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十大影片是哪十部
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龙》打破广东、东南亚、欧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记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初到星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凭着《白金龙》,开创了邵氏在星马的娱乐王国基业。也正是《白金龙》,开创了粤语片的潮流。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制作了近3000部粤语片,形成了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独臂刀》导演:张彻1967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凭此片成为“百万导演”,王羽开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侠女》导演:胡金铨1972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5大电影节上获奖。胡金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作者”导演,也是香港电影界最接近大师的一位。他一生致力于拍摄“侠”文化的武侠电影,并以《侠女》登上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胡金铨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国电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无疾而终。
《蝶变》导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制片厂制度对香港电影界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电影的文化形态也开始以多元化的形态出现。在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次惊人的艺术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的《蝶变》正是这一运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变》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艺术电影的出现;二是特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特技的发展几乎都与徐克有关。
《最佳拍档》导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票房连续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档》及其续集,而黄百鸣、麦嘉、石天的“新艺城 ”公司也统领了80年代整个时期的电影。《最佳拍档》开创了香港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开拍之初,许冠杰的200万片酬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该片的拍摄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来坞,在片中大量出现多辆汽车连续碰撞、最新007式先进武器等噱头,弱化故事情节、强化视觉场面。《最佳拍档》对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电影国际化的最初尝试。
《A计划》导演:成龙 1984
香港近20年最伟大的电影演员是谁?成龙。这是香港各界都比较认可的一个答案。成龙以自己的功夫喜剧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香港演员。早期京剧剧班的训练,使成龙娴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点的动作造型。这种表演方式成为了他的招牌,他的这种表演在世界影坛上也是独此一家。《A计划》正是早期成龙电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从钟楼上坠落的镜头,一镜直落,不加任何剪辑手段。之后《A计划》风格的电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龙电影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 1986
当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张彻电影就变成了吴宇森电影。吴宇森曾经是张彻的“文胆”,做过张彻的副导演,是典型的制片厂出身的工徒导演。他把张彻电影的特点传承下来,把刀剑片改变成了枪战片。《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阿飞正传》导演:王家卫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1996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著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喜剧之王》导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期以来,香港电影中能够具有票房保证的演员越来越少,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个。香港的喜剧演员,早期有梁醒波、新马仔、许冠文,而周星驰是近10年来最杰出的喜剧演员。《喜剧之王》中有着对香港早期电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鹃儿是60年代著名粤语武侠片《武林圣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员基本修养》是早期长城、中联等电影公司的训练班手册。这种引用掌故的喜剧电影成为周星驰电影发展的轨迹,新片《功夫》中再次对火云邪神、九龙城寨引用,并取得了迄今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❷ 香港有什么经典电影
