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孟買的愛戀印度電影
擴展閱讀
奇跡男孩和一個印度電影 2024-12-20 07:03:59
老電影故事化身博士 2024-12-20 07:03:58

孟買的愛戀印度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2-20 06:05:15

1. e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推薦我看過的覺得非常好的電影《朗讀者》《決戰猶馬鎮》《朱諾》《教父》《飛越瘋人院》《洛奇》《獵鹿人》《走出非洲》《雨人》《沉默的羔羊》《殺無赦》《辛德勒的名單》《阿甘正傳》《勇敢的心》《泰坦尼克號》《無間道風雲》《夢幻女郎》《百萬寶貝》《費城故事》《假如愛有天意》《七宗罪》《加勒比海盜》《這個殺手不太冷》《肖申克的救贖》《現代啟示錄》《斷背山》《廊橋遺夢》《理發師陶德》《太陽淚》《木乃伊》《燃情歲月》《卡薩諾瓦》《瑪歌皇後》《紅與黑》《末路狂花》《珍珠港》《風語者》《碟海計中計》《極限特工》《王者之心》《征服者》《斯巴達三百勇士》《十一羅漢》《搏擊俱樂部》《拳壇暗影》《世貿中心》《海嘯之後》《完美風暴》《霧都孤兒》《義海雄風》《贖罪》《哈特之戰》

2. 求推薦國外喜劇電影,印度優先!

韓國 車太賢 開心鬼上身 前面很搞笑後面溫情煽情

3. 印度電影《桎梏》查蘭演的,片尾曲誰有資源。是叫孟買警察還是孟買英雄。Mum Ka Hero

歌曲:Mum Ke Hero

演唱:Jaspreet Jasz, Roshni Baptist,Ram Charan


採納之後 即可得到這首歌(查蘭自己唱的歌哦)


事實上 我有他的全部電影的歌曲


2007 Chirutha 捷豹
2009 Magadheera 勇士/穿越時空的愛戀
2010 Orange 愛,多一點點/橙色
2012 Racha 狂風戰神
2013 Naayak 雙拳無敵
2013 Zanjeer 桎梏
2014 Yeva 變臉
2014 Govin Andarivadele


320k高音質原聲帶MP3(456M)採納並加懸賞分300就全部給你哦


4. 求電影全名!(電影是印度的,主人公是一個每隔15分鍾會失憶的人,影片是描述主人公因女友揭發拐賣兒童而

未知死亡
阿米爾汗主演

5. 讀《午夜之子》後有感

每本書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形象。讀畢《午夜之子》,呈現在我們印象里的首先是一個饕餮者——他健壯、生機勃勃、揮舞著刀叉正在大快朵頤,他酷愛素菜水果但也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我們甚至可以看見他因為用力咀嚼而扭曲的臉部肌肉。他的胃口好極了,面前的餐盤里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十幾個人物鮮活的故事。他吞食他們的愛情、苦惱和喜悅,他吞食他們內心的嘶喊和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吞食流動的歷史所洗刷的光榮和恥辱,他吞食戰亂、背井離鄉、宗教沖突,他吞食欺騙和忠貞,他也吞食死亡和哀悼。這是歡快的語言的洪流,放縱和收斂雜陳,粗糲和敏感兼顧,這洪流從雲端直沖而下,任何對它的疑問都將被毫不留情地摧毀,最終當我們合上書卷,我們將不知不覺愛上這位饕餮者,你會發現他的狼吞虎咽里有一種特別的優雅和打動人心的魅力。
對於這場饗宴,魯西迪其實早有暗示,在《午夜之子》第一部最後一節《嘀嗒滴嗒》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要想理解一條生命,你必須吞下整個世界。」也就是說,這是一次有預謀的盛宴,它以世界為食,目的則是要將其浸泡在語言的胃液里,塑造出眾多活靈活現、纖毫畢露的生命,順便也為勢必要降臨的經典的標簽打下屬於自己的烙印。
在那句打開整本小說理解之門的鑰匙般的話語之後,魯西迪繼續寫道:

