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寫《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影片一言概之就是一位父親將自己的為祖國贏得世界冠軍的夢想轉載到兩個女兒身上,困難重重,但最後取得了世界摔跤冠軍。被我描述得俗套了,像這種無尿點,有淚點的電影,總覺得不要去縱觀他的整個情節,而是要結合她的背景去看細節。
電影開頭馬哈維亞被別人勸說放棄摔跤事業,覺得不是一份能維持家庭生活的工作,他被說服了,這本無可厚非,在中國這種現象到處可見,更何況是印度了。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實現他的夢想,無奈生的都是女兒。徹底放棄了,由原來肌肉發達的大帥哥變成了大腹便便的大叔。再一次女兒和別人打架的偶然事件里他發現兩個女兒是很不錯的摔跤手時,他的眼睛亮了。讓妻子給他一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然後對兩個女兒魔鬼訓練。讓女兒穿短褲,減短頭發,和男生摔跤,這在當時的印度,真的是難以想像的事。自己在上個暑假去了趟印度,對其印象還是很深刻,在兩篇游記中也描述過印度的社會和人們,對這篇影片中,女孩子摔跤遇到這么多的困難多少有點理解,並沒有誇大。在印度,到現在還完全是一個男權主義的社會,女人是沒有任何地位的,從小開始做家務,到了可以結婚的年紀,就嫁人結婚,從此在外面還要把頭發包起來,然後繼續窩在家裡做家務,生孩子,生了女孩再將這人生循環。就像在影片中,馬哈維亞要把兩個女兒的頭發剪短,妻子只能含淚看著,不能說什麼。在印度街頭,你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男生,悠閑的喝著他們街頭特有的"茶",卻很少看到女人的,更別說喝上一杯茶了。前幾天,在印度幫助過我的女孩子說她要結婚了,丈夫是她爸媽找的,她已經和她最愛的男朋友分手了,她說她們這些女孩子是沒有權利去選擇的,為了不讓將來的丈夫誤會,她把自己的Facebook 注銷了,換了一個新的,讓我在和她聊天的時候不要再提起他的前男友,這就是現在印度女孩的生活。
回到影片,吉塔得到全國冠軍後到國家對裡面接受正規訓練,她嘗到了外面世界的多彩,對父親的訓練產生了懷疑,在和父親比賽中獲勝後更覺得自己是對的。環境真的很能影響一個人,吉塔漸漸消磨了她的獲勝慾望,在世界賽中失利,這樣的劇情設定,才會讓她打臉的認識到自己的錯。
之後整個過程太緊張了,揪著拳頭看,沒有再去思考什麼,感受這種緊張的較量。父親告訴吉塔,讓她做一個讓人永遠記住的人物,也是為了給印度女孩們掙點信心,吉塔有了使命感。巴比塔在最後一節,哭著給吉塔加油,在吉塔將對手摔過頭頂落地那一瞬間,電影院里爆出了很多掌上,都是些小孩子在拍手,大人們總是在壓抑著,不像小孩那樣奔放了,即使那時候已經淚目了。
這部影片不同人有不同的觀影感謝,勵志,親情,女性,成長。但這樣的影片應該不會招人不喜歡的,拋開所有劇情背景,就沖著最後吉塔的一摔,也是值得的了。這樣的影片對那些正無奈著自己的碌碌無為的女孩子是種激勵。
說點題外話,也是在印度半個多月遊玩的一點點了解。印度人的工作效率是極地的,他們會悠閑的喝杯茶再慢慢悠悠的幫你處理你的事情,即使你已經表現得一刻都等不及了,完全不影響他們。印度到現在男性還是以拖鞋和涼鞋為主要鞋類,就像馬哈維亞,整部電影下來都是拖鞋。印度人的搖頭表示點頭,所以你常常會看到他們在搖頭,覺得很可愛。還有最重要的,電影里提到的脆餅真的真的很好吃,它是一種油炸的脆球,中間是空的,要吃的時候,用拇指按出一個洞,然後把土豆泥和特殊的醬汁放進去,在曬點脆脆的東西,記得自己第一次吃的時候,坐在街頭一口氣吃了五六個。還有他們在做的雞肉,這種叫做雞肉瑪莎拉,真的太好吃了。
