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印度電影院票價
擴展閱讀
91屆奧斯卡獎中國電影 2025-03-31 02:15:59
印度電影院票價 2025-03-31 02:15:50

印度電影院票價

發布時間: 2025-03-31 02:15:50

㈠ 為什麼印度電影必須有歌舞情節

因為印度本身氣候炎熱,很多人選擇進電影院是為了一邊吹冷氣一邊看電影消磨時間,所以花了錢的他們希望能長時間待(賴)在電影院里,並且希望有最佳的娛樂觀影體驗,比如俊男靚女唱歌跳舞。所以印度的電影時間都很長,一般都是3個小時。


電影時間太短,觀眾就會覺得沒意思。早期的印度電影製片商為了迎合大眾這一需求,通過在電影中加入大量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歌舞以增加片長(業界良心啊!而且在攝影棚拍攝歌舞的成本很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印度電影的這種固定類型風格。
還因為印度電影受傳統音樂戲劇的影響很深,印度人民習慣了這種戲劇的表現方式,他們喜歡跳舞,於是電影就像大銀幕上的音樂喜劇,看電影就像看戲一樣熱鬧。在情節中穿插舞蹈,也可以適度放緩節奏,讓人放鬆一下情緒。增加了歌舞之後,電影時長被拉長,除了看故事外還有一段眼部按摩,觀眾也會覺得非常值回票價。

㈡ 為什麼印度的電影都很長,幾乎每部都要接近 3 個小時

印度近年來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被稱為」一個神奇的民族「,除了那些奇聞異事,印度點電影事業也也好像在不斷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具有觀賞系的電影。

我們大家平常看電影時就會發現,一般的電影市場通常在90~150分鍾之間,很少有超過150分鍾的電影。但是許多印度的電影常常達到了3哥小時左右,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印度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很炎熱,觀眾們希望能在電影院里一邊乘涼一邊打發時間。

《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我的個神啊》這些都是印度的優秀作品。

當然,印度的電影時長較長,但是如果是一部優秀的作品,在電影院觀看時,也是會覺得物有所值得。您覺得呢?

㈢ 請問哪個國家拍攝電影最多

數量最多是印度,印度每年生產影片800多部,每天有超過2000萬的觀眾,是世界上電影產量最大的國家。從新開張的多廳影院到大約3000個流動放映點,電影仍然有巨大的觀眾群。電影票價一般是1-3美元,17億美元的票房來自30億入場人次]

㈣ 世界上哪個國家每年拍攝電影最多

印度

印度電影,總被冠以「電影王國」的稱號。印度每年製作故事片數量,約是好萊塢的4倍,是中國的9倍。

㈤ 電影冷門知識:印度電影為什麼很長,且每部都有歌舞

這個和印度的氣候有關,印度為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就是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很炎熱,然而印度很多家庭沒有空調,空調被認為是奢侈品,涼快是很難得的享受,而電影院里是有空調存在的,所以觀眾們就希望能在電影院里一邊乘涼一邊打發時間,如果時間太短,他們反而無法享受太多,所以說印度電影時間都比較長。

至於歌舞表演的來歷,早期的印度電影為了迎合觀眾的需求,就在電影中大量加入觀眾喜聞樂見的歌舞來增加片長,並且在攝影棚拍攝歌舞的成本也比較低,製片方也樂於這樣討好觀眾,而對於觀眾來說,花一筆小錢,(印度的電影票價很低的)就可以一邊乘涼一邊看美女跳舞豈不樂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印度電影的這種固定類型風格。

這么長的電影,當然中間是有休息時間的,中場十五分鍾休息時間,觀眾可以買零食、小吃等,對於電影商家來說又是一筆消費。所以說需求產生了市場,產生了印度的長電影及印度電影歌舞。這也是一種文化不是。中國電影除了武俠片外倒是缺少一種自己的獨特文化,從另一個層面,倒是可以學學印度,搞出自己的特色。

㈥ 印度的電影院怎麼樣

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他擁有多元化經濟產業,包含手工藝、農業、紡織還有服務業。甚至三分之二的印度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生活,最近幾年來印度的服務業迅速增長,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當提起印度時,大家想到的除了旅遊,還有印度的電影,特別是前段時間由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更是在中國掀起一大片觀影熱潮,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極高。那麼在印度,究竟他們地方的電影院是什麼樣的呢?



在印度看電影時,也有和國內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看印度電影有中場休息,畢竟印度電影時段長,需要兩三個小時,在播放一個多少小時時暫停休息是合理的。印度電影也有獨特的表演方式,大多數的印度電影都是演著演著就唱起了歌,想必這也是一大特色之一吧。

㈦ 我們是井底之蛙印度電影一直都在碾壓中國憑什麼!

