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印度電影表情
擴展閱讀
87電影網理論片 2025-04-05 08:12:38
電影網怪獸卡車 2025-04-05 08:11:49
文豪野犬汪天天電影網 2025-04-05 08:11:44

印度電影表情

發布時間: 2025-04-04 18:10:27

『壹』 推薦幾部這幾年的印度電影,微劇透

我看印度電影是始於一部《阿育王》,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後來又看了一部《寶萊塢生死戀》,裡面有一段台詞印象挺深:

男:你都什麼時候想我?

女:我吃飯時候想你,睡覺時候想你,無時不刻不在想你。那你什麼時候會想我?

男:我只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回想你。

女非常失望,男:就是我呼吸的時候。

我當時挺震撼——發誓一定要把這句話寫進我的情書里,特別期待看著我心儀的女孩被這句話打動後流淚依偎進我懷中!

這兩部片子都是同一個男主角,後來才知道這哥們是印度國寶級的男演員,沙魯克汗。

不過坦白講,對他的外形和演技,我不太能欣賞起來。不過這個觀點跟本推薦沒有什麼關聯。

最近又看了他的一部電影,《新年快樂2014》,挺熱鬧挺好玩,歌舞昇平,劇情也簡單,透著很傻很天真的勁頭,目的就是娛樂,我看完後挺懷念我國的早幾年的賀歲片。

想起來總結一下我這幾年看過的印度電影里不錯的作品。

1,《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很紅了,也不需要我來推薦。反正我看完了這片子後的感慨——這他媽說的真不是中國的事?換一批國產演員劇情都不用改。

2, 《三傻大鬧寶萊塢》,也很紅了,不需要我來推薦。這片子唯一的敗筆就是不倫不類的中文名字。我最痛恨兩類翻譯名字,一類是劇透式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都算是這一種,原名字里沒有引導劇情的信息量,翻譯的時候把主幹都給翻譯出來了;一類就是八竿子打不著,除三傻外大鬧寶萊塢這種完全不知道怎麼聯想起來,港台翻譯的魔鬼XXX都算這一類,好在這幾年已經少見這么莫名其妙的翻譯了。

3,《Oh My God》或《我的神啊》,有趣又有深度,對宗教的反思伴隨著各種笑料一一抖出。一個偏執的老頭將神、各類宗教所有的神告上法庭,由此展開的矛盾沖突——可見印度編導的狂放想像力。雖然有點拉偏架——演宗教領袖的演員個個體態滑稽智商偏低丑態百出,但還是比較圓滿的把矛盾和諷刺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扮演神的演員,簡直就是凱奇的亞洲英俊版。另外一個點,我看印度電影的時候總是會很奇怪的聯想,如果是這個故事放在國內會怎樣?答案是:會被宗教管理局叫停被嚴重批評?會被叫停?會十八易其稿?會修改五年?會被犬決?會被詛咒致死?好想知道呀!因為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4, 《PK》或《外星醉漢PK地球神》,印度是個那麼尊重宗教或依賴宗教的國家,居然會有接二連三的片子來思考甚至是反諷宗教。這部片子直接霸道地拉來外星人,似乎是想通過更高等的文明質疑神存在的合理性,讓矛盾更加對立,也更戲劇化。但其實討論或爭論的程度並沒有脫離《我的神》的范圍或高於該片,我個人比較感覺有趣的是,居然加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梗,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不過也讓我覺著該編導真是努力上天入地國計民生都放在這個大勺里。熱鬧、好看,但野心太大,有點沒照顧全面。可即使就當個純娛樂片看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我推薦。