印度現在正飛速的發展著,覺得會和中國一樣,一點點強大起來的。這只是時間問題。
嗨,才發現現在穿的衣服褲子都是在印度買的。
『貳』 悲情印度電影《為愛毀滅》好不好看
我愛的印度電影。我愛的阿米爾汗主演。他扮演的Rehan,一個恐怖分子,七年前偽裝成導游執行任務。認識了一個前去旅遊的盲女Zooni,兩人相愛並發生故事。就在相約見zooni父母的那天,rehan執行任務完畢,從此消失離開。七年之後,rehan在一次任務中身負重傷,茫茫雪原闖進一戶居民家,開門的正是已經復明的zooni。兩人相認並打算從此相伴相依。rehan執意要完成任務,拿回導彈需用的扳機,zooni 為了挽救更多的人,開槍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說實話,劇情確實很狗血,繞來繞去很扯淡。但,感動還是歸感動。
七年之前的部分,一如印度電影的經典風格,畫面色彩艷麗,音樂穿透有致。五個身姿曼妙的女子在廣場上舞蹈歌唱,紅、白、藍、綠、黃,這些明亮的彩色極有生命力,亮而不奪目,明而不刺眼,真是打心眼裡里覺得好看,她們的歌聲,或嬌嗔,或柔媚,或灑脫,傾倒眾生。
zooni雖然雙目沒有焦點,可分明能看見她內心的憧憬和渴望。對自由,對愛的渴望。臨行前,她問媽媽,如果王子對我朗誦詩歌,我該說什麼。媽媽回:讓我生命的呼吸在你的心中找到庇護,在你的愛中毀滅,我的心開始啟程。這句詩歌一直貫穿影片的始終。zooni因為愛獲得重生,也因為愛一次次被毀滅。
片中很多美麗的詩歌,都是多情的rehan為zooni而作。rehan知道她是盲人的時候,很吃驚,zooni問,難道你也是盲人嗎?他回,還好我不是,如果我是盲人,我不可能看到世上最美麗的事物,你。她明顯小小驚訝了一下,撫了撫耳際的長發,這個動作在片中多次出現,相比他的愛上,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吧。他開始為她吟詩「你的美麗使真主犯了個錯誤,我還能說些什麼呢」「你怎能離開我,你的心怎能那樣忘記我」我不懂印加語,被譯過來的看似非常廉價的詞句,可是卻讓zooni甘願去愛了。
當zooni偷偷背著姐妹們和rehan約會的時候,我想她心裡就默默認定了,這個人就是她要找的王子。因為從未見過這個世界,一直被父母保護著,她肯定也是需要除了親情之外的那份情吧,是在雨中願意跟他一起發瘋,在廣場上,人流中,願意把手給他,任由他牽著走的那份安全感。也是她在自己的世界裡找到的自由感,掙脫心裡的束縛,完全放開去生活,去愛,去恨。
七年之後,雪夜相逢。rehan心驚膽戰。她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告訴他,這女子,仍舊活在七年前。他們的孩子就在自己眼前,也叫rehan,zooni每次喚兒子,他的靈魂就跟著出竅一次。小傢伙非常可愛,惹惱了rehan,會對他說,rehan比愛自己還要愛你。這個恐怖分子堅硬的心,漸漸融化在屋內暖暖的爐火里,融化在小傢伙端上來的牛奶里,融化在窗外漫天的飛雪,以及雪地上奔跑的笑聲里。
