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產出的影視劇很多,都會帶有本國獨特的元素,不少能夠膾炙人口,成為經典,但也存在一些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片的外國片。下面就讓我為大家細數一些這類型的影視:
1、《東游記》《東游記》取材於中國的八仙故事,在當時獲得不錯的收視率,而劇中的場景布置,演員的扮相等都充滿了中國元素,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牡丹仙子和何仙姑,仙氣十足,簡直是美到沒朋友。
直到後來才知曉它原來是一部新加坡人拍攝的電視劇,雖然裡面有部分演員為中國人,例如馬景濤。
⑵ 國產電影借鑒外國電影的例子
很多 因為中國的原創比較匱乏 但是我知道的不多 一時也想不到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借鑒了很多《美國往事》的拍攝手法和橋段
張藝謀《三槍拍案驚奇》借鑒科恩兄弟的《血迷宮》
題材算嗎?《滿城盡帶黃金甲》根據《哈姆雷特》改編
《神話》借鑒《黑客帝國》
。。。 。。。
想到再發吧
⑶ 國內改編電影和國外改編電影有哪些不同之處
實際上,我覺得差異在於中國電影創作跟先鋒哲學的聯系並不緊密,而西方不是。記得上次回答問題時說,「存在主義催生了法國新浪潮,又闡釋了法國新浪潮」。上世紀20年代胡塞爾發起「現象學」,改變了人們對自身、外在事物的看法,正像雷蒙-安龍對沙特說的,「如果你是現象學家,你就能談論(你面前的)雞尾酒。這便是哲學。
中國的所謂大片真的就是故事片,而不是藝術片。這也讓中國電影很難走出國門,因為,外國人更注重藝術性,藝術表現力,外國人將藝術當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追求而不願意將藝術當作為物質的一種形式。這恐怕是中外在藝術觀念上的一種很大的不同。
⑷ 曾經我們誤認為的國產片,沒想到全是國外產的,你有看過幾部
01《東游記》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都聽說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成語,而《東游記》就是主要講述了八仙得道成仙的故事,雖然說故事模式司空見慣,但又讓人百看不厭,值得一提的是,《東游記》是與新加坡聯合拍攝的電視劇,那個時候的國產神話劇始終停在「噴火」和「溜冰鞋」的階段,很難有好的創意,所以為了能夠讓電視劇進一步提升,就逐漸誕生了這部中外合拍的神話作品。
還記得在剛開始看到電影名字的時候,一度認為這是國產電影,然而看到簡介,才知道這是一部西方的作品,雖然說取景還是在我們故宮,但是是借用西方國家來拍攝我們國家題材的電影,所以說它不僅僅是一部歷史類型的傳記,更是外國友人用故事的形式去講述我們曾經的國家,所傳達出來的意義同樣是深刻的。
⑸ 以中國為背景、題材的外國動漫
...
以中國題材為背景的外國動漫.
....那麼就不是中國的了....但非常少....我就推薦我比較喜歡的全部動漫....
cartoon's list (seem) 類型介紹
1.*<七龍珠> "許願龍珠"
5.*<名偵探柯南>* "智力案件物語"
6.*<翼年代記>TSUBASA翼 "穿越時空物語"
8.*<愛麗絲學院> "愛麗絲物語"
5.*<S.A特優生> "校園趣味"
6.<櫻蘭高校男公關部> "男公關愛情"
7.*<羅密歐與朱麗葉> "悲慘的浪漫愛情"
8.*<金色琴弦> "小提琴羅曼史"
9.*<彩雲國物語> "彩八仙輔名君"
4.*<新安琪莉可Abyss> "女王之卵"
5.*<下一站天後> (演藝之道)"下一站天後"
其中.*<七龍珠> .*<翼年代記>TSUBASA翼 .*<彩雲國物語> ..具有中國特色.
.*<彩雲國物語>則最具有代表性,現在已經出了2季,但第3季還有待期待.(不知道會不會出.) ......全是個人精典筆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故事情節,你可以去"網路"搜索.
