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請指教!!!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戰爭片,使我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對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
這部影片主要是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時,米勒上尉率領一支8人的小分隊深入敵後,去尋找空降部隊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相繼陣亡。馬歇爾將軍怕這顆獨苗再出意外,使傷心的母親絕望,於是做出不惜一切代價將這唯一的兒子送還母親身邊的決定。8 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一個不知生死的人,迎接他們的將是戰火的洗禮和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條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戰爭中受到考驗……
「一隻顫抖的手、一句臨終時的遺言、一個用六個士兵拯救的生命......」這三個情結構了火爆的美國進口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全部主題。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不會忘記的一個角色,那就是米勒上尉。那一隻顫抖的手,在影片中用了四個特寫的鏡頭來表現這只手。米勒上尉最初是中學老師,戰爭的不斷升級和擴大改變了他原有的平靜生活。戎馬倥傯,硝煙彌漫,使他的身體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戰爭的烙印,這種傷痛本身就說明了戰爭的殘酷無情。看完影片我們依然無法得悉他的手是如何負的傷。但是總是在戰爭場面就要一觸即發之前,導演都有意地讓這只手出現我們的眼簾中。影片中這一隻顫抖的手不是說米勒上尉在戰爭前的心理恐懼,而無非是要說明戰爭給人留下的無法抹滅的苦痛的記憶。
從這一隻顫抖的手,我們可以看到,戰爭不光是政治的延續,它會給我們所有的人留下不同的記憶,或驚栗,或慘烈,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給人們帶來最多的是傷痛。
在戰場中找一名士兵,那簡直比大海撈針還更難,那不僅僅只是漫無邊際的找尋,還時時刻刻面臨的是生命的危險。然而士兵的使命感和戰爭的需要驅使著米勒為完成任務,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用一把小手槍在做著實際上是無謂的抵抗的時候,他仍然想起了自己的任務是把最小的瑞恩從戰爭中拯救出來,能夠安全地回到母親的身邊。因此,當生命即將離去,他哽咽著在瑞恩的耳邊說道:不要辜負了大家的期望,一定要活下去。這句臨終的遺言,不僅影響著瑞恩的一生:「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正直的人」。而我們的觀眾也會因為這句話而更加激起內心對法西斯發動這場戰爭的仇恨,所以在劇中瑞恩是一定要活著回到母親身邊。
「生命誠可貴」而在戰場上,那一張張長長的死亡名單,是那麼輕易地從報音員的口中讀出。「用六條生命去拯救一條生命」,這樣的生命價值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深思。在影片中,分隊的一些成員的想法也是可以讓人理解和同情的, 「為什麼用我們的生命去換取別人的生命,難道我們沒有母親,沒有兄弟姐妹?我們不是一樣在戰場上拚死拼活?憑什麼他就有這個特權?」這樣的生命價值觀也只有在戰爭中才可能出現。戰爭是無情的,在戰爭中這樣的情形又何止瑞恩一人呢?可導演的刻意,無非的意圖是:珍惜生命和幫助他人。在影片中,拯救隊員因為幫助瑞恩而知道家庭的溫暖和生命的可貴,而瑞恩因為米勒上尉和拯救隊而感悟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照顧更多需要拯救和幫助人們。爆發戰爭對於每個人是不能選擇和左右的,但幫助他人是自己可以選擇和作決定的。
《拯救大兵瑞恩》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憾除了是故事的情節和所要表現的盪氣回腸的情感外,還有一點就是視覺的沖擊。影片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底登陸戰的恢宏場面,讓人驚駭的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壯觀宏大的戰爭場面,血肉橫飛的諾曼底戰役,血流成河的鏡頭,讓人觸目驚心,那感覺中還帶有一種惶恐。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
《拯救大兵瑞恩》這一部偉大的戰爭片,它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對戰爭殘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對普通士兵們內心人性的挖掘。戰爭使士兵所遭受的傷痛會留在那些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們記憶中的深處,給他們內心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在影片的強烈音響效果中,我們觀眾依然如感同身受一樣真實,一樣慘烈,留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深思。
『貳』 流浪地球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1
春節假期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一部科幻電影,名字叫《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神乎其神,特別讓我震撼。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未來,太陽開始不斷膨脹,將會逐漸吞噬地球。人類為了生存下去,決定在地球上建一萬個推進器,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救援隊想盡辦法,解決了地球擺脫木星引力的問題,避免了地球爆炸的危險。中國航天員劉培強配合地面救援隊,犧牲自我,幫助救援隊完成目標的故事。最後,地球開始踏入漫長的流浪之路,人類終於獲得了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真好,是中國的驕傲,我真的感慨萬千!首先,我們要珍惜、愛護地球,從我做起。我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每次都把自己的飯菜吃完,不浪費糧食。學習的時候,珍惜紙張和墨水。我和媽媽一起把不用的衣物和書籍整理好,送到小區回收站,媽媽告訴我這樣做,就能做到資源的再回收利用,不但能幫助別人,還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我還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有一次,爸爸開車向車外扔垃圾,我制止了他,還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表揚呢!再者,我要向電影裡面的航天員劉培強學習,我要像他一樣有愛心,從關心自己的家人做起。我現在能和弟弟友好相處,在媽媽做家務的時候,幫助媽媽照看弟弟;在學校的時候,我都會認認真真聽講,並好好看護同學們的水杯,做一個負責任的小學生。這部電影還告訴了知識是可以拯救世界的,所以我今後繼續努力學習,只有學會了更多的知識,才能在考試的時候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並能在身邊的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能想出辦法解決。
流浪地球觀後感2
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場電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計劃,意思是帶著地球去流浪。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無數個巨大的發動機,推動地球流浪,去到4。3光年距離外的另外一個星系,建立新家園。至於為何要流浪?或許由於太陽行將急速膨脹,吞噬地球。人類不得以出此下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根據聯合政府制定的「流浪地球」計劃,人類的流亡分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掉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在人類撞向木星的最後時刻,主人公劉啟,與程序員李一一,初中生韓朵朵,混血兒蒂姆,上尉王磊,宇航員劉培強以及中國171_11救援隊的數人,在不到一天的緊張時間里,點燃了木星,巨大的沖擊力將地球排斥開來。
在這影片中,我們深深感遭到了一種溫情。是宇航員劉培強和劉啟之間的父子關系,由於久長的時空阻隔而產生隔閡,卻又在絕境里彼此關愛,終究父子之間的隔閡消除。韓子昂,為了救劉啟和朵朵,犧牲了自己。上尉王磊,似乎對犧牲人不管不顧,實際上則關心著每一個人的安危,奈何他只有一個人,護不了全世界。
希望這個詞貫穿全片,片中曾多次提到關於希望的引人深思的句子「終有一天,冰會化成水。」「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路」
流浪地球觀後感3