還有漁人,布拉甘薩王室的凱瑟琳和蒙巴德維椰子水稻;濕婆雕像和梅斯沃德的山莊;一個形狀像英屬印度的游泳池和兩層高的小丘;中間分開的頭發和貝爾熱拉克傳下來的鼻子;一座不肯好好報時的鍾樓和一個小小的圓形凹地;一個熱愛印度諷喻以及誘奸了手風琴手的老婆的英國人。虎皮鸚鵡、吊扇、《印度時報》,這些都是我帶到世上來的行李……那麼,你對我分量很重這一點還會奇怪嗎?藍色的耶穌滲透到我身上;瑪麗的絕望,喬瑟夫革命的狂熱,艾麗斯·佩雷拉的反復無常……這一切也造就了我。

在這段話里,魯西迪對自己的寫作方式做了進一步近乎直白的闡明,他顯然認為,人和世界是一種對等的關系,為了呈現出一個鮮活的人的靈魂,則要從圍繞這個人的物象世界入手,越細致地對外部世界加以描摹,人的形象也就越生動具體。以此種觀念為出發點,《午夜之子》慢慢衍生為一部龐雜豐盛的史詩般的巨著也就順理成章了。眾所周知,這是一部光怪陸離的家族史,家族人物主要有:我外公阿達姆·阿齊茲和他妻子納西姆·阿齊茲;滿懷怨恨終生未嫁的姨母艾利雅;頗有幾分風情的艾姆拉爾德姨母和姨夫佐勒非卡爾將軍;公務員舅舅穆斯塔法和有精神病的舅母索尼亞;電影導演哈尼夫舅舅和美貌的女演員舅母皮雅;我父親穆斯林富商阿赫穆德·西奈和我母親阿米娜;我妹妹歌手賈米拉;當然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作為小說敘述者的「我」——午夜之子薩里姆·西奈。絕大多數家族人物都在小說中相繼死去,時間是最大的殺手,而籠罩在這個家族之上的某種奇特氛圍則將生命的神秘遺留在寂寞的紙頁上,因為「他們要摒棄隱私,被成千上萬個群眾消滅一切的漩渦所吸收,他們既不能安寧地活著也不能平靜地死去」。
為了塑造整個家族群像,將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鮮活地呈現於讀者眼前,魯西迪採用第一人稱,以薩里姆·西奈的角度和口吻敘述整個家族史。這是一位多麼傑出的敘述者啊,滔滔不絕的語言之流從其口中湧出,他既能以精彩的比喻寫景狀物,又能以全能視角追溯前塵往事,事實上要到第一部快結束時(小說的三分之一處),「我」才得以於1947年8月15日——也就是印度取得獨立的時刻——順利降生。魯西迪還為「我」安排了一位現在時的女友博多,整部小說最外層的結構其實就是薩里姆在和現女友博多講述自己的家族故事。博多的存在實質上是魯西迪設置的一個敘述機關,她的存在打亂了小說的線性敘述時間,隨著博多的不斷插話、問詢和反詰,小說被隨時從過去時拉入現在時,故事得以自由地在過去、現在甚至未來之間隨意穿梭,這賦予小說敘述者某種天馬行空般的自由度。《午夜之子》有如熱帶植物般四處擴張的強勁的繁殖能力,應該說首先來自於這種預先設置的復雜的敘述結構,其次才是魯西迪超強的語言能力,文字在他筆下好像在經歷一個又一個核裂變,每一個單詞都在膨脹著,試圖建立自在自為的意義的宇宙。
博多也可以就薩里姆的敘述展開評論,甚至參與到小說情節的營造之中。在《多頭妖怪》這一章節中,薩里姆敘述了他母親阿米娜隻身前往孟買紅城堡去拜訪算命大師希里·拉姆拉姆·賽思的經過:阿米娜沿著越來越暗的樓梯井往上爬,而樓梯井裡的空氣就像一塊暗黑的海綿,把她的意志以及她對世界的控制力吸收掉。與此同時,薩里姆的敘述也變得越來越躊躇,游移不定,他甚至因為算命大師有一對豐滿、肉嘟嘟的嘴唇(和阿米娜的初戀胖詩人納迪爾汗一樣),而心生疑竇:「現在,我不合情理的疑心問這最後一個關鍵問題……無比純潔的阿米娜會不會真的……由於她對長得像納迪爾汗的男人很有好感,她會不會……在她那種奇怪的心理狀態中,算命大師突然發病感動了她,她會不會……」這時候,博多怒氣沖沖地插話進來:「不行!你怎麼敢說這樣的話?這個好女人是你的親生母親!她會嗎?你什麼都不知道,但還是要亂說。」由於博多的參與,更凸顯了薩里姆敘述的不確定性,而這顯然正是魯西迪所追求的,或者說這也是當代小說的一大特點——語言自省的後果則是意義本身的搖擺,其潛台詞則是這種意義搖擺也許更接近語言和記憶的本質,更接近事實本身。