補充:遙遠時空中-八葉抄 經典的中日結合動漫...
⑹ 中國電影如何揚帆 改編類電影成海外新寵
10月底,中澳國際電影節剛剛收官,11月初,中美電影節又拉開了帷幕近來,與中國電影走出去相關的國際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為中國電影提供了展示自我、促進交流合作的舞台。其實,中國電影走出去的話題由來已久,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使中國電影產業的基本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也為加強中國電影國際傳播的力度和廣度,提高中國電影和世界的對話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這一變化給中國電影走出去如何才能更好更快,讓中國故事乃至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獲得更多外國觀眾的了解和認同這個本不新鮮的話題提供了新的闡釋空間。
中外合拍為何不合拍
近年來,中外合拍借船出海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合拍電影共立項94部,比2014年的77部增加了17部;審查通過60部影片,比2014年的43部也增加了17部。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丁亞平分析認為,中外合拍電影市場越來越活躍,合拍電影數量越來越多、合拍片的類型越來越豐富,這都為中國電影的國際化進程和海外推廣起到了助推作用。從區域上看,合作對象除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之外,還擴展到歐洲、北美,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格局。從合作的深度來說,中外合拍正在從單片合拍升級為長期系列項目合作,合作日益深度化。
然而,中外合拍也出現了很多不合拍的現象。由於語言文化存在差異,各種合拍模式又處在磨合階段,中外合拍片無論在本國市場還是外國市場,都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在互聯網力量的助推下,中國電影產業的生產、創作、宣傳、發行水平越來越高。然而,部分電影項目的合作方式卻依然簡單粗暴,對合拍的定位始終停留在搭便車的階段。中國更多的是提供資金和資源的支持,未能參與到核心的製作環節,無法更好地實現中國特色內容的滲透。有的影片甚至出現形式與內容兩張皮的問題。對此,日前發布的《全球化與大電影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可行性研究3》中給出了這樣的建議:中外合拍過程中,除了資金投入和技術合作之外,更要注重中國內核的輸出。我們應在藉助海外優秀平台、技術、經驗的同時,從中國本土文化資源中汲取營養,生產製作出真正中國製造的電影。
改編類電影成海外新寵
諸如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等電影人讓中國功夫蜚聲國際,《英雄》《卧虎藏龍》等電影又讓世界各地的觀眾喜歡上了中國武俠。幾十年來,武俠古裝一直是獲得海外觀眾認可的主要國產電影類型。然而,這種態勢正在悄然發生改變。盤點近兩年海外發行的中國電影片單,不難發現,IP電影(根據被廣大受眾熟知、具有開發潛力的文藝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占據了其中的大部分席位,包括改編自網路小說的奇幻電影《尋龍訣》、小說改編的動物題材電影《狼圖騰》、由話劇改編的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網路漫畫改編的愛情電影《滾蛋吧!腫瘤君》、由文學經典衍生出來的動畫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以及源自流行歌曲的青春電影《梔子花開》等,呈現出類型豐富、題材各異的多樣化態勢。
正所謂一花不是春,武俠動作片雖然充當了海外傳播的排頭兵,但國產電影要想在國際市場打開局面,僅僅依賴於此,恐怕會獨木難支。唯有多類型共同發力,才能維持長久繁榮的局面。在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互聯網思維催生了一大批IP電影。而國產電影創作題材、類型的轉變,又更新了電影海外傳播的內容。功夫獨步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喜劇、愛情、魔幻成了新寵,這也給海外電影市場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近日,在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主辦的一帶一路與互聯網時代的中國電影高端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如是說。