《东邪西毒》
一部华语电影聚集了那么多当时最顶级的天王天后怎么可能又怎么可以不经典。整部电影是在一个真实的沙漠中拍摄,当时并没有现在这么高的技术可以模拟,但是显然当时的真实才能成为经典。虽然深处热情洋溢而又火热的沙漠,但是拍摄地氛围却是低沉压抑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趣的。王家卫的片子,从来只是适合特定的某一人群看的,如果你不是一个内心充满文艺自我的,可能不太适合。但这绝对是一部经典不假。
❸ 坡豪是香港哪部电影里的啊 求助
跛豪是一部由麦当雄监制的香港电影,1991年上映,以香港六、七十年代的大毒枭伍仲豪(绰号跛豪,影射真实人物吴锡豪)的传奇生平为题,由吕良伟主演。透过描述跛豪由五十年代末从中国大陆到香港,发迹成为大毒枭,与贪污警察称兄道弟;至七十年代廉政公署成立后被捕;交织写出当年香港的地下秩序和某层面的社会百态。影片获得1991年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及最佳剧本(麦当雄、萧若元)。
电影中伍仲豪为潮州人,在片内经常说潮州话粗口;而其他不同籍贯的黑道人物亦大说其方言粗口;不过电影上映时却没有因此而被定为三级。
跛豪片长超过两小时,在当时的港产片中属少见的长片。上影时票房超过三千八百万,是当年全年第三。此片亦开创传记片热潮,之后跟风开拍的类似电影有「五亿探长雷洛传」、「燊哥传奇」等等。
主要人物
伍仲豪(跛豪)(吕良伟饰):五十年代末中国大陆大饥荒时逃亡香港,后从事贩毒,渐成黑帮头子,六十年代起与贪污警察吕乐同谋合污,七十年代初控制大部分香港毒品入口。至七十年代中廉政公署成立后被捕。吕良伟为饰此角,在拍摄其间一度增肥数十磅。
伍仲豪妻(叶童饰)
(李子雄):跛豪手下
(吴启华):跛豪手下,后来作证人指证跛豪
肥波(郑则士饰):跛豪对手之一,皮笑肉不笑。
楣楣(叶子楣饰):本为肥波情妇,却与吴启华有染
吕乐总探长(曾江饰):贪污探长,与跛豪同流合污
大声雄探长(黄光亮饰):贪污探长,是跛豪的手下
❹ 香港有像电影中演得那么乱吗
同好,本人对港片有点研究,早期香港电影,特别是警匪片几乎都看过.实际上港产电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黑社会题材.原因或许跟向华强有些关系,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很多港片片头的出品人都是写着向华强,向华胜,向氏兄弟是香港最大黑帮组织:新义安的龙头家族成员.这个组织原本属于国 明 党,后来逐渐演变为黑社会.其父向前是国 明 党少将.向华强是中国星,永盛,一百年电影的老板,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港片都在宣扬黑社会了吧?而且很多港产黑帮电影的人名都是真实的,像[蛊惑仔]里丧彪,靓昆[湾仔之虎]里的陈耀庆,任达华演的,其原形就是湾仔之虎陈耀兴.向华强的公司出了很多电影,貌似早期到现在经典的港片百分之90都出自他的公司,成龙,李连杰,周星池,梅艳芳,张柏之等等几乎大部分香港有影响的艺人都是向旗下的,刘嘉铃刚出道时跟向有过一晚,之后因为索要1000万被向叫人轮 干 后拍下,这段视频在OXX网站上能找到.还有14K的堂主黄朗维曾经在酒吧逼梅艳芳献歌.梅不肯.黄当众出手打了梅一个耳光.并骂梅是件 货 歌妓!梅哭着愤然离去.随后黄消遣完在pub门口遭遇不明身份的人拿刀砍伤.后送进浸会医院.凌晨3点.两名枪手潜入医院做掉黄朗维.据内幕.这次下手的正是梅姐的后台老大兼情人永盛影业老板向华胜.成龙当年因摆架子没去梅艳芳的生日会,被向华强罚跪1小时.香港娱乐圈很黑的,很多黑帮老大开电影公司.主要还是为了洗钱.不过香港早期出产的大量经典电影还是影响深远的.你问的问题在97前香港还有不少的,但97后香港可以说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活动了,只有犯罪活动.当然没有电影拍的那么乱,不然谁住啊...不要当港督不存在.为什么说到黑社会就想到香港呢,因为香港有一段特别时期,就是回归前属英女王统治时,世道很乱,如果你看过[雷洛传],该知道四大探长时期香港的形式,那才叫黑社会.
在香港演艺界里,接近半数都与黑社会有染,而帮会中的人也有不少
例如周星驰与周润发都是新义安成员,而且辈份不低,当年他们的移民申请被驳回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还有古天乐与关礼杰,据说当年都是联英的打仔,都因为殴斗进过惩教所。古天乐曾经被判入狱,后来改为缓刑
香港演员中唯独有任达华最牛 B了,这可是个黑白两道都给点面子的人物。他的家兄是香港警务高官,以至于多数影视界的"黑老大"们都与他交往密切、称兄道弟。
在香港演艺圈里要想求得自保,只要能靠住两个人――成龙与任达华,即可平安无事风平浪静。所以两人的人气极高,而杜琪峰当初的"银河映像"过埠"踩过界"事件,也是由任达华一手摆平。而杜琪峰更是把任达华当成是自己的死党 99年崩牙驹刚被捕时任达华还去狱中看他。现在知道为什么很多杜琪峰的电影里任达华都是主角了吧?不过说实话任达华的演技真的很老道.港产经典警匪片里很多黑帮大哥都是任达华演的.
香港的黑社会自产生后发展极其迅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省港大罢工,五卅惨案后的省港大罢工致使香港的经济萧条,治安混乱,黑社会乘机大肆发展,大发其财。
2:整个30年代,由于黑社会尚讲义气,加上警匪开始沟结,黑社会的发展稳定而迅猛。