幾天前,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是《流浪地球》。
這部電影講了這樣一件事情:太陽開始膨脹,太陽系即將消失。人類決定用2500年時間分5個階段到達4、2光年外的新家園。經過木星時,被木星吸引,地球面臨著巨大危機。主人公及其身邊的人臨時被救援隊征入。救援隊面臨眾多危機過後,地球離木星只剩下很短的一段。在千鈞一發之際,人類做出了大量犧牲,成功在離木星只有幾千米之時點燃木星,逃離了木星。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今天地球上正在發生著的災難。離電影里那個時代還要過上千萬年,太陽現在還很年輕,等那時恐怕都殖民河外星系了,雖然這不太可能。但,現在地球面臨著一個問題—————全球變暖。就拿遷安來說,近幾年冬天的雪越來越少。而全世界,海平面在不斷上升,威脅著海邊的城市和居民。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太陽系邊緣有很多危險,人類需要很高的技術才能把人類帶出去,而21世紀似乎不太可能研究出來。如果人類不控制住環境污染問題的話,幾十年後,上海、紐約、邁阿密、新加坡,一批又一批的城市將毀滅於洪水之中。據一份資料顯示,海平面上升10米就會淹沒美國的大量土地,其中不乏大城市。如果海平面不斷上升的話,也許青藏高原會入選最安全地區,將變得擁擠不堪。最後,要麼像金星那麼炎熱,要麼像火星那麼荒涼。
人類必須保護好地球。鳥還會保護後代,狗還會看家護院,人既然是高等動物,就要像高等動物一樣,保護子孫後代不斷生存下去。讓我們攜起手來,保護地球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4
寒假期間,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大體內容是講太陽經過數億年後逐漸衰老膨脹,若干年後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自救,提出了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計劃。就是在地球表面共安裝了1萬台發動機,企圖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我是一個漫威迷,鋼鐵俠、美國隊長、蜘蛛俠……已經成為了我的口頭禪,更是我和同學們課間討論的熱門話題。但在《流浪地球》這部大片面前,復仇者聯盟他們也只能算是相當軟綿綿的科幻了。
在這部電影裡面,有一個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片段,就是由於木星的引力太強,地球推進器受到干擾接連停止工作,地球並沒有按照人類預測的軌道行走,出現意外被木星的引力吸了過去,就在全世界人們要絕望的時候,女主角韓多多發了全球廣播說希望大家不要放棄,一起加入她們,抓住最後機會拼一把。不出所料,離開的人們又返回來幫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推進器噴發的火力到達一半高度就沒了,就在人類再次徹底絕望的時候,空間站里的劉培強卻已經開啟了空間站向木星飛去,計劃用空間站里的30萬噸燃料引起爆炸,沖擊波使地球遠離木星。雖然劉培強犧牲了,但是計劃也成功了,人類取得了勝利。
就在這時人們明白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一定不要放棄,要永遠充滿希望地活下去;還要團結一致,為了人類的利益,要有犧牲精神,舍小我顧大家。這是我感觸最深的地方。電影很好看,希望大家有空看一看。
流浪地球觀後感5
希望是珍貴的寶石,希望是黎明的曙光,希望是航海時的指南針,希望是黑夜裡為你照亮前方道路的一盞燈。有些迷失了方向的人卻曾想放棄,可是他忘了只有堅持堅持希望才會出現。
20xx年充滿能量的太陽即將大爆炸人類實行了長達17年的《流浪地球》計劃,決定讓地球離開太陽系,再次尋找一個能安居樂業的地方,但由於碰上了一個大惡魔---木星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巨大吸引力對地球產生極大的影響。地球將會與木星發生碰撞,這將破壞這個完美的「流浪」計劃。
進一步推銷是人類的貪婪,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就是小說中「爺爺」所說,當時人們只相信一種叫「錢」的東西,是她讓人們著魔肆意破壞家園,小說中的北京,上海,尼西亞等所有城市都被冰天雪地覆蓋,處處彰顯著灰白無精打採的氣息,萬物無法生存,狂風在怒吼,暴雪在紛飛。但到了最後大家團結一心,為了回家回來守住我們的家園,經過不斷努力將木星引爆並藉助爆炸的'沖擊波逃離了太陽系。
希望與堅持是共存的,就像你走在一條漆黑的港,道理只有你堅持下來,走到了最後才能看到光亮。同樣如果你在困難前變得想退縮想放棄,那你該什麼時候看到希望呢?只有你奮不顧身的走下去,希望才會給你帶來喜悅。
我們現在還只不過是岩石中的一顆種子。倘若大家不努力生長,怎能享受陽光的沐浴和微風的吹拂呢?心中有顆希望的種子,讓他成長,開出一朵最讓你賞心悅目的花。
家園是共同的,可它更是有限的!那就讓我們一起愛護地球,守護地球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6
前不久,我在電視上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影片。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因太陽膨脹而迫使地球做出逃逸太陽系的「流浪之旅」,到數光年外的新家園。
在其中主要描繪了在通過木星附近時,因木星引力過大而使地球趨於分解而毀滅,影片中的幾個人物在CN171-11救援隊中用他們的勇氣、毅力、意志、智慧以及鮮血詮釋了希望的意義。這也是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在那樣的環境中,可以體會得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不安全的,隨時都會成為埋葬億萬人口的鋼鐵墳墓。無論是地下城、曠野、冰山,還是其他都不是安全的。而他們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他在這處處危險的地方四處運載著「火石」點火器,與駕駛空間站的父親則用空間站點燃了木星,使地球最終在千鈞一發的時刻免於遭難,也使他們自己免於毀滅。在這其中,這支救援隊中犧牲了一個又一個英勇的戰士,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踐行了人可以在做不到的情況下「力挽狂瀾」,這也是這部影片中最催人淚下的一點了。
影片中太空艙中的管家機器人曾經在最後說過一句話「讓人類保持理智是一種奢侈的要求!」也正是我們有著挑戰困難不懈努力的激情,才使得我們人類這個種族得以在動物的競爭中崛起、發展、壯大,乃至我們可以做到更多更多之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永遠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戰勝不了的只是自己。
流浪地球觀後感7
要說今年票房最多的電影,當然是非《流浪地球》莫屬。它是中國首個科幻片,這個電影他們製做了四年,從20xx年就開始製片了。《流浪地球》票房已經達到32億,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科幻片。
這部片還是以中國元素「愛」圍繞的。電影的開始,是劉培強帶著他5歲的兒子劉啟。影片最後,劉培強開著空間站點燃了木星。自己也化為燃料犧牲了。
這部片也是劉慈欣的著作。製片人製作了1萬個道具,5000多個鏡頭。演員們穿的衣服也特別厚。
這樣的視覺鏡頭讓人覺得很新奇,什麼車,地球發動機,地下城,以及他們身上穿的衣服。
有演員表示,那樣的衣服特別悶,那個衣服足足有60斤重,還有那些帶機械骨的衣服有80多斤重!他們說累是不用演的,是真的累。
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一千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險和對人性的終極拷問也同時上演[2]。
這個電影幾乎都是滿房,我和舅舅,舅媽,媽媽一起去,中午訂票才有幾個人,下午看電影的時候發現…影院已經滿了。可見這部片有多好看。不到幾天,票房已經滿40。1億,漲了十多億了。網路上有許多好評,有一個人說:「這部片我只打88分,12分哪去了,開車不規范扣分了。」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一句話是:
聯合國安全委提示您:
道路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范,
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觀後感8
在寒假中,我觀看了《流浪地球》一影片。在看完之後,讓我感到震撼的不僅僅是特效,還有親情人生在世,只有內心有希望,有嚮往,有目標,有夢想,才有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否則渾渾噩噩的生活將毫無意義,在空虛寂寞之中消磨生命,浪費時間。電影裡面有兩個關於為了希望而奮斗的片段,讓我記憶深刻。一個是在上海某荒廢大樓的電梯里,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犧牲的那場戲,眼見這電梯解鎖下落了,救援隊的剛子用盡全力也要打開電梯門,把年老的韓子昂丟到安全的位置去,他內心的希望,便是韓子昂得救,即便是犧牲自己,他也要做到,可結果呢?他真的打開了電梯門,真的把韓子昂丟到了安全區,他自己也真的被下落的電梯給砸死了。
在影片的最後,我被被吳京的犧牲所感動。吳京先將救生艙脫離,讓船上的其他人員安全脫離。自己引爆飛船,填補上剩下的5000公里。他的兒子劉啟在這時也展現出他的擔當與大局觀。
影片結束後,我也意識到,我們應該去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去年,北極出現30度高溫,冰川大面積融化,全球氣溫平均上升一度。這已經是大自然給人類最後的警告。當氣溫平均上升2.5度時,氣溫會更加沒有規律,讓海水淹沒大部分的沿海城市。所以,我們應該從現在是極力挽回我們自己造成的惡果。作者:高境均