我很期望結局rehan改邪歸正,因為他怎麼演都不像恐怖分子。即使他錯手殺來了zooni的爸爸,叔叔,我還是希望他活著。對於電影人來說,讓觀眾對一個滿手鮮血的人無法產生恨意,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雪地里,他在她懷里死了。我真是覺得狗血啊,又不是無間道,劇情整得也忒中國特色了。如果不是因為主演是阿米爾汗,我想我應該不會去看這部片子。他比在《3 Idiots 》中老了好多,臉上明顯有皺紋了,而且還胖了一些,身材一點都不挺拔了。我還是喜歡瘦點。不過他的眼睛,依然迷人。恩,七年前那部分,尺度拿捏得很好,讓我壓根沒想到他是個恐怖分子,最多就是個風流倜儻的把妹高手。
總的來說,喜歡阿米爾汗的人可以看下,如果不是對印度電影和他有特別偏愛,就算了。說是劇情片,又帶點諜戰,說是諜戰,又有點悲情,說悲情吧,裡面也有不少搞笑場景。恩,四不像。
『叄』 誰知道這是什麼電影或者電視劇
印度電影《欲蛇》於2010年上映,電影一開拍就引起了影迷的廣泛關注。
影片的海報、劇照及片名設計獨具匠心,與純粹的人蛇大戰類恐怖片不同,《欲蛇》巧妙地將人與蛇結合,讓人充滿期待。
然而,事實證明,雖然噱頭能吸引眼球,但終究不可靠。一部電影從夢想到幻滅,往往只在一瞬間。
《欲蛇》的故事發生大約4000年前的印度北部。當地的人民將半人半眼鏡蛇的雕像供奉在神廟中,關於「蛇女神」的故事代代相傳。
直到2008年,一位美國科學家的闖入打破了神話的禁忌。他深入叢林腹地,抓住了一條因交配而虛弱無比的雄性眼鏡蛇,准備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
然而,此舉卻引出了「蛇女神」的現身。由瑪麗卡·沙拉瓦特飾演的「蛇女神」從泥漿中爬出,她可以變換為人類或巨蛇的外表,捕獵人類為食,用眼鏡蛇的毒牙將蛇毒輸入人類體內,最終將整個人吞進肚中。
當她尋找到在實驗室中的雄蛇時,卻發現它已經因實驗而奄奄一息。雄蛇臨死前的最後一個請求,是希望她幫它復仇。
『肆』 比較老的蛇電影
1、《欲蛇》
印度電影《欲蛇》拍於2010年,影片開拍之始就引來了影迷的關注。《欲蛇》從海報到劇照甚至是影片的片名都足夠吸引大家的眼球,不同於純粹的人蛇大戰類的恐怖片《欲蛇》將人與蛇巧妙結合,這的確讓人充滿期待。但是事實證明噱頭雖然能吸引眼球,但終究是不靠譜,一部影片從夢幻到幻滅其實只要一瞬間!《欲蛇》劇情簡介大約4000年前,印度北部的人民將半人半眼鏡蛇的雕像供奉在神廟中,關於生存在村林深處令人恐懼的「蛇女神」的故事代代相傳著,直到今天。2008年,一位美國科學家的闖入將神話的禁忌打破。深入叢林腹地的他抓住了一條巨大的、正因交配而虛弱無比的雄性眼鏡蛇,並將它帶回實驗室,准備留做研究之用,卻不想由此引出「蛇女神」的現身。由瑪麗卡·沙拉瓦特飾演的「蛇女神」從泥漿中爬出,她可以在人類的樣貌和巨蛇的外表之間變換,她捕獵人類為食,用眼鏡蛇的毒牙將蛇毒輸入人類體內最終將整個人吞進肚中。而當她一路宗來終於尋找到在實驗室中的雄蛇之後,卻發現它已經因為實驗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它臨死前最後一個請求是,幫它復仇……
2、《復仇的利齒》
一部來自泰國的限制級電影,泰國是實行觀影分級制的國家,因而《復仇的利齒》為了保證各種血腥大尺度鏡頭的保留提高了影片的觀影等級。不過小編想說影片的漏洞頻出,蒙人也得整的真點啊!想知道影片里的bug有多少大家可以親自去找一找哦!不過,男女主角依舊是泰國式恐怖片慣常使用的一招,那就是俊男靚女挑大樑,既要嚇到你,還要保證養眼。《復仇的利齒》劇情簡介在泰國,蛇作為國家的圖騰一直被國民信奉著,所以當蛇不再被民眾信奉它們選擇了瘋狂的報復,可憐的人類似乎喪屍了所有的抵抗能力而只能被蛇群們攻擊......