3:14K猛龙过江,解放战争后,国 明 党色彩的14K进入香港,由于有后台,其发展之势颇凶。大多都有一些等级称谓,其由上到下为:香主——元帅——红棍——纸扇——草鞋,当然这些名称也只是些旧称,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都未必便认真,但等级还是都有的。通常这些职位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大家坐在一快(或者干脆在饭店或卡拉OK),先有人提名由,然后举手(其他方式亦可)表决。
黑社会的家法在早先也是很严的,帮会(先下叫社团了)通常有有一个执法的"坐馆"或"执事者",当有帮徒犯下家法时,便由他们来执行家法,帮规一般是:
1:不准沟结官府(现下不同了,那是多多亦善)
2:不准黑吃黑
3:不准出卖兄弟
4:不准奸淫"义嫂"或"义妹"
部分黑社会的暗语
披——衣衫
横角——裤
线超——眼镜(黑超——墨镜)
蛋——手表
青——刀
狗——枪
摆横——吸鸦片
啤灰——吸白粉(灭灰——戒白粉)
羊牯——非帮内人物
花腰——警察
条女——女朋友(条仔——男朋友)
柳记——狱警
老表——同门
灰斗——外国人
金手指——线人
老状——律师
爆江——流血
受把——坐牢
大圈——广州(现通指大陆)
开片——打架
文雀——扒手
上马——开香堂
着草——跑路
祠堂——赤柱监狱
老芝——芝麻湾监狱
打八爪——盖手印
流千张——假钞
打印——占有女孩子
爆马栏——开房
起飞脚——反叛
入册——入狱(出册——出狱)
黑社会都进行些甚麽活动呢?基本上有:
1:贩毒。包扩原料输入,制造,批发,零售。(《黑雪》)
2;开赌馆赌档。(《赌神》《赌圣》《赌侠》《赌霸》)
3:色 情业。有多种方式:音乐厅,酒帘,浴池,脱 衣 舞,人体写生,导游公司,美女插花,应招女,小电影,真人表演,女子美容院等大多都由黑社会控制。(《应招女郎》)
4:出老千行骗。(千王系列[记得谢贤演过一部])
5:抢劫,杀人。(《乌鼠》)
6:威胁学生。(《逃学威龙》)
7:贩卖军火假钞(《英雄本色》《辣手神探》)
香港黑社会帮派及地盘
和安乐——旺角地区
和胜和——深水步
和胜义——佐敦道北油麻地地区
联胜英——尖沙嘴
福义兴——土瓜湾及九龙城
(以上是九龙地区)
单义——湾仔
和合图——中环
和胜堂——西营盘及薄扶林地区
新义安(现在香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帮会,大概都是潮州帮,应是《古惑仔》中洪兴的原型)——铜锣湾同新和——湾仔部分及西环部分 当然,由于帮派纷争,地盘都不是固定的
另外还有一些帮派如:敬义,马交(指澳门)仔,青帮,讲义和,和记(好象有一个和记传讯公司)等当今的香港的正式黑社会成员大约有二三十万,而非正式的更是有四五十万,他们仍从事着传统的黄毒赌,当然许多大佬级的人物都纷纷转做正行,不便抛头露面了。而且随着香港的回归及香港警方的大力扫黑,黑社会的势力大大收敛。黑社会也不是吃素的。近年来帮派活动转入地下,难以找到证据,愈发不好清治,而且,香港的黑社会更是趋于内地化,国际化,也更复杂了。
香港娱乐圈是是黑社会"洗钱"的黄金乐园。黑帮以授资影视片的方式来"洗钱",既神不知鬼不觉,又能获得高额票房回报,对黑社会而言自是一举两得的"美事"。而在这一过程中,明星的身份就变得暧昧起来:有的是因为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干,有的本身就和黑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去年3月拍《尖峰时刻2》时,成龙就遭到香港黑帮"新义安"的小混混恐吓,要勒索50万港币的"场地费",在港台娱乐圈引起不小震撼。成龙迅速作出回应,他召开记者会明确表示:"绝不让勒索的歹徒得逞!"因为《尖峰时刻2》是由美方投资,所以黑帮这次无异是在向外国电影勒索,难怪成龙愤怒地表示"简直丢尽了香港的脸!"他除了呼吁香港政府要拿出魄力和措施来保护艺人外,更呼吁所有娱乐圈人团结起来抵制黑帮。
虽然这次勒索事件终因成龙的强硬态度以及他本人的威望而泡汤,不过不是哪个艺人都有这样的胆识和好运气,很多艺人被恐吓勒索,也只能"破钱消灾"。香港演艺圈黑道势力由来已久,"新义安"和"十叁K"都是着名的黑帮组织,在电影界拥有庞大资源,除了勒索保护费外,强迫明星拍烂戏更是家常便饭。一些黑社会的"大哥"找明星拍戏,为了怕天王天后嫌剧本烂不肯接,干脆就把枪夹在剧本里送过去,碰上这种事儿,恐怕再烂的戏明星们也非接不可。很多大明星都不堪其扰,以至于在好几年前,香港曾有过大批艺人戴着墨镜上街游行反黑的壮观景象。
还有无线电视"欢乐今宵"某艺员因为模仿容祖儿,被认为是丑化容祖儿而被痛打及恐吓,几乎神经失常。 其实《古惑仔》中的红星与东星就是在暗指香港黑社会两大帮派――新义安与联英社
在《猛龙过江》中出现的台湾三连帮,其实就是在影射台湾的第一大帮派竹联帮,其发展主力都囤积在台中与台南,莲花是他们的传统"窝口"。
娱乐圈里大多数都有被强迫拍片的事实而更有甚者则遭到了攻击、侮辱、恐吓,原因大多数都是敌对公司雇佣黑帮所制也有的是演员与签约公司有纠纷而招致黑社会的要挟
成龙是片场的龙虎武师出身势必也沾黑,据我所知,在片场的武师当中,基本没有几个不与帮派挂边的。武师们平日里除了拍些武戏之外,还负责着片场的治安事宜,拉帮聚众打群架开片见血出命案都是经常事,这个坏风习早在六十年代末的邵氏片场就已经盛行,七十年代更是猖獗。嘉禾与邵氏当年为了争夺票房利益,就曾经互相利用黑帮驱逐对方的影迷。邵氏的院线也经常被安放炸弹以示恐吓,而片场的龙虎武师更是插草焚香自立派系与帮派武斗,以防止帮会的人们到片场捣乱闹事。
由于是出身片场武行,所以成龙自然也就与同行们一样,对传统帮会的势力大多都不屑一顾。而由于多年以来帮会都没能从片场套得几分便宜,也使帮会的人们对片场的武师们忌惮了几分。所以后来圈里的某星们一出了乱子,就会找到比较知名的武行大哥们出面解决问题。九十年代中期某女星在澳门受到了当地黑帮恐吓,成龙竟然会开口要扔出一亿,摆平澳门黑帮,以至于事件在成龙的狮子大开口之下马上风平浪静。
❺ 你心目中的香港电影十佳是哪些
枪战片英雄本色,鬼片倩女幽魂,艺术片霸王别姬,功夫片看成龙李连杰,喜剧周星驰。刘德华也有几部可以,但都不是公认的经典,只有华粉承认
❻ 我们看的电影中的香港名星们说的话是他们的原声吗
哈哈,这个问题简单啊~~
强调:其实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是真人的声音
但是————除了香港的电影,还有香港的连续剧.如果你看的碟没有粤语的音道的话,一般听到的都是别人配音的,有的话可以调适一下.
