%以下。我真的想知道Downey此刻在想什麼。整部電影從技術到內容都讓我很贊嘆,讓我覺得有點奇怪,而結尾也讓我有些發懵。看完一天了,腦子里卻還在想它。這就是藝術。

C.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到底好在哪

很多人在擇偶方面會喜新厭舊,同理,奧斯卡評委對於最佳影片的候選者也有類似心態。

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一路都是《少年時代》領跑,最終卻輸給了《飛鳥俠》(直譯是《鳥人》)。這種情況在過去十多年曾屢屢發生,比如《莎翁情史》擊敗《拯救大兵瑞恩》(很多影迷至今仍無法釋懷,而學院成員們估計也有不少後悔的,這從AFI的百大榜評選可以得到旁證),比如《撞車》撞翻《斷背山》,比如《社交網路》敗給《國王的演講》。好萊塢業內觀點是,領跑者風頭太猛,後勁不足,等到真正投票的時候,評委們覺得應該風水輪流轉,把最大榮譽分給了後來居上者。

奧斯卡跟歐洲影展的最大不同是,奧斯卡是六千餘人自顧自評選的,而歐洲影展是十來位評委討論的結果。因此,從得獎結果倒推好萊塢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有時真的不能絕對化,也許兩部熱門影片的票數相差很近,也許喜歡某部影片的評委以為別人都投那部,自己故意選擇一部偏門的以表支持(這種情況在最佳影片類已經不容易發生,因為它的投票方式採用排序而非單一選擇)。總之,像今年這種起碼兩部並駕齊驅的情況,我們最多隻能說評委們總體上更偏愛某部,但未必能得出他們不愛另一部的結論。

《少年時代》和《飛鳥俠》是2014年度最具創新意識的英語影片,但兩部從立意到風格南轅北轍。《少年時代》很輕很簡潔,《飛鳥俠》很厚很復雜。前者的最大亮點是連拍12年每年追蹤一兩周的創意,這是很不商業的行為,風險很大,其結果非常純粹,線性敘事,淡化戲劇張力,一切淡淡的,平淡而雋永。但該片的成功除了創意,需要參與者做出商業犧牲,你想,每年的製作費僅20萬美元,輪到幾位主創(他們可都是專業影人,而且都算是明星)能得到多少。因此,這種方式只能偶一為之,不具有大量復制或持續發展的可能(除非所有人跟少年的演員那樣屬於新人),否則這意味著好萊塢大舉自動減薪。

《飛鳥俠》對於多數好萊塢人士,或許有切膚的感受。它表面上講一個過氣明星試圖重整旗鼓的故事,但對於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電影業者,今天風光,很可能明天失業,那種不安全感隱隱吞噬者所有人。

影片主角試圖通過一部話劇,恢復自信以及事業。現實中,百老匯已是一個不錯的次優選擇,比如格倫·克洛斯在90年代事業低谷期,便曾主演《日落大道》的音樂劇版,而同樣競爭該角色的70年代著名女星費·唐娜薇卻因為沒有得到那個角色,徹底進入退休狀態。有人在電影事業不景氣時,轉戰電視,但近年美劇異常紅火,銀幕上的明星未必在屏幕上有優勢或運氣。而闖盪百老匯的,越來越多是如日中天的好萊塢巨星,如剛演完《絕命毒師》(觀劇)的克蘭斯頓,屢獲奧斯卡影帝提名的布拉德雷·庫柏。有些電影明星只能在地區劇院演話劇,甚至到賭城拉斯維加斯賺錢。其實,越是大牌的電影明星,越是放不下架子,往往用不切實際的高片酬把自己的後路全給堵死了。

《飛鳥俠》的故事是好萊塢的自黑,也是自我鼓勵,它對電影和電影明星的江湖位置都有著雙重的作用,既打了響亮的耳光,又撫摸了好幾下。這在多數人看來是高級的姿態,能自視弱點,但不氣餒。

我曾分析《撞車》獲獎跟它的洛杉磯地理背景有關,同理這個發生在紐約的故事骨子裡非常好萊塢,這是它接地氣的地方,當然它的藝術手法很新穎,連以紐約為基地的邁克·尼可爾斯都認為太冒進。《飛鳥俠》導演在宣傳時放出這類小花絮,意在巧妙提醒評委該片的藝術冒險,而相比之下,《少年時代》確有創新,但說上一兩個月就了無新意了。

