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当代中国电影的剧本创作现状
扩展阅读
小草微电影 2024-11-05 23:04:46
法国电影豆瓣榜 2024-11-05 22:54:06

当代中国电影的剧本创作现状

发布时间: 2021-07-18 21:39:23

A. 中国电影现状

中国电影随让近几年的票房虽然节节攀升可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就2008而言《天水围的日与夜》被《看电影》《电影世界》等几家媒体杂志评为2008最好的电影,和前两年的好片相比着实差出一个档次,可以看出现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是要大片要票房而非质量的恶性路线,这是从2002年的《英雄》开始,引发的大片热,到现在依然再继续,以《赤壁》为据,而并没有看到颓势,可能有人会说拍大片有什么不好啊,人们不用一直去看欧美的大片而是可以更多的去选择中国的大片。但事实上,大片的拍摄是没有错的,可就中国电影而言更需要的是中等成本的影片,这样可以拉动整体的中国电影制作的范围,让人们知道电影并不只是那么一小众的是是大导演的事。
中国电影现状是需要更多的体制和人才,宁浩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因为“新星导”计划,他才有机会拍摄《疯狂的石头》,而取得巨大的成功。可他只是一个人,而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导演,拍出他们的诚意和好想法,可中国这样的平台少之又少。这样我们可以思索那成为一名导演需要怎样的条件那,人们也许最先想到的是良好的人脉,这个没错。可在那里才能构建人脉那,当然是北京电影学院。所以往往一名出色的导演都会诞生于一所出名的学校。马丁西科塞斯在纽约大学电影系,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加州电影学院专攻电影,乔治·卢卡斯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系但凡大师级人物都是如此,而中国宁浩,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导演就都是出在北电,这也就是问题的所在,在美国有那么几所的大学电影专业都是数一数二相互竞争营造出电影氛围,而在中国,就只有北电,有电影梦想的就只能去北京,造成格局过于单一局面,推陈出新缓慢的现状。
这样使得一些有才使得电影行业中许多职位都处在一种没有渠道施展的境地,就编剧而言,编剧对电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个人认为这又是中国电影最薄弱的环节。把《黑暗中的舞者》同中国的《漂亮妈妈》进行比较,两片有着相似的情节和主题,可在世界电影史的地位有着天壤之别。巩俐与比约克的孩子都有着残疾,她们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许多,但问题是在付出的过程中,两人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出现,巩俐的苦大仇深(中国类似题材电影的通病)与比约克的含蓄隐忍形成显明对比,而这绝不是表演的问题,却是剧本已经赋与的人物性格。巩俐的生活与奋斗完全是为孩子而存在的,性格单一,缺乏作为人的一方面的要素,比约克则不一样,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却因为儿子而放弃,这样的处理使得人物性格更加丰满,更具有人性的闪光点。当然,我们可以有一种并不一定正确的猜测,即中国影片要表现的仅仅是概念化中的社会现象与概念中的善良母亲,完全是一种宣传与赞扬,甚至是乞求怜悯,而至于人的内心世界则无须反映,因为它是独特的而不是社会的,尽管它最伟大却不是必然。 所以在这里暂不谈导演功力的深厚,在剧本上两部影片已经发生了质的差别,所以提升编剧素质和水平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可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不下于攀登珠峰,美国还有编剧协会可以罢工,可中国但不说没有什么编剧协会,就算所有编剧都罢工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往往人们不愿意花高价请编剧去编一个精致的故事,而是喜欢拿同样的前去编出3个粗制烈遭的故事。中国恰恰不缺少的就是底薪劳动力,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每年毕业那么多编剧专业的学生,而且像导演系、电影学专业找不着工作的也有不少在写剧本,包括北影、中戏的进修班学生,还有很多社会文学青年也在一起抢饭碗。国外有工会,大编剧带着小编剧,慢慢新人就成熟了,我们现在的剧本创作中心都干什么了?就是徒有虚名,完全不管学生们的死活!
录音、摄影、后期。。。。。也都面临着和编剧一样的问题,算是老问题根深蒂固,难以解决。索性人们也就不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另外寻找自己的生存之路,有些迫不得已,改行干些其它,有些执着的也只能抓住文艺小成本片子这棵救命稻草。希望那天国际那个大奖提名,一鸣惊人,可这又是何等的困难,中国有金鸡奖,有华表奖,可又只有在国内上映的片子才有竞赛资格,使得一些过不了光电审核的片子犯难了。这时我们发现在外国获奖难,在中国获奖更难啊,中国的独立电影之路还是任重而道远啊。从此观察,中国似乎有一些美国电影运营的影子,因为众所周知 独立电影最为发达、取得成就最高的地区恰恰是商业电影最发达的美国 ,而在商业上中国的模式已经日趋成熟,恰恰是在独立方面仍然缺乏一些人力和财力去做。独立电影在质量上的参差不齐,根据创作者的个人水准,它既有可能是上乘的艺术精品,也有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垃圾。很少有人愿意去投钱,这也是造成一些优质电影胎死腹中的原因。
所以这样看来,中国电影依然不容乐观。

