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西方电影文化的差异
我一直认为,西方的电影,较中国电影有创意,这种创意,除了在故事结构上的创新外,更多的是体现在了故事的内容上。
西方的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崇前,而中国电影,则偏爱于怀古。只要对西方电影稍有关注的人,就会发现西方电影更多的是执著于对未来的想象,诸如《火星计划》、《机械公敌》等影片就是明证。而中国的电影,则是与之相背的。近来,国内的一些历史剧、宫廷戏甚嚣尘上,大概就是这种怀古情结的突显。因此,但西方儿童正沉醉于星球大战的无尽遐想时,我们的下一代仍痴迷于降龙十八掌的无坚不摧;当西方人正在为宇宙飞船的设计图纸一筹莫展时,我们仍在为哪段历史是否尊重史实而吵得鸡飞狗跳。
无可否认,这样的思维模式,已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未来的认知。我们常说,咱们的下一代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但谁又想过,我们周边的文化,又为他们提供了多少创新的氛围呢?
我们的电影,与西方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尝试着去从西方的电影中吸取有益的思维方式,我想,无论是对我们的电影事业,还是下一代,想必都会大有裨益。
② 中国电影和西方电影有些什么不同
几年前上映的《廊桥遗梦》曾让中美观众为之感动。仔细分析,同是流泪,却有着文化背景上的微妙差异。老美们感动,是在“解放”得轰轰烈烈后,渴望某种更为纯朴的真情;对依然在传统藩篱中彷徨的中国的观众来说,多半是浪漫的婚外之恋让人怦然心动。在彼,是反思和回归,在此,率性尽情还显得奢侈。文化问题其实相当复杂,就西方电影来说,许多欧洲导演的审美情趣就与美国人有明显分歧。但在大多数观众的心目中,好莱坞的大片几乎就成了西方电影的代名词。
事实上,美国电影的成功与电影的娱乐功能密不可分。如特立独行的英雄、风情万种的美女、大团圆的结局。在人物形象上,正与反的强烈对立,都很易于将追求心理宣泄的观众锁定在特定的空间。这种影片其实也颇合中国观众胃口。千百年来,国人所渴求的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大团圆梦境更能将一颗痛楚的心灵抚平。与此同时,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对观众的心理产生相应作用。中国观众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又常常会对正面的角色产生“超人”般的道德期许。在国产影片中,同样是英雄美女,英雄在人格上就多半是道德楷模。近日,由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市内公映,这部片子获得了10项奥斯卡奖提名。通过这部片子,可以看出李安在中西文化间所踩的钢丝。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是双重的,李慕白和他的师妹真心相爱,但他们又在不断进行自我约束,直到李慕白中毒身死。在外国人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东方情结。而身为贵族小姐的玉娇龙割舍不下与沙漠强人罗小虎的爱情,她对于禁忌的突破,她半分天使半分魔的放任性情,又何以不让老外们正中下怀。从影片的整体结构看,小虎的出现只是近乎符号般的阐释,其艺术处理的粗糙当是李安的败笔。
对于《花样年华》,影评人是这样评价的:王家卫本来就是以艺术电影的拍法取得商业成功的一朵香港奇葩。看过王家卫之前的片子就不得不承认《花》片是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的,王大导也很有点才思枯竭的嫌疑。事实就此成为:将艺术电影缩减为形式化的王大导,遇上了充满媚雅冲动的饥渴人群。于是王导携爱将梁朝伟、张曼玉出席的首映礼成了各大城市的热门话题,大伙普遍记住和敢于高谈阔论的就是张曼玉在片里换来换去花色无穷的旗袍。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让张曼玉、梁朝伟演绎了一出东方式的廊桥遗梦。同样表现的是婚外情,好莱坞的廊桥之恋,上演的是赤裸裸的情欲。王家卫镜下的《花样年华》却洋溢的是含蓄阴柔之美。其实何止是与西方式的比呀!即使与时下中国表现男女情恋的影视片比,《花样年华》也该让如今的“赤裸裸”们羞得脸红了。曾几何时,中国人在男女问题上的含蓄消逝了……
《花样年华》中的周先生和陈太太,是60年代香港市井中的小市民。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花》片却从中挖掘出了美。这挖掘的诀窍就在于紧紧把握住了中国人含蓄的男女情感表现方式。周先生和陈太太都成了被另一半抛弃的孤男寡女,当他俩从对方相同的领带、背包知道各自的那一半勾搭到一起后,虽双方相依相恋,但并没有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甚至他们各自的另一半--陈先生和周太太的模样都没露,只有声音和背影,这些都使影片看来圣洁而含蓄。
