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執導、阿米爾·汗、薩卡詩·泰瓦、桑亞·瑪荷塔、法緹瑪·薩那·紗卡領銜主演的傳記片。
影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的勵志故事。
影片於2016年12月23日在印度上映 ,2017年5月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劇情簡介:馬哈維亞(阿米爾·汗 飾)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馬哈維亞將這份希望寄託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法緹瑪·薩那·紗卡 飾)和巴比塔(桑亞·瑪荷塔 飾)。
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就這樣,在馬哈維亞的指導下,吉塔和巴比塔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兩人進步神速,很快就因為在比賽中連連獲勝而成為了當地的名人。
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在那裡,她將面對更大的誘惑和更多的選擇。
⑵ 好看的印度電影推薦幾部
印度電影整體質量都不錯,下面推薦幾部好看的印度電影,第一部《摔跤吧!爸爸》,該片講述了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將二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電影非常的勵志好看,建議大家有時間一定要觀看。
第二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由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所執導,電影講述來自貧民窟的印度街頭少年賈馬勒參加了電視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他的目的是要找回失蹤的女朋友拉媞卡,因他的女朋友對這個電視節確定目一向十分熱衷。但當他即將獲取高額獎金時,卻被人揭發有作弊嫌疑。
第三部《調音師》,是由斯里蘭姆·拉格萬執導,阿尤斯曼·庫拉納、塔布拉迪卡·艾普特、安爾·德霍萬聯合主演的懸疑犯罪喜劇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在意外成為一起兇案的「目擊證人」後,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的故事。
⑶ 印度電影排行前十
印度電影排行前十:
1、《摔跤吧!爸爸》
劇情簡介:馬哈維亞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馬哈維亞將這份希望寄託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和巴比塔。
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就這樣,在馬哈維亞的指導下,吉塔和巴比塔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兩人進步神速,很快就因為在比賽中連連獲勝而成為了當地的名人。
⑷ 看《摔跤吧!爸爸》,看父愛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寫這篇影評前,我去查了查與印度有關的資料。
在網路里搜索「印度女性」跳出來的關鍵詞「印度女性地位」「印度女性的悲慘生活」。
在知乎里搜索與印度現狀有關的貼子,大部分都是形容女性的地位低下,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還有更多形容印度不好的貼子,包括國外女遊客在印度旅行受到性侵的文章,讓我對這個國家產生了一種避而遠之的心理,如果選擇去旅行,印度目前不會在我的考慮范圍之內。
當然,這裡面,也許有一些並不完全是事實的真相,我沒有親眼見過,我不了解印度這個國家,也就不去評判這個國家的好與壞。
那麼,為什麼我要在寫之前先去查與印度有關的資料呢?
因為這部電影,如果你脫離了整個國家的環境去看,會挑出一些可以反駁的理由,但是放在印度這個國家去看,所有的一切都能合理成立。
所以,我想談談對於電影里反射出來的關於人性、關於父愛、關於夢想、關於榮譽的感受。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上映的整體口碑炸裂,評分很高,可是也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
有人說,這部電影就是直男癌的寫照,充滿著男權和父權,一個自私的父親非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
坦白說,我在看第一遍時,在只看了開頭那幾十分鍾,在看到爸爸一心想要生兒子,最終卻一直沒有達成心願的失望情緒時,我是有感覺得到印度男人地位和女人地位的差別的。那種感覺就是,生了女兒就等於是「無用」,只有男孩才有希望,因為只有兒子才能為他實現夢想。
但是,電影里是在宣揚這種精神嗎?
顯然不是,這只是在交待當時的社會現狀。
然後是,在爸爸幾乎要放棄夢想時,突然發現女兒也可以完成他的夢想後,開始使勁的狂虐兩位女兒,對她們開始魔鬼般的訓練時,這時候的心情,在電影里的插曲歌詞里已經描寫的很貼切了。(以下是歌詞節選)
當時,我聽著歌曲是歡快的,心裡卻也是像歌詞里寫的一樣,覺得這個爸爸是不是太冷酷無情了一點。
如果只看初淺的表面,會覺得這個爸爸是有點自私的,憑什麼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就犧牲掉女兒們的童年,讓她們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如果思想只停留在這個淺顯得表面,那麼就和那些對這部電影打低分的人想法是一樣的。
我們換個思維來看電影想表達的。
他真的是一位冷酷無情又自私的爸爸嗎?
他為什麼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什麼?這個夢想到底是有多難完成?