有个别人的声音是经常需要人配的 ,就象上一楼说的
张柏芝,因为她的声音太粗了,导演不满意...
特别提示:周星驰,他的配音如果你听到那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话,而且是普通话的情况下就是由一位台湾的专门配音者:石班俞帮忙配音的~!周星星有过几位配音者,但就是这位观众最买帐~!~!
❼ 关于香港电影中的恐怖片
我想这位朋友必定看过不少的港式恐怖片才有这些疑问吧。本人看的香港恐怖电影不时很多,不过对于你的问题我还是想发表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1,关于香港恐怖片的精髓,我觉得近些年的香港恐怖片已经基本放弃了678十年代港式恐怖片追求剧情紧凑,故事发展迅速,僵尸赤裸裸地遍地横行的精髓和传统,现在的电影拍摄技术越来越高超,特效效果也越来越炫目,但是总感觉电影本身很空,情节很散,中心思想也不明确,最多就是表达一个珍惜生命,生者要怀念和尊重死者的孤陋思想。如果这是当代香港恐怖片的普遍意愿,那么这就是它的精髓了。但是客观来说,香港恐怖片相比欧美恐怖片,还是要好一截的,而且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与对生命的理解。港片更注重对观众内心的揣测与探究,激发观众潜意识的恐惧,拍出来的影片大多惊悚而不血腥,阴郁而不残酷,甚至有些片子拍得很唯美,具体的例子就不举了,想必这位朋友也深有体会。。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源于港片有意要拍的与欧美片有所不同的原因吧。总之,我觉得追求唯美恐怖,注重对人内心恐怖的发掘,而且多数有个不错的并不让人绝望的结局是香港恐怖电影的精髓
2,香港恐怖电影的历史很久。我对这个研究不多,摘取西祠胡同的一片评论吧。~~~~说到香港的惊悚类型片,由于大多与鬼怪沾边,因此营造道具特技的恐怖视效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已发端,只可惜限于成本低廉及创作人员的因陋就简,以至发展缓慢,少有佳作问世。而纯以悬疑恐怖的情节铺陈取胜的影片则更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这种情形直到七十年代末期的香港“新浪潮”电影才有所改观,以许鞍华、徐克、严浩、余允抗为代表的一批高等院校的电影专业高才生的集体亮相,为当时死气沉沉香港电影注入新鲜血液。他们在展现自己创作个性的同时,亦不忘照顾观众的娱乐需求,在商业类型片中皆有建树。其中又以许鞍华、余允抗、于仁泰等人导演的恐怖片最受欢迎,他们运用先进的拍摄技巧,个性化的创作理念,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令本埠观众耳目一新,叫好叫座,反应热烈。
《疯劫》是女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处女作,亦被公认为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品。影片取材于香港龙虎山一件真实的凶杀案,不过编剧陈韵文在利用这个素材时却做了巧妙的艺术改动,真正的凶手不是那个疯傻(徐少强),而是男死者的未婚妻(赵雅芝)。这一加工,便由原本无意识的疯子杀人事件衍变成滥情造成的人性悲剧,不仅令故事情节更加悬疑,而且丰富了影片的内涵。而许鞍华的导演才华亦在《疯劫》中锋芒毕露,无论是选景、取镜、光影,还是摄影机位变化,都有力地掌握着悬疑趣味,创造了逼人的惊悚气氛。更重要的是,许鞍华对当时香港的电影叙事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打破了一般情节的单一视点的结构,采用多视点结构叙述故事,形成悬疑震栗的艺术效果。
1979年的《疯劫》使得香港观众体会到本土电影空前的恐怖感觉,1980年的《山狗》则再度引发影院的阵阵惊叫声。这部由另一位新浪潮导演余允抗执导的恐怖暴力片,其实情节平常,主要讲述愤怒的父亲(陈星)为给自己惨遭轮奸的女儿报仇、上山将四个凶手分别杀死的故事。《山狗》的最成功处是对陈星杀人情境的刻画,丛林中的厮杀混战,凶徒被诛的过程,导演借鉴了西方恐怖片的拍摄手法,在镜头的出色调度下,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惊悚感。尽管当年《山狗》在上映时由于太过血腥恐怖而遭到舆论抨击。但日后抄袭该片丛林之中惊悚杀戮的拍摄手法的《魔图》、《山狗1999》等香港电影层出不穷,足见《山狗》的恐怖魔力影响深远。
其实翻开香港恐怖片的历史,余允抗及其作品绝对不能忽视。《山狗》虽然引发争议,却令他一举成名。待到1981年,余允抗拍摄的《凶榜》更一度被认作有史以来香港最吓人的电影,他运用大量摄影技巧及化妆特技增强惊悚视效,同时在情节铺陈又极尽煽情恐怖之能事,比如三个管理员离奇之死和怀孕妻子恶魔上身几段场景营造的气氛足以令人毛骨悚然,而影片于守候在门外的丈夫突然举斧劈向妻子怀中的魔婴之际戛然收场,更将那种恐怖感发挥到极至!另外,《凶榜》可算是一次香港恐怖片进行土洋结合的成功尝试,恶魔借胎重生恐怖情节很明显是抄自西方同类经典《凶兆》,大厦管理员死后变成面目恶心的血腥造型更是借鉴欧美丧尸片而来,至于茅山师傅施展驱魔大法则是中国传统神怪片的典型桥段。
现在看来,这部集合多种中西灵异恐怖元素及拍摄手法的《凶榜》虽然好评如潮,却并未形成风潮。究其原因则是在八十年代初,香港最受欢迎的是功夫片和喜剧片,所以大多数类型片中都加进了这两样元素,变得驳杂多趣,而像《凶榜》这样认真的拍成一部纯以恐怖取胜的类型片并不多见。
