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陈楚蕙的从艺经历
1958年参加香港新天彩潮剧团,师承香港名教戏张木津先生。后又向京剧老师周文伟先生学习小生表演程式,向关正良、李少华学习北派武功,成为该团担纲小生。
B. 什么是潮剧啊它是属于咱们国粹的一种明间艺术嘛
潮剧 中文拼音:chao ju 英文:Teochew opera、Chiu-chow opera ; 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她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作为潮州人,我们有义务去保护本土传统文化,因为,那是体现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代表!
潮剧开场吉祥戏——十仙庆寿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潮州白字(顶头白字)、潮曲,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 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东部、福建闽南漳州地区的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及平和县等,广泛流行于香港、东南亚、上海、以及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泰国曾经是潮剧在全球的发展中心,现还有泰语潮剧,凡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潮剧。潮剧经常在庙会上演出,表示于对“老爷”(指 神明)的尊敬,老百姓也喜爱在非常热闹的氛围下观看,使节日气氛更加浓重,因此,潮剧要比其它剧种更具浓郁的民俗色彩。
宋元南戏的分支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是一个已有4 4 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主要吸收了弋阳、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名家
指专门从事潮剧表演多年,得到群众认可,有一定著述的潮剧演员。而不是喜欢潮剧久了,年纪高了就可以成为名家的。 洪妙(男老旦) 秦梦、邱红、陈华、陈楚蕙(女文武小生,香港)、陈学希(小生) 陈文炎、陈光耀、陈丽玉、蔡锦坤、方展荣(丑生)、 范泽华(花旦)、 郭石梅、李有存、李义鹏(-(丑)-生) 芦吟词、黄玉斗、黄瑞英、孙小华(花旦) 、吴清城(小生) 吴丽君、谢大月、谢吟、许云波、姚璇秋、杨其国、叶清发(小生)、张长城(男老生)、张桂坤、郑小霞(花旦) 郑健英(花旦) 郑仕鹏
潮剧的国家一级演员
1、方展荣2、姚璇秋 3、郑健英4、郑舜英5、张怡凰6、蔡明辉7、陈学希8、林初发 9、詹少君10、刘小丽11、吴奕敏12、唐龙通13、林柔佳
艺术特点
行当
生 :潮剧里的武生小生、老生、武生、丑生(花生;三花生)
旦: 青衣(乌衫)、闺门旦(蓝衫)、衫裙旦、彩罗衣旦(花旦)、乌毛、白毛(老旦)、武旦
净:文净、武净、丑乌面
丑:官袍丑、项衫丑、踢鞋丑、武丑、裘头丑、长衫丑、褛衣丑、老丑、小丑、女丑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 潮剧的角色很多。明代为生、旦、贴、外、丑、末、净七行。而且每一种还有不同类型。俗语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来形容一个演员阵容齐全的标准。四生:小生、老生、花(丑)生。武生;八旦:乌衫旦、闺门旦、彩罗衣旦、武旦、刀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剧中扮演各种杂角。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角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十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 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潮剧著名演员有:谢大目、卢吟词、谢吟、杨其国、陈华、黄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锦坤、李有存、方展荣、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张长城、黄瑞英、黄盛典、叶清发、刘小丽、张怡凰、吴奕敏、许笑娜、郑舜英、李玉兰、吴玲儿、郑健英、孙小华、王少瑜、林初发、黄映伟等等。
