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20年前美國電影女明星
擴展閱讀
20年前美國電影女明星 2024-12-19 13:21:42
十分好看的日本電影 2024-12-19 13:17:26

20年前美國電影女明星

發布時間: 2024-12-19 13:21:42

⑴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好萊塢最著名的電影藝術家是誰

01. 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生日:1907年5月12日 國籍:美國

凱瑟琳·赫本
在好萊塢的歷史上,有兩個赫赫有名的赫本:一個是奧黛麗·赫本,一個凱瑟琳·赫本。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凱瑟琳·赫本也許是好萊塢獲得奧斯卡獎次數最多的一位女明星。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1940年根據赫本的同名舞台戲改編而製作的影片《費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時也第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⑵ 歷屆奧斯卡影帝影後

珍妮.蓋諾(第一屆)

二十年代美國著名女演員,原名勞拉蓋納, 1906年10月6日生於費城,逝於1984年9月14日,因患肺炎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沙漠醫院病逝,終年77歲。她曾在1982年遭車禍而受重傷,傷勢一直沒有痊癒。猝然去世時,就連丈夫也未能跟她見上一面。

珍妮在第一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的角逐中,不是以一部作品,而是以三部作品優勝於格露西婭史璜遜、路易絲德華塞等強勁對手而摘取桂冠的。她的名字在提名名單中竟出現了三次,可見其演技多麼精湛。獲獎那年,她才22歲。領獎時她激動萬分,熱淚盈眶,連聲向一起拍片的同行表示感謝。她事後回憶當時的情況說:「我當然很激動,特別是見到了道枯拉斯范明克,格外激動。要是當時我能知道獲學院獎幾年後意義如此重大的話,那還會更加激動。」

珍妮蓋諾一生共拍過34部影片。她對自己在影界的地位感到滿意。奧斯卡的地位越來越高,常常被看成是國際影界的最高榮譽。自然,作為首屆獲獎者的蓋諾,也為自己成為國際影壇的知名人物而感到自豪。她深知,獲得這一歷史性的榮譽是她的幸福。

1938年,這位演技超群的女伶同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服裝總設計師吉爾伯特亞德里安結婚。不久,她告別影壇,和丈夫定居在紐約。
1957年,她重返銀幕,拍攝了《狂妄》等影片。以後又轉入舞台,在紐約等地公開演出。
1959年,她的丈夫去世,蓋諾作出了永遠結束藝術生涯的決定。
1961年,她和製片人保羅格雷戈里結婚,兩人非常幸福,直到她不幸逝世。

瑪麗.碧克馥(第二屆)

默片女演員,是美國早期的電影明星,極盛時期曾是全世界美最富有、名氣最大的女人,也是「聯藝」影業公司的創立成員之一,1928年以《賣得風情》一片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瑙瑪.希拉(第三屆)

瑙瑪.希拉於1900年8月10日生於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市。1920年她在《偷竊者》中的表演引起了製片人歐文撒爾伯格的注意,1923年,在後者的努力之下,希拉與米高梅公司簽定了長期協議,並與1927年下嫁歐文。1936年撒爾伯格去世後,希拉在電影表演、執導和選片方面的運氣一落千丈。影星莉蓮赫爾曼曾評價希拉有一張「思索著的面孔」。其兄道格拉斯希拉是資深錄音師,亦是數項重要電影聲效創新的先行者。

瑪麗.德雷斯勒(第四屆)

德雷斯勒於1868年生於安大略的考伯格,原名瑪麗.萊拉。1883年,她迷上了表演,加入了一家巡迴演出劇團,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
隨著「提麗的噩夢」等一系列劇作,德雷斯勒步入了百老匯的閃光燈下,但1994,幸運之神的召喚卻來自好萊塢。她的第一個突破是與查理卓別林在「提麗的痛心羅曼史」中演對手戲。在1930年,她與葛麗泰嘉寶合作出演了「安娜克莉絲蒂」,這部片子標志著萊拉演藝生涯的高峰,並在1931年為她帶來了奧斯卡大獎。她在從藝不久就改名為瑪麗.德萊斯勒,這個來自考伯格的高大方顎女子從此成為好萊塢最出色的喜劇女演員之一。萊拉於1934年逝世,死後被葬在加州的聖塔芭芭拉。但時光轉逝,物人兩非,如今萊拉的墓地已經不復可尋。

海倫.海絲(第五屆)

海絲生於1900年,逝於1993年,堪稱美國戲劇界第一夫人的海絲在電影方面同樣成績不俗——她曾獲兩項奧斯卡大獎,參演的獲獎影片分別為《斷腸花》和《機場》還是第一個獲得「娛樂三重冠」的演員,除了奧斯卡,海倫還曾一攬兩項托尼獎,一項葛萊美獎和一項艾美獎。如果你對她的演唱實力沒什麼印象,至少還值得一提的是,她還曾獲1976年葛萊美最佳誦讀錄音獎(在「美國大檔案」中的獨白陳述)。

凱瑟琳.赫本(第六屆、第四十屆、第四十一屆、第五十四屆奧斯卡影後)

凱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於2003年逝世。赫本的演藝生涯長達半個世紀,曾4獲奧斯卡影後桂冠、8次獲提名,是得獎次數最多的「最佳女主角」。她獲獎的四部影片分別是《艷陽天》(1933)、《猜一猜誰來赴晚宴》(1967)、《冬天的獅子》(1968)和《金色池塘》(1981)。

克勞黛.考爾白(第七屆)

克勞黛.考爾白生於1903年法國巴黎,原名麗莉.克勞黛.喬喬恩,逝於1996年。克勞黛很小時就隨父母來到了美國。在高中時開始出演校園戲劇,幾年後開始在百老匯舞台劇中飾演一些小角色。因喜愛表演,她決定以此為畢生追求。1927年,她在紐約派拉蒙電影工作室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無聲電影。隨著有聲電影逐步取代默片,克勞黛在同年拍攝了「愛上邁克」。瓜子臉、生動的大眼睛和高雅迷人的舉止使得克勞黛能夠在不同的角色中大展拳腳。她的百變風格又使她能夠在眾多一流影片中出演主要角色,克勞黛成了當時的票房明星。