(二)
鬼怪惊悚喜剧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最流行的片种之一。说到始作俑者,却是那部新浪潮导演许鞍华导演的《撞到正》。影片直接向中国传统民俗取经,戏班文化、敬鬼风俗,配合传说中的阴阳眼,打通了人鬼世界,都说人鬼殊途,却原来并无区别,皆有爱恨情仇,甚至还有插科打诨的幽默。《撞到正》虽然不乏重重鬼影的吓人气氛,但最令观众受落的却是“鬼上身”“鬼看戏”、等惊悚搞笑的情节。
《撞到正》上映后叫座叫好,同时亦令著名电影人洪金宝受到启发,开拍一系列灵异鬼怪题材的《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在这些影片中,洪金宝不仅沿袭了许鞍华《撞到正》中鬼上身、戏班见闻等情节元素,而且对中国传统鬼神习俗趣味的挖掘更进一步,加进了大量的茅山术驱鬼以及避鬼延寿、鬼戏人的神奇桥段。不过,本应惊悚吓人的《鬼打鬼》、《人吓人》、《人吓鬼》却被编导处理得以功夫和搞笑为主,惊悚情节居然沦为点缀,最终形成融合功夫喜剧和鬼怪题材的新型片种——“灵幻功夫片”。至于后来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卖座的“功夫僵尸片”,其实与“灵幻功夫片”也是一脉相承。而刘镇伟导演的《猛鬼差馆》、《猛鬼学堂》、《猛鬼大厦》系列则结合了洪金宝的功夫僵尸片与余允抗的惊悚鬼片《凶榜》,开创出恐怖与喜剧“半斤八两”的另一番特色。
另外,当年与洪金宝的灵幻功夫喜剧交相辉映的则是新艺城的都市鬼怪喜剧,比如《小生怕怕》(刘家荣导演)和《开心鬼》系列(高志森导演)中的鬼魂往往性格善良、乐于助人,自然用不着大玩恐怖情境。而事实上,在无论什么港片要加些搞笑和功夫噱头的八十年代,能称得上纯粹意义上的恐怖片确实少见。相比之下,能真正做到不赶潮流、坚持自我的,仍是掀起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几位导演,其中又以梁普智的《夜惊魂》、于仁泰的《灵气逼人》、余允抗的《凶猫》最值一提。
讲述变态杀人狂连环勒死女性故事的《夜惊魂》,其实是新艺城公司换掉先前导演,梁普智才临危受命。在公司规定只许导演照剧本宣科的情况下,梁普智的导演才华同样有出色发挥,心理变态者杀人前后的惊悚气氛营造,最后一场警察判断失误导致疑犯潜入电视台再次行凶的紧张节奏都能达到令观众心跳屏息效果,因此上映后票房列入当年十大卖座影片之列。而《夜惊魂》十几年后又有翻拍本《狼吻夜惊魂》问世,不过反响却远不如梁普智的原版了。
《灵气逼人》是如今好莱坞最炙手可热恐怖鬼片导演于仁泰的早期代表作,本来讲述女鬼冤魂不灭附在人身复仇的故事并不希奇,难得的是于仁泰对影片节奏的控制,情节如剥细丝般的有条不紊,影片开始还有些喜剧元素,但不久便笼罩着惊悚悬疑气氛,导演在这方面最见功力,尤其女鬼上叶倩文身后的阴森表情及动作被拍得摄人心魄,而结尾处周润发、黄百鸣以重演昔日案件来平息女鬼怨气并令观众了解惊人真相的情节设置更显巧妙——于仁泰驾驭恐怖片的功力从《灵气逼人》中已见一斑,日后扬名国际自是意料中事。
至于1987年上映的《凶猫》则是恐怖片大导演余允抗的又一部用心之作。影片请了著名动作指导兼演员刘家良主演,加进了大量的功夫打斗噱头,还有九命凶猫连番附人肉身的惊悚情节,似乎都迎合了当时潮流。然而在这个简单的故事架构中,余允抗要做的仍是继续挥洒自己擅长的对恐怖情境的渲染本事,镜头、机位、动作、特技、表演配合得精彩淋漓,猫妖附在郑浩南情侣身上等情节更是极尽煽情恐怖。待到最后观众以为他大义灭亲杀死凶猫时,生还者之一(王晶)却又以凶猫形态趴在铁网上,原来…..影片至此定格,虽然有照抄美国《异形》等片结尾的嫌疑,却再次表露了余允抗恐怖电影一贯的“罪恶循环不息”理论,令人回味。
(三)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正值香港电影回光返照的黄金时代。由武侠片、警匪枪战、赌片和搞笑片共同造就的空前辉煌,令香港电影人见猎心喜,蜂拥而上拍摄这几种类型片。当然,其中倒也不乏一些渲染恐怖元素的电影,比如蓝乃才(《力王》)导演作品展现的恐怖暴力和李修贤(《羔羊医生》《人肉叉烧包》)、孙敬安(《弱杀》《乌鼠》)制作电影实录的残忍杀戮同样能令观众心惊肉跳,尽管还只停留于低级暴力血腥引起的视觉恐怖,但总比粗劣照抄美国心理惊悚经典《沉默的羔羊》的港片《雨夜天魔》要强得太多。
可惜香港电影的好景不长,由于盗版和港片卖埠要价过高等因素,令香港电影渐渐失去了本地以及台湾、东南亚市场,这才令低成本制作的恐怖电影在九十年代中期又开始抬头,稍后竟形成潮流。而说到这掀起九十年代至今香港恐怖片第一浪的,则当属钱升伟的“数字”鬼片系列,钱永强的“夜半几点钟”系列以及南燕的“阴阳路”系列。
从1993年到1999年,钱升伟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拍摄制作了《七月十四》、《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二月三十》、《七月十三之龙婆》、《四月四日》、《七月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等惊悚鬼片,这些影片不仅情节皆与日期有关,而且除了《二月三十》外,都是以警察办案时发现离奇鬼怪事件为故事框架,通过主人公渐渐了解真相,延展出一段或关友情、或关爱情、或关家庭的煽情怪谈来。其间夹杂着惊悚的调查过程,扣人心弦,煞是好看。