B.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电影的现状

谈中国电影的现状不如从导演入手。
首先不妨谈谈张艺谋。因为《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等朴实无华,针砭时弊的作品而名噪一时。其后一发不可收拾——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在CCTV-8播出的一部反映戏剧学院大学生活的连续剧中的诸如,老达,兔子等等的大学生出口闭口都以为张导拍戏为莫大的荣誉,其间也围绕他制造了不少的噱头——诸如什么《什么大战秦俑情》就不一一细说了,最近令媒体津津乐道的要数他的武侠三步曲了。《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听说都要被举荐去争奥斯卡之类的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了,可是我总不怀侧目地感到这种融有很大商业目的以至于背离了电影最基本的准线的作品,要使得奥斯卡的小金人入彀,真是有些力不从心。他的〈满城〉恰巧与JAY的没落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永远化为了一个符号,淹没在了滚滚的商业与当今社会特有的纷乱之中了。
下一个不如谈谈冯小刚。前几天看了有关他侮辱一名记者的一段小视频,怎么说呢,各为其利吧,但他的破口大骂早一脚将无数从懵懂时就对其怀有无限尊崇的FANS们踢到了天涯海角,甚至于〈神泣〉中风之丛林的某片枫树叶上了。他的〈甲方乙方〉完完全全是自己当时意气风发时的意气风发的作品,不过,现在等我大了,再去回首时竟感到其中的东西是如此幼稚,以至于我总是在笑点处报以满脸颊的冷笑。〈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大腕〉,〈手机〉等无不创造了数不清的朗朗上口台词,从某一个层面上说也丰富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夜宴〉就不用提了吧,以前听一位很有威望的影评家说过“冯的电影的方向就是中国电影的方向。”如今看来,他的方向已经不是了,包括我还看都没看过的〈集结号〉。
接下来应该就是陈凯歌了吧。〈霸王别姬〉,也只有它才算是他的。说这句话好像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似的,其实,说实话,我对他还所不桑了解。他的〈无极〉我只是看的是谢霆锋,甚至我把剧组都想像成谢张恋的爱巢。
最近又涌现了不少好的导演,我个人认为。他们又开始在不遗余力地探索我以上所说的中国电影的道路了。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以及不知其大名的〈绿帽子〉,都努力地在荒野里深深地轧下车辙,清晰着前方的路。
总之,中国电影所处的时期应该是旧电影人没落,新电影人崛起的迷茫探索的时期吧!

C. 简述对当代中国电影现状的看法。

对于电影发展中存在的艰难现状如下:
一是“出口转内销”。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的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功,反过来又提高了影片在国内的票房,使得不少电影人采取了类似的办法——先到国际上拿奖,再通过宣传来提高国内的票房。当然为此就必须去迎合西方。一方面采取西方较少见的各种东方民俗风情的奇观,如颠轿、挡棺、求雨等;另一方面采取西方感兴趣的题材内容,如同性恋、乱伦等,同时采用西方习惯的表达方式。如《霸王别姬》中的口误;《一个都不能少》是改编自小说的,小说中涉及到民办教师的问题,但导演担心外国人看不懂什么是民办教师,就把这个情节删去了。
二是加强了宣传炒作,利用媒体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如夏钢的《红樱桃》放映前,传出女主角郭柯宇的家人为一个裸体镜头状告电影厂,其后则不了了之。现在宣传炒作已经成了重要的手段,开机仪式、首映式、明星签名等,再加上各种明星的宣传。这在商业上有一种现象叫“鲶鱼效应”。意思是长途贩运鲜活的鱼类,会有很高的死亡率,如果水箱里放一条活跃的鲶鱼,激活了其它的鱼,死亡率便会大大下降。
总体说来,中国电影之所以陷入低谷,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其一,体制问题。中国的电影产业传统上采用卖拷贝的方式,即电影制片厂仅作为电影的制作方,将电影以拷贝的形式卖给电影发行公司,而电影的票房收入基本归电影发行公司所有,电影制片厂只得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多数的电影卖到几十个,上百个。个别电影只能卖出几个拷贝,使电影制片厂陷入困境。