蓓蒂.戴維絲(第八屆、第十一屆奧斯卡影後)

戴維絲生於1908 馬薩諸塞的洛厄爾,逝於1989年。盡管很小時蓓蒂就夢想成為一名演員,但她早期努力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她因被認為「不真誠」而被伊娃勒葛琳的曼哈頓市劇團拒之門外。後來蓓蒂被約翰默里安德森的戲劇學校錄取,從此走上星途。蓓蒂的第一次正規舞台表演是在「百老匯內外」 中,而她的第一個百老匯表演卻是在1929年的「破碎的盤子」和後來的「堅固的南方」中。1930年,她被環球電影工作室聘用,但後者覺得蓓蒂缺少明星天分,因而在1932年推薦蓓蒂轉簽了華納兄弟公司。蓓蒂的第一個主要角色是在「飾演上帝的人」中,她的成名作是「人性枷鎖」。

費雯麗(第十二屆、第二十四屆奧斯卡影後)

費雯麗,1913年出生在印度大吉嶺鎮的一個英國股票經紀人家中,母親是愛爾蘭人。1920年她隨父親回到英國,後在教會學校學習。其中她對藝術最為感興趣。15歲那年,她隨父親到歐洲旅行。1931年,她要求進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學習。在學校認識了溫文爾雅的男青年霍爾曼,經常與之約會。1932年費雯麗與霍爾曼結婚。婚後她一度很幸福,但她執著的獻身藝術,不願意被家庭所束縛,生下一個孩子後,她就忍不住要求演電影。偶然的一個機會,她在《貞潔的面紗》中的表演被輿論認為是一顆新星的出現。突然的成功使她下定決心棄家從影。1940年8月,費雯麗在拍完《魂斷藍橋》後與著名演員奧里佛結婚。婚後他們過了幸福的20年。費雯麗始終一往情深地愛著奧立佛,但奧立佛背叛了她。1960年12月,他們辦理了離婚手續。費雯麗因此受到沉重打擊。1967年7月7日病逝於倫敦的公寓中。按她的遺願,她的角膜捐獻出來,遺體火化。

琴逑.羅傑斯(第十三屆)

羅傑斯原名弗吉尼亞凱瑟琳麥克馬斯,她於1911年7月16日生於密蘇里州。琴逑童年遭遇坎坷,11歲時父母分居,她隨母親一同搬至祖父母,其後曾兩次被父親綁架。十幾歲時在凱瑟琳曾在廣告片中擔任過一些角色,14歲時獲德州查爾斯頓舞蹈比賽冠軍。當時她仍熱衷於演戲,參演了一部名為《琴逑.羅傑斯》的歌舞劇,從此以此為藝名。在1925年至1928年間,該歌舞劇得以在全國進行巡迴演出。在紐約巡演時,好運降臨到了琴逑頭上,她在百老匯《極速》中獲得了一個角色,從而能夠和派拉蒙公司簽訂協約。
在1930年早期,她只是在一些影片中飾演小角色,直到1933年,她和弗瑞德艾斯泰爾合作主演了《飛向里約熱內盧》,這部影片標志著琴逑事業的真正開始。在其後十多年中,她和弗瑞德一同出演了11部電影(其間她還拍了其他影片),包括幾部稀奇古怪的喜劇,如《未婚媽媽》,《主與副》。她的最後一個電影角色是在1965年的《哈洛》中。她飾演簡哈洛的母親。其後她重返舞台,直到1984年才最終退出。1995年琴逑在加州逝世,享年83歲。

瓊.芳登(第十四屆)

瓊.芳登生於1917,原名瓊.比沃爾.哈維蘭德。十幾歲時,在西岸演出公司的組織下,她開始以瓊.伯菲爾德的藝名走上舞台。在1935年她的第一部影片《女士不多》中,她以此藝名出演了一個小角色。在兩年多的舞台生涯之後,她以瓊.芳登的藝名再次出現在一些低成本的藝術電影中,其中尚值得一提的是與弗瑞德.艾斯泰爾合演的《受傷的閨女》和與小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合演的《古廟戰茄聲》。在1940年初期,芳登主要憑借兩部希區柯克電影進入了個人演藝生涯的全盛期——「蝴蝶夢」(Rebecca,1940)和《恆久的寧芙》,使芳登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之後又是希區柯克的《深閨疑雲》最終把芳登送上了奧斯卡的最高領獎台

葛麗亞.嘉遜(第十五屆)

嘉遜生於1903年,逝於1996年。對影迷們來說,演藝生涯後期的嘉遜是優秀的代名詞,她飾演了眾多為大家所津津樂道並喜愛的電影角色,如《萬古流芳》,《傲慢與偏見》,《忠勇之家》,《鴛夢重溫》和《居里夫人》。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我們無法一一列數她所獲得的提名和相應獎項,一個事實已經足以證明她的受歡迎程度——她被11個國家授予「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榮譽。

珍妮弗.瓊斯(第十六屆)

珍妮弗.瓊斯生於1919年3月2日,真名菲莉絲.弗洛拉.伊斯莉。她是在電影工作室體系下由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一手捧紅的美國女演員。1946年,珍妮弗出演了塞爾茲尼克製作的電影《陽光下的決斗》。珍妮弗生於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市,她的第一次婚姻是與演員羅伯特.沃克,並與其生有兩子,兩個兒子後來都成為了演員。珍妮弗和羅伯特1944年離婚,1949年,珍妮弗嫁給了塞爾茲尼克,即上文提到的大名鼎鼎的製片人,珍妮弗與大衛相守到1965年後者的逝世,之後他們的女兒瑪麗.珍妮弗自殺,這雙重打擊幾乎讓珍妮弗崩潰,並企圖追隨親人了結自己的生命。創傷恢復之後,珍妮弗的精神狀況一直不佳,直到與她的第三任夫婿,一個身價百萬的工業家踏上紅毯。1993年後者再次扔下珍妮弗撒手人寰。現在珍妮弗是諾頓西蒙博物館的董事之一。

英格麗.褒曼(第十七屆、第二十九屆奧斯卡影後)