流浪地球觀後感9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的酣暢淋漓,家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裡,世界末日都不算什麼了。
最後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後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裡面的莫斯,則是裡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餘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眾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斗,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後那些人的奮斗目標便是保衛自己的家。《流浪地球》觀後感二打開了窗,看見了光。
比我想像的好很多很多!太空的感覺很強了,特效不錯,真的挺宏大的;家國情懷,從讓人想打一頓的少年到擁有希望去付出努力的英雄(英雄不太准確)。誠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真的像希望,像光希望照亮了前路,真的超乎了我的想像,感覺已經做的很棒了。如果有一天太陽真的即將爆炸,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希望那天永不來臨。
本來有感覺有一些槽點,但是補看了曉說大劉的那期,又感覺有點明白了這個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人物是排在後面的,而且主角也是在過程中成長的。瑕不掩瑜。
強推流浪地球,中國科幻加油!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流量地球》是科幻片,是中國現代科幻片的先行者和引路人,居然看得人熱淚盈眶,這是什麼梗。
《流浪地球》中劉培強駕駛領航號空間站撞向木星大氣層,引爆了大氣球從而推動了地球加速逃離木星引力。
劉培強的岳父,我們親切的達叔,哦!現在應該叫達爺扮演的高級駕駛員最後選擇犧牲自己,把希望留給孩子們。
人工啟動行星發動機,裝填火石,工程師快速思索,人類的感性和靈機一動在此時與理性結合,沒有一次錯誤,也不允許出錯,一次搞定,含笑而逝,人生巔峰即終點,人生如此不遺憾啊。
電影中許多救援隊犧牲了,最後的完成率是71%,那麼就是說29%的救援隊沒有完成任務,也就是半路犧牲了,這些人的犧牲在我們看來都化作了數字,但他們的努力和拼搏不應該只是數字,努力而失敗和放棄希望是不同的。
這一次選擇犧牲的人有中國人,印度人,俄羅斯人,韓國人,日本人或者其他國家人,這一次犧牲是全球人的犧牲,地球人因此損失慘重,然而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惟其如此地球才有希望。
面臨天地浩劫,以往的外形入侵,史詩級的大洪水,再到大地震,火山爆發等災難就顯得小兒科,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當面對天地偉力,傳統的超人,核彈顯然不夠看,這時候需要人類攜手解決,團結一致,靠的是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舉全球的力量辦大事,搞大事,但總有人要犧牲,總有人要舍棄個人利益和小集體利益,不再以某國為中心,更不以某國的利益為重,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每一個普通人做出的犧牲都彷彿一個個的火石,火種點燃了發動機,推動地球前進,到達下一個伊甸園。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它是我們回家的方向。」
2057年,太陽迅速膨脹,即將毀滅地球,迫使地球還有36小時撞向木星,一群人追隨希望,踏上了拯救地球的路。
這是由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影片,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令我感動的是書中主人公韓朵朵,在最後危急關頭,她仍然不放棄希望,對全球說了這樣一番話:「大家好!我是韓朵朵,是一名初中的學生,現在情況危急,我很害怕,甚至全身在顫抖,但我們不會放棄希望。前些日子,老師問我們,什麼是希望?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它是我們回家的方向。現在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但我所在的救援隊有了新的策略,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我們不能放棄這一絲一毫的希望,我們需要支援,一起拯救人類吧!」
另一個令我感動的角色是韓朵朵的爺爺韓子昂。在韓朵朵還是個嬰兒時,發生水災,韓子昂從水中找到了她,把她帶回家撫養大。他們之間如同父女一般親密。當災難來臨時,地球表面溫度達到零下80度,使得人們必須戴上頭盔才能生存。韓子昂在救援隊中不幸遇難,跌下高樓,頭盔里只剩下1%的氧氣了,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他拿起呼叫器說:「朵朵,不要放棄希望,活下去。」說完便拿下了頭盔,臉瞬間凍結,任憑韓朵朵怎麼哭叫,他是聽不見的了。
影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場面,但始終沒有人退縮,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退縮,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條路——死亡。但如果你繼續前行,永不言棄,便還有一些生的希望。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我們心中還有希望,加把勁,實現它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春節,我們全家去看了這一部具有濃厚的團結力量的科幻電影。其中的每一個英雄不怕犧牲的情節令我十分震驚。
《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主要講述了:大陽老化,體積極速變大,要把整個太陽系吞掉。地球上的所有人用盡全部資源打造了十萬座行星發動機和領航員號空間站,由空間站帶路。結果事情並沒有成功,中途還遇到了木星引力,許多行星發動機停轉。眼看地球距離木星越來越近。劉啟、韓朵朵、王磊等英雄支持李依依萌發的一個想法。最終,當他們的推力柱距離木星只有5000公里的時候,劉培強帶領整個空間站的30噸燃料,把木星引燃,反推波使地球開啟了去新家園的路程。
這部電影有兩個情形十分感動我。第一個是:CN17-11救援隊的一個救援成員在李依依的想法的推力發動機只差一步的時候,老何把那一個可以使發動機重新啟動的插頭插上去。自己卻意外犧牲了。第二個是:在推力火柴光柱距離木星只有5000公里的時候,地球上的人民以為不可能成功的時候,劉培強中校這一位敢於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的英雄做出了唯一能讓地球人民成功找到新家園的辦法。用空間站的燃料把光柱點燃到木星,拯救了地球。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英雄讓我明白了:犧牲自己,拯救更大的生命才能成為英雄。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春節期間上映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我和好朋友一起去觀看了,它是一部由中國導演拍攝的科幻題材的電影,5天的票房就超過了14億,堪比美國大片,得到了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影片設定在20xx年,講述的是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影片末尾中劉培強為了拯救地球,不顧自身安危,把空間站開入木星,使木星爆炸,把地球反彈了出去。他的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當然,還有大家的齊心協力,在他們身上的這些品質都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第二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貫穿整部電影里的親情,因為父親劉培強長期在國際空間站中,不能與兒子相見,使得兒子劉啟對他產生誤會甚至是仇恨,當得知父親為了保全地球將要犧牲的時候,劉啟哭的很傷痛,再多的誤會和仇恨在這一刻都化解了,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父子之間的血肉親情。影片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吵鬧,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才感到後悔。
總之,這是一部劇情精彩,特效逼真的好電影,在電影院里我聽到有觀眾哽咽的聲音,也看到了很多觀眾擦眼淚,連我也是留下了熱淚。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不知道你看完之後是什麼感受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上個寒假過後,同學們一開學就紛紛討論《流浪地球》,當初我還以為這是一部片名叫《流浪地球》的日本動漫呢!
