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20世紀外國現實主義文學電影
擴展閱讀
和色戒一樣的中國電影 2024-11-26 22:14:14

20世紀外國現實主義文學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1-26 19:51:17

❶ 20世紀外國文學作品有

表現主義:卡夫卡奧地利小說家長篇小說《審判》( 1925 )、《城堡》( 1926 )、《美國》( 1927 )、中短篇小說集《觀察》( 1939 )、《變形記》( 1915 )、《在流放地》( 1919 )、《鄉村醫生》( 1920 )、《飢餓藝術家》( 1924 )。
意識流:艾杜阿、杜夏丹,法國小說家。《月桂樹被砍掉了》( 1887 )。
馬塞爾·普魯魯斯特,法國小說家。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
威廉·福克納,同美國小說家。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 1929 )、《我彌留之際》( 1930 )獲得 1949 年諾貝爾文學獎。
詹姆斯·喬伊斯英國小說家《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1916 )、《尤利西斯》( 1922 )、《芬尼根們的蘇醒》( 1939 )。
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小說家。《達羅衛夫人》( 1925 )、《副燈塔去》( 1927 )、《浪》( 1931 )。
存在主義:薩特,法國小說家,短篇小說集《牆》( 1939 )、獲得 1964 年諾貝爾獎。長篇小說《惡心》( 1938 )、劇本《蒼蠅》( 1942 )、《間隔》( 1945 )、《死無葬身之地》( 1946 )、《骯臟的手》( 1948 )、《魔鬼與上帝》( 1951 )、長篇小說《自由之路》( 1945-1949 )、哲學著作《存在虛無》( 1943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1947 )、自傳《詞語》( 1955-1964 )。
加繆,法國小說家。長篇小說《鼠疫》( 1947 )中篇小說《局外人》( 1942 )、《隨落》( 1956 )、短篇小說集《流放與王國》( 1957 )、散文集《反與正》( 1937 )、《婚禮》( 1939 )、哲學隨筆《西西弗的神話》( 1942 )、《反抗者》( 1951 )。
新小說派:娜塔麗·薩洛特:法國小說家。《向性》( 1932 )、《一個陌生人的肖像》( 1947 )、《天象館》( 1959 )、《金果》( 1963 )、論文集《懷疑的時代》( 1956 )、自傳《童年》( 1985 )、米歇爾·布托爾:法國小說家《米蘭弄堂》( 1954 )、《時間的運用》( 1956 ,又譯成時間表)、《變》( 1957 )、《變》( 1960 )、克洛德、西蒙,法國小說家 1958 年獲諾貝文學獎,《草》( 1958 )、《弗蘭德公路》( 1981 )、《風》( 1957 )。
羅伯·格里耶,法國小說家。小說《橡皮》( 1953 )、《窺視者》( 1955 )、《嫉妒》( 1957 )、《在迷宮中》( 1959 )、《快照》( 1962 )、《反復》( 2001 )等,電影小說《去年在馬里安巴》( 1961 )、傳奇故事《重現的鏡子》( 1985 )。
魔幻現實主義:
胡里奧·科塔薩爾( 1914-1984 )阿根廷作家 。
何塞·多諾索( 1924-1996 ),智利作家。
加西亞·馬爾克斯( 1928- )哥倫比亞作家 , 獲 1982 年諾爾貝文學獎,長篇小說《百年孤獨》( 1967 )。
中篇小說《枯枝敗葉》( 1955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1961 )短篇小說集《格郎德大娘的葬禮》( 1962 )《惡時辰》( 1962 )、長篇小說《家長的沒落》( 1975 )《霍亂時期的愛情》( 1985 )。
卡洛斯·富恩特斯( 1928- ),墨西哥作家。《最明凈的地區》( 1958 )《阿爾特米奧·克魯斯之死》( 1962 )。
阿菜霍·卡彭鐵爾( 1904-1980 ),古巴作家。長篇小說《人間王國》( 1949 )、《消失了的足跡》( 1953 )、《光明世紀》(又譯成啟蒙世紀)( 1962 ),《方法的根源》( 1974 )。
阿斯圖里亞斯( 1899-1974 ),瓜地馬拉作家。長篇小說《玉米人》( 1949 )、《瓜地馬拉傳說》( 1930 )《總統先生》( 1946 ),獲 1967 諾貝爾文學獎。
何塞·瑪利亞·阿爾格達斯( 1911-1969 )秘魯作家
胡安·魯爾福( 1918-1986 )墨西哥作家,中篇小說《佩德羅·巴拉莫》( 1955 )。