英格麗褒曼是瑞典電影女演員。1915年8月29日生於斯德哥爾摩,1983年8月29日逝於倫敦。幼年喪失雙親,由親戚撫養。1933年考入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不及一年便躍身為瑞典影壇新星。先後在《修道士橋的問題》(1934)、《婦女面部》(1938)等片中飾角。1939年應邀赴美主演好萊塢名片《插曲》,獲得成功。她在美國主演的著名影片包括《卡薩布蘭卡》(1943)、《戰地鍾聲》(1943)、《煤氣燈下》(1944)、《聲名狼藉》(1946)、《聖女貞德》(1948)等。其中,《煤氣燈下》使她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50年代在歐洲幾國拍片,主要有《歐洲51年》(1952)、《義大利游記》(1954)、《艾倫娜和她的男人們》(1956)等。1956年在英國主演好萊塢影片《阿娜斯塔茜婭》,並因此第二次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晚年,她在《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出演配角,再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最後又因影片《秋天的奏鳴曲》(1978)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提名的榮譽。她長於扮演忠實、理想的女性角色,40年代盛名於美國影壇,後又成為國際電影明星。此外,她在舞台劇和電視劇中的演出也同樣獲得成功。

瓊.克勞馥(第十八屆)

瓊.克勞馥生於1904年3月23日,逝於1977年5月11日。瓊.克勞馥並非普通演員,確切地說,她是電影巨星。個中區別非常重要:她很少出現在頂級電影中,不管取材如何,她的電影很少被稱作「出色」,但是她卻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演藝生涯最長的女演員。她生來魅力四射,是人上之人,明星氣質簡直與生俱來。她的一切,包括她從一無所有到身價不菲的發跡史,她所有為了處於閃光燈下的不懈努力,都使她成為好萊塢造夢工廠的最佳素材。她的女兒所寫的關於她自傳性質的揭密書,厚顏地揭示了瓊的糜爛私生活,使她真正「贏得生前身後名」。瓊的一生被賦予了戲劇化的細節,這個大眼睛、瘋狂的女主角永遠展現給人們的是電影之名、決心和無所顧忌的野心。

奧麗薇婭.德哈維蘭(第十九屆、第二十二屆奧斯卡影後)

奧麗薇婭1916年生於日本,父親是英國專利律師,母親是演員。奧麗薇婭在加州的洛斯蓋圖讀高中時便喜歡上了戲劇,她在當時由業余演員製作的《仲夏夜之夢》中飾演了赫米厄的角色。作為瓊.芳登的姐姐,奧麗薇婭被著名導演馬克斯.雷恩哈特發現,後者使奧麗薇婭能夠出演他執導的好萊塢電影,機會由此而來。1935年,奧麗薇婭與華納兄弟公司合作,出現在由《仲夏夜之夢》改編的電影中,並與華納簽訂了長期協約。奧麗薇婭自認為是一流正統派的演員,因此拒絕了公司要求的一些傳統天真女子的角色,這有些惹惱了華納,並正告奧麗薇婭,如不合作,則必將自毀於好萊塢。

洛麗泰.揚(第二十屆)

洛麗泰.揚生於1913年,逝於2000年。她是好萊塢第一批成功由電影向電視劇轉型的女演員。改變發生在1953年,洛麗泰出現在「致洛麗泰的信」中(後來該雜拼連續劇被稱作「洛麗泰.揚秀」)。雜拼劇是上世紀50年代電視節目的主打,通過不同的角色展示不同的故事,並且周周拍攝。洛麗泰主持並製作了這部連續劇,並出演了一半以上的劇目。藉助影星形象的魅力,洛麗泰風格同樣成為她的電視標志。這部電視劇的成功刺激了其他類似的電視劇,但是洛麗泰是最成功的。和露西爾.鮑爾一樣,她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成功完成自己的電視劇的女性、第一個在電視廣播網上推出自己的電視雜拼劇的女性、第一個同時獲得奧斯卡和電視艾美獎的女性。

簡.惠曼(第二十一屆)

簡.惠曼生於1914年,她是好萊塢為數不多的在電影電視兩方面都成績優秀的女演員。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簡的電影事業處於巔峰時期的時候,她出演了第一部電視連續劇——簡.惠曼劇院。在1958年至1980年間,惠曼偶爾會在一些電視劇和電視電影中客串。在1981年,她因在CBS黃金時間上映的電視劇安吉拉.錢寧中的出色表演又一次在電視表演上取得成功。
PS. 她是里根總統的前妻

朱迪.霍利德(第二十三屆)

朱迪生於1921年,逝於1965年。雖然她在電影中一直扮演花瓶的角色,但朱迪.霍利德卻擁有高達172的智商。她痴迷於讀書和演戲。雖然被耶魯戲劇學院拒之門外,但霍利德仍致力於成為一名正統的演員。她曾做過接線員和劇院的舞台監督。隨後在1938年格林威治鄉村夜總會演出的滑稽劇中出演角色。霍利德和她的朋友組成了一個樂團,演出一些具有諷刺意味的歌曲。樂團後來被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星探看中,但他們只希望僱用霍利德一人。為了她的朋友們,霍利德謝絕了這一邀請。

雪莉.布思(第二十五屆)

雪莉布思1898年出生在西爾瑪福特,1992年逝世。雪莉布思12歲起就在業余藝術家的劇本中出演角色。4年之後,她踏上了自己的職業演藝生涯。1925年她首登百老匯舞台,與翰弗來.鮑嘉主演了《地獄喪鍾》。在百老匯摸爬滾打近十年後,布思終於等到了她人生中第一個重要角色。憑借1950年在舞台劇《蘭閨春夢》中的演出,布思榮獲了托尼獎和紐約劇評人獎。1952年的電影版《蘭閨春夢》是布思的電影處女作。她憑此一舉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布思出演過許多影片。而在她晚年時期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她在電視劇《黑茲》而中的女僕扮相。在出演了電視劇A Touch of Grace 後,布思便退出了演藝圈。

奧黛麗赫本生於1929年,逝於1993年。1953年以電影《羅馬假期》里的「安娜公主」一角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奧黛麗赫本雖然已經去世多年, 她高雅的氣質與迷人的風采, 卻至今仍令許多熱愛她的影迷所懷念。赫本一生主演過的電影包括: 《龍鳳配》、《甜姐兒》、《修女傳》、《第凡內早餐》、以及《窈窕淑女》等許多著名影片。 1988年起, 赫本更化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特別大使, 貢獻了她的餘生給許多非洲及中南美洲的貧苦兒童。