其二,电影的多级审查制度。中国大陆电影审查制度是个内部的制度。它不对公众开放,不像多数法庭审判或价格 听证。这种做法本身充满非体制、“地下”的色彩。因此,要求电影审查不再暗箱操作的呼声时起时伏。暗箱操作也不符合公众经济的原理。很多影片因为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的问题而被判为禁片,不能 播出,令中国电影的发展裹足不前。

其三,商业社会中娱乐方式的多 样化,以及电视、走私电影的出现,导致国产电影产业受到冲击。
其四,相对较高的电影票价超出了社会大众的平均消费水平,使看电影成为奢侈品。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电影发展战略的失败。这些年电影厂普遍举步维艰,却又提出精品战略,主张拍主旋律影片,对各电影厂更是雪上加霜。关键的问题是拍一部亏一部,而观众对电影又失去了信心。要改变这种面貌,首先要找回信任,要拍出好看的影片,这就要先从商业电影入手,通过商业电影的盈利来投资于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
-------来自《中国当代电影》

D. 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分析中国电影现状
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
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简要归纳了近年来中式大片的成功经验:
从创作上看,中式大片已经摸索出一条主旋律片、艺术片和商业片三型互渗的电影美学道路,特别是在主旋律应当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取得了共识。
从在观众中的社会效果看,中式大片已初步形成在通俗故事中蕴藉民族主流或核心价值理念的美学传统。
从资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经探索出了中国独资、中外合资、民间融资、大陆香港合拍等多重电影投资渠道,并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这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是重要的进步。
从电影管理机制看,我国电影管理部门已经在电影指导、审查及监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这对于国产大片的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国产影片的发展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认真关注和反思。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大众喜爱,而有百年历史的中国电影,也在走过蜿蜒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厚积薄发。中国电影业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从大的环境看是电影的崛起,从电影业内看,是改革的滞后。中国电影不仅是一项文化产物,也是我国历史传统和世俗文明的延续和传递。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新气象是众多创作者在现实生活题材领域内创新和探索的结果。

现实状况
说当下的中国电影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期,有点勉强。与西方电影业比起来,我国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设备、技术上的差距,此外,我国缺少拍娱乐片的经验,资金问题就更不用说了。单就艺术水平来说,中国并不比西方差,中国电影近年来在世界一些著名的电影节上频频获奖。
在2010年,我国的电影市场生产了400多部影片,只有约1/4能登上电影院大银幕。更多的银幕则被仅有的几部大片和贺岁片占领,这就是银幕垄断。这种垄断是资本投放的结果,资本和商业大片互相追逐。而老百姓眼里所谓“好看”的片子屈指可数。
5年前投资一亿元就是大片,2010年已经涨到3亿元——投入成本大大提高。资本的唯一理性就是投资有票房保证的商业大片,投资当下最显赫的电影人。
例如《让子弹飞》上映以来总票房突破5亿元,姜文在剧中那句“站着挣钱”意味深长!资本推高了电影票房成本(有的贺岁片实行限价,实际上有的高达80元,甚至上百元),也控制了80%的银幕。这种赢家通吃,老百姓乖乖埋单的状况能持续多久呢?

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老百姓看电影,就是看里面的人和事。方寸之间,两个小时左右的光阴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人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一展现。如今,电影题材越来越有局限性。农村题材的片子越来越少,而一些之前拍农村题材电影的导演现在也不拍了,甚至丢掉了自己的长处,盲目追求时髦,以至于拍出来的电影令观众失望,真是令人担忧。
小而雅的文艺片受众群体也在逐渐递减。而有的影片淡化情节,淡化思想,故事片没有故事片的情节,整部片子放完观众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想阐释什么主题思想,令观众一头雾水。
如今,越是看不懂的影片越被说成是大片、好片。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在一个物质化了的世界里,那些中产阶层开始讲究阶层氛围,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好看”看什么,靠资本运作的中国导演开始迎合这种取向,豪车、豪宅、美女等开始充斥银幕,宣扬帝王般的尊贵生活,而在影片中即便是有穷苦的家庭背景的人也都是涂脂抹粉,艳光四射,根本不考虑电影本身的背景。
市场上出现的所谓赚钱的商业片只顾赚钱,武打片、警匪片等没有实质内容,而大打激情床戏作为卖点忽悠观众。看完电影,如浮华烟云,羡慕嫉妒恨都有了,观影快感荡然无存。
那些小成本小制作的影片在经历种种困难之后,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在国内却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正如贾樟柯所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的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在过去的10年当中,他特立独行,用他的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像贾樟柯一样执着的导演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体力行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的心态。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国电影是如何在当今国际影坛造成巨大影响的?许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大大的红灯笼、京剧、中国功夫等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民俗风情。像电影《梅兰芳》中,京剧这个中国的国粹在影片中以线索和背景出现, 京腔京韵的中国气息在影片中异常出彩。并不是只有看不懂才能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打动人的,也为人们留下一些思考和难忘的内容。中国电影背负着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使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欣赏能力也增强了。中国电影百花齐放,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时间的长河里,电影已变化了多种媒介方式和艺术形式,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鲜明特质。
创造票房神话在中国不是难事;难的是,未来观众能看到什么样的好电影!只有在文化意识形态上进行准确定位, 中国电影才能在全球化的浪尖上站住脚。