❷ 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品有哪些

1、加繆《局外人》

《局外人》形象地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關於「荒謬」的觀念;由於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於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

2、《百年孤獨》

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3、《禿頭歌女》

《禿頭歌女》於1950年在巴黎首演時,引起人們的注意和爭論。此劇描寫了一對典型的英國中產階級夫婦與他們的朋友——另一對典型的英國中產階級夫婦之間的無聊的對話。

4、《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又譯做《等待果陀》,是愛爾蘭現代主義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兩幕悲喜劇,1953年首演。《等待戈多》表現的是一個「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悲劇。

5、《弗蘭德公路》

法國小說家克勞德·西蒙的作品。《弗蘭德公路》以1940年春法軍在法國北部接近比利時的弗蘭德地區被德軍擊潰後慌亂撤退為背景,主要描寫3個騎兵及其隊長痛苦的遭遇。

❸ 你看過的電影有那些可以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

《地下》《星塵》 《靈異第六感》《潘神的迷宮》《小英雄托托》《鏡子面具》姜文的電影,例如《太陽照常升起》,其它如:仙境之橋、瘋人院、牡蠣與風的故事、金色豪門、逃離「自由」電影院、奇異的國度、賓、預知死亡紀事。其它可以豆瓣:豆瓣電影標簽: 魔幻現實

❹ 英美文學中,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影片適合大學生觀看

1.《紅與黑》

[電影簡介]
譯名:紅與黑
片名:The Red and the Black
年代:1997
國家:法國/德國/義大利
類別:冒險
語言:法語
片長:109 Min
導演:讓-丹尼爾·維哈吉 Jean-Daniel Verhaeghe
主演:克勞德·里奇 Claude Rich ..... Marquis de la M?le
Judith Godrèche ..... Mathilde de la M?le
Maurice Garrel ..... Abbé Chelan
Pierre Vernier ..... Abbé Frilair
卡洛·波桂 Carole Bouquet ..... Louise de Rénal
吉姆·羅斯·斯圖爾特 Kim Rossi Stuart ..... Julien Sorel
Olivier Sitruk ..... Fouqué
Bernard Verley ..... Monsieur de Rénal
Laurentine Milebo
Bernard Sens

[劇情梗概]
於連,是韋里埃小城一木匠的兒子,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幹,從小希望藉助個人奮斗躋身上流社會。王朝復辟後,於連通過穿上紅軍服從軍而飛黃騰達的道路被堵塞,只好決定穿上黑色教會服裝向上爬。去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是於連踏入社會的第一步……於連和市長夫人之間產生了暖味關系。事情敗露後,於連進入貝桑松神學院既而又隨比拉爾院長來到巴黎,成為德· 拉莫爾侯爵的秘書……

[幕後製作]
影片根據「現代小說之父」、法國文豪司湯達的同名原著改編而成,原著被稱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是19世紀歐洲文學史中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傑作。影片圍繞著「少年野心家」於連與命運艱苦奮斗的短暫一生,鮮明地勾畫出了19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法國社會的廣闊圖景,深刻地提示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最後階段法國社會各階層錯綜的矛盾關系。

2.《傲慢與偏見》

[電影簡介]
譯名:傲慢與偏見
片名:Pride and Prejudice
導演:喬·懷特 Joe Wright
編劇:戴伯拉·莫蓋茨 Deborah Moggach
主演:姬拉·耐特麗 Keira Knightley
馬休·麥克菲迪恩 Matthew Macfadyen
布蘭達·布萊辛 Brenda Blethyn
唐納德·蘇斯蘭德 Donald Sutherland
吉娜·馬龍 Jena Malone
西蒙·伍茨 Simon Woods
類型:劇情
級別:PG(輕微爭議性誤導元素)
片長:128分鍾
發行:焦點 Focus Fea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11月11日
官方網站:http://www.prideandprejudicemovie.net