為了追求這種搖擺不定的意義碎片,魯西迪不僅用傾聽者博多的參與、辯論和反駁來強化這一傾向,有時敘述者薩里姆也立刻對自己之前言之鑿鑿的事實加以糾正。在書的第三部倒數第二節《午夜》末尾,薩里姆講述了另一個午夜之子濕婆少校之死(因為出生時被護士掉包,薩里姆和濕婆的命運發生了倒轉,這也是全書較核心的情節):濕婆在四處風流時,和一個鋼鐵大王的老婆羅莎娜拉·雪提發生私情,可生下的私生子不肯說話脾氣還很任性,這位貴婦人氣不過通過行賄和賣弄風情混進關押濕婆的號子,然後「從手提包里掏出一把她丈夫的巨大無比的德國手槍,朝他心臟開了槍」,據說他馬上就到底死掉了。可是在隨後的整本小說的最後一節《阿巴卡達巴》中,薩里姆劈頭就寫道:「說老實話,有關濕婆之死我扯了謊。」撒謊的原因是恐懼,薩里姆害怕濕婆發現出生時被掉包的秘密而來尋仇,「讓兩只超人的無情的膝蓋給活活夾死」。薩里姆還從語言層面解釋了自傳的某種虛構本質:「自以為既然往事只是存在於個人的記憶和徒勞無功地企圖進行概括的詞語之中,因此只要說以前有過什麼什麼事,就完全可以把往事編造出來。」這樣的敘述設置有一種間離效果,提醒讀者留意敘述者的角色身份。同時搖擺不定的意義碎片,也和書中的魔幻情節相互配合,共同產生令人炫目的藝術效果,作為20世紀下半葉的一部公認的小說傑作,所謂「真實」已經不再是魯西迪關注的焦點,相反,一種對真實的藝術解構才是他心之所系。
整本小說從現在追溯既往的總體結構,賦予小說在數個時間里自由騰挪的空間,在薩里姆的敘述主線中,有大量對未來情節的暗示,但一般都點到即止,引發讀者要不斷閱讀下去的好奇心。在第一部《嘀嗒滴嗒》一節中,已經暗示了兩位姨母艾利雅和艾姆拉爾德未來的命運:「還有我姨母艾利雅的聰明,後來她終身未嫁,這種精明變成了仇恨,最後爆發出來,進行了致命的報復;還有艾姆拉爾德和佐勒非爾卡的愛情,它使我發動了一場革命;還有新月樣彎刀,那致命的月亮恰好是我母親對我的昵稱。」諸如此類的提示在書中比比皆是,在引發讀者興趣和想像力的同時,也增添了整本小說的魔幻色彩。這當然是說故事者古老的技法,它們和《午夜之子》里透露出的帶有很強自省色彩的現代語言觀相得益彰,總體上賦予小說打動人心的魅力。只是在小說結尾處,薩里姆的敘述逐漸從過去推進到現在,整部小說的時間才和博多的時間交匯為一條語言的敘述之流。「我就坦白到這里,這會兒我已經危險地接近我回憶的結尾了。」這會兒的「現在」是在夜間,博多在薩里姆身旁坐著,他們頭上方的牆壁上,一隻壁虎剛剛吞掉了一隻蒼蠅。此時在隆隆的火車聲中,博多執意要嫁給薩里姆,雖然稍帶羞澀,態度卻是堅定不移的。盡管薩里姆暗示自己喪失了性功能,博多也不改初衷。這大概是因為博多已經完全被薩里姆敘述的家族故事所打動吧,是啊,誰不會被這精彩、離奇、悲劇性的故事所打動呢?
如果說敘述方式的靈活、多變反映出《午夜之子》在結構上的過人之處的話,整部小說的魔幻色彩則賦予小說語言絢麗斑斕的質感。一般來說,魔幻現實主義是拉美一些作家(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科塔薩爾、卡彭鐵爾、阿斯圖里亞斯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起的一種文學思潮,其突出特點是,所有這類文學作品中都出現過鬼怪、巫術、神奇人物和超自然現象,都帶有印第安神話傳說和土著傳統觀念的奇異、神秘、怪誕的色彩。