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些90年代拍摄的电影到底是大陆拍的还是香港拍的啊,有知道的吗
是大陆片,但雇佣的很多都是香港团队,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技术比较成熟,尤其是武侠和武打片。香港人的成本控制很优秀,可以用10个人排出100个人的场面,所以那个时候大多用的都是香港的剧组团队。但从剧本,投资和导演上来看,大多都是大陆的。
② 关于香港电影的港版和大陆版的区别
《无间道》、《黑社会》。国语配音也未必是大陆版,因为是针对海外华人市场的。
③ 求一部香港老警匪片,90年代在大陆放过,拍摄年代大概是八十年代。
大陆电影《联合出击》
故事梗概
杨豪(钱小豪饰演)从美国回来,到干爹洪爷的公司帮忙。他把公司的文件都输入电脑,拷成软盘。 飞哥发现新哥盗走软盘,带人追踪。新哥来到小凤的住所,并把一个音乐盒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凤。新哥发现了飞哥,他让小凤隐蔽起来,自己却被飞哥抓住。新哥
至死不交出软盘,被恼羞成怒的飞哥杀死。
飞哥把杨豪与新哥及其女友小凤的合影给洪爷看,指责公司里有人吃里扒外,要洪爷准许他带人找回软盘。杨豪为洗清自己,要求洪爷派他了断此事。 杨豪追踪到马来西亚找到小凤,他问新哥是否留下什么东西,小风却一无所知。飞哥也带人找到小凤。险遭绑架的小凤被杨豪救走躲进一家酒店。在杨豪的启发下,小凤想起了音乐盒,立即打电话让妹妹送来。 丽菁饰演)是警察,她被派往马来西亚寻找软盘的下落。她在酒店与杨豪相遇,向杨豪与小凤说明新哥是卧底的警察,软盘是罪证。小凤的好友送来音乐盒,飞下此时赶到酒店,一场肉搏中,装有音乐盒的包落入杨豪手中,他趁着混战之际驾着游艇离开。杨豪无意间发现软盘藏在音乐盒里。杨琳觉察被通缉的杨豪有危险赶来搭救,与飞哥激烈搏斗。危难时被杨豪接应上车。杨琳履行警察职责将杨豪的手铐在方向盘上。飞哥死追不舍,两车俱翻。杨琳艰难地给杨豪打开手铐。这时,飞哥举枪瞄准了杨琳。千钧一发之际,杨豪射中了飞哥。 警察赶到。杨豪注视着含泪的杨琳,把软盘交给她,自己将手铐带上。悔恨、深情地说:“这是你需要的。
④ 80-90年代,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群星荟萃。几乎没有大陆的电影,那时候大陆在干嘛
其实香港电影是自70年代开始才蓬勃发展的,这跟当年香港67暴动有关,简单来说,香港在1967年发生过暴动,社会严重动荡,然后当年殖民地政府设独立调查组,调查为何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结论就是年轻人缺乏发展机会,再说白一点就是精力没地方发挥,而且缺乏赚钱、向上流动的机会。
所以70年代开始,殖民地政府大力发展香港的影视娱乐事业,青少年不是很有脑筋很有活力和精力没地方发挥吗?好,就给他们做编剧,把奇谋妙计都发挥到编剧上,有活力的就分配到其他如演员啊、服装、道具等等,总之给青年人有事可做,有地方可以发挥精力,并且可以赚大钱的。而且当年TVB也在1967年开业,随后也有其他免费电视台开业,电视机也逐渐普及,演员、编剧等需求挺多的,而因为那些人长年参与电视剧制作,为电影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吧,至少你要在电视剧里面积累台前幕后的经验,你在电影上才有好的发展吧。
当时香港电影题材比较开放五花八门,他们连英女王、美国总统都拿来恶搞,具体请参见 最佳拍档
而80-90年代其实大陆也有很多电影,题材也很丰富,不过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电视机90年代才开始普及,而电视台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就更谈不上拍电视剧,电视剧少,那么电影的人才也接着少,其实很多电影人一般都是从电视剧积累经验然后再到电影的。。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起飞,90年代左右也出了很多大制作脍炙人口,如甲方乙方等等。。。总之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吧。。。
⑤ 香港与大陆合作过哪些电影,电视剧,一起上过哪些综艺节目
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电影合作(2009-04-30 21:36:55) 标签:娱乐 相濡以沫,共创辉煌
—— 浅谈改革开放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电影合作