5,《女王》,我看印度電影其實有個標准,就是女主角一定要漂亮。所以看這片子的頭半段,我有點提不起興致來。但後半段離家出走,又把我興趣拉起來。女孩受了情傷,一路向西尋找自我,這種題材其實有點爛大街,最近的《心花路放》也是這一路。但其中不同的是,這是個印度姑娘,穿著「萬千人我一眼就可以看見你的」那種印度民族服裝遊走在歐洲,還是讓我頗期待會有什麼樣的矛盾沖突的。結局自然在情理之中,和所有的旅行一樣,最後總要回家,回到現實世界裡,但是一路的風景卻會永遠的打動觀眾,這一路的成長會改變的我們。這才是在路上的意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並不是為了和景點門口的牌子合影。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6,《印式英語》,光聽這個名字我就特別強烈地想看了——實在是工作中被印式英語折磨的太慘了。結果看下來發現這居然是個鼓勵女性獨立的片子。又是一部女性獨立的片子!在我的認知世界裡,印度的宗教盛行程度基本世界第一,女性地位呢,基本世界也是第一,當然是另一個反向。可是印度的電影里,居然接二連三出現這種對這種問題的反思,讓我覺著還是挺了不起的。就好像我看《親愛的》,可能真的是沒解決什麼問題,但是勇敢地暴露問題同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過在《印式英語》這部電影里,不光暴露問題還是提供了方向——讓印度女人站起來,擁有自學自理的能力是關鍵,擁有相信自己的心態是關鍵。文化沖突的梗永遠都好笑,由弱到強到反擊,永遠都讓人振奮。不過……即便電影里說的再好,我,我,我,我也不能接受「印度人英語也可以說到別人能聽懂」這個設定!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7,《功夫小蠅》,科幻片也未見得需要多麼偉大的技術,創意可以彌補。三哥開掛這事基本中國網民都喜聞樂見。我幾個朋友看《幻影車神3》看得欲仙欲死,完全是當吐糟片來看的。可所謂「開掛」應該是就說三哥們狂放的想像力和蹩腳的技術沒有同步的結果。但這個片子里,雖然是科幻片,需要CG的鏡頭卻不是很多,編導非常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根上解決——人於蒼蠅之間的斗爭!做一隻栩栩如生的個哥斯拉是有多麻煩,做一隻栩栩如生的蒼蠅呢——若是讓蒼蠅毫發畢現,當然同樣也是了不起的,可是絕大多數時間,進入戰斗狀態的蒼蠅只是一個黑點一條黑線!了不起的編導!功夫小蠅這片子,其實應該和金剛、哥斯拉一樣算進人類勇斗怪獸篇章,不過因為怪獸的體型,合理的避開了CG,而觀眾也不必全心全意莫待遇金剛巨口那種特技的感官震撼,回歸到故事本身,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到我媳婦只要聽到這幾個字就會無法抑制地哈哈大笑。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8,《巴菲先生》,只要能忍受頭十分鍾卓別林似的開局(這一段編導是卓老師的鐵粉嗎?),後面真是一段了不起的愛情故事。闡述愛情是件非常吃力的事,雖然每年在這條路上前仆後繼的作品不計其數,雖然已經有無數珠玉在前,但是想要表達出一段真摯動人的愛情來,依舊是非常難的事。生死離別容易,平淡是真太難。韓劇里常有兩個只能活一個,這種一錐定音的情節,容易催生出極端的腎上腺素分泌,造成這種效果。可是要想描述涓滴細流相濡以沫的感情,脫離了生死極端的環境便容易進入另一個惡性窠臼——比慘。人性之光在悲慘的命運襯托下大放異彩,也是一類。但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的影視作品,愛情更像是一個符號化的商品,有人偏愛你死我活壯烈絢爛版本的,有人偏愛與子同袍式的比慘版本的,這一個呢,是「不管你怎麼樣,我都要努力開心過好這一生」版本的。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9, 《金奈快車》,其實比前面的,說不上特別好。依舊是沙魯克汗和一個漂亮的、大眼睛的、我依舊分不出來誰是誰的女明星主演的。搞笑,熱鬧,俗套,真沒有多好。但只有一段,兩個人假結婚上山宣誓,一瞬間女孩被打動,眉目皆是含情。我一直記著,女孩大眼睛裡的表情,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是是我恍惚覺著解釋這種突如其來的愛慕的場景很多,但是解釋到讓人信服的並不多。這一幕,我信服了。女人果真是感性的動物,她在此時此刻愛上這個男人,合情合理,我感同身受。就為了那一段情節,我推薦。