E. 与好莱坞相比,国内电影编剧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提起编剧,每个对电影行业有点了解的人都会有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又很难三言两语总结明白。

“在台湾,编剧其实也不是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职务。我是影迷出身,年轻时,因为和杨德昌、侯孝贤那一批导演聊得来,他们在拍片过程中,有时会征求我的看法。后来在哥伦比亚公司工作时,经常也会被一些导演要求从顾问的角度来提意见。于是慢慢的就被挂上了监制的名头。”陈国富说。


远观好莱坞,有不少优秀导演在做监制,像我们熟悉的斯皮尔伯格、梅尔吉布森等,都有相当产量的监制作品。而在国内,虽然打上监制标签的作品越来越多,但总的说,能从事监制工作的人很少,优秀的监制更少。

他接着跟我们解释道,这是中国电影行业工业化程度低,分工不清晰的必然结果。

原因一:能做好导演已经很不容易,没办法同时在做好监制

因为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不成熟,以及更多时候是中层和基层从业者的不够专业,让导演需要投入过多的心血在每一件事务上亲力亲为。因此,在大多数电影中,导演都需要身兼数职,以至于自顾不暇。

F. 如何看待中国电影现状是什么限制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上头有一票人马,人数为36(或32?)人,
这30几个人手握中国电影的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
中国电影的拍摄流程是要先送剧本审核,
通过后再募款拍摄,成品再送给这票人再审,
看看影片有没有照着送审剧本拍,
然后才准许公演,
而中间只要有一个流程不对,电影不是夭折就是流产。
电影本身就是一项影像创意,而创意就是天马行空,
一个事前也审事后也审的制度,如何能让创意发光发热?
所以审查制度是扼杀中国电影工业的最大凶手,
也因为这个凶手的存在,
掌握生杀大权者,或者有关系门路足以影响者,
各个都是潜规则的爱用者,所以整个演艺生态脏乱无比。

审查制度和坚持电影不分级,都是中国电影限制的元凶。

G. 中国电影的创作目前存在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影总产量200余部,但是,其中真正精心创作,用胶片拍摄,能在市场上引起反响的,不过二三十部。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为15亿人民币,其中一大部分是属于进口片的,而人口仅为4793万人的韩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1万亿韩元(约等于70亿人民币)。电影似乎正在逐渐失去观众;大多数国产片,投放市场后都是亏损的,一国内著名电影制片厂导演对我说,70%的片子连三分之一的投资都收不回;许多电影场次,观众还不如工作人员多,上海一家重要影城的经理说,他们那里,电影票房的收入,有时还不如卖饮料、卡通玩具等的收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电影真的没落了吗?非也。这里有体制上的原因,电影投资、融资渠道不畅,投资、制作、发行主体地位不对等,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摄制影片许可以及发行许可审查主要是内容审查(电影投资风险不可控),等等。

我认为,中国电影的根本问题是“原创力”低下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电影是反映时代生活的,就想当然地以为电影对时代生活的原创表现力是天生具备的。恰恰相反,和其他艺术样式相比较,中国电影对时代生活的原创表现力可能是极其低下的,比较而言,也许人们更愿意看小说、看电视、听歌剧,而不愿意进电影院,进电影院也更愿意看进口片。

一部电影,成功的基础是什么?是剧本。但是,中国电影恰恰忘记了这一点,不重视编剧的劳动,许多片子在剧本上的投入低于总投资的3%至5%,许多甚至不到3%,对比一下,征服全世界的好莱坞对好剧本趋之若鹜。