或许是受了日本分段式怪谈电影的影响,在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突然开始盛行以《夜半一点钟》、《怪谈协会》和《阴阳路》为代表的三段式故事结构的鬼片。这类影片因为有叶伟信、钱永强、南燕、邱礼涛、谭朗昌、马伟豪等电影人集体创作、分头导演而显得灵活便利,并且非常有利于并且非常适于低成本拍摄。现在看来,一部电影讲三个故事虽然略嫌简短却尽显精悍精巧,每段故事大多能在短短三十分钟内做到跌宕起伏,悬念丛生,通篇笼罩惊悚气氛。而结局亦能出人意料之外,心生暗鬼,痴心情鬼、索命冤鬼,花样百出;恐怖与搞笑并存,煽情和灵异齐飞,阴风阵阵,惊叫连连,好一通现代版的《聊斋志异》!于是,观众看得过瘾,编导拍得上瘾,《夜半一点钟》之后,就有了《夜半二点钟》和《夜半三点钟》两部续集;王晶监制了《怪谈协会》之后,近来又有《办公室有鬼》问世;而《阴阳路》则从1997年开始一直拍摄至今,共拍了十九集——不过,“阴阳路”系列只有邱礼涛执导的前六集值得一看,七集以后作品不仅放弃了三段式结构,而且也粗制滥作为不忍卒看的垃圾电影。
一位资深的香港电影人曾经说过,每逢电影业萧条低迷之际,三级片和恐怖片便会大行其道。其实这话未必准确,因为迄今为止香港三级片的辉煌仍是在香港电影鼎盛的九十年代前中期。不过,香港惊悚片形成至今未退的空前恐怖热潮,倒是真的形成于香港电影陷入前所未有低谷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当然,这其中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日本恐怖鬼片《午夜凶铃》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
1999年在香港热映的《午夜凶铃》对港产恐怖片的拍摄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但即便如此,仍并不能改变偷懒的抄袭远多过探索的原创的事实。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仅仅在《午夜凶铃》上映后几个月,香港便有一部模仿照抄该片的《山村老尸》问世。尽管编导梁鸿华在开头似模似样的加进了些港产传统鬼片特色的扶乩游戏,但《山村老尸》的人物设计、情节发展、多数恐怖情境拍摄手法以及怨气女鬼造型却都抄足了《午夜凶铃》,甚至包括《山村老尸》中“凡喝过浸了女尸温泉水的人必死”这一最重要的细节,也只是翻拍自《午夜凶铃》的“凡看过那盘录像带的人必死”而已。——其实借鉴其他影片的题材创意本来无可厚非,若是在此基础上注入新的元素、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样不失为一条明路,只可惜象《山村老尸》抄得这么明目张胆毫无新意的,却着实令香港电影蒙羞了。
(四)
然而,无耻的抄袭绝不能掀起香港恐怖片的长久潮流,真正的探索原创作品才是维持观众信心之所在。近几年来,香港恐怖电影确实也涌现出不少诚意创新之作,其中既有成名导演的发韧之作,又有新锐导演初试锋芒之作,总能令我等不断感到惊喜。
同样在《午夜凶铃》席卷香港的1999年,著名导演林岭东以完全跳出从前港片套路的《目露凶光》为香港恐怖片挣回些面子。影片沿用林岭东擅长的警匪片结构,混入惊悚震栗的元素,前半部显然是刘青云撞邪超乎常态,后半部却发现原来是匪徒预谋绑架抢劫,但结尾处刘青云死后鬼魂离身的惊悚视觉表现却又混淆了我们的判断,到底刘青云的嫉恨心理和犯罪行为是撞邪作祟,还是心魔人为?编导似乎是在故弄玄虚,而评论亦是褒贬不一,不过如《目露凶光》这般试图将鬼片与警匪片进行拼凑的新奇尝试,无疑值得肯定。最值一提的是,影片开场梁家辉夜探空荡荡凶屋的五分钟独角戏尽显名导演的场面调度功力,影像音效及镜头转换的完美配合拍出十足惊悚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或许成名成腕儿的大导演,都喜欢对自己擅长的电影元素反复把玩。正如林岭东拍惊悚鬼片玩的仍是自己拿手的警匪旧桥一样,许鞍华导演的《幽灵人间》和陈可辛导演的《三更之回家》同样有两位名导以前拍摄手法和主题内涵的重复体现。
20年后再拍鬼片的许鞍华,继续在《幽灵人间》中大玩昔日《撞到正》中的“阴阳眼”、“鬼上身”噱头,黄大仙的旧式屋村、西环旧区从来是传统敬鬼习俗的集中地,但导演又通过迪厅、地铁等现代景观进行对比,再带出真假、对错、今昔的对比变化,故事情节也由此悬疑惊悚,无头鬼黄秋生索命到最后才发现找错了仇家,最意外的是结局,舒淇原来早被女鬼上身……许鞍华拍鬼片的本事果然不让当年,除了拍出《幽灵人间》令人不寒而栗甚至哗然的恐怖效果外,还能借纷杂线索解读出父子、情人、冤仇的多重感情含义,于近期香港鬼片中已属难得佳作。
作为2002年最有口碑的香港惊悚鬼片《三更之回家》,有很多人乐意将其视作陈可辛经典之作《甜蜜蜜》的灵异版,究其原因主要是黎明与原子淇那对痴情夫妻的大陆身份,还有《回家》表面看虽然也是灵异题材,但实质上却仍是其擅长的如《甜蜜蜜》的文艺爱情拍法。陈可辛在故事开始或许还通过小孩的眼睛刻意营造了些惊悚的气氛,但到得黎明出场则完全演变为古怪的情感戏——在警察曾志伟的眼中,黎明饰演的中医师用尽各种办法企图使三年前植物人妻子醒来的做法,简直是变态行径!至于黎明帮植物人妻子每天洗澡,和与其在想象中喃喃对话等情节绝对是文艺片的手法,显得既生活化又令人震撼。而曾志伟与黎明的对手戏则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并以此巧妙地阐释了该段故事的情感本质。因此,当故事结尾处,曾志伟发现原来黎明当年也曾昏迷却被妻子医活的事实从而理解黎明的古怪做法,但此际黎妻已装棺、黎明已进监,什么都难挽回之时,那种叹息中带着惊喟的情感会油然而生。