有文化生命力的電影才有國際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IP熱不僅為中國電影市場營造出一派版權交易頻繁的熱鬧景象,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和隱患,進而對中國電影走出去產生了間接影響。正如Black Dragon動畫公司的創始人沃爾特A麥克丹尼爾所言:真正的IP是可以永久存活的。中國目前的IP不能叫IP,只能叫品牌。
當下的國產IP電影主要停留在一種概念營銷和炒作的階段,並沒有進行實質的文化內核開發,也缺少工業化的系統運作,更像是在資本的驅動下所產生的一種奇異的商業景觀。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楊洪濤指出:IP電影雖然豐富了走出去產品的類型和樣式,卻並不是揚帆海外的制勝關鍵。由於缺乏支撐超級IP開發的商業系統和工業根基,目前IP電影創作數量雖多,卻質量欠佳,仍然鮮見口碑與票房雙贏的精品之作,在海外發行市場尚未出現像《英雄》或《一代宗師》那樣兼顧話題性與藝術性、同時又能取得海外票房優良成績的現象級案例。
由於改編自懸浮於現實之上的網路文學作品,一些現實題材的IP電影充斥著炫富、奢華、貪圖享樂、金錢崇拜的不良思想,呈現出虛幻不接地氣、缺乏生活根基的偽現實主義。而另一些現實題材作品雖然對現實生活有所回應,卻片面關注社會黑暗、人性丑惡,缺乏引導觀眾理性思考的藝術智慧。有文化生命力的國產電影才有國際影響力。這兩種承載負面信息和偏執取向的作品如果大量走向國際舞台,就會使外國觀眾產生誤解,使國產電影乃至中國主流價值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效果大打折扣。對此,楊洪濤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創作者要掌握尺度,不能一味地用揭自己的短、出自己的丑、看自己的笑話等方式來嘩眾取寵,而應對社會現實有褒有貶、有抑有揚,在批判的基礎上把中國歷史的厚重感、文化的縱深感、人性的閃光點充分展現出來;二是致力於中國電影海外推廣的從業者要秉持一種文化戰略的思維,認真甄別電影片目,謹慎選擇推廣的角度和策略,做到有步驟、有計劃的輸出。
新媒體為宣傳推廣開辟新渠道
迅速崛起的新媒體平台,可以讓全球觀眾更加及時全面地了解國產電影的相關信息,從而為國產電影進軍國際市場提供更多樣、更便捷的宣傳推廣渠道。拿華獅電影發行公司為例,它經常藉助專門開設的澳洲華師電影北美華獅電影等新浪微博賬號,對國產電影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推廣。比如2015年年末的《老炮兒》,就在海外引發了一陣觀影熱潮。北美華獅電影微博里除了實時公布影片的放映信息、購票渠道之外,還舉辦抽獎活動。這種充分抓住時下年輕人的關注點以提升輿論熱度的方式,為影片營造了良好的海外市場氛圍。
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看來,不同國家的電影市場乃至每個國家的不同受眾群體都有不同的特質,對中國電影的接受程度更是千差萬別,這就要求我們分門別類,進行獨立深入的研究分析,針對不同情況對中國電影的傳播渠道和方式做出相應的調整,從而制定出適當的營銷策略,形成多種媒體、立體組合的新型推廣模式。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時代,網路平台的宣傳勢在必行。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研究不同網民的行為特徵,探索中國電影跨越國家界限、克服文化障礙的解決方案。(本報記者 李蕾)原標題:中國電影如何揚帆海外市場
⑺ 中國有哪些電影是根據外國文學改編的呢
1920《車中盜》 任彭年 美國偵探小說《焦頭爛額》中《火車行動》
1921 《紅粉骷髏》 管海峰 法國偵探小說《保險黨十姊妹》
1925 《小朋友》 張石川 法 國 埃 克 多 · 馬 洛 小 說 《 苦 兒 流 浪 記 》
1926 《一串珍珠》 李澤源 法國莫泊桑小說《項鏈》
1926 《空谷蘭》上下 洪深、張石川 日本黑岩淚香小說《野之花》