葛麗絲.凱莉(第二十七屆)

葛麗絲生於1928年,逝於1982年。自她成為摩洛哥王妃已經過去了43年,就連她罹難於車禍也是20年前的舊聞了,但被光影凝固的她,今天看來仍有別樣的味道——優雅(Grace),這也是她的名字。她生於大富之家,曾是奧運冠軍的父親為了她,向摩洛哥王室「繳納」了上百萬美元的陪嫁。她有過成功的事業,不但以《鄉下姑娘》一片榮膺1955年的「奧斯卡影後」,還是「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的御用女星。

安娜.瑪格娜妮(第二十八屆)
瑪格娜妮1908年3月7日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她的童年是和祖母在羅馬的貧民區度過的。她在聖塞西里亞學習表演。起初做過夜總會的歌手,後來才開始在各類劇院演出。1933年她和電影製作人戈弗來多.亞利桑德里結婚,通過他結識了導演紐齊奧.馬拉索瑪。他啟用瑪格娜妮在他1934年的作品中擔任主要角色。隨後瑪格娜妮又出演了亞利桑德里1936年的電影《鄉村騎士》和馬里奧.索達蒂 1938年導演的《塔拉卡諾瓦》。1973逝世。在眾多獲奧斯卡獎的外籍女演員中絕大多數以性感著稱,如碧姬.芭鐸,索非.亞羅蘭。而安娜.瑪格娜妮是個例外。她外表朴實,既不漂亮,也沒有傲人的人材。但是她憑著智慧成為主宰戰後義大利電影的女星。

喬安娜.伍德沃德(第三十屆)

喬安娜.伍德沃德1930年2月27日生於美國北卡洛萊納州的托馬斯維爾。她在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讀書時曾參與校園劇的演出。移居紐約後,她同時就讀於Neighborhood Playhouse和Actors『 Studio 兩所表演學校。在1953年與百老匯簽約成為威廉.英奇的舞台劇《野餐》中的臨時演員。在那裡,她遇到了保羅.紐曼,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她和丈夫紐曼被譽為好萊塢最成功的夫妻之一。伍德沃德不僅是最受歡迎的電影明星,她在電視劇,戲劇和社會活動中的表現也備受矚目。伍德沃德在1954年出演電影《情人》後轉向電視方面發展。她在許多電視節目中都有出色表現。

蘇珊.海華(第三十一屆)

一頭紅發、活力四射的女演員蘇珊.海華生於1917年,原名愛蒂斯.莫蘭娜,於1975年逝世。她最擅長飾演從逆境中奮起的勇敢女性。在高中時蘇珊開始為攝影師做模特,1937年,「飄」劇組公開面向公眾徵募能夠出演斯佳麗一角的演員,蘇珊和其他女演員一起來到了好萊塢。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設法成為了簽約演員。盡管她努力成名,但開始接到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1947年,她終於獲得機會在《毀滅》中第一次飾演意志堅強、勇敢的女性,憑此片蘇珊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1958年,她以《我要活下去》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此外她曾在奧斯卡上五次獲得提名。

西蒙涅.西妮奧萊(第三十二屆)

西蒙涅.西妮奧萊1921年生於德國,父母是法國人,在法國長大,二戰開始時舉家搬到英國,在給自由法國雜志工作時,她在戰時英國電影中擔任了一些臨時角色。西妮奧萊的成名主要依仗她的第一個丈夫、大導演耶維斯.艾里戈里特,因此在戰後她被稱作「堆砌起來的明星」。她主演的諸多描寫愛之不幸的影片中最棒的一部是「金盔」,並憑此獲得英國影業獎。之後西妮奧萊通過飾演「金屋淚」中的勞倫斯哈維的哀怨棄婦而獲得奧斯最佳女演員獎。她於1985年逝世。

伊麗莎白.泰勒(第三十三屆、第三十九屆奧斯卡影後)

伊麗莎白.泰勒生於1932年,她是真正的影星,紫羅蘭顏色的眼睛光彩照人,充滿活力。盡管她不是最有天賦的演員,她卻是最迷人的演員,她無與倫比的魅力永遠是焦點所在。很少有人能夠如此受到愛慕,同時又如此成為奚落的對象和影射與閑言碎語的標地。在她身後,無數人聲名雀起,又歸於孤寂,而泰勒的魅力卻長久不衰。名利是她活力的源泉,公眾目光是她永遠的侍從。她從不知適可而止,對她來說,要麼萬人之上,要麼一文不名。
相對媒體而言,泰勒的成功:兩獲奧斯卡獎,第一個薪水百萬的演員,眾多的慈善工作、失敗:健康、體重、葯品治療及其他的悲劇、難堪:八次失敗的婚姻,電影災難,無數的丑聞,這些都已經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事情了。

索菲亞.羅蘭(第三十四屆)
義大利國寶級女星索菲亞.羅蘭生於1934年,她一直是激情與魅力的代言人,她以動人的風采和卓越的演技在國際影壇馳騁了近半個世紀,不僅主演了近百部影片,還曾被多個國際電影節授予終身成就獎的稱號!
在拍攝過的影片中,索菲亞塑造的大多是富於激情並略帶鄉土氣息的女人。能夠把如此普通的角色演得精彩異常,金星合海王帶來的領悟力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是它令索菲亞的「血液里流著電影的細胞」,是它讓索菲亞能夠將自身對親情的理解融匯到電影中去,從而打動所有觀看影片的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個女人》一片中,索菲亞真摯感人的表演不僅使影片獲得了金球獎最佳外國片獎,同時也使自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國女演員三項令人稱羨的桂冠。

安妮.班克勞夫特(第三十五屆)

安妮生於1931年,是一位朴實的黑發美人,同時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女演員。實際上,安妮.班克勞夫特有過兩次電影生涯。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總體來說業績平平,她沒能將個人才華展示於電影表演之中。她的第二次電影生涯開始於60年代初期,這次她因出演電影《神奇的工人》而倍受歡迎,並且,她因為表演的很多角色而在熒屏上樹立了永恆的形象,《畢業生》中的Mrs.Robison就是她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