据说,拍惊悚片非常有利于发挥演员的演技。在香港,除了拍鬼片的专业户“龙婆”罗兰是以吓人见长,其他演员出色的表现则多是诠释遭遇恐怖事件的惊悚心理过程。正如今年的第二届香港金像奖,张国荣、黎明、林嘉欣、李心洁皆凭借惊悚片分别获得最佳男女演员提名。不过,这四人中最终只有“新人”李心洁获得最佳女主角奖项。而令她得奖的电影、由彭氏兄弟执导的《见鬼》,与黎明主演的《三更之回家》却都是陈可辛创立的“Applause Pictures”电影公司作品。
其实若单以演技论,李心洁当然算不上最出色者,幸运的是她扮演的角色与其他哗惊鬼片不同,非常有难度,令她有得发挥。由失明到复明的心理和外部表情都极到位,后来不断见到鬼魂出现的表情动作也能带动观众的恐怖情绪。至于《见鬼》本片亦有值得称道之处,李心洁换上的阴阳眼有见鬼和预知未来的双重功能,由此引出泰国少女因拥有预知能力却无法阻止灾祸而无望自杀的悲剧,这一颇有前世今生意味的诡异故事,被初执导筒的彭氏兄弟拍得层层推进、如剥细丝,还算及格。另外,该片虽然文戏的拍摄技巧欠奉,但出身剪接的两位导演对恐怖情境的渲染却极见功力,比如通过李心洁的主观视点拍出许多古怪鬼灵和最后大灾难的电脑特技,都有很强的惊悚效果。
(五)
香港的恐怖片发展到现在,还能有什么变化新意?或许罗志良的《异度空间》和郑保瑞的《热血青年》还能给观众带来些希望。这两位新锐都以惊悚片获得本届香港金像奖最佳青年导演奖的提名,结果罗志良凭借《异度空间》得奖。
其实《异度空间》虽然拍得颇有恐怖效果,可惜却未见新意,以阴森静寂的气氛营造鬼魂突现的惊吓画面以及女学生鬼魂纠缠张国荣的造型动作,都能从日本鬼片中找出渊源。不过,《异度空间》的创新高明处在于探讨了人、鬼和精神错乱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如心理医生张国荣所讲,世间根本无鬼,皆是心魔作祟。因此,影片前半段林嘉欣被鬼吓,张国荣后半段被鬼逼的惊悚画面皆是人心理受伤世界的投射,鬼的鲜明形象只是人不快心事的伪装而已,这似乎又来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而我们亦可将《异度空间》看作是“疑心生暗鬼”的一次形象示范作品。
与《异度空间》强调对鬼进行科学的心理分析不同,郑保瑞的《热血青年》则是纯粹的惊悚鬼片,该片出现的心理医生甚至是被否定的反面角色。再者,与郑保瑞上一部大受好评的《恐怖热线之大头怪婴》主要靠渲染恐怖气氛和有意模仿西片《女巫布莱尔》相比,成本相对较高的《热血青年》除了能继续大玩恐怖气氛外,更加注重了对视觉效果的经营,令观众神经始终无法松懈。至于情节,虽然仍是冤魂、厉鬼、害人的传统鬼片鬼片套路,但主题意念却完全突破传统世俗因果报应的价值观,影片中三位青年好心捐血救人,谁知竟招致被救人女友鬼魂的忌恨,怨他们多管闲事,令自己与男友阴阳分隔。结果任何人都对那女鬼束手无策,她的阴谋亦最终得逞——怨气无法化解,好人最终丧命,如此偏执冷酷,自然令观众感受到绝望的恐怖,难怪《热血青年》被人称作近年来最惊悚的鬼片了。
3,一开始我想我有所介绍了,当然只是个人的看法,不知你是否有同感~~~日本的电影我觉得像是中西合璧的混合体,即讲究唯美有不放过血淋淋或赤裸裸的恐怖比如尸体啊灾难啊什么的,很奇怪这位朋友为何没谈到韩国恐怖片,建议你可以看一些,许多片子拍得还是很不错的。
❽ 一般欧美的电影里为什么出现中国的场景大都是在香港而不是其它地方
香港是东方之珠、动感之都、购物天堂。港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与欧美信仰相同。香港相对于大陆自由,经济实力强于上海。由于历史原因,文化多元。气候好,全年平均气温为22.8摄氏度。
❾ 有什么好看的香港电影
好看的香港电影有《东成西就》、《追龙》、《无间道》、《无双》。
1、《东成西就》:有这么一部片子,时隔十年看了数十遍,论起最搞笑喜剧,第一印象永远是他。甚至一响起片头曲,就已经开始想笑。《东成西就》就是这么一部电影。
影片从“主角无双”到“情感无双”,从假钞、假面到假想,从反转反转到再反转,剧情不断往前推动,一点一点将人心剥离,一步一步将人性揭露,最终将主题“命运无双”烘托出来。让人心生感慨。
❿ 有一个排名说到香港十大经典电影,,哪十部
《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龙》打破广东、东南亚、欧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记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初到星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凭着《白金龙》,开创了邵氏在星马的娱乐王国基业。也正是《白金龙》,开创了粤语片的潮流。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制作了近3000部粤语片,形成了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独臂刀》导演:张彻1967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凭此片成为“百万导演”,王羽开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侠女》导演:胡金铨1972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5大电影节上获奖。胡金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作者”导演,也是香港电影界最接近大师的一位。他一生致力于拍摄“侠”文化的武侠电影,并以《侠女》登上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胡金铨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国电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无疾而终。