[劇情梗概]
愛之傲慢與偏見
故事發生在18世紀末充滿等級觀念的英國,生活在英國鄉村的班納特家五姐妹,伊麗莎白(姬拉·耐特麗 飾)、簡、琳迪(吉娜·馬龍 飾)、瑪莉、凱蒂都已經長大成人,母親盤算著快點為她們找到理想老公,而備受父親疼愛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卻只想保持現在的獨立生活。
每個小鎮上剛搬來的年輕單身漢都會被母親看作是自己某個女兒應得的財產,富有的彬格萊(西蒙·伍茨 飾)先生就是她最新的一個目標。在一次舞會上,班納特夫人將自己的女兒介紹給彬格萊及他的朋友達西先生(馬休·麥克菲迪恩 飾),但伊麗莎白無意中聽到達西對當地社交界的蔑視,從而對他產生偏見。
此時伊麗莎白的遠房表兄造訪,並輕浮地向她求婚,被伊麗莎白斷然拒絕,彬格萊的妹妹漸漸被達西吸引,於是開始不斷挑撥和撥壞伊麗莎白與他的關系,而達西的一位朋友,虛偽狡詐的年輕軍官韋翰也不斷捏造達西的壞話,一段愛情逐漸開始遭受到傲慢與偏見的嚴峻挑戰……

[幕後故事]
純粹的英國班底
這部影片完全由英國投資製作,影片的主演和幕後工作人員也都來自當地的最優秀電影人。導演喬·懷特之前較多活躍在英國電視製作領域,他也曾憑借最新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集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他也曾拍攝過兩部電影短片,本片是他的長片處女作。
本片的女編劇戴伯拉·莫蓋茨是不僅是一名編劇,還是一名出色的小說家,這令她可以更准確地把握小說作者的創作意圖,更准確地展現小說中的精妙之處。但導演並未對第一次改編的劇本滿意,於是他又找來英國女演員艾瑪·湯普森重新修改潤色,雖然這位女演員堅持不在編劇一欄署名,導演將她的名字放在了特別感謝中。
影片的演員陣容匯集了現今英國最出色的演員,除了近年來在美國飛速上升的姬拉·耐特麗,曾出演《冷山》等影片的新秀吉娜·馬龍,還包含兩次獲得金球獎的唐納德·蘇斯蘭德,兩次奧斯卡提名的布蘭達·布萊辛,曾獲得5次英國學院獎,並且憑借《戀愛中的莎士比亞》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朱迪·丹奇也在影片中客串演出。

[製作花絮]
耐特麗的幕後故事
雖然本片最引人矚目的明星要算是扮演伊麗莎白的姬拉·耐特麗,但在拍攝之前,導演並不想讓她演伊麗莎白這個角色,因為眾所周知她的最外型是所有女演員中最出眾的,而這種突出的吸引力似乎與一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相矛盾,但喬·懷特和耐特麗第一次會面之後卻改變了最初的看法,因為他認為後者身上的頑皮正是這一角色的重要特徵。
姬拉·耐特麗在本片拍攝的過程中因為合約的關系不得不開始為另一部美國影片《多米諾》做准備工作,因為她不得不剪短頭發,並且堅持大強度的體能訓練,增強肌肉和體力。當她再次返回劇組的時候,化妝師不得不為她特製了一付假發,並且在剩下的幾個鏡頭中都讓她穿上長袖的服裝,以掩蓋在鍛煉中獲得的結實肌肉。
影片被特意安排了許多與原著有關聯的情節,比如將故事發生時間確定在1797年,這也是為了紀念這部名著的作者,因為她在該年份完成了小說的初稿。在影片開始的部分,還有一場戲中姬拉·耐特麗扮演的伊麗莎白正在閱讀一本小說,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這部書的名字是《First Impressions》,其實這個名字正是簡·奧斯汀原來為《傲慢與偏見》擬訂的名字。
影片有一個情節是伊麗莎白收到一封遠方叔叔的來信,信上說她的姐姐妹妹失蹤了。一名演員Neil James在這里搞了個惡作劇,他用一張相同大小的紙條代替了道具信,並在上面寫上:「我是一封錯誤的來信,但你不要笑,我們在拍攝中。」 姬拉·耐特麗先是非常吃驚,但她很快就調整過來,表現出十分悲傷的神情,這和導演的要求十分契合,這個鏡頭也被保留在影片之中。

