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崔永元推薦的一部外國電影

崔永元推薦的一部外國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2-25 07:21:42

❶ 泰坦尼克號1百度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drwtCKc06k0tPx45DeqSJw

?pwd=8lnl
提取碼:8lnl

❷ 電影手機為什麼影響崔

首先第一點電影中的主角嚴守一是一位電視台主持人,並且節目是《有一說一》,而崔永元當初的節目就叫《實話實說》,並且有一說一的節目形式和實話實說的節目形式幾乎是一樣的,都是台上主持人與嘉賓交流,時不時會與台下觀眾互動。
想當初《實話實話》到底有多火,相信大部分經歷過的人都是知道的,當初春晚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就是根據該節目形式完成的。而《手機》也是在當年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有著極高的影響力。
而且據稱當初馮小剛就是想要邀請崔永元出演《手機》,當時崔並不知道劇情,就聽說是個《實話實說》形式的喜劇,但是還以不會演為由拒絕了,並沒想到會是這樣的劇情。
2、在電影的開場不久,嚴守一也是參加了一個主持人台詞培訓班,當時教室中的學生幾乎都是當時央視名嘴,比如金龜子、黃健翔、撒貝南等人。這樣也會讓不少觀眾把嚴守一與崔永元聯繫到一起。
3、其中在一期節目中,崔永元曾經把劉備所說過的一句名句,說成了孟子,之後在下一期的節目中,崔永元向觀眾幽默地說道給孟子打電話道歉了,而在《手機》中,嚴守一也是因為把手機發明者貝爾說成了瓦特,之後在第二期節目里同樣說了給瓦特打了電話。
4、電影中嚴守一的情婦是武月,並且最後還威逼著嚴守一要他讓出有一說一主持人的位置,電影的最後武月還是接替了嚴守一,而現實中接替《實話實說》正是一位央視的美女主持人和晶。
5、電影里嚴守一因為感冒在電影台休假了半年,而崔永元也是當初因病退出了實話實說。
所以說許多細節還是細思極恐的,雖然這些或許是當初馮小剛、劉震雲的無心之舉,但是確實令不少人會誤以為嚴守一就是崔永元,其實或許我們覺得不然,但是之前崔永元也是說過,如果當你出門走在大街上,有人動不動說你是嚴守一啥的,雖然是開玩笑的話,但是對於當事人內心絕對是很不舒服的。

❸ 怎麼看待《大轟炸》美國正常上映一事

由於崔永元及眾網友的抵制,拿到龍標的《大轟炸》取消了國內上映,但據說在美國正常上映了。那恰恰是崔永元及其粉絲影響不到的地方,發行方也不用擔心上映時有什麼後果,比如電影院門口有人示威舉牌子抵制什麼的,所以發行方會將《大轟炸》正常排檔,候期上映。

同樣《大轟炸》一部電影,對於投資方來說,這是洗錢和逃稅的工具,比如范冰冰的陰陽合同。對於那些買了《大轟炸》眾籌P2P的那些投資者老百姓來說,投資《大轟炸》是血本無歸,即使上映他們也無法從票房中分成,挽回一點點損失。對於那些主演謝霆鋒、范冰冰來說,只是用來圈錢而已,他們也沒想著好好演,拿個影帝影後什麼的。對於導演來說,他倒是大倒苦水,拍片不容易什麼的。對於廣大影迷觀眾來說,我們只是損失一部國產戰爭電影而已,就憑著他們對電影的極其不尊重,我們也沒指望《大轟炸》能成為《拯救大兵瑞恩》那樣的戰爭經典之作。所以,國內不上映就不上映吧。

我們只是希望,這場鬧劇快點結束,電影圈能恢復常態。那些導演演員能好好拍電影,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那些投資方真是出於對電影的熱愛和獲得投資收益而來的,而不是來攪渾水的。廣大老百姓對待電影基金P2P能保持理性,不懂的運作的就不要盲目投資。崔永元揭穿裡面的洗錢騙局,絕對是見義勇為,我們要肯定崔永元的勇氣。但作為電影影迷來說,我們還是想看到正常的電影市場,正常周末有片子上映,不要風聲鶴唳,也不要瘋狂洗錢。

用電影來洗錢逃稅,《大轟炸》不是第一個,估計也不是最後一個。施建祥投資的《葉問》也有這樣的貓膩,馮小剛那些圈錢的 搞笑 賀歲電影也是這樣。也許導演覺得《大轟炸》是犧牲品,但絕不冤枉。

(《鯨魚電影》編輯部 基督山伯爵 答題)

歡迎評論!歡迎轉發!