爸爸愛他的女兒嗎?究竟什麼樣的愛才是愛自己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通過梳理這部電影找到了答案。
這部電影,我看了二遍,有幾個場景每次看到都讓我熱淚盈眶。
第一個場景是:爸爸要剪掉女兒的頭發,女兒懇求爸爸的時候。
第二個場景是:女兒們自己醒悟,開始刻苦訓練,參加第一場比賽贏得返穗族掌聲時。
第三個場景是:姐姐因為自我放鬆,在國際大賽上節節敗退,已經要失去自信,在妹妹的鼓勵下給爸爸 打電話。電話的兩端,姐姐傷漏弊心又抱歉的痛哭,爸爸的眼眶裡都是淚水,表情里寫滿了心疼。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性格以及對於未來的方向,都離不開父母的引導。
小時候,小孩子是沒有絕對的自主權的,每個小孩都是一張白紙,父母教會我們什麼,父母是什麼樣性格的人,小孩子都會受到影響。
雖族培然,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在倡導對於小孩的教育要民主,要自由,要讓小孩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要讓小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這個真的在社會上行得通嗎?
如果這個行得通,那麼,就不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在小孩從幼兒園開始,送孩子去學習舞蹈、畫畫、英文、鋼琴,去進行各種特長的培養。
在孩子開始上一年級的時候,就進行了一系列規劃,業余時間上各種補習班。
我身邊的家長幾乎每一個,每一個,沒有例外,都是這樣對孩子的未來進行規劃的,包括我自己。
這個時候的小孩,有權力說「不」嗎?
當然有權利,但是有用嗎?
是人,都會有惰性,都會想待在舒適區,孩子也不例外。
可是,在如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里,如果你真的是從小,什麼都沒有去學習,只是傻傻的玩,放任自由的玩,是舒服了,是自由成長了,等到你長大了,走進社會時,別人會的,你都不會,別人聊天你聽不懂,除了自由奔放的性格以外,你還有什麼?你完全沒有任何優勢。
這個社會是殘酷的,是現實的,什麼都不會的人,也沒有人會願意和你玩的,你不優秀,沒有人會願意和你玩的。
這個殘酷不僅體現在社會上,連在剛上小學的孩子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我身邊就有朋友告訴過我,她的小孩才上一年級,因為成績總是在前幾名,所以在班上很自信,但是有一些小孩因為成績不好,班級里都沒有人願意和這些成績不好的小孩玩。
你別說大家太現實,這就是事實。
那麼,這樣的事實,放在電影裡面,放在印度的這個大環境裡面去看。
就能理解,為什麼爸爸要去剪掉女兒的頭發。
剪頭發這個行為,是為了讓女兒斷絕幻想,不要為別的事情分心,全心投入在訓練中。
因為你只有先去掉雜念,一心朝著目標前面,才能向勝利的頂端靠近。
在最初,大家的固有觀念里,摔跤是男人的運動,女人怎麼可能去摔跤。
可是爸爸在通過看到女兒把欺負自己的男孩打得鼻青臉腫時,看到了希望。
誰說,只有男人才能拿金牌,拿金牌,男女都行。
媽媽說,如果受傷了怎麼辦?
爸爸說,那就治好她們。
爸爸這個角色,從開始對於沒有生男孩是有失落感的,到後面,對自己的女兒充滿了信心,始終相信自己的女兒能行,在印度這個重男輕女的國家體制下,沒有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而是覺得男女都一樣。這樣的爸爸,難道不令人敬佩嗎?
所以,有一個這樣的爸爸,讓女兒那個早早就要嫁給自己不知道丈夫是誰的朋友羨慕。
如果不是這個朋友的一句話,兩個女兒還是不會體諒爸爸的用心良苦的。
如果沒有學摔跤,最後的結果也許就是和朋友一樣,每天乾乾家務活,到了年紀被嫁給一個不喜歡的陌生男人,再繼續為另一個家庭重復著大多數女人的命運。可能你也會想,為什麼一定要摔跤才能改變命運,不能學別的什麼嗎?但是你想想,爸爸的家庭環境也並不好,摔跤是他的強項,他能給予女兒的就是他能給的最好的。
如果,你在印度這樣的國家,有兩條路讓你去選。
一個是為國家拿金牌,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可以影響一些人的思想,改變這個國家女性的命運。但是,你會因此付出比常人辛苦很多的代價。
一個是什麼也不做,按著固有的女人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思維去活。你不會那麼辛苦也許也會很辛苦,這完全取決於你家庭條件的好與壞。
那麼,你走哪條路?
