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像好萊塢,製作影片的費用,是誰來承擔的,銀行嗎
那可不一定。
一部大片,在美國是可以向銀行貸款的,但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自己融資,並不一定非要向銀行貸款。實際上,即使在美國這樣電影業發達的國家,大部分的電影公司,如果不到萬不得已,都是不願意向銀行貸款的。因為貸款的話,有可能一部電影的利潤大部分最後都會被銀行拿走,自己辛辛苦苦拍出的片子,最後卻拿不到多少錢。而銀行其實也不太願意貸款給一部電影,因為電影這東西,不一定就能賺錢。一部大投資的電影,說不定票房慘淡,以虧本收場,那樣銀行也就虧了。
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規模都很大,每個都有幾百億的資產,因此每年拿出一些錢來投資大片,還是投得起的。另外一些富人有閑錢的話,也可以拿來投資電影,為一部電影入股,賺到利潤後大家一起分,還有向一樓和三樓所說的,那也是一種方法。因此實際上,美國的電影,銀行在裡面起到的作用並不大,一部大片,有各種各樣的方法能夠融到資,不一定都要向銀行貸款。
最後說一點:二樓的觀點很可笑,說明其對美國電影公司是一無所知。《2012》本來就是索尼公司拍的(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屬於索尼),索尼本身就是這部電影的老闆,它還用得著用贊助商的身份在電影中做廣告嗎?當然電影中確實是有很索尼的廣告,但在自家的電影中,安插自家的廣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⑵ 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結構和體制是什麼
好萊塢電影製作發行體制的特點
好萊塢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體制完備、實力雄厚的經濟體,它在製作發行上主要具有兩個特色:
1. 資金雄厚且能保證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美國拍片,一般來說有三種資金來源。
(1)個人投資或親友合資
這最小規模的集資方式,通過這樣的非主流的融資渠道產生的電影組成了美國獨立電影的主流(或者說是名副其實的獨立電影,因為這些電影自始至終都貫徹了導演自己的創作意願,而像《指環王》這樣的電影雖然由於全部由新線電影公司投資也可以被叫做獨立電影,但是從劇本到卡司都要通過新線的審核管理,所以獨立性相對較弱),如《女巫布萊爾》只花了幾萬美元,《殺人三部曲》更極端,劇組總共才兩個人,製作成本如下:2300美元買膠片,1300美元沖洗,2800美元膠轉磁。攝影機是借來的,剪輯用錄像機來做。在這樣的情況下,整部《殺人三部曲》的製作費用不到一萬美元,但是影片並未因此而粗製濫造,相反,在眾多好萊塢商業大片中,它的質量絕對可算上乘,相應的票房也非常可觀;
(2)電影公司投資
這種資金由經紀人拿項目資料找電影公司(也就是所謂的「七大」或者「八大」)談判獲得,也是好萊塢電影最主要的融資渠道,資金相當可觀,但是程序繁多,一個電影項目從雛形到成形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比如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因為劇本問題而被耽擱了好幾年,最後他修改了劇本的前十頁才獲得米高梅的首肯;
(3)吸引外資
這在如今好萊塢也相當普遍,尤其現在的大片製作成本越來越高,由一家或者少數幾家電影公司承擔製作費用風險非常大,他們通過與更多的人合資來分擔風險,比如德國人。由於德國政府收稅過重且鼓勵境外投資,德國的資本家們很喜歡與國外的企業合作(比如中國的一汽大眾),好萊塢就是他們的首選目標,不過德國人對好萊塢電影的製作發行不熟悉,所以他們的投資往往顯得有些盲目,例如2000年的《地球戰場》,德國人投資了上億美元,但是票房慘敗,導致投資公司股價猛跌,資金都差點周轉不過來。類似於這樣的投資者在好萊塢不在少數。
當然,好萊塢賺錢主要不靠外國人,而是靠他們的發行和放映體制。
我們所說的「七大」或者「八大」,他們主要的職責其實是影片的發行。發行有多種渠道和方式,比如院線放映,錄像帶碟片出租和銷售,電視播映權轉讓,以及一些周邊產品(比如蜘蛛俠的玩具)的生產。院線放映分為北美和海外兩個市場,北美票房收入發行商抽取30%的提成,海外票房則提取40%(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分賬大片)。北美院線放映發行商還會和放映商談分成,有兩種分成方式,一種是發行商交付放映商一定的租金(視影片賣座情況而定,一般是一萬美元左右),上映後每周放映商抽取提成(第一周為10% ,越往後越高,但是不會高於30%),第二種是發行商不交租金,放映商直接抽取提成,一般是30%,越往後越高,但是不高於50%。一般來說,院線放映所得的票房佔一部電影所能創造的利潤總數的30%(北美票房佔全球總票房收入的25%左右),錄像帶和碟帶佔50%,電視播映權的轉讓和周邊產品銷售一共佔20%。我們以放映商每周抽取40%提成計算,一部製作、宣傳成本5000萬美元的片子,只要保障北美院線有625萬美元的票房就可以收回成本了,換句話,就北美市場來說,好萊塢電影發行商的風險率只有0.125,而如果是《哈里波特》這樣的超級商業大片,風險更是微乎其微,事實上華納在影片上映前便收回了成本。
所以,好萊塢的「七大」或者「八大」自從定型以來,便一直屹立至今,很長一段時間米高梅公司因為財務上處於窘困狀況而被稱為「好萊塢病夫」,但是它並未退出好萊塢舞台,這跟影片發行放映體制離不開關系。所謂的「病夫」只是一時資金周轉不靈而已,只要生產出一部北美票房能上千萬的影片,米高梅的資金就能順利回籠,這個對007專業戶來說並不難。
2. 機構繁多且分工明確