在北美上映在我看來大致有以下一些因素:

1、本就是僅國內院線不上映: 大轟炸的導演說的只是國內院線取消上映,畢竟口碑已經爛了,上了也沒法賺錢了,但是人家可沒說完全不發行。而一部電影除了影院上映外, 實際上 還有其他很多渠道可以發行,比如互聯網、海外市場。今後大家如果在國內視頻網站看到有大轟炸不要覺得奇怪,因為這也是發行的渠道市場之一,是可以賣版權給視頻網站播放的。

2、對布魯斯·威利斯一個交代: 大轟炸里有布魯斯·威利斯參演,所以去北美上映也算對人家一個交代,好歹是給上映發行了。否則,人家問起來怎麼不上映啊,沒法答啊!至於北美票房,是不重要的,這2年國內電影海外發行的挺多,但在北美基本沒什麼票房可言,即便有海外明星參演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3、海外發行渠道暢通: 這2年國產電影的海外發行渠道日漸暢通, 國產電影去海外發行上映基本上成了慣例,僅2017年就將近有百部電影海外上映,所以大轟炸北美上映就是常規操作,大家別覺得太新鮮。目前較大的 海外發行平台有華人影業,在北美、歐洲、東南亞、日韓、澳洲、非洲等地均布局有院線渠道和宣發渠道,全球有超過100多個城市可上映華語電影。而 深耕北美電影發行市場的有華獅,馮褲子的老炮兒、 芳華就是這家公司 運作在北美發行的。海外發行渠道的完善和發展,對於我們國產電影走出去的戰略是一大利好。 《大轟炸》能北美上映,也算是佔了這個便宜。

4、海外網路市場: 除了海外院線可以發行外,其實還可以賣版權給海外的互聯網視頻網站,有線電視網路。比如《戰狼2》的海外版權銷售就不錯,成功登上美國的Netflix,也包括其他一些線上點播平台。

總的來講,未來我們在非影院的渠道見到《大轟炸》都不要大驚小怪,這太正常不過了。最後還想說一句,國內的互聯網很發達,通過互聯網渠道發行賣版權也可以賺不少錢,這塊市場不比直接在院線上映賺的少。

一波三折的電影《大轟炸》在北美上映,標志著徹底放棄了國內市場,因為不管在哪裡上映,觀看的仍舊以華人為主體,視頻會同步傳入國內,影片也就失去了上映的價值。

北美上映就像是一次商品大甩賣,不計成本的能挽回一點損失是一點,或者說能彌補一些算一些,對於導演蕭鋒,其中的艱辛苦楚,我們局外人是難以想像的,自從2016年快鹿投資集團「詐騙案」事發後,《大轟炸》劇組就面臨著資金斷裂,全靠蕭鋒通過借錢,抵押,欠薪的方式用近3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大轟炸》,本想上映後能來個鯉魚翻身,沒想到「范冰冰偷漏稅案」曝光在先,崔永元炮轟《大轟炸》涉及「快鹿案」洗錢,奠定了大量網民的判斷基礎,廣電總局迫於民意,決定影片不予國內上映,但還是網開了一面,允許了在北美上映,這次能收回多少算多少吧,參演的演員少拿就少拿些吧,也不要把蕭鋒逼上了絕路。

大轟炸之所以去美國上映,是因為國內的問題明星不允許在國內發行。內容應該是挺正面的,主要與虛假投資和洗錢有關。5000萬的製作成本最後弄了八個億。

范冰冰演出電影《大轟炸》被爆出陰陽合約逃稅,遭官方追稅,導致該電影上映日從8月延期,沒想到導演17日在微博上崩潰宣布,這部中、美合作、斥資台幣32億元的電影將取消在大陸上映。