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一、中国电影最多只能在“奇观模式”里打滚。去年受到所谓好评的《可可西里》其实也是这样一部片子;二、深度模式“平庸”,电影可以表现老生常谈,但是,要对老生常谈的东西作深度挖掘,这就产生了电影创作的“深度模式”,比如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就是这种模式的电影,父子情是老生常谈,张艺谋继续老生常谈,是因为他想对这个情感做主题和表现方式上的深度挖掘,但是,可以看得出来,张艺谋的深度挖掘是不成功的,他得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表现方式是新的,但对父子情的挖掘依然是平面的,没有新意;三,“异见模式”缺乏。李安的《断臂山》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采用的是异见模式,他表现两个男人的爱,让女人退场的爱,他对人类长久以来形成的两性爱情观定式构成了异见,他把电影对爱的表现推向了一个异见的领域,相比较而言,这个模式要比张艺谋《千里走单骑》的模式,其创新的程度就大得多。“异见模式”是电影创作真正的创新模式,中国电影要走出困境,有待异见模式的真正崛起和繁荣,然而,恰恰是这一点,它正是我们的死穴,异见模式在中国电影中几乎是空白,不断触碰观念禁区的地方。

一部电影,成功的基础是什么?是剧本。但是,中国电影恰恰忘记了这一点,不重视编剧的劳动,许多片子在剧本上的投入低于总投资的3%至5%,许多甚至不到3%,对比一下,征服全世界的好莱坞对好剧本趋之若鹜。

.美国的大片为什么还看?就是是因为编剧编的好,很多都非常精彩,而再看国内的很多电影,有以下的毛病:
1,矛盾冲突不明显,电影故事叙述速度过于缓慢;
2,对话太长,很僵硬,缺乏幽默;
3,故事结构松散,
4,在思想主题的新意方面挖掘不深;
5.喜欢搞所谓的大片,观众不知道是电影的投资大还是电影场景大还是演员名气大.很多人对“大“的认识进入误区.
6,故事越来越看不懂,千万不要在电影里玩深沉,不要忽悠观众,观众的欣赏力是很高的;
这段时间,我认为<疯狂的石头>很不错,如果大家觉得本片还不错的话,我认为国产电影还是有希望的.

H. 当代中国电影的现状是什么

谈中国电影的现状不如从导演入手。
首先不妨谈谈张艺谋。因为《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等朴实无华,针砭时弊的作品而名噪一时。其后一发不可收拾——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在CCTV-8播出的一部反映戏剧学院大学生活的连续剧中的诸如,老达,兔子等等的大学生出口闭口都以为张导拍戏为莫大的荣誉,其间也围绕他制造了不少的噱头——诸如什么《什么大战秦俑情》就不一一细说了,最近令媒体津津乐道的要数他的武侠三步曲了。《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听说都要被举荐去争奥斯卡之类的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了,可是我总不怀侧目地感到这种融有很大商业目的以至于背离了电影最基本的准线的作品,要使得奥斯卡的小金人入彀,真是有些力不从心。他的〈满城〉恰巧与JAY的没落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永远化为了一个符号,淹没在了滚滚的商业与当今社会特有的纷乱之中了。
下一个不如谈谈冯小刚。前几天看了有关他侮辱一名记者的一段小视频,怎么说呢,各为其利吧,但他的破口大骂早一脚将无数从懵懂时就对其怀有无限尊崇的FANS们踢到了天涯海角,甚至于〈神泣〉中风之丛林的某片枫树叶上了。他的〈甲方乙方〉完完全全是自己当时意气风发时的意气风发的作品,不过,现在等我大了,再去回首时竟感到其中的东西是如此幼稚,以至于我总是在笑点处报以满脸颊的冷笑。〈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大腕〉,〈手机〉等无不创造了数不清的朗朗上口台词,从某一个层面上说也丰富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夜宴〉就不用提了吧,以前听一位很有威望的影评家说过“冯的电影的方向就是中国电影的方向。”如今看来,他的方向已经不是了,包括我还看都没看过的〈集结号〉。
接下来应该就是陈凯歌了吧。〈霸王别姬〉,也只有它才算是他的。说这句话好像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似的,其实,说实话,我对他还所不桑了解。他的〈无极〉我只是看的是谢霆锋,甚至我把剧组都想像成谢张恋的爱巢。
最近又涌现了不少好的导演,我个人认为。他们又开始在不遗余力地探索我以上所说的中国电影的道路了。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以及不知其大名的〈绿帽子〉,都努力地在荒野里深深地轧下车辙,清晰着前方的路。
总之,中国电影所处的时期应该是旧电影人没落,新电影人崛起的迷茫探索的时期吧!