10, 《人生不再重來》又一個類似在路上的感覺的片子,熱鬧,好看,養眼,有著強大的講道理系統。幾個印度闊少爺——片中可能想說的是印度年輕人,但相信我,就跟《小時代》說的不是當年中國年輕人一樣,他們也絕不會是印度普通年輕人——個個有自己人生的難題。如何尋找自我,如何突破自我。片子很好看,可是不接地氣(要求印度片接中國人的地氣,這可不是一般神經病能有的評價),片子很好看,內容立意也都算了不起,看了樂呵也就算了,如果受了些觸動,往下多想兩步,就很容易進入韓寒的那句話「聽多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但還是很了不起,聽說印度人民也很貧窮,吃不飽飯的一大堆,但即便如此,認真的思考「我是誰」依舊令人尊重。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我這幾年拉拉雜雜看了也有二三四十部印度電影,感謝深影論壇堅持不懈,這些印度電影里,對我而言精品率不是特別高——高低是相對韓國電影而言的——但讓我眼前一亮的電影卻遠高於韓國電影。

所以給大家推薦幾部。

也給深影論壇打個廣告——字幕組百花齊放的年代,它默默地做印度字幕;現在萬馬齊喑的時代,它還在堅持。

『貳』 印度摔跤手吉塔真實故事

吉塔原型的故事:

2010年10月7日,印度新德里,電影《摔跤吧爸爸》女主原型、印度著名摔跤運動員吉塔在2010英聯邦運動會女子55公斤級摔跤比賽中奪得金牌。

2012年7月17日,印度新德里,倫敦奧運會印度代表團亮相,著名女摔跤運動員吉塔(左二)與隊友們在一起。



2014年7月31日,蘇格蘭格拉斯哥,妹妹巴比塔在2014英聯邦運動會上摘得女子55公斤級金牌。

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拿過印度全國冠軍的摔跤手,但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完成世界冠軍的夢想。

大女兒Geeta Phogat獲得過英聯邦運動會女子摔跤55公斤級比賽冠軍,是印度第一位獲得摔跤冠軍的女運動員,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資格的女摔跤手。

二女兒Babita Kumari兩次獲得英聯邦摔跤錦標賽金牌。這一家人不僅是當地的榮耀,更是國家之光。

電影中的主人公用親身經歷闡述,並鼓勵更多新時代的女性,她們足夠優秀,可以去打拚並享受自己的生活。

(2)印度電影表情擴展閱讀:

《摔跤吧爸爸》電影內容很簡單,無非是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

然而,這又不僅僅是那麼簡單的「奪冠之路」。

吉塔不僅背負著父親的期望,還代表著印度千千萬萬受壓迫的女性。影評界雖也不乏抨擊影片父權主義的評論,但在傳統觀念在現今社會仍然有很強控制力的印度;

在這個女性的受教育水平處於在泥沼之中的國度,在這個女性地位依然低下的地方,需要吉塔這樣女性告訴所有的印度女性,告訴這個國家,甚至告訴全世界:「別再瞧不起女性,別再說我們不可以!」

『叄』 到目前為止,你看過最經典的印度電影是哪幾部

我看過的印度經典電影,一部是上世紀的黑白影片《流浪者》,一部是2017年上映的影片《摔跤吧,爸爸》。




這部片子,從小視角入手,改編於一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印度婦女那麼真實可憐的生活境況,作為男人的附屬品,生兒育女的機器,擁有著那麼低到難以置信的社會地位。印度女性,面對強勢的男權社會,到底該怎樣闖出一片屬於女性的自由天空?