但今天傍晚,新浪 娛樂 發布了一條某外媒的爆料微博,某外媒爆料的消息如下:中美合拍的二戰電影《大轟炸》宣布取消在中國的上映計劃,但北美方的發行計劃目前不會取消,獅門應該仍會讓該片在10月26日於家庭 娛樂 上線,Grindstone也仍計劃讓該片在美國院線小規模上映。

如果消息屬實,《大轟炸》這顯然是換一種方式上映了,雖然不是在國內上映,但畢竟還是上映了;盡管不是大規模公映,但還是小規模上映了。

另外,在北美上映的電影,太多華人可以看到。同時,《大轟炸》在美國院線小規模上映後,高清下載版很快就會出現在網路上,內地觀眾完全有可能下載觀看。

真的說不清聽到這個「外媒爆料」之後的心情,特別想知道此前diss《大轟炸》的網友會作何感想?

這個消息一出,估計《大轟炸》是不會再在國內上映了,也還好這個電影不是什麼魔幻圈錢題材的,不然國內被抵制,在國外又賣不出去,這部電影的投資人估計要瘋了。

拍電影不像是拍電視劇,請幾個大明星就能賣個好價錢,電影這種上大熒幕的作品是有時效性的,電視劇越罵收視率越高,電影罵的人多了就得賠殘,而且動輒幾億投資,一部大製作不回本可能要整個公司都垮了,現在看到的是,最大的投資方「快鹿」已經垮了,雖然是因為投資的另一部電影《葉問3》。

這部電影的題材主基調還是以敘事和戰爭為主,而且在武器軍備方面料下的很足,比較迎合西方觀眾的口味,中國的市場雖然大,但在全球化市場上,也只能占據了一塊地方,這部電影如果在小規模上映時,有很不錯的成績,就有可能迅速回本,因為那邊電影宣發各方面都很成熟,如果質量好,大量傳播會讓票房迅速回本。

我猜蕭導演的意思,就是放手搏一搏,反正國內短期上映不了了,投資方等著錢回來,還不如放到國外去,如果一下子火了,不但名利雙收,藉助國外的口碑,一下子沖回國內,再花錢請媒體寫稿《大轟炸為國爭光》系列一流傳,大家民族自豪感一上來,就紛紛花錢支持,那曲線拯救票房的目的就達到了。

至於說在國外撲街了,那也正常,反正最壞的結果就是一動不動了,不是嗎?

我覺得中國人應該越來越明智,而不是越來越幼智;應該是越來越理性,而不是越來越感性。就這部《大轟炸》電影而言,她取材真實,影片真實地反映了在國難當頭,抗戰之際中國人民與美國人民共同攜手抗擊日本法西斯野蠻侵略。中國軍民同仇敵愾,團結一氣,奮勇抗敵,視死如歸。打出了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與民族氣節,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一致抗日到底胸心壯志,直至徹底打敗日冦侵略。她是一部具有時代意義、 歷史 意義、民族氣節愛國主義教育體裁巨作佳篇,不演是不是痛感十分可惜?

首先站出抵制這部影片上演的是崔永元先生,具體的理由是:《大轟炸》其實就是「大欺炸」。這個理由對不對,我不得而知,最終得有法律說了算,對嗎?但話又說回來,即使是大欺炸,這也是拍劇的導演與部分演員偷了稅漏了稅,私訂陰陽合同的個人行為,他們既違了法,又欺騙了全國人民。但這部巨著所反映的 歷史 背景、 歷史 場面、 歷史 事實、 歷史 故事是真實的、動魄的、感人的。怎能以一小部分人違法亂紀而泱及一個真實 歷史 史實巨著的順利上演呢?

崔先生最早站出來,勇敢地怒沖影視界陰陽合同,偷逃稅款,是因為馮小剛拍的《手機2》射影了他,事實屬實,值得同情,可以理解。可《大轟炸》里卻沒有崔先生的影子吧!而且崔先生又是一個研究 歷史 專家,如果只因自已與馮小剛的一點個人恩怨,積下樑子而去痛失一場全民愛國主義大團結教育影片的話,那是不是太有點不夠男子漢氣魄,小肚量了點呢?