渴望某种更为纯朴的真情;对依然在传统藩篱中彷徨的中国的观众来说,多半是浪漫的婚外之恋让人怦然心动。在彼,是反思和回归,在此,率性尽情还显得奢侈。文化问题其实相当复杂,就西方电影来说,许多欧洲导演的审美情趣就与美国人有明显分歧。但在大多数观众的心目中,好莱坞的大片几乎就成了西方电影的代名词。事实上,美国电影的成功与电影的娱乐功能密不可分。如特立独行的英雄、风情万种的美女、大团圆的结局。在人物形象上,正与反的强烈对立,都很易于将追求心理宣泄的观众锁定在特定的空间。这种影片其实也颇合中国观众胃口。千百年来,国人所渴求的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大团圆梦境更能将一颗痛楚的心灵抚平。与此同时,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对观众的心理产生相应作用。中国观众由于受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又常常会对正面的角色产生“超人”般的道德期许。在国产影片中,同样是英雄美女,英雄在人格上就多半是道德楷模。
传统的伦理精神会不自觉渗透、内化于观众的心理结构中。西方人崇尚自我,国人相对折衷。以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为发端,西方的艺术作品并不回避人的欲望和本能。同样是表现男欢女爱,中国影片会考虑大众欣赏习惯,进行较为含蓄的处理。而西方开放的观众会很自然认同“花心”英雄,女星们更是被装扮得艳光四溢。反之,中国观众认同的多是合乎规范的贤惠淑女。受“文以载道”观念影响,中国观众在心理上还有着“教化需求”,由于情感相对克制,中国观众会津津有味地观看悲欢离合的故事,但又排斥类似于同样来自于西方的纯粹悲剧。
③ 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区别
但是可以肯定中国的生化电影很少,而且拍得没西方的好!
④ 想知道大家对于中国电影和西方电影之间的差异有什麽想法及期望
中国电影现在已有文艺片走向商业片,但商业片又拍得不成熟。而外国现在是文艺片与商业片都比较发达。中国商业片总是玩弄一些过时的电脑特技,中国电影努力让人看出特技效果,如《无极》。而外国则是用特技服务于电影,努力增加真实感。
但中国的文艺片还是不错的。像张艺谋早期的作品,《一个都不能少》、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还有近期的《千里走单骑》
其他的像《天下无贼》、《可可西里》等。
⑤ 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与西方的电影差距那么大
大家都知道,中国和欧美西方国家的电影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们经常会看见这样的评论,看完一个西方大片后,底下会有很多这样的评论:如果是中国,绝对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中国的观众一种常年来观影后的一种共同认知。
那为什么会有这些差距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明星的知名度。
欧美的片子里出现的明星基本都是在全球都很有名气的明星,而中国的明星基本也就是在本土或者华人范围内有名气,出了这个圈外,基本就没有人认识了。
要说中国的明星可能也就成龙,李连杰,章子怡这些稍微在华人圈外有点名气,但说到欧美的布拉德皮特,李奥纳多这些,基本在全世界,没有几个不知道。
这种明星效应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明星带来的票房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前阵子小李子2015年主演的《荒野猎人》,就获得了2016年8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大奖。
奥斯卡这种奖项是全世界电影的盛宴,中国的电影人基本和这种奖项无缘。
二,中国的编剧和西方编剧的差距大。
一部戏的精彩就在于导演和编剧,中国电影的编剧有点参差不齐,和西方一些编剧相比,功力还需要提高。
拿前阵子一部剧《深夜食堂》来说,这部剧是在日本已经有了广泛的知名度了,很多中国的观众也看了,但是中国买了版权以后,自己翻拍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伦不类。
就是既模仿日本的场景和故事 ,同时又想加上自己的元素 ,结果出了个这么四不像,观众看的也非常尴尬。明明是中国版本的戏,为什么看起来总觉得不像。
三,中国的特效和对待电影的态度差距大。
中国电影的特效制作水准估计一直在学习欧美电影的道路上 。欧美一直再用电脑绿幕,中国一直在搭棚子。
比如《变形金刚》,这里面的特效估计拿到现在中国的电影来拍也拍不出里面那种扣人眼球的刺激和紧张。
再说说这种态度,欧美的电影也要追求票房 ,但他们都知道有好的票房前提是要有一个好的故事。
而中国的电影在还没开拍就在宣传造势要产出高的票房 ,一味的追求票房,然后找些出镜率高的脸面和小鲜肉,加班加点的赶制出来一部影片,这种态度下的影片质量能达到多高,可想而知。
拿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两部影片来说 。因为这两部片子是我同一天看的。两部都是恐怖片。
一部是《恐怖游轮》,里面讲的故事不断轮回,那种细思极恐的循环让观众陷入了一种烧脑的恐怖中。
这部影片我不知道导演当初有没有刻意追求票房,但从影片反应出来的效果,已经当之无愧可以列入全球恐怖片排行榜了。
看了这个的同时我又看了一部《恐怖电影院》,两部的名字象,都有恐怖两个字开头。
但我真心想说,真对不起恐怖这两个字啊,我都无力吐糟了。
