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有關外國文化的電影
擴展閱讀
有關外國文化的電影 2025-01-02 00:07:59
天才小孩的電影國產 2025-01-02 00:05:57
空乘面試微電影 2025-01-01 23:46:45

有關外國文化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1-02 00:07:59

A. 有哪些英文電影比較反應外國(歐洲,英國之類的)的文化的,和咱們的文化差異之類的

其實你看些世界名著改編的電影,裡面反應了各國的文化和民族風情,《亂世佳人》,《傲慢與偏見》《簡愛》《基督山恩仇記》《魯賓孫漂流記》等等都是啊
現代的不太了解~~~~《上帝也瘋狂》是不是,我只看了開頭,很民族風

B. 七十年代的外國經典電影有哪些

七十年代的外國經典電影種類繁多,題材多樣,展現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底蘊和時代風貌。其中,聯邦德國的《英俊少年》以其獨特的視角,講述了青年成長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

法國的《女偵探》、《蛇》、《沉默的人》等影片以其細膩的劇情和精湛的演技,贏得了一致好評。《女偵探》中的女性角色形象獨立且充滿魅力,讓人印象深刻。

英國的《野鵝敢死隊》則展現了戰爭背景下的勇敢與犧牲,激發了人們對於和平的嚮往與珍惜。

美國的《金色池塘》、《惡夢》等影片,既有溫馨的家庭情感,又有驚險刺激的劇情,深受觀眾喜愛。

日本的《人證》和《追捕》等影片,通過獨特的敘事手法,探討了社會問題和人性的復雜性,具有深刻的思考價值。

義大利的《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等影片,關注了社會正義與人性的沖突,讓觀眾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引發了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中國公映的外國經典電影同樣豐富多樣。蘇聯的《列寧在十月》、《保衛察里津》等影片,通過歷史背景,展現了革命精神與民族情懷。

阿爾巴尼亞、朝鮮、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匈牙利、法國、英國、美國等國家的影片,各具特色,涵蓋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與時代風貌,為觀眾呈現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C. 反映義大利文化的電影

《美麗人生》

評論:

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
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
擁有溫暖的質感,清新、達觀,而又生機盎然
在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義大利影片《美麗人生》出人意料地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三項大獎,一舉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的黑馬。像這種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悲慘生活的電影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辛德勒名單》。然而天性樂觀幽默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最近在本市放映的《美麗人生》,即在充滿鮮血和死亡的集中營里找到了一種美麗。
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里,就是圭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里的約書亞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難道是為了媚俗大眾不惜而故意削弱電影的思想性。其實恰恰相反,悲劇才是媚俗。貝尼尼這么處理就是為了不媚俗,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試想,圭多在獄中僅僅是為了約書亞心靈不受到傷害才故意「欺騙」他的嗎?難道圭多自己不是這么認為的嗎: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游戲,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他們:熱愛生活的人們。就算在集中營里,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只是在給兒子演戲,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是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美麗人生》這部影片是由義大利著名喜劇演員兼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黑色喜劇片,除了奧斯卡金像獎以外,該片還曾獲得過總共二十八項國際大獎,在全球佳評如潮。《美麗人生》在美國的票房已經超過《郵差》,成為美國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外語片。迄今為止收入已近2300萬美元,在全球更是突破1億美元大關,而更令人稱道的是,該片的製作成本僅僅為650萬美元。 貝尼尼也由此成為奧斯卡影史上第一位以外語片拿到奧斯卡影帝的外國演員, 取得了無數電影人畢生夢寐以求的成功。 貝貝尼1952年出生在義大利的阿里佐,主要代表作有《一個快樂的傳說》、《不法之徒》等電影,他的電影真實、簡練,而且總是熱情洋溢、充滿笑容 。《美麗人生》是他所執導的第六部影片,片中他用全新的視角來反映戰爭的殘酷,而觀眾則在笑聲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生活是美好的,哪怕一時被黑暗所籠罩,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美之所在。
在本片身兼編、導、演三職的羅伯托•貝尼尼是義大利影壇著名的喜劇演員,他在本片發揮了高度創意,用妙想天開的方式將一種幾乎已經拍爛的題材——納粹迫害猶太人點石成金,效果令人絕倒。
此片以德國法西斯捕殺猶太人為背景,講述一個猶太人與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姑娘傳奇般地相識並很快結婚生下一名男孩。父親慘淡經營一家書店,母親有一份教師的工作,生活平靜而美好。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久法西斯佔領了他們所在的城市,將所有居民抓進集中營做苦役。年幼的孩子並不知道自己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慈愛的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存有戰爭的陰影,便謊稱他們是在做一個能贏取積分獲得真正坦克作為獎勵的游戲。最終他為了保護孩子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場面不算壯烈,也沒有太多血腥,只用幾聲槍響「草草」帶過,然而濃濃的父愛含蓋其中。盟軍的到來使居民們重獲自由,孩子乘坐在盟軍的坦克上尋找人群中的母親,重新投入母親懷抱的孩子只當是做了一場規則嚴厲游戲。很多年後他才會明白原來當時是父親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他的美麗人生。