誠然,上述邏輯無法解釋為什麼本屆影帝不是主演《飛鳥俠》的邁克爾·基頓。基頓的表演是多層次的,自黑加勵志,而小雀斑的表演卻是最傳統的套路,即刻畫好一個殘疾人,而且是舉世聞名的真人。我一直覺得表演不應該用一個標准,優秀的電影表演中至少可分為「重」和「輕」兩類,所謂「輕」就是毫無表演痕跡,但毋庸諱言,奧斯卡偏愛「重」的表演,用力很猛,但沒有一拳是打錯的,拳拳擊中要害。這種「重」的表演很顯功力,但並不是誰都扛得起,稍一過火,就變成了誇張的鬧劇。在中國,能演得了這種風格的多半是功底非常棒的中老年演員,如《立春》中的蔣雯麗。

縱觀去年好萊塢作品,最得中國影迷心的大約要數《星際穿越》和《消失的愛人》了。前者僅獲得一項技術獎,後者徹底落空。但,這不能否認這兩部都是好電影,而且是美國和美國之外電影觀眾都認可的。為什麼奧斯卡沒有它倆的份兒?那是因為,這兩部都太類型化了,諾蘭和芬奇都以文藝片起家,但轉戰商業片後大獲成功,他們為商業片(或稱類型片)帶去了某種文藝情愫,這是他們的本事,起碼要比邁克爾·貝高明N個檔次。

在所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影獎中,奧斯卡是最兼顧商業和藝術的,但商業和藝術的天平並非一成不變。在1990年代,商業和藝術雙豐收的影片往往是奧斯卡的最大熱門,如《泰坦尼克號》,但近幾年來,學院的口味似乎在往藝術方面傾斜。奧斯卡把最佳影片的提名作品從傳統的五部,擴大到理論上最多十部,其目的也是為了能讓更多賣座影片入圍。但趣味的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原因非常復雜。《星際穿越》和《消失的愛人》連最佳影片的提名都未能獲得,而獲得提名的影片中,最符合奧斯卡傳統的既賣座又有品相者,是《美國狙擊手》,估計早五年它完全會是強勁對手,它的套路酷似《拆彈部隊》,但擺在今年卻顯得過於主流。今年的奧斯卡主流,似乎是在往歐洲影展靠攏,但這種現象很可能是暫時的,而且也不徹底。

如果學院真的勇敢,就把《爆裂鼓手》選為最佳影片,那麼,聖丹斯就會感到威脅了。

D. 電影《鳥人》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電影《鳥人》是根據威廉·霍頓1978年發表的一部招人非議的不尋常小說改編而成,在1985年戛納國際電影節上被評委們認為是當年該電影節「最優秀的一部影片。不僅獲得1985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以及金棕櫚提名,而且還獲得1987年華沙國際電影節觀眾獎。該片故事以越南戰場為背景,片中攝影、配樂核剪接都具有高度的實驗性,也使得這部交織於過往記憶和現世慘痛的作品,始終維持著極強的戲劇張力,深具震撼效果。《鳥人》-劇情簡介 艾爾是一個參加越戰的美國軍人,因傷回國後他找到了好友伯第,但他們相遇的地方竟然是一個冷清荒涼的精神病房裡,因為伯第得了精神病被關了進來。在醫生的建議下,艾爾常常來到精神病房跟伯第訴說童年的往事: 艾爾原本是一個無業青年,在一次打架事件中認識了」鳥人」伯第,因為伯第整天都幻想自己化身成飛鳥,所以別人都是這樣叫他,艾爾和伯第一見如故,成為了情同手足的好友。從此,兩人進行了各種與飛行有關的瘋狂行為。但慢慢地,伯第開始從瘋狂走向了極端。整天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甚至和鳥睡在一起,極端行為最終令艾爾再也無法忍受,於是獨自一人跑去參加了越戰。 在艾爾走後伯第也參加了越戰,在那殘酷的越戰前線,柏第目睹戰火摧毀一大量的人和鳥,終於因身心不堪負荷成了精神病患者。在病房裡伯第整天捲曲著四支和身體,有時坐到洗手盤下、有時蹲在床邊獃獃地望向那扇僅有的天窗。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而他,始終相信自己是一隻自由翱翔的飛鳥……在精神病遼逗留的日子裡,艾爾眼看自己的好友變成這樣,傷心之餘精神亦陷入了低潮。他開始感受到了柏第苦痛的,身體也開始像鳥一樣卷縮起來,在精神崩潰之際,伯第終於醒了過來。在抱頭痛哭之後艾爾打傷了兩個管理員,扶著被精神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伯第離開了這個可怕的」鳥籠」。