估计有在电影院看的观众 十个有九个都睡着了,拍一部恐怖片能把人拍睡着,也是没有谁了,我已经无力吐糟这部影片了。
当然,这几年,中国电影也慢慢在改变国人对它的看法。
比如《战狼2》,一度引起国人的激情,达到了50多个亿的票房。
比如《无问西东》,前期遭到了恶意刷票,但很多观众看了之后,确实觉得是部好片,通过观众的平分,又实打实的把评分刷到了高分。
中国的电影和欧美相比,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希望自己国家的影片在全球范围引起关注,希望中国电影人能够真正踏踏实实静下心来排除票房的因素,拍出一部引以为傲的佳片。
⑥ 中国和西方电影审美差异
东方更强调集体团队的协作,西方更凸出个人实力,个人英雄主义
⑦ 求一篇《中国电影和外国电影的差异》的论文(急!!!!)
说起中国电影,如同谈起了中国足球,给人以不争气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有人会奋起反驳:我们有世界级的大导演,有获奖的、有赚钱的、有名利双收的,我们中国电影已经走向了世界,这是“中国足球”可以比
⑧ 欧美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差异(详细点,作业)
论中国电影和欧美电影的特点与区别
中国电影的特点是:以社会意识形态内涵为指向,注意教育观念,具有浓重的本土文化色彩.旨意要求直接而明确.道德伦理传统也是中国电影表述的重要方面.遵守人伦常情构筑情感世界和借助人伦情感来褒贬判断,成为中国电影常见的情感支撑点.说到底就是三个重,“重道德,重文化,重教育”。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国情和政府有直接的关系。
欧美电影的特点是:以个人意识形态内涵为指向,以娱乐性为主的叙事风格。电影的风格注重视觉刺激效果、场面豪华、故事精彩、对话幽默,有时再加上白日梦般的幸福结局或扬善惩恶的道德教训。以高科技、高投入和商业化的运作方式,靠娱乐性方面的优势争取到了大部分观众。导致中国电影和欧美电影最大的根本区别在于东西方的思想常规和文化差异。
就像《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实际上是用新的电影技术和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老而又老的美国神话:一个近乎弱智的孩子,只是因为他母亲不承认他比别人差,他也就一心一意地按照他母亲所教导的生活观念去生活、去努力奋斗。结果他竟取得了成功。这是典型的平民社会的观念,即相信任何人都有能力、有机会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只要你肯努力去做,肯努力奋斗。它所宣扬的个人奋斗的神话,从道德上来讲,大概不会有哪个社会认为有不道德的问题。这部片子在美国非常走红,但是,它进口到中国后,尽管传媒一再鼓吹,实际上观众的反应却平平。可见,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并不是能够被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都认可的。因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对于一个人成功的期待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特殊禀赋,历史上所记载的历代成功者,大体上都在于他们具有特殊禀赋,即天命所归。另一方面则是外在的机遇,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历史上或传说中,个人的传奇般成功,大都归因于偶然的机遇。明代小说《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可说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一个人想方设法发财,结果处处碰壁;而当他无意于经营时,财运却自天而降。总而言之,既无异能又无机遇的普通人就靠着勤奋努力获取成功,这在一般人看来根本是无稽之谈。阿甘式的弱智儿在美国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不得而知,但美国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努力,或者说他们认为从道义上讲阿甘应当成功。而在中国,传奇故事中也不乏弱智儿成功的例子。但那基本上是属于“傻人有傻福”的套路,即傻子由于意外的侥幸而成功。如果说傻子是靠着自己的奋斗而成功的,人们多半会觉得这象是痴人说梦。阿甘的形象在中国很难唤起人们的赞许或认同,《阿甘正传》在中国不能火爆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这个概念,对欧美地区的人看中国电影存在很大的误导性。中国在外国人眼里始终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海外的新闻媒介对中国现状的描述也有严重的偏见。这就是为什么欧美电影中曾经表现的中国人,总是穿唐装梳辫子而且显得滑稽可笑的缘故。包括香港民众说到内地人也一度摆出红卫兵的架势。对中国道德文化的不理解直接影响他们对中国电影的看法和感受,就如他们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觉得这部电影的节奏过于缓慢,情节错综、杂乱,令他们摸不着头绪。