五月到來,宣傳已久也是期待已久的印度大片《摔跤吧,爸爸》隆重上映,電影一出,朋友圈,各大電影網站是刷了又刷,上映幾天票房過億,豆瓣評分9.3,超過一直霸屏的盜夢空間9.2分。成為中國上映電影中,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其中《星際穿越》和《瘋狂動物城》放映的時候曾達到這個分數。是不是有點感覺呢!

中國人聊電影喜歡參照美國,日韓,而亞洲電影,基本就是日韓為主流,但是事實上,印度的電影才是亞洲的老大。盡管印度市場的規模和資本投入沒有中國這么瘋狂,但是印度電影總能在有限的投入里不斷產出精品,而且印度電影在國際的影響力和文化的打造和輸出是韓日遠不可及的,而中國嘛,走紅地毯的倒是不在少數.........

觀影人數,印度全球第一

《摔跤吧!爸爸》的男主角是印度的國寶級演員,人稱「印度劉德華」的阿米爾汗,為了配合劇情和演出,他一年之內先增肥到200斤,然後又短時間減50斤,讓見多了摳圖、替身和小鮮肉的中國影迷震驚不已。事實上,這也不是印度電影第一次震撼中國了,幾年前,同樣是阿米爾汗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等神作就征服了眾多國內關注。

隨著大量資本湧入,今幾年中國電影迅速崛起,2016年內地票房65.84億美元,是北美票房後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而印度的19億美金位居第四。在票房,中國可是碾壓對手啊,但是在觀影人數上,我們可以看到,印度笑傲全球,22億人次的觀影人數,應該是中國和印度的人口總數。就征服觀眾的層面來說,印度直接秒殺全世界,不要說中國了,這似乎說明了,中國的電影吸引力不如印度。

與中國電影動輒大幾個億的投入相比較,印度的真可算是小製作小電影居多。就是被眾多網友評為印度神劇的《巴霍巴利王》總投入也就2200萬美金,已經是印度歷史上製作最高昂的電影了,同年中美合作的大作《長城》製作費用為1.5億美金。

在幾大主要電影市場中,印度電影票價最低,通常60到80盧比就能看一場,相當於6-9塊人民幣。與中國80%的電影受眾都是年輕人不同,印度的電影觀影人中有很多都是農民。

海外滲透和影響力超過日韓

多數中國人對印度電影的最深印象最深的就是「歌舞」和「貧民窟」,確實印度的影院很多歌舞電影,也有不少貧民窟的寫照,但這些只是印度電影的一部分。事實上,現在的印度電影,歌舞越來越少。反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影製造基地,印度每年的電影產量1500部,穩拿全球第一。

當然,印度很多電影都不算精細,有很多還很粗製濫造的爛片。而且印度電影也有虧損問題,比如內年幾百部方言電影,其中盈利的不到10%。只是印度沒有太多的錢可以燒,所以虧損的缺口不像中國電影這么嚴重。

不論爛片有多少,論精品作品,這十年印度從沒有缺席,而且屢屢有傳神經典出現來震撼全球。比如,拿了8項奧斯卡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阿米爾汗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不盡一次次刷新了本土的電影票房,還在全球電影市場引起了轟動。

印度是除好萊塢之外,全球第二大的電影輸出國。在中東和南亞等地,印度電影非常流行,沙特、阿聯酋、巴基斯坦等新興市場,寶萊塢影片的受歡迎程度不比好萊塢差。

大行起到的題材電影

印度電影能在品質上碾壓中國,題材無禁忌是一大原因。印度是一個多神教國家,民族信仰以及社會結果非常復雜,所以在題材上,就給了電影很多的素材,也讓電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批判應試教育制度;《我的個神啊》把當前各種宗教諷刺了個遍;《寶萊塢生死戀》控訴的是種姓制度;《摔跤吧,爸爸》針對男女平權問題。

而相比較印度,中國電影的「野心」可以說是太大了,全網路、大製作,大影星的作品並不少見,但是題材還是那種老劇本,前段時間青春劇火熱,基本上一整年都是在拍青春劇,而且題材就是被翻爛的老劇本,基本導致很多人對所謂的青春就是定義為「墮落,放盪,廢物」。

想想中國電影的大製作,動不動就大明星,大製作,結果找替身,摳圖,擦了皮叫敬業,老套路,這樣的電影,消費一下粉絲還可以的,要有影響力,也是負面的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