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機構總體來看可以分為行政和製作兩大機構,行政機構可以分為決策、創意和製片三個部門,製作機構可以分為劇務、技術兩大部門,這些職位分工相當明確,而且不會出現越俎代庖的現象。
此外,真正和一部電影的產生有直接聯系的還有導演、劇作組、演職人員(劇組獨立於公司體制之外,必須嚴格執行美國勞工局的規定,比如一天工作不得超過八小時),以及以上人員的經紀人和律師,還有其他像市場分析公司之類的好萊塢附屬機構,這些機構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概有三四十萬人,當然,這個數字不包括那些抱著明星夢但是還沒有正式進入好萊塢編制的年輕人。在這么復雜而井然有序的機制的運行之下,好萊塢能最大程度地保證一部影片創收。當然,你可以說好萊塢催生了一大堆不穩定的職業(比如流動的群眾演員),但這種說法是具有兩面性的,同時你也可以說好萊塢創造了無數工作崗位,這些工作人員雖然只是臨時聘用,但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洛杉磯勞工局規定,好萊塢無論何種形式的從業人員日工資不得低於105美元。
⑶ 如何計算一部好萊塢電影的凈利
大概成本得算上劇本 道具 場地演員,後期宣傳,等等等等
收入不好算 除票房還得版權(比如愛奇藝買播放權)電影下映後的cd
那麼怎樣計算盈利呢
一般來說,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是很不願意透露影片具體的製作成本的,就算透露了,也只是一個摻水的數字。因為一部電影的實際花銷可能遠遠超過了被披露的數字,除了製作費外,往往還有推廣和營銷費用。
一部電影的推廣費可能十分驚人。拿一部20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來講,其推廣費甚至可能比影片本身的成本還要高。這是因為小成本電影的題材一般都是浪漫喜劇或兒童電影之類的,其本身不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但要是涉及到推廣費用,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一部製作費為3500萬至7500萬美元的電影,其推廣費就很可能達到製作費的一半。2010年在北美上映的3D動畫電影《超級大壞蛋》(Megamind),全球票房3.2億美元,其製作成本為1.45億美元,而推廣費就達到了6500萬美元。要是電影是大製作的話,那推廣費就更高了,因為電影公司為了收回成本,往往會大量投放廣告。
但是,要是一部電影拍得太爛的話,電影公司也就不太願意下血本推廣宣傳了。惡搞電影《格列佛游記》(Gulliver's Travels),上映後IMBD評分僅4.7,被不少人詬病為「虎頭蛇尾」。該片的製作費在1.3億美元左右,但最後只拿下了2億多一點的全球票房。當年電影的製片方20世紀福克斯可能早就預料到了《格列佛游記》不會太吸金,故而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不然按照最後的票房成績來看,八成得賠。
有時候,製片公司的經費少的可憐,根本不可能燒錢拍大片,這時候發行方就會選擇發行製片公司已經拍好的其他小成本電影,加上少量的推廣費用。在這種情況下, 就算電影票房成績不佳,製片公司也一樣能夠獲利。
電影票房的分賬比例是什麼?
製片方和院線的分賬比例並不像中國一樣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電影公司和院線達成的具體協議。當然這還要看電影公司本身有多強勢,比如前幾天迪士尼公司就獅子大開口,要影院把票房收入的65%都上交。
過去,電影公司相當強勢,一部電影在首映周取得票房的90%都落進了他們的口袋,院線的收入則主要來自爆米花和飲料的售賣利潤。但是隨後幾周,影院收入分成的比重會增加。一般而言,在電影上映第四周的時候,製片方的收入會逐步下降到50%左右,影院收入的分成比例將上升至48%。
但是隨著21世紀初大批院線的破產倒閉,電影公司的霸王條款也繼而被棄用。如今,對於一部好萊塢大片來講,無論是電影放映的第幾周,院線得到分成的比例都有標准可循,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電影公司都希望自家影片在首映周就能奪得頭籌,以最大程度賺取利潤,於是他們大大增加排片量,使得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影院。一個典型的大製作,其首映周的排片一般會達到4000場,而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排片量只有區區幾百場。
與中國製片方分賬相對較少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部電影票房高的話,電影公司所分得利潤的比例往往高於院線。比如說,一部票房3億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就可以分到高達60%的收入。但是對於一些票房成績不佳的影片來說,院線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比如說,一部票房僅1000萬美元的電影,電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雖說現在好萊塢的電影公司都很強勢,但也不能過分壓榨院線,否則要是遭到了院線的聯合抵制,就沒有那麼好玩了。
總的來說,對於一部美國電影的本土電影票房來說,電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好萊塢電影的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哪個更重要?