[影人點評]
智慧、浪漫與激情的閃光
簡·奧斯汀的名著《傲慢與偏見》是最受歡迎的改編題材,自小說誕生65年來,曾分別在1938、1952、1967、1980和1995被改編為電視,其中1995年版本由柯林·佛茨主演,曾給觀眾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這部小說之前只有在1940年被改編為電影一次,而這一次這部帶著智慧、激情與浪漫的故事將再次與觀眾見面。

3.《安娜·卡列尼娜》

[電影簡介]
譯名:安娜·卡列尼娜
片名:ANNA KARENINA
製片:布魯斯·達維(Bruce Davey)。
導演:柏納德羅斯(Bernard Rose)
主演: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
西恩·賓(Sean Bean)
艾爾菲·摩里納(Alfred Molina)
莎絲琪·亞威克曼(Saskia Wickham)
上映:1997年4月4日
出品: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劇情梗概]
十九世紀俄羅斯的上流社會里,高層首長卡列寧之妻安娜(蘇菲瑪索飾)艷冠群芳,在火車上她邂逅了風流倜儻的伯爵渥倫斯基(西恩·賓飾)。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二人產生了真愛,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
雖然安娜勇敢地告訴自己的丈夫一切實情,希望能離婚,但看重社會地位的卡列寧(詹姆斯福克斯飾),難以忍受奪妻的恥辱,以安娜最心愛的兒子做威脅,拒絕和安娜離婚並逼她放棄兒子。
此刻,安娜已離家與渥倫斯基同居,懷了他的孩子,卻不幸流產,得了後遺症,又對酒與葯物有了依賴性,經過重重困難波折後,安娜的精神壓力變得非常大。後來,渥倫斯基承受不了社會壓力開始對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而現在所謂真摯自由的愛情也開始要被遺棄,她內心無法獲得滿足和平衡。
最後安娜身著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這段為道德和世間所不容的婚外情最後的結果由安娜獨立承擔,留下了無限感傷。

[幕後花絮]
劇中的蘇菲·瑪索
《安娜·卡列尼娜》作為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傳世名作,曾五度被改編成電影。葛麗泰·嘉寶和費雯麗都曾經出演過莎翁筆下這位悲劇女主角的形象,尤其是葛麗泰·嘉寶的安娜形象更深刻留在人們記憶中,這位好萊塢銀幕「女神」創造的安娜形象成為不可逾越的世紀神話。
而這一次,蘇菲·瑪索的表演誠然出色,然後和嘉寶相比仍相形見絀。可能外形上就比較吃虧,具有東方特質的蘇菲看起來實在不像一個俄國人。其次,劇本本身的一些局限,減輕了蘇菲塑造的安娜的悲劇性,著力在安娜的情慾上著墨,這樣一來,也限制了蘇菲挖掘角色的深度。
當然,人都有失手的時候,更何況,眾多客觀原因之下,蘇菲的表演仍具可觀性,蘇菲在片中的表演,可謂不得不失。

[影片看點]
《安娜·卡列尼娜》五度被改編成電影,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女主角安娜的美麗芳姿和驚世愛情。本片是最新版本,而且請來法國首席美人蘇菲·瑪索扮演安娜。
相對於傳統文學中的《安娜·卡列尼娜》,影片淡化了安娜所處的周圍世界對她的有形無形的束縛,而是把所有的筆墨都集中在描述安娜與渥倫斯基一段驚世婚外孽情。
本片導演貝納·羅斯是拍宮廷感情片高手,他的《不朽情真》(又譯做《永遠的愛人》)講述貝多芬一生情史,以優美的風格獲得一致好評。
影片全部在俄羅斯實地拍攝,場景宏大,19世紀俄羅斯上流社會奢華的生活場面以及美人靚衫,都給人以視覺上的直觀美感,讓令人心動的安娜被所有精美細節烘托著,講述一個凄美無限的動人愛情故事。