剧目
潮剧传统剧目相当丰富,已发掘出一千三百多个,大致分为以下二类:
一类是来自宋元南戏和元明杂剧,传奇如《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白兔记》、以及《高文举珍珠记》、《何文秀玉钗记》、《绣繻记》、《破窑记》、《跃鲤记》、《蕉帕记》、《渔家乐》、《玉簪记》等。这类剧目的主要“关目”与古本大多相同,文词典雅,乐器古朴,做工精细。其中如《琵琶记》的《奏皇门》、《拒父》、《描容》、《上路》、《认相》,《拜月亭》的《姐妹拜月》,《白兔记》的《井边会》、《回书》、《磨房会》,《高文举珍珠记》的《扫窗会》,《蕉帕记》的《闹钗》,《跃鲤记》的《芦林会》,《渔家乐》的《刺梁冀》,《玉簪记》的《妙嫦追舟》等,为潮剧舞台经常上演的锦出艳段。潮州书坊还刊行木刻唱本,一直流传于国内外潮人居住的地方。
另一类是取材于地方民间传说或以当地实事编撰的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以及《龙井渡头》、《陈太爷选婿》、《李子长》、《换偶记》、《剪月容》、《柴房会》、《蓉娘》等,这类剧目戏文雅俗共赏,情节曲折有趣,富于地方色彩,其中如《荔镜记》的《陈三磨镜》、《益春藏书》,《苏六娘》的《桃花过渡》、《杨子良讨亲》,《金花女》的《南山相会》等,更是家喻户晓,老少咸宜,并分别成为潮剧生、旦、丑的传统应工戏、教材戏。 中国辛亥革命(公元一九一一年)和“五四”运动前后,潮剧盛行“文明戏”(即当时的现代戏)曾上演过《林则徐》、《人道》、《姐妹花》、《空谷兰》等许多剧目,也是潮剧丰富的传统剧目的一部份。 现存早期潮剧剧本有明代宣德七年(1432年)的手抄本《刘希必金钗记》。潮剧也能结合时代需要,编演一些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剧目,如抗日战争期间,反映抗战时事的剧目大批出现,著名的有《卢沟桥纪实》、《韩复榘伏法记》等,对鼓舞群众投身抗日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回顾五六十年代潮剧旺盛时期,主要得益于一批艺术基础较好的优秀名演员,如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扮演的成名作《扫窗会》中的王金真,《苏六娘》中的苏六娘和《辞郎洲》中的陈璧娘;洪妙扮演的《杨令婆辩本》中的佘太君;张长城在《闹开封》中扮演的王佐;朱楚珍扮演的诰命夫人;吴丽君在《井边会》中扮演的李三娘;还有范泽华、肖南英、谢素真、叶清发、陈瑜等都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优秀名演员,深受海内外潮剧观众的好评。七十年代至现在的方展荣、吴玲儿在《柴房会》中扮演李老三、莫二娘;黄盛典在《沙家浜》、《包公赔情》、《回书》中扮演的郭建光、包拯、刘智远;陈秦梦在《袁崇焕》中扮演袁崇焕;蔡明晖在《春草闯堂》中扮演春草;陈学希在《张春郎削发》中扮演张春郎和最近上省文艺展演的新编古装潮剧《葫芦庙》中扮演的贾雨村;还有潮剧金嗓子的郑健英和方展荣在现代潮剧《老兵回乡》扮演的男女主角,以及潮剧新秀张怡凰在《烟花女与状元郎》中扮演的李亚仙;刘小丽在《大义巾帼》中扮演的柴夫人;郑舜英在《莫愁女》中扮演的莫愁;陈幸希在《刺梁骥》中扮演的万家春等都给潮剧观众留下难忘的良好印象。
潮剧专业电台
揭阳戏曲综艺之声
揭阳广播电视台戏曲综艺之声,FM106.5兆赫,专门传播潮剧的节目有《有戏大家唱》、《1065大戏台》、《老师面对面》 、《潮韵传情》、《舞台人生》等。[1]
潮州戏曲频道
潮州广播电视台《今夜有戏》、《名家教戏》、《梨园大戏台》、《明星面对面》等。
知名主持
群众熟悉的戏曲主持有郑 勇、孙丽薇、小土哥、汪 洋、秋英、思敏等。
C. 中国潮剧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 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潮剧 中文拼音:chao ju 英文:Teochew
opera、Chiu-chow opera ; 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因此,她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作为潮州人,我们有义务去保护本土传统文化,因为,那是体现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代表!
