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印度愛國主義教育電影
擴展閱讀
日本電影黑鴉1 2024-11-05 12:14:27
講中國哲學的電影 2024-11-05 12:12:59

印度愛國主義教育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1-04 10:23:03

Ⅰ 教師要看的關於教育的電影有哪些

1. 地球上的星星

導演:阿米爾·汗

主演:達席爾·薩法瑞 / 阿米爾·汗

年份:2007

片長:165 min

簡介:影片《黑板》描述了在伊朗戰火紛飛的庫爾德地區,一群教師背著這塊維持生計的黑

板到處找學生授課,以此來養家糊口的故事。

通過這一塊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戰爭、難民、飢餓、疾病、婚姻、教育等等問題。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它是難民的避彈掩體,當孩子受傷的時候,它是固定斷腿的夾板。

但始終不渝的是,它的本質沒有變,它依舊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小黑板。

影片最後,少年和黑板一起隕落,不禁令人嘆息,感慨戰爭的無情和殘酷。當戰爭來臨,別說受教育的權利,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權都被剝奪。

Ⅱ 如何看待印度神劇《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覺得非常的燒腦,全程讓人吐槽不斷。

在潛水艇里,中印口水大戰終於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中國上校嚇唬印度軍官說:我們將攻打你們印度的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金奈、海德拉巴、班加羅爾等各大城市。而印度軍官在被施以酷刑後依然堅強的抵抗到:我們也會攻打你們的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天津、成都、西安、廈門、南京、濟南、武漢、河北、哈爾濱、煙台、昆明、福州、鄭州。這不是我們這里的小孩子吵架嗎?還真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哈。印度軍官的身體被注入了一種叫「電磁化學液體炸彈」毒葯後,居然還能殺死中國上校,並打電話通知印度媒體中國對印度實施經濟戰的陰謀。然後打開潛艇上的煤氣罐引爆中國潛艇。這部所謂的戰爭片,除了播放的游戲短片和中途出現了幾十秒打槍的鏡頭外,完全沒有其他任何戰爭畫面。全程就是在兩個人的口水戰中完成的。真的燒腦啊,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Ⅲ 哪些不錯的印度電影是你想推薦

無所不能,一個母親的復仇

Ⅳ 跪求一部印度老電影的名字!!!

是叫《苦澀的愛》

Ⅳ 紅色電影觀後感200字

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我們郭里園小學組織全校老師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影片。9月25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建國大業》,讓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對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有了更具體的了解,讓年輕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

電影將重大歷史事件在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感和真實感,從45年重慶談判講起,講到談判破裂,內戰爆發,三大戰役,其間穿插了敵機轟炸中毛澤東的淡定沉著,聞一多的慷慨就義,傅作義被女兒感召,李宗仁履新後的無奈,蔣經國穩定上海經濟,國際上對於共產黨、國民黨的態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國民黨、各個民主黨派幾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場、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鮮明,讓人印象深刻。

當我看到劉燁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儀仗車上的毛主席敬軍禮時那堅毅而充滿信念的目光,讓我們不難理解人民解放軍為什麼是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當我們看到蔣介石一聲長嘆說:反腐,亡黨,不反腐,亡國,讓我們看到一支腐敗的政黨滅亡的必然性。當我們看到共產黨人的禮賢下士,虛懷若谷;國民黨對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誘,瘋狂殺戮,一個政黨的從容大氣與另一個政黨的狹隘猥瑣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等等這些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四海皆準的真理:一個成熟健康的政黨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須能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讓自身的肌體保持青春與活力,否則必將被歷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事事想著人民。

這部影片在短短2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再現了我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了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整部影片內容十分的飽滿、緊湊。

Ⅵ 印度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影評

額.這部電影..情節先套用網路: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信奉伊斯蘭教的里茲瓦·罕(沙魯克·罕 Shahrukh Khan 飾)從小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母親去世後,他追隨弟弟扎克爾(吉米·舍爾吉勒 Jimmy Shergill 飾)的腳步從印度孟買移民美國舊金山。里茲瓦在幫弟弟的化妝品公司推銷美容產品時認識了經營發廊的單身母親曼迪婭(卡卓爾 Kajol 飾)。里茲瓦不顧弟弟的反對執意與印度教的曼迪婭結為夫婦,一家人和諧美滿。9.11恐怖襲擊的發生使美國國內掀起了反對、歧視穆斯林的風潮,里茲瓦與曼迪婭的發廊被迫關張,而曼迪婭的獨子山姆(Yuvaan Makaar 飾)更是在一場由種族歧視引發的少年爭斗中意外身亡。悲憤的曼迪婭將憤怒發泄在了里茲瓦的穆斯林姓氏「罕」上,說只有里茲瓦告訴美國人民及美國總統他的姓氏並非與恐怖分子相關,才會與他再次相見。就這樣,執著的里茲瓦踏上了艱難的覲見總統之途……影片的結尾 里茲瓦經過不懈的努力見到了總統..