「爸爸不能時刻保護著你,我只教你如何戰斗,你要戰勝自己的恐懼,試著自己拯救自己!」影片在最後給出了一個答案:戰斗中的女孩,在父親不在場支持的境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後關頭,終於轉敗為勝。戰勝對手的同時,也戰勝了自己。

『肆』 電影米其林情緣中有哪些沖突

米其林情緣中的沖突就是印度老爸的兩個兒子,一條街上的兩個餐館。

印度老爸為什麼要有兩個兒子呢,就是為了沖突。

有一個片段印象深刻,小兒子和大女兒你一言我一語反對父親,而大兒子沉默不語。那種強烈的對照,讓這部電影非常「像戲」——矛盾集中。老爺車差點出車禍時,小兒子暴躁地發火,而大兒子跟著父親遠看暮色里的村莊,表情凝重。同樣是對比,而且是非常戲劇化,或者說「話劇化」的對比。

甚至於兩家餐館也要在一條街上。法餐廚房裡,也是一個正義(老闆娘)一個邪惡(投炸彈的廚師)。Melodrama 沒有沉重的問題——它不探討命題,或者任何宏大主題——它的矛盾是這樣一些不那麼著急的小沖突。

對比的手法:

以前在英國修一門電影基礎課,因為是文學系開的,所以講的是闡釋分析,把電影當做文本,對類型片的概括就少。教授有幾次提及Melodrama,卻似乎是不值一提的態度。後來論文寫的西部片,也就沒有再去研究什麼是Melodrama。

於是,在這樣一個毫無語境,毫無背景的情況下,我認定 The Hundred-Foot Journey 是一部 Melodrama。Melodrama 直觀的感受是兩個:情節集中,大起大落。仍然從敘事上去講,則可歸結為一個手法,即對比。

『伍』 誰是我的新郎的精彩點評

昔日兄弟與違心情敵 ,印度電影《誰是我的新郎》是一部我相當喜歡的印度電影,它既有印度電影的特色那就是歌舞定情,又是一部引起我深思的電影。
《誰是我的新郎》這部影片編劇很用心,選擇以幸運的花花公子和倒霉的噩運才子為爭一個有設計天賦的女人而展開的三角戀為主,以有情人終成眷屬為結局。但最終花花公子竟是兩人綁住紅繩的月老,由於花花公子的語言刺激,王子砍掉內斂不敢吐露真情的枷鎖,大聲說出了自己的愛。懸念最終揭曉,王子同時獲得了愛情與兄弟情。兄弟為幫自己掙脫束縛,不惜違心相鬥,只為改變他易怒的性格,最後揭開的謎底讓人感動。
阿克謝·庫瑪爾飾演的桑尼高大帥氣,有很會討他人喜歡,可怕的是他又非常聰明,誇張的表情,或得意,或無辜,或是壞笑,都非常帥氣。編劇設計的語言和行動,透出他對人性格的判斷和心理的把握,加上演員對誇張的演繹和很到位的詮釋,這個人物鮮活而迷人。
薩吉德·漢 飾演的薩米是個易怒的才子,卻又不善表達,他擅長吉他和繪畫,但轉眼被聰明的桑尼轉為自己的才能呈現在美麗的拉尼面前,他有口難辨,很是倒霉。他是才子,且心地善良,卻被桑尼整的遍體鱗傷,而且不知如何解釋薩米總是噩運纏身,他每次無意丟出的東西都會砸到自己未來岳父。
真愛能辨,卻難選擇,一邊是深得他心卻易怒倒霉的才子薩米,一邊是對他極為關照且討長輩喜歡的英俊桑尼。如果兩人均不罷手,那麼這場三個人的戰爭何時能結束,還是未知數。當然有情人終成眷屬,桑尼的陰險行徑只是逼迫薩米沖口說出自己的愛意,而美麗的拉妮又可以改變自己兄弟的暴脾氣,結局不出,是場戰爭,結局一出,變成感動。兄弟情愛情雙豐收,真是讓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