4.《雙城記》

[電影簡介]
譯名:雙城記
片名:A Tale Of Two Cities
年代:1935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
語言:英語
片長:126 Min
導演:傑克·康韋 Jack Conway
主演:羅納德·考爾曼 Ronald Colman .... Sydney Carton
伊麗莎白·埃蘭 Elizabeth Allan .... Lucie Manette
埃德娜·梅·奧利弗 Edna May Oliver .... Miss Pross
雷金納德·歐文 Reginald Owen .... C.J. Stryver
巴茲爾·拉思伯恩 Basil Rathbone .... Marquis St. Evremonde
Blanche Yurka .... Madame Defarge
Henry B. Walthall .... Dr. Manette
Donald Woods .... Charles Darnay
Walter Catlett .... Barsad
Fritz Leiber .... Gaspard
H.B. Warner .... Gabelle
Mitchell Lewis .... Ernest Defarge
Claude Gillingwater .... Jarvis Lorry Jr.
Billy Bevan .... Jerry Cruncher
Isabel Jewell .... Seamstress

[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於法國大革命期間,羅納德·考爾曼扮演的英國倫敦的年輕有為的律師席尼·卡頓,他深深地愛上了巴黎女子露絲·曼納。但露絲.曼納卻僅僅只是把他當作普通朋友,而是嫁給了法國貴族青年風度翩翩的查爾斯·達雷。當法國政治局勢陷入一團混亂時,查爾斯·達雷遭到暴民囚禁,露絲·曼納走投無路,只好向席尼·卡頓請求幫助。席尼·卡頓為了成全所愛之人的幸福,竟然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方式來挽救情敵,在黑牢探監之際施展策劃周密的調包計將查爾斯·達雷救了出來,而他則義無反顧地步上斷頭台。男主角的高尚情操,足以令天下人同聲一哭。

[幕後製作]
本片改編自狄更斯的同名不朽名著《雙城記》,在大製作家大衛·塞茨尼克與導演傑克·康韋的傾力攝制下,完成了這部反映法國大革命時代悲劇的傑作,也是根據本書拍攝的六個電影版本中成績最好的一部。狄更斯的小說利用各種元素描述一個動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自出版以來受到無數讀者的熱心追捧,一版再版。本片並沒有完全包括小說展現出來的所有元素,但卻沒有遺漏任何最為重要的情節。當然,沒有哪一部通過優秀的小說改編的電影能夠包納小說的所有內容。本片男主角的扮演者羅納德·考爾曼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英國演員,他的性格和形象與電影的主角極為切合,不失為本片一大特色。

5.《羅密歐與朱麗葉》

[電影簡介]
譯名:羅密歐與茱麗葉 / 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
片名: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 / Romeo and Juliet / Romeo + Juliet
導演: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主演:克萊爾·丹妮絲 Claire Danes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Leonardo DiCaprio
約翰·雷吉扎默 John Leguizamo
皮特·波斯爾思韋特 Pete Postlethwaite
保羅·索爾維諾 Paul Sorvino
布賴恩·丹內利 Brian Dennehy
艾米特·沃爾什 M. Emmet Walsh
傑米·肯尼迪 Jamie Kennedy
上映:1996年11月01日
地區:美國
對白:英語
類型:劇情/愛情/動作
分級:瑞典:15 德國:12 西班牙:18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亞:M 法國:U 芬蘭:K-12 比利時:KT 美國:PG-13 智利:14
官方網站:http://www.romeoandjuliet.com