3、《靈蛇愛》
在許多恐影迷們的心中,《靈蛇愛》是大家記憶中看的第一部泰國恐怖片。不過影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並不是蛇而是在湄南河上,影片中想要逃跑的人飛快的開著快艇卻被鐵絲割掉腦袋的場景。這一幕深深的留在了影迷們的心中,每每看到相似的場景都忍不住顫栗。《靈蛇愛》劇情簡介查那春是一家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有著一個幸福的小家庭。一次旅遊中,他認識了導游小姐瑪可娜,兩人墜入愛河。然而,在瑪可娜的身邊時常出沒著一條兇猛而有靈性的眼鏡蛇,這條蛇時刻准備攻擊著任何一個想和瑪可娜親密接觸的男人……
4、《人蛇大戰》
《人蛇大戰》是1983年由導演張旗拍攝的中國台灣地區的恐怖片,雖然影片拍攝的時間比較早,畫面也不夠精良但是影片比起其他關於蛇的恐怖片來說絲毫不顯弱勢。還是很建議大家去看一看的。《人蛇大戰》劇情簡介強的公司由一間小小建築承辦商 發展成為一間貪婪的建築及售樓公司。有一天,他發現一塊地可以用來興建樓房出售,但此地卻是個蛇窩,強叫人殺死了蛇就繼續興建。蛇開始報仇了,每個人都在談論被強殺死的成千上萬的蛇在報復。強不想讓客戶知道而極力遮掩此事,他請了捕蛇專家來殺最大的蛇。《人蛇大戰》他相信應該是蛇王了,於是展開了一場人蛇大戰。捕蛇專家殺死了蛇王,強以為一切已經解決了,誰知另一條蛇正在伺機報復……
5、《青蛇》
90年代由徐克拍攝的電影《青蛇》是多少人心中的經典,曾今的王祖賢與張曼玉讓多少人心動。修煉成人型的白蛇與青蛇形象已經深深的映入了影迷們的心。小編至今都記得影片中白素貞與小青第一次來到人間時動人的步態「扭啊扭~扭啊扭啊扭~~~~」
『伍』 《調音師》有哪些耐人尋味的細節
《調音師》作為一部懸疑犯罪電影,成為了2018年印度的票房黑馬,在中國大陸上映後更是獲得好評無數。這部電影的故事靈感來源於2010年的一部同名法國懸疑短片,該電影講述了心懷夢想的調音師阿卡什為了獲得更深的造詣而假扮盲人,卻歪打成招成為了一場謀殺案的「目擊者」,最終他不得不捲入一場污濁不清的漩渦中,無法救贖自己。該電影劇情緊湊,故事激盪起伏,情節反轉不斷,電影中呈現的「腦洞」和讓人無法預測的「刺激劇情」使本片獲得各界的一致好評。
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就是不到最後一秒你永遠猜不中結局,更無法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中摸透導演的用意,還須觀影結束後細細品味才能洞察一二。影片中耐人尋味的細節比比皆是,如果細細咀嚼,你會驚嘆於導演靈感的迸發和巧妙地處理。
影片中還有一些不易察覺的細節之處更是令人深思。蘇菲早已懷疑阿卡什假裝失明,還將他和西米「捉姦在床」,為何卻在兩年後繼續深信他編織的謊言?男主親眼目睹了西米的兩次謀殺,卻毫不猶豫地吃下了她遞來的貢品,導致自己雙目失明,這如何解釋?影片尾聲男主和醫生開車行駛的那條路上神似肝臟的大樹是否預示了真正的結局?片中的神來之筆「濕婆神」是否表達了作者孰善孰惡的終極之問?這些耐人尋味的細節處理註定了它是一部伏筆暗涌,跌宕起伏的經典懸疑片。毫不誇張的說,這部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通透飽滿,鮮明立體,其中信仰與背叛的對峙,善與惡的交織,彷徨與毅然的廝殺都被體現的淋漓盡致。這部優秀的影片給觀眾留下的是無盡的回味和思考,這就是它的無價之處。
『陸』 印度電影《黑色的風采》觀後感300字
還記得海倫·凱勒的故事嗎?海倫自幼因病成為盲聾啞人,但她自強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難讀完大學。海倫一生寫了十幾部作品,同時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還記得我們在中學的英文課本這個的情節嗎:海倫小時候玩水時,她的老師不斷地在她手上寫著「Water」,那一瞬間,世界在海倫面前打開了窗戶。
而《Black》則有「抄襲」嫌疑,因為它講述了幾乎相同的故事,甚至連「Water」的細節都相同。有所差異的是:背景換成了生活在印度的盎格魯移民家庭,女孩換作了米歇爾(Rani Mukherjee扮演),老師換成了德布拉(Amitabh Bachchan,大B扮演)。此外,本片也增添了這樣的感人情節,當成人的米歇爾得知德布拉因患有老年痴呆症而失去記憶後,毅然擔負起教導德布拉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重任,就像德布拉在這幾十年所的一樣——
這樣的文字,顯然並不能說明影片的精髓!影片里的孤寂、窒息、堅強、愛,這些元素本身,更多地,需要我們的全心地投入才能深刻地感受到。
因為是表現殘疾人的生活的,所以本片並沒有採用傳統的載歌載舞的鮮艷色調。整部電影的色調都顯得昏暗,壓抑感貫穿始終難以消除。
也正是這種色調,使得影片看起來是如此的動人心魄:無論是用來表現米歇爾的「黑暗」的世界;還是主角的種種努力,去體驗在我們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將單詞「水」和實物相連,理解「媽媽」、「光明」的含義,感受雪花的冷暖,認識到「Black」不僅僅是黑暗,更是成功者的戰袍(指畢業裝);或者是表達長大成人的米歇爾對愛情的嚮往:在妹妹成婚後,她穿起了鮮艷的紅色衣服,(還記得《辛德勒名單》中的小女孩的一抹紅色嗎?)……
忍不住會多想些:為什麼這部影片會讓我們感動?毫無疑問,少不了主角的努力和堅強,然而從另一個角度想想:是否也是因為這樣的「成功」例子,在現實中太少了?!