1926 《懺悔》 卜萬蒼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26 《不如歸》 楊小仲 日本德富蘆花同名小說《不如歸》
1926 《偽君子》 侯曜 法國莫里哀同名作品及參照易卜生《社會棟梁》 、 《少年黨》
1927 《女律師》 裘芑香、李萍倩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
1928 《少奶奶的扇子》 張石川 英國王爾德話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
1928 《盧鬢花》 但杜宇 英國小說《俠盜羅賓漢》
1928 《就是我》 朱瘦菊 陳冷血翻譯的小說《火里罪人》
1928 《飛行鞋》 潘垂統 德國格林童話《羅侖》 、 《五月鳥》
1930 《野草閑花》 孫瑜 受法國小仲馬小說《茶花女》和美國影片《七重天》的影響創作
1930 《桃花湖》 鄭正秋 「根據某西洋通俗小說改編的一個多角戀愛的香艷故事」 2
1931 《福爾摩斯偵探案》 李萍倩 英 國 作 家 柯 南 · 道 爾 同 名 小 說
1931 《戀愛與義務》 卜萬蒼 波蘭女作家華羅琛夫人中文同名小說
1931 《殺人的小姐》 譚志遠、高梨痕 日本話劇《血蓑衣》
1931 《亞森羅賓》 李萍倩 英國偵探小說《亞森與羅賓》 3
1931 《一剪梅》 卜萬蒼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維羅納二紳士》
1932 《一夜豪華》 邵醉翁 法國莫泊桑小說《項鏈》
1933 《前程》 張石川、程步高 詹寧的《父子罪》
1933 《愛拉廷》 葉一聲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中的一個故事
1934 《三姊妹》 李萍倩 日本作家菊池寬通俗小說《新珠》
1936 《狂歡之夜》 史東山 俄國果戈里原著《欽差大臣》
1936 《到自然去》 孫瑜 英 國 詹 姆 斯 · 巴 雷 的 話 劇 《 可 敬 的 克 萊 頓 》
1937 《搖錢樹》 譚友六 愛 爾 蘭 劇 作 家 西 恩 · 奧 凱 西 的 《 求 諾 和 孔 雀 》
1937 《永遠的微笑》 吳村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37 《石破天驚》 但杜宇 英 國 偵 探 小 說 《 福 爾 摩 斯 探 案 集 · 罪 藪 》
1938 《藝海風光》 朱石麟、賀孟斧、司徒慧敏 法國梅立克小說
1938 《茶花女》 李萍倩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39 《少奶奶的扇子》 李萍倩 英國王爾德話劇《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
1939 《金銀世界》 李萍倩 法國作家巴若萊劇本《托帕茲》
1939 《女大思嫁》 (港) 君嘯 法 國 勒 內 · 福 舒 瓦 話 劇 《 油 漆 未 干 》
1940 《魂歸離恨天》 (港,粵語片) 許嘯谷 英 國 艾 米 麗 · 勃 朗 特 小 說 《 呼 嘯 山 庄 》
1940 《從心所欲》 (港) 趙樹芹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錯誤百出的喜劇》
1940 《中國野人王》 (港) 侯曜、尹海清 1914 年 美 國 埃 德 格 · 萊 斯 · 伯 洛 茲 小 說 《 泰 山 歷 險 記 》
1940 《中國白雪公主》 吳永剛 德國格林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1941 《古國人妖》 (港) 葉蕾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41 《雪姑七友》 (港) 任護花 德國格林童話
1941 《復活》 梅阡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42 《四姊妹》 李萍倩 英國小說《傲慢與偏見》
1943 《紅粉知己》 吳文超 英 國 小 說 《 簡 · 愛 》
1943 《情潮》 岳楓 俄 國 托 爾 斯 泰 小 說 《 安 娜 · 卡 列 尼 娜 》
1943 《日本間諜》 袁叢美 義大利范斯伯《神明的子孫在中國》
1946 《大雷雨》 (港) 陳鏗然 俄國話劇《大雷雨》
1947 《新天方夜譚》 (港) 但杜宇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47 《黃金潮》 (港,粵語片) 左幾、譚新風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47 《母與子》 李萍倩 俄國戲劇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無罪的人》