其中所牵涉的诸多历史、文化以及民族情绪的因素都被他们列于“不可理解”的范畴,甚至一些镜头让他们感到困惑,有时还会反感。对于他们的不理解,我们反过来看,首先,就这部电影而言,它的确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尤其是历史上的一些大的事件,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讲,这些历史事件即便不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也与他们所读到的有差异。再有就是“霸王别姬”是一部艺术感极强的电影,出自一位个性化的导演,陈凯歌在这部影片里放入了自己的情绪,放入了整个民族在某一阶段的情绪,又放入了一种被艺术渲染后的情绪。然后再加之一些北平旧日文化色彩浓厚的地道的布景和对白,与有关京剧的诸多段落,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自幼生活在中国,自以为还算比较了解有关我国文化、历史的人来讲,还是只能够勉强地看懂电影中大部分内容,而在看过二遍、三遍后才衍生共鸣与感触,那么我们又如何去期待那些外国人能理解这其中的所有东西呢?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对于生死的概念与其他人有极大差别。对于我们来讲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外国人来讲,他们认为中国电影中将人命的处置过于轻率,甚至不加渲染,而且对于许多影片中的死亡他们都持无予理解的态度。再如张艺谋的“英雄”,一些欧美地区的观众看的时候,他们对于残剑、飞雪这一对情侣互相剑刺对方那一幕所表示出的惊讶。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一举动可被定为“悲壮、伟大”,然而对于外国人来讲,他们却认为那一对剑客的思维不合逻辑。
我个人看中国电影在于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触动,但是中国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束缚性比较强烈,相比之下,欧美的电影却能给人的思想发挥更大的空间自由。像《2001:太空漫游》,讲述了一个充满自我意识的、混杂了历史、宗教、寓言等意识形态的神话。开始,发展,终结,新生,人类的全部历史浓缩在这139分钟的电影里。奢华的想象和绚烂的视觉冲击是这部片子的亮点,更重要的是,片里有大量充满寓意的意象,而黑石、骨头则是最典型的,像这样广阔的思维舞动空间,在中国电影里是无法找到的。
然而,由于中国本土电影比欧美电影更加直接地连通中国观众对现实的体验。像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有话好好说》、《一个也不能少》,黄亚洲的《没事偷着乐》,黄建新的《站直了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十面埋伏》、《红灯停绿灯行》等系列影片,以及政治电影《生死抉择》、战争影片《黄河绝恋》、中西文化冲突的影片《刮痧》,还有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些新生代青年导演拍摄的影片如《美丽新世界》、《爱情麻辣烫》等,都充分利用了本土现实文化资源,都善于将风云变幻的社会图景和对离合悲欢的普通平民命运与通俗电影模式相结合,不仅表达对转型期现实的体验,而且也表达人们的生存渴望、意志、智慧和希冀,从而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冯小刚的的电影将本土的文化资源与类型剧的商业策略相结合,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电影模式,并且一直成为国产影片的票房中坚。这些都表明,本土现实是欧美电影目前还不可能替代的中国电影的文化优势。
⑨ 急~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的差异
中国电影:
①中国是一个注重实践的民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带上了一种实用理性精神。实用理性精神的影响使中国的电影理论不是发展成为一整套抽象的思辨美学,而是形成一种和批评实践与技巧总结理论相结合的实用美学。
[b] ②中国人伦理型的文化精神,在文学艺术中形成了“文以载道”的思想传统。[b]这使中国电影理论相对注重电影功能的研究,并且不是停留于抽象的载道功能,而是和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以社会功能为核心的电影本体论。并具体演化为对电影和时代、电影和社会、电影和人民、电影和政治等一系列关系的研究。
③中国传统的理论思维方式侧重于直观整体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国电影理论在对电影基本结构的研究上侧重于情节——剧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镜头水平的研究。剧作是中国电影理论本体论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一水平上,中国传统的电影理论提出了其核心概念“影戏”。这一概念强调电影的戏剧本性,而把“影”看作是完成“戏”的手段。影戏虽是一种独立的兴行物,然而从表现的艺术看来,无论如何总是戏剧.