現實生活中,肢體殘缺的人,一旦做出一番事業,都會讓我們深受鼓舞:殘奧會、張海迪、千手觀音、霍金,莫不如是;但在更深入想想:像本片這樣失去了認知和表達能力的人,又能有幾個我們所能耳熟能詳的?——也許更多地等待他們的,並不是「看見」光明,更多地是走向沉淪。
從這個意義上講,米歇爾真得是幸運的——富裕的家庭、偉大的母愛、(因自己的幼女死亡而將愛轉移到米歇爾身上的)有能力的老師,這一切,使得她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為以後的「奇跡」創造了基礎!
而,作為正常人,我們的這些愛,又會去到哪裡,是否真得永無止境?
也許,盡可能地不違背良心,盡可能地關心家人和周邊,能做到這個程度,足矣! 這也算是《黑色的風采》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吧!
『柒』 《一個母親的復仇》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改編的嗎
《一個母親的復仇》的某一些情節事根據之前在印度的真實事件改編的,但是電影中的大部分內容還是人為構造的。前些年,我們就聽說了印度的公交車強奸案,這個新聞讓很多人都痛心,嫌疑犯人數眾多而且行為及其的殘酷,引起了大眾強烈的不滿。
電影是虛構的,是將很多人,很多的事情放大化的,我們的母親都會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可以為了孩子做這樣的事情還是比較的少的,更何況還是後媽呢?很多人對於後媽是有偏見的,覺得他們對於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肯定是沒有自己的親生的孩子好的,但是劇中的母親著實讓人佩服。
『捌』 推薦幾部這幾年的印度電影,微劇透
我看印度電影是始於一部《阿育王》,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差,沒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後來又看了一部《寶萊塢生死戀》,裡面有一段台詞印象挺深:
男:你都什麼時候想我?
女:我吃飯時候想你,睡覺時候想你,無時不刻不在想你。那你什麼時候會想我?
男:我只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回想你。
女非常失望,男:就是我呼吸的時候。
我當時挺震撼——發誓一定要把這句話寫進我的情書里,特別期待看著我心儀的女孩被這句話打動後流淚依偎進我懷中!