本人認為:在這件事上要一清二白,實事求是地去看待這個問題。

一,電影可以照常上演;這部電影所反映的 歷史 史實是真實的,愛國主義情懷是亢奮的,仇敵拒敵信心是積極的,對現代青年一代教育意義是深遠的。特別是在中美又一場金融戰爭暗流涌動,日逐升級的今日,讓兩個大國人們,重溫當年攜手血戰勝利合作共贏的 歷史 ,對有效化解當下危機意義極其深遠。具說這部巨著在美國都上演了,為何在中國就遲選不能上演呢?

二,違法必須加倍處罰。崔先生說,這部電影是「大欺炸」。我認為無風不起浪。從崔先生以往所反映的 社會 問題來看,他仍保持「實話實說」的處事作風,並都一一得到證實。我想這部電影在製作過程中的「大欺炸」或許也屬實的。因此,接下來國家法制部門一定要對這部電影上至馮導下至演員嚴格依法依規進行實查,涉法的判刑,涉稅的十倍加罰,直至他們傾家盪產,一無所獲。

這樣,電影如期上演,人民受到愛國教育,違法犯罪得到嚴厲查處,巨款收入國庫,增加了國家收益,豈不是兩全其美,大家說對嗎?

丟人!丟國外去了!

國外口碑撲街,與大俠重名的導演蕭峰,不僅丟了拍了8年比親兒子還親得電影,還榮登了爛片排行榜。好好得一個國家一級導演,在資本得運作下,終究丟了自己。

吳京就特別抵制資本對電影的控制,所以按照導演自己的想法拍,自己去投資,用心拍電影,才能屢屢創造票房奇跡,不得不說吳京動了某些人的蛋糕。

再來看看《大轟炸》,光從演員表看:布魯斯·威利斯、劉燁、宋承憲、陳偉霆、范偉、馬蘇、車永莉、吳剛、馮遠征、張鈞甯、耿樂、澀谷天馬、張帆、范冰冰、黃聖依、謝霆鋒。如此重演員級別,怪不得號稱中國電影史上最高成本之作,原來不拿錢好好拍電影,都去請演員了。

你請演員就好好請演員吧,可能投資方是想向《建國大業》學習,搞全明星陣容,讓觀眾享受一下,全明星飆演技的視覺盛宴。哈哈,要不是崔老師爆出陰陽合同,我就真的信了,陰陽合同陰下的錢,又進了誰的口袋呢?

OK,退一萬步講,投資方有錢使勁作,就喜歡搞大陣容,大明星。但是你拿自己的錢去請啊,你拿著上海數十萬投資人的錢,搞資本運作,搞陰陽合同,陰廣大投資者得血汗錢,別忘了這部片子得最大投資者,快鹿集團的老闆施建祥還在紅色通緝名單上掛著,至今拿著投資者得錢逍遙快活呢,《大轟炸》不愧是資本家們玩得「大欺詐「!

這樣的片子,就好好的塵封吧,不要再拿出來騙廣大百姓的影票錢了。

《大轟炸》在中國取消上映,可以說是自己的「家務事」所致。很顯然,自己惹出的爛攤子只能爛在自己家裡。

當然,這也與投資方「兢兢業業」的努力分不開,中國市場是沒希望了,北美市場能挽回些損失又何樂而不為呢?再次很顯然,他們沒有設想一下,美國的觀眾會不會在電影院里捧著爆米花,對著電影屏幕中面容姣好的金鎖指指點點,用外語談論著一些「貴圈黑幕」。

《大轟炸》在美國上映現在看來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管電影的背後有多麼黑暗,電影故事還是正義凜然,愛國主義的。