1947 《假面女郎》 方沛霖 法國巴爾扎克小說《偽裝的愛情》
1947 《春殘夢斷》 馬徐惟邦、孫敬 俄國屠格涅夫小說《貴族之家》
1947 《夜店》 佐臨 蘇聯高爾基話劇《在底層》
1948 《啞妻》 吳仞之 法 國 安 納 托 里 · 法 朗 士 同 名 舞 台 劇
1948 《再生緣》 (港) 洪仲豪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48 《蝴蝶夫人》 (港) 黃岱 美國隆格《蝴蝶夫人》
1948 《妙手偷香》 (港) 吳回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48 《相思債》 (港) 胡心靈 根據 1943 年由易卜生的《娜拉》改編的舞台劇《妻》改編
1949 《盪婦心》 (港) 岳楓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49 《歡天喜地》 鄭小秋
脫胎於舞台劇《鍍金》 , 《鍍金》根據 19 世紀法國劇作家
臘皮施的三幕喜劇《迷眼的沙子》改編
1949 《望穿秋水》 張石川 蘇聯作家西蒙諾夫同名戲劇
1949 《表》 佐臨 蘇聯作家安德萊耶夫同名小說
1950 《豪門孽債》 (港) 劉瓊 蘇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1950 《油漆未乾》 (港) 歐陽予倩 法 國 勒 內 · 福 舒 瓦 話 劇 《 油 漆 未 干 》
1951 《月宮寶盒》 (港,粵語片) 葉一聲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1 《寶劍明珠》 (港,粵語片) 吳文超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1 《銀河飛馬》 (港,粵語片) 葉一聲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1 《花姑娘》 (港) 朱石麟 法國莫泊桑小說《羊脂球》
1951 《只不過是愛情》 韓義 波蘭女作家華西列夫斯卡亞同名長篇小說
1952 《美國之窗》 佐臨、石揮、葉明 狄豪里赤納原著
1952 《到處惹人憐》 (港) 李晨風 法 國 埃 克 多 · 馬 洛 小 說 《 苦 兒 流 浪 記 》
1952 《珍珠淚》 (台) 尹海清 美 國 約 翰 · 斯 坦 貝 克 《 珍 珠 劫 》
1952 《不知道的父親》 (港) 舒適 蘇聯 Vasi l y Shkvarki n 話劇《不知道的父親》
1953 《雙雄鬥志》 (港) 吳回 英 國 柯 南 · 道 爾 小 說 《 福 爾 摩 斯 探 案 》
1953 《神燈》 (港) 陳煥文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54 《小白兔》 孫維世 蘇 聯 謝 · 米 哈 爾 柯 夫 小 說 《 神 氣 活 現 的 小 白 兔 》
1954 《大地》 (港,粵語片) 李晨風 美國賽珍珠小說《大地》
1954 《如此人生》 (港) 周詩祿 蘇聯高爾基話劇《在底層》
1955 《孤星血淚》 (港) 珠璣 英國狄更斯小說《孤星血淚》
1955 《蝴蝶夫人》 (港) 易文 美國隆格《蝴蝶夫人》
1955 《自君別後》 (港) 王引 美國隆格《蝴蝶夫人》
1955 《同林鳥》 (港) 陶秦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5 《楊貴妃》 (港,與日本合拍) 溝口健二 日本川口松太郎小說
1955 《視察專員》 (港) 黃域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55 《天長地久》 (港) 李鐵 美國德萊塞小說《嘉麗妹妹》
1955 《春殘夢斷》 (港) 李晨風 俄 國 托 爾 斯 泰 小 說 《 安 娜 · 卡 列 尼 娜 》
1955 《復活》 (港,粵語片) 陳文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55 《茶花女》 (港) 易文、張善琨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55 《黛絲姑娘》 (台) 蔣偉光 英國哈代小說《黛絲姑娘》
1956 《雨夜花》 (台) 邵羅輝 日本川口松太郎小說《愛染桂》
1956 《表錯情》 (港) 劉芳 英國莎士比亞《錯誤百出的喜劇》
1956 《馥蘭姐姐》 (台) 莫康時 美 國 路 易 斯 · 阿 爾 阿 特 小 說 《 小 婦 人 》