《海上鋼琴師》

這是一部盪氣回腸的詩意旅程電影,那無處不在的鋼琴聲將觀眾帶入1900的心靈深處。影片採用最極端的浪漫主義風格,引起兩極反應:有人視之為傑作,而西方很多人把它看成「最好看的爛片」。影片的缺憾在於人物刻畫,主角太過神秘,讓人無法洞察他的內心世界,因而就很難真正同情他。如果能把心態調離憤青階段,該片則有打動人心的浪漫魔力。
整部片子隨著Max回憶中的1900,與現實中Max追尋1900的下落這兩條主軸,交互穿插,緊緊牽動著觀眾的心,而當Max從樂器行老闆口中得知,Virginian號即將被拆解時,故事也達到了最高潮。
從戰前離開Virginian號之後便未曾聽說過1900消息的Max堅信,1900必定還在船上,他努力延阻了船隻拆解的時間,來到這艘已殘破不堪的廢船上欲尋找1900最後的蹤影。1900還會在船上嗎?還是如Max的期望,已經找了個地方,娶了老婆、生了小孩,並在茶餘飯後之際同她們提起Max這個好友……
除了曲折的情節,幾個精彩的橋段更是令人吟詠不已,包括Max初識1900時,兩人在海上狂風暴雨之際松開了鋼琴的固定栓,坐在鋼琴前隨船擺動著,一邊彈琴一邊在大廳里四處滑動,像極了跳著華爾滋或探戈的舞者;而面對傲慢的Jelly來勢洶洶的挑戰,1900如何展現出他過人的鋼琴天賦,讓與會者由輕蔑轉為震驚;以及那個不知名的女孩(曾與1900用手風琴合奏的老人的女兒。),如彗星般的散發出耀人光芒卻又快速離去,使得1900淡淡的憂愁,回憶的感傷,在片里充斥的偏黃色系影像中,益發顯得鮮明。至於移民懷著夢想乘船來到新大陸,在看到自由女神像之際驚叫「America!」的喜悅,卻也與孤寂的1900看著旅客上上下下的冷漠相映……
1900這個角色,因為孤寂落寞的經歷,使其更能敏銳的看透人心,並藉此彈奏、創作出感動人心的樂曲。但一生面對海洋、面對鋼琴,陸地上的一切,對他來說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使他一直對陸地躑躇不前。正如他所說:「我看不到陸地的盡頭」,或許對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緻看得到地平線,往返多地的郵輪也有靠港停泊的時候,88個琴鍵是有限的,他可以據以創作無限的樂章,然而陸地上綿延不絕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無法掌握的。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與《天堂電影院》一樣,《梅琳娜》也是以孩子的視角展開的。所不同的是,《天堂電影院》通過一個孩子看電影的經歷將電影的發展史展現在觀眾面前,反映的實際上是一種小中見大的大氣磅礴。而《梅琳娜》則比較個人化一些,一個男孩青春期的萌動和焦躁直至最後的成熟躍然銀幕。吉塞普·托那托的「男孩」題材影片一定會勾起你對逝去的青春歲月的緬懷。
影片延續了朱塞佩.托納托雷的浪漫唯美和細膩感性,畫面感強。
看上半部會以為只是一部少年情懷,隨著劇情推進,才感到蝕骨的悲憤。
一個女人就因為太美麗,所有男人都垂涎她的身體,想佔有她;所有女人都妒恨她,搬弄她,妄圖毀滅她。
你會從一個情竇初開的男孩子眼中,一起見證什麼叫逼良為娼,什麼叫悲劇。
