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美國電影失重
擴展閱讀
膠片老電影視頻特效 2025-02-07 08:38:04
日本電影等著你 2025-02-07 08:34:26
20世紀日本電影 2025-02-07 08:23:43

美國電影失重

發布時間: 2025-02-07 03:57:24

㈠ 電影中的失重場景是如何拍攝的

‍‍

失重效果:以被動實現自由,如何表現失重效果,是任何太空題材電影最重要的,也是難點。一般電影人有兩種常規方法來實現。一種是真的失重環境下拍攝——顯然,這個很難實現,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一部劇情片進入太空拍攝;而地球中失重的效果轉瞬即逝,短到根本無法支持演員完成一個失重表演。不過,如果有專門設計的飛機,能以向上隆起的拋物線拱(parabolic arcs)的方式高速飛行,理論上是可以在拋物線頂端前後形成一段時間的完全失重狀態,作為太空無重力情形的完美模擬。事實上,影片《阿波羅13號》中的失重場景就是如此拍攝的:劇組及演員乘坐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KC-135運輸機在高空以拋物線軌跡飛行,每次大概能經歷約23秒的失重狀態,足夠攝影機捕捉演員的某些動作。可是,這種拍攝方式無法適用於《地心引力》,單是導演卡隆要求的動輒幾分鍾的長鏡頭失重效果,就是這種飛行方法在技術上無法實現的;何況片中要求的失重效果總時長更是借用飛機拍攝無法承擔的。另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模擬動作。在地球常規重力條件下實現這種「看起來像」的失重效果,最廉價的方式是水下拍攝,水的阻力效應使動作變得遲緩,可以實現太空中的懸浮與類似飛行的移動動作。《地心引力》也用到了水下拍攝,主要用於太空艙內的部分演員滑行鏡頭的特效參考,但其他絕大部分失重場景,都不是用這種方式拍攝的。首先,水下拍攝無法真實表現演員的表情——憋氣與努力睜眼的神情顯然和太空環境下的表演完全不一樣;其次,水下復雜的光影反射折射效應,也讓穿宇航服水下模擬太空作業變得不可能。《地心引力》最終實現失重效果的手法,是最古老的娛樂手藝與最先進的電腦技術的結合:劇組找來舞台劇版《戰馬》的幕後高手,以大型牽線木偶操控方式,控制演員的肢體來模擬失重狀態下的動作。這套裝置有12根線連到演員身上四個系點,線的另一端則或者由三位專業木偶師操縱,或者由電腦程序控制的機械繫統控制,或者是兩者的結合。卡隆和主演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都在采訪中提到影片中最難拍攝的一幕:女主角好不容易回到太空艙、脫去宇航服像嬰兒一樣蜷曲著飄在空中的長鏡頭段落。實際拍攝時,布洛克坐在一個很小的自行車底座上支撐身體,一條腿則綁在裝置上幫助固定,而緩慢的四肢移動以及整個身體的翻騰漂浮動作就是由木偶師與程式控制線纜裝置協助完成的。這過程中,還得用電腦特效做出虛擬肢體來替代演員被綁住的腿,並做出與線控的身體其他部分匹配的動作。這種線控方式,在本片中也主要用來拍攝太空艙內場景。那些穿上宇航服的太空行走場景,演員甚至都不用做任何肢體動作了——因為包括整個太空背景和宇航服本身,都是電腦生成畫面:演員只負責提供臉部表情,其餘的肢體動作,絕大部分由電腦動畫師完成。無論是線控還是電腦生成動作,都是本片在處理失重效果的一個理念突破:既然無法以「原生」的途徑實現太空漂浮,那就以「絕對控制」外表表現形式的方式來體現無重力動作。這種完全突破傳統思維框架的技術實現手段,也貫穿《地心引力》的製作過程。

‍‍

㈡ 求一部電影名字~ 美國那個講當地球失去引力的電影叫什麼名字啊

《月殞天劫》(Impact)....月球的軌道可能已被徹底改變。更糟糕的是,地球上的異常現象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來自月球的巨大「磁涌」已足以干擾地球的地心引力。地球上某些區域里的人、物體甚至汽車,經常無緣無故地陷入短暫的失重狀態。

㈢ 求一部美國太空梭緊急迫降的電影名字~!!!!!!!!!!

是《極速迫降 Max Q: Emergency Landing》 1998年

美國航空航天公司與私人企業克薩特公司首次合作,任務是用「奮進號」太空梭把克薩特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一名叫喬納的攝影記者與宇航員同行,記錄衛星進入軌道的全過程,從而拍成商業宣傳片。

經過了縝密的先期准備,「奮進號」順利升空,可就在釋放衛星時,由於衛星本身的機械故障產生的巨大火焰,使「奮進號」失去控制,准備返航時,發現三個輔助動力裝置全部失靈,把包括機長克萊在內的四名宇航員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之中。克萊對奧茲長官擬派「發現號」救援的拒絕引起了與斯科特的無端爭吵,最終克萊還是決定自己去艙外修復輔助動力裝置。

在地面控制中心麗納的幫助下,克萊克服了重重困難,在與死神的較量中修復了動力裝置,帶著對生命的渴求,安全地回到了地面。

有段視頻
http://v.ku6.com/show/7ABJK7GSSXu7Ns_J.html

㈣ 姜又寧自導自演電影《失重》,十七歲的她為什麼這么有才華

姜又寧,一位17歲的小姑娘,在同齡人還在吃喝玩樂、無憂無慮的時候,她已經開始了自己的電影人生涯。自己執導的片子其中有兩部已經被電影節入選,其中憑借著《失重》這部作品拿到了獎項,17歲的她能這么有才華我想有這么幾個原因:

一、家庭環境熏陶。姜又寧的父母都是娛樂圈裡的人。母親徐璐是一名優秀的演員,飾演過《情深深雨蒙蒙》里的秦可雲一角,這個角色是她的代表作,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是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同時還出演過《金粉世家》和《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等優秀電視劇。父親姜凱陽是一名導演,因工作與妻子結識後結婚,兩個人十分恩愛,家庭氛圍十分和睦。

以上就是我對姜又寧的看法,初生牛犢不怕虎,還是少女的她已經有了自己的一點點成績,希望她可以走的越來越遠,成為優秀的導演。小夥伴們對姜又寧有什麼看法呢?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