1956 《梅姑》 (港) 嚴俊 英 國 小 說 《 簡 · 愛 》
1956 《花落又逢君》 (港) 陶秦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56 《杏花溪之戀》 (港) 王引 美國溫索爾小說《琥珀》
1956 《嬌嬌女》 (港) 黃岱 法國法朗士話劇《啞妻》
1956 《奇人奇遇》 (港,粵語片) 吳回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57 《魂歸離恨天》 (港,粵語片) 左幾 英 國 艾 米 麗 · 勃 朗 特 小 說 《 呼 嘯 山 庄 》
1957 《小婦人》 (台) 吳回 美 國 路 易 斯 · 阿 爾 阿 特 小 說 《 小 婦 人 》
1957 《亡魂谷》 (港) 嚴俊 美國維度小說《太陽浴血記》
1957 《月落烏啼霜滿天》 (港) 嚴俊 蘇聯高爾基話劇《在底層》
1958 《一夜風流》 (港) 卜萬蒼 俄國托爾斯泰小說《復活》
1958 《情竇初開》 (港) 朱石麟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1958 《生死戀》 (台,台語片) 白克 法國小仲馬原著《茶花女》
1958 《母子淚》 (台,台語片) 宗由 日本黑岩淚香小說《野之花》
1959 《苦兒流浪記》 (港) 卜萬蒼 法 國 埃 克 多 · 馬 洛 小 說 《 苦 兒 流 浪 記 》
1960 《香閨春情》 (港) 費魯伊 法 國 羅 曼 · 羅 蘭 小 說 《 約 翰 · 克 里 斯 多 夫 》
1960 《春潮》 (港) 陶秦 俄國屠格涅夫小說《春潮》
1960 《慈母心》 (台) 左幾 挪威易卜生《群鬼》
1960 《錯戀》 (台) 李搏秋 日本小說家竹田敏彥著《眼淚之責任》
1960 《以革命的名義》 李恩傑、史大千 蘇 聯 米 · 沙 特 洛 夫 的 話 劇 《 列 寧 與 第 二 代 》
1961 《一夜難忘》 (港) 李晨風 英國哈代小說《黛絲姑娘》
1961 《愛的教育》 (港) 鍾啟文 義大利亞米契斯小說《愛的教育》
1963 《阿里巴巴 40 大盜》 (台) 洪信德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63 《一千零一夜》 (台, 台語戲曲片) 洪信德 阿拉伯神話《天方夜譚》
1964 《金色夜義》 林福地 日本尾崎紅葉小說《金色夜義》
1964 《李善子》 (未發行) 鄭君里 朝鮮趙白嶺話劇《紅色宣傳員》
1965 《都市狂想曲》 (港) 吳家驤 俄國果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65 《地獄新娘》 (台,台語片) 辛奇 英 國 維 多 利 亞 · 浩 特 的 《 米 蘭 夫 人 》
1966 《戀愛情報站》 (台) 李錫津 日本三浦綾子小說《冰點》
1966 《艷火》 (台) 羅文忠 日本小說《男之罪孽》
1966 《零下三點》 (台) 郭南宏、金溪 日本三浦綾子的小說《冰點》
1967 《女人 女人》 (港) 吳家驤 俄國奧斯特洛夫斯基話劇《大雷雨》
1970 《尋母三千里》 (台) 高仁河 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中第 33 篇
1970 《昨天今天明天》 (港) 龍剛 法國加謬小說《瘟疫》
1976 《一磅肉》 (港) 胡小峰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
1980 《假如我是真的》 (台) 王童
根據大陸沙葉新等同名舞台劇改編,該劇又脫胎於俄國果
戈理原著《欽差大臣》
1983 《南京的基督》 (台) 王菊金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同名小說
1990 《血色清晨》 李少紅 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小說《一件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1993 《詐騙犯》 沈耀庭 日本作家西村京太郎小說《敦厚的詐騙犯》
2004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徐靜蕾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說
2006 《夜宴》 馮小剛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
2006 《喜瑪拉雅王子》 胡雪樺 英國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