中国早期的电影通大都过影片故事对作者人生态度的主观表现和对社会的教化作用。郑正秋的“戏剧者,社会教育之实验场,优伶者,社会教育之良师”的主张,洪深的要求影戏“以普及教育表示国风为主旨”的声明,在当时是最有代表性的。其次,影戏理论注重对电影情节——剧作水平的研究。认为“电影的剧本是电影的灵魂”。人们在这一前提下,对电影剧作的选材、 结构、 冲突、高潮、语言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要求剧情曲折有趣、耐人寻味,要求保证叙事的“调和”、“流畅”。和情节因素相比,造型因素主要被看作一种“扶助”的成分。
到了中国近代,由夏衍等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他们在参加编剧创作的同时,亦着手建立新的电影理论批评工作。他们从革命的功利目的出发,要求电影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舆论工具。他们阐述了电影与时代的关系、电影的阶段性等问题,亦涉及了主题与题材、形式与内容、真实性与倾向性等广泛的文艺理论问题。这些主张超越了抽象的“为人生”和“教化社会”,而把电影放到更广阔、更严峻的社会现实中,奠定了中国电影理论进步的现实主义思想传统的基础。
1949年后,研究电影如何贯彻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总方针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理论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中间,曾产生过不重视艺术规律、过分强调电影直接为当时政治运动服务的偏向。对此不少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见。例如:史东山从分析小说、戏剧和电影的异同入手,
一方面强调“注意电影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整场整景的结构形态,以及场与场、景与景之间的结构形态,而不被分镜头的形式所迷”,
一方面把电影视像的具像性和小说描写的相对抽象性作对比,强调电影“直感直觉”的视觉艺术性质。[b]把电影的故事叙述和影像表达两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了。[b]张骏祥针对当时电影创作中存在的不重视和不熟悉电影特性的问题,着重从艺术技巧角度对电影艺术特性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归纳和论述。他阐述了电影具有的具像形像和时空可跳跃的优点与它“一次过”及画面视野局限等缺点,指出正是这些优缺点相反相成,互相制约,构成了其艺术形式的特性,即“鲜明的动作性”、“结构上的简捷鲜明”、“依赖视觉形像,依赖造型表现力”、“要求在生活逻辑之外对蒙太奇逻辑的遵循”等
夏衍在1959年发表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根据自己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详细阐述了自己对电影剧作规律的认识。他特别强调电影创作的通俗化和形像化。要求电影“准确、鲜明、生动”地“诉之于观众的直觉和联想”。他很重视电影创作的革命功利目的,提出“目的性决定了体裁、结构”,认为“电影和戏剧一样需要戏剧性和人物性格的鲜明性”。因此他特别强调戏剧或情节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影剧作结构和技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以传统文艺中“剪头绪”、“密针线”等许多经验丰富自己的剧作理论。
60年代初,袁文殊、罗艺军等人把“向传统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提出。他们阐述了电影艺术“具有向民族传统学习的极其广阔的可能性”,认为这是电影艺术“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之一”。他们主张“电影艺术向民族传统学习,主要是向传统的姐妹艺术学习”,认为这种学习包括创作方法和具体的艺术技巧等不同的层次。徐昌霖的《向传统艺术探胜求宝——电影民族形式问题学习笔记》以及韩尚义的《环境·情景·情境》、姜今的《论形式美》等文章,分别从叙事和造型等不同方面探讨了电影创作中如何对传统的叙事艺术(特别是说唱艺术)、传统美术和画论的经验进行借鉴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重新开始了电影理论的建设。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影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标志这一时期电影理论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的是对电影本性的探讨。
不可否认,电影艺术在形成过程中,确实从戏剧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电影依靠戏剧迈出了第一步。然而当电影成长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之后,难道电影还要永远依靠戏剧这条拐杖走路呢
[b] 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文学价值”
首先是指“作品的思想内容”
其次是“关于典型形像的塑造”
第三是“关于文学的表现手段”
第四是“节奏、气氛、风格和样式”[/b]
这些都是应由剧本所“提供”和“决定”、而由导演用电影手段来“体现”和“完成”的“文学价值”。
关于电影民族化问题的研究在60年代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这一方面表现在对这一主张的具体和深入的阐述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这一口号本身的反思上。电影的民族风格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既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民族特色(人物的民族气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民族风貌)把握上,也显现在民族审美经验、审美习惯的追求中。这不是对古典文学、 戏曲、 国画的某些技法、程式的生吞活剥,而是按照电影艺术的特性吸收传统美学的精神。
新时期电影理论的发展,一个共同的倾向是对传统命题全面反思,开创了中国电影理论史上一个空前活跃的时代。
但现在感觉中国人,太爱模仿欧美人了.对本地的东西越来越不重视,比如说张艺谋,前几年的作品还真是不错.再看看近两的什么<十面埋伏><英雄>拍的题材是中国史料武侠片.但中心全放在了场面上了,如同好莱坞的做法....