很多人都非常地期待《大轟炸》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聚焦了劉燁、布魯斯·威利斯、宋承憲、陳偉霆、張鈞甯、范冰冰、謝霆鋒等一眾大咖出演,可以說明星投入是很大的。但是,這部由中美合拍的二戰片《大轟炸》居然在近日宣布了要取消在中國上映,但在北美的發行計劃仍舊未變。為什麼這部電影還會在美國繼續上映呢?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蕭鋒導演的嘔心瀝血之作,主要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中國年輕的飛行員與日本航空兵展開殊死搏鬥、保家衛國的英勇故事。經過了8年的打磨,可以說一定是有其意義所在的。而這次在內地取消上映資格,對導演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而電影在北美正常上映對於導演,也算是一個好的交代了。

其次,從利益上來說,如果連歐美的國家都不上映這部電影的話,那麼電影投資方的損失可以說是沒法估量的。而這次在美國的上映,也許還能夠讓投資的人有機會扳回一成。加之,如果真的是好的電影,是不應該被雪藏的。

❹ 電影《一步之遙》是否值得看


新年,本來應該評評新電影,但看到微博上很多專家大V對電影《一步之遙》的肯定,姜文導演也上了崔永元的節目出來的解釋,認為《一步之遙》是觀眾「看不懂」的好片,還有人拿出《美國往事》和《大話西遊》類比《一步之遙》,有些話,骨鯁在喉,對這個電影就再評論幾句。


《一》的電影是姜文導演蟄伏幾年的又一部力作,他和美國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很像,每一次電影的上映,都是一個大事件,幾年才來一次,每次光臨,你可以拿身家性命打賭,電影的最細微的層面,都經過了精緻風格的打磨,姜文導演也和這個不拘泥於傳統風格的導演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把(好萊塢)普通電影的規則和標准折成一個小小的千紙鶴,燒著了點燃自己的雪茄,這是姜文獨特導演的風格,所以絕大部分的觀眾看到《一步之遙》後的大失所望的評論是:不敢說它是爛片,只承認自己比較笨,沒看懂。


但一部電影,作為敘事故事藝術本身,丟掉了情節和人物這兩個最重要的金科玉律。電影沒有人物性格沖突轉乘,沒有矛盾沖突線索,失去節奏平衡,頭重腳輕,過於炫耀拍攝的技法,過於追求畫面感和質感而忽略電影敘事主體,過於追求台詞的機靈和隱喻而破壞電影張弛有度的節奏,想影射現代但思想和內容都脫離時代形本都老舊又軟弱無力的陽痿,電影沒有沒有觀眾互動和交流,沒有笑聲或者眼淚,沒有驚喜或者意外,內容是幾乎所有觀眾都「看不懂」的電影,只能是個爛片,再多蒼白無力的解釋都沒有用,所產生的破壞力,姜文導演你只能再拍兩三部《陽光燦爛的日子》或者《鬼子來了》這樣的好片才能擬補回來。


《一步之遙》的失敗,其實是姜文導演面對太多誘惑能力不足以把握的一種失控。姜文集編劇導演攝像主演與一身,面對太多優秀的資源,他迷失了。《一》採用的美劇的豪華編劇規格,九大編劇,各種腕兒,但姜文對電影獨特的意志是必須體現的,於是電影裡面的愛情戲,獨特王朔台詞,就在電影的其他角落如雜草般不協調茂盛的生長;演員都是最優秀的,「連背影都會演戲」,但姜文還必須是主男一號,戲份不能刪減;攝像機是最牛的,最多的時候是6組12台機器同時拍攝,俺姜文導演對畫面和光線必須是事必躬親的;布景也是豪華的,光搭建在懷柔影視基地的「上海大世界」的攝影一號棚,就花費千萬,也是中國最大的舞台背景;還且不說13000套戲服,27000多件裝飾,各種當時的馬車汽車,姜文面對這樣最優秀的資源,又有拍最好中國電影的野心,面對如此多的優秀素材,一定是難以割捨的。


也於是,電影的時間長度就長達170分鍾,各種絢爛精緻的畫面層出不窮,一段段自以為幽默並充滿思想的台詞能長達5分鍾,導演過於關注自己對電影的愛,過於自戀(這也是姜文極力反駁的),而恰恰忘了自己靈感是會衰竭的,個人能力的有限,面對不熟悉的自己講述故事的世界失去了警覺(所以他最好的電影正是自己熟悉生活講述的《陽光》),對電影失去控制,拍出來的電影可想而知。