帕德里夏.妮爾(第三十六屆)

妮爾生於1926年,她是美國舞台劇和電影屆一位主要女演員,大學時專修舞台劇表演,在她1946年開始在百老匯出演《海龜的聲音》之前,她曾做過模特。因其在舞台劇《森林裡的另一部分》中的表演,妮爾受到好萊塢的關注,並出演1949年拍攝的輕喜劇《約翰愛瑪麗》,從此踏上了熒屏不歸路。同年,在《根源》中與加萊.古柏演對手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她透露加萊.古柏是她一生的摯愛。1953年與英國作家羅爾德.達爾結婚,之後從熒屏消失了幾年,直到1957年復出,出演《人群中的臉》,在那以後她對自己扮演的角色更俱選擇性。1963年出演《赫德》,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

朱莉.安德魯絲(第三十七屆)

朱莉.安德魯絲1935年10月生於英格蘭。10歲就在當演員的父母的指導下首次登台表演。1954年她在桑地.維爾森的《男朋友》劇中扮演波莉.布朗角色而一舉成名。之後她在百老匯最主要的音樂劇目之一《窈窕淑女》中擔任女主角。這部劇連續演了幾年,朱莉從而成了國際上知名的演員。1964年朱莉初上銀幕,主演《瑪麗.波賓絲》,一炮打響,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1965年她主演的《音樂之聲》引起更大轟動,之後她還主演了《維克托,維克托利亞》等戲。20多年來她一直是一名重要的電影演員。1989年為表彰她對電影事業的傑出貢獻她被授予BAFTA銀獎。

朱莉.克麗斯蒂(第三十八屆)

朱莉.克麗斯蒂1941年出生於他父親在印度Chukua的茶園里,她在英國和法國完成學業。她的舞台表演學習是在倫敦音樂與戲劇中央學校完成的。1957年她在一個表演劇團首次演出戲劇。1962年開始出演一些小角色,第二年,在約翰.施萊辛格導演的《說謊的比利》中扮演主角。1965年,正是施萊辛格在電影《親愛的》中給她提供了一個量身訂做的角色,使得她成為一個國際巨星以及諸多類似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紐約電影批判獎等獎項的得主。

芭芭拉.史翠珊(第四十一屆)

好萊塢第一位先後囊括葛來美獎、艾美獎、奧斯卡獎及東尼獎等各大獎項於一身的超級巨星芭芭拉史翠珊。史翠珊生於1942年,她很年輕就已經活躍在舞台上,上世紀60年代末憑著銀幕處女作《妙女郎》一鳴驚人,且與影壇傳奇凱瑟琳.赫本分享當年的奧斯卡影後殊榮。之後史翠珊一直歌影雙棲,拍過不少讓人難忘的好電影,也唱過很多教人一聽鍾情的電影主題曲,誰會忘記那首濃情化不開的《The Way We Were》(《俏郎君》主題歌)和片中金發俊朗的羅伯特.瑞德福。史翠珊比同輩大紅大紫的女演員更具野心之處,是她很早便有演而優則導的野心和准備。《恩桃》、《歲月驚情》和《離譜戀曲》未必是人見人愛的所謂經典電影,但絕對能表現出史翠珊作為一個女性導演的堅持、喜惡和韌力,尤其是她對女性面對人生轉折點的變數和波折,最終都是以偉大的愛去化解一切危機和怨恨。單憑這個史翠珊電影的共通主題,便值得我永遠鍾愛和期待她的導演作品了。

瑪吉.史密斯(第四十二屆)

瑪吉.史密斯是英國表演事業中的瑰寶,具有同時駕馭舞台與影視事業的深厚功力。她戲路寬廣,演技精湛,尤以演喜劇和正劇角色著稱。她不僅在英國和百老匯的舞台上取得了無數的成功,而且在銀幕上的表演也是出類拔萃,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影片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近50年的演藝生涯多次被奧斯卡獎提名,成為唯一一位1次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次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英國女演員。1934年12月28日,瑪吉.史密斯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的伊爾福特(Ilford)。其父是牛津大學的病理學教授,她自小就酷愛表演,在牛津幼兒園里接受了啟蒙表演訓練,後在牛津戲劇學校接受專業演技訓練。

格倫達.傑克遜(第四十三屆、第四十六屆奧斯卡影後)

格倫達.傑克遜生於1936年,她是英國舞台劇、電影演員,因主演《情婦》及《接觸社會》,兩度榮獲奧斯卡金像獎,後來從政。對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真可笑,我埋頭苦幹了那麼多年,可在此以前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好萊塢是個製片人說了算的密封型王國,我不想置身其中毀了自己。」

簡.方達(第四十四屆、第五十

⑶ 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

1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
中文名: 凱瑟琳·赫本
英文名: Katharine Hepburn
別 名: Katherine Hounghton Hepburn
性 別: 女
生 日: 1907-05-12
角 色:編劇,演員
星 座 :金牛座
出 生 地 :美國康涅狄格州
身 高 :5英尺7英寸( 5' 7")
職 業 :actress, writer
教育狀況 :Hartford School for Girls in Hartford, Connecticut
Bryn Mawr College in Bryn Mawr, Pennsylvania (B.A., Drama, 1928)
演員作品
愛你,想你,戀你 Love Affair (1994)
金色池塘 On Golden Pond (1981)
廢墟中的愛情 Love Among the Ruins (1975)
狂人考伯恩 Rooster Cogburn (1975)
金屋春宵 Madwoman of Chaillot, The (1973)
人海萬花筒 A Delicate Balance (1973)
The Trojan Women (1971)
猜猜誰來吃晚餐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1967)
長夜漫漫路迢迢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1962)
夏日痴魂 Suddenly, Last Summer (1959)
雨緣 Rainmaker, The (1956)
艷陽天 Summertime (1955)
帕特和麥克 Pat and Mike (1952)
非洲皇後號 African Queen (1951)
亞當的肋骨 Adam's Rib (1949)
龍種 Dragon Seed (1944)
台口餐廳 Stage Door Canteen (1943)
自由之火 Keeper of the Flame (1942)
小姑獨處 Woman of the Year (1942)
費城故事 Philadelphia Story, The (1940)
育嬰奇譚 Bringing Up Baby (1938)
摘星夢難圓 Stage Door (1937)
寂寞芳心 Alice Adams (1935)
塞莉婭·斯卡利特 Sylvia Scarlett (1935)
小婦人 Little Women (1933)