I. 中国电影现状的发展不足

第一,影片主题过于直露。不少中式大片往往把表达主旨或主题过于直露地剥露出来,损害了电影美学的完整性,令观众失望。
第二,影片通俗故事后面往往缺乏美学传统蕴藉的支撑。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传统在于,在通俗故事描绘中投寄深厚的兴味蕴藉,让观众在观赏的愉悦中品味人生至理至情。然而现阶段的国产电影的“俗艳”下面缺乏足够的兴味蕴藉。致使观众难以投入足够的理解力和共鸣感。
第三,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以致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兴趣不高。不少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囿于国内需要,而在国际普遍性方面存在欠缺,所以难以进一步向国外推广。
第四,不少电影剧本缺乏质量,导致影片缺乏深厚的蕴藉。
第五,推广模式尚不成熟,推广的专业化水平产低。
其实,只要措施得力,方法对头,国产影片创作水平的进步及其文化软实力提升,应大有希望。为此,我们尝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强化影片主题的美学化处理,加强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传承和开发。
第二,加强电影制作技术与文化品位的探索。组织电影制作技术班子,集中研究3D技术等高科技在电影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 调集我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最强阵容予以攻关, 吸纳优秀作家参加剧本创作,为我国电影产业持续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剧本。全力改善电影剧本创作这一目前我国电影发展的“短板”,这是是我国电影软实力迅速提升的关键。
第四,加大中国电影对外推广和传播的政府扶植力度。
第五,积极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了解把握各民族文化心理,将“文化折扣”变为文化优势。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从而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生命力。
第六,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电影的外推模式,努力提高推广操作的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
第七,加强国际电影合拍协作。
第八,大力办好国内和国际电影节。