从1978到2008,从《少林寺》到《梅兰芳》,大陆和香港电影的合作己成功走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此间,两地影人精诚合作,携手奋斗,为中国电影的壮大发展写下了精采的篇章。在这三十年中,两地合拍片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喜悦与激动来回顾这一段历史。
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佛下,香港影人着到了希望,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回到内地发展祖国的电影事业.香港的张鑫培导演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由他执导的电影《少林寺》是华语动作片的经典之作,该片不仅凭借原滋原味的少林寺场景和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了两岸三地的观众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开创了两地电影合作的先河。自此以后,香港武术电影开创了一条新路,那就是:与内地科班武术演员合作,利用祖国大好河山为背景来拍摄动作电影。后来徐克和李连杰的合作与《木棉袈裟》《新龙门客栈》中的美丽的内地风光都证实了这一点。
历史车轮依旧前进,两地合作更为深入,80年代初,历史题材影片进入两地合拍片领域,香港影人李翰祥不顾台湾当局的阻挠,冒着失去台湾市场的危险,毅然回到大陆拍片,其作品《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不仅使香港演员梁家辉成为香港金像奖最年轻的影帝,使刘晓庆成为在香港最具知名度的大陆影后,还使一部分人了解那一段中国屈辱的历史。但该片更大的价值是:他唤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历史认同感,这说明两地影人的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80年代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兴起的时候,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严浩的《似水流年》就是其中代表作,该片的女主角——内地的斯琴高娃以其精湛的演技获得了香港观众的认可,并摘取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桂冠,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的第一位内地影后。历史是这样奇妙,2008年斯琴高娃凭借《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度获得此项殊荣,该片的导演许鞍华也是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之一,这位导演在80年代也曾与内地合拍《投奔怒海》。可以说,他们是两地合拍片发展的见证人。
到了90年代中期,两地合拍片合作的领域慢慢扩大,文艺片,喜剧片相继进入合拍领域。两地合作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内地电影制片厂开始直接参与合拍片制作。其中,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嘉禾电影公司合拍的《霸王别姬》最为成功,北影厂提供戏台,服装等资源,而香港利用其好莱坞式的运作,强强联手,制作出了这一部不朽的华语电影巨作。此外,来自两地优秀演员巩俐,张国荣的加盟更是为影片增色。但该片的更大意义在于:来自香港的中国演员张国荣把一位中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戏剧人生演绎得生动传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京剧文化。该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勇夺金棕榈大奖,为华语影片增光,更向世人昭示了两地影人齐心协力制作优秀华语影片与利用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决心。
97金融危机后,香港电影进入小段低迷期,但此时合拍片出现新亮点。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港片有内地演员的身影,这些内地演员逐渐成为主角。越来越多的内地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大胆启用香港演员并使之融入内地电影。此时,一部分观众提出疑问,如内地演员与香港演员的表演方式能否和谐?港片风格是否能适应大陆?
