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歐美大片 » 電影院沒有美國大片
擴展閱讀
文松宋小寶最新電影 2025-04-13 17:00:19
日本殘暴電影圖片 2025-04-13 17:00:14
美國電影寶貝演員表 2025-04-13 16:59:39

電影院沒有美國大片

發布時間: 2025-04-13 04:43:24

Ⅰ 談談為什麼中國電影拍不出美國那樣的大片

這其實說到底還是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很多通病和劣根性轉移福射到了電影產業上的必然結果而已。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的還是中國大部分的導演,製片,演員缺乏真正的對於影片的控制力,想像力,以及激情和熱情。 先談談,國產電影和美國電影在技術上的差別,這也是大家最為垢病的一點,就好比前不久拍攝的「殲十齣擊」,飛機空戰鏡頭假的殘不忍睹,對應的美國TOP GUN 可是美國近20年前所攝的影片,(殲十齣擊,只要看客公平的說,都知道和TOP GUN完全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當然了,中國缺乏美國電影成熟的技術支援手段和市場環景,導致的在影片硬體觀感特效上的特定差距還是可以理解,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差距也沒有外人想像的那麼大,中國影片市場相對於美國市場,特別是全球市場,在今天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前題條件下,資金還是相對充裕的,不缺大的投資人,但是美國好萊務在影片的技術環節上,卻有一個成熟龐大的市場利益鏈條,很多特效室,工作室在實際影片分紅中的得益不低於很多一線的大牌明星,重視技術手段,重視技術積累恰恰就是中國所豁缺的,電影技術的涵蓋很寬廣,好的技術人材堪比明星一般的珍貴。但是投入時間長,不可能如明星一般帶來現實短期利益,只能做做無名英雄,中國的電影業,顯然對這些,他們認為無法直接帶來市場效益(不管是公關,還是現實利益)的投入,從來是不見大方的。 這就和中國人的一個通病,做企業的很多暴發戶的通病一樣,什麼來錢快做什麼,急功進利。不重視人材和積累,幹完這票賺到再說。所以導致中國很多電影特效,特別是戰爭特效還要找韓國人來做(韓國電影業真正的起步發達也不過十年間,而且相應的資金遠無中國很多老總們的那樣充裕)。這才是讓人汗顏的地方。短視的投資者,混亂輕浮的市場,和急功進利的演員,導演,是培養不出好的工作室和過硬的特效製作的。 中國導演缺乏想像力,從殲十齣擊中女主角抄襲TOP GUN中克魯斯在機場飆摩托的那段生硬做作,讓人生厭生嘔的山寨片段中,我們就知道中國電影人在想像力上的潰乏,和抄襲上的無窮動力。中國導演也好,投資者也好,基本是處於一種,什麼市場火,我就來炒什麼的階段,並且盲目崇洋,都莫明希望在洋人那裡獲得承認,這點就連中國最頂級的導演也不除外,其中比較慘的就好比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張導」用他基本已技窮的「所謂色彩對比和東方視覺的美感」的拍攝手段運用於一部不論是劇情,還是拍攝細節都乏善可佳的功夫片,急吼吼的在「卧虎藏龍」在好萊務大獲成功後推向奧斯卡的舞台,結果是可想而知。另外一個例子最好的就馮小剛的集結號,這個被他自認為是中國戰爭片革命的的翻身之作,我不知道真正的老牌影迷們是如何看待這部片子的,最少我在看集結號在開始時的那段被「引為佳話」戰爭場面時,我頭腦里轉動的只有好萊務式的生搬硬套,和對拯救大兵瑞恩粗劣摸仿,也許馮導是在客意向斯皮爾博格致意,這是我觀影後的最大感受。中國幾個不缺錢的大導演,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提那些二流導演,和三流的導演了。 缺乏自己的思想性,缺乏原創性的影市作品,是肯定得不到大眾認同的,這其實就和中國產業現狀差不了多少,不缺錢,但是就是出不了自己的東西一樣,在人文和思想的角度去討論這個問題,一兩篇文章是肯定不夠的。其實中國不是沒有拍出過好的具有強烈感染力的片子,比如我極力推薦的廣西電影的「血戰台兒庄」,讓我在長達十年後的再次觀影,都為之流淚和動情的一部好片子。不論是在對歷史的尊重上,還是在道具服裝人員的選擇上,都最大限度的帖近並「真正尊重」了歷史,讓人看的出,導演拍片所投入的感情和那份「心」!!以及腳踏實地,實干,肯干,對於歷史尊重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今天的導演們早就看不到了。 再包含更早點的「英雄兒女」,和"甲午風雲"等幾部電影,也是如此。從導演,到演員,都可以說是都是些真正的藝術家,做到了真正用藝術家的身份去投入表演這個最基本但卻是今天中國大量的戲子導演們所缺失了的東西。他們缺乏資金和技術,不缺的是一個付責任的電影人的情懷。 今天的導演,演員們都不缺錢,缺乏的是真正尊重影片本身,尊重觀眾的藝術家應有的情操。卻盲目空談國際化,電影明星全球化。 很悲觀的說,中國今天的電影是很難再回到過去那種朴實存真的單純追求電影表演藝術和感染力,揮發出某種精神風貌(不論是否今天大家還認同這種精神風貌)的年代了。中國今天也缺乏這樣的社會,人文的氛圍。而中國現今淺薄,混亂的電影市場,在硬體投入,人材陪養方面,更是遠遠達不到美國市場的成熟。 中國電影的悲哀,無疑還會存在很久。