2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
本名 露絲·伊麗莎白·戴維斯
出生日期 1908年4月5日
出生地 美國美國馬薩諸塞州
逝世日期 1989年10月6日(81歲)
逝世地點 法國
活躍年代 1929年—1989年
配偶 哈蒙·納爾遜(1932—1938年)
阿瑟·法恩斯沃思(1940—1943年)
威廉·格蘭特·謝里(1945—1950年)
加里·梅里爾(1950—1960年)
奧斯卡獲獎
最佳女主角獎
1935年 《女人女人》
1938年 《紅衫淚痕》
金球獎獲獎
1974年 金球獎終身成就獎
艾美獎獲獎
連續短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
1979年 《陌生人:母女的故事》
1935年:獲獎 《女人女人》(Dangerous)
1938年:獲獎 《紅衫淚痕》(Jezebel)
1939年:提名 《卿何薄命》(Dark Victory)
1940年:提名 《香箋淚》(The Letter)
1941年:提名 《小狐狸》(The Little Foxes)
1942年:提名 《揚帆》(Now, Voyager)
1944年:提名 《史格芬頓先生》(Mr. Skeffington)
1950年:提名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2年:提名 《昨日星塵》(The Star)
1962年:提名 《姐妹情仇》(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34年:補充提名 《名士殉情記》(Of Human Bondage)

3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公元1929年5月4日—公元1993年1月20日),知名舞台劇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
英文姓名:Audrey Hepburn
出生:公元1929年5月4日,於比利時布魯塞爾
忌日:公元1993年1月20日,因結腸癌逝於瑞士
家庭:父親是一名富裕的英國銀行家,母親是一名荷蘭女男爵
身高: 五呎七吋 (170cm)
體重: 110磅 (50kg)
三圍: 32-20-35
發色: 棕色
愛好:芭蕾
最喜愛的顏色:白色
最難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
最難忘的事情:獲得奧斯卡獎
主要作品
直到永遠 Always (1989)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
盲女驚魂記 Waut Until Dark (1967)
麗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巴黎燃情記Paris - When It Sizzles (1964)
謎中迷 Charade (1963)
雙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恩怨情天 Unforgiven, The (1960)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 (1959)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甜姐兒 Funny Face (1957)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龍鳳配 Sabrina (1954)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 (1953)

4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英文姓名:Ingrid Bergman
中文姓名:英格麗·褒曼
生日:1915年8月29日
忌日:1982年8月29日
星座:處女座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身 高:175cm
學 歷:瑞典皇家戲劇學院
婚姻狀況:有三次婚姻,四個子女
主要作品年表
-1978-AutumnSonata(秋天奏鳴曲)
-1976-MatterofTime,(花開花落)
-1974-MurderontheOrient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3-FromtheMixed-UpFilesofMrs.BasilE.Frankweiler(巴茲爾弗蘭維勒太太的混亂檔案)
-1970-WalkintheSpringRain(春雨中行)
-1969-CactusFlower(仙人掌花)
-1967-Stimulantia(刺激)
-1965-YellowRolls-Royce(黃色香車)
-1964-Visit,The(貴婦怨)
-1961-GoodbyeAgain(何日君再來)
-1958-InnoftheSixthHappiness(六福客棧)
-1958-Indiscreet(輕舉妄動)
-1956-Anastasia(真假公主)
-1956-ElenaandHerMen(多情公主)
-1954-JoanattheStake(火刑柱上的聖女貞德)
-1954-Fear(恐懼)
-1953-We,theWomen(我們女人)
-1953-ViaggioinItalia(游覽義大利)
-1951-GreatestLove,The(一九五一年的歐洲)
-1949-Stromboli(斯特隆波里島)
-1949-UnderCapricorn(摩羯星光下)
-1948-JoanofArc(聖女貞德)
-1948-ArchofTriumph(凱旋門)
-1946-Notorious(美人計)
-1945-SaratogaTrunk(風塵雙俠)
-1945-BellsofSt.Mary』s,The(聖瑪麗亞的鍾聲)
-1945-Spellbound(愛德華大夫)
-1944-Gaslight(煤氣燈下)
-1943-SwedesinAmerica(瑞典人在美國)
-1943-ForWhomtheBellTolls(戰地鍾聲)
-1942-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1941-AdamHadFourSons(亞當有四個兒子)
-1941-Dr.JekyllandMr.Hyde(化身博士)
-1941-RageinHeaven(天堂怒火)
-1940-JuneNight(六月的一夜)
-1939-Intermezzo(插曲)
-1939-OnlyOneNight(僅僅一夜)
-1938-Woman』sFace,A(女人的面孔)
-1938-FourCompanions,(四個女伴)
-1938-Dollar(金元)
-1936-OntheSunnySide(太陽那邊)
-1935-WalpurgisNight(聖約翰之夜)
-1935-Surf,The(暗礁)
-1935-CountoftheOldMonk』sBridge,The(門克橋的伯爵)

5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
原名:葛麗泰·洛維·薩格斯塔夫森
生日:1905年9月18日
逝世:1990年4月15日
出生地:瑞典
最喜愛的人:電影的啟蒙老師斯蒂勒
最討厭的事:和一個男人同榻而卧
最愜意的事:穿上雨衣、戴著航空帽在雨中散步
最喜歡的動物:狗、貓、鸚鵡
第一句學會的英語:這是一生最幸福的時刻,願上帝保佑美國。
不加入美國國籍的理由:我是世界公民
演出作品:
米高梅公司的喜劇電影回顧 Big Parade of Comedy, The (1964)
異國鴛鴦 Ninotchka (1939)
小霸王 A Woman of Affairs (1928)
《流浪漢彼得》(1922年)
《古斯塔·柏林傳奇》(1923年)
《激流》(1926年)
《肉體與魔鬼》(1927年)
《安娜·克里斯蒂》(1930年)獲奧斯卡最佳女角獎提名
《羅曼史》(1930年)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大飯店》(1932年)
《瑞典女王》(1933年)
《安娜·卡列尼娜》(1935年)
《茶花女》(1935年)
《卡米爾》(1937年)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尼諾奇卡》(1937年)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雙面女人》(1941年)

