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产电影 » 中国电影产值
扩展阅读
香港电影开头扔烟头 2025-01-11 08:58:20

中国电影产值

发布时间: 2021-06-08 22:39:36

⑴ 电视剧和电影哪个产值更大

肯定是电影,因为电影是有票房,而电视剧都是收视率

⑵ 2015电影产值最高的国家

美国

据美国权威票房网站boxofficemojo的数据,2015年北美共上映电影688部,总票房1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14亿元),增长5.8%。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2015年12月31日晚通报,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

⑶ 现在中国电影产业在世界的地位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排第三 中国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和好莱屋相媲美,但科幻技术还差很远,电影业美国第一,日本第二,虽然中国总产值排第三,但投入与产出却不能相比,总体说来中国电影还比较落后,缺乏创造力,想象力不丰富!

⑷ 业内解读:为什么90%的中国电影不赚钱

高军则给行业外的投资方提出建议:你可以不内行,但你一定要尊重内行。 据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年初披露数据显示,2012年国产片亏损比例达到82.5%,而美国过去1500多部电影的平均亏损比例仅为61%。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任仲伦透露,201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农村放映不计入),同比增长30.18%,是10年前的18.5倍。然而,当年生产的电影中真正能赚钱的却不足1/10。《赤壁》巨星云集仍难逃亏损厄运,《夜宴》、《投名状》等大片也是亏损的。为什么90%的中国电影不赚钱?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影视制作系教授斯夸尔介绍,目前每部好莱坞电影的平均制作成本已达7000万美元;据统计,好莱坞七大制片公司平均每部电影制作和广告成本超过1亿美元,其中,美国本土票房占总收入的12%,海外收入占53%、电视授权占8%、付费电视占5%、PPV/VOD点播占10%和DVD占12%。曾提出电影版权投资计划的中科智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也曾对美国1500多部电影进行了财务分析,显示其亏损比例仅为61%,而整个行业的内部投资回报率则高达25%。 本期嘉宾著名影视导演高希希 浙江美浓影视公司总裁郁康淳 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季伟 北京艾亿新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李佩森原因一:求量不求质 高希希认为:大部分不赚钱的电影都是因为制作不精良,虽然赚钱的电影往往不一定是制作最好的,但能赚大钱的电影绝对不是制作最滥的。现在的电影过多地往所谓目标观众群靠拢,其实失掉了电影本身独特的风格,这样的电影低估了观众品位。中国电影界跟风之作太多,一味的跟风最终会使电影失去特色,无法让观众喜爱。 郁康淳也认同这一点:中国电影本身的功课还没做好。好电影是凭借优秀的故事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打动人,这是最起码的立足点。中国电影创新不够,大量跟风之作出现的后果是,90%的跟风电影都亏本。 李佩森表示:影片质量差是中国电影不赚钱的主要原因。卡梅隆拍《阿凡达》用了13年时间,而现在一些国产电影拍得就跟拍电视剧那样快。中国电影需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高军指出,数以千万的中国观众看过《阿凡达》后,口味变得极其苛刻。中国电影尝试了3D技术,但出现了不匹配情况。影院大量订购3D设备,导致3D放映设备供不应求,可是影片质量跟不上去。 原因二:赚钱方式过于单一 李佩森认为,盈利渠道少也是原因之一。目前虽然过亿票房的影片层出不穷,不少影片的衍生品市场也可圈可点,但对于中国每年生产的大量影片而言,依然是凄惨冷淡。目前中国电影产业90%的盈利依然来自票房,衍生品及网络版权等收益可以忽略不计,再加上目前网络高清盗版等事件,使得不少电影的票房更是雪上加霜。与好莱坞影片的产值构成相比,中国电影的赚钱方式过于单一,在美国票房收入只占到1/5,但在中国票房收入占到电影产值的90%。事实上,通过票房拿回投资并不容易。 李佩森说:除了院线票房外,DVD、电视转播、广告赞助、网络点播等都是电影的盈利方式;此外,通过电影有机植入特定场景,拉动地方旅游业发展,收取佣金以及通过产品剧情化吸引商业广告,也是不错的盈利方式。从票房到衍生品、到更深层次的品牌化电影资产,逐步深化电影产业价值链条。