電影中講的是太陽逐浙變大。到時候地球即將毀滅。所以在地球中心區附近的位置建了幾萬個大得像山一般的推進器。由於離太陽越來越遠,地球表面被冰雪覆蓋達到了零下七十多度!所以在推進器下建起了地下城。
但宇宙很危險,離開了太陽又得撞上木星。所以劉啟、朵朵、王磊等人開始了救援措施。其中敢做敢當的戶口,由於中途程序卡殼了,所以他就親自去啟動機器,當他成功啟動時白發哥哥便拉他出來,可卻卡住了。但一向膽小如鼠且沒用的他冒著生命危險跳下橫杠以自身的重量拉出了戶口。但人一救出來又露出真面目鬼叫著:「救命啊,救救我,我還不想死。」
在這次措施中一個個英雄犧性了。但最終他們成功把火力集中,噴向木星讓木星爆炸發出氣波,把地球再次推移開了。
人命保貴,每個人都想活。但為了後代必須做出犧牲,就像劉培強所說:「我們死了沒關系,反正我們還有孩子,孩子的孩子還有孩於。」就算牲犧也沒關系,孩子會以你為傲,世世代代以你為傲。從中我感悟了另一碼事。
人生有生死離別、有吵架、有悲傷、有成功……不管地球生死,這還是有點值的。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在20xx年年初,我聽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這部著名的科幻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我心想這一定是中國為數不多且十分好看的科幻片了。
一開始,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就給自己的兒子戶口講述有關木星的知識,也藉此說明了當時太陽系的狀況和其他背景。我認為這樣拍不僅給後文埋下了伏筆還給當時的背景作了介紹,十分巧妙。這種方法應該也能用在作文中,藉助故事前的對白從而達到旁白的效果。
中間這部分,在戶口的姥爺死了這時,CN1711-11救援隊的一名隊員為了救戶口的姥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姥爺的生命,我想這一定說明了整個救援隊並非只在乎「火種」的安全,雖說戶口不知道,但這已經讓觀眾明白了。
在最後,戶口把點燃木星的計劃告訴了他的爸爸劉培強,帶著一隊人開始救援行動,卻發現推進器的「波」無法觸及木星,劉培強就操控飛船去「撞」木星。這種力量一定是真正的父愛以及軍人的品質。
全片最後一句,「地球活了!」我認為意味深長。一是指地球死裡逃生逃過一劫。二是與小說中一句著名的活相呼應「太陽死了!」一個是九死一生的激動,一個是無力回天的無奈。
整個影片中,最終讓韓朵朵相信「希望」的一定是戶口的不屈,劉培強的無私和奉獻,這也是影片的精髓吧!
『叄』 世界最恐怖最殘忍最變態的電影
刑房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德克薩斯州,搖擺舞娘切莉邊跳搖擺舞邊流淚,她已經厭倦了這種生活並准備逃離它。另一邊,附近的軍事基地遭到洗劫,一種生化武器遭到泄露,病毒氣體彌漫出來,附近的人們都變成了僵屍,而切莉得修長惹火的右腿也被僵屍扯了下去。還好,她身邊還有男友艾爾·雷的幫助,她被機送往了附近的醫院進行救治。 在巴羅克醫生和其妻子的醫院內,不斷有感染病毒而求診的居民,其實這些感染者將在半個小時後變為僵屍。切莉被男友雷裝上了假肢,一起逃離了醫院。而在醫院的外面到處都是僵屍,警察們也無力阻擋僵屍的進攻。雷和其他的倖存者匯集到一家燒烤店,組成了一個小的武裝部隊。雷甚至給切莉安上了M4a1機關槍做假肢,於是切莉成為了獵殺僵屍的超級女戰士。最後,雷為了救切莉而犧牲了,切莉則帶著大家逃離了這個充滿僵屍的城市。
力王之監獄力王
根據漫畫改編,力王(樊少皇)為挽救其女友瑩瑩(葉蘊儀)脫離魔掌,發怒殺死一群壞人而被判入國分監獄,可惜瑩瑩仍傷重不治。這私營監獄大狂魔獄長(何家駒)是身體能膨脹的巨人且常迫害囚犯。力王在獄中被單眼蛇(樊梅生)迫害,替溽弱但心地善良的老囚犯老馬伸張正義,力王屢挫屢戰的打不死精神,嚇退單眼蛇。於是單眼蛇糾合獄中東南西北四倉之四大天王聯合起來陷害對抗力王……
影評:
通常,血漿賣多了或者導演想像過於瘋狂會讓恐怖片產生強烈的搞笑效果,因為觀眾提醒自己「這是電影、這不是真的、紅色的液體只是番茄醬」的過程就是否定「銀幕真實」的過程,著力渲染血腥的結果只能是觀眾更加堅定了「不信」立場,如此,即使是《群屍玩過界》那樣血雨滂沱、爛肉橫飛的電影看起來也無異於鬧劇一場嚇唬嚇唬小孩兒罷了--塑膠破裂、粘液流淌、番茄醬成噸,不管有多少人為此發抖,理性多點的觀眾看到這些東西往往嘴角含笑,一邊感嘆任何時代的恐怖電影都會有技術缺陷,一邊懷疑: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能令自己捂上眼睛不敢看的電影? 迄今為止我真正害怕的是用手術刀殺人的漢尼拔博士(《沉默的羔羊2》),感覺《沉默的羔羊前傳》中漢尼拔刺傷聯邦調查局特工威爾·格雷厄姆的小刀比《人玩鬼》男主角砍掉女友腦袋的鐵鍬嚇人多了,這一刀所選擇的位置、刺出的力度有醫生做手術一樣的精確,肉體將會遭受怎樣的痛楚,不敢想像!《紐約黑幫》,屠夫比爾教導後輩阿姆斯特丹如何刺中肝臟,他的殺人方法較比中國功夫片里武林前輩傳授給門徒的各種招數簡單實用、真實可信,所以這短短幾組鏡頭比用幾十分鍾的長度描述某某十年如一日苦練武功然後下山報仇的情節更有震撼性--只有那些了解動物身體組織結構的人干起殺人勾當才最令人害怕。 《魔戒》中的勇士們殺敵成百上千,我們非但不怕還覺賞心悅目,因為死的是妖魔鬼怪。人怕殺人。如果電影講殺人故事逼真到你不能不信的程度,真正的恐怖感就來臨了!個人以為《魔界追魂》、《午夜凶鈴2》、《沉默的羔羊》系列的恐怖展覽成就最高,這些電影解剖人體興趣之濃厚,法醫看了都要給電檢處寫信。
差距
香港電影《力王》(1991)和上述三部影片的差距,也就在特技水平,肢體碎片塑膠模型痕跡明顯了些,但我一廂情願地以為並非香港電影人做不好特技,而是這部改編自日本漫畫的電影有意突出原著的漫畫感,使影片不至於殘忍到觀眾無法適應,畢竟和以往的功夫題材電影比起來《力王》太特別了!特別到史無前例、獨此一家。特技水平雖低,《力王》仍然血腥。因為導演藍乃才和世界級恐怖電影導演有著共同的愛好,單是摧殘肉體的方法就足以令你惡夢連床,看《力王》,只領會其精神便會毛骨悚然!