那一部让观众满意了,第一次去电影院看<英雄>,大家是抱着对他的信任去的,二次去看<十面埋伏>是抱着希望去的.真不知道第三次他还想让观众抱着什么的心情去电影院看他的作品.
陈凯歌的<无极>也上映了.希望不要如同张艺谋一般让观众觉得,钱花的不值.
欧美电影:
有人认为:
欧美电影构思巧妙,独具创意!
欧美演员的表演自然流畅,这同他们注重个性及热情的性格分不开!
亚洲电影比较拘谨,被传统思想所束缚,缺乏美感,缺乏真实性!
中国电影一味追求明星效应,凡是出了名的,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质量不能保证!
中国电影普遍艺术性不如欧洲电影,人家拍成艺术片,中国人就拍成色情片,差距显而易见!
欧美电影深沉内敛,无处不在的人文主义精神;个性化的电影追求;节奏沉稳、顺畅;叙事深沉细腻;充满诗意的影像风格。
要比其他国家的电影做的要完善!不管是从镜头走位,背景的设计,背景音乐的演奏,演员的选择,导演的创意及剧本的创作都是有其先进的技术的!这是时间的金钱堆出来的!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我们的电影要全面的赶上欧美电影是 需要很长时间和金钱的投入的!
某位奥斯卡最佳导演说过一句话:“中国电影的一百年和美国电影的一百年是有很大差距的。”
从小到大我们家的影碟几乎全是欧美的,给我推荐电影的爸爸好像也没提过我们自己的产品。
我觉得人家的特点就是能吸引观众,豪华如the lord of the ring,刺激如mr. and mrs. smith, 奇幻如harry potter,真诚如forrest gump,可爱如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纯真如roman holiday,清淡如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深情如brokeback mountain……你会很愿意花上一个下午来好好欣赏它们的,而且它们有能力来引起你的共鸣,还乐意反复地看(很多我们国家的电影是做不到这点的,即使是那些在柏林戛纳威尼斯风光无限的电影)。
我还建议你去这里看一下http://www.insun.com.cn/dyfxb/2007-10/10/cms468817article.shtml
⑩ 从东西方电影差异比较二者价值观的不同。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奠定了东西方不同的艺术美学。在《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俄罗斯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依据”,又说,“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以独立体系阐明美学概念的人,他的概念竟然雄霸了两千余年”。《诗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影响西方美学发展路径的“模仿说”,即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我们现在所谓“美的艺术”,如诗歌、音乐、图画、雕刻等,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叫做“模仿”(Mimesis)或“模仿艺术”。从这个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他把“模仿”看作这些艺术的共同功能。这种美学观点对于两千余年后产生的新兴艺术门类——电影,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西方美学重模仿,重再现。那么,不同文化传统熏陶下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学则重抒情,重表现,最终发展为意境的理论。画史上对唐朝画家张躁有这样的记载:“张躁,字文通,画松特出古今,能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作生枝,一作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槎桠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毕宏画名擅於时,一见惊叹,异其唯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所学?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笔者以为,张躁所言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精确地道出了东方美学尤其是中国美学的精髓所在,就是注重对外在“造化”的模仿,但是最终却要由内在的“心源”来作决定,“造化”是为“心源”作准备的,“心源”才是艺术家最终凭借的根据。就像中国绘画中所说的“手中之竹”与“胸中之竹”的区别一样。这种美学观点与中国艺术注重艺术意境的创造是紧密相关的。
在东西方电影影像的表现方式上,也体现了这些差异。
理论构架的差异性
在《电影是什么》中,法国电影批评家、理论家巴赞提出了他的电影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就是电影影像本体论和长镜头论。巴赞认为,电影本质上是“真实的艺术”。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是一位原籍德国的美国学者。他采纳了巴赞的理论前提,根据他40多年的“观影经验”,写出了《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一书,在卷首序言中声明这本书“是一种实体的美学,而不是一种形式的美学,它关心的是内容。它的立论基础是: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