丈夫在前方戰場上為他們打仗,妻子卻在家園里被欺侮損害。
就因為太美麗,她不能象平凡的女人一樣過正常的生活,她找不到工作,無論走到哪,都會被所有人圍觀,忍受男人猥瑣的目光下作的談論和女人妒恨的眼神惡毒的中傷。從少年維力圖的偷窺中,我們可以看到瑪蓮娜分明深愛著她的丈夫。
丈夫死訊傳來後,她的境況更糟。她需要保護需要依靠,可是那位對她懷了一點點真情的軍官,也被唾沫星子嚇跑了。他因為她和牙醫起了沖突,牙醫的妻子鬧上法庭,所有人都指是瑪蓮娜勾三搭四破壞人家庭——這評價讓我想起一個人:林仙兒,她才當之無愧,可是人們卻為林仙兒神魂顛倒奉若仙子。——人們向來只會對沒有的事捕風捉影,對真實的事反而不敢說什麼,或覺得無趣。
瑪蓮娜找了律師,這位又老又丑又色又從不洗澡的禿頂胖男人在庭上力保瑪蓮娜,居然說出了真相——瑪蓮娜就錯在長的太美。這位打贏了官司的律師跟到瑪蓮娜家裡,當晚現形迫不及待的強佔了她,只有維力圖看到了她的屈辱和悲傷。
父親也拋棄了她,沒有一個人真心幫助她,沒有人愛護她。直到剝奪了她的家產,沒有人肯賣給她食物,她只好偷偷的找人買東西吃,而送食物給她的仍是貪圖她身體的惡棍,維力圖再一次看到心中最美好的情人被欺侮。
對美好事物覬覦妒恨的人們,終於將「逼良為娼」的事業修煉成功——瑪蓮娜淪落為娼妓,日日輾轉於聲色淫慾,甚至服務入侵的德軍。人們是否看到,從前低眉斂目不施脂粉的瑪蓮娜,在做妓之後終於抬起頭走路,濃妝艷抹?她改變的第一天,點燃的第一支煙,眼角那顆淚珠,誰看見了?
在維力圖夢想了數百次與瑪蓮娜歡會交合之後,他以嫖客和妓女的身份得到了生命中第一個女人,並把她仍然幻想成瑪蓮娜。一切進行的頗滑稽:眼前的畫面,,是一個性感成熟久經世事完美無暇的高挑女人,為一個稚氣未脫不知所措的矮小男孩寬衣解帶。當一切成為現實,一定和小維力圖幻想中的不一樣,是不是?但是由始至終,少年維力圖是小城裡唯一一個對瑪蓮娜懷有純真感情的,他對她的性幻想,都帶著孩子氣,頗好笑。
高潮:戰爭結束,那些妒火中燒粗俗蠢笨的女人們終於爆發,結伙將瑪蓮娜拖到街頭撕扯毆打爛罵,以解心頭多年積恨。她們操著各種家常工具掄著粗壯的胳膊和象腿,打完後把瑪蓮娜趕出城。平日圍觀的人們仍舊是圍觀,看來不只舊中國的人們有這「愛好」。當瑪蓮娜遍體鱗傷衣不遮體的倒伏在地上,那些眼睛盯在她裸露的美麗胸脯上的男人們,沒有一個出來護她。她屈辱艱難的爬起來,對著男人們嘶聲悲呼,可天上地下她就只有她自己一個人...
瑪蓮娜偷偷的乘火車離開了,離別忍不住心酸的望向昔日的家園。
導演大概不想叫她就這樣走了,她的丈夫回來了,沒有死.慶幸的是,丈夫信任她,他要找她回來。心思一直追隨瑪蓮娜卻無力幫她的維力圖,終於做了一件幫到她的事,他告訴瑪蓮娜的丈夫世事多厄,但瑪蓮娜只愛他,並指引他去找她。
小城再次沸騰:瑪蓮娜隨著丈夫回來了,圍觀、誣陷、猜忌、妒恨,瑪蓮娜仍舊低眉斂目。
結局:菜市場,粗婦們又在指點;瑪蓮娜也老了,有皺紋了,她也胖了。似乎這樣就比較能夠被她們接納了,瑪蓮娜的一切罪過,就因為美麗。這一次,瑪蓮娜沒有象從前一樣迴避,她回頭,直視她們,粗婦們居然有點不知所措。瑪蓮娜略微一笑,道:早安。人們解了凍似的頃刻熱情起來,開始招呼瑪蓮娜買東西。
瑪蓮娜是美的代表,完美高貴,追求美好的感情。她高於世俗,這就難免被俗世上人性的醜陋面垂涎妒恨。美麗被放大,醜陋被放大,美麗被醜陋扭曲,醜陋被美麗淡化,瑪蓮娜還是瑪蓮娜。