影評:
正面:如果你是沒有信仰的人,如果你對伊斯蘭存在一些誤解,如果你想單純的愛一個人,如果你遇到了人生難以逾越的痛苦,我想請你看一下這部電影。關於信仰,關於愛情,關於執著,這部電影的主題很簡單,風格有些印度,但是內容很感人。前半部分你會笑,後半部分你會哭,結束的時候你會感動。
以前我對伊斯蘭教存在抵觸情緒,認為他們攻擊性太強,但是看完這部電影,看到男主角KHAN的禮拜,古蘭經的經文直達我的內心,非常震撼。

負面:這部電影,一定有很多人叫好,被感動,被勵志,被啟發。

好比當年的阿甘。

可是,阿甘身後站著的是他偉大的母親,可汗身後站著滴是一位恐怖的編劇。

可汗的母親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編劇又透過影片告訴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壞人而去否定其他的好人,可是他們都沒有告訴我們另外一個事實:更不能因為一個好人而去忽視其他壞人的存在。

盡管這部電影確有發人深省之處,但是,作為msl的主創人員又在這部電影里注入了太多私貨,令這部電影及其偏激。美國白人在電影里非黑即白(其實基本都是黑的),說明這部電影的主創人員觀念的非黑即白,這是電影的致命傷,也反映出這幫msl主創班底對美國人的無知與偏見,更可笑的是,這部電影本身就是說偏見這事兒的……

我們離開電影,看看我們這個星球上的世界。有個淺顯的現象:各個世俗國家如歐美,中印等等,莫不是多民族多信仰的混合體,而那些各個ysl國家在這點上做的不好。在ysl國家,異教徒被迫害是自古至今未變的事實和現實,電影中,美國人因為911而對msl產生惡感,這點固然偏頗,但是,電影中一個勁兒的放大美國人的這種偏頗,卻提都沒提現實中,美國人曾經自發組織保護msl學校不受激進組織的侵害這一簡單事實,甚至影片里所表達的觀點我在9年前就看到有美國人表達過。論對宗教的寬容和和平共處,世俗國家做的比ysl國家好太多了,世俗國家內的世俗平民比msl做的好的太多了,這點,msl的主創人員也是一點兒沒提。無論是以前的平民窟里的百萬富翁還是這部可汗,都對當年極端印度教徒對msl的一次小規模屠殺念念不忘,卻絲毫不想想這些年來,作為msl的恐怖分子這些年在印度、在泰國、在中國殺掉了多少人,而這些亞洲國家畢竟和歐美國家不同,他們沒有對msl做出過什麼戰爭甚至是簡單出格的行為。應該明確一點,這並不是一部典型的印度電影,甚至和真正的印度無關。

哪怕從影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簡單事實:真正不接納別人的是,正是msl自己。可汗要結婚,出於宗教考慮而斷絕親情的,是他的msl親弟弟;在只允許msl進入的qzs里宣傳極端思想煽動恐怖行為的,也是msl。這可不是電影情節,這是現實。而相反,接納別人的,卻是msl眼中的異教徒。要知道,無論是msl大批移入的歐美,還是一早就接受msl生活的各個亞洲國家,都還允許他們保留信仰和服裝傳統,但是ysl國家做的什麼樣?他們一直有這么個邏輯:在我們ysl國家,你們得尊重我們的風俗和信仰,在你們世俗國家,你們得尊重我們的風俗和信仰。以電影為例,可汗可以穿著它那身msl服裝這走那走,沒人抓他,沒人扒去他的衣服,但是在ysl國家,其他國家的女人不戴頭巾會怎麼樣?我們應該為了一部電影中的一個角色,就忽視了世界上存在的簡單事實嘛?我們應該為了一個好人而去忽視世界上的其他壞人嗎?

影片最後,十分可笑,一廂情願的去拯救美國南部的黑人。OMG,主創們你們拍這狗血情節或許是為了表達宗教和諧,問題是,咋就是你們msl去拯救jd教徒,其他白人就干看著呢?你們也太不拿美國人民當事兒了。

這不是一部好電影,不好之處在於,它用另外一種更罪惡的偏見去道德封鎖一種本當產生並會消弭的偏見。可汗是一名好人,然而,他的好只是他個人的事兒,跟他所屬的文化、宗教與種族無關。主創的把戲,在於企圖將可汗的個人之好捆綁到宗教之好上一起販售給觀眾。

這是這部影片的邪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