以巴赞、克拉考尔为代表的纪实派电影理论,就是一次对西方传统的艺术观——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的回归。虽然在后来,电影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电影理论流派。但是,他们的纪实派电影理论的影响却一直没有中断,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电影实践领域。
东方没有产生过影响深远的电影理论著作,经典电影理论著作基本上都是产自于西方,这也许再一次印证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东方就没有自己的电影理论。例如,从1905年中国人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始,电影就逐渐开始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艺术形式,例如戏剧,借鉴学习,从而在理论上产生了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的“影戏”观。早期电影艺术家侯曜说过,“影戏是戏剧的一种,凡戏剧所有的价值它都具备。” 而“影戏”理论的核心就是,以戏剧式的叙事为本位去把握电影的方式,是一种与西方电影理论截然不同的中国式的电影本体论。
题材选择的差异性
希腊文化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其中的科学理性精神同样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世界。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西方人特别注重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呈现出与东方人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希伯来精神中的基督教信仰也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世界。二者相结合,西方文化传统里就产生了大量的充满理性的哲学著作,散发出浓厚的人性关怀。
这对于电影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是继承了西方文化精髓的欧洲电影。在题材选择上,一方面是形而上的“哲学电影”,这种电影给人的感觉,犹如将电影作为一个载体,来探讨哲学的命题。
本文中所提及的东方文化是以中国、日本及韩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尤其突显中国文化,众所周知,日韩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对于中国文化的构成,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认为是“儒道互补”的。但同时也承认“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 可以说,综观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艺作品(除某些纯粹的爱情诗、田园山水诗和其他抒情性的文艺作品外),历代文人的政治立场、个人理想、思想情感、心理反射、生活方式等都深印着儒家的伦理色彩。
这在东方电影中也有鲜明的体现,著名的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他一生拍过50多部电影,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日常平凡生活的记录和反映,没有戏剧式电影中的矛盾冲突和激烈的大事件,有的只是现实中家庭关系平淡的描写。
其实,即使是对同一题材的处理,东西方电影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烙印。例如,同是爱情影片,西方电影就呈现出激烈奔放的感情色彩。在爱情片《泰坦尼克号》中,当杰克与露丝遇到外在的危难时,他们是以一种荡气回肠的方式祭奠爱情。而在东方的爱情片中,男女主人公常常是采取含蓄内敛的方式面对爱情,如中国的经典影片《小城之春》、韩国影片《八月照相馆》等。
影像呈现的差异性
西方文化中重视精确性和科学理性,使得西方电影的影像有自己的独特特征,例如为了提倡“现实的多义性”而产生的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巴赞认为,电影要做到从多义的现实事物中,让观众“悟出”其“确切含义”的话,只有不被剪断的景深镜头,才能给观众这一权利。巴赞以奥逊·威尔斯的影片为例,指出这位导演在《公民凯恩》里用景深镜头来刺激观众,因为这种技巧迫使观众去使用他们自由的注意力,同时也使他们觉察到事实的多重矛盾,这就使他的景深镜头具有三重的真实,即本体论的真实、戏剧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在影片中有一个经典的景深镜头,画面的前景是,屋里的小凯恩的父母在与经纪人商谈关于送小凯恩出去的事情,而画面背景的深处,窗户外的小凯恩在无忧无虑地玩雪,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正在发生改变。这一景深镜头简单而多重含义地将巴赞所强调的“现实的多义性”表达了出来。
巴赞的长镜头理论进入中国后,也受到了电影人的欣赏和实践,但是在东方电影中的长镜头,似乎只存留了长镜头的外形。仔细分析,东方电影长镜头的运用,明显蕴涵和折射出东方文化的意韵,其中的突出代表,当推台湾导演侯孝贤。在侯孝贤的电影中,多见悠长缓慢的长镜头,慢慢地摇移。它只是一种形式,并非是对绝对客观景象的机械描摹,而是经写实、传神而至妙悟的一种心灵境界的折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