姐妹倆,選了第一條路,所以,最後贏得是她們。
爸爸已經是全國冠軍了,卻還有一個夢想,為這個國家拿金牌,這是他個人的夢想也是為了這個國家完成夢想。
這個夢想有些艱難。
難的原因在於,國家並沒有重視。
爸爸在剛拿到全國冠軍時,因為家庭窮困,最終放棄了夢想。
當時爸爸的父親曾說過一句話「得不到國家的支持,又能走多遠呢」
但是這個夢想一直壓在爸爸的心裡,他想實現它。
爸爸為了讓女兒能有一塊專業的地墊而申請訓練資金時被拒絕,當時說了一句話「印度之所以贏不了獎牌,就是有你這樣不作為的官僚」
大環境這么的堅難,爸爸放棄了嗎?
並沒有。
這也是電影傳遞的思想,有困難去解決它而不是放棄它。
姐妹倆分別取得全國冠軍時,以為爸爸會很開心,以為實現了爸爸的夢想。
爸爸說「當你為我們國家而不是為你自己贏得金牌時,才是我夢想實現的時候」
這個夢想,偉不偉大?很偉大。
你、我,有沒有一刻是想到為國家做些什麼?並真的付出了行動的。
我沒有做到,所以能做到的人,我報以敬佩之心。
這也是阿米爾.汗這個印度的演員值得讓人尊敬的地方。
他拍的這部電影,實際上也是為印度這個國家做著一些改變。
就算,我對印度這個國家不熟悉,沒有什麼好與壞的特別印像,因為這個演員,也會對印度增加一些好感。
也會感慨和盼望著,我們中國,什麼時候能出一個這樣的好演員。
如果你有小孩,你會無條件的相信自己的小孩嗎?你會一直支持你的小孩,給他(她)信心嗎?還是說,有些時候,你覺得自己的小孩就是不如別人家的小孩。
作為兒女,你會不會希望自己的父母,無論在自己成功或者失敗時都支持自己,給自己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呢。
電影里的爸爸,就是那種,對自己女兒無比自信,任何時候,都相信自己女兒能行的人。
女兒因為拿到了全國冠軍,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一向氣場強大,不服輸的爸爸,為了讓女兒得到好的學習,低聲下氣的拜託著教練好好指導自己的女兒。
可是女兒卻迷信著新教練的花哨技巧,並被虛無的虛榮感包圍,開始瞧不上爸爸的以前舊方法,慢慢開始降低自己的要求,自我放鬆,在國際比賽上最開始輸掉的時候,爸爸都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女兒的能力。而是幫助女兒去分析失敗的原因,克服它,戰勝它。
這就是滿滿正能量的典範。
反觀那位國家教練,才真的是只為自己著想,自私自利的典型代表。
對於失敗,只會虛假的無力的安慰,說些「有的人本來就沒有拿冠軍的命」 「你能拿個銅牌就不錯了」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不關我事的態度。
自信,這個詞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很重要。
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成功,首先要建立他的自信心。
如果你想讓一個人失敗,就去摧毀他的自信心。
大女兒在比賽時,爸爸一直傳遞給她的信息就是,你能行,你還沒有輸呢。
特別是在最後一場比賽中,女兒問爸爸,有什麼策略時。
爸爸說「策略只有一個,讓人們記住你。拿了金牌才會不被遺忘,給人們希望」
這個希望,也是印度女性的希望。
「是那些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們的希望,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
最後,阿米爾.汗這位演員我只能用大寫的「帥」字來形容。
他是印度「國寶級」人物,寶萊塢的「全能」演員。
今年已經52歲。
52歲的人,可以為了拍一部電影把自己增肥了56斤,然後再花五個月時間成功減肥50斤。
普通人能做到嗎?
如果能做到的普通人最後肯定也能成為勵志的典範,也會成為新一代網紅。
所以,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成功,都是需要付出辛苦的代價的。
yamei
2017.5.22 day 62
⑸ 電影《摔跤吧!爸爸》,為何爭議這么大
說起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市場都是很紅的一部勵志電影。
《摔跤吧!爸爸》電影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印度的電影,電影中的背景也是在印度,故事講述了一個擁有“金牌夢”的父親,為了完成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強迫自己的兩個女兒,日復一日的進行訓練,每天從早上五點到太陽下山練習摔跤技巧,加強身體鍛煉,兩個孩子的童年基本都是在訓練中度過的,為了能更好的完成訓練,父親甚至不顧女兒的哀求,剃掉了孩子的長發,也讓身邊的人嘲笑。
這也是《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最受爭議的一點,你怎麼看呢?
但也不得不承認一點,被支配摔跤和面對看不到盡頭的人生,通過自己奮斗而得來的成就,看起來更加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