6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
(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
出生地:洛杉磯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星座:雙子座
生日:1926年6月1日
祭日:1962年8月5日
身高:166CM
三圍:89厘米-56厘米-89厘米
最愛喝的酒:香檳和伏特加
最喜歡唱的歌:鑽石是姑娘最好的朋友(Diamond is a girl best friend.)
最喜歡的雕塑家:羅丹
擁有的汽車:黑色「雷鳥」跑車、 黑色卡迪拉克敞逢車
成名作品:《尼亞加拉》(1953年)
《危險的年代》(Dangerous Years)(1947年)《夏日閃電》
(1948年)《歌舞團的女人們》(Laddies of Chorus)(1949年)
《去托馬霍克的票》(ATicket toTomahawk) (1950年)
《柏油叢林》(The Asphalt Jungle)(1950年)
《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年)
《干勁十足的人》(1950年)
《正確的穿越》(又名《罪有應得》)(RightCross) (1950年)
《家鄉的故事》(HometownStory) (1951年)
《青春常駐》》(又名《豆蔻年華》)( As Young As You Feel )(1951年)
《愛巢》(Love Nest) (1951年)
《讓我們使它合法化》(又名《讓我們堂堂正正結婚吧》)(Let'sMakeitLegal (1951年)
《夜闌人未靜》(Clash By Night) (1952年)
《我們沒有結婚》(We Are Not Married) (1952年)
《無需敲門》(Don'tBothertoKnock) (1952年)
《惡作劇》(又名《猴兒乾的好事》《妙葯春宵》(Monkey Business) (1952年)
《歐-亨利的客滿》(O.Henry's Full House) (1952年)
《尼亞加拉》(Niagara) (1953年)
《紳士愛金發女郎》(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1953年)
《如何嫁給一個百萬富翁》》(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 (1953年)
《大江東去》》(River of No Return) (1954年)
《沒有像娛樂業那樣的事業》(又名《輕歌曼舞好營生》)(There i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 (1954年)
《七年之癢》(TheSevenYearsItch) (1955年)
《公共汽車站》(Bus Stop) (1956年)
《王子與舞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 (1957年)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年)
《讓我們相愛吧》 (Let's Make Love ) (1960年)
《不合時宜的人》 (The Misfits) (1961年)
《瀕於崩潰》》(Something Got To Give) (1962年)

7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
簡介美國明星-伊莉莎白-泰勒英文名: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生日:1932年2月27日星座:雙魚座 身高:5英尺4英寸出生地:英國倫敦 學歷:高中 影視作品《青鳥》《誰害怕弗吉尼亞.沃爾夫》《磯鷂》《埃及艷後》《大人物》《巴特菲爾德第八》《夏日痴魂》《朱門巧婦陽光普照》《陰謀者》《小婦人》《簡.愛》《玉女神駒》

8朱迪·嘉蘭(Judy Garland)
女,生於1922年6月10日,美國明尼蘇達州
1945年與《合家歡》導演文森特·明尼里結婚
逝世於1969年6月22日
(英國倫敦)
星座: 雙子座
身高: 151cm
更多譯名:
朱迪·嘉倫
更多名字:
原名:Frances Ethel Gumm
別稱:Baby Gumm、Miss Showbusiness
主要影片
《千里駒》
《初解風情》
《脂粉公子》
《笙歌歡騰》
《綠野仙蹤》
《合家歡》
《明星誕生》
《紐倫堡的審判》

9瑪麗琳·迪特里希(Marlene Dietrich)
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原名瑪麗亞·瑪格達琳娜·黛德麗
姓名:瑪琳·黛德麗
丈夫: 魯道夫·西伯
性別:女
英文名:Marlene Dietrich
出生年:1901年
生日:12月27日
國籍:德國
地域:歐美
職業:演員
身高:168cm
《拿破崙的弟弟》
《愛情悲劇》
《藍色天使》
《摩洛哥》(Morocco)、
《聲名狼籍》(Dishonored)、
《《上海快車》》(Shanghai Express)、
《金發維納斯》(Blonde Venus)、
《紅色女皇》(The Scarlet Empress)、
《魔鬼是女人》(The Devil Is a Woman)、
《慾望》(Desire)、
《阿拉的花園》(The Garden of Allah)、
《天使》(Angel)、
《無甲騎士》(Knight Without Armour)
《碧血煙花,戴斯屈出馬》
《七梟雄》(Seven Sinners)、
《新奧爾良之光》(The Flame of New Orleans)、
《雄霸閨房》(The Lady Is Willing)、
《榮華富貴》(Kismet)、
《金耳環》(Golden Earrings)、
《柏林艷史》(A Foreign Affair)、
《慾海驚魂》(Stage Fright)、
《惡人牧場》(Rancho Notorious)、
《春滿銷金城》(Montecarlo)、
《控方證人》(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巴黎假期》(Paris)、
《愛情女神》(The Love Goddesses)
《普通的法西斯》(Obyknovennyy fashizm)

10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
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原名露西爾·費伊·勒薩埃爾(Lucille Fay LeSueur)
生於1904年
逝世於1977年5月10日
星座:牡羊座
性別:女
英文名:Joan Crawford
生日:3月23日
國籍:美國
地域:歐美
職業:演員
身高:165cm
丈夫:百事可樂公司董事長A·斯蒂勒
《我們跳舞的女兒們》
《女人》
《慾海情魔》
《作繭自縛》
《驚懼驟起》
《蘭閨驚變》

11.芭芭拉·斯坦域(Barbara Stanwyck)

12.克羅戴·考伯特(Claudette Colbert)

13.格蕾絲·凱莉(Grace Kelly)

14.金吉·羅傑斯(Ginger Rogers)

15.梅·韋斯特(Mae West)

16.費雯·麗(Vivien Leigh)

17.莉蓮·吉思(Lillian Gish)

18.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

19.麗塔·海沃思(Rita Hayworth)

20.勞倫·貝考爾(Lauren Bacall)

21索菲婭·羅蘭(Sophia Loren)

22吉恩·哈羅(Jean Harlow)