導演失去了講故事的耐心,一個並不復雜的故事他都沒講清楚,其他性格非常鮮明的角色在電影里時隱時現,交代不清,非常精緻的兩段愛情沒有過度,不去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愛?為什麼犧牲?為什麼逃離躲避,又為什麼勇敢投入?很多情節沒有過度就粗暴的交代給觀眾。導演寧願化20分鍾去構建精緻歌舞但沒有耐心對謀殺案多一分鍾的描述,導演願意兩個主持人在舞台上話嘮幾百句,但不願意給飛田武七電影後半部分再多兩句台詞,故事的重心應該是話劇王


天王的謀殺還原,但姜文面對自己和周韻戲份的訴求已經無力再對此仔細打造精雕細琢,馬走日世界觀愛情觀從負面到正面的變化沒有轉陳,感情沒有起伏,沒有矛盾戲劇沖突。在《一步之遙》這個電影里,一個故事都不好好講,沒有清晰線索,沒有耳目一新的成熟情節,電影過多定位成姜文風格,而只能成就迷惑不解的觀眾和糟糕的口碑。《一步之遙》想成就優秀電影,觀眾的憤怒的表達就先斬去了它的兩條腿。


而很多自以為抖機靈的橋段觀眾沒有代入感,你覺得能打動軍閥缺未必能打動觀眾,電影里你覺得能魅力征服戲中舒淇周韻卻難以征服觀眾的心,你端著陽春白雪文藝片的架子卻走宣傳排片商業片的路還埋怨觀眾曲高和寡,其實,觀眾哪裡有那麼好糊弄的。


為什麼我們導演總以為中國的觀眾都是沒文化有錢還人傻呢?只要憑著自己大牌導演的身份和不走尋常路的宣傳就一定能創造出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奇跡?而面對眾口一致的差評還非常不理解,其實,現在能進影院的中國(絕大部分是年輕人)觀眾早已經成為了電影評審的專家,他們經過互聯網盜版碟各種優秀影片的洗禮,都帶著從一生的觀影經驗中學來的一整套復雜的心裡預期,他們對電影類型的精通對導演和電影製作者才是最致命的挑戰,他們需要一個完整的觀影體驗,一個合理的心裡預期,一種被打動的感情交流,希望電影帶給他們是一種新鮮和出其不意的驚喜,我想問問姜文導演,您做到了嗎?


一個活在100年前能說著標准滿族旗語的中年男人,在電影中如何打動觀眾?靠光線3D?靠豪華製作?靠優秀音樂?靠耍酷扮帥?還是靠注滿了創作者主觀臆想的台詞?面對花了比普通電影多一倍時間和銀子的觀眾,怎麼讓人說電影好?我想姜文和為《一步之遙》唱贊歌的人都忘了這一點。


不說票房,一部偉大的電影經典可以帶給人們帶來復雜更新的愉悅體驗,因為它能歷經數十年而不斷獲得重新解釋,其中電影中表現出來的真理和人性是如此的豐富,而讓人不斷咀嚼,《美國往事》可以,《大話西遊》也可以,但追求畫面質感只講個人風格卻丟失了電影中主題---「人」---的《一步之遙》,我看離經典還不止一步之遙。

❺ 簡述電影史上真正的大師,每位介紹兩部最經典最值得看的

樓主說的是大師級的導演還是演員,而且有些編劇,作曲,攝影都有各的大師級的人物存在的.

另外有些人雖然有大師之名,但是最經典的往往達不到兩部這個標准,還有就是有些經典影片不了解背景也很難理解為什麼你看的很一般的片子也會是經典.

最後,提供一個經典電影的專題片,崔永元主持的<電影傳奇>,網上的視頻網站上可以找到一部分,我看過一些,很有學習意義,本身已經可以算是經典.有些聽說已經收入了電影博物館.

補充:在我樂網上有人發了CCTV3製作的香港電影的專題片<香港電影傳奇>樓主可以去按圖索驥,太長了,你有時間自己去慢慢看吧.
我對於外國電影一向看的少,只能用無知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