《午夜之子》寫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魔幻現實主義正處於鼎盛時期,《午夜之子》受到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再正常不過,而且其家族史的小說結構,也有馬爾克斯著名小說《百年孤獨》的某種印記(《午夜之子》1981年出版,一年後馬爾克斯就憑借《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但是,《午夜之子》的魔幻色彩自有其獨特魅力,這種魔幻色彩之於《午夜之子》,猶如翅膀之於飛翔、肌膚之於靈魂——非常自然和貼切,這固然和魯西迪運用文字的天賦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印度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傳統豐富、種族宗教關系極其復雜的國家,而其炎熱氣候快速滋生的幻想、非理性和慾望,則使印度擁有適合魔幻現實主義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絕佳土壤。無論是算命大師賽思對於薩里姆命運的准確預言,還是以薩里姆和濕婆為代表的五百多名印度獨立日出生的午夜之子們所擁有的種種驚人能力,都體現著這種魔幻色彩。午夜之子中最核心的兩個人物正是小說敘述者薩里姆和濕婆,濕婆被賦予神力和武功,而薩里姆則被賦予最高的智慧——即洞察人的內心世界的能力。這些顯然有違「真實」的故事情節,進一步摧毀了傳統小說對於真實的過度依賴,而魯西迪全力以赴經營的復雜的敘述方式本身,則在虛虛實實中配合著小說魔幻情節的發展。那些隨著想像力的飛升而神奇無比的情節拔高了平庸現實,神奇的幻象則讓小說得以擺脫經驗的羈絆,朝藝術的中心奮力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午夜之子》核心情節立足於家族史,但「吞下整個世界」的企圖則呼之欲出。書中時間跨度長達62年,覆蓋的地域包括克什米爾、德里、孟買、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魯西迪有意識地將小說中的人物命運和重大歷史事件編織在一起,以求得一種恢弘的史詩效果。書中涉及到的重大歷史事件包括1919年英軍在阿姆利則對手無寸鐵的印度人的大屠殺、印度獨立前的宗教沖突、印巴分治、中印邊界沖突、巴基斯坦政變、孟加拉戰爭、英迪拉·甘地的鐵腕統治等。當然所有這些重大歷史事件在小說中的嵌入都處理得比較自然,是作為遠景切入的,魯西迪始終將小說人物和情結擺在近景,他深知決定一部小說是否成功主要還是在於人物是否靈動,語言是否有魅力,而史詩效果必須以此為基礎才可能產生錦上添花的作用。自然,對於具有雄心抱負的寫作,對於歷史和社會的深層揭示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在這方面,他比拉美的那些魔幻現實主義大師更為自覺(也可以說是更為刻意,如果對於宏大的追求壓垮日常經驗的細節的話),小說里的主要人物都被明確置於歷史洪流的裹挾之中。小說藉助小說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的巧遇從而開啟邁向史詩的征程,反過來更深一層的意義也許在於,魯西迪也想以此說明歷史本身的虛無感——它不過是一眾虛構人物碰巧營造出的「真實」罷了。