但历史告诉我们,合拍片依然在壮大发展,也越来越收到观众喜爱并成为华语片主流。潮流不可逆。2002年,《英雄》横空出世,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成为美国外语片票房史上的第三名,更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辉煌。在接下来的几部票房过亿的大片中,如《天下无贼》,《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赤壁》,几乎无一不是合拍片。这些影片由最初的叫座不叫好到今天的艺术与商业并重,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
今年是香港回归十一周年,我们欣喜的看到:香港影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在电影《老港正传》中我们看到了香港人民的爱国热情。台湾导演吴宇森更是坦言拍摄《赤壁》就是要想外国人展示我们优秀的文化。在最近的合拍片中更不乏这类影片。例如陈凯歌的《梅兰芳》,这部电影融合了中国元素,展示了梅兰芳先生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和其满腔的爱国热情。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优秀合拍片和观众见面。
两地合作走过三十年,其成功原因有很多。港片有成功的商业运作和海外票房号召力,内地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场景。香港导演更为迎合观众欣赏口味,内地导演更注重影片的艺术性。香港剧本更为时尚,内地剧本更为深刻。香港演员更为职业,内地演员更为专业。这是两地优势,但我们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那么华语片将会走向一个新台阶。当然这期间合拍片也曾遭受质疑,一度口碑很差,一度让观众对中国式大片失望。但近两年来《投名状》和《赤壁》接连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赢让我们看到合拍片的远大的发展前景。
当然,合拍片的成功离不开祖国大陆的支持。2004年大陆与香港CEPA协议的签订更是为合拍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两地影人更应该团结起来一同救市,只有携手共进,才能成就中国电影的百年梦想!只有合作,中国电影才能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总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电影产业,我们中国人可以拍出比好莱坞更好的电影!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三十年,是合拍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三十年。大陆和香港的电影合作像其他的合作一样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大陆和香港的电影人必将执子之手,相濡以沫,共创辉煌!
⑥ 为什么香港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可以出现那么多的经典
因为在9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最强,二战爆发之后有钱有势的上流社会迅速逃离中国大陆,去的最多的地方是三个,一个是鬼岛,一个是鬼港,一个是李家坡。
香港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人都是以上那代人或者那代人的子女,才会有三地娱乐业的爆发期,但是到了现在以上三地都在去中国化,看看现在是不是变成狗屎了?
凭它们有那个能耐?凭英国苍蝇上的狗屎?
⑦ 关于90年代香港电影
我想"香港黑"应该是公司名字或者“团体"名称吧。
⑧ 为什么8、90年代的大陆电影,比香港电影差那么多
简单来说有几个原因。
1,7 8十年代,香港电影是世界级的重要电影产地,产量超过大陆N倍,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而大陆处于电影厂时代,电影只是党的宣传工具,基本就是各个厂领导完成任务的指标,产量少,内容单调,虽然四代五代导演的经典作品也是错的,但是太过依赖于个人的发挥,而不是行业的整体水准。
2,经济原因,拍电影是很耗钱的,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人当然比大陆人有钱多了,大陆的钱发展实业还不够呢,哪会有人闲的用钱去拍电影。
3,另外我不完全认同你的说法,香港电影七八十年代是鼎盛时期,90年代后已经开始走向没落,大陆90年代初的一些电影,比如《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准世界大师级的电影,甚至在戛纳这样的电影节上有所斩获,因此90年代的大陆电影可以说是比香港电影强的。
4,要说弱,只是弱在商业片上,而事实上大陆在张艺谋拍摄《英雄》之前的90年代,甚至没有商业片的概念,所以两地在商业片上,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⑨ 关于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
还是原音重现好,否则不伦不类。
⑩ 中国大陆80 90年代经典电影
小字辈、不是为了爱情、大桥下面、庐山恋、巴山夜雨、芙蓉镇、原野、邮缘、好事多磨、牧马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明姑娘、神秘的大佛、人到中年、黑炮事件、黑三角、东港谍影、405谋杀案、瞧这一家子、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野山、红高粱、顽主、小花、不该发生的故事、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高山下的花环、花枝俏、父与子、二子开店、父子老爷车、少爷的磨难、武当、武林志、峡江疑影、归心似箭、海外赤子、菊豆、老井、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手机、胭脂、珊瑚岛上的死光、哪吒闹海、天书奇谈、葫芦兄弟、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