J. 中国电影现状和未来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容提要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次历史转机:电影市场复苏,国产电影呈现出重新振兴的迹象。但事实上现实困境仍然束缚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国产影片面临着“信誉危机”,电影市场份额比例失调,制片、发行和放映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电影市场片源不足,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中国电影亟待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化管理机制,提高影片质量,以创造民族电影工业的灿烂前景。 关键词电影体制市场份额信誉危机后电影市场 作者简介尹鸿,196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唐科,197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博士生。 借助于开放改革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历史机遇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293.1亿的观众人次纪录,这一数字意味着当时10亿中国人人均年观影次数近30次。但80年代后,中国电影的观众人次却连年减少,尽管这期间仍然有一些国产影片的观众人次过亿,但从总体上来说,除了产量还基本维持以外,电影的观众人次、放映场次、票房收入和发行收入以及银幕数量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一下降趋势直到1995年才开始出现明显缓解。1993年至1994年的电影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后,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国际性话题重新将观众从对电视的关注中引向了电影,引进国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软的电影市场,以及都市消费社会创造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一年成为了中国电影业期待已久的一个历史性转机,但电影事业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处在生长和发展时期。 1.发展中的电影生产 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平均年产量基本处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产量的前5名之列。从90年到97年,中国电影总产量为1,079部,平均年产量约为135部。其中92年产量最多,从96年开始明显减少,97年产量最低,比平均年产量低约35%,是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一个低产年。 电影减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量从总体上来说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中国电影产量如此明显地减少恰恰出现在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时期,同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影片量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97年的电影大幅度减产仍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近年电影平均年产量约在350—400部左右、印度为450部左右、香港为150部左右、法国为100部左右、巴西为60部左右、英国为40部左右、台湾为20—30部左右、墨西哥为10部左右。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大陆电影90年代平均年产量135部,可以说是电影生产的大国之一,电影年产量约为世界投入商业发行的电影产量的1/30。 从投资规模来看,近年来中国电影的投资规模也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都有几部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大制作影片,如《鸦片战争》已经创造了单片投资近亿元的纪录。 在世界范围内,为了与电视竞争,为了提高电影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也为了增加电影的市场占有率,电影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1996年美国电影的平均成本为每部3,980万美元,1997年为5,340万美元,增长34%。1997年影片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每部电影实际成本高达7,560万美元。(注1)近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平均投资规模尽管不到美国电影的1%,但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平均投资40万,1992年为150万,1997年则在300万以上,年增长幅度为10%以上。预计1998年电影的投资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平均成本约在350万元人民币左右(注2)。这一投资规模已经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万—500万的投资规模。电影投资的增加,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 2.复苏中的电影市场 尽管80年代世界电影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危机,但从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电影的票房收入却有增有减,香港从95年的13.39亿港币的票房收入,到96年减少到12.22亿,97年则减少为11.90亿,递减8.7%、2.5%,而美国电影国内外票房收入却在逐年上升,国内收入从96年的50亿美元到97年超过了60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从1995年开始,中国电影观众人次也开始缓慢回升,电影的票房收入则增长迅猛。1995年,全国票房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上海则达到40%,北京更是达到80%,而且还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1995年9267万;1996年1.1亿;1997年1.2亿)。 随着电影市场的升温,电影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从1979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观众人次上升的趋势。据1997年6月《中国电影杂志社》、北京市电影公司等机构所进行的“北京电影市场消费调查”所统计,在观看电影的观众中有46.42%的观众平均每月都看一次电影以上,这说明电影的消费市场正在扩展。(注3) 此外,中国电影也开始面向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电影公司共向国外电影市场输出国产影片126部次,销售总额达3,816.5万元,比1996年增长了300%(注4)。这表明,中国电影在寻求海外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3.变革中的电影体制 90年代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曲折地展开的。电影体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制片业的改革。首先,增扩了电影制作机构。电影制作机构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后来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龙江等都成立了电影制片厂。再后来,万科、大洋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电影制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是由民营企业投资生产的。这一改革,使电影的生产规模扩大,也为电影生产引进了竞争机制。其次,电影的出品权逐渐扩大。原来只有16家国营电影制片厂拥有电影出品权,1995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了其他国营电影制片厂的出品权,同时因为放松了生产指标的控制,许多民营企业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电影出品权。广电部电影局1997年12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在中国大陆的国有省级以上和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以国家倡导的、思想性艺术性较佳的电影文学剧本向广电部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这些措施,进一步放开了对制片行业的垄断,使制片业向市场化方向跨进了有限的一步。 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第二条战线是发行体制的改革。1993年1月,广播电影电视部下发《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199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各电影制片厂直接面对各个基层发行放映企业。电影的发行渠道更加灵活多样。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制片人制、地区版权制、分帐发行制、招标放映、院线放映等各种制作、发行和放映方式都陆续出现,这对扩展电影的消费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生长中的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 美国电影一直疯狂地占领和吞食着世界电影市场。除了香港、印度等少数例外,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美国电影都超过了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包括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保护本土电影和民族电影的发展。如巴西政府就明确规定了每一年全国的电影放映单位放映国产影片的时间;中国也由原广电部作出了国产电影必须保证占有2/3的放映场次的明确规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护政策并不能真正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提高国产电影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才是民族电影发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本土电影的市场竞争力,一些本土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已经可以与美国电影抗衡,使国产电影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如香港曾经连续多年本土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人次等都超过了外来电影;日本1997年票房纪录前10位的影片中也有3部本土电影,其中《幽灵公主》还以100亿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5)。