D. 有關外國文學和中國古典文學的電影有哪些

老片《賓虛傳》,表現羅馬賽車場面,至今仍然是經典之作。
反映羅馬後期文化歷史的《角鬥士》。
根據安東尼奧尼小說改編的《斯巴達克思》。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
西班牙女王胡安娜的倒霉命運《狂野之愛》
名角匯粹的《仲夏夜之夢》
維加的名劇《羊泉村》

E. 求幾部外國的古代電影、埃及 印度 之類 新老皆可 千萬不要帶恐怖的。。。

1、根據荷馬史詩拍攝的《奧德賽》,場景宏大,並包括了《伊利亞特》的一部分。自然老的《木馬屠城記》是《伊利亞特》的完全本。最新版本要數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大片《特洛伊》,《指環王》中的精靈弓箭手飾演其中"天下第一美男子"帕里斯,應該很好看。
2、 希臘悲劇在六七十年代曾經批量搬上銀幕,《美狄亞》是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主演的,還有風格怪異的《俄底浦斯王》。
3、關於羅馬的電影不少。老片《賓虛傳》,表現羅馬賽車場面,至今仍然是經典之作。而反映羅馬後期文化歷史的《角鬥士》也一定要看,裡面的反面人物是根據歷史人物康茂德塑造的,電腦特技復原了羅馬城原貌。可以參照較早的大片《羅馬帝國淪亡史》。另外一部風格獨具的電影是《提圖斯:聖詩復仇》,霍普金斯主演。至於根據安東尼奧尼小說改編的《斯巴達克思》也還不錯。
4、 希臘化托勒密王朝及羅馬的復雜糾葛:《埃及艷後》,有莎士比亞《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的影子。
5、 終於有人為赫赫有名的亞歷山大大帝拍部電影了:《亞歷山大》。
6、 勿忘東方,匈奴英雄、西方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7、聖經中的舊約部分有一些可以看到音像製品:大洪水的故事搬上銀幕,名字自然是《諾亞方舟》;《出埃及記》有兩個版本:史詩巨片《十誡》和卡通片《埃及王子》。以宏大場面震撼人的《所羅門》(上、下),其實"上"是所羅門的故事,(下)是耶利米的故事。
8、 著名導演奇斯洛斯基的精心之作:《十誡》,對《舊約》十誡的現代闡釋,非常好。
9、聖經中的新約部分焦點集中在耶穌身上。根據希臘存在主義作家卡贊扎基斯同名作品改編的《基督的最後誘惑》,對救世主進行了全新闡釋,80年代引起軒然大波,至今仍在天主教國家遭禁,一定要看。而根據福音書改編的耶穌生平《神之子:耶穌傳》,是《新約》的入門。不過現在有了兩部更值得一看的耶穌傳記,一是梅里爾·吉布森導演的大片《受難》
10 、好萊塢 2004 年史詩巨片之《特洛伊》,看布拉德·彼特演繹希臘英雄阿喀琉斯
11, 《斯巴達三百勇士》,展現古希臘的愛國精神。