最初看《力王》是LD,頭一回對高品質影音介質沒了感恩戴德心情,恐怖語言因清楚而見鋒利,在觀者心頭劃出一道流淌黑血的傷口,留下永不消失的暗影和痛覺。只要想起《力王》,眼前就會浮現出陰冷的死亡色調,肚破腸流、血肉模糊的畫面,殘酷、丑惡、怪異……原來以為只有香港罪案題材第一導演鄧衍成嗜血如狂,想不到藍乃才更絕,不僅僅要你膽戰心驚,還要你惡心、嘔吐!片中,頭破血流、殘肢斷臂實屬小菜一碟,一拳打透軀干、眼球被拳力震出眼眶,拉出腸子當絞索、筋折了自己用牙齒幫手打個結兒接上、腦漿在碎裂的顱骨中搖盪、肢體被絞肉機絞碎才顯作者非凡才華,片中,法西斯式的肉體折磨隨處可見。 在這血腥的暴力世界唯一讓人感到溫暖的就是90年代初著名花瓶葉蘊儀,她的存在和《人肉叉燒包》中完美的女性裸體發揮著同樣作用:當你瞳孔放大、心醉神迷的時候,突來一種邪惡力量將其毀滅,痛失佳麗、情感波動,經此超強刺激,觀眾想不瘋也難!劇中,力王的美好記憶非常短暫,殘酷的導演讓力王的女友死得極慘,冷漠的鳥瞰鏡頭,觀眾目擊美麗生命從樓頂摔落在街頭--從此,為了報仇,再血腥再殘忍的武力打擊也是合情合理、大快人心的!
報仇
為給女友報仇,力王立誓鏟除毒魔,在監獄演出一場力拔山兮氣蓋世摧枯拉朽反抗壓制的武劇,該片和所有監獄題材電影一樣寓含爭取自由的母題,因為力王之力源自「天人合一、人即宇宙」的中國氣功理論,作者順理成章地將中國功夫的能量誇大到極致:主人公力大無窮、無堅不摧,血肉之軀抗擊鋼筋水泥--盡管難以置信,但那份沖破壓迫後所獲得的解放感卻是空前絕後的。片尾力王一拳打破監獄高牆的奇跡和「大家可以回家了!」的呼喊,令無數現實中遭遇囚禁的觀眾精神一振!有多少人在自己的幻想中扮演著「力王」演繹了「力王傳奇」,理同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所以,《力王》並非簡單的靠賣弄血腥暴力討好變態觀眾的變態電影,畫面固然慘不忍睹,但至少我個人拒絕閉上眼睛,因為我很清楚作者的真實意圖是什麼,該片的理性和嚴謹需要用心靈去發現。如果你不想躲開鮮血淋淋的現實,如果你不曾放棄精神上的反抗,那麼,請你睜開眼睛看《力王》。
思考
片頭,天光清冽、寒意逼人,囚車將力王一行載入某未來社會的監獄。獄中,力王反抗黑暗勢力和獄方壓迫,力克群雄、無所不能,但有多次他屈服於監獄制度,未用拳頭換來最後的自由,老老實實地被獄警羈押,鐵鏈加身,這多麼耐人尋味!斗爭矛頭直指監獄長之後,觀眾方才領悟需要打破的是專制。有專制就會暴政,只有粉碎專制粉碎暴政,生命才有自由,所以結尾大決戰中力王的憤怒已經無關個人恩怨,上升到解放眾生的高度,看到力王施展拳威,觀眾一次次為之喝彩。 最動人的監獄故事應該發生在林嶺東的《監獄風雲》,但這部戲的第一集中各種力量斗爭只停留在黑白兩道的層面,怎麼看怎麼像江湖片。直到第二集《逃犯》主題才有所深入,將統治者引為反抗對象。劇中周潤發和陳松勇叛獄後,獄友所賭的並非他們能否逃脫而是多少天後才能被抓回來,在他們看來,逃走是不可能的,被抓回來是早晚的!所謂的監獄暴動亦是困獸在籠中的掙扎,最後,囚徒們繼續著日復一日的監獄生活。無所逃遁、沒有未來的孤島情緒在包圍陸地的驚濤駭浪和鐵絲網里高高飄揚的港英政府旗幟中體現,讀來雖令人倍感郁悶,卻顯示出香港電影中少有的反叛意志,成為一種類型電影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自由
浴血奮戰的《力王》的將監獄片爭取自由的主題提升到新高度。結尾,力王給予專制者毀滅性打擊,將監獄長按在絞肉機里絞成肉醬!香港電影的現代暴力美學始於《英雄本色》的周潤發流鼻血止於《力王》的絞碎人肉。力王的反抗,喚起人們心底野獸般的慾望,不要被囚禁不要被壓迫!