潮剧的形成,潮剧是什么年代,在什么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研究者曾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从潮州巫术“关戏童”发展起来的,一说潮剧是弋阳腔的一支,是“弋阳腔在
各地流传后的直接产物”。直到世纪30年代以来,流存于海外的明代潮剧剧本的发现,以及明代艺人手抄南戏剧本在潮州出土,潮剧的渊源得到了史料佐证的论说。 1936年,我国历史学家向达,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记牛津所藏的中文书》一文,首次介绍存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潮剧明代刻本《班曲荔镜戏文》(即《陈三五娘》剧本)。戏文的全题《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人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牛津大学所藏的这个刻本,因“最后一页有残缺,不能知道此书究竟刊于何时”,但向达认为“就字体各插图形式看来,类似明万历左右刊本”。
向达介绍牛津的《荔枝镜》藏本之后,二十年过去了。1956年,梅兰芳和欧阳予傅倩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在日本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一个是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剧金花女大全》(附刻《苏六娘》)。藏于天理大学的明刊本《班曲荔镜戏文》,与英国牛津大学所藏的《班曲荔镜戏文》是同一刻本。但该本保存完好,末页是书坊告白的文字和及“嘉靖丙寅年”字样。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燠年号,嘉靖丙寅年即公元1566年。藏于东京大学东洋大学研究所的《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大全》,没有刊刻年号,但据专家考证,系明代万历年间刻本(见《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后记》)。嘉靖刻本卷末刻有书坊一段告白:“重刊荔镜记戏文,计一百五叶,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校正重刊,以便骚人墨客,闲中一览,名曰荔镜记,买者须认本堂余氏新安云耳”。说明这个“重刊” 本,是从旧本“荔枝记”,揉合潮泉二部,增“颜臣”、北曲等内容,并“校正”旧本荔枝记文字的差讹而成的。1964年,牛津大学东方研究所主任、汉学家龙彼得教授,在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又发现潮剧的另一个明代刻本,这就是 林燕云饰郭佳刊于明万历辛巳(公1581年)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大全》。这个“新刻增补”的潮剧本,不称《荔镜记》,而称《荔枝记》,是与《荔镜记》同一故事内容的不同演出本。它的底本是不是嘉靖重刻的荔镜废气 依据的原本,沿难断定,但这个刻本是“新刻增补”本,说明在万历之前,已在原刻(初刻)存在了。这个刻本的卷首,刻有“潮州东月李氏编集”字样。地方戏曲向不登大雅之堂,戏曲编剧者署上名字也不多见,这个刻本把编剧者潮州人李东月也刻上了。就在流传于海外的潮剧明代刻本被陆续发现期间,1958和1975年,在揭阳县渔湖和潮安县凤塘两地的明墓中,相继出土《蔡伯皆》(即《琵琶记》)和《刘希必金钗记》手抄剧本。这两个抄本的出土,引起国内外戏曲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是研究戏曲发展史的珍贵文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戏曲文物的一次重大发现”。