樓主這些夠了么?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F. 什麼是電影文化

電影以電影技術為手段,以畫面和音響為媒介;在熒屏上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形象,再現和反映生活.既然影片反映的是生活,無論是對生活的寫實,回憶還是預測幻想,總是離不開特定的人文因素的.也就是說電影和文化有著很深的聯系.
關於電影與文化的聯系,我們比較一下三部影片:《哈姆雷特》《夜宴》和《喜瑪拉雅王子》. 《哈姆雷特》是英國的作品代表了西方文化的特點, 《夜宴》是中國漢族文化的代表,而《喜瑪拉雅王子》則是中國藏族文化的代表.它們在電影的情節中同樣是王子的父親被叔叔害死,原本的皇後改嫁給了叔叔,王子要為父親復仇.同樣的復仇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復仇,是人類幾乎各民族都盛行過的歷史和文化現象。這種歷史文化現象同時也成為各民族文學的寵兒,我們在人類文學寶庫中可見人們以各種紛然雜呈的方式演繹著這個近乎永恆的主題.而現在它同樣成為了電影的寵兒.
《哈姆雷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這個復仇悲劇家族中的一員,同時也是最具藝術魅力的一員。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把充滿鮮血與死亡的動態復仇行為拋在腦後,而中國古代的文化記載中復仇的故事多以堅定的復仇信念為引導,主要寫動態復仇行為過程和最終的結果.《哈姆雷特》劇中王子的思考成為了主題,主要演繹了他的矛盾的思想。當然,這個矛盾也不是簡單的復仇與否,而是關於復仇的方式、手段及其目的的思考.哈姆雷特的復仇之志並不是一開始就具備的。父死母嫁的突變使他震驚和悲傷.他的母親在父親去世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就嫁人了,而且她嫁的竟然是父親的弟弟,現在的皇帝, 他感到這一切太不應該了.他曾經抱怨: 「葬禮上的烤肉尚有餘溫就被端上了婚禮的宴席」.這個時候他像一個不接受後父的孩子.他憤怒他厭世他絕望:「但願這一個太堅實的肉體會融解、消散,化成一堆露水!或者那永生的真神未曾制定禁止自殺的律法!」他想到了死,但並沒有仇恨;他沒有找到仇恨的依據,只是美好的生活被擊碎了。直到值班哨兵告訴哈姆雷特,已故國王的鬼魂一連幾個晚上在城堡出現,他親自去看,見到父親的鬼魂,聽到父王被害真相:「那毒害你父親的蛇,頭上戴著王冠呢」這時,他開始有了復仇的信念.哈姆雷特的復仇計劃的最終形成是經過反復思考的.自從見到父親的亡魂,為父復仇的念頭就沒有離開過他.但是,這位丹麥王子在思索復仇計劃的過程中,並沒有單純地考慮殺仇凶雪父恥。按照中國文化的邏輯,在裝瘋試探、演戲證實後,哈姆雷特應該立即舉劍復仇,殺死奸王,而且他是有機會這么做的。但是哈姆雷特卻一再猶豫,放棄復仇良機.他將復仇同解救丹麥的責任結合起來,審慎地思索更適合的時機、更准確的途徑去實現既定的目標.「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從這句話來看就可以發現哈姆雷特的心中的矛盾與目的. 西方寫復仇,注重個體性格成熟的過程、人格的變化與完善;中國則偏好於倫理目標實現的社會效果.西方文化以個人主義價值觀念為內核,偏重個體尊嚴及其人格價值,異於中國文化以家族、社會為本位,復仇乃是行孝盡倫的社會使命。這種價值取向在復仇文學中直接表現為復仇者精神世界的沖突的不同,復仇時所採取的態度不同.
再看《夜宴》. 弒君的葛優深愛著搶來的嫂嫂章子怡,甚至願意為她去死;身為母後的章子怡愛王子更愛江山,她的目標是成為女皇、君臨天下;被父皇搶了戀人的王子重回宮中本該為了復仇,卻更像是來尋找失去的愛情,對幕後訴說著他的孤獨;最後,以當上女皇的章子怡被一把無名劍擊斃為結局,章子怡一臉困惑的表情在電影中別有深意. 《夜宴》說是《哈姆雷特》的中國版,但這個故事遠比我們熟悉的哈姆雷特要復雜得多.而且增添了中國特色的皇權之爭,把勾心鬥角的權利之爭,皇後在愛情與權利之間的取捨,各個人為自己所愛的人或權利所做的虛偽的醜陋表演做為影片的重點.而不像《哈姆雷特》中把王子做為影片的重心. 這個故事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打鬥和場面上,也是做為中國現在一個階段的本土大片流行的一個表現. 中國自古以來皇室的感情就很淡漠,為了權利弒父弒兄殺自己的親人朋友眼睛都不眨一下.這也是中國歷史的特色之一了. 比如「九人組合」暗殺太子未遂,在回來的途上被厲帝的人馬截住,要集體自殺謝罪。在這樣段落處理上,導演剪了很多慢鏡、大特寫,從另一個側面渲染出厲帝的殘暴.這也是皇室的特點與漢族文化的悲哀.
相比《夜宴》中的陰謀、角斗,《喜瑪拉雅王子》中卻充滿了親情與愛情。 《喜瑪拉雅王子》中王子的矛盾同樣的並沒有用太多的時間來演繹.《喜瑪拉雅王子》中包含很多藏族的文化特色.例如他們特別尊敬的人所得到的葬禮是在很高的地方讓禿鷲吃掉死者的身體,讓他更接近自然接近天空.例如王子與他的愛人的哥哥決斗時,兩個人都不肯先動手,甚至在無法再拖延下去的時候他們採取了先用刀背砍對方的方法.因為在他們的信仰中先用刀傷人皮膚的是得不到他們的神明的認可的,他們的靈魂將受到懲罰.王子所愛的女人的死同樣也是一種對信仰的尊敬,她選擇的死法使自己的靈魂得到清洗.而影片中與其他兩部最大的區別在於王子並不是王的兒子,他所謂的叔叔才是他的父親.而他父親弒兄是為了保護自己最愛的女人,即王子的母親.這里在藏族的文化中不貞的女人受到的懲罰是很嚴重的,例如將腿骨抽出做鼓錘,或者用皮膚做骨面.影片中幾乎所有人的作為都是為了愛.叔叔弒兄為了保護最愛的女人,後面叔叔登基是為了保護自己親生的兒子不遭受戰亂.甚至原本的王要懲罰王後也是因愛生的嫉恨.當然,在以愛和殺戮為主題的本片中,有著另外兩部電影所沒有的主題: 「不要以愛為借口而進行殺戮.」
相比《夜宴》在布景、美工上的做作,《喜瑪拉雅王子》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讓人感受到了民族性的東西。 在音樂上《喜瑪拉雅王子》的音樂可以用絕美來評價,而《夜宴》中譚盾的音樂則略嫌西洋化了.(除了《越人歌》我國古代的)這也表明現在我國的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同時具有東方的特色和西方的特點.
三個影片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在同樣的復仇的主題上演繹了西方文化,漢族文化,藏族文化的不同.電影以它獨特的手法記錄著我們的文化並推動文化的交流與理解,看外國的電影是對外國文化的學習與了解,而看本國的電影同樣是對本國文化的學習與感受.當然不同的時期電影所表達的文化也是不相同的,它可以代表一個時期,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是一個夢想.