近來反抗意識較強的電影當然是馬丁·斯科塞斯的《紐約黑幫》,本來以為這部大製作黑幫電影,會有阿姆斯特丹在大庭廣眾之下痛報殺父之仇的完結--這樣很好看,也對得起開篇嗷嗷煽情的黑幫械鬥--但最後導演卻將理應做重頭戲的復仇情節淹沒於紐約動亂的宏大背景,在軍隊屠殺暴徒的全景畫中,對比國家的暴力和人民的憤怒,幫恨家仇已然微不足道。此時,真正該死的惡棍並非屠夫比爾而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政客。故事從人民謀殺人民開始,到軍隊謀殺人民結束,最終對國家行為進行了指控!緊要關頭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向國家操縱者及其不可告人的幕後勾當,揭露了國家行為的偽善和殘暴本質,由典型的商業敘事過渡到大膽的政治批判,類型突變之奇異、主題開掘之深刻,出人意料。 可笑的是王晶在構架所謂的翻身之作《黑白森林》時盜用了《紐約黑幫》的「兒子報殺父之仇」故事,當然,香港導演一向是善於偷的,拿來主義、洋為中用,本無可非議,只是對照好萊塢電影人書寫的厚重史詩,這次王晶的偷顯得極不高明,故事看似類乎《無間道》,實則胡編亂造、故弄玄虛、破綻百出,不能自圓其說到了荒唐地步,更不要說有什麼思想延伸--《黑白森林》是香港電影的迴光返照,號稱暑期最強檔,不過如此,群體的走向窮途末路,無可挽回。
香港電影
必須承認,香港電影的輝煌,已成歷史,只有目光回溯才能找到自尊。但近來香港三區DVD在製作上表現優異的多為新片,相當多的舊片畫面質量不能令人滿意,膠片上常有劃痕、污跡,所獲得的畫質評價往往是「一般」、「較差」充其量「超強VCD」而已,表現出眾的昔日經典尤為難尋,總體上給人一種「第三世界」的感覺。所幸有HKL(英國二區)、HKV(法國二區DVD)對香港電影中的經典作品進行數碼修復後重新發行,造福碟迷。吳宇森、徐克、成龍、周星馳、劉鎮偉等人的經典作品經修復拷貝推出後,眾碟友趨之若鶩、重拾舊夢,品碟佳話風傳九州,精典製造萬人追捧,碟迷的幸福時光就這樣不期然地開始了。
HONG KONG LEGENDS
HONG KONG LEGENDS(簡稱:HKL)是義大利傳媒托拉斯MEDDUSA和香港寰亞合作在英國二區發行的系列香港影片的名稱。原來看過一區的《英雄本色》、《江湖情》、《英雄好漢》,感覺圖像清晰度和色彩表現力較比一區歐美電影DVD有很大差距,所以對香港電影DVD走出「第三世界」本來信心不足,但HKL的數字化圖像修復技術令我大喜過望,從我已經拿到的《A計劃》、《城市獵人》、《黃飛鴻》看,絕對令人揚眉吐氣!《力王》堪為佼佼者,畫質表現和當年的LD不相上下,正確的銀幕比例更給討厭4:3的碟迷帶來一份驚喜。目前看,HKL致力於經典影片修復,《力王》的推出,證明該片在香港電影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製作者還將片中多個恐怖形象集合於DVD動態菜單中,這部影片給外國觀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可以想像。
導演
《力王》導演藍乃才1950年生於香港,曾師從日本攝影師西本正(又名賀蘭山),在胡金銓、李翰祥作品中擔任過攝影師。他擅長以特殊攝影手法結合聲、光、電技術拍攝科幻奇情場面,導演風格獨具一格,主要作品有《原振俠與衛斯理》、《俾捉鬼》、《不夜天》、《孔雀王子》、《聊齋艷譚》、《阿修羅》、《一眉道人》等。
樊少皇
最後說一下《力王》的主演樊少皇,當年《執法先鋒》中的少年長成魔鬼筋肉人之後讓人不敢認了,拍完《力王》,再無打炮作品問世,確實遺憾!其實他可以成為香港的史泰龍的--呵呵,《力王》中扮演海哥的演員也可以說是香港阿諾啊--香港電影界並不缺少好的演員,墮落的是編劇和導演。
評價
《力王》偶滴評價是「史上最牛的動作片!!!」,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有兩個。『一是』「主角的服裝和發型極符合他的性格,主角的內心中充滿無限的正義感,老馬在獄中因假釋未被批准而自殺,力王看到此景後,在狂雨中痛恨老天為什麼那麼不公平,無奈後只得揮拳掀瀉心中的怒火;再者就是力王被帶去見副獄長單眼蛇時,當時單眼蛇拿著力王女友瑩瑩的照片時,以此來引誘力王說出來獄中的目的時,力王的左手被單眼蛇的假手給插在桌上時,力王眼見女友瑩瑩的照片被單眼蛇揉在手裡,心裡的痛那自不用說了,力王當時只是眯了一下眼睛後,回憶了一下女友瑩瑩的相貌,然後睜眼力壓桌子,力王滿腔的怒火,意想揮拳把單眼蛇給解決掉,但是可惜的是力王並沒有,不知是什麼原因促使力王不敢一拳把單眼蛇給解決掉,可能是時機還未到吧?力王他仍然選擇了屈服這條路,編劇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使劇情具有更多跌宕起伏的感覺,使人越看越有勁,想想看:如果副獄長單眼蛇都掛了,就只剩下力王PK監獄長,那還看屁。」『二是』「力王的力氣之大,誇張得那是天花亂墜啊!一拳就把那胖子的肚子給打穿了,在下實是佩服啊! 但是誇張帶來的視覺效果卻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動作片就應該那樣,越能打越經打就越好看!此片中,力王的動作也千變萬化,打不同的對手所使用的拳術也不同,力王在和西倉打的時候,差點被封穴而致死,但是力王回想起善鬼叔叔的話:你要把自己當作是地獄的使者,力王因這句話才解了穴;再有就是結局是和獄長決戰時,以柔克剛才反敗為勝;力王在擊牆時那股超牛勁不知是哪來的,一拳竟然能夠把一堵那麼厚的圍牆給擊穿,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肆』 <高分懸賞>看過一部外國科幻電影的片段,應該很有名的.哪位高手能告訴我這是哪部電影
明顯是火得不能再火的納尼亞傳奇撒
這個是魔幻,你舉的例子也是魔幻.這幾年的魔幻片部部都是大作!! 部部都值得一看.魔戒3部曲 哈里波特別大3部曲 加勒比1和2(3估計還是個3部曲) 木乃伊3部曲 還有個99年阿諾的<末日浩劫> .
科幻方面就復雜了.經典的太多.