⑸ 2012年全国影视产业产值有多少

年度电影局通气会1月9日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电影局局长童刚做了2012年的总结报告。2012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70.73亿元,但进口片票房份额占到52%,国产电影票房首次输给了进口片。1月9日下午,年度电影局通气会在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电影局局长童刚通报年度电影票房及电影产业发展情况。2012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70.73亿元,但进口片票房份额占到52%,国产电影票房首次输给了进口片。
这份报告归纳了2012年电影工作的六大成绩,一是在过去的一年中,主流电影创作取得新成就;二是面临进口分账影片的冲击下,国产电影市场中频现黑马;三是影院建设保持了高速发展;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目标全面实现;五是电影技术发展,科技创新进程加快;六是电影走出去工程稳步推进。同时,报告中也指出了中国电影产业中不可回避的一系列矛盾。
全年总票房破170亿 比十年前增长18.5倍
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70.73亿,同比增长30.1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82.73亿元,占全部票房总额的48.46%。童刚介绍说,2002年,我国电影总票房9.2亿元,去年一年的总票房比十年前增长了18.5倍,年均增长33.9%。2012年,我国生产故事片745部,动画电影33部,纪录影片15部,科教影片74部,特种电影26部,各类电影总量达到了893部。

为迎接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去年涌现出了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电影,如《忠诚与背叛》、《雨中的树》、《生死罗布泊》等,以崭新的观察角度、体验方式、表现形式提高艺术性,同时积极借鉴类型电影元素,引入高科技制作手段,探索主流影片的创作道路。
进口分账片配额增加 国产电影频现黑马
去年也是挑战严峻的一年,2012年2月18日,中国和美国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确定在每年20部进口分账电影配额的基础上再增加14部进口分账的高新技术格式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也由此前的17.5%提高到25%,国产影片市场地位受到极大挑战,压力前所未有。上半年进口影片票房达到了52.67亿元,其中12部影片票房过亿,而国产影片票房只有28.05亿元,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只有6部,市场份额仅为34.75%。
不过,2012年下半年却出现了不少市场反响较好的国产片,《一九四二》、《十二生肖》、《搜索》、《人再囧途之泰囧》、《画皮II》、《寒战》、《听风者》等电影均取得较高票房成绩。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人再囧途之泰囧》和《寒战》等小成本影片类型定位精准,《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观影热潮,截至目前,以3600多万的观影人次超过《变形金刚3》和《阿凡达》,以近12亿元的票房收入创造了国产电影新纪录。
2012年国产影片在全年票房总额中占比超过48%,累计有21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6部影片达到2亿以上票房、3部影片达到7亿以上票房,数量超过历年。