這兩部片子都是同一個男主角,後來才知道這哥們是印度國寶級的男演員,沙魯克汗。
不過坦白講,對他的外形和演技,我不太能欣賞起來。不過這個觀點跟本推薦沒有什麼關聯。
最近又看了他的一部電影,《新年快樂2014》,挺熱鬧挺好玩,歌舞昇平,劇情也簡單,透著很傻很天真的勁頭,目的就是娛樂,我看完後挺懷念我國的早幾年的賀歲片。
想起來總結一下我這幾年看過的印度電影里不錯的作品。
1,《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很紅了,也不需要我來推薦。反正我看完了這片子後的感慨——這他媽說的真不是中國的事?換一批國產演員劇情都不用改。
2, 《三傻大鬧寶萊塢》,也很紅了,不需要我來推薦。這片子唯一的敗筆就是不倫不類的中文名字。我最痛恨兩類翻譯名字,一類是劇透式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都算是這一種,原名字里沒有引導劇情的信息量,翻譯的時候把主幹都給翻譯出來了;一類就是八竿子打不著,除三傻外大鬧寶萊塢這種完全不知道怎麼聯想起來,港台翻譯的魔鬼XXX都算這一類,好在這幾年已經少見這么莫名其妙的翻譯了。
3,《Oh My God》或《我的神啊》,有趣又有深度,對宗教的反思伴隨著各種笑料一一抖出。一個偏執的老頭將神、各類宗教所有的神告上法庭,由此展開的矛盾沖突——可見印度編導的狂放想像力。雖然有點拉偏架——演宗教領袖的演員個個體態滑稽智商偏低丑態百出,但還是比較圓滿的把矛盾和諷刺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扮演神的演員,簡直就是凱奇的亞洲英俊版。另外一個點,我看印度電影的時候總是會很奇怪的聯想,如果是這個故事放在國內會怎樣?答案是:會被宗教管理局叫停被嚴重批評?會被叫停?會十八易其稿?會修改五年?會被犬決?會被詛咒致死?好想知道呀!因為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4, 《PK》或《外星醉漢PK地球神》,印度是個那麼尊重宗教或依賴宗教的國家,居然會有接二連三的片子來思考甚至是反諷宗教。這部片子直接霸道地拉來外星人,似乎是想通過更高等的文明質疑神存在的合理性,讓矛盾更加對立,也更戲劇化。但其實討論或爭論的程度並沒有脫離《我的神》的范圍或高於該片,我個人比較感覺有趣的是,居然加上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梗,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不過也讓我覺著該編導真是努力上天入地國計民生都放在這個大勺里。熱鬧、好看,但野心太大,有點沒照顧全面。可即使就當個純娛樂片看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我推薦。
5,《女王》,我看印度電影其實有個標准,就是女主角一定要漂亮。所以看這片子的頭半段,我有點提不起興致來。但後半段離家出走,又把我興趣拉起來。女孩受了情傷,一路向西尋找自我,這種題材其實有點爛大街,最近的《心花路放》也是這一路。但其中不同的是,這是個印度姑娘,穿著「萬千人我一眼就可以看見你的」那種印度民族服裝遊走在歐洲,還是讓我頗期待會有什麼樣的矛盾沖突的。結局自然在情理之中,和所有的旅行一樣,最後總要回家,回到現實世界裡,但是一路的風景卻會永遠的打動觀眾,這一路的成長會改變的我們。這才是在路上的意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並不是為了和景點門口的牌子合影。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6,《印式英語》,光聽這個名字我就特別強烈地想看了——實在是工作中被印式英語折磨的太慘了。結果看下來發現這居然是個鼓勵女性獨立的片子。又是一部女性獨立的片子!在我的認知世界裡,印度的宗教盛行程度基本世界第一,女性地位呢,基本世界也是第一,當然是另一個反向。可是印度的電影里,居然接二連三出現這種對這種問題的反思,讓我覺著還是挺了不起的。就好像我看《親愛的》,可能真的是沒解決什麼問題,但是勇敢地暴露問題同樣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過在《印式英語》這部電影里,不光暴露問題還是提供了方向——讓印度女人站起來,擁有自學自理的能力是關鍵,擁有相信自己的心態是關鍵。文化沖突的梗永遠都好笑,由弱到強到反擊,永遠都讓人振奮。不過……即便電影里說的再好,我,我,我,我也不能接受「印度人英語也可以說到別人能聽懂」這個設定!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7,《功夫小蠅》,科幻片也未見得需要多麼偉大的技術,創意可以彌補。