如果一部片子在美國本土票房失利,而在全球大賣,這對於電影公司來講,算是票房成功嗎?實際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但是一般來講,好萊塢電影的本土市場相對還是比較重要,因為電影公司在本土票房取得的收入佔比往往都更大。對於一部好萊塢電影來說,製片公司從海外票房上拿到的分成僅有40%左右,並且由於美元的匯率不斷變化,使得收取海外票房分成變成了一件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事情。同時,政府徵收關稅也會削減電影公司的分成。所以,比起海外票房收入,電影公司真正獲得收益還是得靠國內票房。
但這並不是說海外票房就不值得關注了。尤其是當電影票房在本土失利的話,就格外需要仰仗海外票房了。另外,海外市場驚人的消費能力,也讓電影公司不得不重視起來。2010年的《阿凡達》創造了驚人的27億美元的票房神話,這一紀錄至今沒有電影能夠超越,但是其本土票房只佔到了總票房的27%,這足以說明海外票房的重要性了。還有就是,一些影星靠著出口大片在全球刷臉攢人氣,比起那些僅在美國本土有名的影星來說,電影公司更需要這樣的人來幫助其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電影公司從DVD、流媒體和視頻點播中能賺取多少受益?
對於一部大製作來說,從DVD租賃、流媒體轉播權和衍生品銷售業務中獲得的利潤可以達到6000萬至1億美元。而且電影公司從DVD等數字媒體業務中得到的分成要遠遠多於從影院票房收益中得到的。這是因為數字影像和衍生品零售商們的話語權不像影院那麼大,影院一方面運營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到底放映什麼電影,最終的決定權還是院線自己的手中。另外,通過DVD和衍生品渠道銷售毋需支付高額的推廣費用,這也有利於電影公司增加營收。
近幾年,DVD市場在流媒體的沖擊下逐漸萎縮,但是通過DVD發行依然有利可圖。一些特定題材的電影諸如恐怖片、獨立紀錄片、藝術片通過DVD銷售時,表現相當搶眼。當然,要是一部電影恰好擁有強大的IP和可觀的粉絲數量,那麼銷售預期就更加樂觀了。2012年的《飢餓游戲》(The Hunger Games)在其藍光DVD發行的第一周就拿下了380萬張的銷售量。因此,要是影片本身足夠吸引人,電影公司仍然能夠通過DVD發行賺上一筆。
⑷ 如果一部電影不能在影院上映,那靠什麼方法來收回成本
如果一部電影不能在影院上映,可以轉戰網路電影市場,在視頻平台上通過視頻點播的方式收回成本。
在過去的4年多時間里,「網路大電影」以近乎野蠻生長的方式經歷了從無到有,並在前兩者的夾縫中,發展成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中,不但誕生了以28萬成本賺回2400萬的傳奇例子,同時也暗藏了互聯網巨頭縱橫捭闔的野心。
2016年,網路電影發展勢頭迅猛,點擊量不斷躥升,各種資本不斷湧入,但是隨著廣電總局的各項監管接踵而來,僵屍鬼片校園暴力情色賭片等刺激性影片統統下線,這果然驗證了馮小剛說的那番話,是垃圾觀眾導致了垃圾電影,如今網路電影干凈了,網路電影市場也清靜了。
⑸ 電影網上的電影有些都不上印,怎麼收回成本
有些是國內不上映而已。在國外有專門的獨立電影和獨立院線,獨立電影在拍攝之前就跟獨立院線簽訂協議,這樣只進入獨立院線放映,而不在公眾院線放映。像這種獨立院線都是聯盟性質的,在國外已經形成體系。
另外有些電影拍出來沒有公映是因為就是沖著評獎去的,目前國內很多地下導演都在做這樣的電影,拍出來送電影節,如果能得獎,那就火了,會有海外版權、放映權的大筆收入,但更多的是石沉大海,電影沒有任何收益,只能是進入到一些電影人經常聚會的CLUB小范圍放映一下。目前北京這種地下電影人的CLUB還是蠻多的,經常有獨立電影的放映。
再一種情況是拍出來的「電影」直接就是發行DVD或者錄影帶,這些「電影」基本上製作成本很低,拍攝質量根本無法達到院線播放要求。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夠令您滿意,一個個字打出來的,希望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