影院建设高速发展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目标全面实现
童刚在报告中提到,2012年,我国新增银幕3832块,平均每天全国新增银幕10.5块,且全部为数字影厅,截止2012年底,全国银幕数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现有的13118块,其中2K数字银幕超过1.2万块,主流院线影院基本全面实现数字化放映。银幕的增加伴随着院线票房成绩的提高,2012年我国共有25条院线年度票房超过亿元。
与此同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也取得了不俗成绩,“五个一工程”入选电影作品在全国农村地区得以广泛展映、展播。截止年底,全国共有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48条,放映队5万多支,全年共放映影片800万场左右,观影人次达到了15亿。
电影新技术展示市场影响力 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
以3D、IMAX为代表的高薪技术格式电影展示出巨大的市场影响力,高薪技术格式电影放映的全面铺开和国产3D、巨幕电影的制作水平突破,使得国产电影的新技术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去年全年共有12部国产3D电影登陆市场,《十二生肖》、《一九四二》等影片也尝试通过IMAX、中国巨幕等技术手段提升观影体验。由电影科研所、中影集团等单位联合集成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巨幕数字放映系统投入商业运营,打破了美国IMAX格式对巨幕电影市场的垄断。
在海外电影引进内地影院的同时,我国的国产电影走出去工程也在稳步推进。2012年,在境外4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共举办了118次中国电影展(周),展映国产影片614部次,有47部国产影片译制成英、法、西、阿、俄等10个语种,共向48个驻外使领馆提供了526部次影片。全年共有390部次影片参加了32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77个电影节,其中有55部次电影在21个电影节上获得了73个奖项。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到了10.63亿元。
电影质量滞后于数量 市场档期和秩序有待提高
在这份报告中,童刚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现在国产电影产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其中较为主要的是国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强化,国产影片科技含量与人才储备较为欠缺,产业布局不均衡,电影技术标准及监管体系仍不完备,“走出去”的能力还显薄弱,农村电影放映条件也有待改善。
2012年,票房收入超过2亿元的国产影片与美国进口影片相比,数量偏少,竞争力相对低下;在5000万-2亿元的中等票房影片中,虽然国产影片比例占有一定优势,但质量参差不齐,口碑与票房不相称。这些现象凸显出国产电影的核心创作力不强,在类型化开发、多样性建设等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国有电影单位的整体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品牌建设意识较为薄弱。

此外,东西部地区差异、大中小城市间差异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县级影院、二级市场的效益产出水平不高。2012年,虽然加强了对档期分布的宏观调控,但影片在热门档期扎堆上映、相互挤压的现象仍然存在,严谨有序的市场状态仍是今后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电影市场监管的制度化漏洞未能及时完善,票房的偷漏瞒报现象仍较为严重。
童刚总结说,2013年,中国电影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遭遇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我们相信,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巨大的,电影全行业应当继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⑹ 2020中国电影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电影行业遇到了极大地冲击,全国各地的电影院全部关闭,管制。随着国内疫情逐渐控制,电影院也开始慢慢开始开张,进入正轨。今天财政部又出台了电影行业的支持政策,希望可以为电影行业的复苏提供帮助。

5月14日,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为支持电影行业发展,财政部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且将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符合本公告规定的免征条件,但缴费人在本公告发布之日前已缴费的,可抵减缴费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或予以退还。

持续的停业下,亏损已成电影院的普遍情况。北京市丰台区某电影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停业并失去票房后,电影院便未有收入进账,多月处于亏损状态,而目前承担的经营成本主要为租金、员工工资等,其中租金虽已通过协商进行了一定数额的减免,但每月仍需支出约20万元。

涉及影院业务的上市公司也未能逃脱亏损,包括被视为院线龙头的万达电影(17.030, 0.07,
0.41%),也在日前公开了一季度预亏5.5亿-6.5亿元的现状,并称,“公司下属影院受疫情影响全部停业,预告期内电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费用支出却较为刚性,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此外,一季度预亏2000万-2800万元的当代东方(1.490,
-0.08, -5.10%)也在业绩变动原因中表示,公司影院在2、3月处于闭店状态,使得营业收入下滑。

这场突如其来,规模浩大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电影产业尽管在产值上微不足道,也不是关乎衣食住行的刚需产业,但谁都无法忽视它对于精神上的抚慰作用。希望随着支持政策的出台,可以给电影行业中优秀的企业可以迎来新的转变和复苏。大部分人都希望,眼下既是危局又是变局。在寒潮中坚定向前的影视行业能够脱胎换骨,而那些艰辛往事终将变成遥远的回忆。

了解更多企业服务,财务知识,请关注绍兴海超财会。

⑺ 中国电影业2005年产值

2005年中国电影全线飘红 电影业年产值将达46亿

--------------------------------------------------------------------------------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5年11月24日 22:15