下面是由美國網上影評人協會評選的20部經典科幻片,時間是2002年6月
1、《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2、《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年
3、《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年
4、《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年
5、《外星人》E.T.: The Extra Terrestrial 1982年
6、《大都會》Metropolis 1927年
7、《巴西》Brazil 1985年
8、《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年
9、《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年
10、《異形》Alien 1979年
11、《異形2》Aliens 1986年
12、《駭客帝國》The Matrix 1999年
13、《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1985年
14、《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年
15、《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年
16、《終結者》The Terminator 1984年
17、《人體入侵者》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年
18、《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年
19、《移魂都市》Dark City 1998年
20、《接觸未來》Contact 1997年
我個人崇拜為經典的有:異形1.2.4 略食者 終結者2 銀河系漫遊指南
兵人 第五元素 星河艦隊 異種1.2 迷失太空 宇航員的妻子
『伍』 有個英文電影一千多人在一艘船隻有一個人活
《幽靈船》2002
是由史蒂夫·貝克執導,加布里埃爾·伯恩、朱麗安娜·瑪格麗絲、朗·埃達德等人主演的一部恐怖片。
影片講述了一艘恐怖的幽靈船的故事。
中文名
幽靈船
外文名
Ghost Ship
其它譯名
嚇破膽、鬼船
製片地區
澳大利亞、美國
導演
史蒂夫·貝克
『陸』 怎樣評價《遺傳厄運》這部電影
現在還記得《遺傳厄運》的一則趣聞,電影在美國首映時,嚇得一半觀眾提前退場。《遺傳厄運》是一部創新的恐怖電影,利用宗教恐懼和出人意料的情節,達到了最終的恐怖效果。《遺傳厄運》從劇本上是一部可以載入史冊的電影, 它引入了魔鬼學的概念,更能讓觀眾體會到無所適從的恐怖氣氛。
總體來看,《遺傳厄運》是一部優秀的、開拓出「魔鬼學恐懼」新領域的創新型電影。同時是一部製作精良、能給人思考的深度恐怖片。它就是恐怖片中不走尋常路的探索者,它註定會載入史冊。
『柒』 記得有一部電影是男主人公和一千多個女人發生了關系並且很痴情一直等到女主人公的丈夫死了再娶她的電影
霍亂時期的愛情(2007)
導演: 邁克·內威爾
編劇: 羅納德·哈伍德 /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主演: 哈維爾·巴登 / 喬凡娜·梅索茲毆諾 / 列維·施瑞博爾 / 約翰·雷吉扎莫 / 本傑明·布拉特 / 勞拉·哈靈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7-11-16(美國)
『捌』 電影《布達佩斯之戀》有沒有人看過誰能給我影評和那首《憂郁的星期天》的曲作家的資料
Gloomy Sunday是一首超級憂傷的歌曲,自問世以來,可謂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自殺者更是多得車載斗量。早在很多年前的網上就流傳著這首歌的不同版本,其殺傷力不僅限於坊間。我是一個向來聲音大、膽卻很小的人,一向自詡不看鬼片、不看懸疑片,多半是因為後怕,所以對這首歌是望而卻步。
布達佩斯是一座很美麗的歐洲城市,匈牙利的熱情給予了這里人民對音樂的熱愛,多瑙河的流水讓歐洲充滿魅力和故事,一如電影中女主角Ilona那樣,笑容綻放如艷麗的玫瑰,高傲卻毫無塵世俗氣,歐洲女子特有的味道讓我想到了《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只是Ilona在電影的前半部分比Malena要更加幸運,不僅是因為她得到了兩個男人真誠的愛意。我想,只要看過電影的人都會被他們兩男一女的曖昧愛情而感動,他們之間互相尊重、愛慕、欣賞和飄溢在空氣中的友誼成為這部電影最大的亮色,成為歐洲戰爭中讓人感動的絕望中的希望。
因為之前對這部電影只是徒聞其名,偶然翻出來,和同屋一塊在黑黑的屋子裡,隨著搖曳、華美的鏡頭在歐洲的故事裡徜徉,耳邊的Gloomy Sunday是如此清澈、如此明了、如此切題。很喜歡在那個德國人Hans再次回到美麗的布達佩斯之前的那個三十年代有著很man的經理Szabo、優雅妙曼的侍女Ilona、才華橫溢的年輕鋼琴師Andras,陽光是如此的美妙,愛情是那樣的讓人著迷,生活是如此充滿著希望。
可是,當時間的車輪走到四十年代,人類歷史上最慘痛和不堪回首的歷史正在上演,即使是愛情、尊嚴都要為它讓路。灰濛蒙的鏡頭掃過街道和人群,納粹的骷髏告訴人們:現實是殘酷的。當曾經那個因為失戀就跳多瑙河的Hans一身德國納粹的重新回到曾經讓他欲罷不能的小餐館時,故事開始進入另外一個階段。毫不知情的我在想是不是又是另外一部《卡薩布蘭卡》呢?同樣是戰雲密布、陰霾遮擋住希望的歐洲,同樣是令人著迷的音樂,故事發生同樣是在精心裝飾的餐館里,風度翩翩的老闆和美麗的女主角……
故事卻朝著另外的方向蔓延開去。Hans似乎就是整個電影的一條看不見的線索,他的每一次出現都改變著電影中主人公的命運:第一次出現,是在Ilona的生日上,巧合的是他也這天生日,而明天就將起程去德國,對Ilona的愛慕使他鼓起勇氣表白,卻換來拒絕,這不僅成就了Ilona和Andras之間早就暗生的情愫,更為後面Hans回到布達佩斯「報答」將他從多瑙河的絕望中打撈回來的恩人Szabo埋下厚厚的伏筆;第二次出現,是和納粹的骷髏一起出現,Gloomy Sunday的歌聲就他們未來命運的寫照;第三次出現,還是在Ilona的生日,當然也是Hans的生日,80歲,這個將自己恩人送上不歸路、牟取不利之財卻騙取名聲的Hans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命送在Szabo的餐館里,當然送他上路的是他認為一生最愛的Ilona和Maybe是他兒子的現在酒店經理,當然還有那個直到電影結束才完成自己使命的小葯瓶,相同場景不同時間的穿插,每個人不同時期的不同命運,不由由衷感嘆導演的獨巨匠心,電影流暢的敘事和對故事進程的分寸把握、拿捏簡直就是天衣無縫,任何鏡頭的跳躍似乎流暢自然。