23卡羅爾·隆巴德(Carole Lombard)

24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

25艾娃·加德納(Ava Gardner)

⑷ 美國電影協會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前二十排行

  1. 凱瑟琳·赫本

  2. 貝蒂·戴維斯

  3. 奧黛麗·赫本

  4. 英格麗·褒曼

  5. 格麗泰·嘉寶

  6. 瑪麗蓮.夢露

  7. 伊麗莎白·泰勒

  8. 朱迪·嘉蘭

  9. 瑪麗琳·迪特里希

  10. 瓊·克勞馥

11.芭芭拉·斯坦域(Barbara Stanwyck)
12.克羅戴·考伯特(Claudette Colbert)
13.格蕾絲·凱莉(Grace Kelly)
14.金吉·羅傑斯(Ginger Rogers)
15.梅·韋斯特(Mae West)
16.費雯·麗(Vivien Leigh)
17.莉蓮·吉思(Lillian Gish)
18.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
19.麗塔·海沃思(Rita Hayworth)
20.勞倫·貝考爾(Lauren Bacall)
21索菲婭·羅蘭(Sophia Loren)
22吉恩·哈羅(Jean Harlow)
23卡羅爾·隆巴德(Carole Lombard)
24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
25艾娃·加德納(Ava Gardner)

⑸ 美國老電影影星有哪些

叫我第一名,我的名字叫可汗,假如愛有天意,分手說愛你,維多利亞一號,伊莎貝拉,買兇拍人,三傻大鬧寶萊塢,第六感生死緣,穿越時空的少女,電子情書,血鑽,社交網路,成事在人,黑鷹墮落,不夜城,深入敵後,黑社會,錄取通知,天生一對,狗咬狗,七宗罪,當幸福來敲門,盜夢空間,線人,神探,跟蹤,三傻大鬧寶萊塢,諾丁山,戀愛假期,田禹治,聽說,我左眼見到鬼,槍火,完美的世界,心靈捕手,旺角黑夜,天水圍的夜與霧,買兇拍人,志明與春嬌,第五元素,以上是我精挑細選的電影,青春、勵志、劇情、動作、犯罪、應有盡有慢慢欣賞…

⑹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哪些好萊塢女明星

他們,是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熒屏紅人,也曾是熒屏上活躍的美女帥哥,他們也曾大紅大紫。他們的美貌與俊俏一點也不遜色當今一線偶像明星。他們的作品深深的影響了幾代人,如今,在熒屏上我拚命依然可以找到似曾相識的面孔,但年華已逝,讓人不驚感嘆:歲月不饒人!
1、狄龍
狄龍,曾經的邵氏電影巨星。說實話,看到《還珠3》里的乾隆,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位皇阿瑪曾經是如此英俊!要現在,不知引得多少少女尖叫,足以跟當紅一線偶像男明星媲美。在感嘆歲月無情的同時,也感嘆「人老十八變」。
2、姜大衛
說到狄龍,就不得不說到他的熒屏「兄弟」——姜大衛,曾經二位也可算是邵氏電影的兄弟小生,一樣的年輕英俊,一樣的演技不凡,歲月也是一樣公平的對待二人,在他的身上再也找不到昔日的英俊氣質。
3、秦沛
秦沛,也曾是邵氏電影一員,和姜大衛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他們與爾東升是同母異父的兄弟,不得不說人家基因就是好,全出帥哥才子。
4.湯鎮業
湯鎮業,與劉德華,梁朝偉,黃日華.苗僑偉並稱無線五虎將,紅極一時。
這位大伯的往年情史就不用說了,人人皆知,看其當年的英俊,也難怪翁美玲為其而死。
翁美玲自殺身亡令他被千夫所指。交上霉運的湯鎮業星途載浮載沉,更曾拍三級片。
5、謝賢
說起他,現在的一些少男少女也許不知道,但我說他的帥兒子和美兒媳,大家就該驚嘆了。
他就是謝霆鋒的爸爸,曾經的香港無線小生,看其年輕照片,也就不用懷疑謝霆鋒的帥了,沒辦法,人家基因好。
6.狄波拉
狄波拉,謝霆鋒能長那麼帥,狄波拉的功勞也佔一半,她就是謝霆鋒的母親,當年在香港影壇紅極一時的港姐,當年,她和謝賢的結合一點也不比他的兒子謝霆鋒與張柏芝的結合遜色,都是帥哥美女搭,很戲劇的一家人哦。
7.鄭佩佩
這位如今在熒屏上仍然可以經常看到,可誰也沒想到這位奶奶當年長得如花似玉。鄭佩佩,也曾是邵氏電影的當家武打皇後,紅極一時,也是一代功夫巨星,如今在影壇仍有一定威望。
8.朱咪咪
朱咪咪,無線資深當家藝人,這位婆婆至今可以在許多港片中看到。不過她當年可是大紅的一名歌手哦,還曾經在紅館開演唱會,可以算得上是香港的音樂前輩了。
9、歐陽奮強
「寶哥哥」,由於新紅樓的選秀和拍攝,這位寶哥哥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只可惜,「寶哥哥」自轉行做導演後,再也沒什麼很大的成就,歲月變遷,寶哥哥如今已是「寶伯伯」了。
10.吳岱融
吳岱融,80年代新加坡當紅小生,曾有新加坡第一帥哥的稱號。在和梁朝偉合作的《絕代雙驕》中的花無缺曾經真的算得上是「無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度是TVB力捧的當紅小生,可惜在90年代早期遭到TVB雪藏,從此演藝事業一落千丈,俊逸脫俗的無缺公子逐漸變得默默無聞。
11.泰勒
說了10個國內的,再說一下國外的這位奶奶。
泰勒,曾經的好萊塢皇後,自40年代後期以來成為著名影星,經久不衰,她曾因演《巴特菲爾德
8》(1960)和《誰害怕弗吉尼亞·沃爾夫》(1966)兩次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並曾多次被提名。

只可惜,這位性感美女如今已成古墓老人。
12.馬龍-白蘭度(已逝)
馬龍-白蘭度,曾經的好萊塢影帝,曾憑借《碼頭風雲》和《教父》兩次摘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在世界范圍內是備受愛戴的老一代影星,在2004年7月享年80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