E. 求一個1984年電影《鳥人》的高清下載鏈接!謝謝大家!

《鳥人》於1984年由TriStar Pictures 拍攝;本片主要講述艾爾與鳥孩之間的故事。
《鳥人》於1984年由TriStar Pictures 拍攝;本片主要講述艾爾與鳥孩之間的故事。
中文名
鳥人
外文名
Birdy
其它譯名
鳥孩 / 追鳥
出品公司
SONY
發行公司
SONY
製片地區
美國
導 演
艾倫·帕克
編 劇
Jack Behr / Sandy Kroopf
類 型
劇情 / 戰爭
主 演
馬修·莫迪恩,尼古拉斯·凱奇,John Harkins,凱倫·楊,布魯諾·柯比
片 長
120 分鍾
上映時間
1984-12-21
分 級
USA:R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劇情簡介
編輯
從越南戰場上滿身是傷歸來的艾爾(尼古拉斯·凱奇飾)在醫院里再一次看到了鳥孩,他像鳥一樣蜷縮在牆角,目光呆滯地往著窗外的藍天,不說一句話。他已經不再認識艾爾了,醫生告訴艾爾,鳥孩如果依舊這個樣子的話,將在3天後被送到瘋人院。於是,艾爾的思緒飛到了若干年前……
在上中學的時候,艾爾第一次見到了鳥孩。在別人眼中,鳥孩是個古怪的孩子。他的性情孤僻,沒有可以信託的朋友,直到艾爾出現。在大家欺負鳥孩的時候,艾爾挺身而出,開始了這段不同尋常的友誼,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
然而時間不知不覺推移,艾爾有了自己的女友,漸漸疏遠了鳥孩,在中學的畢業舞會上,英俊帥氣的艾爾受到了女孩們的青睞,但是鳥孩卻一個人默默地回家了,那一晚,鳥孩脫光了衣服,把金絲雀當成了自己的愛人。
再後來戰爭爆發了,災難如同洪水般席捲過來,原是美麗的城市變得一片破敗。艾爾充軍,鳥孩深深依賴著的心愛的金絲雀撞在玻璃窗上痛苦地死去。原充盈著的心中兩個重要的位置剎時間空虛,精神的世界面臨著崩塌的威脅。於是,鳥孩也參軍了。
當他乘上飛機能真的在空中飛翔的時候,他卻感到了巨大的恐懼。當炮彈在身前發出巨大的爆炸聲,彌漫的硝煙,破碎的屍體,無邊的恐懼終於令鳥孩精神的世界徹底崩塌……
醫院里,最後的期限到了。雖然艾爾仍在努力地喚醒鳥人的意識,終於艾爾也感到絕望,「我們就象沒人要的狗」他終於理解了鳥人的想法「我只想做原來的艾爾,不想被他們看做怪物……他們的世界有什麼好?我們呆在這里不出去,我不拿下綳帶。我知道你的想法,你是對的,我們應該躲起來不跟任何人說話,而且經常發瘋!這就是我們要做的……」正當艾爾要歇斯底里的時候,鳥人卻說話了!沒有任何決定,「就這樣發生了,我也不知道。」正當艾爾狂喜的時候,病院里的護士們卻以為他們發了瘋,艾爾帶著鳥人一直逃到了陽台。故事的結尾頗具喜劇色彩:前是絕路,後有追兵,鳥人爬上陽台突然張開四肢跳了下去!艾爾發了瘋似的跑過去……觀眾和艾爾一樣,最不願看到鳥人張著四肢趴在地上的樣子——陽台下是落差不大的屋頂,鳥人疑惑的轉身:「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