Ⅱ 為什麼中國影院很少看到除美國以外的電影

這我要說一點,不確定票房好不好的電影你敢引進么?就算是美國一年拍出的電影成千上萬,光是美國都夠你引進的了。但是真正有人看的有多少部?那些能脫引而出的都是我們看得到的一年有一百部么?更別說別的國家了。

Ⅲ 中美關系不好,為什麼大陸的電影老是有美國電影上映其他國家的電影基本沒有在大陸電影院上映過

有的,只是沒美國大片那麼火,
韓國的日本的歐洲的都有的,仔細查查就知道了,
就算是不好,沒必要拿到檯面上說,中國通常都是某大國這樣說.
美國大片有票房,有人氣,有影響力,而且你不讓他進好多人又會去罵廣電,
這些票房的利潤,可以改變很多東西,
例如赤色黎明,本來是要寫中國是反面的,但是為了票房他們後期改成朝鮮了,
還有部僵屍片,本來小說是反華的,但為了中國的市場那部分刪改了,
這樣的例子經常有,本來是中的換成了朝或俄.

Ⅳ 為什麼電影院只有美國電影 日本電影 中國電影

首先,國內基本是不會上映日本電影的,偶爾會有一些韓國電影的身影出現在大熒幕上。美國是電影產業大亨,所以全世界所有國家的影院都會上映美國的各種影片。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樣的,本土電影和美國電影是主流,偶爾有些各個國家的電影穿插。然而由於中國審片較為嚴格,所以很多好電影都與大家無緣。除去審片過不去的,不接地氣符合國情的,可能上座率不高的,就剩下中國電影和美國大片了。不過一線城市經常會有各種電影展,比如伊朗電影,法國電影等等一系列的這種集中在一個地點放映。

Ⅳ 為什麼外國大片都不在中國內地上映呢

全球的電影都是分區的,越在前面的區上映的電影就越早越開放。我們大陸的就是8或者9區。其實很多電影除了是有不健康內容外,我國的電影分級制度還沒有,所以很多電影沒得看。此外中國盜版猖獗,如果電影早早上映的話勢必影響票房,所以很多電影都不敢在中國首映。

Ⅵ 為什麼電影院里看不到待映的美國片了

主要是很多好萊塢大片都延期到2021年了,比如黑寡婦和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