福建潮剧历史,潮剧,因形成于广东潮州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由建阳麻沙出版的《荔镜记》剧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时,吸收南音的音乐曲调。据清顺治《潮州府志》载:明末清初,潮剧是“杂以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声歌轻婉,闽、广参半。”演出剧目的唱白以闽南方言杂潮语,故清李调元认为“潮音似闽”。 清代,潮剧在闽南十分繁盛。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中“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调,唱潮腔……”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云霄厅志》载:“俗好演剧,导淫增悲,岂可使善男女见之?今虽不能尽革,亦当取其有裨风教者,编成歌曲,庶听之者可以兴起良心,不为无助。”
从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潮剧发展兴盛时期。据《云霄县志》卷四“风土”载:“按本邑今唯潮音剧盛行,查此剧喜演乡曲,流传鄙俚不堪之小说,以迎合妇孺。每一唱演,则通宵达旦,举国若狂。”而且“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赀。”龙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竞聘潮剧”演出。所演剧目,按内容题材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和苏锣戏三大类。大锣戏多为传统剧目,保留有《蔡伯喈》、《刘智远》、《郭华》、《拜月记》、《荆钗记》等一批宋、元南戏;小锣戏多取民间题材,为生活小戏,如《桃花搭渡》、《益春藏书》;苏锣戏则属于公堂戏和武打戏。 抗日战争时期,潮剧处于衰落阶段,原先云霄县有30多个班社,到此时只剩下3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潮剧在闽南又得复兴,云霄、诏安、东山、平和成立有县级专业剧团。60 年代,漳州地区专业与业余的潮剧团发展到近200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剧团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才得到恢复。1979年、 1981年,诏安县潮剧团先后接待了日本铜锣剧团及官原大刀夫等国际友人。1982年,剧团还到深圳、广州等地演出。1989年2月,应泰国黄金丰岛慈善发展机构的邀请,东山县潮剧团首次出访,时间长达45天,演出《侠女徐凤珠》、《围城记》、《秦香莲》、《妲己乱纣》、《易婚记》、《杜王斩子》等14个剧目,观众达50000多人次。
1994年8月,平和县潮剧团应香港新天地潮剧团邀请,赴港作为期58天的访问演出。1995
年7月至8月,诏安、平和潮剧团、云霄县青年潮剧团均应香港联艺公司邀请赴港演出。同年9月,云霄县潮剧团赴新加坡演出《花蕊夫人》、《碧血瑶阶》等,10天共有观众10000多人。为丰富广大群众对潮剧的爱好,1996年6月,组建首家民营潮剧团。1996年元月与8月,东山潮剧团两度应邀赴香港演出32场;12月,诏安县潮剧团亦赴泰国演出,一年之内,出访三次。1997年,4月与8月,诏安、平和、云霄三县潮剧团分别赴新加坡与香港地区演出一个月。艺术特点角色,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
潮剧的角色很多。明代为生、旦、贴、外、丑、末、净七行。而且每一种还有不同类型。俗语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来形容一个演员阵容齐全的标准。
四生:小生、老生、花(丑)生。武生;八旦:乌衫旦、闺门旦、彩罗衣旦、武旦、刀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剧中扮演各种杂角。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角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十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