2005年中国电影全线飘红 国产电影预计超过260部 在海外市场的总收入有望达到15亿―――

产量迅速提高、在国际上连连获奖、票房佳绩不断,2005年中国电影全线飘红,年产值将达到46亿元,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

电影产量连创新高

2003年电影产量突破多年百部的上限后,迎来了2004年的第一个高潮,今年电影产量继续攀升,

2005年预计超过260部,全年的中外合拍片数量将达到35部左右。

“我们预测,今年票房前5名的可能全部是国产影片。”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说。与电影生产数量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国产影片创作质量的提升。

今年,一批弘扬民族精神的力作集中涌现:如《太行山上》《我的母亲赵一曼》《生死牛玉儒》等。《七剑》《神话》《头文字D》等影片都以其充足的商业元素和娱乐元素受到青睐,强大的高科技手段和明星化阵容使得它们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票房业绩。另外,还有一批贴近生活、精益求精的艺术片,如《可可西里》《我们俩》等。

电影业年产值将达46亿

2005年,电影产品在国内影院票房市场、海外电影市场、音像交易市场、电视播映市场、网络点播市场和形象产品开发市场上获得的综合效益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10亿元,将达到46亿元左右。

张宏森对此前景充满信心,他说,仅国内票房收入,今年就已经比去年同比增长了20%。“票房收入的大幅上升,院线制的改革功不可没。”据电影局宣传发行放映管理处处长毛羽介绍,迄今全国已发展37条院线,加入院线的影院达1300多家,拥有的银幕超过2500块。

国产影片不仅赢得国内市场,而且还走出国门,走向国外主流电影市场。2005年国产电影在海外电影市场的总体收入有望达到15亿元,其中《十面埋伏》在美国的票房已超过1000万美元。

另据电影局介绍,今年以来,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举办了28次中国电影展,共展出215部次。截至今年10月底,已经有234部次影片参加98个国际电影节,其中16部影片在17个电影节上获得了26个奖项。《可可西里》《红颜》《青红》分别在东京、威尼斯、戛纳国际电影节获重要奖项。

⑻ 2010年全国电影总产量多少票房多少

中新社北京1月7日电 2010年中国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较上年62.06亿元增长63.9%,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人民币
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使得中国电影产量已居世界前三甲。除故事片外,2010年中国还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科教影片54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品数字电影100 部。

⑼ 中国1年的电影票房是多少电影产值1年是多少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年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4%,创造了全球市场奇迹,票房总量超过英国,相当于世界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的1/7,已进入世界电影市场前10位。

51亿元产值

⑽ 急急急 在线等 世界各大国电影产业产值 并于中国比较

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美国的网站占了全球网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同时,文化产业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

第一节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纵观美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抓住主导产业而逐渐成为世界强国(现在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少参与国际事务。但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美国以外交手段为渠道,着重发展军工产业,逐渐成为世界霸主。从冷战后期到上个世纪末,美国逐渐转变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为主导产业引领世界发展。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在发展网络产业的同时,渐渐转向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提出了颇具影响的“文明冲突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文明冲突”模式成为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国家间的对抗和联合;最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虽然这种理论还存在争议,但该理论认为文化将成为将来国际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却得到认同。可以说,美国现阶段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大国,有多元的文化。同我国相比,没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不是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产业强国。在美国,文化产业有着多种不同的提法,例如,版权产业、创新产业、内容产业、信息产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而版权产业使用最多。通过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表述商业和法律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在美国版权产业,尤其是核心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尖端技术和雄厚资本的支持下,美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另世人惊叹的发展。根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在1997年-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速度;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125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口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口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就业人口有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口的8.41%。仅核心版权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远多于飞机、钢铁、药品、纺织、食品加工和电子器件等传统知名产业。