我們伴隨著電影走過美麗的歐洲、戰亂的歐洲和復興的歐洲,看到人類的精明卻善良、天才卻自尊、魅惑卻高貴,同樣也看到卑劣和骯臟的人性。總之,這是一部最近一段時間我看到的最震撼人心的電影,沒有豪華的服飾、燒錢的電腦特技、鋪天蓋地的宣傳噱頭,1999年的電影,會伴隨著它的COPY在全世界流傳下去,成為經典中的一部分,記錄著這一段歷史和影響著後來人。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布達佩斯,主角是世界名曲《憂郁星期天》(《Cloomy Sunday》),這是我不想放棄這部電影兩個不同譯名的原因。
布達佩斯,匈牙利的首都,在二戰期間,德軍曾進駐這個具有歷史使命的城市,故事也是發生在這個時候。在布達佩斯一間小餐館裡面,餐館老闆拉士路和女助理伊蓮娜一起四年了,在僱用的鋼琴演奏師安拉斯上任以來,這間小餐館聞名的不僅僅是美麗的伊蓮娜和美味的牛肉卷了,還有美妙的琴聲,德國人漢斯是其中的一位顧客。不久,安拉斯也喜歡上了伊蓮娜,並在她生日的那個晚上,演奏了自己創作的《憂郁星期天》,引得了伊蓮娜的好感。
那個晚上,伊蓮娜拒絕了漢斯的愛意、離開了往日的拉士路,她屬於了安拉斯,而拉士路卻在迷人的多瑙河上救活了憂郁的漢斯,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也只有這個晚上布達佩斯之戀是最純最美的。
往後的一段日子裡,拉士路、安拉斯和伊蓮娜之間維持著一種曖昧而美妙得的平衡,雖然拉士路與安拉斯偶有難受,但他們更明白自己寧願分享也不願失去,雖然伊蓮娜深愛著一個人,但她確切且真實的依戀著另一個人。
《憂郁星期天》被唱片公司相中了,很短的時間內席捲了全世界,安拉斯因一曲而驚人、餐廳因一曲而火爆,甚至很多年輕人在自殺時,聽著的也是這首曲,我當時以為因為它憂郁罷了。
在德軍進駐布達佩斯的時候,漢斯帶著上校的軍銜回來了,再次來到小餐館品嘗美味的牛肉卷、與老朋友重逢、與心中的情人見面。另一面,他代表著德軍希特勒式的象徵,殘酷、奸詐、貪婪、無情,只有觀眾能看到。
一次,在餐館里,他要求安拉斯給他演奏《憂郁星期天》,在伊蓮娜拿起歌詞第一次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安拉斯為她終於演奏了,這是他的最後一次演奏。
隨後,安拉斯用槍自殺了,《憂郁星期天》見證著他的尊嚴。
不久,拉士路由於猶太人的身份被德軍逮捕了,伊蓮娜哀求漢斯幫忙,難以置信的是,他出賣了朋友,為了錢。
相信拉士路因該是死了,因為他被送往的是屠場,帶著《憂郁星期天》的尊嚴
50年之後,漢克與他的太太再次光臨布達佩斯的這家小餐館,慶祝他80歲的生日,在奏起《憂郁星期天》的時刻,他看到伊蓮娜當年的照片,心臟病發,最後一位男主角也死了。
他依然聽著《憂郁星期天》,因為作為80歲的老人,他聽懂了曲子裡面沉澱下來的尊嚴。
原來漢斯是一位很受猶太人歡迎的德國軍官,因為他當年幫助了一千多位猶太人逃到中立國,更因為他們都是有錢人。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當年最純最美的布達佩斯之戀,那已逝去,留下了《憂郁星期天》和尊嚴。
電影給我最直接的感覺是失望,但不悲傷,音樂在電影中再一次成為了主角,我不知道是電影成就了一首名曲,還是這首名曲成就了電影?
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電影、偶險些與其失之交臂。它的到來是那麼的遲,它的介紹是那麼的少。但它終於還是來了,在碟報之前偶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影片中的樂曲吧,這是一首帶有一點淡淡憂郁的優美的樂曲,但是很多年來人們賦予了它太多的傳奇...
幾年前就聽說有這么一首自殺聖曲,當時就想親耳聽聽它究竟怎麼詭秘得讓人願意放棄最珍貴的生命。這次,電影滿足了我的願望(其實歷年來不同版本的有詞、無詞版本不下三十多個,我一直不知道,總以為它被禁了),同一旋律反復出現了不下10遍,但我被弄糊塗了,這首曲子頂多算得上清洌陰柔,至於聽了想自殺,好像還不至於。後來捉摸了一下,原因可能是綜合的。30年代的歐洲,戰爭前夕,作為三夾板地位的匈牙利位於南部巴爾干火葯桶與北部日爾曼軍國的夾擊中,人民的生活總是玄在危險的邊緣。所以,一首凄美的曲子很可能觸發人心深處那受迫害的柔情,綳於弦上神經一旦得到放鬆就會難以恢復,鬆弛的,絕望的,死亡的。
而大洋彼岸的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同樣有許多人苦苦掙扎於溫飽邊緣,同樣的釋放會讓人象失靈的彈簧,最終結果也只有死路一條。另外,別忘了同微笑一樣,痛苦與絕望也可以傳染,當gloomy sunday的離奇故事越傳越遠的時候,一些本來就有輕生念頭的人會不自覺地借口這一載體,親手製造一個宿命的自我了解,不斷為這一傳奇添油旺火。
總之,gloomy sunday是神秘的,他的故事還將繼續,我所要說的,到此為止。
片中歌詞內容如下:
憂黯星期天,你的夜已不遠
與黑影分享我的孤寂,
閉上雙眼,就見孤寂千網路,
我無法成眠,然孤寂穩穩而眠,告訴天使,別留我於此,
我亦隨你同行,
憂黯星期天,
孤寂星期天,我度過無數,
今日我將行向漫漫長夜,
蠟燭隨即點燃,燭煙熏濕雙眼,
毋須哭泣,吾友。
〖影片資料〗
【片 名】:布達佩斯之戀/gloomy sunday/狂琴難了/愛與死之歌
【導 演】:諾夫舒貝爾ROLF SCHUBEL
【主 演】:艾莉卡瑪洛茲珊(Erika Marozan)、史蒂芬洛迪奧尼斯(Stefano Dionisi)、約阿希姆高爾、賓尼碧加
【類 型】:劇情、傳奇
【國家地區】:德國
【內容簡介】:本片敘述的是一首歌與一女三男之間,橫跨兩代的音樂愛情故事。本片改編自德國暢銷小說,將時空設定在德軍進駐布達佩斯的戰亂時代,有著多瑙河的浪漫風景、復雜的男女四角關系、音樂家的傳奇一生加上亂世的場面調度,已經讓本片有非常豐富的電影元素。但嚴格說來,主角並不是風情萬種的餐廳老闆娘,不是痴情務實的餐廳老闆,不是狂傲不羈的鋼琴家,更不是陰險狡詐的德國軍官,而是片中一首叫做<Gloomy Sunday>的凄美歌曲。這首歌原本是鋼琴師獻給已為人妻的餐廳老闆娘,但令人無法想像的是在暢銷之後,卻引發歌迷相繼自殺的社會事件,同時,世界大戰也即將開打……。而這首歌猶如向導般帶領觀眾俯瞰亂世中無奈但真摯的永恆愛情,更不時化身為主角隨著故事情節由單音旋律逐漸變成交響樂曲,徹底的向觀眾表達何謂以音樂捍衛心靈,對抗無情時代洪流的故事。讓觀眾除了看完一出精採好戲之外,也聽完了一首美麗歌曲,更讓喜愛古典音樂的觀眾經歷一次震撼心靈的饗宴。
【拍攝背景】:本片是先有曲子"Gloomy Sunday",而後才有電影的產生。由於此曲當時在布達佩斯造成轟動,小說作者尼克巴可(Nick Barkow)就根據此一事件撰寫出一本凄美浪漫的小說,後來本片導演再根據小說拍成這部具有懷舊色彩的唯美電影。本片集合了德國、匈牙利、法國三地的資金,也囊括了這三國的頂尖演員,如飾演伊洛娜的匈牙利影壇美女艾莉卡瑪洛茲珊(Erika Marozan),她出色的演技及外相當具說服力,另外飾演鋼琴師安德拉許的史蒂芬洛迪奧尼斯(Stefano Dionisi),外型像極丹尼爾戴路易斯,他深沈憂郁的神情,與劇中角色十分吻合。由於製作的考究與用心,本片在德國與匈牙利上映時,相當受到重視,票房也有極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