[劇情簡介]
這是莎翁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傳頌多年的愛情經典大作,現由「舞國英雄」的導演巴茲魯曼以新世代的角度,重新演繹這個家喻戶曉的愛情悲劇,令人印象深刻。
盡管哈姆雷特、李爾王、奧塞羅和麥克白才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但是一提起莎士比亞,首先想到的卻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毫無疑問它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愛情經典。《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後現代激情篇》改編自莎士比亞同名悲劇,可這一回手槍、跑車和時裝代替了長劍、駿馬和斗篷,唯一不變的只有愛情還是一樣的盪氣回腸。狄卡普里奧在劇中所演繹的角色在反叛之外,又多了一種沉鬱,是一種最具傷害性又最深情款款的氣質。劇中巴茲用激情洋溢的音樂代替了瘋子萬千的熱舞,使用現代的手法演繹了一個古老而凄美的故事,沒有古典憂郁的風格,沒有風度翩翩的少年,只有一樣瘋狂的激情,和同樣唯美的結局。悲劇才是讓人牽掛的理由。
凡尼隆海灘是個感性又暴力的另類世界,一對分屬兩大世仇家族—蒙塔奇及蓋普列家的年輕人羅密歐與茱麗葉,由於上一代的仇恨阻礙使他們不能結合,竟讓他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義大利的維羅那,有兩個互相敵對的家庭。它們是以朱麗葉父親為首的卡普萊家族和以羅密歐父親為首的蒙特家族。兩個家族之間不斷發生暴力沖突,為城市籠罩上了一層陰影。
羅密歐是一個整天沉溺於愛和幻想之中的青年。在朋友莫邱拉的鼓動下,羅密歐參加了卡普萊家舉辦的化裝舞會。朱麗葉的母親為了把萊麗葉嫁給她所選定的一個年輕人而舉辦了這次舞會,然而事與願違。朱麗葉在舞會上遇見了羅密歐,兩人一見鍾情。
羅密歐在舞會結束後又潛入卡普萊家的後院與朱麗葉相會,兩人互相傾訴了愛幕之情。在神父的幫助下,兩人秘密地結了婚。神父希望能以此來化解兩個家族間長久的仇恨。
朱麗葉的表兄泰華是個兇殘好殺的傢伙,他找到了羅密歐要求與他決斗,被希望和平的羅密歐拒絕。泰華瘋狂地毆打羅密歐,引起了莫邱托的憤怒。在羅密歐的勸阻下,莫邱托沒有殺死泰華,但泰華卻乘機殺死了莫邱托。悲劇就此發生,憤怒的羅密歐殺死了泰華,遭到被驅逐的懲罰。
羅密歐在夜裡和朱麗葉相會後離去,但此時朱麗葉的父親卻要把朱麗葉嫁給她不愛的一個年輕人。在神父的策劃下,朱麗葉假裝服毒自盡,但神父的信卻未能交到羅密歐的手裡。接到噩耗的羅密歐趕到教堂,就在朱麗葉醒來時,羅密歐已經喝下了劇毒葯,朱麗葉也隨之開槍自盡。兩個家族間的世仇,導致了年青一代的愛情悲劇。
本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片都以美國口音來演出莎翁作品,讓對白顯得更生動更強而有力,使觀眾們很容易的感受到,莎翁筆下這一對戀人心中炙熱的愛恨情仇。

寫了幾個才發現我找的應該算是歐洲經典文學改編的電影……不過其中也有英國的……

❺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藝術主張、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主張:記錄性可斷定盡可能不侵蝕原有物質的全貌,在觀眾腦海中,將銀幕現實的表象與真實的現實合二為一。實景拍攝,攝影機隨人物在實際空間中運動,傳統場面調度理論消失。更為電影化的真實空間形式得以表現,同時避免舞台觀念的戲劇用光。

長鏡頭、景深鏡頭的運用每個鏡頭成為完整一段,體現創作者忠於自然的客觀性,體現巴贊「攝影上嚴守空間的統一」觀點。

代表人物及作品:

1.羅伯特·羅西里尼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德意志零年》 此三作被譽為"戰爭三部曲",標志著新現實主義進入全盛期,《義大利萬歲》。

2.維斯坎迪:

《沉淪》、《大地在波動》、《受苦的人們》

3.德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溫別爾托·D》

4.德桑蒂斯:

《羅馬十一時》

(5)20世紀外國現實主義文學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指20世紀40年代在義大利開始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義大利傑出的電影藝術家,從漫長的法西斯主義的統治下,從戰後的碎磚瓦礫中站立起來,他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和膠片來拍攝影片。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是一次從內容到形式徹底的美學革命,是繼先鋒電影運動後出現的第二次電影美學運動,義大利現實主義鮮明的美學特徵,標志有聲電影以來電影趨向現實主義美學追求的最突出成就,改變西方與美國電影力量對比,並向傳統戲劇電影挑戰,創造更為電影的藝術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❻ 什麼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是世界電影發展史上光輝的一頁。這一電影潮流是順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形勢而產生的。作為二戰戰敗國的義大利,戰後社會一片動亂,人民在極度貧困和絕望中掙扎。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進步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把自己的藝術目光從形式主義轉到現實主義,努力反映義大利人民的現實生活,創造了一批著名的新現實主義電影。這股清新蓬勃的電影潮流,影響極為深遠,至今仍被許多進步電影藝術家奉為楷模。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主要特點是:注意表現日常生活和普通小人物的命運,強調紀實性,反對矯揉造作,排斥戲劇性因素,追求朴實自然的藝術風格,靠真情實感打動觀眾,並激勵觀眾思索生活、改變命運。如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羅馬十一點》,影片的故事梗概是:某公司要招聘一名打字員,因為當時人們大量失業,就業又極為困難,所以前來應聘的達上千人。天剛蒙蒙亮,早就有人在排隊等候了,之後,陸續到達的婦女們擠滿樓梯,你推我搡,破樓梯突然倒坍,把這些可憐的婦女們壓在了石頭下面,使許多婦女受了傷。影片著重從不同側面描寫了10個不同命運的婦女,反映當時義大利社會的貧困、動亂和腐朽。影片的結尾新穎別致,余韻悠長:慘案過後的第二天,一個倖存者一大早又來排隊,因為那個打字員的職位仍未確定。這部影片沒有任何曲折離奇的戲劇性情節,只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日常性」加以表現。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另一個特點,是打破傳統的明星制,大膽起用非職業演員扮演角色,從而給新現實主義電影帶來充滿活力的新面孔,使電影更具有寫實性、更具生活化,如《偷自行車的人》的主演,就是一個生活中的失業者。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再一個特點是紀實性。影片幾乎全用實景拍攝,導演鼓勵攝影師扛上攝影機到街頭拍片子。這類影片往往沒有完整的劇本,只有個故事梗概或劇本大綱,對話也是即興式的。另外,新現實主義電影不強調蒙太奇的主觀性,而是讓畫面以生活的本來面目呈現出來。

20世紀50年代末,在法國興起了「新浪潮」電影,這股電影思潮的主要特點是:反對傳統的藝術表現手法,強調生活化和紀實性,有的往往帶有現代派藝術的荒誕性和精神分析特點。例如,《四百下》(又譯為《胡作非為》)這部「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品,著力表現了一個失去了家庭溫暖的孩子逃學、撒謊、閑逛等一系列不含有戲劇沖突的日常生活瑣事,全片絕大部分鏡頭在現場用實景拍攝,造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流」。

這類電影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用意識流手法揭示人的潛意識。它往往自由轉換時間和空間,使時空錯位的電影畫面,成為一種人的潛意識的外化。例如,被稱為電影史上的一顆「原子彈」的《廣島之戀》,大幅度自由運用鏡頭,電影畫面一會兒是40年代,一會兒又回到50年代;一會兒是日本的廣島,一會兒又回到法國的德寇佔領區。過去和當前兩種場景,用對白和音樂穿插在一起。在法國的地窖里,出現的是日本酒吧間的音樂;在日本又出現法國音樂。影片通過這種「時空錯位」的表現手法,著力揭示和渲染人物心靈深處一般難以顯露和表現出來的潛意識。

「新浪潮」影片和現代派電影,有的獨具特色,別開生面;有的則比較晦澀難懂,甚至令人不知所雲。有的導演往往只顧表現個人的風格,而對影片的內容不感興趣。如《去年在馬里昂巴德》這部現代派電影,沒有故事情節,連人物姓名也沒有,人物用X、Y等代號。另一部現代主義電影《蝕》也有這種情況。

「新浪潮」和現代派電影,作為一種思潮,對後來的義大利、德國電影以及世界影壇,都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