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这些艺人长大后,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一体制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童伶制,并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使潮剧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郑健英潮剧著名演员有:谢大目、卢吟词、谢吟、杨其国、陈华、黄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锦坤、李有存、方展荣、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张长城、黄瑞英、黄盛典、叶清发、刘小丽、张怡凰、吴奕敏、许笑娜、郑舜英、李玉兰、吴玲儿、郑健英、孙小华、王少瑜、林初发、黄映伟等等。
D. 陈楚惠健在吗
陈楚蕙,女,潮剧小生,普宁市人,生于香港。2012年10月23日,香港楚蕙潮剧团透露,陈楚蕙逝世
E. 陈楚惠健在吗
陈楚蕙,女,潮剧小生,普宁市人,生于香港。2012年10月23日,香港楚蕙潮剧团透露,陈楚蕙逝世,并将于11月9日出殡。
F. 电影洛神是谁主演的
洛神(2002)
导演:梅小青
编剧:陈静仪/梁咏梅
主演:蔡少芬/马浚伟/陈豪/郭羡妮
类型:剧情/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
首播:2002-6-24
集数:26
单集片长:45
蔡少芬 Ada Choi
性别: 女
星座: 处女座
出生日期: 1973-09-17
出生地: 香港
职业: 演员
更多外文名: Siu-Fun Choi / Siu-fan Choi / Winnie Choi
更多中文名: 美女芬(昵称)
家庭成员: 张晋(夫) / 张楚儿(长女) / 张信儿(次女)
G. 90岁的潮汕老人爱听的歌有那些
一般老人都是听潮剧很多的,例如:
第1部 93国际潮剧节《五福连》
第2部 《荔镜记》(电影) 黄清城 姚璇秋 萧南英
第3部 《苏六娘》(电影) 姚璇秋 洪 妙 陈丽华
第4部 《刘明珠》(电影) 范泽华 张长城
第5部 《告亲夫》(电影) 林舜卿 陈淑妆 张长城
第6部 《王茂生进酒》(电影) 林明才 马静音 柯立正
第7部 《闹开封》(电影) 张长城 朱楚珍
第8部 《张春郎削发》(电影) 陈学希 孙小华 方展荣 张长城
第9部 《陆文龙》陈秦梦 詹少君 张怡凰 黄映伟
第10部 《乳燕迎春》(电影) 陈邦沐 罗丽丽 郭宜杰 许惠芳 纪树章
第11部 《洛神》(电影) 方巧玉 陈楚蕙 张应炎
第12部 《袁崇焕》 陈秦梦 陈文炎 姚璇秋 刘小丽
第13部 《陈太爷选婿》 陈学希 张长城 孙小华
第14部 《终南魂》 陈秦梦 陈学希 许仁敬 李义鹏 张怡凰
第15部 《八宝与狄青》 方展荣 詹少君 林少珊
第16部 《边关情仇》(翁万达主婚) 张桂坤 黄映伟 陈乔 方展荣
第17部 《岳银瓶》 郑健英 田佩兰 钟怡坤
第18部 《老兵回乡》 方展荣 郑健英 钟怡坤 张桂坤
第19部 《辞郎洲》 姚璇秋 张长城 谢素贞
第20部 《杨令婆辩本》 洪 妙 陈文炎 佘江声
第21部 《姚璇秋从艺五十周年晚会》
第22部 《闹钗》 方展荣 吴玉东
第23部 《芦林会》 郑健英 陈文炎
第24部 《刺梁骥》 陈幸希 詹少君 许仁敬
第25部 《井边会》 吴丽君 陈 瑜
第26部 《回书》 黄盛典 蔡明辉 林舜卿
第27部 《磨房会》 张长城 朱楚珍
第28部 《剪辫记》 李有存 陈邦沐 林少珊
第29部 《庵堂会》 吴丽君 陈 瑜
第30部 《换偶记》 洪 妙 郑强发 黄振龙 陈丽玲
第31部 《金花女》 陈学希 蔡明辉 陈秦梦 陈楚卿
第32部 《柴房会》 方展荣 吴玲儿
第33部 《梅亭雪》 姚璇秋 陈 瑜
第34部 《六月雪》 林少珊 吴文兰
第35部 《陈学希潮剧艺术专场晚会》
第36部 《汉文皇后》 陈学希 张长城 郑小霞
第37部 《皇帝与村姑》 陈学希 蔡明辉 许仁敬 李义鹏
第38部 《梅簪恩怨》(梅花簪上集) 陈学希 吴玲儿 黄盛典 蔡明辉