G. 外國經典電影有哪些

1.《肖申克的救贖》:一部深刻的監獄電影,講述了希望與自由的故事。其經典台詞已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提醒人們面對困境時的樂觀態度。
2.《阿甘正傳》:通過一位智力有限但心地善良的男子的視角,展現了美國幾十年的社會變遷。電影以輕松的方式傳達了生命的意義和愛情的真諦。
3.《泰坦尼克號》:這部浪漫史詩講述了災難面前的愛情故事,是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代表作,因其宏大的製作和感人的劇情而深入人心。
4.《這個殺手不太冷》:一部結合了動作、劇情與浪漫的影片,描述了一個孤獨殺手與一個年輕女孩之間非同尋常的關系。
5.《美麗人生》:這部義大利電影通過一個父親在集中營為兒子編織的美好童話,展現了家庭和愛的力量,感人至深。
6.《千與千尋》:宮崎駿的這部動畫巨作不僅是一部兒童電影,也包含了豐富的寓意和成人主題,是動畫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7.《辛德勒的名單》: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這部作品,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一位德國商人的救贖故事。
8.《盜夢空間》: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這部科幻驚悚片,以其復雜的劇情和精妙的視覺效果,成為近年來最受贊譽的電影之一。
9.《忠犬八公的故事》: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了忠誠的犬只對主人無條件的愛,是感動無數觀眾的影片。

H. 外國著名的經典電影,有文化的有內涵的。

《燃情歲月》,將西部牛仔的豪情、兄弟父子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日出之前》,窺探愛情和人生的本質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小人物的傳奇,印度文化

《基督山伯爵》,復仇、騎士文化

《傲慢與偏見》,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庄園文化,展現鄉村的寧靜與美麗

《碧海藍天》,融於自然,歸於自然,人與大海的贊歌

《戀戀筆記本》,學習對愛情的態度

《天使艾米麗》,學習對生活的態度

《啟示錄》,奇特迷人的瑪雅文化

《木乃伊》,這個系列觀賞性大於藝術性,但埃及文化還是很吸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