阿姆利則慘案是這樣進入小說的:薩里姆外祖父阿達姆是醫生,在1919年的抗議示威中一直在為被踩傷擠傷的人提供醫療救助,4月13日阿達姆同樣被人流擁著來到弄堂口,湊巧的是他的出診箱因為一個噴嚏而摔開,當他趴在地上扒拉,急著想把散落在塵土中的瓶子、針筒等撈回來時,「接著便響起了咯咯的聲音。就像冬天人凍得牙齒咯咯打戰的聲音一樣。」阿姆利則慘案就此發生,死傷一千五百多人,而阿達姆則成為事件的見證人。1957年2月孟買造成15人死亡、三百多人受傷的沖突(聯合馬哈拉施特拉黨和大古吉拉特黨之間),在小說里被描述為是薩里姆湊巧引發的,當時薩里姆在他愛戀的女孩伊維面前學踩單車,少年笨拙的勇氣使他隨同失控的單車沖入遊行隊伍,「我大聲慘叫著,騎著一輛失去控制的女式自行車沖到歷史的洪流中。」1958年9月,薩里姆和家人「乘坐悶熱而灰塵撲面的火車抵達拉瓦爾品第」,顯然,《午夜之子》准備直接闖入巴基斯坦的歷史中。在小說里描述的姨母艾姆拉爾德家一場非同尋常的晚宴上,十一歲的薩里姆親眼目睹阿尤布將軍宣布:「我將接管整個國家。」又是一件重大歷史事件,又這么輕描淡寫地被嵌入小說鋪陳的細節中。
所有這些日常生活細節和重大歷史事件的嫁接,都說明這是一部雄心勃勃的小說,從一開始魯西迪就明確知道自己在創作一部史詩。對於才力一般的作者來說,有時候創作野心是一種破壞性因素,才力不繼的語言建設很容易被宏大的主題所壓垮。但是在《午夜之子》里,史詩的雄心、魯西迪超群的語言天賦、對日常生活細節傑出的刻畫能力、神話宗教對現實經驗的提升,這四者自如地貼切地均衡地交融在一起,成功塑造出一部真正的有關印度當代歷史的史詩傑作。總體而言,小說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顯得更從容一些,時間在其中似乎流淌得更為緩慢,眾多生活細節都得到細致呈現,少年的一次偷窺(《洗衣箱中的事件》描寫的薩里姆偷窺母親阿米娜手淫)就足以構成一個章節,而薩里姆十歲生日則引發對眾多午夜之子的描述。在小說第二部最後一節《薩里姆如何得到了凈化》中,薩里姆家族大多數人都死於1965年9月22日印度的大空襲,薩里姆幾乎是孤身一人進入小說第三部。也許是因為前兩部寫得太厚了,到第三部魯西迪似乎已經在有意控制過於蔓延無際的筆觸,也許是因為時間原本就有加速度的特點,整個第三部的筆觸都更為粗糲急躁一些(少了前兩部的優雅和從容),小說里的時間感覺變得更快,小說的基調也從前兩部的五色斑斕漸漸過度到由灰色控制全局。直面戰爭的篇幅更大,因為薩里姆直接參與了作戰,死亡的氣息也隨之愈益濃重。
在書的最後一節,薩里姆回憶的時間之流終於和現在會合,博多熱烈地要嫁給雖然並不蒼老(不到三十二歲)但已飽經滄桑的薩里姆,而薩里姆則強烈地暗示著自己的死亡,「我怎麼能告訴她死亡的事實呢?」但是還好,魯西迪在死亡主題上及時剎住車,而是安排薩里姆和「畫兒辛格」一起進入孟買秘密的午夜機密俱樂部。在俱樂部光線幽暗的房間里,薩里姆吃到一種味道熟悉的辣椒醬,往事之門隨即打開。按照辣椒醬標簽上的指示,薩里姆找到他當年保姆瑪麗·佩雷拉(沒錯,正是她在獨立日午夜將薩里姆和濕婆調換,從而徹底改變了兩人的命運)經營的辣椒醬公司。魯西迪以此作為全書結束場景,並不是著意描畫薩里姆和那位午夜罪犯的重逢,而是想要充分利用辣椒醬本身的隱喻作用:「我在配置中能夠加進我的回憶、夢想、觀念,結果一開始大規模生產以後,凡是吃過它的人就會知道胡椒瓶在巴基斯坦起了什麼作用,或者在桑德班斯叢林里會有什麼感覺。……對某些人來說,它們也許味道太重,它們的氣味也許有點沖鼻子,也許會激得人眼淚直流。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夠說它們的味道完全貨真價實,反映了真相。」——顯然,作為一部史詩傑作的結尾,隱喻比死亡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