《蝶变》导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制片厂制度对香港电影界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电影的文化形态也开始以多元化的形态出现。在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次惊人的艺术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的《蝶变》正是这一运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变》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艺术电影的出现;二是特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特技的发展几乎都与徐克有关。
《最佳拍档》导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票房连续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档》及其续集,而黄百鸣、麦嘉、石天的“新艺城 ”公司也统领了80年代整个时期的电影。《最佳拍档》开创了香港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开拍之初,许冠杰的200万片酬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该片的拍摄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来坞,在片中大量出现多辆汽车连续碰撞、最新007式先进武器等噱头,弱化故事情节、强化视觉场面。《最佳拍档》对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电影国际化的最初尝试。
《A计划》导演:成龙 1984
香港近20年最伟大的电影演员是谁?成龙。这是香港各界都比较认可的一个答案。成龙以自己的功夫喜剧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香港演员。早期京剧剧班的训练,使成龙娴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点的动作造型。这种表演方式成为了他的招牌,他的这种表演在世界影坛上也是独此一家。《A计划》正是早期成龙电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从钟楼上坠落的镜头,一镜直落,不加任何剪辑手段。之后《A计划》风格的电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龙电影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 1986
当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张彻电影就变成了吴宇森电影。吴宇森曾经是张彻的“文胆”,做过张彻的副导演,是典型的制片厂出身的工徒导演。他把张彻电影的特点传承下来,把刀剑片改变成了枪战片。《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阿飞正传》导演:王家卫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1996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著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喜剧之王》导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期以来,香港电影中能够具有票房保证的演员越来越少,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个。香港的喜剧演员,早期有梁醒波、新马仔、许冠文,而周星驰是近10年来最杰出的喜剧演员。《喜剧之王》中有着对香港早期电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鹃儿是60年代著名粤语武侠片《武林圣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员基本修养》是早期长城、中联等电影公司的训练班手册。这种引用掌故的喜剧电影成为周星驰电影发展的轨迹,新片《功夫》中再次对火云邪神、九龙城寨引用,并取得了迄今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