第39部 《梅簪情变》(梅花簪下集) 陈学希 孙小华 李义鹏 方展荣
第40部 《谢谣环》 陈学希 孙小华 林舜卿
第41部 《柳玉娘》 陈学希 吴玲儿 蔡明辉
第42部 《王熙凤》 孙小华 吴玲儿 朱楚珍 方展荣
第43部 《李治登基》 孙小华 张长城 詹少君 陈秦梦
第44部 《女皇武则天》 朱楚珍 陈秦梦 何丽芳
第45部 《飞龙女》 吴玲儿 方展荣 吴丽君 张长城
第46部 《忠义双夫人》 林舜卿 蔡 丽 詹少君 林小丹
第47部 《齐女情》 孙小华 陈秦梦 张长城
第48部 《徐九经升官记》 陈秦梦 张怡凰
第49部 《黄飞虎反朝歌》 陈秦梦 许仁敬 蔡明辉 黄盛典
第50部 《移花接木》(神龙彩凤上集) 陈秦梦 洪 彤 陈家汉 詹少君 林初发 杨应森
第51部 《神龙彩凤》下集 邱良叶 黄妙如 詹少君
第52部 《皇亲国戚》 林少珊 何丽芳 陈秦梦
第53部 《王莽纂位》(上集) 吴文兰 许仁敬 邱良叶 黄妙如
第54部 《吴汉杀妻》(王莽纂位下集) 邱良叶 邓少珍 吴文兰
第55部 《保婴记》 朱楚珍 汤丽娟
第56部 《丹青魂》 陈国来 林慧珠 王雪媛
第57部 《宋宫秘史》 刘映雪 蔡瑞芳 赵莲君
第58部 《益春》 李玉兰 邱楚霞 郑舜英
第59部 《御园辨亲》 陈树坚 郑舜英
第60部 《龙井渡头》 林静香 吴丽华 林若英
第61部 《潇湘秋雨》 许淑娥 林柔佳
第62部 《王金龙》 周丽璇 黄静华 林永悦
第63部 《血溅乌纱》 黄明强 姚雪瑛 陈丽纯
第64部 《彩楼记》 蔡植群 郑 莎
第65部 《偷诗》 吴玲儿 陈学希
第66部 《京娘送兄》 汤丽娟 林初发
第67部 《义民策》 张怡凰 陈秦梦
第68部 《嫦娥奔月》 张怡凰 李少丰 陈鸿飞
第69部 《串戏定亲》 何丽芳 蔡明辉 马婵如
第70部 《包公赔情》 黄盛典 朱楚珍
第71部 《告神》 张怡凰 蚁振汉
第72部 《孟姜女过关》 詹少君 李义鹏
第73部 《辽宋情缘》 蔡明辉 李义鹏
第74部 《蓝继子》 方展荣 吴玲儿 吴文兰 张长城
第75部 《无意神医》 方展荣 吴玲儿
第76部 《败家仔丘孝》(扛石记) 方展荣 廖文卿 钟怡坤
第77部 《双青天》 方展荣 陈文炎 郑健英
第78部 《大河情》 方展荣 黄映伟 陈光耀
第79部 《赵氏孤儿》 陈光耀 杜 冰 范泽华 陈海珍
第80部 《梁宫平乱》(血染南梁宫下集) 郑健英 王瑞芬 郑仕鹏 刘小丽
第81部 《孙悟空六斗蜘蛛精》 刘小丽 钟怡坤 廖顺兴
第82部 《巧姻缘》 柯立正 刘小丽 陈运龙 廖文卿
第83部 《秦香莲》(上下集) 郑健英 陈光耀 陈文炎 方展荣
第84部 《孝妇杀家姑》 李丽容 张桂坤 李开珠
第85部 《赵宠写状》 陈文炎 杜 冰
第86部 《桂枝告状》 黄妙如 郑松明 李义鹏
第87部 《包公铡美》 陈光耀 郑健英 陈文炎
第88部 《陈三两》 郑健英 钟怡坤
第89部 《美人泪》 郑健英 吴介孝 周细卿
第90部 《三竿恨》 郑小霞 蚁锡深 周细卿 吴介孝
第91部 《龙女情》 王少瑜 钟怡坤 黄学勇 周细卿
第92部 《屠夫状元》 钟 维 马婵如 吴介孝 魏璇卿
第93部 《时迁偷鸡》 陈泽彪 钟 维
第94部 《赵少卿》(上下集) 张长城 谢丽娥 林锦珠
第95部 《薛刚闹花灯》(上集) 吴衍世 杨艳妆
第96部 《薛刚反唐》(薛刚闹花灯下集) 吴衍世 江秋良
第97部 《刘璋下山》(上下集) 林玩贞 张玩田 王敏龙
第98部 《葫芦庙》 陈学希 刘小丽 陈秦梦 陈伟城
第99部 《香罗帕》 陈丽华 陈丽璇 洪 妙
第100部 《春草闯堂》 姚璇秋 黄瑞英 方展荣
H. 哪个网站有陈楚蕙的潮剧
打开壹佰网站然后输入陈楚蕙点击搜查便能查到陈楚蕙的潮剧咯
I. 有没有朋友知道网上哪里有香港潮剧电影《二岁夫》曾珊凤、陈楚蕙主演的视频
土豆有啊,你先找潮州女状元进去后,就找到很多陈楚惠的潮剧,
J. 香港潮剧陈碧霞筒介
陈碧霞是名小生陈碧玲的妹妹,也是因为喜欢潮剧考进戏班。她和姐姐合作的《三闯宫》《赵少卿》《洛水仙姬》《杨乃武与小白菜》,作品流行度都很高,陈碧玲陈碧霞这两个经常联袂出现的名字,也成了一个品牌。在方巧玉退隐舞台之后,陈碧霞成为陈楚蕙的好搭档,合演过《红鬃烈马》《薛丁山三休樊梨花》《孙安动本》《碧海丹心》等剧目。陈碧霞是香港一线旦角中综合艺术水准比较高的,也是最年轻的。她的唱声接近方巧玉,为了提高艺术水准,她还自费聘请名师苦学戏曲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