三哥開掛這事基本中國網民都喜聞樂見。我幾個朋友看《幻影車神3》看得欲仙欲死,完全是當吐糟片來看的。可所謂「開掛」應該是就說三哥們狂放的想像力和蹩腳的技術沒有同步的結果。但這個片子里,雖然是科幻片,需要CG的鏡頭卻不是很多,編導非常聰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從根上解決——人於蒼蠅之間的斗爭!做一隻栩栩如生的個哥斯拉是有多麻煩,做一隻栩栩如生的蒼蠅呢——若是讓蒼蠅毫發畢現,當然同樣也是了不起的,可是絕大多數時間,進入戰斗狀態的蒼蠅只是一個黑點一條黑線!了不起的編導!功夫小蠅這片子,其實應該和金剛、哥斯拉一樣算進人類勇斗怪獸篇章,不過因為怪獸的體型,合理的避開了CG,而觀眾也不必全心全意莫待遇金剛巨口那種特技的感官震撼,回歸到故事本身,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到我媳婦只要聽到這幾個字就會無法抑制地哈哈大笑。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8,《巴菲先生》,只要能忍受頭十分鍾卓別林似的開局(這一段編導是卓老師的鐵粉嗎?),後面真是一段了不起的愛情故事。闡述愛情是件非常吃力的事,雖然每年在這條路上前仆後繼的作品不計其數,雖然已經有無數珠玉在前,但是想要表達出一段真摯動人的愛情來,依舊是非常難的事。生死離別容易,平淡是真太難。韓劇里常有兩個只能活一個,這種一錐定音的情節,容易催生出極端的腎上腺素分泌,造成這種效果。可是要想描述涓滴細流相濡以沫的感情,脫離了生死極端的環境便容易進入另一個惡性窠臼——比慘。人性之光在悲慘的命運襯托下大放異彩,也是一類。但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的影視作品,愛情更像是一個符號化的商品,有人偏愛你死我活壯烈絢爛版本的,有人偏愛與子同袍式的比慘版本的,這一個呢,是「不管你怎麼樣,我都要努力開心過好這一生」版本的。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9, 《金奈快車》,其實比前面的,說不上特別好。依舊是沙魯克汗和一個漂亮的、大眼睛的、我依舊分不出來誰是誰的女明星主演的。搞笑,熱鬧,俗套,真沒有多好。但只有一段,兩個人假結婚上山宣誓,一瞬間女孩被打動,眉目皆是含情。我一直記著,女孩大眼睛裡的表情,好看是一方面,另一方是是我恍惚覺著解釋這種突如其來的愛慕的場景很多,但是解釋到讓人信服的並不多。這一幕,我信服了。女人果真是感性的動物,她在此時此刻愛上這個男人,合情合理,我感同身受。就為了那一段情節,我推薦。
10, 《人生不再重來》又一個類似在路上的感覺的片子,熱鬧,好看,養眼,有著強大的講道理系統。幾個印度闊少爺——片中可能想說的是印度年輕人,但相信我,就跟《小時代》說的不是當年中國年輕人一樣,他們也絕不會是印度普通年輕人——個個有自己人生的難題。如何尋找自我,如何突破自我。片子很好看,可是不接地氣(要求印度片接中國人的地氣,這可不是一般神經病能有的評價),片子很好看,內容立意也都算了不起,看了樂呵也就算了,如果受了些觸動,往下多想兩步,就很容易進入韓寒的那句話「聽多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但還是很了不起,聽說印度人民也很貧窮,吃不飽飯的一大堆,但即便如此,認真的思考「我是誰」依舊令人尊重。為了這一點,我推薦本片。
我這幾年拉拉雜雜看了也有二三四十部印度電影,感謝深影論壇堅持不懈,這些印度電影里,對我而言精品率不是特別高——高低是相對韓國電影而言的——但讓我眼前一亮的電影卻遠高於韓國電影。
所以給大家推薦幾部。
也給深影論壇打個廣告——字幕組百花齊放的年代,它默默地做印度字幕;現在萬馬齊喑的時代,它還在堅持。
『玖』 未知死亡的影片評價
未知死亡這部片子由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主演,講述了一位得了記憶只能存留15分鍾的男人,為了給被殺害的妻子報仇,在身上到處刻上仇人的線索紋身,以免自己忘掉,以此來一步步復仇。影片穿插著現實和回憶,通過男主人公的日記來表現過去。展露出事情的原委。
而過去的事情也不是一口氣講述完全,他的日記分為了兩本,第一本可以說是羅曼蒂克式的與女主角的相知相愛的過程,影片基調明朗愉快,讓人不自覺的會揚起嘴角。這是影片播放前半段的時候所呈現出的回憶,而第二本的內容,並沒有連續的揭開,留了一個懸念。
只是對於男主角來說雖然報了仇,妻子也永遠回不到他身邊,這么久堅持下來的強烈的復仇慾望支撐了男主角,可是當手刃仇人的一瞬間,男主角的淚還是流了出來,為妻子也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