目前,美国有1500多家日报,8000余家周报和小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都超过100万份。有1.22万种杂志,1965家电台,电视台1440家,拥有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好莱坞是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其先进的电影生产流水线和成熟的商业运作经验使它多年来垄断世界电影市场,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制作世界闻名。音像业已经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行业之一,曾以每年12%—20%的势头增长,其出口额已经超过航空业的出口额。到20世纪末,美国的传媒产业走向集约化和巨型化,如2000年有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而成的媒体巨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链,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以上。文化产业与制造业、金融业相互融合,共同组成的产业群凭借其规模优势开拓国内国际和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美国文化产业不断向世界各国渗透,成为对外扩张的重要渠道,音像产品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音像份额,电影出口额占据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1996年,其文化产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图书杂志和计算机软件)的出口首次超过汽车、农业、航空和军火等传统行业,位居所有出口产品之首。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美国的网站占了全球网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同时,文化产业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当然与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充分扩张(美国领导着全球经济浪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美国有众多产业为何文化产业独树一帜,这要从美国内部去寻找答案。美国是一个极赋创新精神的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在行政体制上,美国没有文化部;在文化政策方面,至今没有一个官方文化政策文件。其实,这正是美国文化政策的精妙之处,美国采用“无为而治”的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政府高水平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政府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首先是美国政府注重通过法律加强对版权的保护。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有关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版权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是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这种投入面向所有符合规范的团体,鼓励多元投资机制和多种经营方式,鼓励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现在美国投资主体非常多样,一是政府投资大。这种投入面向所有符合政策导向的团体。二是吸收非文化部门和外来投资,来自于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的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

再次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

第二,政府高水平地的引导和管理。在美国,政府机构中保护版权产业的机构很健全。政府机构中设有版权办公室——隶属于国会图书馆,主要负责版权的登记、申请、审核等工作,以及为国会等部门提供版权咨询;美国贸易代表署——负责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贸易谈判;海关——主要负责涉及知识产权产品的进出口审核等相关工作;商务部国际贸易局、科技局和版权税审查庭。此外,随着版权产业的需要,美国政府还成立了一些直属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加强对版权的监督和保护,如克林顿政府设立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信息政策委员会等机构。

各州政府和市政府等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例如,纽约市政府比国家艺术捐赠部门有更高的年预算。在布隆伯格(Bloomberg)市长的领导下,文化产业在纽约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且通过电影戏剧广播市长办公室等机构改进了对文化产业的服务。的职责是使每个地区都有文化生活,用于资助文化事业的经费由政府核定,议会审查批准。同时要保证这些活动符合法律的规定,凡是背离法律规定的,政府有权给予取缔。美国在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时不仅运用经济的、行政的、行业自律的手段,还非常重视法律的约束。

第三,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并能引导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在经济和政治因素促成的基础上,科技含量高是其重要原因。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它直接构成了美国文化产业的输出机。如果缺少了电视、电影、收音机、印刷新闻媒介和广告这些传媒的支撑,那么,至少美国文化的传播不会如今日这般普泛与深入。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媒介领域,印刷复制、录音录像、电子排版、网络传输、数字化、地球通讯卫星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美国文化产业具备了向全世界扩展的“桥梁”和“利器”。

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品,尤其是好莱坞的电影、几大电视网的肥皂剧及娱乐节目、自由的无线广播,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这种媒介霸权。首当其冲的就是《星球大战》、《阿甘正传》、《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谍中谍》等好莱坞大片,特别是那些投资巨大的娱乐影片抢占了全球票房的大部,甚至全球正在放映的电影中85%都来自好莱坞。

第四、放眼全球,充分吸收国际资本、世界文化资源和各国人才,同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借助贸易自由化潮流,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向全球输出的主导权,且正在从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中受益。特别是在资本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美国文化产业的投资者,无论是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还是流行音乐的唱片公司,其实都是以外来跨国资本为主的。在文化产品制作中,则立足于全球市场需求并引领潮流,牢牢把握海外销售市常美国的电影产量仅占全球的6%,而市场占有率却高达90%。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并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来进一步培育消费市场成了美国人发展文化产业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