波兰1997年国产影片《凶手》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340万兹罗提(约合380万美元),超过了美国影片《空中大掼篮》860万兹罗提(合24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注6)。而近年来在中国大陆,面对进口外国“大片”的挑战,电影制作和发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种机遇,使国产影片的生产和发行也取得了突破,从1995年到1997年,进口影片包括分帐进口影片的排片、市场份额逐渐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国产影片突破进口大片的票房纪录的现象。 电影生产的发展、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产电影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都意味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转折时期。 二现实困境 中国电影面对机会,同时也面对困境、面对挑战、面对危机。与处在转型期的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息息相关,由于电影体制改革仍然还没有到位,计划经济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行业后遗症,从电影业的各级管理层到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层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观念和操作方式的误区,整个电影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也还有待提高,整个社会的电影消费水平受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一切都是中国电影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1.影片数量短缺 按照经营经验,电影院需要250—350部电影供应才能正常运转,而按照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管理条例规定,国产影片必须占2/3放映时间,这就意味着除了80—120部进口影片以外,至少需要160—230部国产影片提供给市场。而这些影片中应该有1/2的影片(80—115部)是市场效果较好,1/3(50—80部)的影片是高效益的,正如电影发行人员所意识到的那样,“片源供给是否充足,国产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撑市场的‘拳头’作品,是目前国产片市场经营能否保证良性循环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时间放映国产影片才可能落到实处,显示出实际的效果。”(注7) 近年来,每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片投放量(国产片和进口片)大约维持在150至200部之间。如北京95年投放市场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进口影片44部,国产新片144部,此外还有复映片72部。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场的影片有大幅度下降,国产电影为120部左右,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积压影片。进口电影30部左右,共150部。市场差额越来越大。一方面限制进口影片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国产影片的产量又明显不足,特别是已有的大多数国产影片根本无法占有市场份额,这对97年的电影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片不是挤占而是填补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真空。电影产量的不足,将导致电影市场的萎缩、观众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抢占电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会使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外来影片所代替。 导致电影生产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电影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片方的利益回报率太低、投资风险太高,影响了电影的生产规模。二是电影管理制度还不够合理,规划、审查的尺度与电影本身的特点不完全吻合,特别是制度性和操作性不够带来了某种生产的不可预见性,使电影创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使电影生产和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也对电影生产产生了某些误导作用。 2.制片、发行、放映业的矛盾激化 和整个中国的改革形势相仿,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也已经进入到了攻关阶段,进入到了要影响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的关键时期,因而,近年来,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正如广电部电影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认为,“有人说中国电影企业是整个中国企业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进程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注8)中国电影发展面临“电影体制不顺、机制待立、中介梗阻、节目短缺、资金困难、捐税过重、不平等竞争”等问题(注9)。 而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杂乱。中国的电影行业虽然一直以影片发行为纽带贯穿全行业,但由于各级发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分别属于各级政府管辖,形成了不同的隶属关系和利益机制。企业和区域的自我保护阻碍了电影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县电影行业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增长。改革现行经营格局和经济体制迫在眉睫。93年以来广电部一直推动“放开发行”、打破区域垄断,但收效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只打破了单一企业的垄断,并没有打破区域经营的垄断。市场依然条块分割、块块垄断、没有竞争、分配不公。电影市场的无序不仅造成了发行和放映业的冲突,而且更是严重地影响到制片业的利益。在整个影片业中制片一方得到的利润过少。70%影片的制作方亏损。据有关人士估计,国产影片投资总回报率还不到50%(注10)。 目前,美国制片与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为48∶52左右,其中发行费用占去制片费用的10—12%,制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为35%。目前中国电影公司的大片引进即参照这一比例。而国产片通常的分帐比例是制片、发行、放映分别占票房的35%、17%、48%。但制片方却要负担相当部分的拷贝费和宣传费,而发行方的发行成本和风险系数与其利益所得相比却并不相称。此外,加上各种市场统计数字的弄虚作假,更使得制片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制片、发行、放映业矛盾的加剧,一方面伤害了电影生产的积极性,使电影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电影的市场效果,电影片源严重缺乏,国产片的发行放映都面临重重阻力。其结果必然是恶性循环,生产、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不是形成一种发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个电影业的市场经济转轨、重组利益集团、打破市场垄断、规范电影市场、加强电影经济的法规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电影业内部困境的出路。 3.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发掘 如果将中国的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收入与中国的人口相比的话,中国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电影小国。尽管中国的电影产量约为世界电影产量的1/30,但中国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1/4。尽管95年以后,中国电影的市场状况有所回升,但全国票房收入估计还不到40亿,观众人次没有明显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极少数地区的票房保持上升或与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区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进口分帐美国影片的票房也在同时下降,这无疑是对中国电影市场敲响的警钟。(注11)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无论是与中国的人口数量相比,还是与美国等国家的电影票房收入相比,都还有很大的距离。1997年,《鸦片战争》全国票房收入为8,000万,是国产影片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之一,而美国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影片其国内收入已经为2,400万美元,接近2亿人民币,是《鸦片战争》的2倍以上。美国《泰坦尼克号》全美票房收入超过4亿美元,合35亿人民币,更是《鸦片战争》的44倍。1997年,美国共发行395部影片,观众人次达14亿,国内票房的总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注12),是中国全国电影票房的数十倍。这样大的差距,说明中国电影市场还有着巨大的潜力,电影消费还有广阔的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帐进口影片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为例,仅仅上海就占全国分帐影片市场份额的16%,北京和浙江各占14%,三个城市竟然占有份额的44%。全国几十个省、上千个大中城市和广大的小城市、农村才占有全国市场的56%(注13)。这说明,在大城市电影的消费市场还处在培育阶段,而在广大的中小城市,电影文化的普及还远远不足,大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没有被充分调动,而农村电影市场目前基本处在未开放的萧条状态。

未完,请参考http://lw23.com/paper_370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